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2025年中考語文古代詩歌閱讀】專題09:古詩詞鑒賞之詩句賞析【課標要求】《課標》中要求考生具備初步欣賞古詩的能力,其中經??疾榭忌鷮υ娋渥饔玫姆治瞿芰ΑT诖痤}中,考生存在脫離詩句、架空分析,生搬硬套、詞不達意等問題。【考查重點】這種題型綜合性強、自由度大,它可以從內容、形象、語言、表達技巧、情感等角度賞析,有時可以等同于詞語賞析題、分析表達技巧題或句子情感分析題,但畢竟不能完全等同。有時又因賞析角度的不固定性,使答題的自由度較大,同時難度也較大。分為兩種題型:一是定向賞析型,題干規定好了鑒賞角度如“從虛實結合角度賞析某句";二是綜合賞析型,未規定賞析角度,需要考生自行選擇角度,如“請任選一個角度賞析某聯”。 【主要題型】(1)描述名句所展現的畫面,并揭示詩句的含義。(2)解釋某一聯的意思,并分析其情與景的關系。(3)解釋詩詞的意思,說出它們表達了作者怎樣的思想感情。(4)某句使用了哪種修辭手法?有何表達效果?(5)某詩句歷來受人們的贊賞,該如何理解?(6)詩歌的某聯成了千古名句,請分析原因。(7)你從某句詩中領悟到了什么人生哲理?(8)這首詩體現了怎樣的社會現實/情趣?【重點提示】名句鑒賞,就是對古詩詞中千古傳誦的名句,就其景、情、理、趣方面為人稱道之處品評分析。古代詩歌的語句具有表達凝練、內蘊豐富的特點,往往一句詩就蘊含著深刻的思想和高超的技巧。賈島“兩句三年得,一吟雙淚流”,杜甫“語不驚人死不休”。詩人常常經過反復琢磨,從詞匯寶庫中挑選出最貼切、最精確、最生動形象的詞語來描摹事物或表情達意。賞析的意義在于:尺幅之內,含不盡之意。狀難寫之景如在眼前,含不盡之意而在言外。【解題技巧】一、答題要點1.解釋該句的含意,寫出表達的情感;2.指出它在煉字、詞法、句法、章法,尤其是表達技巧方面的特點;3.根據該句在全詩中的位置,分析其對全詩所起的結構作用;4.點出其對表達主旨和情感所起的作用。二、詩歌鑒賞五步驟 第一步:判斷詩歌題材,確定詩歌類型;第二步:到詩詞后部找詩的中心(作者要抒的情、要表達的志);第三步:看前半部分寫了哪些意象,這些意象構成什么畫面,這些畫面有什么特點,對詩歌的中心有什么作用;第四步:做到五必看;必看題目(題日常常是詩眼,或中心事件);必看作者(知作者作品風格、身世、經歷);必看注釋(難懂的知識典故,有時答案也在其中);必看名句(中心詩眼常常在此);必看題干(題干的指向性很強,必須看清要求);第五步:看一看詩歌運用了哪些手法,這樣古詩鑒賞就很容易做了。組織成文時一般可用這樣的表達程式:(字詞句)含義+(修辭、表現等)手法+表達作用(效果)+抒發情感(揭示道理) 必考題型歸納考點一 :寫景類詩句【答題模版】運用了......(動靜結合/以動襯靜/視聽結合/虛實結合等手法),寫出了......(描述畫面+畫面特點),表達了......(情感)。【例題剖析】【例1】(2024·江蘇揚州·中考真題)閱讀下面詩歌,完成后面小題。過廣陵驛薩都剌①秋風江上芙蓉老,階下數株黃菊鮮。落葉正飛揚子渡,行人又上廣陵船。寒砧②萬戶月如水,老雁一聲霜滿天。自笑棲遲淮??廷?,十年心事一燈前。【注】①薩都剌,元朝詩人。②砧,搗衣石。③棲遲,長久居留。詩人長年客居南方,故稱淮???。【問題】《新元史》評薩都剌的詩具有“清麗”的特點,請結合“寒砧萬戶月如水,老雁一聲霜滿天”賞析。 【答案】該句使用了視聽結合的手法,渲染了凄涼、冷清、孤寂的氛圍,表達了詩人對家鄉的思念之情以及漂泊之苦,對于同樣分處兩地的人們寄予了深切的同情。 【解析】本題考查詩句賞析。“寒砧萬戶月如水,老雁一聲霜滿天”的意思是:月色如水,不遠處點點砧聲敲響,更顯一片寧靜;繁霜滿天,云天間一聲秋雁鳴叫,也催促游子踏上歸程。作者連用“寒砧、寒月,老雁、霜天”四個意象,視覺上寫月光如水,繁霜滿天,聽覺上寫點點砧聲敲響,一聲秋雁鳴叫,視聽結合,更進一步描繪出秋意深重的場景,渲染了凄涼、冷清、孤寂的氛圍,也委婉地抒寫出內心的悲愁。寒砧令人想起家中的妻子,寒月使人惆悵羈旅孤單,而歸鴻與霜天也似乎都在提醒詩人應該早點還鄉,表達了詩人對家鄉的思念之情以及漂泊之苦。 考點二 :抒情類詩句【答題模版】運用了......(融情于景/借景抒情/托物言志等手法)的抒情手法,寫出了......(描述畫面+畫面特點),抒發了......(情感)。【例題剖析】【例1】(2024·江西·中考真題)閱讀下面兩首宋詩,完成下面小題。新筍 朱松春風吹起籜龍①兒,戢戢②滿山人未知。急喚蒼頭③斫煙雨,明朝吹作碧參差。詠新荷 蔡楠朱闌橋下水平池④,四面無風柳自垂。疑似水仙⑤吟意⑥懶,碧羅箋⑦卷未題詩。[注]①籜(tuò)龍:竹筍的別名。②戢戢(jí):象聲詞。風吹竹筍聲。③蒼頭:仆人。④水平池:水與池面相平。⑤水仙:水中女神。⑥吟意:吟詩的興趣。⑦羅:絲織品。箋:精美的紙張,供題詩、寫信等用。【問題】從內容或寫作技巧的角度,簡要分析這兩首詩的共同點。 【答案】示例一:兩首詩都是寫新生事物,所寫景物清新而充滿生機,富有情趣。示例二:兩首詩寫物都發揮想象,運用了虛寫的手法。 【解析】本題考查比較閱讀。 根據兩首詩的題目“新筍”和“詠新荷”可知,這兩首詩分別描寫的是新生的竹筍和新生的荷。兩者都屬于新生事物。根據第一首詩中的“春風吹起籜龍兒,戢戢滿山人未知”可知,春風把竹筍都吹出了地面,滿山遍野聚在一起,人們都還不知道。作者描寫了新生的竹筍滿山遍野,景物清新而富有生機。根據第二首詩中的“疑似水仙吟意懶,碧羅箋卷未題詩”可知,作者想象水仙似乎是無意吟詩,反倒是有寫詩的興致,那些將舒未舒的新生荷葉就像是還沒有題詩的紙箋一樣。所寫畫面同樣清新且富有生機。第一首詩中的“急喚蒼頭斫煙雨,明朝吹作碧參差”是作者的想象,作者想象第二天竹筍長成竹子的情形,于是急忙喚起奴仆上山在那煙雨之中挖掘竹筍。第二首詩中的“疑似水仙吟意懶,碧羅箋卷未題詩”同樣是作者的想象,作者想象水仙似乎是無意吟詩,反倒是有寫詩的興致,那些將舒未舒的新生荷葉就像是還沒有題詩的紙箋一樣。所以這兩首詩都發揮了作者的想象,運用了虛寫的手法。 【例2】(2024·四川瀘州·中考真題)閱讀下面這首詩,完成小題。瀘川紀行①杜甫自昔瀘川負盛名,歸途邂逅慰老身。江山照眼靈氣出,古塞城高紫色②生。代有人才探翰墨,我來系纜結詩情。三杯入口心自愧,枯腸③無字謝主人。【注】①杜甫于代宗永泰元年(765年)從成都乘船東下,路過了瀘州,創作《瀘川紀行》一詩。瀘川即指瀘州。②紫色:可解為紫氣,即祥瑞之氣。③枯腸:一作“枯口”。【問題】請賞析“江山照眼靈氣出,古塞城高紫色生”兩句詩。 【答案】本句采用對偶的手法,“江山照眼”和“古塞城高”相對,“靈氣出”與“紫色生”相對,對仗工整,描繪出了瀘州山河靈秀,城池高峻,地理位置重要的特點,流露出作者對瀘州的贊美之情,呼應首句的“盛名”。【分析】本題考查詩句的賞析。“江山”和“古塞”一指河山,一指位置,意思相關,“照眼”意思為:耀眼,與“城高”相對,“靈氣”與“紫色”同為名詞,“出”和“生”同為動詞,因此上下為對偶句,對仗工整,上聯從江河山岳光亮耀眼生出仙靈之氣來展現出瀘州山河靈秀,下聯從瀘州地處古時邊界要塞,城池高峻,籠罩祥瑞之氣來展現瀘州地理位置的重要,流露出作者對瀘州的贊美之情,呼應首句的“盛名”。 考點三 :哲理類詩句【答題模版】描繪詩/詞句(+藝術手法)+蘊含的哲理及詩/詞人的態度。【例題剖析】【例1】(2024·四川達州·中考真題)閱讀下面這首唐詩,完成后面的問題。萬山潭作[唐]孟浩然垂釣坐磐石,水清心亦閑。魚行潭樹下,猿掛島藤間。游女昔解佩①,傳聞于此山。求之不可得,沿月棹②歌還。【注釋】①解佩:神話故事。鄭交甫游萬山,巧遇神女,心生愛慕,并向神女索取佩戴飾物,神女解佩贈之,一霎時,神女和佩物均不見,交甫悵然久之。②棹:船槳。【問題】請自選角度,結合詩句簡要賞析頷聯。 【答案】 頷聯運用了借景抒情的表現手法。潭水中游魚逍遙,碧波中樹影蕩漾,島上樹木蒼郁,猿猴倒 掛,輕盈自在,構成一幅生機勃勃的畫面。表現出作者的內心平和純粹,閑適自得。 【解析】本題考查詩句賞析。“魚行潭樹下,猿掛島藤間”句意:魚兒在樹蔭下游來游去,猿猴掛在枝上嬉戲打鬧。頷聯用“魚行”與“猿掛”,一低一高,遙相呼應,更拓展出空間的距離美。“潭樹下”與“島藤間”,一潭一島,一樹一藤,一下一上,也顯示出對稱美。這些描寫,表現了樹影蕩漾、樹木蒼郁的生機勃勃、美好景色;再用居其間的游魚“逍遙”、猿猴“輕盈自在”來暗示作者內心的清、閑。由此窺見他內心的純粹,閑適和曠達情懷。【例2】(2024·四川南充·中考真題)閱讀下面這首唐詩,完成后面的問題。望岳杜甫岱宗夫如何?齊魯青未了。造化鐘神秀,陰陽割昏曉。蕩胸生曾云,決眥入歸鳥。會當凌絕頂,一覽眾山小。 【問題】同是借景抒懷,本詩中的“會當凌絕頂,一覽眾山小”與王之渙《登鸛雀樓》中的“欲窮千里目,更上一層樓”所表達的人生追求有何異同?【答案】同:都強調人生要有高遠的追求和昂揚向上、積極進取的人生態度。異:杜詩更側重目標的確立、目標的高遠; 王詩更側重為實現目標而采取行動。 【詳解】本題考查分析概括能力??蓮闹黝}或內容方面比較異同。《望岳》的寫作背景是:唐玄宗開元二十三年(735),詩人到洛陽應進士,結果落第而歸,開元二十四年(736),二十四歲的詩人開始過一種不羈的漫游生活。作者北游齊、趙(今河南、河北、山東等地),這首詩就是在漫游途中所作。相同點:“會當凌絕頂,一覽眾山小”句意是:我一定要登上泰山的頂峰,那時遠眺,群山定會顯得渺小。表達詩人登臨泰山頂峰的決心,積極進取的人生態度和堅定豪邁的氣概。而“欲窮千里目,更上一層樓”句意是:想要看到千里之外的風光,那就要再登上更高的一層城樓。這兩句是寫作者登樓所感,意在鼓勵人們追求進步、積極向上。所以,兩句詩都強調人生要有高遠的目標,并有為理想目標而積極進取、努力拼搏的人生態度。不同點:依據“會當凌絕頂,一覽眾山小”句意可知,杜甫在詩歌中體現出了自己遠大的理想和志向。側重人生目標的確立。依據“欲窮千里目,更上一層樓”句意可知,王之渙的詩歌側重體現了為了實現目標而采取的行動及其過程。 詩句的作用解題思路與方法詩句的作用一般從內容和結構兩個方面答題。一、詩句在內容方面常見的作用: 1.點明時令、地點或環境;2.渲染某種氣氛,烘托人物某種形象;3.表現(暗示)人物心情;4..表現人物形象;5.描摹畫面; 6.點明主旨。二、詩句在結構方面常見的作用:1.詩歌首聯在全詩中的作用:(1)點明時令、地點,交代心情;(2)總括全詩,領起(引起)詩歌后面內容,引起讀者注意;(3)為下文描寫景物或抒發情感做鋪墊;(4)渲染氣氛,烘托人物某種情緒形象,奠定某種情感基調;(5)暗合(照應)題目,切入主題;(6)埋下伏筆;(7)如果首句設問,那么就有引人入勝或發人深省的作用。2.中間句的結構作用:(1)、過渡、承上啟下;(2)、埋伏筆,做鋪墊;(3)轉換話題?!稗D”是指結構上的跌宕和作者思路上的轉換(由事及理、由景及情、由物及人)。在詩詞的結構中,“轉”多在律詩的頸聯、絕句中的第三句、詞和曲中的“過片”。它能引導讀者從中理出思路,品味出作者的情感、詩歌主旨。3.尾句的結構作用:(1)總結全詩,深化或升華主題;(2)卒章顯志,點明題旨;(3)照應上文或題目,前后呼應。使詩歌結構嚴謹;(4)以景結情,言有盡而意無窮,耐人尋味。 考場練兵九、(2024·海南·二模)閱讀下面詩歌,完成下面小題。 行路難(其一)[唐]李白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盤珍羞直萬錢。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劍四顧心茫然。欲渡黃河冰塞川,將登太行雪滿山。閑來垂釣碧溪上,忽復乘舟夢日邊。行路難,行路難,多歧路,今安在?長風破浪會有時,直掛云帆濟滄海。17.品讀古詩,補全下表中的批注內容。 摘抄 批注詩句 修辭 描繪畫面 蘊含情感欲渡黃河冰塞川,將登太行雪滿山。 (1) (2) (3) 長風破浪會有時,直掛云帆濟滄海。 (4)詩句活用:有同學在畢業冊上寫下這兩句詩作為給好朋友的畢業贈言,你覺得這一贈言好嗎?請結合全詩談一談。 十、(2024·山西晉城·三模)閱讀下面詩歌,完成下面小題。 觀滄海曹 操東臨碣石,以觀滄海。水何澹澹,山島竦峙。樹木叢生,百草豐茂。秋風蕭瑟,洪波涌起。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漢燦爛,若出其里。幸甚至哉,歌以詠志。18.做出驚人偉業者常有凌云之志?!队^滄?!芬辉娔膸拙浣杵嫣氐南胂笫惆l了作者的雄心壯志?請抄寫下來并將你的理解批注在相應位置。詩句: 批注: 十一、(2024·山西晉中·三模)閱讀下面詩歌,完成下面小題。 使至塞上王維單車欲問邊,屬國過居延。征蓬出漢塞,歸雁入胡天。大漠孤煙直,長河落日圓。蕭關逢候騎,都護在燕然。19.《使至塞上》記述了王維出使塞上的旅程以及途中所見的塞外風光。請參照示例,從詩歌中另選一聯,為詩人的所見所感作批注。示例:“征蓬出漢塞,歸雁入胡天”一聯,詩人以“征蓬”“歸雁”自況,寫出了漂泊不定的內心感受。批注: 參考答案九、17.品讀古詩,補全下表中的批注內容。 【答案】【小題1】 (1)比喻、對偶 (2)想渡過黃河卻看見冰雪堵塞了大河,準備登上太行又見莽莽的風雪彌漫高山。描繪了一幅前路艱險,困難重重的畫面。 (3)形象地表明了人生道路上的艱難險阻,自己的政治出路被權貴堵塞。(或:表明自己濟世安民的理想無法實現。生動形象地寫出世道的艱難,蘊含著詩人無限的悲憤。) 【小題2】(4)這是很好的贈言。這首詩寫詩人的人生路途充滿艱難, “長風破浪會有時”一聯體現詩人 雖經歷坎坷仍心存希望,表現了詩人追求光明、積極樂觀的精神,同學們用它作為贈言,是希望友人對自身的能力堅信不疑,對人生前途充滿希望,所以這首詩是很好的贈言。 【詳解】(1)本題考查修辭手法。“欲渡黃河冰塞川,將登太行雪滿山”意為:想渡過黃河,堅冰堵塞大川;想登太行山,大雪遍布高山。前后兩句對仗工整,這是對偶。用“冰塞川”、“雪滿山”比喻人生道路上的艱難險阻,顯示了內心的苦悶抑郁。這是比喻。 (2)本題考查描繪詩中畫面。描繪畫面時,需尊重詩句原意,語言生動形象。原意為:想渡過黃河,堅冰堵塞大川;想登太行山,大雪遍布高山??擅枥L為:我想橫渡黃河,卻冰雪封河,無法前行。我想要登上太行山,此時的太行山卻是風雪載途,不得攀登。這兩句詩描繪了一幅前路艱險,阻礙重重的畫面。(3)本題考查詩句賞析?!坝牲S河冰塞川,將登太行雪滿山”緊承“心茫然”,正面寫“行路難”。詩人用“冰塞川”、“雪滿山”象征人生道路上的艱難險阻,具有比興的意味。一個懷有偉大政治抱負的人物,在受詔入京、有幸接近皇帝的時候,皇帝卻不能任用,被“賜金還山”,變相攆出了長安,這正像是遇到了冰塞黃河、雪擁太行。這兩句詩生動形象地表現了自己仕途的艱難,蘊含著無限悲憤。(4)本題考查詩句賞析。分析時首先要明確“長風破浪會有時,直掛云帆濟滄?!币昧四铣瘯r宗愨的典故,是詩人在面對坎坷的現實之路、對前途迷惘的情況下發出的最強音,表達了詩人在沉郁中奮起,重新鼓起滄海揚帆的勇氣。突出表現了詩人準備突破一切阻力去施展才華,實現抱負,不斷追求理想的樂觀積極心態。把這兩句詩作為贈言,可以鼓勵友人相信自己,相信美好未來,激勵友人積極勇敢面對人生中的挫折。所以這兩句詩適合作為贈言。十、18.【答案】 詩句: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漢燦爛,若出其里。 批注:兩個“若”字虛中有實,實中有虛。這是作者的想象之景,表現大海吞吐日月星辰的氣概,表現了詩人博大的胸懷。【詳解】本題考查詩句賞析。借奇特的想象抒發作者雄心壯志的詩句是“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漢燦爛,若出其里”。意思是:太陽和月亮升起降落,好像是從這浩瀚的海洋中發出的;銀河里的燦爛群星,也好像是從大海的懷抱里涌現出來的。運用想象,為虛寫,寫大海能夠吞吐日月,包攬星河,夸張的展現大海容納世間萬物的氣勢,將大海的氣勢和威力凸顯在讀者面前;將自己比作大海,在豐富的聯想中表現出作者博大的胸懷、開闊的胸襟、宏大的抱負;暗含一種要像大海容納萬物一樣把天下納入自己掌中的胸襟,表現其統一天下、建功立業的雄心壯志。十一、19.【答案】示例:“大漠孤煙直,長河落日圓”一聯,描繪了西北邊塞奇特、雄渾、壯闊的景觀,同時又巧妙地將詩人的孤寂融入其中。【詳解】本題考查詩歌鑒賞。《使至塞上》是一首邊塞詩,首聯交代此行目的和到達地點;頷聯即景設喻,用“征蓬”“歸雁”自比,寫飄泊之感;頸聯描繪了西北邊塞壯闊雄奇的景象,境界闊大,氣象雄渾;尾聯寫到達邊塞,被偵察兵告知:首將正在燕然前線。此詩既反映了邊塞圖景,同時也表達了詩人由于被排擠而產生的孤獨、寂寞、悲傷之情以及在大漠的雄渾景色中情感得到熏陶、凈化、升華后產生的慷慨悲壯之情,顯露出一種豁達情懷。據此分析作答即可。示例:“蕭關逢候騎,都護在燕然”,到了邊塞,卻沒有遇到將官,偵察兵告訴使臣:首將正在燕然前線。戰爭的慘況讓人心生震撼,作者又多了些慷慨悲壯之情。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