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字幕精品无码一区二区,成全视频在线播放观看方法,大伊人青草狠狠久久,亚洲一区影音先锋色资源

第四單元 第18講 減數分裂和受精作用(課件 學案 練習,共3份)2026屆高中生物學一輪復習

資源下載
  1. 二一教育資源

第四單元 第18講 減數分裂和受精作用(課件 學案 練習,共3份)2026屆高中生物學一輪復習

資源簡介

第18講 減數分裂和受精作用
一、選擇題
1.(2025·西安鐵一中質檢)下列關于減數分裂的敘述,正確的是(  )
A.只有進行有性生殖的生物才進行減數分裂,減數分裂是一種特殊的有絲分裂,同樣具有周期性
B.減數分裂過程中染色體數目的減半發生在減數分裂Ⅰ
C.減數分裂過程中細胞分裂一次,形成兩個子細胞
D.玉米體細胞中有10對同源染色體,經減數分裂后,卵細胞中有5對同源染色體
2.(2025·河南名校聯盟)下列關于同源染色體的敘述,正確的是(  )
A.減數分裂Ⅰ時能聯會形成四分體,且可以發生姐妹染色單體的互換
B.在人的肌細胞中沒有X和Y這對同源染色體
C.同源染色體相互分離時,細胞中染色體數/核DNA數的值不變
D.兩條同源染色體上基因的種類和數目都相同
3.(2025·河北衡水調研)下列對高等動物減數分裂以及受精作用的敘述,正確的是(  )
A.人類的次級精母細胞中Y染色體的數量只能是0或1條
B.受精作用的過程體現了細胞膜的流動性和進行細胞間信息交流的功能
C.受精作用實現了基因重組,從而導致有性生殖后代的多樣性
D.等位基因進入卵細胞的機會并不相等,因為一次減數分裂只形成一個卵細胞
4.(2025·吉林長春校考)精細胞的形成過程如圖,下列敘述錯誤的是(  )
A.①過程是原始生殖細胞的增殖過程,增殖方式為有絲分裂
B.①②過程中均會形成姐妹染色單體
C.③過程同源染色體聯會,形成四分體,著絲粒排列在細胞板兩側
D.①過程中有著絲粒分裂和姐妹染色單體分開的過程
5.(2024·廣東深圳檢測)二倍體高等雄性動物某細胞的部分染色體組成示意圖如圖所示,圖中①、②表示染色體,a、b、c、d表示染色單體。下列敘述錯誤的是(  )
A.一個DNA分子復制后形成的兩個DNA分子中,可存在于a與b中,不存在于c與d中
B.在減數分裂Ⅰ中期,同源染色體①與②排列在細胞中央的赤道板兩側
C.在減數分裂Ⅱ后期,兩條X染色體會同時存在于一個次級精母細胞中
D.若a與c出現在該細胞產生的一個精子中,則b與d可出現在同時產生的另一個精子中
6.(2025·廣東惠州調研)已知某種小鼠(2n=40)的性別決定方式為XY型。圖甲、乙、丙、丁、戊代表某只小鼠體內的細胞分裂圖像,圖像中僅呈現了部分染色體的變化情況。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若上圖染色體中存在性染色體,則圖丙所示細胞一定是次級卵母細胞
B.上圖細胞中都發生過互換,這是小鼠后代遺傳性狀多樣性的主要原因
C.基因的分離定律和自由組合定律的體現與圖丁所示細胞所處的時期有關
D.小鼠原始生殖細胞中有20對染色體,經減數分裂,成熟生殖細胞中有10對染色體
7.(2025·陜西安康高三聯考)下圖是在某果蠅性腺內不同時間觀察到的細胞分裂示意圖(僅顯示部分染色體),其中A、a表示染色體上的基因。下列有關敘述正確的是(  )
A.甲細胞同源染色體分離導致核DNA加倍
B.乙細胞在產生過程中一定發生了基因突變
C.乙、丙細胞均有可能是甲細胞的子細胞
D.若用DNA合成抑制劑處理,細胞都將處于圖甲細胞時期
8.(2025·河北滄州模擬)在觀察小鼠配子形成時,研究人員采用了免疫熒光染色法使特定蛋白質帶上熒光素,觀察了細胞中物質的變化,得到了如圖所示的結果。下列相關敘述正確的是(  )
A.觀察小鼠細胞減數分裂不同時期的特點最好選用雌性小鼠卵巢中的細胞
B.若圖ab段細胞中含四個染色體組,則此時姐妹染色單體上可存在等位基因
C.若縱坐標為細胞中核DNA含量,則位于cd段的細胞內可能無X染色體
D.若縱坐標為染色體和核DNA的比值,則ab段細胞可能正在發生基因重組
9.A/a、B/b、C/c三對等位基因遵循自由組合定律。基因型為AaBbCc的一個精原細胞經減數分裂產生了基因型為Bc、AaBc、AbC、abC的4個精子,下列有關分析錯誤的是(  )
A.A與a基因所在同源染色體發生了互換
B.B與b基因所在同源染色體發生了互換
C.減數分裂Ⅰ時,C與c基因所在染色體分離正常
D.減數分裂Ⅱ時,A與a基因所在染色體分離異常
10.(2025·山東濟寧期末)圖甲為某二倍體雌雄同株高等植物細胞發生的染色體互換過程,其中E、e和F、f表示兩對等位基因。圖乙為減數分裂過程中某數量變化曲線。下列敘述正確的是(  )
A.若圖甲發生在減數分裂中,則對應圖乙BC時期
B.若細胞有絲分裂發生圖甲過程,則其子細胞基因型為EeFf或EeFF、Eeff
C.圖乙B點以后,細胞中無同源染色體且僅有1個染色體組
D.該植物自交,若減數分裂中的細胞發生圖甲過程,后代隱性純合子的比例為
二、非選擇題
11.(2025·遼寧沈陽模擬)如圖1表示某一動物(2N=4)個體體內細胞正常分裂過程中不同時期細胞內染色體、染色單體和核DNA含量的關系;圖2表示該動物在細胞增殖過程中細胞內染色體數目變化曲線。請分析并回答:
(1)圖2中a、b、c表示染色體的是    (填字母),圖2    對應的細胞內不可能存在同源染色體,其中Ⅱ細胞內所表示的物質數量可對應圖1中的    (填數字序號)階段。
(2)圖1中同源染色體分離發生在    (填數字序號)階段,姐妹染色單體分離發生在     (填數字序號)階段;B過程表示生物體內發生了    作用。
(3)馬蘭是一種常見的多年生園林綠化植物,下圖是其體內花粉母細胞連續發生的減數分裂過程,正確排序是a→          →f。
(4)若某精原細胞的基因型為AaXbY,減數分裂產生了一個AXbXb的精子,與其來自同一個次級精母細胞的精子的基因型為    ,導致這種現象產生的原因是                        。】
第18講 減數分裂和受精作用
1.B 減數分裂是一種特殊的有絲分裂,但由于產生的生殖細胞不能繼續分裂,所以不具有周期性,A錯誤;減數分裂過程中染色體數目減半的原因是同源染色體分離,發生在減數分裂Ⅰ,B正確;減數分裂過程中染色體復制一次,細胞分裂兩次,形成四個子細胞,C錯誤;玉米染色體2n=20,經過減數分裂后,子細胞有10條染色體,但沒有同源染色體,D錯誤。
2.C 同源染色體在減數分裂Ⅰ時能聯會形成四分體,在同源染色體的非姐妹染色單體之間發生互換,A錯誤;人的肌細胞中含有X和Y這對同源染色體,B錯誤;同源染色體上的基因可能是等位基因,也可能是相同的基因,基因數目也不一定相同,如X、Y同源染色體上基因數目不同,D錯誤。
3.B 人類次級精母細胞中Y染色體的數量為0或1或2條,A錯誤。受精作用過程中精子和卵細胞的融合體現了細胞膜具有流動性;通過受精作用形成受精卵這一過程需要精子與卵細胞的相互識別,體現出細胞膜具有進行細胞間信息交流的功能,B正確。精卵的隨機結合是有性生殖后代具有多樣性的原因之一,但基因重組發生在減數分裂過程中,C錯誤。減數分裂Ⅰ后期,等位基因隨著同源染色體的分開而分離,并隨機移向細胞兩極,因此等位基因進入卵細胞的機會相等,D錯誤。
4.C 原始生殖細胞通過有絲分裂增殖,A正確;①有絲分裂和②減數分裂前的間期都會進行染色體的復制,從而形成姐妹染色單體,B正確;動物細胞沒有細胞板,C錯誤;①有絲分裂過程中有著絲粒分裂和姐妹染色單體分開,發生在有絲分裂后期,D正確。
5.D 一個DNA分子復制后形成的兩個DNA分子,存在于同一條染色體的兩條姐妹染色單體上,所以可存在于a與b中,不存在于c與d中,A正確;在減數分裂Ⅰ中期,同源染色體排列在細胞中央的赤道板兩側,B正確;在減數分裂Ⅱ后期,著絲粒分裂,姐妹染色單體分開,形成兩條子染色體,所以兩條X染色體會同時存在于一個次級精母細胞中,C正確;若a與c出現在該細胞產生的一個精子中,則b與d會進入不同的次級精母細胞中,兩者不會出現在同一個精子中,D錯誤。
6.C 題圖乙中同源染色體的形狀兩兩相同,若題圖所示染色體中存在性染色體,題圖乙中應有一對X染色體,即該小鼠為雌性,則題圖丙所示細胞處于減數分裂Ⅱ的中期,可能是次級卵母細胞,也可能是極體,A錯誤;由題圖中的染色體顏色可知,題圖所示細胞中都發生過互換,小鼠后代遺傳性狀多樣性的主要原因是非同源染色體自由組合,B錯誤;基因的分離定律和自由組合定律體現在減數分裂Ⅰ后期(即題圖丁細胞所處時期),C正確;小鼠原始生殖細胞中有20對染色體,經減數分裂,成熟生殖細胞中有20條非同源染色體,D錯誤。
7.C 甲細胞同源染色體分離,核DNA沒有加倍,A錯誤;乙細胞中一條染色體上的兩個姐妹染色單體分別含有A和a基因,可能是基因突變或同源染色體上的非姐妹染色單體發生了互換導致的,B錯誤;甲細胞處于減數分裂Ⅰ后期,乙細胞處于減數分裂Ⅱ中期,丙細胞已經完成減數分裂,所以乙、丙細胞均有可能是甲細胞的子細胞,C正確;若用DNA合成抑制劑處理,細胞將處于減數分裂前的間期,不會處于題圖甲細胞時期,D錯誤。
8.C 觀察小鼠配子的形成最好選用小鼠精巢中的細胞,卵巢中雌配子的形成數量少,且卵原細胞的減數分裂過程是不連續的,A錯誤;若圖ab段細胞中含四個染色體組,則該細胞處于有絲分裂的后期,此時不存在姐妹染色單體,B錯誤;若縱坐標表示細胞中核DNA含量的相對值,則cd段細胞可能為次級精母細胞,其中可能無X染色體,C正確;若縱坐標表示染色體和核DNA的比值,則ab段細胞可能處于減數分裂前的間期、減數分裂Ⅱ后期或有絲分裂后期,而基因重組發生在減數分裂Ⅰ前期和減數分裂Ⅰ后期,D錯誤。
9.B 基因型為AaBbCc的一個精原細胞未發生互換的情況下,能產生兩種基因型的四個精細胞,若考慮互換,則能產生四種基因型的四個精細胞。從Bc、AaBc、AbC、abC這4個精子的基因型來看,A與a基因所在同源染色體發生了互換,且在減數分裂Ⅱ時A與a基因所在染色體分離異常,A、D正確;4個精子中兩個含B基因,兩個含b基因,不能確定B和b基因所在同源染色體發生了互換,B錯誤;4個精子中兩個含C基因,兩個含c基因,說明減數分裂Ⅰ時,C和c基因所在染色體分離正常,C正確。
10.B 由題意可知,圖乙縱坐標表示細胞內同源染色體數量,若圖甲發生在減數分裂中,應該發生在減數分裂Ⅰ前期,對應圖乙AB時期,A錯誤;若細胞在有絲分裂過程中發生染色體互換,由于有絲分裂后期非姐妹染色單體隨機組合,故產生子細胞的基因型為EeFf或EeFF、Eeff,B正確;圖乙B點以后,表示減數分裂Ⅱ,細胞中無同源染色體,但在減數分裂Ⅱ后期,由于著絲粒分裂,染色體數目暫時加倍,此時期細胞中含有2個染色體組,C錯誤;該植物自交,若減數分裂中的細胞發生圖甲過程,不發生圖甲過程的細胞只能產生EF和ef兩種比例相等的配子,發生圖甲過程的細胞能產生EF、Ef、eF、ef四種比例相等的配子,因此該植物能產生的配子類型及比例為EF∶Ef∶eF∶ef=3∶1∶1∶3,自交后代隱性純合子的比例為×=,D錯誤。
11.(1)a Ⅲ和Ⅳ ①⑤ (2)① ③⑥ 受精 (3)d→b→g→c→e (4)A 在減數分裂Ⅱ的后期著絲粒分裂后,兩條Xb染色體移向了細胞同一極
解析:(1)圖2中,a是染色體、b是染色單體、c是核DNA。圖2的Ⅲ中染色體數、染色單體數和DNA分子數之比為1∶2∶2,但染色體數目只有Ⅰ中的一半,可能處于減數分裂Ⅱ前期和中期;圖2的Ⅳ中沒有染色單體,染色體數∶DNA分子=1∶1,且染色體數目是體細胞的一半,可能處于減數分裂Ⅱ末期,據上述分析可知,減數分裂Ⅱ不存在同源染色體,因此圖2的Ⅲ和Ⅳ對應的細胞內不可能存在同源染色體。Ⅱ中染色體數、染色單體數和DNA分子數之比為1∶2∶2,且染色體數目與體細胞相同,可能處于有絲分裂前期、中期和減數分裂Ⅰ過程,可對應圖1中的①(減數分裂Ⅰ)和⑤(有絲分裂前期、中期)階段。(2)分析圖1:A表示減數分裂,B表示受精作用,C表示有絲分裂,同源染色體分離發生在減數分裂Ⅰ過程,對應圖1中①。姐妹染色單體的分離發生在有絲分裂后期和減數分裂Ⅱ后期,對應于圖1中的⑥③階段;B過程表示生物體內發生了受精作用。(3)a圖代表細胞分裂的間期,b 圖代表減數分裂Ⅰ中期,c圖代表減數分裂Ⅰ末期,d 圖代表減數分裂Ⅰ前期,e 圖代表減數分裂Ⅱ后期,f圖代表減數分裂Ⅱ末期,g圖代表減數分裂Ⅰ后期。結合細胞圖像及其特點可知細胞分裂過程的正確排序是a→d→b→g→c→e→f。(4)若該精原細胞的基因型為AaXbY,進行DNA的復制之后就是AAaaXbXbYY,減數分裂產生了一個AXbXb的精子,說明在減數分裂Ⅰ結束的時候A基因和b基因是組合在一起的,該次級精母細胞的基因型是AAXbXb,因此與其來自同一個次級精母細胞的精子的基因型為A;導致這種現象產生的原因是在減數分裂Ⅱ的后期著絲粒分裂后,兩條Xb染色體移向了細胞同一極。
2 / 3第18講 減數分裂和受精作用
課程標準
1.闡明減數分裂產生染色體數量減半的精細胞或卵細胞。
2.說明進行有性生殖的生物體,其遺傳信息通過配子傳遞給子代。
考點一 減數分裂的過程
1.減數分裂及其相關概念
(1)減數分裂的概念
提醒 精原細胞、卵原細胞既可進行有絲分裂增加自身數量,又可進行減數分裂產生生殖細胞。
(2)同源染色體(圖中的①和②、③和④)
提醒 ①形狀、大小相同的兩條染色體不一定是同源染色體,如著絲粒分裂后,姐妹染色單體形成的兩條染色體盡管大小、形狀相同,但不是同源染色體。
②二倍體生物有絲分裂過程中始終存在同源染色體,但不聯會,也不形成四分體。
(3)聯會和四分體
提醒 ①聯會時DNA已完成復制,染色單體已形成。1個四分體=1對同源染色體=2條染色體=4條染色單體,含4個DNA分子(有8條脫氧核苷酸鏈)。
②四分體形成于減數分裂Ⅰ前期,有絲分裂過程不發生聯會,也不形成四分體。
(4)染色體互換
提醒 ①姐妹染色單體同一位置的基因一般相同。若姐妹染色單體同一位置的基因不同,原因可能是基因突變或染色體互換引起的基因重組。
②同源染色體同一位置的基因可能是相同基因,也可能是等位基因。
2.精細胞的形成過程及各時期的特點
(1)減數分裂前的間期(精原細胞)
(2)減數分裂Ⅰ(初級精母細胞)
(3)減數分裂Ⅱ(次級精母細胞)
(4)精細胞
注:與其同時產生的另三個子細胞的基因組成為aB、Ab、Ab。
【教材拾遺】 (必修2 P18~19圖2-2)1個精原細胞經減數分裂后產生的4個精細胞在不考慮互換的情況下,這4個精細胞是兩種類型,且兩兩相同,兩類互補。來自同一個次級精母細胞的兩個精細胞染色體組成相同,來自同一個精原細胞或初級精母細胞的精細胞之間染色體相同或互補。
3.卵細胞的形成過程
4.比較精子和卵細胞形成過程的異同
判斷減數分裂中的細胞類型:
5.減數分裂過程中相關物質變化(以二倍體生物為例)
(1)染色體數目變化及原因
(2)核DNA數目變化及原因
(3)染色單體數目變化及原因
1.(必修2 P18問題探討)果蠅常作為遺傳學上的實驗材料,是因為果蠅生長周期短,繁殖快,染色體少且容易觀察。(  )
2.(必修2 P20正文)同源染色體是指細胞內配對的形狀和大小相同,一條來自父方,一條來自母方的兩條染色體。(  )
3.(必修2 P20圖2-3)同源染色體的片段互換發生在姐妹染色單體之間。(  )
4.(必修2 P20正文)減數分裂過程中染色體數目的減半發生在減數分裂Ⅰ。(  )
5.(必修2 P23概念檢測)玉米體細胞中有10對染色體,經過減數分裂后,卵細胞中染色體數目為5對。(  )
1.(2024·山東實驗中學月考)某哺乳動物卵原細胞形成卵細胞的過程中,某時期的細胞如圖所示,其中①~④表示染色體,a~h表示染色單體。下列敘述錯誤的是(  )
A.圖示細胞為初級卵母細胞,所處時期為減數分裂Ⅰ前期
B.在減數分裂Ⅰ后期,①與②先分離再與③或④自由組合
C.該細胞的核DNA分子數是染色體數的2倍
D.a和e同時進入一個卵細胞的概率為1/16
2.(2025·安徽馬鞍山質檢)如圖是基因型為AaBb的某動物細胞減數分裂過程中的部分時期示意圖。下列敘述正確的是(  )
A.甲細胞所處時期發生的是同源染色體分離和核DNA數目加倍
B.乙細胞為次級精母細胞或極體
C.產生乙細胞的過程中一定發生了互換
D.甲、乙細胞中染色體數相等,染色體組數也相等
3.(2025·黑龍江哈爾濱九中開學考)人的性原細胞既可進行有絲分裂產生更多的性原細胞,也可進行減數分裂產生配子。下圖中的a~e表示人的性原細胞進行分裂時處于不同時期的細胞。下列敘述錯誤的是(  )
A.有絲分裂的過程,細胞的變化依次為:c→d→e→c
B.減數分裂的過程,細胞的變化依次為:c→d→c→b→a
C.a、b中不含同源染色體,d、e中一定含同源染色體
D.核基因的轉錄可發生在c中,c不一定發生核基因的轉錄
考點二 受精作用
1.配子中染色體組合多樣性的原因
(1)減數分裂Ⅰ前期同源染色體的           的互換。
(2)減數分裂Ⅰ后期        的自由組合。
2.推斷減數分裂產生配子的種類
(1)原始生殖細胞減數分裂產生配子的情況(以AaBb為例,沒有基因突變和互換)如圖:
(2)具有n對同源染色體的個體產生配子的情況(不考慮基因突變和互換)
項目 可能產生配子的種類 實際能產生配子的種類
1個精原細胞 2n種
1個雄性個體 2n種
1個卵原細胞 2n種
1個雌性個體 2n種
3.受精作用
【教材拾遺】 (必修2 P27正文拓展)子代繼承了雙親各半數的染色體,但雙親對子代的遺傳物質的貢獻是不一樣的。因為母親除了提供一半的核基因之外,還提供了幾乎全部的細胞質基因,如線粒體內含有的DNA。
1.(必修2 P27正文)一個基因型為AaBb的個體,若部分細胞出現了同源染色體非姐妹染色單體之間的互換,則產生配子的種類數可能會增多。(  )
2.(必修2 P27正文)受精卵中的染色體和遺傳物質均有一半來自父方,一半來自母方。(  )
3.(必修2 P27正文)受精作用實現了基因重組,造成有性生殖后代的多樣性。(  )
4.(必修2 P27正文)雙親后代的多樣性有利于生物在自然選擇中進化,體現了有性生殖的優越性。(  )
1.(2025·江西金太陽聯考)下列關于精子的形成過程和卵細胞的形成過程,分析正確的是(  )
A.若一個精原細胞經減數分裂產生4種配子,則該過程中可能發生了互換
B.若一個卵原細胞經減數分裂產生1種配子,則該過程中不可能發生了互換
C.在減數分裂Ⅰ的前期和后期,細胞內所有非等位基因都會進行自由組合
D.在減數分裂過程中,染色體數目減半發生在減數分裂Ⅰ或減數分裂Ⅱ
2.(2025·吉大附中高三模擬)生活史是指生物在一生中所經歷的生長、發育和繁殖等的全部過程。下圖為某哺乳動物生活史示意圖,下列敘述不正確的是(  )
A.④過程中細胞的形態變化在雌雄個體中表現不一致
B.②③過程均有細胞的分裂、分化、衰老與凋亡
C.①過程雌雄配子隨機結合,導致基因自由組合
D.減數分裂和受精作用保證了生物前后代染色體數目的恒定
1.(2023·天津高考8題)如圖甲、乙、丙是某動物精巢中細胞減數分裂圖像,有關說法正確的是(  )
A.甲圖像中細胞處于減數分裂Ⅱ中期 B.乙中染色體組是丙中兩倍
C.乙中同源染色體對數是丙中兩倍 D.乙、丙都是從垂直于赤道板方向觀察的
溯源教材
(1)減數分裂Ⅱ中期,細胞中沒有同源染色體,每條染色體的著絲粒排列在赤道板上。(見必修2 P19圖2-2)
(2)每套非同源染色體稱為一個染色體組。(見必修2 P87正文)
(3)配對的兩條染色體為一對同源染色體。(見必修2 P20正文)
2.(2023·浙江1月選考20題)某基因型為AaXDY的二倍體雄性動物(2n=8),1個初級精母細胞的染色體發生片段交換,引起1個A和1個a發生互換。該初級精母細胞進行減數分裂過程中,某兩個時期的染色體數目與核DNA分子數如圖所示。
下列敘述正確的是(  )
A.甲時期細胞中可能出現同源染色體兩兩配對的現象
B.乙時期細胞中含有1條X染色體和1條Y染色體
C.甲、乙兩時期細胞中的染色單體數均為8個
D.該初級精母細胞完成減數分裂產生的4個精細胞的基因型均不相同
3.(2022·重慶高考20題)人卵細胞形成過程如圖所示。在輔助生殖時對極體進行遺傳篩查,可降低后代患遺傳病的概率。一對夫妻因妻子高齡且是血友病a基因攜帶者(XAXa),需進行遺傳篩查。不考慮基因突變,下列推斷正確的是(  )
A.若第二極體的染色體數目為22,則卵細胞染色體數目一定是24
B.若第一極體的染色體數目為23,則卵細胞染色體數目一定是23
C.若減數分裂正常,且第二極體X染色體有1個a基因,則所生男孩一定患病
D.若減數分裂正常,且第一極體X染色體有2個A基因,則所生男孩一定患病
4.(2021·湖北高考13題)植物的有性生殖過程中,一個卵細胞與一個精子成功融合后通常不再與其他精子融合。我國科學家最新研究發現,當卵細胞與精子融合后,植物卵細胞特異表達和分泌天冬氨酸蛋白酶ECS1和ECS2。這兩種酶能降解一種吸引花粉管的信號分子,避免受精卵再度與精子融合。下列敘述錯誤的是(  )
A.多精入卵會產生更多的種子
B.防止多精入卵能保持后代染色體數目穩定
C.未受精情況下,卵細胞不分泌ECS1和ECS2
D.ECS1和ECS2通過影響花粉管導致卵細胞和精子不能融合
 (1)同源染色體聯會和交換發生在減數分裂Ⅱ。 (2024·北京高考)(  )
(2)某動物(Aa)的某細胞在四分體時期一條染色單體上的A和另一條染色單體上的a發生了互換,則通常情況下姐妹染色單體分離導致等位基因A和a進入不同細胞的時期是減數分裂Ⅰ。 (2022·全國乙卷)(  )
(3)蜂的雌蜂(蜂王和工蜂)為二倍體,由受精卵發育而來;雄蜂是單倍體,由未受精卵發育而來。由此得出雄蜂精子中染色體數目是其體細胞的一半。 (2022·北京高考)(  )
(4)減數分裂的兩次細胞分裂前都要進行染色質DNA的復制。(2021·江蘇高考)(  )
第18講 減數分裂和受精作用
【破考點·抓必備】
考點一
知識梳理夯基
1.(1) 有性  原始生殖  成熟生殖  分裂兩次  一半 (2)父方 母方 聯會 (3)前 四 (4)同源染色體的非姐妹染色單體
2.(1)DNA 蛋白質 2 (2) 赤道板兩側  分離  自由組合  減半 (3) 沒有  著絲粒  分裂  染色體  加倍
3. 初級卵母細胞  次級卵母細胞  極體  卵細胞
4. 變形  4  存在不均等分裂  1  3
初級卵母細胞  次級卵母細胞  初級精母細胞  極體
5.(1)同源染色體 著絲粒 減半 (2) 加倍  減半  著絲粒  減半 (3)減半 著絲粒
概念檢測
1.√ 2.√
3.× 提示:同源染色體的片段互換發生在非姐妹染色單體之間。
4.√
5.× 提示:經過減數分裂后,卵細胞中染色體數目為10條,不能表示為5對,因為卵細胞中不含同源染色體。
典題演練應用
1.B 根據同源染色體聯會形成了四分體可知,該時期處于減數分裂Ⅰ前期,為初級卵母細胞,A正確;①與②為同源染色體,③與④為同源染色體,在減數分裂Ⅰ后期,同源染色體的分離和非同源染色體的自由組合是同時發生的,B錯誤;該細胞的染色體數為4條,核DNA分子數為8個,該細胞的核DNA分子數是染色體數的2倍,C正確;a和e進入同一個次級卵母細胞的概率為1/2×1/2=1/4,由次級卵母細胞進入同一個卵細胞的1/2×1/2=1/4,因此a和e進入同一個卵細胞的概率為1/4×1/4=1/16,D正確。
2.D 甲細胞處于減數分裂Ⅰ后期,該時期發生的是同源染色體分離,對于進行減數分裂的細胞來說,核DNA數目加倍發生在減數分裂前的間期,A錯誤;乙細胞處于減數分裂Ⅱ后期,由甲細胞的細胞質均等分裂可推斷該動物為雄性動物,因此,乙細胞為次級精母細胞,B錯誤;產生乙細胞的過程中染色體片段未發生變化,只是基因發生改變,故發生了基因突變,C錯誤。
3.B 有絲分裂過程中核DNA的變化為2n→4n(間期復制)→4n(前期、中期、后期)→2n(末期),染色體的變化為2n→2n(間期、前期、中期)→4n(后期)→2n(末期),細胞的變化依次為:c→d→e→c,A正確;減數分裂的過程中核DNA的變化為2n→4n(間期復制)→4n(減Ⅰ前期、中期、后期)→2n(減Ⅰ末期、減Ⅱ前期、中期和后期)→n(減Ⅱ末期),染色體的變化為2n→2n(間期、減Ⅰ前期、中期、后期)→n(減Ⅱ前期、中期)→2n(減Ⅱ后期)→n(減Ⅱ末期),故細胞的變化依次為:c→d→b→c→a,B錯誤;a細胞中有n條染色體,n個核DNA分子,表示減數分裂結束了。b細胞中有n條染色體, 2n個核DNA分子,處于減數分裂Ⅱ的前期、中期,這兩個細胞中都不含同源染色體,a、b中一定不含同源染色體。而d細胞中有2n條染色體,4n個核DNA分子,處于有絲分裂的前期、中期。e細胞中有4n條染色體,4n個核DNA分子,處于有絲分裂的后期。d、e中一定存在同源染色體,C正確;c細胞中有2n條染色體,2n個核DNA分子,處于有絲分裂的前期、末期或者減數分裂Ⅰ前的間期,核基因的轉錄可發生在c中,但c中不一定發生核基因的轉錄,D正確。
考點二
知識梳理夯基
1.(1)非姐妹染色單體間 (2)非同源染色體
2.2種 2n種 1種 2n種 
3. 受精卵  染色體  染色體  前后代染色體數目的恒定
概念檢測
1.× 提示:一個基因型為AaBb的個體,減數分裂后可產生4種配子;若部分細胞出現了同源染色體非姐妹染色單體間的互換,則產生配子的種類仍為4種。
2.×
3.× 提示:基因重組只發生在減數分裂Ⅰ四分體時期和后期,受精作用未實現基因重組。
4.√
典題演練應用
1.A 無論有沒有發生互換,一個卵原細胞經減數分裂只能產生一個卵細胞,只能產生1種配子,B錯誤;在減數分裂Ⅰ的前期,細胞內的非等位基因可以進行重組,但不能稱為自由組合,在減數分裂Ⅰ的后期,同源染色體上的非等位基因也不能自由組合,C錯誤;在減數分裂過程中,染色體數目減半只發生在減數分裂Ⅰ,D錯誤。
2.C ④為減數分裂過程,精子形成過程中細胞質均等分裂,卵細胞形成過程中細胞質不均等分裂,因此④過程中細胞的形態變化在雌雄個體中表現不同,A正確;②③為個體發育過程,由一個細胞發育成一個個體,存在細胞的分裂、分化、衰老和凋亡,B正確;①受精過程不會發生基因自由組合,基因自由組合發生在減數分裂中,C錯誤;減數分裂使染色體數目減半,受精作用使精子和卵細胞染色體融合,細胞中染色體數目恢復為體細胞中的數量,因此減數分裂和受精作用保證了生物前后代染色體數目的恒定,D正確。
【研真題·扣教材】
1.B 甲圖像中無同源染色體,無染色單體,染色體隨機排列,為減數分裂Ⅱ后期,A錯誤;乙為減數分裂Ⅰ前期,丙為減數分裂Ⅱ中期,乙中染色體組是丙的2倍,B正確;丙為減數分裂Ⅱ中期,無同源染色體,C錯誤;乙、丙都是從平行于赤道板方向觀察的,D錯誤。
2.D 甲時期細胞是次級精母細胞的前期或中期細胞,則甲時期細胞中不可能出現同源染色體兩兩配對的現象,A錯誤;若乙時期細胞是減數分裂Ⅱ后期,則乙時期細胞中含有2條X染色體或2條Y染色體,B錯誤;乙時期細胞中染色體數目與核DNA分子數之比為1∶1,無染色單體,C錯誤;因為初級精母細胞的染色體發生片段交換,引起1個A和1個a發生互換,因此會產生AXD、aXD、AY、aY 4種基因型的精細胞,D正確。
3.D 若在初級卵母細胞進行減數分裂Ⅰ后期時,某對同源染色體沒有分離,第一極體有24條染色體,次級卵母細胞有22條染色體,則會出現第二極體和卵細胞的染色體數目都為22,A錯誤;人類的染色體2N=46,若第一極體的染色體數目為23,則次級卵母細胞染色體數目一定是23,如果次級卵母細胞在減數分裂Ⅱ出現姐妹染色單體不分離、移向細胞同一極,則卵細胞染色體數目可能為22或24,B錯誤;若減數分裂正常,由于之前的互換有可能使同一條染色體上的姐妹染色單體攜帶等位基因,故第二極體X染色體有1個a基因,卵細胞中也可能是XA基因,則所生男孩可能不患病,C錯誤;若減數分裂正常,且第一極體X染色體有2個A基因,不考慮基因突變,則次級卵母細胞中有兩個a基因,卵細胞中也會攜帶a基因,則所生男孩一定患病,D正確。
4.A 多精入卵會導致子代有來自卵細胞和多個精細胞的染色體,破壞親子代之間遺傳信息的穩定性,因此一個卵細胞與一個精子成功融合后通常不再與其他精子融合。防止多精入卵可以保證子代遺傳信息來自一個精子和一個卵細胞,能保持后代染色體數目穩定,A錯誤,B正確;結合題意“當卵細胞與精子融合后,植物卵細胞特異表達和分泌天冬氨酸蛋白酶ECS1和ECS2”可知,未受精的情況下,卵細胞不分泌ECS1和ECS2,C正確;據題意可知,ECS1和ECS2能降解一種吸引花粉管的信號分子,避免受精卵再度與精子融合,推測該過程是由于ECS1和ECS2通過影響花粉管導致卵細胞和精子不能融合,D正確。
真題重組練
 (1)× (2)× (3)× (4)×
9 / 9(共78張PPT)
第18講 減數分裂和受精作用
高中總復習·生物
1. 闡明減數分裂產生染色體數量減半的精細胞或卵細胞。
2. 說明進行有性生殖的生物體,其遺傳信息通過配子傳遞給子代。
課程標準
1. 破考點·抓必備
2. 研真題·扣教材
3. 驗收效·提能力
目錄
Contents
01
破考點·抓必備
梳理歸納, 鞏固基本知識
考點一 減數分裂的過程
1. 減數分裂及其相關概念
(1)減數分裂的概念
提醒 精原細胞、卵原細胞既可進行有絲分裂增加自身數量,又可進行減數
分裂產生生殖細胞。
(2)同源染色體(圖中的①和②、③和④)
提醒 ①形狀、大小相同的兩條染色體不一定是同源染色體,如著絲粒分裂
后,姐妹染色單體形成的兩條染色體盡管大小、形狀相同,但不是同源染
色體。
②二倍體生物有絲分裂過程中始終存在同源染色體,但不聯會,也不形成
四分體。
(3)聯會和四分體
提醒 ①聯會時DNA已完成復制,染色單體已形成。1個四分體=1對同源染
色體=2條染色體=4條染色單體,含4個DNA分子(有8條脫氧核苷酸
鏈)。
②四分體形成于減數分裂Ⅰ前期,有絲分裂過程不發生聯會,也不形成
四分體。
(4)染色體互換
提醒 ①姐妹染色單體同一位置的基因一般相同。若姐妹染色單體同一位置
的基因不同,原因可能是基因突變或染色體互換引起的基因重組。
②同源染色體同一位置的基因可能是相同基因,也可能是等位基因。
2. 精細胞的形成過程及各時期的特點
(1)減數分裂前的間期(精原細胞)
(2)減數分裂Ⅰ(初級精母細胞)
(3)減數分裂Ⅱ(次級精母細胞)
(4)精細胞
注:與其同時產生的另三個子細胞的基因組成為aB、Ab、Ab。
【教材拾遺】 (必修2 P18~19圖2-2)1個精原細胞經減數分裂后產生的
4個精細胞在不考慮互換的情況下,這4個精細胞是兩種類型,且兩兩相
同,兩類互補。來自同一個次級精母細胞的兩個精細胞染色體組成相同,
來自同一個精原細胞或初級精母細胞的精細胞之間染色體相同或互補。
3. 卵細胞的形成過程
4. 比較精子和卵細胞形成過程的異同
判斷減數分裂中的細胞類型:
5. 減數分裂過程中相關物質變化(以二倍體生物為例)
(1)染色體數目變化及原因
(2)核DNA數目變化及原因
(3)染色單體數目變化及原因
1. (必修2 P18問題探討)果蠅常作為遺傳學上的實驗材料,是因為果蠅
生長周期短,繁殖快,染色體少且容易觀察。 ( √ )
2. (必修2 P20正文)同源染色體是指細胞內配對的形狀和大小相同,一
條來自父方,一條來自母方的兩條染色體。 ( √ )
3. (必修2 P20圖2-3)同源染色體的片段互換發生在姐妹染色單體之
間。 ( × )
提示:同源染色體的片段互換發生在非姐妹染色單體之間。


×
4. (必修2 P20正文)減數分裂過程中染色體數目的減半發生在減數分裂
Ⅰ。 ( √ )
5. (必修2 P23概念檢測)玉米體細胞中有10對染色體,經過減數分裂
后,卵細胞中染色體數目為5對。 ( × )
提示:經過減數分裂后,卵細胞中染色體數目為10條,不能表示為5對,
因為卵細胞中不含同源染色體。

×
1. (2024·山東實驗中學月考)某哺乳動物卵原細胞形成卵細胞的過程
中,某時期的細胞如圖所示,其中①~④表示染色體,a~h表示染色單
體。下列敘述錯誤的是(  )
A. 圖示細胞為初級卵母細胞,所處時期為減數分裂Ⅰ前期
B. 在減數分裂Ⅰ后期,①與②先分離再與③或④自由組合
C. 該細胞的核DNA分子數是染色體數的2倍
D. a和e同時進入一個卵細胞的概率為1/16

解析:  根據同源染色體聯會形成了四分體可知,該時期處于減數分裂Ⅰ
前期,為初級卵母細胞,A正確;①與②為同源染色體,③與④為同源染
色體,在減數分裂Ⅰ后期,同源染色體的分離和非同源染色體的自由組合是
同時發生的,B錯誤;該細胞的染色體數為4條,核DNA分子數為8個,該
細胞的核DNA分子數是染色體數的2倍,C正確;a和e進入同一個次級卵母
細胞的概率為1/2×1/2=1/4,由次級卵母細胞進入同一個卵細胞的1/2×1/2
=1/4,因此a和e進入同一個卵細胞的概率為1/4×1/4=1/16,D正確。
2. (2025·安徽馬鞍山質檢)如圖是基因型為AaBb的某動物細胞減數分裂
過程中的部分時期示意圖。下列敘述正確的是(  )
A. 甲細胞所處時期發生的是同源染色體分離和核DNA數
目加倍
B. 乙細胞為次級精母細胞或極體
C. 產生乙細胞的過程中一定發生了互換
D. 甲、乙細胞中染色體數相等,染色體組數也相等

解析: 甲細胞處于減數分裂Ⅰ后期,該時期發生的是同源染色體分離,
對于進行減數分裂的細胞來說,核DNA數目加倍發生在減數分裂前的間
期,A錯誤;乙細胞處于減數分裂Ⅱ后期,由甲細胞的細胞質均等分裂可推
斷該動物為雄性動物,因此,乙細胞為次級精母細胞,B錯誤;產生乙細
胞的過程中染色體片段未發生變化,只是基因發生改變,故發生了基因突
變,C錯誤。
3. (2025·黑龍江哈爾濱九中開學考)人的性原細胞既可進行有絲分裂產生更多的性原細胞,也可進行減數分裂產生配子。如圖中的a~e表示人的性原細胞進行分裂時處于不同時期的細胞。下列敘述錯誤的是(  )
A. 有絲分裂的過程,細胞的變化依次為:c→d→e→c
B. 減數分裂的過程,細胞的變化依次為:
c→d→c→b→a
C. a、b中不含同源染色體,d、e中一定含同源染色體
D. 核基因的轉錄可發生在c中,c不一定發生核基因的轉錄

解析: 有絲分裂過程中核DNA的變化為2n→4n(間期復制)→4n(前期、中期、后期)→2n(末期),染色體的變化為2n→2n(間期、前期、中期)→4n(后期)→2n(末期),細胞的變化依次為:c→d→e→c,A正確;減數分裂的過程中核DNA的變化為2n→4n(間期復制)→4n(減Ⅰ前期、中期、后期)→2n(減Ⅰ末期、減Ⅱ前期、中期和后期)→n(減Ⅱ末期),染色體的變化為2n→2n(間期、減Ⅰ前期、中期、后期)→n(減Ⅱ前期、中期)→2n(減Ⅱ后期)→n(減Ⅱ末期),故細胞的變化依次為:c→d→b→c→a,B錯誤;a細胞中有n條染色體,n個核DNA分子,表示減數分裂結束了。b細胞中有n條染色體, 2n個核DNA分子,處于減數分裂Ⅱ的前期、中期,這兩
個細胞中都不含同源染色體,a、b中一定不含同源染色體。而d細胞中有2n條染色體,4n個核DNA分子,處于有絲分裂的前期、中期。e細胞中有4n條染色體,4n個核DNA分子,處于有絲分裂的后期。d、e中一定存在同源染色體,C正確;c細胞中有2n條染色體,2n個核DNA分子,處于有絲分裂的前期、末期或者減數分裂Ⅰ前的間期,核基因的轉錄可發生在c中,但c中不一定發生核基因的轉錄,D正確。
考點二 受精作用
1. 配子中染色體組合多樣性的原因
(1)減數分裂Ⅰ前期同源染色體的 的互換。
(2)減數分裂Ⅰ后期 的自由組合。
非姐妹染色單體間 
非同源染色體 
2. 推斷減數分裂產生配子的種類
(1)原始生殖細胞減數分裂產生配子的情況(以AaBb為例,沒有基因突
變和互換)如圖:
(2)具有n對同源染色體的個體產生配子的情況(不考慮基因突變和
互換)
項目 可能產生配子的種類 實際能產生配子的種類
1個精原細胞 2n種
1個雄性個體 2n種
1個卵原細胞 2n種
1個雌性個體 2n種
2種
2n種
1種
2n種
3. 受精作用
【教材拾遺】 (必修2 P27正文拓展)子代繼承了雙親各半數的染色體,
但雙親對子代的遺傳物質的貢獻是不一樣的。因為母親除了提供一半的核
基因之外,還提供了幾乎全部的細胞質基因,如線粒體內含有的DNA。
1. (必修2 P27正文)一個基因型為AaBb的個體,若部分細胞出現了同源
染色體非姐妹染色單體之間的互換,則產生配子的種類數可能會增多。
( × )
提示:一個基因型為AaBb的個體,減數分裂后可產生4種配子;若部
分細胞出現了同源染色體非姐妹染色單體間的互換,則產生配子的種
類仍為4種。
×
2. (必修2 P27正文)受精卵中的染色體和遺傳物質均有一半來自父方,
一半來自母方。 ( × )
3. (必修2 P27正文)受精作用實現了基因重組,造成有性生殖后代的多
樣性。 ( × )
提示:基因重組只發生在減數分裂Ⅰ四分體時期和后期,受精作用未實現基
因重組。
4. (必修2 P27正文)雙親后代的多樣性有利于生物在自然選擇中進化,
體現了有性生殖的優越性。 ( √ )
×
×

1. (2025·江西金太陽聯考)下列關于精子的形成過程和卵細胞的形成過
程,分析正確的是(  )
A. 若一個精原細胞經減數分裂產生4種配子,則該過程中可能發生了互換
B. 若一個卵原細胞經減數分裂產生1種配子,則該過程中不可能發生了互

C. 在減數分裂Ⅰ的前期和后期,細胞內所有非等位基因都會進行自由組合
D. 在減數分裂過程中,染色體數目減半發生在減數分裂Ⅰ或減數分裂Ⅱ

解析:  無論有沒有發生互換,一個卵原細胞經減數分裂只能產生一個
卵細胞,只能產生1種配子,B錯誤;在減數分裂Ⅰ的前期,細胞內的非等
位基因可以進行重組,但不能稱為自由組合,在減數分裂Ⅰ的后期,同源染
色體上的非等位基因也不能自由組合,C錯誤;在減數分裂過程中,染色
體數目減半只發生在減數分裂Ⅰ,D錯誤。
2. (2025·吉大附中高三模擬)生活史是指生物在一生中所經歷的生長、發育和繁殖等的全部過程。如圖為某哺乳動物生活史示意圖,下列敘述不正確的是(  )
A. ④過程中細胞的形態變化在雌雄個體中表現不一致
B. ②③過程均有細胞的分裂、分化、衰老與凋亡
C. ①過程雌雄配子隨機結合,導致基因自由組合
D. 減數分裂和受精作用保證了生物前后代染色體數目的恒定

解析: ④為減數分裂過程,精子形成過程中細胞質均等分裂,卵細胞形成過程中細胞質不均等分裂,因此④過程中細胞的形態變化在雌雄個體中表現不同,A正確;②③為個體發育過程,由一個細胞發育成一個個體,存在細胞的分裂、分化、衰老和凋亡,B正確;①受精過程不會發生基因自由組合,基因自由組合發生在減數分裂中,C錯誤;減數分裂使染色體數目減半,受精作用使精子和卵細胞染色體融合,細胞中染色體數目恢復為體細胞中的數量,因此減數分裂和受精作用保證了生物前后代染色體數目的恒定,D正確。
02
研真題·扣教材
探究分析, 培養核心技能
1. (2023·天津高考8題)如圖甲、乙、丙是某動物精巢中細胞減數分裂圖
像,有關說法正確的是(  )
A. 甲圖像中細胞處于減數分裂Ⅱ中期
B. 乙中染色體組是丙中兩倍
C. 乙中同源染色體對數是丙中兩倍
D. 乙、丙都是從垂直于赤道板方向觀察的

解析:  甲圖像中無同源染色體,無染色單體,染色體隨機排列,為減
數分裂Ⅱ后期,A錯誤;乙為減數分裂Ⅰ前期,丙為減數分裂Ⅱ中期,乙中染
色體組是丙的2倍,B正確;丙為減數分裂Ⅱ中期,無同源染色體,C錯
誤;乙、丙都是從平行于赤道板方向觀察的,D錯誤。
溯源教材
(1)減數分裂Ⅱ中期,細胞中沒有同源染色體,每條染色體的著絲粒排列
在赤道板上。 (見必修2 P19圖2-2)
(2)每套非同源染色體稱為一個染色體組。 (見必修2 P87正文)
(3)配對的兩條染色體為一對同源染色體。 (見必修2 P20正文)
2. (2023·浙江1月選考20題)某基因型為AaXDY的二倍體雄性動物(2n=
8),1個初級精母細胞的染色體發生片段交換,引起1個A和1個a發生互
換。該初級精母細胞進行減數分裂過程中,
某兩個時期的染色體數目與核DNA分子
數如圖所示。
下列敘述正確的是(  )
A. 甲時期細胞中可能出現同源染色體兩兩配對的現象
B. 乙時期細胞中含有1條X染色體和1條Y染色體
C. 甲、乙兩時期細胞中的染色單體數均為8個
D. 該初級精母細胞完成減數分裂產生的4個精細胞的基因型均不相同

解析: 甲時期細胞是次級精母細胞的前期或中期細胞,則甲時期細胞
中不可能出現同源染色體兩兩配對的現象,A錯誤;若乙時期細胞是減數
分裂Ⅱ后期,則乙時期細胞中含有2條X染色體或2條Y染色體,B錯誤;乙
時期細胞中染色體數目與核DNA分子數之比為1∶1,無染色單體,C錯
誤;因為初級精母細胞的染色體發生片段交換,引起1個A和1個a發生互
換,因此會產生AXD、aXD、AY、aY 4種基因型的精細胞,D正確。
3. (2022·重慶高考20題)人卵細胞形成過程如圖所示。在輔助生殖時對
極體進行遺傳篩查,可降低后代患遺傳病的概率。一對夫妻因妻子高齡且
是血友病a基因攜帶者(XAXa),需進行遺傳篩查。不考慮基因突變,下
列推斷正確的是(  )
A. 若第二極體的染色體數目為22,則卵細胞染色體
數目一定是24
B. 若第一極體的染色體數目為23,則卵細胞染色體
數目一定是23
C. 若減數分裂正常,且第二極體X染色體有1個a基因,則所生男孩一定患病
D. 若減數分裂正常,且第一極體X染色體有2個A基因,則所生男孩一定患病

解析: 若在初級卵母細胞進行減數分裂Ⅰ后期時,某對同源染色體沒有
分離,第一極體有24條染色體,次級卵母細胞有22條染色體,則會出現第
二極體和卵細胞的染色體數目都為22,A錯誤;人類的染色體2N=46,若
第一極體的染色體數目為23,則次級卵母細胞染色體數目一定是23,如果
次級卵母細胞在減數分裂Ⅱ出現姐妹染色單體不分離、移向細胞同一極,
則卵細胞染色體數目可能為22或24,B錯誤;若減數分裂正常,由于之前
的互換有可能使同一條染色體上的姐妹染色單體攜帶等位基因,故第二極
體X染色體有1個a基因,卵細胞中也可能是XA基因,則所生男孩可能不患
病,C錯誤;若減數分裂正常,且第一極體X染色體有2個A基因,不考慮
基因突變,則次級卵母細胞中有兩個a基因,卵細胞中也會攜帶a基因,則
所生男孩一定患病,D正確。
4. (2021·湖北高考13題)植物的有性生殖過程中,一個卵細胞與一個精
子成功融合后通常不再與其他精子融合。我國科學家最新研究發現,當卵
細胞與精子融合后,植物卵細胞特異表達和分泌天冬氨酸蛋白酶ECS1和
ECS2。這兩種酶能降解一種吸引花粉管的信號分子,避免受精卵再度與精
子融合。下列敘述錯誤的是(  )
A. 多精入卵會產生更多的種子
B. 防止多精入卵能保持后代染色體數目穩定
C. 未受精情況下,卵細胞不分泌ECS1和ECS2
D. ECS1和ECS2通過影響花粉管導致卵細胞和精子不能融合

解析: 多精入卵會導致子代有來自卵細胞和多個精細胞的染色體,破
壞親子代之間遺傳信息的穩定性,因此一個卵細胞與一個精子成功融合后
通常不再與其他精子融合。防止多精入卵可以保證子代遺傳信息來自一個
精子和一個卵細胞,能保持后代染色體數目穩定,A錯誤,B正確;結合題
意“當卵細胞與精子融合后,植物卵細胞特異表達和分泌天冬氨酸蛋白酶
ECS1和ECS2”可知,未受精的情況下,卵細胞不分泌ECS1和ECS2,C正
確;據題意可知,ECS1和ECS2能降解一種吸引花粉管的信號分子,避免
受精卵再度與精子融合,推測該過程是由于ECS1和ECS2通過影響花粉管
導致卵細胞和精子不能融合,D正確。
(1)同源染色體聯會和交換發生在減數分裂Ⅱ。 (2024·北京高考)
( × )
(2)某動物(Aa)的某細胞在四分體時期一條染色單體上的A和另一條染
色單體上的a發生了互換,則通常情況下姐妹染色單體分離導致等位基因A
和a進入不同細胞的時期是減數分裂Ⅰ。 (2022·全國乙卷) ( × )
(3)蜂的雌蜂(蜂王和工蜂)為二倍體,由受精卵發育而來;雄蜂是單
倍體,由未受精卵發育而來。由此得出雄蜂精子中染色體數目是其體細胞
的一半。 (2022·北京高考) ( × )
×
×
×
(4)減數分裂的兩次細胞分裂前都要進行染色質DNA的復制。 
(2021·江蘇高考) ( × )
×
03
驗收效·提能力
跟蹤訓練,檢驗學習效果
一、選擇題
1. (2025·西安鐵一中質檢)下列關于減數分裂的敘述,正確的是
(  )
A. 只有進行有性生殖的生物才進行減數分裂,減數分裂是一種特殊的有
絲分裂,同樣具有周期性
B. 減數分裂過程中染色體數目的減半發生在減數分裂Ⅰ
C. 減數分裂過程中細胞分裂一次,形成兩個子細胞
D. 玉米體細胞中有10對同源染色體,經減數分裂后,卵細胞中有5對同源
染色體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解析: 減數分裂是一種特殊的有絲分裂,但由于產生的生殖細胞不
能繼續分裂,所以不具有周期性,A錯誤;減數分裂過程中染色體數目
減半的原因是同源染色體分離,發生在減數分裂Ⅰ,B正確;減數分裂
過程中染色體復制一次,細胞分裂兩次,形成四個子細胞,C錯誤;玉
米染色體2n=20,經過減數分裂后,子細胞有10條染色體,但沒有同
源染色體,D錯誤。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2. (2025·河南名校聯盟)下列關于同源染色體的敘述,正確的是
(  )
A. 減數分裂Ⅰ時能聯會形成四分體,且可以發生姐妹染色單體的互換
B. 在人的肌細胞中沒有X和Y這對同源染色體
C. 同源染色體相互分離時,細胞中染色體數/核DNA數的值不變
D. 兩條同源染色體上基因的種類和數目都相同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解析: 同源染色體在減數分裂Ⅰ時能聯會形成四分體,在同源染色
體的非姐妹染色單體之間發生互換,A錯誤;人的肌細胞中含有X和Y
這對同源染色體,B錯誤;同源染色體上的基因可能是等位基因,也可
能是相同的基因,基因數目也不一定相同,如X、Y同源染色體上基因
數目不同,D錯誤。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3. (2025·河北衡水調研)下列對高等動物減數分裂以及受精作用的敘
述,正確的是(  )
A. 人類的次級精母細胞中Y染色體的數量只能是0或1條
B. 受精作用的過程體現了細胞膜的流動性和進行細胞間信息交流的功能
C. 受精作用實現了基因重組,從而導致有性生殖后代的多樣性
D. 等位基因進入卵細胞的機會并不相等,因為一次減數分裂只形成一個
卵細胞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解析: 人類次級精母細胞中Y染色體的數量為0或1或2條,A錯誤。受
精作用過程中精子和卵細胞的融合體現了細胞膜具有流動性;通過受精作
用形成受精卵這一過程需要精子與卵細胞的相互識別,體現出細胞膜具有
進行細胞間信息交流的功能,B正確。精卵的隨機結合是有性生殖后代具
有多樣性的原因之一,但基因重組發生在減數分裂過程中,C錯誤。減數
分裂Ⅰ后期,等位基因隨著同源染色體的分開而分離,并隨機移向細胞兩
極,因此等位基因進入卵細胞的機會相等,D錯誤。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4. (2025·吉林長春校考)精細胞的形成過程如圖,下列敘述錯誤的是
(  )
A. ①過程是原始生殖細胞的增殖過程,增殖方式為有絲分裂
B. ①②過程中均會形成姐妹染色單體
C. ③過程同源染色體聯會,形成四分體,著絲粒排列在細胞板兩側
D. ①過程中有著絲粒分裂和姐妹染色單體分開的過程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解析: 原始生殖細胞通過有絲分裂增殖,A正確;①有絲分裂和②減數
分裂前的間期都會進行染色體的復制,從而形成姐妹染色單體,B正確;
動物細胞沒有細胞板,C錯誤;①有絲分裂過程中有著絲粒分裂和姐妹染
色單體分開,發生在有絲分裂后期,D正確。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5. (2024·廣東深圳檢測)二倍體高等雄性動物某細胞的部分染色體組成
示意圖如圖所示,圖中①、②表示染色體,a、b、c、d表示染色單體。下
列敘述錯誤的是(  )
A. 一個DNA分子復制后形成的兩個DNA分子中,可存在于a
與b中,不存在于c與d中
B. 在減數分裂Ⅰ中期,同源染色體①與②排列在細胞中央的赤道板兩側
C. 在減數分裂Ⅱ后期,兩條X染色體會同時存在于一個次級精母細胞中
D. 若a與c出現在該細胞產生的一個精子中,則b與d可出現在同時產生的另一個精子中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解析: 一個DNA分子復制后形成的兩個DNA分子,存在于同一條染色
體的兩條姐妹染色單體上,所以可存在于a與b中,不存在于c與d中,A正
確;在減數分裂Ⅰ中期,同源染色體排列在細胞中央的赤道板兩側,B正
確;在減數分裂Ⅱ后期,著絲粒分裂,姐妹染色單體分開,形成兩條子染
色體,所以兩條X染色體會同時存在于一個次級精母細胞中,C正確;若a
與c出現在該細胞產生的一個精子中,則b與d會進入不同的次級精母細胞
中,兩者不會出現在同一個精子中,D錯誤。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6. (2025·廣東惠州調研)已知某種小鼠(2n=40)的性別決定方式為XY
型。圖甲、乙、丙、丁、戊代表某只小鼠體內的細胞分裂圖像,圖像中僅
呈現了部分染色體的變化情況。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 若上圖染色體中存在性染色體,則圖丙所示細胞一定是次級卵母細胞
B. 上圖細胞中都發生過互換,這是小鼠后代遺傳性狀多樣性的主要原因
C. 基因的分離定律和自由組合定律的體現與圖丁所示細胞所處的時期有關
D. 小鼠原始生殖細胞中有20對染色體,經減數分裂,成熟生殖細胞中有
10對染色體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解析: 題圖乙中同源染色體的形狀兩兩相同,若題圖所示染色體中存
在性染色體,題圖乙中應有一對X染色體,即該小鼠為雌性,則題圖丙所
示細胞處于減數分裂Ⅱ的中期,可能是次級卵母細胞,也可能是極體,A錯
誤;由題圖中的染色體顏色可知,題圖所示細胞中都發生過互換,小鼠后
代遺傳性狀多樣性的主要原因是非同源染色體自由組合,B錯誤;基因的
分離定律和自由組合定律體現在減數分裂Ⅰ后期(即題圖丁細胞所處時
期),C正確;小鼠原始生殖細胞中有20對染色體,經減數分裂,成熟生
殖細胞中有20條非同源染色體,D錯誤。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7. (2025·陜西安康高三聯考)如圖是在某果蠅性腺內不同時間觀察到的
細胞分裂示意圖(僅顯示部分染色體),其中A、a表示染色體上的基因。
下列有關敘述正確的是(  )
A. 甲細胞同源染色體分離導致核DNA加倍
B. 乙細胞在產生過程中一定發生了基因突變
C. 乙、丙細胞均有可能是甲細胞的子細胞
D. 若用DNA合成抑制劑處理,細胞都將處于圖甲細胞時期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解析: 甲細胞同源染色體分離,核DNA沒有加倍,A錯誤;乙細胞
中一條染色體上的兩個姐妹染色單體分別含有A和a基因,可能是基因
突變或同源染色體上的非姐妹染色單體發生了互換導致的,B錯誤;甲
細胞處于減數分裂Ⅰ后期,乙細胞處于減數分裂Ⅱ中期,丙細胞已經完
成減數分裂,所以乙、丙細胞均有可能是甲細胞的子細胞,C正確;若
用DNA合成抑制劑處理,細胞將處于減數分裂前的間期,不會處于題
圖甲細胞時期,D錯誤。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8. (2025·河北滄州模擬)在觀察小鼠配子形成時,研究人員采用了免疫
熒光染色法使特定蛋白質帶上熒光素,觀察了細胞中物質的變化,得到了
如圖所示的結果。下列相關敘述正確的是(  )
A. 觀察小鼠細胞減數分裂不同時期的特點最好選用雌性小
鼠卵巢中的細胞
B. 若圖ab段細胞中含四個染色體組,則此時姐妹染色單體
上可存在等位基因
C. 若縱坐標為細胞中核DNA含量,則位于cd段的細胞內可能無X染色體
D. 若縱坐標為染色體和核DNA的比值,則ab段細胞可能正在發生基因重組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解析: 觀察小鼠配子的形成最好選用小鼠精巢中的細胞,卵巢中雌配
子的形成數量少,且卵原細胞的減數分裂過程是不連續的,A錯誤;若圖
ab段細胞中含四個染色體組,則該細胞處于有絲分裂的后期,此時不存在
姐妹染色單體,B錯誤;若縱坐標表示細胞中核DNA含量的相對值,則cd
段細胞可能為次級精母細胞,其中可能無X染色體,C正確;若縱坐標表示
染色體和核DNA的比值,則ab段細胞可能處于減數分裂前的間期、減數分
裂Ⅱ后期或有絲分裂后期,而基因重組發生在減數分裂Ⅰ前期和減數分裂Ⅰ后
期,D錯誤。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9. A/a、B/b、C/c三對等位基因遵循自由組合定律。基因型為AaBbCc的一
個精原細胞經減數分裂產生了基因型為Bc、AaBc、AbC、abC的4個精子,
下列有關分析錯誤的是(  )
A. A與a基因所在同源染色體發生了互換
B. B與b基因所在同源染色體發生了互換
C. 減數分裂Ⅰ時,C與c基因所在染色體分離正常
D. 減數分裂Ⅱ時,A與a基因所在染色體分離異常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解析: 基因型為AaBbCc的一個精原細胞未發生互換的情況下,能產生兩種基因型的四個精細胞,若考慮互換,則能產生四種基因型的四個精細胞。從Bc、AaBc、AbC、abC這4個精子的基因型來看,A與a基因所在同源染色體發生了互換,且在減數分裂Ⅱ時A與a基因所在染色體分離異常,A、D正確;4個精子中兩個含B基因,兩個含b基因,不能確定B和b基因所在同源染色體發生了互換,B錯誤;4個精子中兩個含C基因,兩個含c基因,說明減數分裂Ⅰ時,C和c基因所在染色體分離正常,C正確。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0. (2025·山東濟寧期末)圖甲為某二倍體雌雄同株高等植物細胞發生的染色體互換過程,其中E、e和F、f表示兩對等位基因。圖乙為減數分裂過程中某數量變化曲線。下列敘述正確的是(  )
A. 若圖甲發生在減數分裂中,則對應圖乙BC時期
B. 若細胞有絲分裂發生圖甲過程,則其子細胞基因型為EeFf或EeFF、Eeff
C. 圖乙B點以后,細胞中無同源染色體且僅有1個染色體組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解析: 由題意可知,圖乙縱坐標表示細胞內同源染色體數量,若圖甲發生在減數分裂中,應該發生在減數分裂Ⅰ前期,對應圖乙AB時期,A錯誤;若細胞在有絲分裂過程中發生染色體互換,由于有絲分裂后期非姐妹染色單體隨機組合,故產生子細胞的基因型為EeFf或EeFF、Eeff,B正確;圖乙B點以后,表示減數分裂Ⅱ,細胞中無同源染色體,但在減數分裂Ⅱ后期,由于著絲粒分裂,染色體數目暫時加倍,此時期細胞中含有2個染色體組,C錯誤;該植物自交,若減數分裂中的細胞發生圖甲過程,不發生圖甲過程的細胞只能產生EF和ef兩種比例相等的配子,發生圖甲過程的細胞能產生EF、Ef、eF、ef四種比例相等的配子,因此該植物能產生的配子類型及比例為EF∶Ef∶eF∶ef=3∶1∶1∶3,自交后代隱性純合子的比例為,D錯誤。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二、非選擇題
11. (2025·遼寧沈陽模擬)如圖1表示某一動物(2N=4)個體體內細胞
正常分裂過程中不同時期細胞內染色體、染色單體和核DNA含量的關系;
圖2表示該動物在細胞增殖過程中細胞內染色體數目變化曲線。請分析并
回答:
(1)圖2中a、b、c表示染色體的是 (填字母),圖2 對應的
細胞內不可能存在同源染色體,其中Ⅱ細胞內所表示的物質數量可對應圖1
中的 (填數字序號)階段。
a
Ⅲ和Ⅳ
①⑤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解析:圖2中,a是染色體、b是染色單體、c是核DNA。圖2的Ⅲ中染色體數、染色單體數和DNA分子數之比為1∶2∶2,但染色體數目只有Ⅰ中的一半,可能處于減數分裂Ⅱ前期和中期;圖2的Ⅳ中沒有染色單體,染色體數∶DNA分子=1∶1,且染色體數目是體細胞的一半,可能處于減數分裂Ⅱ末期,據上述分析可知,減數分裂Ⅱ不存在同源染色體,因此圖2的Ⅲ和Ⅳ對應的細胞內不可能存在同源染色體。Ⅱ中染色體數、染色單體數和DNA分子數之比為1∶2∶2,且染色體數目與體細胞相同,可能處于有絲分裂前期、中期和減數分裂Ⅰ過程,可對應圖1中的①(減數分裂Ⅰ)和⑤(有絲分裂前期、中期)階段。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2)圖1中同源染色體分離發生在 (填數字序號)階段,姐妹染色單體分離發生在 (填數字序號)階段;B過程表示生物體內發生
了 作用。
解析:分析圖1:A表示減數分裂,B表示受精作用,C表示有絲分裂,同源染色體分離發生在減數分裂Ⅰ過程,對應圖1中①。姐妹染色單體的分離發生在有絲分裂后期和減數分裂Ⅱ后期,對應于圖1中的⑥③階段;B過程表示生物體內發生了受精作用。

③⑥
受精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3)馬蘭是一種常見的多年生園林綠化植物,如圖是其體內花粉母細胞
連續發生的減數分裂過程,正確排序是a→ →f。
解析:a圖代表細胞分裂的間期,b 圖代表減數分裂Ⅰ中期,c圖代表減數分裂Ⅰ末期,d 圖代表減數分裂Ⅰ前期,e 圖代表減數分裂Ⅱ后期,f圖代表減數分裂Ⅱ末期,g圖代表減數分裂Ⅰ后期。結合細胞圖像及其特點可知細胞分裂過程的正確排序是a→d→b→g→c→e→f。
d→b→g→c→e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4)若某精原細胞的基因型為AaXbY,減數分裂產生了一個AXbXb的精
子,與其來自同一個次級精母細胞的精子的基因型為 ,導致這種現
象產生的原因是

A
減數分裂Ⅱ的后期著絲粒分裂后,兩條Xb染色體移向了
細胞同一極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解析:若該精原細胞的基因型為AaXbY,進行DNA的復制之后就是
AAaaXbXbYY,減數分裂產生了一個AXbXb的精子,說明在減數分裂Ⅰ結束的時候A基因和b基因是組合在一起的,該次級精母細胞的基因型是
AAXbXb,因此與其來自同一個次級精母細胞的精子的基因型為A;導致這種現象產生的原因是在減數分裂Ⅱ的后期著絲粒分裂后,兩條Xb染色體移向了細胞同一極。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謝謝觀看!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列表

<pre id="tfb94"><li id="tfb94"></li></pre>

<bdo id="tfb94"><rt id="tfb94"></rt></bdo>
  • <menu id="tfb94"><dl id="tfb94"></dl></menu><i id="tfb94"><acronym id="tfb94"><sub id="tfb94"></sub></acronym></i>

    1. 主站蜘蛛池模板: 双辽市| 抚州市| 广南县| 上蔡县| 大同市| 峨眉山市| 荣昌县| 马鞍山市| 土默特左旗| 广汉市| 太谷县| 江源县| 长岭县| 桦南县| 虹口区| 克什克腾旗| 海盐县| 沧州市| 遵化市| 清镇市| 新密市| 绥德县| 冕宁县| 扶余县| 临桂县| 台中县| 宁乡县| 建水县| 延寿县| 丰城市| 广平县| 虹口区| 峨边| 新闻| 密云县| 永丰县| 澎湖县| 大埔县| 伊春市| 仁布县| 明光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