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字幕精品无码一区二区,成全视频在线播放观看方法,大伊人青草狠狠久久,亚洲一区影音先锋色资源

2026屆高考物理一輪復習第九章 恒定電流:第4講 專題:測量電阻的特殊方法(課件 學案,共2份)

資源下載
  1. 二一教育資源

2026屆高考物理一輪復習第九章 恒定電流:第4講 專題:測量電阻的特殊方法(課件 學案,共2份)

資源簡介

物理
第講 專題:測量電阻的特殊方法
考點一 雙電表差值法
1.安安法(電流表差值法)
電路圖
實驗原理 電流表A1、A2的讀數分別為I1、I2,電流表A1的內阻為r1,則根據并聯電路的電流、電壓規律有I1r1=(I2-I1)Rx,如果r1已知,可求出Rx的阻值;如果Rx已知,可求出電流表A1的內阻r1
應用技巧 缺少合適的電壓表時,可將已知內阻的電流表當作電壓表使用
2.伏伏法(電壓表差值法)
電路圖
實驗原理 電壓表V1、V2的讀數分別為U1、U2,電壓表V1的內阻為r1,則根據串、并聯電路的電壓、電流規律有U2=U1+Rx,如果r1已知,可求出Rx的阻值;如果Rx已知,可求出電壓表V1的內阻r1
應用技巧 缺少合適的電流表時,可將已知內阻的電壓表當作電流表使用
例1 (2024·海南省儋州市高三下模擬)在測量定值電阻阻值的實驗中,提供的實驗器材如下:電壓表V1(量程3 V,內阻r1=3.0 kΩ),電壓表V2(量程5 V,內阻r2=5.0 kΩ),滑動變阻器R(額定電流1.5 A,最大阻值100 Ω),待測定值電阻Rx,電源E(電動勢6.0 V,內阻不計),單刀開關S,導線若干。
回答下列問題:
(1)實驗中滑動變阻器應采用________接法(填“限流”或“分壓”)。
(2)將虛線框中的電路原理圖補充完整。
(3)根據下表中的實驗數據(U1、U2分別為電壓表V1、V2的示數),在圖a給出的坐標紙上補齊數據點,并繪制U2 U1圖像。
測量次數 1 2 3 4 5
U1/V 1.00 1.50 2.00 2.50 3.00
U2/V 1.61 2.41 3.21 4.02 4.82
(4)由U2 U1圖像得到待測定值電阻的阻值Rx=________ Ω(結果保留三位有效數字)。
(5)完成上述實驗后,若要繼續采用該實驗原理測定另一個定值電阻Ry(阻值約為700 Ω)的阻值,在不額外增加器材的前提下,要求實驗精度盡可能高,請在圖b的虛線框內畫出你改進的電路圖。
考點二 等效替代法
電路圖
操作步驟 如圖甲(或乙)所示,先讓待測電阻Rx接入電路,調節R2,使電流表(或電壓表)指針指在適當位置,讀出電流表(或電壓表)示數;然后斷開待測電阻,將電阻箱接入電路,保持R2阻值不變,調節電阻箱的阻值,使電流表(或電壓表)的示數仍為原來記錄的數值
實驗原理 根據待測電阻與電阻箱對電路的效果相同(電流表或電壓表示數相等),可知Rx=R1
說明:等效替代法測電阻其實是基于閉合電路歐姆定律,若兩次操作電表示數不同,題中條件充足,也可以根據閉合電路歐姆定律列式測出待測電阻阻值。
例2 為了測量一微安表表頭A的內阻,某同學設計了如圖所示的電路。圖中,A0是標準電流表,R0和RN分別是滑動變阻器和電阻箱,S和S1分別是單刀雙擲開關和單刀單擲開關,E是電池。完成下列實驗步驟中的填空:
(1)將S撥向接點1,接通S1,調節________,使待測表頭指針偏轉到適當位置,記下此時________的示數I;
(2)然后將S撥向接點2,調節________,使__________________,記下此時RN的讀數;
(3)多次重復上述過程,計算RN讀數的________,此即為待測微安表表頭內阻的測量值。
考點三 半偏法
1.電流表半偏法
電路圖
條件 R1 RA
操作步驟 ①按電路圖連接電路,將R1、R2均調至最大阻值; ②斷開S2,閉合S1,調節R1,使電流表讀數等于其量程Im; ③保持R1不變,閉合S2,調節R2,使電流表讀數等于Im,然后讀出R2的值
實驗原理 當閉合S2時,因為R1 RA,故總電流變化極小,可認為不變,仍為Im,電流表讀數為,則R2中電流為,所以RA=R2
誤差分析 閉合S2后,總電流變大,IR2>,則RA測=R2注:R1應選阻值較大的電阻,同時在安全范圍內,電源應選電動勢較大的。
2.電壓表半偏法
電路圖
條件 R1 RV
操作步驟 ①按電路圖連接電路,將R1的滑片移至最左端; ②將R2的阻值調為零,閉合S,調節R1的滑動觸頭,使電壓表讀數等于其量程Um; ③保持R1的滑動觸頭不動,調節R2,使電壓表讀數等于Um,然后讀出R2的值
實驗原理 RV R1,R2接入電路時可認為電壓表和R2兩端的總電壓不變,仍為Um,當電壓表示數調為時,R2兩端電壓也為,則二者電阻相等,即RV=R2
誤差分析 R2接入后,電壓表與R2的總電壓變大,UR2>,則RV測=R2>RV真
注:R1應選阻值較小的電阻,同時在安全范圍內,電源應選電動勢較大的。
例3 (2025·山西省晉城市高三模擬)實驗小組找到一刻度清晰的微安表G,其滿偏電壓不到0.5 V,該小組同學決定測量該微安表的內阻,可供選擇的器材如下:
A.微安表G(滿偏電流為150 μA,內阻未知);
B.滑動變阻器R1(0~5 Ω,允許通過的最大電流為2 A);
C.滑動變阻器R2(0~10 Ω,允許通過的最大電流為1 A);
D.電源E(電動勢約為6 V);
E.電阻箱R(最大阻值為9999 Ω);
F.開關兩個,導線若干。
(1)按圖甲所示的電路圖用筆畫線代替導線將圖乙中的實物連線。
(2)滑動變阻器應選擇________(選填“B”或“C”)。
(3)實驗過程:將滑動變阻器的滑片移至最________(選填“左”或“右”)端,合上開關S1、S2,緩慢移動滑動變阻器的滑片,使微安表指針滿偏;保持滑片位置不變,僅斷開開關S2,調節電阻箱使微安表指針半偏,此時電阻箱的四個旋鈕如圖丙所示,則微安表的內阻為________ Ω。
(4)若將該微安表改裝為量程為0.6 A的電流表,需________(選填“串”或“并”)聯一個________ Ω(保留兩位小數)的定值電阻。
(5)測量微安表G的內阻時,在設計上存在系統誤差,這會導致(4)中電流表的測量值________(選填“大于”“小于”或“等于”)真實值。
考點四 電橋電路法
電路圖
操作步驟 實驗中調節電阻箱R3,使靈敏電流計G的示數為0
實驗原理 當IG=0時,有UAB=0,則UR1=UR3,UR2=URx,根據歐姆定律有=,=,可得電橋平衡條件=,從而可計算出Rx
例4 某興趣小組想要較精確地測量靈敏電流計G1的內阻Rg,實驗室中可供利用的器材有:
待測靈敏電流計G1:量程0~1 mA,內阻約500 Ω;
靈敏電流計G2:量程0~2 mA,內阻約200 Ω;
定值電阻R1:阻值為400 Ω;
定值電阻R2:阻值為600 Ω;
電阻箱R:0~999.9 Ω,最小調節量0.1 Ω;
滑動變阻器R3:最大阻值300 Ω;
滑動變阻器R4:最大阻值1000 Ω;
直流電源:電動勢1.5 V;
開關一個,導線若干。
該小組設計的實驗電路圖如圖所示,連接好電路,并進行實驗。
(1)實驗時,先將滑動變阻器和電阻箱的阻值調至接近最大值,閉合開關,再減小電阻箱的阻值,當G2的示數為0時,電阻箱的示數為750.9 Ω,G1的示數為0.80 mA。則G1的內阻Rg=________ Ω;實驗中的滑動變阻器選用的是________(選填“R3”或“R4”)。
(2)該電源的內阻對G1的內阻Rg的測量結果________(選填“有”或“沒有”)影響。
課時作業
1.有一個量程為3 V、內電阻約為4000 Ω的電壓表,現用如圖所示的電路測量其內電阻。
(1)實驗過程的主要步驟如下,請分析填空。
A.斷開開關S,把滑動變阻器R的滑片P滑到________端(選填“a”或“b”);
B.將電阻箱R′的阻值調到零;
C.閉合開關S,移動滑片P的位置,使電壓表的指針指到3 V;
D.開關S處于閉合狀態,保持滑片P的位置不變,調節電阻箱R′的阻值,使電壓表指針指到________ V,讀出此時電阻箱R′的阻值,此值即為電壓表內電阻的測量值。
(2)電壓表內電阻的測量值R測和真實值R真相比,有R測________R真(選填“>”或“<”)。
(3)實驗中可供選擇的滑動變阻器有兩種規格,甲的最大阻值為2000 Ω,乙的最大阻值為10 Ω。應選用________(選填“甲”或“乙”)。
2.(2022·全國甲卷)某同學要測量微安表內阻,可利用的實驗器材有:電源E(電動勢1.5 V,內阻很小),電流表(量程10 mA,內阻約10 Ω),微安表(量程100 μA,內阻Rg待測,約1 kΩ),滑動變阻器R(最大阻值10 Ω),定值電阻R0(阻值10 Ω),開關S,導線若干。
(1)將圖中所示的器材符號連線,畫出實驗電路原理圖;
(2)某次測量中,微安表的示數為90.0 μA,電流表的示數為9.00 mA,由此計算出微安表內阻Rg=________ Ω。
3.某同學用如圖甲所示的電路測量未知電阻Rx的阻值。已知電源電動勢約為4.5 V,內阻約為1.5 Ω,電壓表滿偏電壓為3 V,定值電阻R0=3.5 Ω,電阻箱R最大阻值為99.9 Ω。
(1)將S2接1,閉合開關S1前,該同學首先將電阻箱的阻值調到最大,這樣操作是________(選填“正確”或“錯誤”)的;
(2)多次改變電阻箱R的阻值,得到對應電壓表的示數U如下表,請根據實驗數據在圖乙中作出U R關系圖像;
電阻R/Ω 1.0 2.0 4.0 6.0 8.0 10.0
電壓U/V 0.75 1.28 2.00 2.45 2.76 3.00
(3)斷開S1,將S2接2,再閉合S1,電壓表示數為1.60 V,利用(2)中測繪的U R圖像可得Rx=________ Ω,考慮到電壓表為非理想電表,則Rx的測量值________(選填“大于”“小于”或“等于”)真實值。
4.(2023·海南高考)用如圖1所示的電路測量一個量程為100 μA、內阻約為2000 Ω的微安表頭的內阻,所用電源的電動勢約為12 V,有兩個電阻箱可選,R1(0~9999.9 Ω),R2(0~99999.9 Ω)。
(1)RM應選________,RN應選________。
(2)根據電路圖,請在圖2中把實物連線補充完整。
(3)下列操作順序合理排列是________。
①將變阻器滑動頭P移至最左端,將RN調至最大值;
②閉合開關S2,調節RM,使微安表半偏,并讀出RM阻值;
③斷開S2,閉合S1,調節滑動頭P至某位置再調節RN使表頭滿偏;
④斷開S1、S2,拆除導線,整理好器材。
(4)如圖3是RM調節后面板,則待測表頭的內阻為________,該測量值________(填“大于”“小于”或“等于”)真實值。
(5)將該微安表改裝成量程為2 V的電壓表后,某次測量指針指在如圖4所示位置,則待測電壓為________V(保留3位有效數字)。
(6)某次半偏法測量表頭內阻的實驗中,S2斷開、電表滿偏時讀出RN值,在滑動頭P不變、S2閉合后調節電阻箱RM,使電表半偏時讀出RM,若認為OP間電壓不變,則微安表內阻為________(用RM、RN表示)。
5.(2025·湖北省宜昌市高三上檢測)某同學利用如圖甲所示的電路測量一待測電阻(約為200 Ω)的阻值??墒褂玫钠鞑挠校夯瑒幼冏杵鱎1(0~20 Ω),滑動變阻器R2(0~500 Ω),電阻箱R0(最大阻值為999.9 Ω),靈敏電流計G,電阻絲,電源E,開關S,導線若干。
(1)按原理圖甲將實物圖乙中的連線補充完整。
(2)完成下列填空:
①滑動變阻器R應選用________(選填“R1”或“R2”)。
②將電阻箱R0的阻值置于225.0 Ω,將R的滑片置于適當位置,接通S,再反復調節電阻絲上滑動觸頭P的接入位置。某次調節時發現電流計G中有從A流向B的電流,應將觸頭P向________(選填“左”或“右”)移動,直至電流計示數為0。
③將電阻箱R0和待測電阻Rx位置對調,其他條件保持不變,發現將R0的阻值置于196.0 Ω時,在接通S后,電流計的示數也為0。則待測電阻的阻值為________ Ω。
④某同學在對調電阻箱和待測電阻時,不小心將滑動變阻器的滑片移動了少許,對實驗結果________影響(選填“有”或“無”)。
6.(2022·山東高考)某同學利用實驗室現有器材,設計了一個測量電阻阻值的實驗。實驗器材:
干電池E(電動勢1.5 V,內阻未知);
電流表A1(量程10 mA,內阻為90 Ω);
電流表A2(量程30 mA,內阻為30 Ω);
定值電阻R0(阻值為150 Ω);
滑動變阻器R(最大阻值為100 Ω);
待測電阻Rx;
開關S,導線若干。
測量電路如圖所示。
(1)斷開開關,連接電路,將滑動變阻器R的滑片調到阻值最大一端。將定值電阻R0接入電路;閉合開關,調節滑片位置,使電流表指針指在滿刻度的處。該同學選用的電流表為________(填“A1”或“A2”);若不考慮電池內阻,此時滑動變阻器接入電路的電阻值應為________ Ω。
(2)斷開開關,保持滑片的位置不變。用Rx替換R0,閉合開關后,電流表指針指在滿刻度的處,則Rx的測量值為________ Ω。
(3)本實驗中未考慮電池內阻,對Rx的測量值________(填“有”或“無”)影響。
(答案及解析)
例1 (2024·海南省儋州市高三下模擬)在測量定值電阻阻值的實驗中,提供的實驗器材如下:電壓表V1(量程3 V,內阻r1=3.0 kΩ),電壓表V2(量程5 V,內阻r2=5.0 kΩ),滑動變阻器R(額定電流1.5 A,最大阻值100 Ω),待測定值電阻Rx,電源E(電動勢6.0 V,內阻不計),單刀開關S,導線若干。
回答下列問題:
(1)實驗中滑動變阻器應采用________接法(填“限流”或“分壓”)。
(2)將虛線框中的電路原理圖補充完整。
(3)根據下表中的實驗數據(U1、U2分別為電壓表V1、V2的示數),在圖a給出的坐標紙上補齊數據點,并繪制U2 U1圖像。
測量次數 1 2 3 4 5
U1/V 1.00 1.50 2.00 2.50 3.00
U2/V 1.61 2.41 3.21 4.02 4.82
(4)由U2 U1圖像得到待測定值電阻的阻值Rx=________ Ω(結果保留三位有效數字)。
(5)完成上述實驗后,若要繼續采用該實驗原理測定另一個定值電阻Ry(阻值約為700 Ω)的阻值,在不額外增加器材的前提下,要求實驗精度盡可能高,請在圖b的虛線框內畫出你改進的電路圖。
[答案] (1)分壓 (2)圖見解析圖1
(3)圖見解析圖2
(4)1.82×103 (5)圖見解析圖3
[解析] (1)由電路圖可知,V1與Rx串聯,由于各電壓表的內阻比較大,滑動變阻器阻值較小,為了測得多組數據,滑動變阻器應采用分壓接法。
(2)根據實驗原理,其電路圖如圖1所示。
(3)根據表中的實驗數據,繪制的U2 U1圖像如圖2所示。
(4)根據實驗電路圖,有Rx=,變形得U2=U1,則U2 U1圖線的斜率為k=,根據U2 U1圖像可得斜率k==1.605,則Rx≈1.82×103 Ω。
(5)因待測電阻Ry(阻值約為700 Ω)的阻值較小,若仍與電壓表V1串聯,則所分得的電壓過小,實驗誤差較大,故將待測電阻Ry與Rx串聯,求出Rx和Ry串聯的總電阻,即可求出Ry的阻值。故改進后的電路圖如圖3所示。
例2 為了測量一微安表表頭A的內阻,某同學設計了如圖所示的電路。圖中,A0是標準電流表,R0和RN分別是滑動變阻器和電阻箱,S和S1分別是單刀雙擲開關和單刀單擲開關,E是電池。完成下列實驗步驟中的填空:
(1)將S撥向接點1,接通S1,調節________,使待測表頭指針偏轉到適當位置,記下此時________的示數I;
(2)然后將S撥向接點2,調節________,使__________________,記下此時RN的讀數;
(3)多次重復上述過程,計算RN讀數的________,此即為待測微安表表頭內阻的測量值。
[答案] (1)R0 標準電流表A0
(2)RN 標準電流表A0的示數為I
(3)平均值
[解析] 本題測量微安表表頭A的內阻采用的是等效替代法,則實驗的操作如下:
(1)將S撥向接點1,接通S1,調節滑動變阻器R0,使待測表頭指針偏轉到適當位置,記錄此時標準電流表A0的示數I;由閉合電路歐姆定律有E=I(R0+rg0+rg+r)(其中r為電池內阻)。
(2)將S撥向接點2,調節電阻箱RN,使標準電流表A0的示數保持I不變,記錄此時RN的讀數;由閉合電路歐姆定律有E=I(R0+rg0+RN+r)。
(3)多次重復上述過程,得到多個RN的值。由(1)(2)中兩式可得待測微安表表頭內阻rg=RN,為了減小誤差,應計算RN讀數的平均值。
例3 (2025·山西省晉城市高三模擬)實驗小組找到一刻度清晰的微安表G,其滿偏電壓不到0.5 V,該小組同學決定測量該微安表的內阻,可供選擇的器材如下:
A.微安表G(滿偏電流為150 μA,內阻未知);
B.滑動變阻器R1(0~5 Ω,允許通過的最大電流為2 A);
C.滑動變阻器R2(0~10 Ω,允許通過的最大電流為1 A);
D.電源E(電動勢約為6 V);
E.電阻箱R(最大阻值為9999 Ω);
F.開關兩個,導線若干。
(1)按圖甲所示的電路圖用筆畫線代替導線將圖乙中的實物連線。
(2)滑動變阻器應選擇________(選填“B”或“C”)。
(3)實驗過程:將滑動變阻器的滑片移至最________(選填“左”或“右”)端,合上開關S1、S2,緩慢移動滑動變阻器的滑片,使微安表指針滿偏;保持滑片位置不變,僅斷開開關S2,調節電阻箱使微安表指針半偏,此時電阻箱的四個旋鈕如圖丙所示,則微安表的內阻為________ Ω。
(4)若將該微安表改裝為量程為0.6 A的電流表,需________(選填“串”或“并”)聯一個________ Ω(保留兩位小數)的定值電阻。
(5)測量微安表G的內阻時,在設計上存在系統誤差,這會導致(4)中電流表的測量值________(選填“大于”“小于”或“等于”)真實值。
[答案] (1)圖見解析 (2)B (3)左 2400
(4)并 0.60 (5)大于
[解析] (1)按照電路圖連接實物如圖所示。
(2)滑動變阻器采用分壓式接法,為了提高實驗精度,滑動變阻器應選總阻值較小的,即選B。
(3)閉合開關前將滑動變阻器的滑片移至左端,可以保護電路。微安表指針滿偏后,斷開開關S2,可認為滑片與電源負極間的電壓保持不變,微安表指針半偏時,電阻箱兩端的電壓與微安表兩端的電壓相等,則微安表的內阻等于此時電阻箱的阻值,由圖丙可知為2400 Ω。
(4)將該微安表改裝為量程為I=0.6 A的電流表,需并聯一個定值電阻。根據串、并聯電路規律有(I-Ig)R=IgRg,解得所需并聯的定值電阻的阻值R=0.60 Ω。
(5)斷開開關S2,電路中的總電阻變大,分壓電路兩端的電壓略大于微安表的滿偏電壓,則微安表指針半偏時,電阻箱兩端的電壓略大于微安表兩端的電壓,由串聯電路分壓規律可知,電阻箱的阻值略大于微安表的內阻,故微安表內阻的測量值Rg測大于真實值Rg真,可知(4)問中并聯的定值電阻R偏大,則改裝后電流表的真實值I真=+I′偏小,即測量值大于真實值。
例4 某興趣小組想要較精確地測量靈敏電流計G1的內阻Rg,實驗室中可供利用的器材有:
待測靈敏電流計G1:量程0~1 mA,內阻約500 Ω;
靈敏電流計G2:量程0~2 mA,內阻約200 Ω;
定值電阻R1:阻值為400 Ω;
定值電阻R2:阻值為600 Ω;
電阻箱R:0~999.9 Ω,最小調節量0.1 Ω;
滑動變阻器R3:最大阻值300 Ω;
滑動變阻器R4:最大阻值1000 Ω;
直流電源:電動勢1.5 V;
開關一個,導線若干。
該小組設計的實驗電路圖如圖所示,連接好電路,并進行實驗。
(1)實驗時,先將滑動變阻器和電阻箱的阻值調至接近最大值,閉合開關,再減小電阻箱的阻值,當G2的示數為0時,電阻箱的示數為750.9 Ω,G1的示數為0.80 mA。則G1的內阻Rg=________ Ω;實驗中的滑動變阻器選用的是________(選填“R3”或“R4”)。
(2)該電源的內阻對G1的內阻Rg的測量結果________(選填“有”或“沒有”)影響。
[答案] (1)500.6 R3 (2)沒有
[解析] (1)由實驗電路圖可知,該小組采用電橋法測靈敏電流計G1的內阻Rg,根據電橋平衡條件可得=,則G1的內阻為Rg=R=×750.9 Ω=500.6 Ω。此時電路總電流為I=I1+≈1.80 mA,此時電路總電阻為R總== Ω≈833 Ω,由于R并=≈556 Ω,則滑動變阻器接入電路的阻值約為R滑=R總-R并=277 Ω,可知實驗中的滑動變阻器選用的是R3。
(2)根據=,可知該電源的內阻對G1的內阻Rg的測量結果沒有影響。
課時作業
1.有一個量程為3 V、內電阻約為4000 Ω的電壓表,現用如圖所示的電路測量其內電阻。
(1)實驗過程的主要步驟如下,請分析填空。
A.斷開開關S,把滑動變阻器R的滑片P滑到________端(選填“a”或“b”);
B.將電阻箱R′的阻值調到零;
C.閉合開關S,移動滑片P的位置,使電壓表的指針指到3 V;
D.開關S處于閉合狀態,保持滑片P的位置不變,調節電阻箱R′的阻值,使電壓表指針指到________ V,讀出此時電阻箱R′的阻值,此值即為電壓表內電阻的測量值。
(2)電壓表內電阻的測量值R測和真實值R真相比,有R測________R真(選填“>”或“<”)。
(3)實驗中可供選擇的滑動變阻器有兩種規格,甲的最大阻值為2000 Ω,乙的最大阻值為10 Ω。應選用________(選填“甲”或“乙”)。
答案:(1)b 1.5 (2)> (3)乙
解析:(1)A.在閉合S前,應保持分壓電路兩端電壓為0,滑動變阻器滑片應移到b端。D.本題使用半偏法測量電壓表內阻,當電阻箱阻值為0時,電壓表滿偏,示數為3 V;接入電阻箱后認為分壓電路兩端電壓不變,仍為3 V,當電壓表讀數為1.5 V時,電阻箱兩端電壓也為1.5 V,則電壓表內電阻與電阻箱阻值相等。
(2)電阻箱與電壓表串聯后,測量電路的電阻增加,則測量電路兩端的總電壓稍大于3.0 V,則電阻箱兩端的電壓稍大于1.5 V,則電阻箱的阻值大于電壓表的內阻,即有R測>R真。
(3)滑動變阻器在電路中為分壓接法,為減小實驗誤差和方便調節,滑動變阻器的最大阻值應遠小于測量電路的電阻,故應選擇最大阻值為10 Ω的,即應選用乙。
2.(2022·全國甲卷)某同學要測量微安表內阻,可利用的實驗器材有:電源E(電動勢1.5 V,內阻很小),電流表(量程10 mA,內阻約10 Ω),微安表(量程100 μA,內阻Rg待測,約1 kΩ),滑動變阻器R(最大阻值10 Ω),定值電阻R0(阻值10 Ω),開關S,導線若干。
(1)將圖中所示的器材符號連線,畫出實驗電路原理圖;
(2)某次測量中,微安表的示數為90.0 μA,電流表的示數為9.00 mA,由此計算出微安表內阻Rg=________ Ω。
答案:(1)圖見解析 (2)990
解析:(1)為了測出微安表兩端的電壓,可以讓微安表與定值電阻R0并聯,再與電流表串聯,通過電流表的電流與通過微安表的電流之差,即為通過定值電阻R0的電流,從而求出R0和微安表兩端的電壓,進而求出微安表的內阻。由于電源電動勢1.5 V較大,若滑動變阻器采用限流接法,則電路干路的最小電流約為=50 mA,
超過電流表的量程,則滑動變阻器只能采用分壓式接法。實驗電路原理圖如圖所示。
(2)流過定值電阻R0的電流I=IA-IG=9.00 mA-0.09 mA=8.91 mA,加在微安表兩端的電壓U=IR0=8.91×10-3×10 V=8.91×10-2 V,微安表的內阻Rg== Ω=990 Ω。
3.某同學用如圖甲所示的電路測量未知電阻Rx的阻值。已知電源電動勢約為4.5 V,內阻約為1.5 Ω,電壓表滿偏電壓為3 V,定值電阻R0=3.5 Ω,電阻箱R最大阻值為99.9 Ω。
(1)將S2接1,閉合開關S1前,該同學首先將電阻箱的阻值調到最大,這樣操作是________(選填“正確”或“錯誤”)的;
(2)多次改變電阻箱R的阻值,得到對應電壓表的示數U如下表,請根據實驗數據在圖乙中作出U R關系圖像;
電阻R/Ω 1.0 2.0 4.0 6.0 8.0 10.0
電壓U/V 0.75 1.28 2.00 2.45 2.76 3.00
(3)斷開S1,將S2接2,再閉合S1,電壓表示數為1.60 V,利用(2)中測繪的U R圖像可得Rx=________ Ω,考慮到電壓表為非理想電表,則Rx的測量值________(選填“大于”“小于”或“等于”)真實值。
答案:(1)錯誤 (2)圖見解析 (3)2.9 等于
解析:(1)當電阻箱的電阻調到最大,閉合開關S1時,電壓表兩端的電壓為U== V≈4.29 V,超過了電壓表的量程,則該操作錯誤。
(2)根據數據在圖中描點并進行擬合,得到U R圖像如圖所示。
(3)電壓表示數為1.60 V,利用(2)中測繪的U R圖像可得Rx=2.9 Ω,該方法為等效替代法,電壓表內阻對Rx的測量無影響,則Rx的測量值等于真實值。
4.(2023·海南高考)用如圖1所示的電路測量一個量程為100 μA、內阻約為2000 Ω的微安表頭的內阻,所用電源的電動勢約為12 V,有兩個電阻箱可選,R1(0~9999.9 Ω),R2(0~99999.9 Ω)。
(1)RM應選________,RN應選________。
(2)根據電路圖,請在圖2中把實物連線補充完整。
(3)下列操作順序合理排列是________。
①將變阻器滑動頭P移至最左端,將RN調至最大值;
②閉合開關S2,調節RM,使微安表半偏,并讀出RM阻值;
③斷開S2,閉合S1,調節滑動頭P至某位置再調節RN使表頭滿偏;
④斷開S1、S2,拆除導線,整理好器材。
(4)如圖3是RM調節后面板,則待測表頭的內阻為________,該測量值________(填“大于”“小于”或“等于”)真實值。
(5)將該微安表改裝成量程為2 V的電壓表后,某次測量指針指在如圖4所示位置,則待測電壓為________V(保留3位有效數字)。
(6)某次半偏法測量表頭內阻的實驗中,S2斷開、電表滿偏時讀出RN值,在滑動頭P不變、S2閉合后調節電阻箱RM,使電表半偏時讀出RM,若認為OP間電壓不變,則微安表內阻為________(用RM、RN表示)。
答案:(1)R1 R2 (2)圖見解析
(3)①③②④ (4)1998.0 Ω 小于
(5)1.30 (6)
解析:(1)根據半偏法測電表內阻的原理可知,RM應與微安表頭的內阻相當,且閉合S2之后,滑動變阻器上方支路的電流應基本不變,則需要RN較大,這樣因接入RM對P左側支路造成的影響就可近似忽略,故RM應選R1,RN應選R2。
(2)根據電路圖連接實物圖如圖所示。
(3)為確保實驗電路安全,閉合開關S1、S2前,應調節滑動變阻器滑動頭至最左端使閉合S1后測量電路電壓為零,調節電阻箱RN至最大阻值;之后閉合S1單獨連入微安表,使之滿偏,再接入與微安表并聯的電阻箱RM,使微安表半偏;實驗完成,整理器材。故操作順序合理排列為①③②④。
(4)RM調節后面板讀數為1998.0 Ω。由(1)中所述實驗原理可知,待測表頭的內阻測量值為1998.0 Ω。閉合S2后,微安表頭并聯了電阻RM,P左側部分總電阻減小,分壓減小,P右側部分及電源內阻分壓增大,干路電流增大,又P左側部分滑動變阻器中電流減小,可知流過RN的電流大于原來的電流Ig,而流過微安表頭的電流為Ig,則流過RM的電流IRM>,由并聯電路兩端電壓相等,可得Ig·Rg=IRM·RM,則Rg>RM,即待測表頭的內阻的測量值RM小于真實值Rg。
(5)將該微安表改裝成量程為2 V的電壓表,需要串聯一個電阻,設為R0,則有U=Ig(Rg+R0),此時的電壓表讀數為U′=I′(Rg+R0),其中U=2 V,Ig=100 μA,由題圖4可知I′=65 μA,聯立解得U′=1.30 V。
(6)根據題意,OP間電壓不變,可得Ig(Rg+RN)=RN+Rg,解得Rg=。
5.(2025·湖北省宜昌市高三上檢測)某同學利用如圖甲所示的電路測量一待測電阻(約為200 Ω)的阻值。可使用的器材有:滑動變阻器R1(0~20 Ω),滑動變阻器R2(0~500 Ω),電阻箱R0(最大阻值為999.9 Ω),靈敏電流計G,電阻絲,電源E,開關S,導線若干。
(1)按原理圖甲將實物圖乙中的連線補充完整。
(2)完成下列填空:
①滑動變阻器R應選用________(選填“R1”或“R2”)。
②將電阻箱R0的阻值置于225.0 Ω,將R的滑片置于適當位置,接通S,再反復調節電阻絲上滑動觸頭P的接入位置。某次調節時發現電流計G中有從A流向B的電流,應將觸頭P向________(選填“左”或“右”)移動,直至電流計示數為0。
③將電阻箱R0和待測電阻Rx位置對調,其他條件保持不變,發現將R0的阻值置于196.0 Ω時,在接通S后,電流計的示數也為0。則待測電阻的阻值為________ Ω。
④某同學在對調電阻箱和待測電阻時,不小心將滑動變阻器的滑片移動了少許,對實驗結果________影響(選填“有”或“無”)。
答案:(1)圖見解析
(2)①R1?、谧蟆、?10?、軣o
解析:(1)根據原理圖甲,實物圖連線如圖所示。
(2)①滑動變阻器R要使用分壓式接法,應選用總阻值較小的R1。
②某次調節時發現電流計G中有從A流向B的電流,說明A點電勢高于B點,因電阻絲上越往左側電勢越高,為使B點電勢提高到與A點電勢相等,應將觸頭P向左移動,直至電流計示數為0。
③在②中電流計示數為0時,電阻R0、Rx以及電阻絲兩邊的電阻R左、R右滿足=,將電阻箱R0和待測電阻Rx位置對調后,電流計的示數為0時,設電阻箱的阻值為R0′,同理有=,則待測電阻的阻值為Rx== Ω=210 Ω。
④將滑動變阻器的滑片移動少許,電阻絲兩邊電阻的比例關系不變,電流計的示數為0時,電阻箱阻值與待測電阻阻值的比例關系不變,即對實驗結果無影響。
6.(2022·山東高考)某同學利用實驗室現有器材,設計了一個測量電阻阻值的實驗。實驗器材:
干電池E(電動勢1.5 V,內阻未知);
電流表A1(量程10 mA,內阻為90 Ω);
電流表A2(量程30 mA,內阻為30 Ω);
定值電阻R0(阻值為150 Ω);
滑動變阻器R(最大阻值為100 Ω);
待測電阻Rx;
開關S,導線若干。
測量電路如圖所示。
(1)斷開開關,連接電路,將滑動變阻器R的滑片調到阻值最大一端。將定值電阻R0接入電路;閉合開關,調節滑片位置,使電流表指針指在滿刻度的處。該同學選用的電流表為________(填“A1”或“A2”);若不考慮電池內阻,此時滑動變阻器接入電路的電阻值應為________ Ω。
(2)斷開開關,保持滑片的位置不變。用Rx替換R0,閉合開關后,電流表指針指在滿刻度的處,則Rx的測量值為________ Ω。
(3)本實驗中未考慮電池內阻,對Rx的測量值________(填“有”或“無”)影響。
答案:(1)A1 60 (2)100 (3)無
解析:(1)若不考慮電池內阻,且在電池兩端只接R0時,電路中的電流為I== A=10 mA,又因為電路總電阻等于電池內阻、定值電阻R0、電流表內阻和滑動變阻器接入電路的阻值之和,故電路中電流始終小于10 mA;由題知,閉合開關,調節滑片位置,要使電流表指針指在滿刻度的處,則該同學選用的電流表應為A1。若不考慮電池內阻,當電流表指針指在滿刻度的處時,根據閉合電路的歐姆定律有E=(R+R0+RA1),解得R=60 Ω。
(2)斷開開關,保持滑片的位置不變,用Rx替換R0,閉合開關后,有E=(R+Rx+RA1),解得Rx=100 Ω。
(3)若考慮電池內阻,根據閉合電路的歐姆定律有E=[(R+r)+R0+RA1],E=[(R+r)+Rx+RA1],解得Rx仍為100 Ω,則Rx的測量值不受電池內阻r的影響。
11(共61張PPT)
第九章 恒定電流
第4講 專題:測量電阻的
特殊方法
目錄
1
2
3
考點一 雙電表差值法
考點二 等效替代法
考點三 半偏法
考點四 電橋電路法
課時作業
4
5
考點一 雙電表差值法
1.安安法(電流表差值法)
電路圖
實驗原理 電流表A1、A2的讀數分別為I1、I2,電流表A1的內阻為r1,則根據并聯電路的電流、電壓規律有I1r1=(I2-I1)Rx,如果r1已知,可求出Rx的阻值;如果Rx已知,可求出電流表A1的內阻r1
應用技巧 缺少合適的電壓表時,可將已知內阻的電流表當作電壓表使用
例1 (2024·海南省儋州市高三下模擬)在測量定值電阻阻值的實驗中,提供的實驗器材如下:電壓表V1(量程3 V,內阻r1=3.0 kΩ),電壓表V2(量程5 V,內阻r2=5.0 kΩ),滑動變阻器R(額定電流1.5 A,最大阻值100 Ω),待測定值電阻Rx,電源E(電動勢6.0 V,內阻不計),單刀開關S,導線若干。
回答下列問題:
(1)實驗中滑動變阻器應采用________接法(填“限流”或“分壓”)。
分壓
(2)將虛線框中的電路原理圖補充完整。
答案 如圖所示。
(3)根據下表中的實驗數據(U1、U2分別為電壓表V1、V2的示數),在圖a給出的坐標紙上補齊數據點,并繪制U2 U1圖像。
答案 如圖所示。
測量次數 1 2 3 4 5
U1/V 1.00 1.50 2.00 2.50 3.00
U2/V 1.61 2.41 3.21 4.02 4.82
(4)由U2 U1圖像得到待測定值電阻的阻值Rx=_________ Ω(結果保留三位有效數字)。
(5)完成上述實驗后,若要繼續采用該實驗原理測定另一個定值電阻Ry(阻值約為700 Ω)的阻值,在不額外增加器材的前提下,要求實驗精度盡可能高,請在圖b的虛線框內畫出你改進的電路圖。
1.82×103
答案 如圖所示。
解析 (1)由電路圖可知,V1與Rx串聯,由于各電壓表的內阻比較大,滑動變阻器阻值較小,為了測得多組數據,滑動變阻器應采用分壓接法。
(2)根據實驗原理,其電路圖如圖1所示。
(3)根據表中的實驗數據,繪制的U2 U1圖像如圖2所示。
考點二 等效替代法
電路圖
操作步驟 如圖甲(或乙)所示,先讓待測電阻Rx接入電路,調節R2,使電流表(或電壓表)指針指在適當位置,讀出電流表(或電壓表)示數;然后斷開待測電阻,將電阻箱接入電路,保持R2阻值不變,調節電阻箱的阻值,使電流表(或電壓表)的示數仍為原來記錄的數值
實驗原理 根據待測電阻與電阻箱對電路的效果相同(電流表或電壓表示數相等),可知Rx=R1
說明:等效替代法測電阻其實是基于閉合電路歐姆定律,若兩次操作電表示數不同,題中條件充足,也可以根據閉合電路歐姆定律列式測出待測電阻阻值。
例2 為了測量一微安表表頭A的內阻,某同學設計了如圖所示的電路。圖中,A0是標準電流表,R0和RN分別是滑動變阻器和電阻箱,S和S1分別是單刀雙擲開關和單刀單擲開關,E是電池。完成下列實驗步驟中的填空:
(1)將S撥向接點1,接通S1,調節____,使待測表頭
指針偏轉到適當位置,記下此時______________的示數I;
(2)然后將S撥向接點2,調節_____,使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記下此時RN的讀數;
(3)多次重復上述過程,計算RN讀數的________,此即為待測微安表表頭內阻的測量值。
R0
標準電流表A0
RN
標準電流表A0的示數為I
平均值
解析 本題測量微安表表頭A的內阻采用的是等效替代法,則實驗的操作 如下:
(1)將S撥向接點1,接通S1,調節滑動變阻器R0,使待測表頭指針偏轉到適當位置,記錄此時標準電流表A0的示數I;由閉合電路歐姆定律有E=I(R0+rg0+rg+r)(其中r為電池內阻)。
(2)將S撥向接點2,調節電阻箱RN,使標準電流表A0的示數保持I不變,記錄此時RN的讀數;由閉合電路歐姆定律有E=I(R0+rg0+RN+r)。
(3)多次重復上述過程,得到多個RN的值。由(1)(2)中兩式可得待測微安表表頭內阻rg=RN,為了減小誤差,應計算RN讀數的平均值。
考點三 半偏法
1.電流表半偏法
例3 (2025·山西省晉城市高三模擬)實驗小組找到一刻度清晰的微安表G,其滿偏電壓不到0.5 V,該小組同學決定測量該微安表的內阻,可供選擇的器材如下:
A.微安表G(滿偏電流為150 μA,內阻未知);
B.滑動變阻器R1(0~5 Ω,允許通過的最大電流為2 A);
C.滑動變阻器R2(0~10 Ω,允許通過的最大電流為1 A);
D.電源E(電動勢約為6 V);
E.電阻箱R(最大阻值為9999 Ω);
F.開關兩個,導線若干。
(1)按圖甲所示的電路圖用筆畫線代替導線將圖乙中的實物連線。
(2)滑動變阻器應選擇______(選填“B”或“C”)。
答案 如圖所示。
B
(3)實驗過程:將滑動變阻器的滑片移至最_____(選填“左”或“右”)
端,合上開關S1、S2,緩慢移動滑動變阻器的滑片,使微安表指針滿
偏;保持滑片位置不變,僅斷開開關S2,調節電阻箱使微安表指針半
偏,此時電阻箱的四個旋鈕如圖丙所示,則微安表的內阻為______ Ω。
(4)若將該微安表改裝為量程為0.6 A的電流表,需_____(選填“串”或“并”)聯一個________ Ω(保留兩位小數)的定值電阻。
(5)測量微安表G的內阻時,在設計上存在系統誤差,這會導致(4)中電流表的測量值_______(選填“大于”“小于”或“等于”)真實值。

2400

0.60
大于
解析 (1)按照電路圖連接實物如圖所示。
(2)滑動變阻器采用分壓式接法,為了提高實驗精度,滑動變阻器應選總阻值較小的,即選B。
(3)閉合開關前將滑動變阻器的滑片移至左端,可以保護電路。
微安表指針滿偏后,斷開開關S2,可認為滑片與電源負極間的電壓
保持不變,微安表指針半偏時,電阻箱兩端的電壓與微安表兩端的
電壓相等,則微安表的內阻等于此時電阻箱的阻值,由圖丙可知為
2400 Ω。
(4)將該微安表改裝為量程為I=0.6 A的電流表,需并聯一個定值電阻。根據串、并聯電路規律有(I-Ig)R=IgRg,解得所需并聯的定值電阻的阻值R=0.60 Ω。
考點四 電橋電路法
例4 某興趣小組想要較精確地測量靈敏電流計G1的內阻Rg,實驗室中可供利用的器材有:
待測靈敏電流計G1:量程0~1 mA,內阻約500 Ω;
靈敏電流計G2:量程0~2 mA,內阻約200 Ω;
定值電阻R1:阻值為400 Ω;定值電阻R2:阻值為600 Ω;
電阻箱R:0~999.9 Ω,最小調節量0.1 Ω;
滑動變阻器R3:最大阻值300 Ω;滑動變阻器R4:最大阻值1000 Ω;
直流電源:電動勢1.5 V;開關一個,導線若干。
該小組設計的實驗電路圖如圖所示,連接好電路,并進
行實驗。
(1)實驗時,先將滑動變阻器和電阻箱的阻值調至接近最
大值,閉合開關,再減小電阻箱的阻值,當G2的示數為0時,
電阻箱的示數為750.9 Ω,G1的示數為0.80 mA。則G1的內
阻Rg=________ Ω;實驗中的滑動變阻器選用的是_____(選填“R3”或“R4”)。
(2)該電源的內阻對G1的內阻Rg的測量結果_______(選填“有”或“沒有”)影響。
500.6
R3
沒有
課時作業
1.有一個量程為3 V、內電阻約為4000 Ω的電壓表,現
用如圖所示的電路測量其內電阻。
(1)實驗過程的主要步驟如下,請分析填空。
A.斷開開關S,把滑動變阻器R的滑片P滑到_____端
(選填“a”或“b”);
B.將電阻箱R′的阻值調到零;
C.閉合開關S,移動滑片P的位置,使電壓表的指針指到3 V;
D.開關S處于閉合狀態,保持滑片P的位置不變,調節電阻箱R′的阻值,使電壓表指針指到___ V,讀出此時電阻箱R′的阻值,此值即為電壓表內電阻的測量值。
b
1.5
(2)電壓表內電阻的測量值R測和真實值R真相比,有R測_____R真(選填“>”或“<”)。
(3)實驗中可供選擇的滑動變阻器有兩種規格,甲的最大阻值為2000 Ω,乙的最大阻值為10 Ω。應選用______(選填“甲”或“乙”)。
>

解析:(1)A.在閉合S前,應保持分壓電路兩端電壓為0,滑動變阻器滑片應移到b端。D.本題使用半偏法測量電壓表內阻,當電阻箱阻值為0時,電壓表滿偏,示數為3 V;接入電阻箱后認為分壓電路兩端電壓不變,仍為3 V,當電壓表讀數為1.5 V時,電阻箱兩端電壓也為1.5 V,則電壓表內電阻與電阻箱阻值相等。
(2)電阻箱與電壓表串聯后,測量電路的電阻增加,則測
量電路兩端的總電壓稍大于3.0 V,則電阻箱兩端的電壓稍大于
1.5 V,則電阻箱的阻值大于電壓表的內阻,即有R測>R真。
(3)滑動變阻器在電路中為分壓接法,為減小實驗誤差和
方便調節,滑動變阻器的最大阻值應遠小于測量電路的電阻,
故應選擇最大阻值為10 Ω的,即應選用乙。
2.(2022·全國甲卷)某同學要測量微安表內阻,可利用的實驗器材有:電源E(電動勢1.5 V,內阻很小),電流表 (量程10 mA,內阻約10 Ω),微安表 (量程100 μA,內阻Rg待測,約1 kΩ),滑動變阻器R(最大阻值10 Ω),定值電阻R0(阻值10 Ω),開關S,導線若干。
(1)將圖中所示的器材符號連線,畫出實驗電路原理圖;
(2)某次測量中,微安表的示數為90.0 μA,電流表的示
數為9.00 mA,由此計算出微安表內阻Rg=______ Ω。
答案:如圖所示。
990
3.某同學用如圖甲所示的電路測量未知電阻Rx的阻值。已知電源電動勢約為4.5 V,內阻約為1.5 Ω,電壓表滿偏電壓為3 V,定值電阻R0=3.5 Ω,電阻箱R最大阻值為99.9 Ω。
(1)將S2接1,閉合開關S1前,該同學首先將電阻箱的阻值調到最大,這樣操作是_______(選填“正確”或“錯誤”)的;
錯誤
(2)多次改變電阻箱R的阻值,得到對應電壓表的示數U如下表,請根據實驗數據在圖乙中作出U R關系圖像;
答案:如圖所示。
電阻R/Ω 1.0 2.0 4.0 6.0 8.0 10.0
電壓U/V 0.75 1.28 2.00 2.45 2.76 3.00
(3)斷開S1,將S2接2,再閉合S1,電壓表示數為1.60 V,利用(2)中測繪的U R圖像可得Rx=______ Ω,考慮到電壓表為非理想電表,則Rx的測量值________(選填“大于”“小于”或“等于”)真實值。
2.9
等于
(3)電壓表示數為1.60 V,利用(2)中測繪的U R圖像可得Rx=2.9 Ω,該方法為等效替代法,電壓表內阻對Rx的測量無影響,則Rx的測量值等于真實值。
4.(2023·海南高考)用如圖1所示的電路測量一個量程為100 μA、內阻約為2000 Ω的微安表頭的內阻,所用電源的電動勢約為12 V,有兩個電阻箱可選,R1(0~9999.9 Ω),R2(0~99999.9 Ω)。
(1)RM應選_____,RN應選______。
(2)根據電路圖,請在圖2中把實物連線補充完整。
R1
R2
答案:如圖所示。
(3)下列操作順序合理排列是__________。
①將變阻器滑動頭P移至最左端,將RN調至最大值;
②閉合開關S2,調節RM,使微安表半偏,并讀出RM阻值;
③斷開S2,閉合S1,調節滑動頭P至某位置再調節RN使表頭滿偏;
④斷開S1、S2,拆除導線,整理好器材。
①③②④
(4)如圖3是RM調節后面板,則待測表頭的內阻為__________,
該測量值_______(填“大于”“小于”或“等于”)真實值。
(5)將該微安表改裝成量程為2 V的電壓表后,某次測量指針指
在如圖4所示位置,則待測電壓為________V(保留3位有效數字)。
(6)某次半偏法測量表頭內阻的實驗中,S2斷開、電表滿偏時
讀出RN值,在滑動頭P不變、S2閉合后調節電阻箱RM,使電表半偏
時讀出RM,若認為OP間電壓不變,則微安表內阻為_________(用
RM、RN表示)。
1998.0 Ω
小于
1.30
解析:(1)根據半偏法測電表內阻的原理可知,RM應與微安表頭的內阻相當,且閉合S2之后,滑動變阻器上方支路的電流應基本不變,則需要RN較大,這樣因接入RM對P左側支路造成的影響就可近似忽略,故RM應選R1,RN應選R2。
(2)根據電路圖連接實物圖如圖所示。
(3)為確保實驗電路安全,閉合開關S1、S2前,應調節滑動變阻器滑動頭至最左端使閉合S1后測量電路電壓為零,調節電阻箱RN至最大阻值;之后閉合S1單獨連入微安表,使之滿偏,再接入與微安表并聯的電阻箱RM,使微安表半偏;實驗完成,整理器材。故操作順序合理排列為①③②④。
5.(2025·湖北省宜昌市高三上檢測)某同學利用如圖甲所示的電路測量一待測電阻(約為200 Ω)的阻值??墒褂玫钠鞑挠校夯瑒幼冏杵鱎1(0~20 Ω),滑動變阻器R2(0~500 Ω),電阻箱R0(最大阻值為999.9 Ω),靈敏電流計G,電阻絲,電源E,開關S,導線若干。
(1)按原理圖甲將實物圖乙中的連線補充完整。
答案:如圖所示。
(2)完成下列填空:
①滑動變阻器R應選用______(選填“R1”或“R2”)。
②將電阻箱R0的阻值置于225.0 Ω,將R的滑片置于適當位置,接通S,再反復調節電阻絲上滑動觸頭P的接入位置。某次調節時發現電流計G中有從A流向B的電流,應將觸頭P向______(選填“左”或“右”)移動,直至電流計示數為0。
R1

③將電阻箱R0和待測電阻Rx位置對調,其他條件保持不變,發現將R0的阻值置于196.0 Ω時,在接通S后,電流計的示數也為0。則待測電阻的阻值為_____ Ω。
④某同學在對調電阻箱和待測電阻時,不小心將滑動變阻器的滑片移動了少許,對實驗結果_____影響(選填“有”或“無”)。
210

解析:(1)根據原理圖甲,實物圖連線如圖所示。
(2)①滑動變阻器R要使用分壓式接法,應選用總阻值較小的R1。
②某次調節時發現電流計G中有從A流向B的電流,說明A點電勢高于B點,因電阻絲上越往左側電勢越高,為使B點電勢提高到與A點電勢相等,應將觸頭P向左移動,直至電流計示數為0。
6.(2022·山東高考)某同學利用實驗室現有器材,設計了一個測量電阻阻值的實驗。實驗器材:
干電池E(電動勢1.5 V,內阻未知);電流表A1(量程10 mA,內阻為90 Ω);
電流表A2(量程30 mA,內阻為30 Ω);定值電阻R0(阻值為150 Ω);
滑動變阻器R(最大阻值為100 Ω);待測電阻Rx;開關S,導線若干。
測量電路如圖所示。
A1
60
100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列表

    <track id="r4fhd"></track>

    <pre id="r4fhd"><abbr id="r4fhd"><code id="r4fhd"></code></abbr></pre>
      <ul id="r4fhd"></ul>

        <menu id="r4fhd"></menu>
        1. 主站蜘蛛池模板: 将乐县| 金阳县| 黑河市| 舟山市| 县级市| 西城区| 瑞安市| 漠河县| 邻水| 苍梧县| 临洮县| 新巴尔虎右旗| 临澧县| 泊头市| 武隆县| 承德县| 乐平市| 乳山市| 阳谷县| 西平县| 信阳市| 安庆市| 金湖县| 桐柏县| 手游| 卢氏县| 浪卡子县| 贡嘎县| 菏泽市| 静乐县| 桐柏县| 安宁市| 如东县| 石门县| 丹巴县| 邻水| 霍山县| 石河子市| 蚌埠市| 汾阳市| 紫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