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第22講 分離定律的常規解題規律和方法一、選擇題1.(2024·河北保定期末)玉米是雌雄同株植物,其種子的籽粒飽滿和凹陷受一對等位基因控制。現有一批純合的籽粒飽滿玉米種子和純合的籽粒凹陷玉米種子,為鑒定這對相對性狀的顯隱性關系,下列雜交思路合理的是( )A.分別種植兩種玉米種子,再將得到的植株分別自交,觀察子代的性狀B.分別種植兩種玉米種子,再將得到的植株相互雜交,觀察子代的性狀C.種植籽粒飽滿的玉米種子,再將得到的植株自交,觀察子代的性狀D.種植籽粒凹陷的玉米種子,再將得到的植株自交,觀察子代的性狀2.(2024·甘肅白銀期末)某養豬場有黑色豬和白色豬,黑色(A)對白色(a)為顯性,要想鑒定一頭黑色公豬是純合子還是雜合子,最合理的方法是( )A.讓該黑色公豬與黑色母豬交配B.讓該黑色公豬在不同環境中生長C.讓該黑色公豬與多只白色母豬交配D.讓該黑色公豬充分生長,觀察其毛色是否改變3.(2025·廣東深圳調研)人的褐眼對藍眼為顯性,某夫婦皆為褐眼,其甲、乙、丙三個孩子中,有一個是收養的(非親生的),甲和丙為藍眼,乙為褐眼,據此推斷下列說法錯誤的是( )A.甲或丙是收養的B.該夫婦再生一個藍眼孩子的概率為1/4C.控制甲的眼色的基因型是純合的D.若乙為親生的,則乙為純合子的概率為1/34.(2025·河北承德高三月考)蘿卜的花有白、紅、紫三種顏色,該性狀由基因R、r控制。三組不同類型植株之間的雜交結果如下表所示。下列相關敘述中錯誤的是( )組別 親本 子代性狀表現及數量一 紫花×白花 紫花428、白花415二 紫花×紅花 紫花413、紅花406三 紫花×紫花 紅花198、紫花396、白花202A.白花、紫花、紅花植株的基因型分別是rr、Rr、RRB.白花植株自交的后代均開白花,紅花植株自交的后代均開紅花C.白花植株與紅花植株雜交的后代中,既沒有紅花也沒有白花D.可用紫花植株與白花或紅花植株雜交驗證分離定律5.(2024·貴州安順模擬)在孟德爾一對相對性狀的豌豆雜交實驗中,高莖和矮莖由一對等位基因D/d控制。在雜交實驗中,有多株高莖,讓其與矮莖進行雜交,子代中高莖∶矮莖=3∶1。下列分析錯誤的是( )A.親代高莖中雜合子比例為1/2B.子代高莖中雜合子比例為2/3C.若親代高莖自交,則子代中高莖∶矮莖=7∶1D.若子代高莖自交,則子二代中高莖∶矮莖=3∶16.(2025·河南焦作期末)某種動物的毛色有黃色和灰色兩種,由位于常染色體上的一對等位基因A、a控制。下表為三組交配組合,下列敘述錯誤的是( )交配組合 親本性狀 子代性狀及比例組合一 丙(黃色)×乙(黃色) 黃色∶灰色=3∶1組合二 甲(灰色)×乙(黃色) 黃色∶灰色=1∶1組合三 甲(灰色)×丁(黃色) 全為黃色A.組合一兩親本的基因型相同,均為AaB.根據組合一和組合三都能判斷出顯性性狀為黃色C.組合三的兩親本均為純合子,子代均為雜合子D.組合二產生的子代中,有1/4個體的毛色能穩定遺傳7.(2025·湖北咸寧期末)莧菜的紫葉對綠葉為完全顯性,由一對等位基因控制。現將多株紫葉莧菜與綠葉莧菜雜交,子一代中紫葉莧菜和綠葉莧菜的數量比為5∶1。如果讓親本紫葉莧菜自交,子一代中紫葉莧菜和綠葉莧菜的數量比為( )A.2∶1 B.3∶1C.5∶1 D.11∶18.(2024·云南大理模擬)已知牛的體色由一對等位基因(A、a)控制,其中基因型為AA的個體為紅褐色,aa為紅色,在基因型為Aa的個體中,雄牛為紅褐色,雌牛為紅色。現有一群牛,只有AA、Aa兩種基因型,其比例為1∶1,且雌∶雄=1∶1。若讓該群體的牛分別進行自交(基因型相同的雌雄個體交配)和自由交配,則子代的表型及比例分別是( )A.自交紅褐色∶紅色=1∶1;自由交配紅褐色∶紅色=4∶5B.自交紅褐色∶紅色=3∶1;自由交配紅褐色∶紅色=8∶1C.自交紅褐色∶紅色=2∶1;自由交配紅褐色∶紅色=3∶1D.自交紅褐色∶紅色=3∶1;自由交配紅褐色∶紅色=3∶19.(2025·山東濟南高三聯考)玉米是雌雄同株異花植物,種子的甜與非甜是一對相對性狀,受一對等位基因控制。現用甜玉米種子(甲)和非甜玉米種子(乙)進行相關實驗。實驗一:甲、乙單獨種植,甲的后代均為甜玉米,乙中1/2的后代出現性狀分離。實驗二:等量的甲、乙間行種植。下列有關敘述錯誤的是( )A.由實驗一可知非甜對甜為顯性B.甲均為純合子,乙均為雜合子C.實驗二的甲植株所結種子有2種基因型D.實驗二有1/2乙植株所結種子均為非甜10.(2025·德州模擬)某自花傳粉植物,其花色受一對等位基因控制,紫花(A)對白花(a)為顯性。下列對相關遺傳現象分析錯誤的是( )A.若將多株紫花與白花植株雜交,F1紫花與白花植株的比為5∶1,則理論上親本紫花植株中雜合子占1/3B.Aa紫花植株連續自交三代,理論上子三代中雜合子占1/8C.Aa植株連續自由交配二代,并逐代淘汰隱性個體,子二代中AA、Aa的比為5∶4D.若含a的花粉有一半致死,則Aa紫花植株自交,F1性狀分離比為5∶1二、非選擇題11.(2025·河北唐山校考)黃瓜是雌雄同株異花的二倍體植物。果皮顏色(綠色和黃色)受一對等位基因控制,為了判斷這對相對性狀的顯隱性關系。甲乙兩同學分別從某種群中隨機選取兩個個體進行雜交實驗。請回答:(1)甲同學選取綠果皮植株與黃果皮植株進行正交與反交,觀察F1的表型。請問是否一定能判斷顯隱性? ,為什么? 。(2)乙同學做了兩個實驗,實驗一:綠色果皮植株自交;實驗二:上述綠色果皮植株作為父本,黃色果皮植株作為母本進行雜交,觀察F1的表型。①若實驗一后代有性狀分離,即可判斷 為顯性。②若實驗一后代沒有性狀分離,則需通過實驗二進行判斷。若實驗二后代 ,則綠色為顯性;若實驗二后代 ,則黃色為顯性。12.(2025·湖北高三一模)某二倍體雌雄同株植物雄性育性受一組復等位基因(位于同源染色體的相同位點上的兩種以上的等位基因)控制,其中M為不育基因,Mf為恢復可育基因,m為可育基因,且其顯隱性強弱關系為Mf>M>m。該種雄性不育植株不能產生可育花粉,但雌蕊發育正常。下表為雄性可育植株的雜交組合及結果,請分析并回答下列問題:雜交 組合 親本 子代植株雄性可育 雄性不育1 甲×甲 716株 242株2 甲×乙 476株 481株3 甲×丙 936株 0株(1)該種植物雄性不育與可育的遺傳 (填“遵循”或“不遵循”)基因的分離定律。(2)據表分析,雄性可育植株甲、乙、丙親本的基因型分別為 、 、 。(3)該種雄性不育植株在進行雜交實驗人工授粉前,母本 (填“需要”或“不需要”)進行去雄處理。(4)現有某雄性不育植株丁,請從甲、乙、丙三種雄性可育植株中選擇合適的材料來鑒定植株丁的基因型。簡要寫出實驗思路并預期實驗結果及結論。①實驗思路: 。②預期實驗結果和結論:若子代植株 ,則植株丁的基因型為MM;若子代植株 ,則植株丁的基因型為Mm。第22講 分離定律的常規解題規律和方法1.B 分別種植兩種玉米種子或單獨種植某種種子,再將得到的植株分別自交,子代均為純合子,無法鑒定這對相對性狀的顯隱性關系,A、C、D錯誤;分別種植兩種玉米種子,再將得到的植株相互雜交,子代的性狀為顯性性狀,B正確。2.C 若想鑒定一頭黑色公豬是雜合子(Aa)還是純合子(AA),最合理的方法是讓該黑色公豬與多只白色母豬(aa)交配,即測交,若子代全為黑色豬,則表明該黑色公豬是純合子(AA);若子代出現白色豬,則表明該黑色公豬為雜合子(Aa)。3.A 人的褐眼對藍眼為顯性,設控制褐眼的基因為A,控制藍眼的基因為a。該夫婦皆為褐眼,三個孩子中甲和丙為藍眼,乙為褐眼,無論哪一個孩子是非親生的,該夫婦都生出了藍眼的孩子,故可以確定控制雙親眼色的基因型是雜合的(Aa),甲和丙為隱性純合子(aa),C正確;該夫婦的基因型都為Aa,他們既能生出褐眼的孩子,也能生出藍眼的孩子,故不能確定哪個孩子是收養的,A錯誤;該夫婦再生一個藍眼孩子的概率為1/2×1/2=1/4,B正確;若乙為親生的,乙為褐眼(AA∶Aa=1∶2),其為純合子的概率為1/3,D正確。4.A 該對基因控制的性狀有三種,說明R對r為不完全顯性。由組別三可知,紫花植株的基因型為Rr,但根據三組雜交實驗的結果不能判斷出白花植株和紅花植株的基因型分別是rr、RR,還是RR、rr,A錯誤;白花植株與紅花植株均為純合子,二者分別自交,子代都不會出現性狀分離,二者雜交,則子代都開紫花,B、C正確;因為RR、Rr的性狀表現不同,所以無論是Rr×rr,還是Rr×RR,子代都會出現1∶1的分離比,即都可用來驗證基因的分離定律,D正確。5.B 多株高莖與矮莖雜交,高莖基因型為DD或Dd,矮莖基因型為dd,子代表型及比例為高莖∶矮莖=3∶1,說明親代高莖產生的配子種類及比例為D∶d=3∶1,所以親本中DD∶Dd=1∶1,其中雜合子比例為1/2,A正確;由A項可知,親本中高莖DD∶Dd=1∶1,矮莖基因型為dd,只能產生d的配子,所以子代高莖全部為雜合子,B錯誤;親本中DD∶Dd=1∶1,若親代高莖自交,則子代中矮莖的比例為1/2×1/4=1/8,高莖的比例為1-1/8=7/8,故子代中高莖∶矮莖=7∶1,C正確;由于子代高莖全部為雜合子,Dd自交,則子二代中高莖∶矮莖=3∶1,D正確。6.D 組合一的親本均為黃色,子代出現了性狀分離,說明親本均為Aa,黃色為顯性,A正確;組合三中親本為灰色和黃色,子代只有黃色,說明黃色為顯性,親本為aa×AA,子代基因型為Aa,B、C正確;組合二子代中黃色∶灰色=1∶1,親本為aa×Aa,子代中能穩定遺傳的個體為aa,占1/2,D錯誤。7.D 假設相關基因用A、a表示,將多株紫葉莧菜(A_)與綠葉莧菜(aa)雜交,子一代中紫葉莧菜(Aa)和綠葉莧菜(aa)的數量比為5∶1,說明親本紫葉莧菜產生的A配子占5/6,a配子占1/6,則親本中AA占2/3,Aa占1/3,親本2/3AA自交全為AA,1/3Aa自交,其中A_占1/3×3/4=1/4,aa占1/3×1/4=1/12,故子一代中A_占2/3+1/4=11/12,aa占1/12,即子一代中紫葉莧菜和綠葉莧菜的數量比為11∶1,D正確。8.D 雌牛AA∶Aa=1∶1,雄牛AA∶Aa=1∶1,1/2AA自交后代全為紅褐色(雌、雄),1/2Aa自交后代1/8AA全為紅褐色(雌、雄),1/2×1/2×1/2=1/8Aa表現紅褐色(雄),1/2×1/2×1/2=1/8Aa表現紅色(雌),1/8aa全為紅色(雌、雄),所以讓該群體的牛自交后代紅褐色的比例為1/2+1/8+1/8=3/4,即自交后代中紅褐色∶紅色=3∶1;群體中產生的雌配子A∶a=3∶1,產生的雄配子A∶a=3∶1,自由交配的后代aa為1/4×1/4=1/16,表現為紅色,后代Aa表現為紅色的比例為2×1/4×3/4×1/2=3/16,故自由交配的后代中表現紅色的為1/16+3/16=1/4,表現為紅褐色的比例為1-1/4=3/4,所以自由交配的后代中紅褐色∶紅色=3∶1。9.B 根據乙(非甜)中1/2的后代出現性狀分離,可知非甜(設由T基因控制)對甜(設由t基因控制)為顯性,并可判斷甲的基因型為tt,乙中有1/2TT、1/2Tt,A正確,B錯誤;實驗二中甲和乙隨機傳粉,其中甲植株上所結種子有tt和Tt 2種基因型,基因型為TT的乙植株上所結種子的基因型為TT和Tt,均為非甜,C、D正確。10.C 若將多株紫花與白花植株雜交,F1紫花與白花植株的比為5∶1,說明紫花產生的配子比為A∶a=5∶1,設Aa占1份,能產生A∶a=1∶1,則AA能產生4份的A配子,即AA有2份,故可推出紫花AA∶Aa=2∶1,雜合子占1/3,A正確;Aa紫花植株連續自交,F1中雜合子占1/2,理論上子三代中雜合子占1/8,B正確;Aa植株自由交配,F1中1/4AA、1/2Aa、1/4aa,淘汰隱性個體后,1/3AA、2/3Aa,則A的基因頻率為2/3,a的基因頻率為1/3,自由交配得F2,4/9AA、4/9Aa、1/9aa,淘汰隱性個體后,1/2AA、1/2Aa,則子二代中AA、Aa的比為1∶1,C錯誤;若含a的花粉有一半致死,則Aa紫花植株自交,產生的雌配子A∶a=1∶1,雄配子A∶a=2∶1,子代aa占1/2×1/3=1/6,F1性狀分離比為5∶1,D正確。11.(1)不能 如果顯性性狀是雜合子,后代會同時出現黃色和綠色,不能判斷顯隱性關系 (2)綠色 都表現為綠色果皮 出現黃色果皮解析:(1)正交與反交實驗可以判斷是細胞核遺傳還是細胞質遺傳,或者是判斷是常染色體遺傳還是伴性遺傳,如果顯性性狀是雜合子,則不能判斷顯隱性關系。(2)①綠色果皮植株自交,如果后代發生性狀分離,說明綠色果皮的黃瓜是雜合子,雜合子表現的性狀是顯性性狀,因此可以判斷綠色是顯性性狀。②若實驗一后代沒有性狀分離,說明綠色是純合子,可能是顯性性狀(AA,用A表示顯性基因,a表示隱性基因),也可能是隱性性狀(aa),則需通過實驗二進行判斷:如果綠色果皮是顯性性狀,上述綠色果皮植株作為父本,黃色果皮植株作為母本進行雜交,雜交后代都是綠色果皮,也就是AA(綠色)× aa(黃色)→Aa(綠色)。如果黃色是顯性性狀,綠色果皮(aa)植株與黃色果皮(A_)植株雜交,則雜交后代會出現黃色果皮(Aa)。12.(1)遵循 (2)MfM mm MfMf (3)不需要 (4)①選擇丁(母本)和乙(父本)進行雜交,統計子代植株的表型及比例 ②全部表現為雄性不育 雄性可育∶雄性不育=1∶1解析:(1)由題意可知,該種植物雄性育性受一組復等位基因控制,其遺傳遵循基因分離定律。(2)依據題意,復等位基因的顯隱性強弱關系為Mf>M>m,故雄性可育植株的基因型有4種: MfMf、 MfM 、 Mfm 和 mm。由雜交組合1可知,子代發生性狀分離,且表型比例約為3∶1,由此可推知甲的基因型為 MfM ;由雜交組合2可知,子代表型比例約為1∶1,則乙的基因型為mm;由雜交組合3可知,子代全為雄性可育植株,則丙的基因型為 MfMf。(3)對于雌雄同株的植物而言,在人工雜交時通常需對母本進行去雄處理,若以雄性不育品系作母本,則不需要進行去雄處理。(4)雄性不育植株丁的基因型為MM或Mm,為鑒定其基因型,可選擇丁(母本)和乙(父本)(mm)進行雜交,統計子代植株的表型及比例。若植株丁的基因型為MM,則子代植株全部表現為雄性不育;若植株丁的基因型為Mm,則子代植株雄性可育∶雄性不育=1∶1。2 / 3第22講 分離定律的常規解題規律和方法課程標準 闡明有性生殖中基因的分離使得子代的基因型和表型有多種可能,并可由此預測子代的遺傳性狀。題型一 性狀顯隱性的判斷1.根據子代性狀判斷2.根據遺傳系譜圖進行判斷3.合理設計雜交實驗進行判斷1.(2024·遼寧鐵嶺模擬)玉米的甜和非甜是一對相對性狀,隨機取非甜玉米和甜玉米進行間行種植,其中一定能夠判斷甜和非甜的顯隱性關系的是( )2.已知馬的毛色有栗色和白色兩種,由位于常染色體上的一對等位基因控制。在自由放養多年的一馬群中,兩基因頻率相等。正常情況下,每匹母馬一次只生產一匹小馬。以下關于性狀遺傳的研究方法及推斷正確的是( )A.選擇多對栗色馬與白色馬雜交,若后代白色馬明顯多于栗色馬,則栗色為顯性B.隨機選出一匹栗色公馬和六匹白色母馬分別交配,若所產小馬都是栗色,則栗色為顯性C.自由放養的馬群隨機交配一代,若后代栗色馬明顯多于白色馬,則栗色為顯性D.選擇多對栗色馬交配一代,若后代全部為栗色馬,則栗色為顯性題型二 純合子與雜合子的判斷方法及實驗設計1.自交法:此方法主要適用于植物,且是最簡便的方法2.測交法:此方法適用于植物和動物,且需已知顯隱性3.單倍體育種法:此方法只適用于植物(以一對相對性狀為例說明)4.花粉鑒定法:此方法只適用于一些特殊的植物提醒 鑒定某生物個體是純合子還是雜合子,當被測個體是動物時,常采用測交法;當被測個體是植物時,上述四種方法均可,其中最簡便的方法為自交法。1.(2025·河南濮陽高三月考)現有一株高莖(顯性)豌豆甲,欲知其是否為純合子,最簡便易行的辦法是( )A.選另一株矮莖豌豆與甲雜交,若子代中有矮莖植株出現,則甲為雜合子B.選另一株矮莖豌豆與甲雜交,若子代都表現為高莖,則甲為純合子C.讓甲與多株高莖豌豆雜交,若子代中高、矮莖植株之比接近3∶1,則甲為雜合子D.讓豌豆甲進行自花傳粉,若子代中有矮莖植株出現,則甲為雜合子2.(2024·福建南平模擬)現有兩瓶世代延續的果蠅,甲瓶中的個體全為灰身,乙瓶中的個體既有灰身也有黑身。讓乙瓶中的全部灰身果蠅與異性黑身果蠅交配,若后代都為灰身,則可以認為( )A.甲瓶中果蠅為乙瓶中果蠅的親本,乙瓶中灰身果蠅為雜合子B.甲瓶中果蠅為乙瓶中果蠅的親本,乙瓶中灰身果蠅為純合子C.乙瓶中果蠅為甲瓶中果蠅的親本,乙瓶中灰身果蠅為雜合子D.乙瓶中果蠅為甲瓶中果蠅的親本,乙瓶中灰身果蠅為純合子3.(2024·山東棗莊統考)番茄的紅果色(R)對黃果色(r)為顯性。以下關于一株結紅果的番茄是純合子還是雜合子的敘述,正確的是( )A.可通過與紅果純合子雜交來鑒定B.不能通過該紅果自交來鑒定C.可通過與黃果純合子雜交來鑒定D.不能通過與紅果雜合子雜交來鑒定題型三 親子代基因型、表型的推導與概率計算1.由親代推斷子代的基因型與表型(正推型)親本 子代基因型 子代表型AA×AA AA 全為顯性AA×Aa AA∶Aa=1∶1 全為顯性AA×aa Aa 全為顯性Aa×Aa AA∶Aa∶aa= 1∶2∶1 顯性∶隱 性=3∶1Aa×aa Aa∶aa=1∶1 顯性∶隱 性=1∶1aa×aa aa 全為隱性Aa自交后代 中A_再自交 AA∶Aa∶aa= 3∶2∶1 顯性∶隱 性=5∶1Aa自交后代中 A_再與aa雜交 Aa∶aa=2∶1 顯性∶隱 性=2∶1Aa與aa雜交所得 子代再與aa雜交 Aa∶aa=1∶3 顯性∶隱 性=1∶32.由子代推斷親代的基因型(逆推型)(1)根據分離定律中規律性比例直接判斷(用基因B、b表示)后代顯隱性比例 雙親類型 結合方式顯性∶隱性=3∶1 都是雜合子 Bb×Bb→3B_∶1bb顯性∶隱性=1∶1 測交類型 Bb×bb→1Bb∶1bb只有顯性性狀 至少一方為 顯性純合子 BB×BB或BB× Bb或BB×bb只有隱性性狀 一定都是隱 性純合子 bb×bb→bb(2)由子代推斷親代的基因型解題思路1.(2025·廣東惠州調研)人的耳垢有油性和干性兩種類型,并且受一對遺傳因子A、a控制。有人對某一社區670個獨生子女的家庭進行了調查,結果如表所示。下列有關分析錯誤的是( )項目 父親 母親 油耳 男孩 油耳 女孩 干耳 男孩 干耳 女孩組合一 油耳 油耳 90 80 10 15組合二 油耳 干耳 25 30 15 10組合三 干耳 油耳 26 24 6 4組合四 干耳 干耳 0 0 160 175A.油耳是顯性性狀,干耳是隱性性狀 B.組合一中,父母均為雜合子的家庭至少有25個C.組合二中,油耳父親的基因型是Aa D.組合三中,油耳母親的基因型有的是AA,有的是Aa2.(2024·撫順模擬)已知小鼠的灰色與白色是一對相對性狀,由一對等位基因控制。如圖為小鼠毛色的遺傳圖解,則下列判斷錯誤的是( )A.小鼠的灰色為顯性性狀,白色為隱性性狀B.1號、2號、4號、5號的基因組成都相同的概率為2/3C.若3號與4號雜交,子代為白色的概率為1/2D.F1、F2的結果都表明發生了性狀分離題型四 分離定律的概率計算(含自交與自由交配)1.用經典公式或分離比計算(1)概率=×100%。(2)根據分離比計算如 Aa∶1aa 3顯性性狀∶1隱性性狀AA、aa出現的概率各是1/4,Aa出現的概率是1/2,顯性性狀出現的概率是3/4,隱性性狀出現的概率是1/4,顯性性狀中雜合子的概率是2/3。2.根據配子概率計算(1)先計算親本產生每種配子的概率。(2)根據題目要求用相關的兩種(♀、♂)配子的概率相乘,即可得出某一基因型的個體的概率。(3)計算表型概率時,將相同表型的個體的概率相加即可。3.雜合子連續自交的相關計算(1)雜合子Dd連續自交n代(如圖1),雜合子比例為(1/2)n,純合子比例為1-(1/2)n,顯性純合子比例=隱性純合子比例=[1-(1/2)n]×1/2。純合子、雜合子所占比例的坐標曲線如圖2所示:(2)雜合子(Aa)連續自交,且逐代淘汰隱性個體,自交n代后,顯性個體中,純合子比例為(2n-1)/(2n+1),雜合子比例為2/(2n+1)。如圖所示:4.自由交配的概率計算自由交配問題的兩種分析方法:如某種生物的基因型AA占1/3,Aa占2/3,個體間可以自由交配,求后代中基因型和表型的概率。解法一:列舉法(棋盤法)♀ 后代 ♂ AA AaAA AA AA、AaAa AA、Aa AA、Aa、aa子代基因型及概率AA、Aa、aa子代表型及概率(+)A_、aa解法二:配子法解法三:平衡定律法提醒 ①豌豆、水稻、小麥等自花傳粉植物自然狀態下是自交。玉米等雌雄異花植物自然狀態下是自由交配。②在沒有任何干預的條件下,自交和自由交配都不改變基因頻率,但連續自交能降低雜合子(Aa)的基因型頻率,自由交配不改變各基因型的頻率。1.(2025·湖南長郡中學高三調研)某雌雄同株二倍體植物含有一對等位基因A和a,其中基因型為AA的植株不能產生雌配子,基因型為aa的植株不能產生雄配子,基因型為Aa的植株完全正常。先用若干基因型為Aa的植株為親本雜交得到F1。理論上,通過下列雜交方式所得的F2植株中,完全正常植株所占比例不為1/2的是( )A.讓F1全部植株自交B.讓F1全部植株自由傳粉C.讓F1中基因型為AA、Aa的植株自由傳粉D.讓F1中基因型為Aa、aa的植株自由傳粉2.某植物可自交或自由交配,在不考慮生物變異和致死情況下,下列哪種情況可使基因型為Aa的該植物連續交配3次后所得子三代中Aa所占比例為2/5( )A.基因型為Aa的該植物連續自交3次,且每代子代中不去除aa個體B.基因型為Aa的該植物連續自交3次,且每代子代中均去除aa個體C.基因型為Aa的該植物連續自由交配3次,且每代子代中不去除aa個體D.基因型為Aa的該植物連續自由交配3次,且每代子代中均去除aa個體1.(2024·安徽高考12題)某種昆蟲的顏色由常染色體上的一對等位基因控制,雌蟲有黃色和白色兩種表型,雄蟲只有黃色,控制白色的基因在雄蟲中不表達,各類型個體的生存和繁殖力相同。隨機選取一只白色雌蟲與一只黃色雄蟲交配,F1雌性全為白色,雄性全為黃色。繼續讓F1自由交配,理論上F2雌性中白色個體的比例不可能是( )A.1/2 B.3/4C.15/16 D.12.(2023·全國甲卷6題)水稻的某病害是由某種真菌(有多個不同菌株)感染引起的。水稻中與該病害抗性有關的基因有3個(A1、A2、a):基因A1控制全抗性狀(抗所有菌株),基因A2控制抗性性狀(抗部分菌株),基因a控制易感性狀(不抗任何菌株),且A1對A2為顯性、A1對a為顯性、A2對a為顯性。現將不同表型的水稻植株進行雜交,子代可能會出現不同的表型及其分離比。下列敘述錯誤的是( )A.全抗植株與抗性植株雜交,子代可能出現全抗∶抗性=3∶1B.抗性植株與易感植株雜交,子代可能出現抗性∶易感=1∶1C.全抗植株與易感植株雜交,子代可能出現全抗∶抗性=1∶1D.全抗植株與抗性植株雜交,子代可能出現全抗∶抗性∶易感=2∶1∶13.(2022·浙江6月選考9題)番茄的紫莖對綠莖為完全顯性。欲判斷一株紫莖番茄是否為純合子,下列方法不可行的是( )A.讓該紫莖番茄自交 B.與綠莖番茄雜交C.與純合紫莖番茄雜交 D.與雜合紫莖番茄雜交4.(2024·貴州高考20題)已知小鼠毛皮的顏色由一組位于常染色體上的復等位基因B1(黃色)、B2(鼠色)、B3(黑色)控制。現有甲(黃色短尾)、乙(黃色正常尾)、丙(鼠色短尾)、丁(黑色正常尾)4種基因型的雌雄小鼠若干,某研究小組對其開展了系列實驗,結果如圖所示。 ① ② ③親本組合 甲×丁 乙×丁 甲×乙 ↓ ↓ ↓ 子代 黃色 鼠色 黃色 黑色 黃色 鼠色 1 ∶ 1 1 ∶ 1 2 ∶ 1回答下列問題。(1)基因B1、B2、B3之間的顯隱性關系是 。實驗③中的子代比例說明了 ,其黃色子代的基因型是 。(2)小鼠群體中與毛皮顏色有關的基因型共有 種,其中基因型組合為 的小鼠相互交配產生的子代毛皮顏色種類最多。(3)小鼠短尾(D)和正常尾(d)是一對相對性狀,短尾基因純合時會導致小鼠在胚胎期死亡。小鼠毛皮顏色基因和尾形基因的遺傳符合自由組合定律,若甲雌雄個體相互交配,則子代表型及比例為 ;為測定丙產生的配子類型及比例,可選擇丁個體與其雜交,選擇丁的理由是 。 (1)已知果蠅的長翅和截翅由一對等位基因控制。多只長翅果蠅進行單對交配(每個瓶中有1只雌果蠅和1只雄果蠅),子代果蠅中長翅∶截翅=3∶1,可判斷長翅是顯性性狀。 (2020·新課標Ⅰ卷)( )(2)一觀賞魚品系體色為桔紅帶黑斑,野生型為橄欖綠帶黃斑,該性狀由一對等位基因控制,桔紅帶黑斑品系的后代中出現性狀分離,說明該品系為雜合子。 (2020·江蘇高考)( )(3)研究者獲得矮稈玉米突變株,該突變株與野生型雜交,F1表型與 相同,說明矮稈是隱性性狀。 (2024·北京高考)(4)某種瓜的性型(雌性株/普通株)和瓜刺(黑刺/白刺)各由1對等位基因控制。雌性株開雌花,經人工誘雄處理可開雄花,能自交;普通株既開雌花又開雄花。黑刺普通株和白刺雌性株雜交得F1,根據F1的性狀不能判斷瓜刺性狀的顯隱性,則F1瓜刺的表型及分離比是 。若要判斷瓜刺的顯隱性,從親本或F1中選擇材料進行的實驗及判斷依據是 。(2024·全國甲卷)第22講 分離定律的常規解題規律和方法【析題型·培素養】題型一1.C A中當非甜玉米和甜玉米都是純合子時,不能判斷顯隱性關系,A不符合題意。B中當其中有一個植株是雜合子時,不能判斷顯隱性關系,B不符合題意。C中非甜玉米與甜玉米雜交,若后代只出現一種性狀,則該性狀為顯性性狀;若出現兩種性狀,則說明非甜玉米和甜玉米中有一個是雜合子,有一個是隱性純合子,此時非甜玉米自交,若出現性狀分離,說明非甜是顯性性狀,若沒有出現性狀分離,則說明非甜玉米是隱性純合子,C符合題意。D中若后代有兩種性狀,則不能判斷顯隱性關系,D不符合題意。2.C 多組相對性狀個體雜交,后代中數量多的性狀為顯性,即白色為顯性,A錯誤;正常情況下,每匹母馬一次只生產一匹小馬。隨機選出一匹栗色公馬和六匹白色母馬分別交配,所產的小馬只有6匹,由于后代統計數目少,例如Aa(白色)×aa(栗色)→aa,存在偶然性,6匹馬可以全是栗色,所以仍不能確定栗色為顯性,B錯誤;若栗色為顯性,則多對栗色馬交配后代應出現白色馬,D錯誤。題型二1.D 鑒定某生物個體是純合子還是雜合子時,對植物而言,最簡便易行的方法是自交法。所以要確定豌豆甲是否為純合子,最簡便易行的辦法是讓豌豆甲進行自花傳粉,若子代中有矮莖植株出現,則甲為雜合子,若子代全為高莖,則甲為純合子。2.D 相關基因用B、b表示。根據題中提示“讓乙瓶中的全部灰身果蠅與異性黑身果蠅交配,若后代都為灰身”,說明灰身對黑身為顯性,且乙瓶中的灰身為顯性純合子(BB),乙瓶中的黑身為隱性純合子(bb),甲瓶中的個體全為灰身,若甲瓶中果蠅是親代,不會出現乙瓶中的子代情況,因為若甲瓶中果蠅基因型是BB,乙瓶中不可能有黑身個體,若甲瓶中果蠅基因型是Bb,則乙瓶中應有基因型Bb的個體,所以,不可能是甲瓶中果蠅為乙瓶中果蠅的親本;若乙瓶中果蠅是親代,即BB×bb,甲瓶中果蠅為子代,基因型則為Bb,表現為灰身,D符合題意。3.C 該紅果植株與紅果純合子(RR)雜交后代都是紅果(R_),所以不能通過與紅果純合子雜交來鑒定該紅果植株是否是純合子,A錯誤。能通過該紅果植株自交來鑒定,如果后代都是紅果,則其是純合子;如果后代有紅果也有黃果,則其是雜合子,B錯誤。能通過與黃果純合子(rr)雜交來鑒定該紅果植株是否是純合子,如果后代都是紅果,則其是純合子;如果后代有紅果也有黃果,則其是雜合子,C正確。能通過與紅果雜合子雜交來鑒定該紅果植株是否是純合子,若后代全為紅果,則其是純合子,若后代既有紅果也有黃果,則其為雜合子,D錯誤。題型三1.C 分析題表中組合一,雙親都為油耳,卻生出了干耳子女,說明干耳為隱性性狀,油耳為顯性性狀,A正確;油耳夫婦若生出干耳子女,則雙親必為雜合子,由表中組合一數據可知干耳女孩和干耳男孩的數量為25,所以組合一中,父母均為雜合子的家庭至少有25個,B正確;組合二的子女中,油耳∶干耳=11∶5,則油耳父親的基因型是Aa或AA,C錯誤;組合三的子女中,油耳∶干耳=5∶1,則油耳母親的基因型是Aa或AA,D正確。2.B 1號和2號均為灰色,雜交得到3號為白色,說明灰色對白色為顯性,A正確;設小鼠的毛色由等位基因A、a控制,由于灰色對白色為顯性,故1號和2號雜交得到的3號為白色(aa),1號和2號的基因型均為Aa;同樣4號和5號雜交得到的6號為白色(aa),4號和5號的基因型均為Aa,所以1號、2號、4號、5號的基因組成都相同的概率為1,B錯誤;3號基因型為aa,4號基因型為Aa,若3號與4號雜交,子代為白色的概率為1/2,C正確;雜種后代同時出現顯性性狀和隱性性狀的現象,叫作性狀分離,F1、F2同時出現灰色和白色的結果表明發生了性狀分離,D正確。題型四1.B 基因型為Aa的植株交配,所得F1的基因型及比例為AA∶Aa∶aa=1∶2∶1,其中基因型為AA、aa的個體均不能自交產生后代,只有基因型為Aa的個體可自交產生后代,F1全部植株自交,F2植株基因型及比例為1/4AA、1/2Aa、1/4aa,其中完全正常植株Aa所占比例為1/2,A不符合題意;F1全部植株自由傳粉,F1產生的雌配子基因型及比例為A∶a=1∶2,雄配子基因型及比例為A∶a=2∶1,由此可得F2中AA∶Aa∶aa=(1/3×2/3)∶[(1/3×1/3)+(2/3×2/3)]∶(2/3×1/3)=2∶5∶2,故F2植株中完全正常植株Aa所占比例為5/9,B符合題意;F1中基因型為AA、Aa的植株自由傳粉,F1產生的雌配子基因型及比例為A∶a=1∶1,雄配子基因型及比例為A∶a=2∶1,由此可得F2中AA∶Aa∶aa=(1/2×2/3)∶[(1/2×1/3)+(1/2×2/3)]∶(1/2×1/3)=2∶3∶1,所以F2植株中完全正常植株Aa所占比例為1/2,C不符合題意;F1中基因型為Aa、aa的植株自由傳粉,F1產生的雌配子基因型及比例為A∶a=1∶2,雄配子基因型及比例為A∶a=1∶1,由此可得F2中AA∶Aa∶aa=(1/3×1/2)∶[(1/3×1/2)+(2/3×1/2)]∶(2/3×1/2)=1∶3∶2,所以F2植株中完全正常植株Aa所占比例為1/2,D不符合題意。2.D 基因型為Aa的該植物連續自交3次,且每代子代中不去除aa個體,則子三代中Aa所占比例為(1/2)3=1/8,A錯誤;基因型為Aa的該植物連續自交3次,且每代子代中均去除aa個體,則子三代中Aa所占比例為2/(23+1)=2/9,B錯誤;基因型為Aa的該植物連續自由交配3次,且每代子代中不去除aa個體,符合遺傳平衡定律。A的基因頻率=a的基因頻率=1/2,而且每一代的基因型頻率均不變,則子三代中Aa的基因型頻率=2×1/2×1/2=1/2,C錯誤;基因型為Aa的該植物連續自由交配3次,且每代子代中均去除aa個體,由于存在選擇作用,所以每一代的基因頻率均會發生改變,需要逐代進行計算。基因型為Aa的該植物自由交配一次,子一代中AA∶Aa∶aa=1∶2∶1,去除aa個體,則子一代中有1/3AA和2/3Aa。子一代中A的基因頻率=1/3+1/2×2/3=2/3,a的基因頻率=1/3,子一代再自由交配,子二代中AA的基因型頻率=(2/3)2=4/9,Aa基因型頻率=2×2/3×1/3=4/9,去除aa個體,子二代中有1/2AA和1/2Aa。子二代中A的基因頻率=1/2+1/2×1/2=3/4,a的基因頻率=1/4,子二代再自由交配,在子三代中AA的基因型頻率=(3/4)2=9/16,Aa的基因型頻率=2×3/4×1/4=6/16,去除aa個體,則子三代中Aa所占比例為6/16÷(9/16+6/16)=2/5,D正確。【做真題·悟考向】1.A 由題意可知控制白色的基因在雄蟲中不表達,隨機選取一只白色雌蟲與一只黃色雄蟲交配,F1雌性全為白色,說明白色對黃色為顯性,若相關基因用A/a表示,則親代白色雌蟲基因型為AA,黃色雄蟲基因型為AA或Aa或aa。若黃色雄蟲基因型為AA,則F1基因型為AA,F1自由交配,F2基因型為AA,F2雌性中白色個體的比例為1;若黃色雄蟲基因型為Aa,則F1基因型為1/2AA、1/2Aa,F1自由交配,F2基因型為9/16AA、6/16Aa、1/16aa,F2雌性中白色個體的比例為15/16;若黃色雄蟲基因型為aa,則F1基因型為Aa,F1自由交配,F2基因型為1/4AA、1/2AA、1/4aa,F2雌性中白色個體的比例為3/4。綜上所述,A符合題意,B、C、D不符合題意。2.A 根據題意可知,全抗植株有三種基因型,分別為A1A1、A1A2、A1a,抗性植株有兩種基因型,分別為A2A2、A2a,易感植株的基因型為aa。全抗植株與抗性植株雜交,共有六種雜交組合,子代都不可能出現全抗∶抗性=3∶1,A錯誤;抗性植株與易感植株(aa)雜交,若抗性植株的基因型為A2a,其可產生兩種配子,則子代中會出現抗性∶易感=1∶1,B正確;全抗植株與易感植株(aa)雜交,若全抗植株的基因型為A1A2,其可產生兩種配子,則子代中會出現全抗∶抗性=1∶1,C正確;全抗植株(A1a)與抗性植株(A2a)雜交,子代可能出現全抗(A1A2、A1a)∶抗性(A2a)∶易感(aa)=2∶1∶1,D正確。3.C 純合子自交后代不會發生性狀分離,雜合子自交后代會出現性狀分離,A可行;顯性純合子測交子代均為顯性雜合子,雜合子測交子代中顯性雜合子∶隱性純合子=1∶1,B可行;待測紫莖番茄不管是純合子還是雜合子,與純合紫莖番茄雜交,子代都只有顯性個體,C不可行;與雜合紫莖番茄雜交,若待測個體是純合子,則子代只有顯性個體,若待測個體是雜合子,則子代中顯性個體∶隱性個體=3∶1,D可行。4.(1)B1對B2、B3為顯性,B2對B3為顯性 基因型B1B1的個體死亡 B1B2、B1B3 (2)5 B1B3和B2B3 (3)黃色短尾∶黃色正常尾∶鼠色短尾∶鼠色正常尾=4∶2∶2∶1 丁是隱性純合子B3B3dd解析:(1)根據圖中雜交組合②可知,B1對B3為顯性;根據圖中雜交組合③可知,B1對B2為顯性;根據圖中雜交組合①可知,B2對B3為顯性,故B1對B2、B3為顯性,B2對B3為顯性。實驗③中的子代比例說明基因型為B1B1的個體死亡,其黃色子代的基因型是B1B2、B1B3。(2)根據(1)可知,小鼠群體中與毛皮顏色有關的基因型有B1B2、B1B3、B2B2、B2B3、B3B3,共有5種。其中B1B3和B2B3交配后代的毛色種類最多,共有黃色、鼠色和黑色3種。(3)根據題意,甲的基因型是B1B2Dd,則該基因型的雌雄個體相互交配,子代表型及比例為黃色短尾∶黃色正常尾∶鼠色短尾∶鼠色正常尾=4∶2∶2∶1。丙為鼠色短尾,其基因型表示為B2_Dd,為測定丙產生的配子類型及比例,可采用測交的方法,即丁個體與其雜交,理由是丁是隱性純合子B3B3dd。真題重組練 (1)√ (2)√ (3)野生型 (4)黑刺∶白刺=1∶1 從親本或F1中選取表型相同的個體進行自交,若后代發生性狀分離,則該個體性狀為顯性,不發生性狀分離,則該性狀為隱性8 / 8(共87張PPT)第22講分離定律的常規解題規律和方法高中總復習·生物 闡明有性生殖中基因的分離使得子代的基因型和表型有多種可能,并可由此預測子代的遺傳性狀。課程標準1. 破考點·抓必備2. 研真題·扣教材3. 驗收效·提能力目錄Contents01破考點·抓必備梳理歸納, 鞏固基本知識題型一 性狀顯隱性的判斷1. 根據子代性狀判斷2. 根據遺傳系譜圖進行判斷3. 合理設計雜交實驗進行判斷1. (2024·遼寧鐵嶺模擬)玉米的甜和非甜是一對相對性狀,隨機取非甜玉米和甜玉米進行間行種植,其中一定能夠判斷甜和非甜的顯隱性關系的是( )√解析: A中當非甜玉米和甜玉米都是純合子時,不能判斷顯隱性關系,A不符合題意。B中當其中有一個植株是雜合子時,不能判斷顯隱性關系,B不符合題意。C中非甜玉米與甜玉米雜交,若后代只出現一種性狀,則該性狀為顯性性狀;若出現兩種性狀,則說明非甜玉米和甜玉米中有一個是雜合子,有一個是隱性純合子,此時非甜玉米自交,若出現性狀分離,說明非甜是顯性性狀,若沒有出現性狀分離,則說明非甜玉米是隱性純合子,C符合題意。D中若后代有兩種性狀,則不能判斷顯隱性關系,D不符合題意。2. 〔已知馬的毛色有栗色和白色兩種,由位于常染色體上的一對等位基因控制。在自由放養多年的一馬群中,兩基因頻率相等。正常情況下,每匹母馬一次只生產一匹小馬。以下關于性狀遺傳的研究方法及推斷正確的是( )A. 選擇多對栗色馬與白色馬雜交,若后代白色馬明顯多于栗色馬,則栗色為顯性B. 隨機選出一匹栗色公馬和六匹白色母馬分別交配,若所產小馬都是栗色,則栗色為顯性C. 自由放養的馬群隨機交配一代,若后代栗色馬明顯多于白色馬,則栗色為顯性D. 選擇多對栗色馬交配一代,若后代全部為栗色馬,則栗色為顯性√解析: 多組相對性狀個體雜交,后代中數量多的性狀為顯性,即白色為顯性,A錯誤;正常情況下,每匹母馬一次只生產一匹小馬。隨機選出一匹栗色公馬和六匹白色母馬分別交配,所產的小馬只有6匹,由于后代統計數目少,例如Aa(白色)×aa(栗色)→aa,存在偶然性,6匹馬可以全是栗色,所以仍不能確定栗色為顯性,B錯誤;若栗色為顯性,則多對栗色馬交配后代應出現白色馬,D錯誤。題型二 純合子與雜合子的判斷方法及實驗設計1. 自交法:此方法主要適用于植物,且是最簡便的方法2. 測交法:此方法適用于植物和動物,且需已知顯隱性3. 單倍體育種法:此方法只適用于植物(以一對相對性狀為例說明)4. 花粉鑒定法:此方法只適用于一些特殊的植物提醒 鑒定某生物個體是純合子還是雜合子,當被測個體是動物時,常采用測交法;當被測個體是植物時,上述四種方法均可,其中最簡便的方法為自交法。1. (2025·河南濮陽高三月考)現有一株高莖(顯性)豌豆甲,欲知其是否為純合子,最簡便易行的辦法是( )A. 選另一株矮莖豌豆與甲雜交,若子代中有矮莖植株出現,則甲為雜合子B. 選另一株矮莖豌豆與甲雜交,若子代都表現為高莖,則甲為純合子C. 讓甲與多株高莖豌豆雜交,若子代中高、矮莖植株之比接近3∶1,則甲為雜合子D. 讓豌豆甲進行自花傳粉,若子代中有矮莖植株出現,則甲為雜合子√解析: 鑒定某生物個體是純合子還是雜合子時,對植物而言,最簡便易行的方法是自交法。所以要確定豌豆甲是否為純合子,最簡便易行的辦法是讓豌豆甲進行自花傳粉,若子代中有矮莖植株出現,則甲為雜合子,若子代全為高莖,則甲為純合子。2. (2024·福建南平模擬)現有兩瓶世代延續的果蠅,甲瓶中的個體全為灰身,乙瓶中的個體既有灰身也有黑身。讓乙瓶中的全部灰身果蠅與異性黑身果蠅交配,若后代都為灰身,則可以認為( )A. 甲瓶中果蠅為乙瓶中果蠅的親本,乙瓶中灰身果蠅為雜合子B. 甲瓶中果蠅為乙瓶中果蠅的親本,乙瓶中灰身果蠅為純合子C. 乙瓶中果蠅為甲瓶中果蠅的親本,乙瓶中灰身果蠅為雜合子D. 乙瓶中果蠅為甲瓶中果蠅的親本,乙瓶中灰身果蠅為純合子√解析: 相關基因用B、b表示。根據題中提示“讓乙瓶中的全部灰身果蠅與異性黑身果蠅交配,若后代都為灰身”,說明灰身對黑身為顯性,且乙瓶中的灰身為顯性純合子(BB),乙瓶中的黑身為隱性純合子(bb),甲瓶中的個體全為灰身,若甲瓶中果蠅是親代,不會出現乙瓶中的子代情況,因為若甲瓶中果蠅基因型是BB,乙瓶中不可能有黑身個體,若甲瓶中果蠅基因型是Bb,則乙瓶中應有基因型Bb的個體,所以,不可能是甲瓶中果蠅為乙瓶中果蠅的親本;若乙瓶中果蠅是親代,即BB×bb,甲瓶中果蠅為子代,基因型則為Bb,表現為灰身,D符合題意。3. (2024·山東棗莊統考)番茄的紅果色(R)對黃果色(r)為顯性。以下關于一株結紅果的番茄是純合子還是雜合子的敘述,正確的是( )A. 可通過與紅果純合子雜交來鑒定B. 不能通過該紅果自交來鑒定C. 可通過與黃果純合子雜交來鑒定D. 不能通過與紅果雜合子雜交來鑒定√解析: 該紅果植株與紅果純合子(RR)雜交后代都是紅果(R_),所以不能通過與紅果純合子雜交來鑒定該紅果植株是否是純合子,A錯誤。能通過該紅果植株自交來鑒定,如果后代都是紅果,則其是純合子;如果后代有紅果也有黃果,則其是雜合子,B錯誤。能通過與黃果純合子(rr)雜交來鑒定該紅果植株是否是純合子,如果后代都是紅果,則其是純合子;如果后代有紅果也有黃果,則其是雜合子,C正確。能通過與紅果雜合子雜交來鑒定該紅果植株是否是純合子,若后代全為紅果,則其是純合子,若后代既有紅果也有黃果,則其為雜合子,D錯誤。題型三 親子代基因型、表型的推導與概率計算1. 由親代推斷子代的基因型與表型(正推型)親本 子代基因型 子代表型AA×AA AA 全為顯性AA×Aa AA∶Aa=1∶1 全為顯性AA×aa Aa 全為顯性Aa×Aa AA∶Aa∶aa=1∶2∶1 顯性∶隱性=3∶1Aa×aa Aa∶aa=1∶1 顯性∶隱性=1∶1aa×aa aa 全為隱性Aa自交后代中A_再自交 AA∶Aa∶aa=3∶2∶1 顯性∶隱性=5∶1Aa自交后代中A_再與aa雜交 Aa∶aa=2∶1 顯性∶隱性=2∶1Aa與aa雜交所得子代再與aa雜交 Aa∶aa=1∶3 顯性∶隱性=1∶32. 由子代推斷親代的基因型(逆推型)(1)根據分離定律中規律性比例直接判斷(用基因B、b表示)后代顯隱性比例 雙親類型 結合方式顯性∶隱性=3∶1 都是雜合子 Bb×Bb→3B_∶1bb顯性∶隱性=1∶1 測交類型 Bb×bb→1Bb∶1bb只有顯性性狀 至少一方為 顯性純合子 BB×BB或BB×Bb或BB×bb只有隱性性狀 一定都是隱性純合子 bb×bb→bb(2)由子代推斷親代的基因型解題思路1. (2025·廣東惠州調研)人的耳垢有油性和干性兩種類型,并且受一對遺傳因子A、a控制。有人對某一社區670個獨生子女的家庭進行了調查,結果如表所示。下列有關分析錯誤的是( )項目 父親 母親 油耳男孩 油耳女孩 干耳男孩 干耳女孩組合一 油耳 油耳 90 80 10 15組合二 油耳 干耳 25 30 15 10組合三 干耳 油耳 26 24 6 4組合四 干耳 干耳 0 0 160 175A. 油耳是顯性性狀,干耳是隱性性狀B. 組合一中,父母均為雜合子的家庭至少有25個C. 組合二中,油耳父親的基因型是AaD. 組合三中,油耳母親的基因型有的是AA,有的是Aa√解析: 分析題表中組合一,雙親都為油耳,卻生出了干耳子女,說明干耳為隱性性狀,油耳為顯性性狀,A正確;油耳夫婦若生出干耳子女,則雙親必為雜合子,由表中組合一數據可知干耳女孩和干耳男孩的數量為25,所以組合一中,父母均為雜合子的家庭至少有25個,B正確;組合二的子女中,油耳∶干耳=11∶5,則油耳父親的基因型是Aa或AA,C錯誤;組合三的子女中,油耳∶干耳=5∶1,則油耳母親的基因型是Aa或AA,D正確。2. (2024·撫順模擬)已知小鼠的灰色與白色是一對相對性狀,由一對等位基因控制。如圖為小鼠毛色的遺傳圖解,則下列判斷錯誤的是( )A. 小鼠的灰色為顯性性狀,白色為隱性性狀B. 1號、2號、4號、5號的基因組成都相同的概率為2/3C. 若3號與4號雜交,子代為白色的概率為1/2D. F1、F2的結果都表明發生了性狀分離√解析: 1號和2號均為灰色,雜交得到3號為白色,說明灰色對白色為顯性,A正確;設小鼠的毛色由等位基因A、a控制,由于灰色對白色為顯性,故1號和2號雜交得到的3號為白色(aa),1號和2號的基因型均為Aa;同樣4號和5號雜交得到的6號為白色(aa),4號和5號的基因型均為Aa,所以1號、2號、4號、5號的基因組成都相同的概率為1,B錯誤;3號基因型為aa,4號基因型為Aa,若3號與4號雜交,子代為白色的概率為1/2,C正確;雜種后代同時出現顯性性狀和隱性性狀的現象,叫作性狀分離,F1、F2同時出現灰色和白色的結果表明發生了性狀分離,D正確。題型四 分離定律的概率計算(含自交與自由交配)1. 用經典公式或分離比計算(1)概率= ×100%。(2)根據分離比計算如 Aa ∶1aa 3顯性性狀∶1隱性性狀AA、aa出現的概率各是1/4,Aa出現的概率是1/2,顯性性狀出現的概率是3/4,隱性性狀出現的概率是1/4,顯性性狀中雜合子的概率是2/3。2. 根據配子概率計算(1)先計算親本產生每種配子的概率。(2)根據題目要求用相關的兩種(♀、♂)配子的概率相乘,即可得出某一基因型的個體的概率。(3)計算表型概率時,將相同表型的個體的概率相加即可。3. 雜合子連續自交的相關計算(1)雜合子Dd連續自交n代(如圖1),雜合子比例為(1/2)n,純合子比例為1-(1/2)n,顯性純合子比例=隱性純合子比例=[1-(1/2)n]×1/2。純合子、雜合子所占比例的坐標曲線如圖2所示:(2)雜合子(Aa)連續自交,且逐代淘汰隱性個體,自交n代后,顯性個體中,純合子比例為(2n-1)/(2n+1),雜合子比例為2/(2n+1)。如圖所示:4. 自由交配的概率計算自由交配問題的兩種分析方法:如某種生物的基因型AA占1/3,Aa占2/3,個體間可以自由交配,求后代中基因型和表型的概率。解法一:列舉法(棋盤法)♀后代♂ AA AaAA AA AA、 AaAa AA、 Aa AA、 Aa、 aa子代基因型及概率 AA、 Aa、 aa子代表型及概率( + )A_、 aa解法二:配子法解法三:平衡定律法提醒 ①豌豆、水稻、小麥等自花傳粉植物自然狀態下是自交。玉米等雌雄異花植物自然狀態下是自由交配。②在沒有任何干預的條件下,自交和自由交配都不改變基因頻率,但連續自交能降低雜合子(Aa)的基因型頻率,自由交配不改變各基因型的頻率。1. (2025·湖南長郡中學高三調研)某雌雄同株二倍體植物含有一對等位基因A和a,其中基因型為AA的植株不能產生雌配子,基因型為aa的植株不能產生雄配子,基因型為Aa的植株完全正常。先用若干基因型為Aa的植株為親本雜交得到F1。理論上,通過下列雜交方式所得的F2植株中,完全正常植株所占比例不為1/2的是( )A. 讓F1全部植株自交B. 讓F1全部植株自由傳粉C. 讓F1中基因型為AA、Aa的植株自由傳粉D. 讓F1中基因型為Aa、aa的植株自由傳粉√解析: 基因型為Aa的植株交配,所得F1的基因型及比例為AA∶Aa∶aa=1∶2∶1,其中基因型為AA、aa的個體均不能自交產生后代,只有基因型為Aa的個體可自交產生后代,F1全部植株自交,F2植株基因型及比例為1/4AA、1/2Aa、1/4aa,其中完全正常植株Aa所占比例為1/2,A不符合題意;F1全部植株自由傳粉,F1產生的雌配子基因型及比例為A∶a=1∶2,雄配子基因型及比例為A∶a=2∶1,由此可得F2中AA∶Aa∶aa=(1/3×2/3)∶[(1/3×1/3)+(2/3×2/3)]∶(2/3×1/3)=2∶5∶2,故F2植株中完全正常植株Aa所占比例為5/9,B符合題意;F1中基因型為AA、Aa的植株自由傳粉,F1產生的雌配子基因型及比例為A∶a=1∶1,雄配子基因型及比例為A∶a=2∶1,由此可得F2中AA∶Aa∶aa=(1/2×2/3)∶[(1/2×1/3)+(1/2×2/3)]∶(1/2×1/3)=2∶3∶1,所以F2植株中完全正常植株Aa所占比例為1/2,C不符合題意;F1中基因型為Aa、aa的植株自由傳粉,F1產生的雌配子基因型及比例為A∶a=1∶2,雄配子基因型及比例為A∶a=1∶1,由此可得F2中AA∶Aa∶aa=(1/3×1/2)∶[(1/3×1/2)+(2/3×1/2)]∶(2/3×1/2)=1∶3∶2,所以F2植株中完全正常植株Aa所占比例為1/2,D不符合題意。2. 某植物可自交或自由交配,在不考慮生物變異和致死情況下,下列哪種情況可使基因型為Aa的該植物連續交配3次后所得子三代中Aa所占比例為2/5( )A. 基因型為Aa的該植物連續自交3次,且每代子代中不去除aa個體B. 基因型為Aa的該植物連續自交3次,且每代子代中均去除aa個體C. 基因型為Aa的該植物連續自由交配3次,且每代子代中不去除aa個體D. 基因型為Aa的該植物連續自由交配3次,且每代子代中均去除aa個體√解析: 基因型為Aa的該植物連續自交3次,且每代子代中不去除aa個體,則子三代中Aa所占比例為(1/2)3=1/8,A錯誤;基因型為Aa的該植物連續自交3次,且每代子代中均去除aa個體,則子三代中Aa所占比例為2/(23+1)=2/9,B錯誤;基因型為Aa的該植物連續自由交配3次,且每代子代中不去除aa個體,符合遺傳平衡定律。A的基因頻率=a的基因頻率=1/2,而且每一代的基因型頻率均不變,則子三代中Aa的基因型頻率=2×1/2×1/2=1/2,C錯誤;基因型為Aa的該植物連續自由交配3次,且每代子代中均去除aa個體,由于存在選擇作用,所以每一代的基因頻率均會發生改變,需要逐代進行計算。基因型為Aa的該植物自由交配一次,子一代中AA∶Aa∶aa=1∶2∶1,去除aa個體,則子一代中有1/3AA和2/3Aa 。子一代中A的基因頻率=1/3+1/2×2/3=2/3,a的基因頻率=1/3,子一代再自由交配,子二代中AA的基因型頻率=(2/3)2=4/9,Aa基因型頻率=2×2/3×1/3=4/9,去除aa個體,子二代中有1/2AA和1/2Aa。子二代中A的基因頻率=1/2+1/2×1/2=3/4,a的基因頻率=1/4,子二代再自由交配,在子三代中AA的基因型頻率=(3/4)2=9/16,Aa的基因型頻率=2×3/4×1/4=6/16,去除aa個體,則子三代中Aa所占比例為6/16÷(9/16+6/16)=2/5,D正確。02研真題·扣教材探究分析, 培養核心技能1. (2024·安徽高考12題)某種昆蟲的顏色由常染色體上的一對等位基因控制,雌蟲有黃色和白色兩種表型,雄蟲只有黃色,控制白色的基因在雄蟲中不表達,各類型個體的生存和繁殖力相同。隨機選取一只白色雌蟲與一只黃色雄蟲交配,F1雌性全為白色,雄性全為黃色。繼續讓F1自由交配,理論上F2雌性中白色個體的比例不可能是( )A. 1/2 B. 3/4 C. 15/16 D. 1√解析: 由題意可知控制白色的基因在雄蟲中不表達,隨機選取一只白色雌蟲與一只黃色雄蟲交配,F1雌性全為白色,說明白色對黃色為顯性,若相關基因用A/a表示,則親代白色雌蟲基因型為AA,黃色雄蟲基因型為AA或Aa或aa。若黃色雄蟲基因型為AA,則F1基因型為AA,F1自由交配,F2基因型為AA,F2雌性中白色個體的比例為1;若黃色雄蟲基因型為Aa,則F1基因型為1/2AA、1/2Aa,F1自由交配,F2基因型為9/16AA、6/16Aa、1/16aa,F2雌性中白色個體的比例為15/16;若黃色雄蟲基因型為aa,則F1基因型為Aa,F1自由交配,F2基因型為1/4AA、1/2AA、1/4aa,F2雌性中白色個體的比例為3/4。綜上所述,A符合題意,B、C、D不符合題意。2. (2023·全國甲卷6題)水稻的某病害是由某種真菌(有多個不同菌株)感染引起的。水稻中與該病害抗性有關的基因有3個(A1、A2、a):基因A1控制全抗性狀(抗所有菌株),基因A2控制抗性性狀(抗部分菌株),基因a控制易感性狀(不抗任何菌株),且A1對A2為顯性、A1對a為顯性、A2對a為顯性。現將不同表型的水稻植株進行雜交,子代可能會出現不同的表型及其分離比。下列敘述錯誤的是( )A. 全抗植株與抗性植株雜交,子代可能出現全抗∶抗性=3∶1B. 抗性植株與易感植株雜交,子代可能出現抗性∶易感=1∶1C. 全抗植株與易感植株雜交,子代可能出現全抗∶抗性=1∶1D. 全抗植株與抗性植株雜交,子代可能出現全抗∶抗性∶易感=2∶1∶1√解析: 根據題意可知,全抗植株有三種基因型,分別為A1A1、A1A2、A1a,抗性植株有兩種基因型,分別為A2A2、A2a,易感植株的基因型為aa。全抗植株與抗性植株雜交,共有六種雜交組合,子代都不可能出現全抗∶抗性=3∶1,A錯誤;抗性植株與易感植株(aa)雜交,若抗性植株的基因型為A2a,其可產生兩種配子,則子代中會出現抗性∶易感=1∶1,B正確;全抗植株與易感植株(aa)雜交,若全抗植株的基因型為A1A2,其可產生兩種配子,則子代中會出現全抗∶抗性=1∶1,C正確;全抗植株(A1a)與抗性植株(A2a)雜交,子代可能出現全抗(A1A2、A1a)∶抗性(A2a)∶易感(aa)=2∶1∶1,D正確。3. (2022·浙江6月選考9題)番茄的紫莖對綠莖為完全顯性。欲判斷一株紫莖番茄是否為純合子,下列方法不可行的是( )A. 讓該紫莖番茄自交 B. 與綠莖番茄雜交C. 與純合紫莖番茄雜交 D. 與雜合紫莖番茄雜交解析: 純合子自交后代不會發生性狀分離,雜合子自交后代會出現性狀分離,A可行;顯性純合子測交子代均為顯性雜合子,雜合子測交子代中顯性雜合子∶隱性純合子=1∶1,B可行;待測紫莖番茄不管是純合子還是雜合子,與純合紫莖番茄雜交,子代都只有顯性個體,C不可行;與雜合紫莖番茄雜交,若待測個體是純合子,則子代只有顯性個體,若待測個體是雜合子,則子代中顯性個體∶隱性個體=3∶1,D可行。√4. (2024·貴州高考20題)已知小鼠毛皮的顏色由一組位于常染色體上的復等位基因B1(黃色)、B2(鼠色)、B3(黑色)控制。現有甲(黃色短尾)、乙(黃色正常尾)、丙(鼠色短尾)、丁(黑色正常尾)4種基因型的雌雄小鼠若干,某研究小組對其開展了系列實驗,結果如圖所示。① ② ③親本組合 甲×丁 乙×丁 甲×乙↓ ↓ ↓子代 黃色 鼠色 黃色 黑色 黃色 鼠色1 ∶ 1 1 ∶ 1 2 ∶ 1(1)基因B1、B2、B3之間的顯隱性關系是 。實驗③中的子代比例說明了 ,其黃色子代的基因型是 。解析: 根據圖中雜交組合②可知,B1對B3為顯性;根據圖中雜交組合③可知,B1對B2為顯性;根據圖中雜交組合①可知,B2對B3為顯性,故B1對B2、B3為顯性,B2對B3為顯性。實驗③中的子代比例說明基因型為B1B1的個體死亡,其黃色子代的基因型是B1B2、B1B3。B1對B2、B3為顯性,B2對B3為顯性基因型B1B1的個體死亡B1B2、B1B3回答下列問題。(2)小鼠群體中與毛皮顏色有關的基因型共有 種,其中基因型組合為 的小鼠相互交配產生的子代毛皮顏色種類最多。解析: 根據(1)可知,小鼠群體中與毛皮顏色有關的基因型有B1B2、B1B3、B2B2、B2B3、B3B3,共有5種。其中B1B3和B2B3交配后代的毛色種類最多,共有黃色、鼠色和黑色3種。5B1B3和B2B3(3)小鼠短尾(D)和正常尾(d)是一對相對性狀,短尾基因純合時會導致小鼠在胚胎期死亡。小鼠毛皮顏色基因和尾形基因的遺傳符合自由組合定律,若甲雌雄個體相互交配,則子代表型及比例為 ;為測定丙產生的配子類型及比例,可選擇丁個體與其雜交,選擇丁的理由是 。黃色短尾∶黃色正常尾∶鼠色短尾∶鼠色正常尾=4∶2∶2∶1丁是隱性純合子B3B3dd解析: 根據題意,甲的基因型是B1B2Dd,則該基因型的雌雄個體相互交配,子代表型及比例為黃色短尾∶黃色正常尾∶鼠色短尾∶鼠色正常尾=4∶2∶2∶1。丙為鼠色短尾,其基因型表示為B2_Dd,為測定丙產生的配子類型及比例,可采用測交的方法,即丁個體與其雜交,理由是丁是隱性純合子B3B3dd。(1)已知果蠅的長翅和截翅由一對等位基因控制。多只長翅果蠅進行單對交配(每個瓶中有1只雌果蠅和1只雄果蠅),子代果蠅中長翅∶截翅=3∶1,可判斷長翅是顯性性狀。 (2020·新課標Ⅰ卷) ( √ )(2)一觀賞魚品系體色為桔紅帶黑斑,野生型為橄欖綠帶黃斑,該性狀由一對等位基因控制,桔紅帶黑斑品系的后代中出現性狀分離,說明該品系為雜合子。 (2020·江蘇高考) ( √ )√√(4)某種瓜的性型(雌性株/普通株)和瓜刺(黑刺/白刺)各由1對等位基因控制。雌性株開雌花,經人工誘雄處理可開雄花,能自交;普通株既開雌花又開雄花。黑刺普通株和白刺雌性株雜交得F1,根據F1的性狀不能判斷瓜刺性狀的顯隱性,則F1瓜刺的表型及分離比是 。若要判斷瓜刺的顯隱性,從親本或F1中選擇材料進行的實驗及判斷依據是 。 (2024·全國甲卷)(3)研究者獲得矮稈玉米突變株,該突變株與野生型雜交,F1表型與 相同,說明矮稈是隱性性狀。 (2024·北京高考)野生型 黑刺∶白刺=1∶1 從親本或F1中選取表型相同的個體進行自交,若后代發生性狀分離,則該個體性狀為顯性,不發生性狀分離,則該性狀為隱性 03驗收效·提能力跟蹤訓練,檢驗學習效果一、選擇題1. (2024·河北保定期末)玉米是雌雄同株植物,其種子的籽粒飽滿和凹陷受一對等位基因控制。現有一批純合的籽粒飽滿玉米種子和純合的籽粒凹陷玉米種子,為鑒定這對相對性狀的顯隱性關系,下列雜交思路合理的是( )A. 分別種植兩種玉米種子,再將得到的植株分別自交,觀察子代的性狀B. 分別種植兩種玉米種子,再將得到的植株相互雜交,觀察子代的性狀C. 種植籽粒飽滿的玉米種子,再將得到的植株自交,觀察子代的性狀D. 種植籽粒凹陷的玉米種子,再將得到的植株自交,觀察子代的性狀123456789101112√解析: 分別種植兩種玉米種子或單獨種植某種種子,再將得到的植株分別自交,子代均為純合子,無法鑒定這對相對性狀的顯隱性關系,A、C、D錯誤;分別種植兩種玉米種子,再將得到的植株相互雜交,子代的性狀為顯性性狀,B正確。1234567891011122. (2024·甘肅白銀期末)某養豬場有黑色豬和白色豬,黑色(A)對白色(a)為顯性,要想鑒定一頭黑色公豬是純合子還是雜合子,最合理的方法是( )A. 讓該黑色公豬與黑色母豬交配B. 讓該黑色公豬在不同環境中生長C. 讓該黑色公豬與多只白色母豬交配D. 讓該黑色公豬充分生長,觀察其毛色是否改變√123456789101112解析: 若想鑒定一頭黑色公豬是雜合子(Aa)還是純合子(AA),最合理的方法是讓該黑色公豬與多只白色母豬(aa)交配,即測交,若子代全為黑色豬,則表明該黑色公豬是純合子(AA);若子代出現白色豬,則表明該黑色公豬為雜合子(Aa)。1234567891011123. (2025·廣東深圳調研)人的褐眼對藍眼為顯性,某夫婦皆為褐眼,其甲、乙、丙三個孩子中,有一個是收養的(非親生的),甲和丙為藍眼,乙為褐眼,據此推斷下列說法錯誤的是( )A. 甲或丙是收養的B. 該夫婦再生一個藍眼孩子的概率為1/4C. 控制甲的眼色的基因型是純合的D. 若乙為親生的,則乙為純合子的概率為1/3√123456789101112解析: 人的褐眼對藍眼為顯性,設控制褐眼的基因為A,控制藍眼的基因為a。該夫婦皆為褐眼,三個孩子中甲和丙為藍眼,乙為褐眼,無論哪一個孩子是非親生的,該夫婦都生出了藍眼的孩子,故可以確定控制雙親眼色的基因型是雜合的(Aa),甲和丙為隱性純合子(aa),C正確;該夫婦的基因型都為Aa,他們既能生出褐眼的孩子,也能生出藍眼的孩子,故不能確定哪個孩子是收養的,A錯誤;該夫婦再生一個藍眼孩子的概率為1/2×1/2=1/4,B正確;若乙為親生的,乙為褐眼(AA∶Aa=1∶2),其為純合子的概率為1/3,D正確。1234567891011124. (2025·河北承德高三月考)蘿卜的花有白、紅、紫三種顏色,該性狀由基因R、r控制。三組不同類型植株之間的雜交結果如下表所示。下列相關敘述中錯誤的是( )組別 親本 子代性狀表現及數量一 紫花×白花 紫花428、白花415二 紫花×紅花 紫花413、紅花406三 紫花×紫花 紅花198、紫花396、白花202A. 白花、紫花、紅花植株的基因型分別是rr、Rr、RRB. 白花植株自交的后代均開白花,紅花植株自交的后代均開紅花C. 白花植株與紅花植株雜交的后代中,既沒有紅花也沒有白花D. 可用紫花植株與白花或紅花植株雜交驗證分離定律√123456789101112解析: 該對基因控制的性狀有三種,說明R對r為不完全顯性。由組別三可知,紫花植株的基因型為Rr,但根據三組雜交實驗的結果不能判斷出白花植株和紅花植株的基因型分別是rr、RR,還是RR、rr,A錯誤;白花植株與紅花植株均為純合子,二者分別自交,子代都不會出現性狀分離,二者雜交,則子代都開紫花,B、C正確;因為RR、Rr的性狀表現不同,所以無論是Rr×rr,還是Rr×RR,子代都會出現1∶1的分離比,即都可用來驗證基因的分離定律,D正確。1234567891011125. (2024·貴州安順模擬)在孟德爾一對相對性狀的豌豆雜交實驗中,高莖和矮莖由一對等位基因D/d控制。在雜交實驗中,有多株高莖,讓其與矮莖進行雜交,子代中高莖∶矮莖=3∶1。下列分析錯誤的是( )A. 親代高莖中雜合子比例為1/2B. 子代高莖中雜合子比例為2/3C. 若親代高莖自交,則子代中高莖∶矮莖=7∶1D. 若子代高莖自交,則子二代中高莖∶矮莖=3∶1√123456789101112解析: 多株高莖與矮莖雜交,高莖基因型為DD或Dd,矮莖基因型為dd,子代表型及比例為高莖∶矮莖=3∶1,說明親代高莖產生的配子種類及比例為D∶d=3∶1,所以親本中DD∶Dd=1∶1,其中雜合子比例為1/2,A正確;由A項可知,親本中高莖DD∶Dd=1∶1,矮莖基因型為dd,只能產生d的配子,所以子代高莖全部為雜合子,B錯誤;親本中DD∶Dd=1∶1,若親代高莖自交,則子代中矮莖的比例為1/2×1/4=1/8,高莖的比例為1-1/8=7/8,故子代中高莖∶矮莖=7∶1,C正確;由于子代高莖全部為雜合子,Dd自交,則子二代中高莖∶矮莖=3∶1,D正確。1234567891011126. (2025·河南焦作期末)某種動物的毛色有黃色和灰色兩種,由位于常染色體上的一對等位基因A、a控制。下表為三組交配組合,下列敘述錯誤的是( )交配組合 親本性狀 子代性狀及比例組合一 丙(黃色)×乙(黃色) 黃色∶灰色=3∶1組合二 甲(灰色)×乙(黃色) 黃色∶灰色=1∶1組合三 甲(灰色)×丁(黃色) 全為黃色A. 組合一兩親本的基因型相同,均為AaB. 根據組合一和組合三都能判斷出顯性性狀為黃色C. 組合三的兩親本均為純合子,子代均為雜合子D. 組合二產生的子代中,有1/4個體的毛色能穩定遺傳√123456789101112解析: 組合一的親本均為黃色,子代出現了性狀分離,說明親本均為Aa,黃色為顯性,A正確;組合三中親本為灰色和黃色,子代只有黃色,說明黃色為顯性,親本為aa×AA,子代基因型為Aa,B、C正確;組合二子代中黃色∶灰色=1∶1,親本為aa×Aa,子代中能穩定遺傳的個體為aa,占1/2,D錯誤。1234567891011127. (2025·湖北咸寧期末)莧菜的紫葉對綠葉為完全顯性,由一對等位基因控制。現將多株紫葉莧菜與綠葉莧菜雜交,子一代中紫葉莧菜和綠葉莧菜的數量比為5∶1。如果讓親本紫葉莧菜自交,子一代中紫葉莧菜和綠葉莧菜的數量比為( )A. 2∶1 B. 3∶1C. 5∶1 D. 11∶1√123456789101112解析: 假設相關基因用A、a表示,將多株紫葉莧菜(A_)與綠葉莧菜(aa)雜交,子一代中紫葉莧菜(Aa)和綠葉莧菜(aa)的數量比為5∶1,說明親本紫葉莧菜產生的A配子占5/6,a配子占1/6,則親本中AA占2/3,Aa占1/3,親本2/3AA自交全為AA,1/3Aa自交,其中A_占1/3×3/4=1/4,aa占1/3×1/4=1/12,故子一代中A_占2/3+1/4=11/12,aa占1/12,即子一代中紫葉莧菜和綠葉莧菜的數量比為11∶1,D正確。1234567891011128. (2024·云南大理模擬)已知牛的體色由一對等位基因(A、a)控制,其中基因型為AA的個體為紅褐色,aa為紅色,在基因型為Aa的個體中,雄牛為紅褐色,雌牛為紅色。現有一群牛,只有AA、Aa兩種基因型,其比例為1∶1,且雌∶雄=1∶1。若讓該群體的牛分別進行自交(基因型相同的雌雄個體交配)和自由交配,則子代的表型及比例分別是( )A. 自交紅褐色∶紅色=1∶1;自由交配紅褐色∶紅色=4∶5B. 自交紅褐色∶紅色=3∶1;自由交配紅褐色∶紅色=8∶1C. 自交紅褐色∶紅色=2∶1;自由交配紅褐色∶紅色=3∶1D. 自交紅褐色∶紅色=3∶1;自由交配紅褐色∶紅色=3∶1√123456789101112解析: 雌牛AA∶Aa=1∶1,雄牛AA∶Aa=1∶1,1/2AA自交后代全為紅褐色(雌、雄),1/2Aa自交后代1/8AA全為紅褐色(雌、雄),1/2×1/2×1/2=1/8Aa表現紅褐色(雄),1/2×1/2×1/2=1/8Aa表現紅色(雌),1/8aa全為紅色(雌、雄),所以讓該群體的牛自交后代紅褐色的比例為1/2+1/8+1/8=3/4,即自交后代中紅褐色∶紅色=3∶1;群體中產生的雌配子A∶a=3∶1,產生的雄配子A∶a=3∶1,自由交配的后代aa為1/4×1/4=1/16,表現為紅色,后代Aa表現為紅色的比例為2×1/4×3/4×1/2=3/16,故自由交配的后代中表現紅色的為1/16+3/16=1/4,表現為紅褐色的比例為1-1/4=3/4,所以自由交配的后代中紅褐色∶紅色=3∶1。1234567891011129.(2025·山東濟南高三聯考)玉米是雌雄同株異花植物,種子的甜與非甜是一對相對性狀,受一對等位基因控制。現用甜玉米種子(甲)和非甜玉米種子(乙)進行相關實驗。實驗一:甲、乙單獨種植,甲的后代均為甜玉米,乙中1/2的后代出現性狀分離。實驗二:等量的甲、乙間行種植。下列有關敘述錯誤的是( )A.由實驗一可知非甜對甜為顯性B.甲均為純合子,乙均為雜合子C.實驗二的甲植株所結種子有2種基因型D.實驗二有1/2乙植株所結種子均為非甜√123456789101112解析: 根據乙(非甜)中1/2的后代出現性狀分離,可知非甜(設由T基因控制)對甜(設由t基因控制)為顯性,并可判斷甲的基因型為tt,乙中有1/2TT、1/2Tt,A正確,B錯誤;實驗二中甲和乙隨機傳粉,其中甲植株上所結種子有tt和Tt 2種基因型,基因型為TT的乙植株上所結種子的基因型為TT和Tt,均為非甜,C、D正確。12345678910111210.(2025·德州模擬)某自花傳粉植物,其花色受一對等位基因控制,紫花(A)對白花(a)為顯性。下列對相關遺傳現象分析錯誤的是( )A.若將多株紫花與白花植株雜交,F1紫花與白花植株的比為5∶1,則理論上親本紫花植株中雜合子占1/3B.Aa紫花植株連續自交三代,理論上子三代中雜合子占1/8C.Aa植株連續自由交配二代,并逐代淘汰隱性個體,子二代中AA、Aa的比為5∶4D.若含a的花粉有一半致死,則Aa紫花植株自交,F1性狀分離比為5∶1√123456789101112解析: 若將多株紫花與白花植株雜交,F1紫花與白花植株的比為5∶1,說明紫花產生的配子比為A∶a=5∶1,設Aa占1份,能產生A∶a=1∶1,則AA能產生4份的A配子,即AA有2份,故可推出紫花AA∶Aa=2∶1,雜合子占1/3,A正確;Aa紫花植株連續自交,F1中雜合子占1/2,理論上子三代中雜合子占1/8,B正確;Aa植株自由交配,F1中1/4AA、1/2Aa、1/4aa,淘汰隱性個體后,1/3AA、2/3Aa,則A的基因頻率為2/3,a的基因頻率為1/3,自由交配得F2,4/9AA、4/9Aa、1/9aa,淘汰隱性個體后,1/2AA、1/2Aa,則子二代中AA、Aa的比為1∶1,C錯誤;若含a的花粉有一半致死,則Aa紫花植株自交,產生的雌配子A∶a=1∶1,雄配子A∶a=2∶1,子代aa占1/2×1/3=1/6,F1性狀分離比為5∶1,D正確。123456789101112二、非選擇題11. (2025·河北唐山校考)黃瓜是雌雄同株異花的二倍體植物。果皮顏色(綠色和黃色)受一對等位基因控制,為了判斷這對相對性狀的顯隱性關系。甲乙兩同學分別從某種群中隨機選取兩個個體進行雜交實驗。請回答:(1)甲同學選取綠果皮植株與黃果皮植株進行正交與反交,觀察F1的表型。請問是否一定能判斷顯隱性? ,為什么? 。解析: 正交與反交實驗可以判斷是細胞核遺傳還是細胞質遺傳,或者是判斷是常染色體遺傳還是伴性遺傳,如果顯性性狀是雜合子,則不能判斷顯隱性關系。不能如果顯性性狀是雜合子,后代會同時出現黃色和綠色,不能判斷顯隱性關系123456789101112(2)乙同學做了兩個實驗,實驗一:綠色果皮植株自交;實驗二:上述綠色果皮植株作為父本,黃色果皮植株作為母本進行雜交,觀察F1的表型。①若實驗一后代有性狀分離,即可判斷 為顯性。綠色②若實驗一后代沒有性狀分離,則需通過實驗二進行判斷。若實驗二后代 ,則綠色為顯性;若實驗二后代 ,則黃色為顯性。都表現為綠色果皮出現黃色果皮123456789101112解析: ①綠色果皮植株自交,如果后代發生性狀分離,說明綠色果皮的黃瓜是雜合子,雜合子表現的性狀是顯性性狀,因此可以判斷綠色是顯性性狀。②若實驗一后代沒有性狀分離,說明綠色是純合子,可能是顯性性狀(AA,用A表示顯性基因,a表示隱性基因),也可能是隱性性狀(aa),則需通過實驗二進行判斷:如果綠色果皮是顯性性狀,上述綠色果皮植株作為父本,黃色果皮植株作為母本進行雜交,雜交后代都是綠色果皮,也就是AA(綠色)× aa(黃色)→Aa(綠色)。如果黃色是顯性性狀,綠色果皮(aa)植株與黃色果皮(A_)植株雜交,則雜交后代會出現黃色果皮(Aa)。12345678910111212. (2025·湖北高三一模)某二倍體雌雄同株植物雄性育性受一組復等位基因(位于同源染色體的相同位點上的兩種以上的等位基因)控制,其中M為不育基因,Mf為恢復可育基因,m為可育基因,且其顯隱性強弱關系為Mf>M>m。該種雄性不育植株不能產生可育花粉,但雌蕊發育正常。下表為雄性可育植株的雜交組合及結果,請分析并回答下列問題:雜交 組合 親本 子代植株雄性可育 雄性不育1 甲×甲 716株 242株2 甲×乙 476株 481株3 甲×丙 936株 0株123456789101112(1)該種植物雄性不育與可育的遺傳 (填“遵循”或“不遵循”)基因的分離定律。解析: 由題意可知,該種植物雄性育性受一組復等位基因控制,其遺傳遵循基因分離定律。遵循123456789101112(2)據表分析,雄性可育植株甲、乙、丙親本的基因型分別為 、 、 。解析: 依據題意,復等位基因的顯隱性強弱關系為Mf>M>m,故雄性可育植株的基因型有4種: MfMf、 MfM 、 Mfm 和 mm。由雜交組合1可知,子代發生性狀分離,且表型比例約為3∶1,由此可推知甲的基因型為MfM ;由雜交組合2可知,子代表型比例約為1∶1,則乙的基因型為mm;由雜交組合3可知,子代全為雄性可育植株,則丙的基因型為 MfMf。MfMmmMfMf123456789101112(3)該種雄性不育植株在進行雜交實驗人工授粉前,母本 (填“需要”或“不需要”)進行去雄處理。解析:對于雌雄同株的植物而言,在人工雜交時通常需對母本進行去雄處理,若以雄性不育品系作母本,則不需要進行去雄處理。不需要123456789101112(4)現有某雄性不育植株丁,請從甲、乙、丙三種雄性可育植株中選擇合適的材料來鑒定植株丁的基因型。簡要寫出實驗思路并預期實驗結果及結論。①實驗思路: 。②預期實驗結果和結論:選擇丁(母本)和乙(父本)進行雜交,統計子代植株的表型及比例若子代植株 ,則植株丁的基因型為MM;若子代植株 ,則植株丁的基因型為Mm。全部表現為雄性不育雄性可育∶雄性不育=1∶1123456789101112解析: 雄性不育植株丁的基因型為MM或Mm,為鑒定其基因型,可選擇丁(母本)和乙(父本)(mm)進行雜交,統計子代植株的表型及比例。若植株丁的基因型為MM,則子代植株全部表現為雄性不育;若植株丁的基因型為Mm,則子代植株雄性可育∶雄性不育=1∶1。123456789101112謝謝觀看!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列表 第22講 分離定律的常規解題規律和方法.docx 第22講 分離定律的常規解題規律和方法.pptx 第22講 分離定律的常規解題規律和方法(練習,含解析).docx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