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學寫游記》——統(tǒng)編教材八下第五單元寫作項目學習教學設(shè)計教學目標:1.根據(jù)游蹤和自身體驗,合理安排游記寫作的順序,使文章有層次,有條理。2.能多角度觀察生活,抓住景物或者游覽場所的特點來寫,突出重點,詳略得當。3.寓情于景、情景交融,培養(yǎng)熱愛生活,熱愛自然的情懷。教學重難點:1.能多角度觀察生活,抓住景物或者游覽場所的特點來寫,突出重點,詳略得當。2.寓情于景、情景交融,培養(yǎng)熱愛生活,熱愛自然的情懷。教學過程:直接導入:你有沒有和父母、同學一起外出旅游過呢?把游覽時的經(jīng)歷和感受寫下來,就是游記。今天我們就來一起探討怎樣寫游記。項目一:世界那么大,我想去看看——足之所至活動一:知目標肯定有同學要說,那還不簡單嗎?那么我們先來看看下面這段“游記”:“5月28日,我和爸媽一起去游覽北海公園。10點,我們到了公園門口,買票進去。首先看到公園里有一個很大的湖,一些人在湖上劃船,湖邊有很多游客。我們沿湖行走,湖邊有亭子,亭中有人休息。我們爬上了名為瓊島的小山,看到了負有盛名的北海白塔。”你能說說以上“游記”的不足之處嗎?明確:“流水賬”式游記存在的問題:缺少對具體景物細致的描寫,材料主次不清,詳略不當;缺少自己游覽時生發(fā)的獨特思想情感的表達。這樣的“游記”在我們?nèi)粘5牧曌髦袑乙姴货r,所以這節(jié)課,我們就要結(jié)合第五單元學過的游記,跟著名家來學寫游記。請看本節(jié)課學習目標(出示學習目標)。活動二:明游蹤1.游記寫什么?明確:一是交代游蹤、通過游蹤記述游覽的經(jīng)過,以此串起全文。二是描寫景物,抒發(fā)感受。2.作文如串珠,需要一條線索。游記常常以“游蹤”為線索,將自然風光和游覽觀感有機結(jié)合起來。回顧《一滴水經(jīng)過麗江》:《一滴水經(jīng)過麗江》作者化身為一滴水,以水的蹤跡為線索從玉龍雪山頂→驛道→納西族村莊→麗江壩草甸→落水洞→黑龍?zhí)丁姆浇智啊窈印姆浇帧峭獾墓麍@和田地→麗江壩中→金沙江邊→躍入江流→奔向大海,全方位展現(xiàn)了麗江古城的自然風光、歷史沿革和人文景觀。行文借助一些標志性或提示性的詞句,把游蹤展現(xiàn)得非常清楚。3.游蹤起到交代和串聯(lián)的作用即可,不必將游覽行動巨細無遺地敘述出來。在寫作中,對重要的行程、有特色的景觀要重點描寫,其余的可以略寫甚至不寫。例如《在長江源頭各拉丹冬》側(cè)重寫冰塔林,這是著名的長江奇觀之一,是非常具有代表性的景物。又如:《小石潭記》從小丘西行百二十步,隔篁竹,聞水聲,如鳴佩環(huán),心樂之。伐竹取道,下見小潭,水尤清冽。全石以為底,近岸,卷石底以出,為坻,為嶼,為嵁,為巖。青樹翠蔓,蒙絡(luò)搖綴,參差披拂。 ——主次分明,詳略得當,重點突出。當然,游覽過程中一些特別的經(jīng)歷也可以寫出來,以增強文章的可讀性。比如《登勃朗峰》后半部分中“車夫之王”的言行,這是旅途中難得的趣事,值得一寫。小貼士:除此之外,游覽中見到的社會生活、風土人情、山川景物、名勝古跡以及聽到的神話傳說等,都可以作為游記的材料。活動三:邊學邊練在你記憶中,哪一次旅程讓你印象最深刻?在寫之前,請你以思維導圖的形式向大家介紹你的游蹤及見到的的景致。(課前導學任務(wù)單布置任務(wù))小貼士:旅途的見聞豐富多彩,但不可能什么都寫進文章里,下筆前要先理一理自己的思緒:本次游覽先后到過哪些地方?看到過哪些景致?準備詳寫的內(nèi)容是哪些?略寫的內(nèi)容又是哪些?哪些內(nèi)容可以不寫?項目二:橫看成嶺側(cè)成峰,遠近高低各不同——目之所至活動一:回顧技法怎樣才能把美麗獨特的景致更好地用文字呈現(xiàn)?讓我們來看看名家是怎么做的。1.可抓住最富有特征或代表性的,或者是最能打動你的景物來刻畫。比如馬克吐溫挑選博朗峰上色彩斑斕、變幻無窮的云彩來體現(xiàn)博朗峰的美麗景象。你看:“但見色彩斑斕,彩霞滿天,白云繚繞,輕歌曼舞,那朵朵白云精美柔細,宛如游絲蛛網(wǎng)一般。五光十色的粉紅嫩綠,尤為嫵媚動人,所有色彩清淡柔和,交相輝映,妖媚迷人。”2.可根據(jù)景物的特質(zhì),挑選好描寫角度,運用修辭手法,調(diào)動多種感官來描繪。比如梁衡從俯視的角度,運用比喻、擬人的修辭手法,調(diào)動視覺和聽覺,將壺口瀑布的磅礴氣勢、湍急驚險寫得淋漓盡致。你看:“只見那平坦如席的大水像是被一個無形的大洞吸著,頓然攏成一束,向龍槽里隆隆沖去,先跌在石上,翻個身再跌下去,三跌,四跌,一川大水硬是這樣被跌得粉碎,碎成點,碎成霧。”知識鏈接:梁衡在這段文字中主要采用了定點觀察方法。即作者的觀察點固定不變,隨著觀察視線的移動,把觀察到的景物按一定的順序依次進行描寫。這種方法可以使讀者明確把握作者觀察景物的位置和方向,便于讀者從作者的觀察點出發(fā),逐一再現(xiàn)景物,獲得身臨其境的感受。除此之外,也可以根據(jù)游覽的行蹤移步換景。3.在寫作中引用相關(guān)的詩文名句、民間故事、歷史傳說、人情風俗等,有助于增強文章的可讀性和文化氣息。如《壺口瀑布》中引用《元和郡縣圖志》介紹唐代壺口的位置還在這下游一千五百米處,《在長江源頭各拉丹冬》中談到了長江考察熱及中外勇士的探險,《一滴水經(jīng)過麗江》中談到麗江的歷史,談到東巴文字。這就需要游覽時用心搜集相關(guān)材料,在寫作時恰如其分地運用。小貼士:寫游記,除了上述方法,還可以用動靜結(jié)合、虛實結(jié)合、側(cè)面描寫等方法來描寫景物,力求突出景物的特點。活動二:邊學邊練欣賞日落視頻,根據(jù)你所看到的景象,用定點觀察法,抓住其特征,設(shè)定描寫角度,運用適當?shù)谋憩F(xiàn)手法,將其生動地描繪出來,150字左右。寫完后請你朗讀自己的作品,請爸爸媽媽點評。(播放日落短視頻)項目三:以我觀物,故物皆著我之色彩——心之所至活動一:再感名篇游記在寫游覽過程中的所見所聞時,往往需要作者把自己的獨特感受融入字里行間,讓所見之景成為自己內(nèi)心情感的載體。這樣會讓游記既有所見聞,又有所思所感,更富感染力。請仿照示例,說說甲、乙兩段描寫文字抒發(fā)了作者怎樣的情感。黃河博大寬厚,柔中有剛;挾而不服,壓而不彎;不平則呼,遇強則抗,死地必生,勇往直前。正像一個人,經(jīng)了許多磨難便有了自己的個性;黃河被兩岸的山,地下的石逼得忽上忽下,忽左忽右時,也就鑄成了自己偉大的性格。這偉大只在沖過壺口的一剎那才閃現(xiàn)出來被我們看見。示例:黃河在壺口淋漓盡致地展現(xiàn)了自己的偉力,作者贊美黃河,也正是贊美黃河所代表的中華民族百折不撓、自強不息的精神。【甲】遠方白色金字塔的各拉丹冬統(tǒng)領(lǐng)著冰雪勁旅,天地間浩浩蒼蒼。這一派奇美令人眩暈,造物主在這里盡情地賣弄著它的無所不能的創(chuàng)造力。明確:表達了作者被眼前各拉丹冬壯美的景色所震撼,也慨嘆于大自然創(chuàng)造的偉力。【乙】良久,我們終于感悟到,眼前的絢麗色彩以及它們的無窮變幻便是我們從飄浮的肥皂泡中能看到的一切,泡泡所到之處,種種色彩變幻,盡被攝入其中。自然界中最美麗最精致的造物,莫過于肥皂泡泡了:剛才空中的華麗色彩,天衣云錦,恰如那在陽光下破裂并蔓延開去的皂泡。我想,假如世上只有一個肥皂泡,其價值會是多少呢?明確:至精至美者,往往不能長久,因而尤足珍視。這是作者由眼前景物得來感悟,同時也是對景物之美的高度贊賞。作者的情感與遐思都借“肥皂泡”來表達,既含蓄又富有意趣。活動二:融情于景請你在剛剛完成的“日落”景物描寫文字中加入自己的獨特感受,抒發(fā)你的思想感情。項目四:美文拓讀奇文共欣賞,疑義相與析,課堂尾聲,讓我們一起來看一篇佳作《游三峽》,看小作者如何安排游蹤,取舍詳略,寫景抒情。游三峽7月26日,我乘坐“江渝234號”,乘風破浪,來到三峽之口,白帝城之下。隱沒在綠樹叢中的白帝城,像個害羞的小姑娘,只露出半邊臉。當年劉備曾在此據(jù)守,這里還曾住過不知多少猛將大帥,本應(yīng)當氣勢不凡,今日一見,怎如此害羞?三峽口,兩座擎天石柱,上懸下削,壁立對峙。“兩峽相抱如門閥,一穴大風從中出”,“眾水聚萬涪,瞿塘爭一門”。全川之水匯于門下,奪路爭流,激起巨波,發(fā)出怒吼,更添門之雄偉壯麗。三峽的山——險。危峰兀立,拔地而起。這里有“西控巴渝收萬壑,東連荊楚壓群山”的雄偉嵯峨,又獨具“高江急峽雷霆斗,古木蒼藤日月昏”的險峻磅礴。身處其間,登時變得渺小異常,有一種“峰與無關(guān)接,舟從地窟行”的感覺。船行江面,抬頭仰望,只見一線天光,幾口懸棺掛于半空之中,那古老的傳說,給三峽更添了幾許神秘……三峽的山——秀。千山碧,青翠蒼勁,有的如龍翻騰,有的若鳳展翅,有的似丹青屏障,真是無奇不有,各展英姿。“神女峰”是群山中的佼佼者,她孤峰突起,高它山一籌,似亭亭玉立的少女,深情地眺望遠方……江水匆匆,細雨飄灑,江面白帆點點,空中云霞悠悠,比畫卷生動,比仙境美妙。待紅日探出頭來,輕舟已過萬重山,川江號子雄渾的音符合著拍岸的驚濤,化成山之魂,水之魄。山襯托水,水依托山,給人間呈現(xiàn)出種種嫵媚與雄壯。“更立西江石壁,截斷巫山云雨,高峽出平湖。神女應(yīng)無恙,當驚世界殊。”宏偉的三峽大壩宛如一條銀灰色的巨龍,橫臥長江,吞云吐霧,震驚了巫山神女;仿佛一座宮殿的三峽電站瑰麗壯觀,氣魄宏偉,它發(fā)出的強大電流照亮了半個中國,閃耀著新世紀的民族之光。水位抬高175米,雄奇秀麗的三峽風景全貌仍在。夔門依舊雄偉,神女依然無恙,白帝城更添風采。三峽大壩給三峽畫上了一個充分顯示人類無窮力量的驚嘆號。“嘟——”響亮的汽笛聲,把陶醉在美景中的我驚醒。望著眼前的青山綠樹,我真有點兒樂而忘返了。我一定要將這縷縷詩情、悠悠畫意永遠刻在心中。感謝你,三峽的山,三峽的水,三峽的壩!是你,讓我領(lǐng)略到祖國山河的雄姿!是你,讓我陶醉在祖國的青山綠水間!點評:寫游記可以按照行蹤來寫,也可以根據(jù)作者的主觀感受和獨特體驗,進行分類描摹。本文小作者游覽的時候,選取了三峽具有代表性的景點進行描寫,表達自己的感受,可謂內(nèi)容充實,文采斐然,令人贊嘆。1.寫作順序合理而有序,先寫山再寫水,然后寫三峽大壩,有總有分,層次分明,條理清晰。2.抓住特點,運用準確而精美的語言來描述。文中運用了排比、比喻等多種修辭手法,生動地描繪了三峽山水的特色,凸顯三峽大壩的特點,同時引用大量描寫山水的詩句、歷史故事和神話傳說,使文章在詩情畫意中又添了一分古韻。3.情景交融,寫景抒懷。將熱愛祖國大好河山的情懷融入對三峽之景的描繪中,可謂情景交融。【實戰(zhàn)演練】古語云:讀萬卷書,行萬里路。近年來,隨著生活水平的提高,同學們外出旅游的機會多了,城市的繁華、鄉(xiāng)村的秀美、名勝古跡的魅力,無不給同學們留下深刻的印象。請大家把這些印象變成文字,利用今天學習的方法進行寫作,完成一篇游記,不少于600字。寫作助手:順序安排:可按游蹤,先畫出當時的游覽路線圖,按照游覽順序擬寫出寫作提綱;也可以根據(jù)主觀感受和獨特體驗,進行分類描摹。回想游覽時最深的印象及總體感受,據(jù)此確定材料取舍與敘述詳略。最好的游記是作者不僅完成了一場外部的旅行,而且實現(xiàn)了一次內(nèi)心的旅行。這樣的旅行擁有兩種敘述對象:行程本身、作者本人。【板書設(shè)計】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