資源簡介 永昌縣第一高級中學2024-2025-2高二期中試卷歷史考生注意:1.本試卷分選擇題和非選擇題兩部分。滿分100分,考試時間75分鐘。2.考生作答時,請將答案答在答題卡上。選擇題每小題選出答案后,用2B鉛筆把答題卡上對應題目的答案標號涂黑:非選擇題請用直徑0.5毫米黑色墨水簽字筆在答題卡上各題的答題區域內作答,超出答題區域書寫的答案無效,在試題卷、草稿紙上作答無效。3.本卷命題范:部編版選擇性必修3第1至12課。一、選擇題(本大題共16小題,每小題3分,共48分。在每小題給出的四個選項中,只有一項是符合題目要求的)如1.春秋時期,儒家強調“裔不謀夏,夷不亂華”,但在戰國時期儒家主張“中國戎夷,五方之民,皆有性也,不可推移”。這一變化A.消除了地域文化的差異B.凸顯了民族之間的相互交流與交融C.推動了大一統思想成熟D.體現了儒家思想的包容性和開放性2.關于詩句“衣冠唐制度,禮樂漢君臣”的作者,眾說紛紜。一說是日本使者向朱元璋介紹日本風俗時答:“國比中原國,人同上古人。衣冠唐制度,禮樂漢君臣。”一說是永樂二年(1404年),越南胡朝太上皇胡季犛向明朝使臣作詩稱贊安南的人文:“欲問安南事,安南風俗淳。衣冠唐制阿度,禮樂漢君臣。”上述材料從側面反映了A.日本和越南同屬古代中國的藩屬國B.日本和越南全盤學習漢唐服飾制度C.中華文化對周邊國家強大的輻射力D.中華文化在交流中不斷發展與創新3.在古埃及吉薩第四王朝(公元前3千紀中期)法老哈夫拉金字塔附屬的祭廟中,有一尊哈夫拉雕像:哈夫拉端坐于寶座之上,雙手放在膝上,兩眼平視,日空一切,頭后面有鷹神荷魯斯,正張開雙翼保護著法老。這一設計體現出古埃及A.宗教主導藝術創作B.神權與王權相結合C.統治集團壟斷了藝術創作D.刻意營造神秘的社會氛圍4.有學者指出,古代希臘藝術家們在觀察生活或創作構思時,并不是根據神的諭示或權威的獨斷,而是從現實生活出發,用全部的身心去研究自然和人本身。因此,索福克勒斯創作出《俄狄浦斯王》,希羅多德講述者他的《歷史》,菲迪亞斯設計創作了帕特農神廟及雅典娜神像。該學者意在說明古代希臘A.成為歐洲史學發展的源頭B.人文精神為文化發展創造了良好的氛圍C.文化受地理因素影響巨大D.哲學家力圖用理性的思維方式認識世界【高二期中·歷史第1頁(共6頁)】ZH250455B永昌縣第一高級中學2024一2025一2高二期中試卷·歷史參考答案、解析及評分細則1.D春秋時期儒家強調夷狄和華夏的區分,戰國時期強調中國和夷狄是一體的,這體現了儒家思想的包容性和開放性,故選D項。“消除了”說法錯誤,排除A項。材料并未體現民族之間的交流,排除B項。大一統思想秦漢時期才成熟,排除C項。2.C據材料可知,無論是日本使者還是越南胡朝太上皇的表述,都提到了“衣冠唐制度,禮樂漢君臣”,這從側面反映了中華文化對周邊國家強大的輻射力,故選C項。從材料中并不能直接得出日本和越南同屬古代中國藩屬國的結論,排除A項。“全盤學習”的表述過于絕對,它們是在一定程度上借鑒和吸收了漢唐的制度和文化,排除B項。材料重點強調的是中華文化對周邊國家的影響,而非中華文化自身在交流中的發展與創新,排除D項。3.B材料“頭后面有鷹神荷魯斯”體現了神權,而法老是埃及的王,鷹神荷魯斯正張開雙翼保護著法老,體現了神權與王權的結合,故選B項。材料并非僅涉及藝術創作中的宗教因素,無法說明宗教主導藝術創作,排除A項。材料中沒有體現統治集團壟斷藝術創作的信息,排除C項。雕像體現的是統治階級的權力,而非刻意營造神秘的社會氛圍,排除D項。4.B該學者在論述中強調了古代希臘藝術家從現實生活出發,研究自然和人本身的創作理念,并通過列舉索福克勒斯、希羅多德和菲迪亞斯的作品,來闡述這種理念在藝術創作中的體現,這表明古代希臘藝術注重對人性和自然的真實描繪,體現了人文精神。因此,該學者意在說明古代希臘的人文精神為文化發展創造了良好的氛圍,故選B項。材料除了提到史學外,還提到戲劇和雕塑等,排除A項。材料未涉及地理因素的相關信息,排除C項。材料中未涉及哲學家,僅涉及戲劇家和史學家等,排除D項。5.C根據材料可知,基輔羅斯的建造師根據自己的想法對拜占庭的建筑風格作出了調整,形成了新的圓錐頂、柱狀教堂建筑形式,這說明基輔羅斯形成有民族特色的文化風格,故選C項。材料未涉及基輔羅斯對古希臘人文主義的繼承,排除A項。俄羅斯文化深受拜占庭文化的影響,但并不是全盤接受,排除B項。1453年拜占庭帝國滅亡后,東正教的中心轉移到俄羅斯,東正教逐漸成為專制君主統治國家的工具,排除D項。6.D根據材料“印加人崇拜太陽,自稱是太陽的子孫”“將美洲豹、禿鷲、猿及某些植物作為圖騰進行崇拜”“印加人對統治者的木乃伊崇拜尤為虔誠,所有印加國王的木乃伊都被仔細地存放在廟宇中”等信息并結合所學知識可知,材料強調了印加人的崇拜對象有很多,包括太陽、動物及統治者的木乃伊等,反映了宗教在印加人的生活中具有重要地位,故選D項。材料強調了印加人的宗教信仰,與組織動員機制無關,排除A項。印加文明位于美洲,埃及文明位于非洲,二者之間缺乏交流,排除B項。材料反映了印加人的宗教信仰,與美洲文明的衰落無關,排除C項。7.B據材料“印歐人在遷徙的過程中一批新的國家先后崛起”及所學知識可知,伴隨著印歐人在亞歐大陸的遷徙,形成了一些不同的人種與文明,一批新的國家先后出現,這改變了亞歐大陸的政治格局,故選B項。印歐人的遷徙推動了文化的交流,并與當地居民融合,形成了不同的人種,不能反映印歐人對亞歐大陸區域文化造成巨大破壞,排除A項。印歐人的遷徙并未中斷亞歐大陸區域間的文化交流,與史實不符,排除C項。材料強調的是印歐人的遷徙對亞歐大陸政治格局的影響,而非“先進”文明的進一步傳播,排除D項。8.B根據所學知識可知,新航路開辟后,西歐國家對美洲進行殖民擴張和掠奪,在此期間,屠殺、奴役及傳染病造成美洲土著人口大量死亡,后殖民者從非洲擄掠黑奴到美洲,歐洲白人和非洲黑人數量激增,由于西班牙和葡萄牙殖民者沒有禁止不同族群之間的通婚,混血人種逐漸成為拉丁美洲的最大族群,故選B項。“資本原始積累充滿血腥”體現為奴隸貿易、殖民侵略等,與材料信息“種族構成”不符,排除A項。歐洲文化是拉美文化的組成部分,不是其主流文化,排除C項。材料主旨是近代殖民活動的歷史影響,“拉美國家移民政策”與材料主旨不符,排除D項。9.C據材料“最難修的西段又稱為‘中央太平洋鐵路’,主要由華工承擔”可知,華工承擔了中央太平洋鐵路的主要建設任務,為美國后續西部開發創造了有利的交通條件,為美國鐵路交通作出了貢獻,故選C項。材料僅反映了華工在美國中西部交通中的貢獻,無法說明19世紀美國各領域都是華工建設的,排除A項。材料未涉及中國的國際社會影響力提升,排除B項。材料未涉及文化交流,排除D項。10.A從表格中可以看出新加坡的法定節日受多種文化影響,如受中華文化影響的春節,受基督教文明影響的耶穌受難日,受佛教影響的衛塞節可知,這些多元文化在新加坡和諧共處,故選A項。材料反映的是不同文化都是新加坡的法定節日,說明其文化發展較為和諧,排除B項。深受儒家文化影響不能完整概括材料內容,排除C項。新加坡是移民國家,尊重不同文化的發展,實際上就是對其傳統文化的保護,排除D項。11.A根據材料并結合所學可知,河西走廊是絲綢之路的重要通道,在河西走廊一帶“出土了許多帶有中亞、西亞風格的金銀器,還出土了很多波斯銀幣、東羅馬金幣及仿制品”,可以印證絲綢之路的發展,故選A項。材料無法體現東羅馬帝國的擴張,排除B項。波斯銀幣在中國的出土無法證實波斯是否興盛,排除C項。漢代時期,東西方往來就已開啟,排除D項。【高二期中·歷史參考答案第1頁(共2頁)】ZH250455B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列表 甘肅省金昌市永昌縣第一高級中學2024-2025學年高二下學期期中考試歷史試卷 甘肅省金昌市永昌縣第一高級中學2024-2025學年高二下學期期中考試歷史試卷.pdf 甘肅省金昌市永昌縣第一高級中學2024-2025學年高二下學期期中考試歷史試卷 甘肅省金昌市永昌縣第一高級中學2024-2025學年高二下學期期中考試歷史試卷答案.pdf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