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字幕精品无码一区二区,成全视频在线播放观看方法,大伊人青草狠狠久久,亚洲一区影音先锋色资源

第七單元 第33講 染色體變異(課件 學案 練習,共3份)2026屆高中生物學一輪復習

資源下載
  1. 二一教育資源

第七單元 第33講 染色體變異(課件 學案 練習,共3份)2026屆高中生物學一輪復習

資源簡介

第33講 染色體變異
一、選擇題
1.(2025·山東青島模擬)下列有關低溫誘導洋蔥細胞染色體數目的變化實驗的說法,正確的是(  )
A.為使組織中的細胞相互分離,應選用卡諾氏液處理洋蔥組織切片
B.卡諾氏液處理后,需要用體積分數為95%的酒精進行沖洗
C.將洋蔥根尖制成裝片后進行低溫處理,然后在高倍鏡下觀察染色體變化
D.低溫處理洋蔥根尖后,會引起成熟區細胞染色體數目的變化
2.(2025·山東濟南期中)下圖是野生祖先種和栽培品種香蕉的染色體核型圖,下列相關敘述正確的是(  )
A.栽培品種和野生祖先種體細胞中每個染色體組都含11條染色體
B.栽培品種和野生祖先種都是香蕉,不存在生殖隔離
C.用秋水仙素處理野生祖先種的幼苗可以直接獲得栽培品種香蕉
D.栽培品種香蕉可正常進行減數分裂,形成的配子含有11條染色體
3.(2025·廣東汕頭高三質檢)普通牡蠣(2n=20)在產生配子之前,性腺的發育會消耗體內儲存的營養物質導致品質下降。用適宜濃度的6-DMAP誘導普通牡蠣處于減數分裂Ⅱ的次級卵母細胞,抑制其減數分裂Ⅱ產生的極體釋放,再與普通牡蠣的精子結合獲得三倍體牡蠣,可避免牡蠣繁殖期間品質下降的問題。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三倍體牡蠣是不同于二倍體牡蠣的新物種
B.三倍體牡蠣培育過程涉及染色體數目變異
C.三倍體牡蠣減數分裂時能形成15個四分體
D.抑制普通牡蠣受精卵的第一次卵裂也可獲得三倍體牡蠣
4.(2025·平頂山市一中質檢)下列是對a~h所示的生物體細胞中各含有幾個染色體組的敘述,正確的是(  )
A.細胞中含有一個染色體組的是圖d、g,對應個體一定是由雄配子發育而來的單倍體
B.細胞中含有兩個染色體組的是圖f、h,對應個體是二倍體
C.細胞中含有三個染色體組的是圖a、b,對應個體不一定是三倍體
D.細胞中含有四個染色體組的是圖c、f,對應個體是四倍體
5.(2025·山東濟寧高三期末)某大豆突變株表現為黃葉,其基因組成為rr。為進行R/r基因的染色體定位,用該突變株作父本,與不同的三體(2N+1)綠葉純合體植株雜交,選擇F1中的三體與黃葉植株雜交得F2,下表為部分研究結果。以下敘述錯誤的是(  )
母本 F2表型及數量
黃葉 綠葉
9-三體 21 110
10-三體 115 120
A.F1中三體的概率是1/2
B.可用顯微觀察法初步鑒定三體
C.突變株基因r位于10號染色體上
D.三體綠葉純合體的基因型為RRR或RR
6.(2024·山東泰安模擬)如下圖為四個精細胞示意圖,下列有關分析不正確的是(  )
A.①配子出現的原因是染色體結構變異中的易位
B.③配子出現的原因是發生了染色體缺失
C.④配子出現的原因是非同源染色體片段易位
D.①②③④四個精細胞可能由同一個精原細胞產生
7.(2025·哈師大附中質檢)某家畜群體中存在的染色體變異類型如圖所示,體細胞中含有一條重接染色體的個體稱為重接雜合子,同時含有兩條的則是重接純合子。下列說法錯誤的是(  )
A.上述過程發生了染色體數目變異 B.上述過程發生了染色體結構變異
C.重接純合子減數分裂能產生正常配子 D.重接雜合子減數分裂能產生正常配子
8.(2025·山東濟南期中)某二倍體動物體細胞中某兩對染色體上部分基因及位置關系如圖甲。①~⑥是發生變異后的細胞染色體模式圖,下列有關說法錯誤的是(  )
A.①和②變異類型相同,發生于減數分裂Ⅰ的后期 B.甲→⑤過程可通過自交或單倍體育種來實現
C.③屬于染色體結構變異,會發生染色體片段的斷裂 D.具有④或⑥的染色體組合的受精卵可能發育成個體
9.(2025·湖南衡陽模擬)太空育種也稱空間誘變育種,就是將農作物種子或試管種苗送到太空,利用太空特殊的、地面無法模擬的環境(微重力、強輻射和高真空等)的誘變作用,使種子產生變異,再返回地面選育新種子、新材料,培育新品種的作物育種新技術。下列敘述不正確的是(  )
A.微重力、強輻射等環境可引起太空種子的定向變異
B.以種子或種苗作為誘變對象的原因是種子或種苗細胞分裂旺盛,易發生基因突變
C.太空育種與其他育種方式相結合能培育更多的新品種
D.若經太空育種的種子發生了基因突變,則萌發后的植株表型不一定改變
二、非選擇題
10.(2025·湖南高三長沙一中校聯考)正常玉米的葉色有深綠和淺綠兩種,玉米葉色的遺傳受到細胞核中基因A和a的控制,基因A可控制葉綠素的合成,基因a不能控制葉綠素的合成。請據此回答下列問題:
(1)基因A和a稱為一對   基因,這對基因的根本區別是                    。
(2)研究人員發現,淺綠色玉米自交,F1成熟植株的表型及比例為深綠色∶淺綠色=1∶2。F1成熟植株隨機交配,F2成熟植株中淺綠色占    。
(3)在種植深綠色玉米植株的時候,發現一株淺綠色玉米植株。為確定該變異是由基因突變(圖1)造成的,還是由染色體片段缺失(圖2)造成的(已知染色體片段缺失的花粉不育),研究人員用深綠色玉米植株和該淺綠色玉米植株為親本,完成如下雜交實驗:
實驗方案:①親本選擇:選擇深綠色玉米植株與該淺綠色玉米植株分別作為     進行雜交。②分析比較子代成熟后的表型及比例
結果及結論:如果子代的表型及比例為              ,則該淺綠色植株是由基因突變造成的;如果子代的表型及比例為        ,則該淺綠色植株是染色體片段缺失造成的。
第33講 染色體變異
1.B 為使組織中的細胞相互分離,應選用解離液處理洋蔥組織切片,A錯誤;卡諾氏液處理后,需要用體積分數為95%的酒精進行2次沖洗,B正確;將洋蔥根尖低溫處理后制成裝片,然后在高倍鏡下觀察染色體變化,C錯誤;根尖成熟區細胞不進行有絲分裂,故低溫處理洋蔥根尖后,不會引起成熟區細胞染色體數目的變化,D錯誤。
2.A 栽培品種的體細胞中含3個染色體組,野生祖先種的體細胞中含2個染色體組,兩者每個染色體組都含11條染色體,A正確;栽培品種和野生祖先種不能雜交產生后代,存在生殖隔離,屬于不同的物種,B錯誤;用秋水仙素處理野生祖先種的幼苗,染色體加倍,成為四倍體,不能直接獲得三倍體栽培品種香蕉,C錯誤;栽培品種香蕉為三倍體,減數分裂時聯會紊亂,一般不能形成正常的配子,D錯誤。
3.B 三倍體牡蠣不能進行減數分裂產生正常配子,是不育的個體,不能算一個物種,A錯誤;三倍體牡蠣有三個染色體組,二倍體牡蠣只有兩個染色體組,因此三倍體牡蠣培育過程涉及染色體數目變異,B正確;三倍體牡蠣由于染色體無法正常配對,不能形成15個四分體,C錯誤;抑制普通牡蠣受精卵的第一次卵裂會使染色體數目加倍,結果形成四倍體,D錯誤。
4.C 細胞中含有一個染色體組的是圖d、g,對應個體也可能是由雌配子發育而來的,A錯誤;細胞中含有兩個染色體組的是圖c、h,對應個體可能是二倍體,B錯誤;細胞中含有三個染色體組的是圖a、b,對應個體如果是由受精卵發育形成的,則為三倍體,如果是由配子直接發育形成的,則為單倍體,C正確;細胞中含有四個染色體組的是圖e、f,對應個體不一定是四倍體,D錯誤。
5.C 假設R/r基因位于9號染色體上,用該突變株(rr)作父本,與三體綠葉純合體植株(RRR)雜交,F1基因型為1/2Rr、1/2RRr,選擇F1中的三體(RRr)與黃葉植株(rr)雜交得F2,F2為Rr∶Rrr∶RRr∶rr=2∶2∶1∶1,即綠葉∶黃葉=5∶1,根據題表分析,該突變株與9-三體綠葉純合體植株雜交,F2中綠葉∶黃葉≈5∶1,該突變株與10-三體綠葉純合體植株雜交,F2中綠葉∶黃葉≈1∶1,所以R/r基因位于9號染色體上,A正確,C錯誤;三體屬于染色體數目變異,可用顯微觀察法初步鑒定三體,B正確;若R/r基因位于與形成三體有關的染色體上,則三體綠葉純合體的基因型為RRR,若R/r基因位于與形成三體無關的染色體上,則三體綠葉純合體的基因型為RR,D正確。
6.C 據圖分析,①配子中右側的染色體d部分來自非同源染色體,屬于染色體結構變異中的易位,A正確;③配子異常,是發生了染色體缺失所致,B正確;④配子出現的原因是同源染色體的非姐妹染色單體的互換,C錯誤;從圖中基因及染色體的關系來看,Ab基因在同一條染色體上,aB基因在另一條與之同源的染色體上,而D,d基因位于另一對同源染色體上,①②③④可能來自同一個精原細胞,D 正確。
7.C 題圖所示過程發生了染色體變異,由于脫離的殘片最終會丟失,因此細胞中的染色體數目減少,A正確;題圖所示過程中發生了染色體結構變異,非同源染色體進行了連接,相當于易位,B正確;重接純合子的細胞中染色體數目比正常細胞少兩條,產生的配子中少一條染色體,C錯誤;重接雜合子含有13號、17號以及二者重接染色體,減數分裂時13號、17號染色體可移向細胞同一極,產生正常配子,D正確。
8.A 由圖可知,①表示同源染色體上非姐妹染色體單體間的互換,屬于基因重組,發生在減數分裂Ⅰ前期;②為非同源染色體間部分片段交換引起的易位,屬于染色體結構變異,可以發生在任何時期,A錯誤;甲→⑤的過程可通過自交或單倍體育種來實現,B正確;③表示染色體上的基因位置顛倒,屬于染色體結構變異中的倒位,會發生染色體片段的斷裂和重接,C正確;④⑥的變異方式為染色體數目變異,具有④或⑥的染色體組合的受精卵理論上可以進行有絲分裂,有能夠發育成個體的可能性,D正確。
9.A 微重力、強輻射等環境引起太空種子的變異是不定向的,A錯誤;基因突變主要發生于細胞分裂前的間期,種子和種苗細胞分裂旺盛,更容易發生基因突變,B正確;太空育種的原理是基因突變,屬于誘變育種,選育出符合要求的品種后,可結合雜交育種、單倍體育種等育種方式,培育更多的新品種,C正確;若太空種子發生了基因突變,由于密碼子具有簡并等原因,萌發后的植株表型不一定改變,D正確。
10.(1)等位 脫氧核苷酸(或堿基)的排列順序不同 (2)1/2 (3)母本、父本 深綠色∶淺綠色=1∶1 全為深綠色
解析:(1)基因A和a控制一對相對性狀,稱為一對等位基因,基因A和a的根本區別是不同基因中脫氧核苷酸(或堿基)的排列順序不同。(2)淺綠色玉米自交,F1成熟植株的表型及比例為深綠色∶淺綠色=1∶2,原因為深綠色玉米的基因型為AA,淺綠色玉米的基因型為Aa;Aa自交,F1中AA∶Aa∶aa=1∶2∶1;由于基因a不能控制葉綠素的合成,F1中的aa缺乏葉綠素在幼苗時期就死亡,故F1成熟植株中深綠色∶淺綠色=1∶2,即AA=1/3,Aa=2/3,產生A配子的概率為2/3,產生a配子的概率為1/3,F1成熟植株隨機交配,則F2中基因型AA=4/9,Aa=4/9,aa=1/9,其中aa缺乏葉綠素在幼苗時期就死亡,故F2成熟植株中AA∶Aa=1∶1,即淺綠色占1/2。(3)已知具有染色體片段缺失(缺失A基因所在染色體片段)的花粉不育,所以選擇該淺綠色玉米植株(基因型為Aa或AO)作為父本,深綠色玉米植株(基因型為AA)作母本進行雜交,分析比較子代的表型及比例。如果該變異是由基因突變(圖1)造成的,則淺綠色植株可以產生A和a兩種配子,深綠色植株產生A一種配子,后代為AA∶ Aa=1∶1,即子代的表型及比例為深綠色∶淺綠色=1∶1;如果該變異是由染色體片段缺失(圖2)造成的,則淺綠色植株只產生A一種配子,與深綠色植株雜交,后代全為深綠色。
2 / 3第33講 染色體變異
課程標準
舉例說明染色體結構和數目的變異都可能導致生物性狀的改變甚至死亡。
考點一 染色體數目變異
1.染色體變異的概念和類型
(1)概念:生物體的體細胞或生殖細胞內染色體數目或結構的變化。
(2)類型:染色體數目的變異和染色體結構的變異。
2.染色體數目變異的類型及實例
3.染色體組分析(根據果蠅染色體組成圖歸納)
(1)如圖中雄果蠅體細胞染色體中的一個染色體組可表示為                。
(2)組成特點
①形態上:細胞中的          ,在形態上各不相同。
②功能上:控制生物生長、發育、遺傳和變異的      ,在功能上各不相同。
提醒 染色體組與基因組:對于二倍體來說,染色體組是二倍體生物配子中的染色體。基因組:對于有性染色體的生物(二倍體),其基因組為常染色體/2+兩條不同的性染色體;對于無性染色體的生物,其基因組與染色體組相同。
4.單倍體、二倍體和多倍體
項目 單倍體 二倍體 多倍體
概念 體細胞中染色體數目與本物種    染色體數目相同的個體 體細胞中含有兩個染色體組的個體 體細胞中含有三個或三個以上染色體組的個體
項目 單倍體 二倍體 多倍體
發育 起點 (通常是)受精卵 (通常是)受精卵
植株 特點 ①植株弱小; ②高度不育 正常可育 ①莖稈粗壯; ②葉片、果實和種子較大; ③營養物質含量豐富
體細胞 染色體 組數 ≥1 2 ≥3
舉例 蜜蜂的雄蜂 幾乎全部的動物和過半數的高等植物 香蕉(三倍體);馬鈴薯(四倍體);八倍體小黑麥
提醒 ①單倍體不一定只含1個染色體組,可能含同源染色體,可能含等位基因,也可能可育并產生后代,如馬鈴薯(四倍體)產生的單倍體。
②單倍體不同于單體。
③二倍體、多倍體不一定來自受精卵,如植物組織培養得到的二倍體、多倍體。
【教材拾遺】 (必修2 P88相關信息)(1)被子植物中,約有33%的物種是多倍體。例如,普通小麥、棉、煙草、菊、水仙等都是多倍體。
(2)秋水仙素(C22H25O6N)是從百合科植物秋水仙的種子和球莖中提取出來的一種植物堿。它是白色或淡黃色的粉末或針狀結晶,有劇毒,使用時應當特別注意。
5.低溫誘導植物細胞染色體數目的變化
(1)實驗原理
用低溫處理植物的分生組織細胞,能夠         的形成,以致影響細胞有絲分裂中染色體被拉向兩極,導致細胞不能分裂成兩個子細胞,植物細胞的染色體數目發生變化。
(2)實驗步驟
(3)實驗現象:視野中既有正常的二倍體細胞,也有染色體數目發生改變的細胞。
(4)實驗中的試劑及其作用
提醒 秋水仙素與低溫誘導染色體數目的方法在原理上相似之處是都能誘導染色體數目加倍,都與抑制紡錘體的形成有關,著絲粒分裂后沒有紡錘絲的牽引作用,因此不能將染色體拉向細胞的兩極,導致細胞中的染色體數目加倍。
(5)實驗成功關鍵點
1.(必修2 P87正文)生物體的體細胞或生殖細胞內染色體數目或結構的變化,稱為染色體變異。(  )
2.(必修2 P88正文)秋水仙素處理萌發的種子或幼苗可使細胞內染色體數目加倍。(  )
3.(必修2 P88正文)多倍體莖稈粗壯,葉片、果實和種子都比較大,結實率高。(  )
4.(必修2 P88正文)單倍體個體都一定沒有等位基因和同源染色體。(  )
5.(必修2 P88正文)二倍體生物的單倍體都是高度不育的。(  )
6.(必修2 P89正文)卡諾氏液可使組織細胞互相分離開。(  )
1.如圖是四種不同生物體細胞的染色體組成情況,有關敘述正確的是(  )
A.圖a含有2個染色體組,圖b含有3個染色體組
B.由圖b細胞組成的個體是三倍體
C.圖c有3個染色體組,每個染色體組有2條染色體
D.由圖d細胞組成的個體可能是由配子發育而來的
題后歸納
“三法”判定染色體組
(1)根據染色體形態判定
細胞內形態、大小相同的染色體有幾條,則含有幾個染色體組。
(2)根據基因型判定
在細胞或生物體的基因型中,控制同一性狀的基因(包括同一字母的大、小寫)出現幾次,則含有幾個染色體組。
(3)根據染色體數和染色體的形態數推算
染色體組數=染色體數/染色體形態數。如果蠅體細胞中有8條染色體,分為4種形態,則染色體組數為2組。
2.下列關于單倍體、二倍體和多倍體的敘述,不正確的是(  )
A.二倍體生物一定是由受精卵直接發育而來的
B.單倍體生物體細胞中不一定只含有一個染色體組
C.采用花藥離體培養的方法得到的個體是單倍體
D.三倍體無子西瓜體細胞含有三個染色體組
3.(2025·河北石家莊調研)低溫誘導植物(洋蔥根尖)細胞染色體數目變化的實驗中,下列相關敘述錯誤的是(  )
A.在低倍鏡視野中既有正常的二倍體細胞,也有染色體數目發生改變的細胞
B.洋蔥根尖在冰箱的低溫室內誘導48~72 h,可抑制細胞分裂中染色體的著絲粒分裂
C.用卡諾氏液固定細胞的形態,用醋酸洋紅液對染色體染色
D.低溫處理洋蔥根尖分生組織細胞,作用的時期是細胞有絲分裂前期
考點二 染色體結構變異
1.染色體結構變異的原因:受各種因素影響(如:各種射線、代謝失調等),染色體的斷裂以及斷裂后片段不正常的重新連接。
2.類型及實例
3.染色體結構變異的結果:染色體結構的改變,會使排列在染色體上的基因    或      發生改變,導致性狀的變異。
4.染色體結構變異對生物性狀的影響:大多數染色體結構變異對生物體是不利的,有的甚至會導致生物體死亡。
提醒 基因突變和染色體變異中的“缺失或增加”對生物性狀的影響不一樣。DNA分子上若干基因的缺失或重復(增加),屬于染色體結構變異,會改變基因的數量,不改變基因的結構,一般對生物性狀影響較大;DNA分子上某個基因內部堿基的缺失或增添(增加),會改變基因的結構,不改變基因的數量和位置,屬于基因突變。與染色體變異相比,基因突變對生物性狀的影響相對較小。
1.(必修2 P90圖5-7)染色體上某個基因的丟失屬于基因突變。(  )
2.(必修2 P90圖5-7)染色體片段的缺失和重復必然導致基因種類的變化。(  )
3.(必修2 P90圖5-7)染色體易位不改變基因數量,一般不會對個體性狀產生影響。(  )
4.(必修2 P90圖5-7)染色體的倒位在光學顯微鏡下一般不能觀察到。(  )
5.(必修2 P90正文)兩條染色體相互交換片段引起的變異都屬于染色體結構變異。(  )
1.(2025·保定高一月考)在某些外界條件作用下,圖a中某對同源染色體發生了變異(如圖b),則該種變異屬于(  )
A.基因突變 B.染色體數目變異
C.缺失 D.重復
2.(2025·山東兗州檢測)甲~丁表示細胞中不同的變異類型,甲中英文字母表示染色體片段。下列敘述正確的是(  )
A.甲~丁的變異類型都會引起染色體上基因數量的變化
B.甲~丁的變異類型都可能出現在根尖分生區細胞的分裂過程中
C.若乙為精原細胞,則它一定不能產生正常的配子
D.圖中所示的變異類型中甲、乙、丁可用光學顯微鏡觀察檢驗
歸納總結
染色體結構變異、基因突變和基因重組的比較
(1)染色體結構變異與基因突變的區別
(2)易位與互換的區別
3.(2025·南昌模擬)正常的水稻體細胞染色體數為2n=24。現有一種三體水稻,細胞中7號染色體有三條。該水稻細胞及其產生的配子類型如圖所示(6、7為染色體標號;A為抗病基因,a為易感病基因;①~④為四種配子類型)。已知染色體數異常的配子(①③)中雄配子不能參與受精作用,雌配子能參與受精作用。以下說法正確的是(  )
A.形成配子①的次級精母細胞中染色體數一直為13
B.正常情況下,配子②④可由同一個初級精母細胞分裂而來
C.以該三體抗病水稻作父本,與易感病水稻(aa)雜交,子代中抗病∶感病=5∶1
D.以該三體抗病水稻作母本,與易感病水稻(aa)雜交,子代抗病個體中三體植株占3/5
方法技巧
幾種常考變異類型產生配子的分析方法
考點三 生物育種的原理和應用
1.雜交育種(以培育顯性純合子植物品種為例)
2.誘變育種
3.單倍體育種
提醒 ①單倍體育種包括花藥離體培養和秋水仙素處理兩個過程。
②單倍體育種一般應用于二倍體植物,四倍體植物通過單倍體育種形成的個體不一定是純合子。
【教材拾遺】 (必修2 P89與社會的聯系)單倍體育種能明顯縮短育種年限的原因是用單倍體育種方法培育得到的植株,不但能夠正常生殖,而且每對染色體上成對的基因都是純合的,自交后代不會發生性狀分離,因此明顯縮短了育種年限。
4.多倍體育種
提醒 ①兩次傳粉
②用秋水仙素處理幼苗后,分生組織分裂產生的莖、葉、花的染色體數目加倍,而未經處理部分(如根部細胞)的染色體數目不變。
③三倍體西瓜無子的原因:三倍體西瓜植株在減數分裂過程中,由于染色體聯會紊亂,一般不能產生正常配子。
④用秋水仙素處理植株使染色體數目加倍,若操作對象是單倍體植株,屬于單倍體育種;若操作對象為正常植株,則屬于多倍體育種。不能看到“染色體數目加倍”就認為是多倍體育種。
⑤單倍體育種和多倍體育種都需用秋水仙素處理,使染色體數目加倍。單倍體育種在幼苗期處理,多倍體育種在種子萌發期或幼苗期處理。
1.(必修2 P81正文)誘變育種可通過改變基因的堿基序列達到育種目的。(  )
2.(必修2 P83相關信息)利用物理等因素處理生物,可以提高突變率,創造人類需要的生物新品種。(  )
3.(必修2 P84與社會的聯系)人工雜交選育優質金魚的原理是基因重組。(  )
4.(必修2 P13、P83正文)誘變育種和雜交育種均可形成新基因。(  )
5.(必修2 P89與社會的聯系)單倍體育種中,通過花藥(或花粉)離體培養所得的植株均為純合的二倍體。(  )
6.(必修2 P91拓展應用)二倍體水稻和四倍體水稻雜交,可獲得三倍體,稻穗和籽粒變小。(  )
1.(2025·廣東惠州調研)博羅航天育種示范基地借助航天育種農產品及博羅縣眾多的優新農產品,致力于打造廣東地區獨特的集航天育種高科技生態觀光農業、休閑度假、科普教育、餐飲娛樂等功能于一體的現代生態農業旅游新的觀光點。下列說法錯誤的是(  )
A.太空特殊環境下可能誘導發生染色體變異
B.太空特殊環境下可能誘導發生基因突變
C.航天育種技術能快速培育農作物優良新品種
D.目的性強,能按照人們的意愿獲得人們預期的新品種
2.如圖為生產實踐中的幾種育種方法的示意圖,請據圖分析回答下列問題。
(1)圖中①→②→③所示的育種方法是    ,其優點是        ,②過程常用的方法是      。
(2)⑤過程用射線處理的目的是使DNA分子中發生            ,從而引起DNA中基因堿基序列的改變,以獲得新基因、新性狀。
(3)⑦過程的常用試劑是       ,該試劑可抑制      的形成,最終使細胞中染色體的數目加倍。
(4)若親本基因型為AAbb、aaBB,為了獲得隱性純合子(aabb),最簡便的育種方法是       ,該育種方法的原理是       。
1.(2024·浙江6月選考2題)野生型果蠅的復眼為橢圓形,當果蠅X染色體上的16A片段發生重復時,形成棒狀的復眼(棒眼),如圖所示。棒眼果蠅X染色體的這種變化屬于(  )
A.基因突變 B.基因重組 C.染色體結構變異 D.染色體數目變異
溯源教材
(1)DNA分子中發生堿基的替換、增添或缺失,而引起的基因堿基序列的改變,為基因突變。(見必修2 P81正文)
(2)基因重組是控制不同性狀的基因的重新組合。 (見必修2 P84正文)
(3)染色體增加某一片段引起變異屬于染色體結構變異中的重復。(見必修2 P90圖5-7)
(4)生物體的體細胞或生殖細胞內染色體數目的變化,稱為染色體數目變異。(見必修2 P87正文)
2.(2024·北京高考7題)有性雜交可培育出綜合性狀優于雙親的后代,是植物育種的重要手段。六倍體小麥和四倍體小麥有性雜交獲得F1。F1花粉母細胞減數分裂時染色體的顯微照片如圖。據圖判斷,錯誤的是(  )
A.F1體細胞中有21條染色體 B.F1含有不成對的染色體
C.F1植株的育性低于親本 D.兩個親本有親緣關系
3.(2024·黑吉遼高考15題)栽培馬鈴薯為同源四倍體,育性偏低。GBSS基因(顯隱性基因分別表示為G和g)在直鏈淀粉合成中起重要作用,只有存在G基因才能產生直鏈淀粉。不考慮突變和染色體互換,下列敘述錯誤的是(  )
A.相比二倍體馬鈴薯,四倍體馬鈴薯的莖稈粗壯,塊莖更大
B.選用塊莖繁殖可解決馬鈴薯同源四倍體育性偏低問題,并保持優良性狀
C.Gggg個體產生的次級精母細胞中均含有1個或2個G基因
D.若同源染色體兩兩聯會,GGgg個體自交,子代中產直鏈淀粉的個體占35/36
4.(2024·安徽高考10題)甲是具有許多優良性狀的純合品種水稻,但不抗稻瘟病(rr),乙品種水稻抗稻瘟病(RR)。育種工作者欲將甲培育成抗稻瘟病并保留自身優良性狀的純合新品種,設計了下列育種方案,合理的是(  )
①將甲與乙雜交,再自交多代,每代均選取抗稻瘟病植株
②將甲與乙雜交,F1與甲回交,選F2中的抗稻瘟病植株與甲再次回交,依次重復多代;再將選取的抗稻瘟病植株自交多代,每代均選取抗稻瘟病植株
③將甲與乙雜交,取F1的花藥離體培養獲得單倍體,再誘導染色體數目加倍為二倍體,從中選取抗稻瘟病植株
④向甲轉入抗稻瘟病基因,篩選轉入成功的抗稻瘟病植株自交多代,每代均選取抗稻瘟病植株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5.(2023·江蘇高考10題)2022年我國科學家發布燕麥基因組,揭示了燕麥的起源與進化,燕麥進化模式如圖所示。下列相關敘述正確的是(  )
A.燕麥是起源于同一祖先的同源六倍體 B.燕麥是由AA和CCDD連續多代雜交形成的
C.燕麥多倍化過程說明染色體數量的變異是可遺傳的 D.燕麥中A和D基因組同源性小,D和C同源性大
6.(2023·湖北高考16題)DNA探針是能與目的DNA配對的帶有標記的一段核苷酸序列,可檢測識別區間的任意片段,并形成雜交信號。某探針可以檢測果蠅Ⅱ號染色體上特定DNA區間。某果蠅的Ⅱ號染色體中的一條染色體部分區段發生倒位,如圖所示。用上述探針檢測細胞有絲分裂中期的染色體(染色體上“-”表示雜交信號),結果正確的是(  )
 (1)用白菜型油菜未受精的卵細胞發育形成的植株作為育種材料,能縮短育種年限。 (2021·廣東高考)(  )
(2)秋水仙素處理由白菜型油菜未受精的卵細胞發育形成的植株幼苗可以培育出純合植株。 (2021·廣東高考)(  )
(3)Y染色體去除,獲得XO胚胎干細胞的過程發生了染色體數目變異。 (2023·海南高考)(  )
(4)雄蜂精子中染色體數目是其體細胞的一半。 (2022·北京高考)(  )
第33講 染色體變異
【破考點·抓必備】
考點一
知識梳理夯基
2.個別染色體 非同源染色體
3.(1)Ⅱ、Ⅲ、Ⅳ、X或Ⅱ、Ⅲ、Ⅳ、Y (2)①一套非同源染色體
②一套染色體
4.配子 配子
5.(1)抑制紡錘體 (2)卡諾氏液 95% 漂洗 (4)固定細胞形態 解離液 使染色體著色
概念檢測
1.√ 2.√
3.× 提示:多倍體的結實率通常較低。
4.× 提示:單倍體體細胞中也并非都只有一個染色體組,也并非都一定沒有等位基因和同源染色體。如由多倍體的配子發育成的個體,若含偶數個染色體組,則形成的單倍體含有同源染色體和等位基因。
5.× 提示:蜂王是二倍體,其卵細胞發育成的雄蜂是單倍體,可育。
6.× 提示:使用卡諾氏液的目的是固定細胞形態;解離液使組織細胞彼此分離開。
典題演練應用
1.D 圖a著絲粒分裂,染色體數目暫時加倍,處于有絲分裂后期,含有4個染色體組,A錯誤。圖b中含有3個染色體組,若由受精卵發育而來,則是三倍體;若由配子直接發育而來,則是單倍體,B錯誤。圖c有2個染色體組,每個染色體組有3條染色體,C錯誤。圖d細胞只有一個染色體組,由圖d細胞組成的個體可能是由配子發育而來的,D正確。
2.A 二倍體生物也可以由含2個染色體組的體細胞經組織培養發育而來,A錯誤;單倍體生物體細胞中,含有本物種配子染色體組數,但不一定只含有一個染色體組,也可能含有多個染色體組,B正確;采用花藥離體培養的方法得到的個體與本物種配子中的染色體數目相同,都是單倍體,C正確;二倍體西瓜幼苗用秋水仙素處理后,可以得到四倍體植株,接受普通二倍體西瓜的正常花粉,形成的受精卵含有三個染色體組,由受精卵發育成的三倍體無子西瓜體細胞中含有三個染色體組,D正確。
3.B 低溫能夠抑制紡錘體的形成,但不影響著絲粒分裂,B錯誤;給染色體染色使用的是甲紫溶液或醋酸洋紅液等堿性染料,C正確;低溫處理洋蔥根尖分生組織細胞,作用的時期是細胞有絲分裂前期,D正確。
考點二
知識梳理夯基
3.數目 排列順序
概念檢測
1.× 提示:基因突變不改變基因的數目,染色體上某個基因的丟失屬于染色體變異。
2.× 提示:染色體片段缺失,基因種類可能減少,染色體片段重復,基因的種類并沒有變化。
3.× 4.× 5.×
典題演練應用
1.C 分析題圖可知,與圖a相比,圖b中下面的一條染色體上的基因3和基因4缺失,因此屬于染色體結構變異中的缺失。
2.D 甲、丁的變異會引起染色體上基因數目或排列順序發生改變,乙、丙的變異不會導致染色體上基因數量的變化,A錯誤;根尖分生區細胞有絲分裂活動旺盛,丙細胞的變異類型(互換)不可能發生在有絲分裂的過程中,B錯誤;若乙為精原細胞,則其經減數分裂過程可能會產生正常的配子,C錯誤;甲、乙、丁表示的均為染色體變異,能在光學顯微鏡下觀察到,而丙表示的基因重組無法在光學顯微鏡下觀察到,D正確。
3.D 在減數分裂中,形成配子①的次級精母細胞中染色體數為13或26(減數分裂Ⅱ后期),A錯誤。正常情況下,該個體產生的配子種類有A、Aa、AA、a共四種,配子④含有的基因應為A,但與配子②由同一個初級精母細胞產生的配子的基因型應為AA,故配子②④不能由同一個初級精母細胞分裂而來,B錯誤。該三體抗病水稻作父本,與易感病水稻(aa)雜交,由于染色體數異常的配子(①③)中雄配子不能參與受精作用,則三體抗病水稻產生的雄配子類型及比例為A∶a=2∶1,子代中抗病∶易感病=2∶1,C錯誤。以該三體抗病水稻作母本,與易感病水稻(aa)雜交,由于染色體數異常的雌配子能參與受精作用,而該三體產生的雌配子類型及比例為A∶Aa∶AA∶a=2∶2∶1∶1,故子代抗病個體中三體植株占3/5,D正確。
考點三
知識梳理夯基
1.自交 (1)基因重組 (3)長
2.(1)基因突變 (2)突變頻率
3.秋水仙素 (1)染色體(數目)變異 (2)明顯縮短育種年限
4.秋水仙素 萌發的種子或幼苗
概念檢測
1.√ 2.√ 3.√ 4.×
5.× 提示:通過花藥離體培養所得的植株均為單倍體。
6.× 提示:二倍體水稻和四倍體水稻雜交,可獲得三倍體,三倍體不可育,一般不能得到籽粒。
典題演練應用
1.D 太空特殊環境作用下,輻射或微重力等環境因素導致的可遺傳變異,有基因突變、染色體變異等多種類型,A、B正確;太空特殊環境作用下,大大提高變異的頻率,生物可成為一種新的品種,故航天育種技術能快速培育農作物優良新品種,C正確;太空環境誘導下產生的突變是不定向的,因此未必能按照人們的意愿獲得人們預期的新品種,D錯誤。
2.(1)單倍體育種 能明顯縮短育種年限 花藥離體培養 (2)堿基的替換、增添或缺失 (3)秋水仙素 紡錘體 (4)雜交育種 基因重組
解析:圖中①過程表示雜交,②過程表示花藥離體培養,③過程表示誘導染色體數目加倍,④過程表示自交,⑤過程表示射線誘變處理,⑦過程表示誘導染色體數目加倍。(1)圖中①→②→③所示的育種方法是單倍體育種,其優點是能明顯縮短育種年限。(2)⑤過程用射線處理的目的是使DNA分子中發生堿基的替換、增添或缺失,從而引起基因堿基序列的改變,即發生基因突變。(3)⑦過程的常用試劑是秋水仙素,該試劑的作用原理是抑制細胞有絲分裂前期紡錘體的形成,從而使細胞中染色體數目加倍。(4)若親本基因型為AAbb、aaBB,為了獲得aabb,最簡便的育種方法是雜交育種,雜交育種原理是基因重組。
【研真題·扣教材】
1.C 染色體結構的變異主要有缺失、重復、倒位、易位四種類型,果蠅X染色體上的16A片段發生重復時,復眼會由正常的橢圓形變成“棒眼”,該變異屬于染色體結構變異中的重復,C正確,A、B、D錯誤。
2.A 通過顯微照片可知,該細胞包括14個四分體,7條單個染色體,由于每個四分體是1對同源染色體,所以14個四分體是28條染色體,再加上7條單個染色體,該細胞共有35條染色體。圖為F1花粉母細胞減數分裂時染色體顯微照片,由圖中含有四分體可知,該細胞正處于減數分裂Ⅰ,此時染色體數目應與F1體細胞中染色體數目相同,故F1體細胞中染色體數目是35條,A錯誤;由于六倍體小麥減數分裂產生的配子有3個染色體組,四倍體小麥減數分裂產生的配子有2個染色體組,因此受精作用后形成的F1體細胞中有5個染色體組,F1花粉母細胞減數分裂時,會出現來自六倍體小麥的染色體無法正常聯會配對形成四分體的情況,從而出現部分染色體以單個染色體的形式存在的情況,B正確;F1體細胞中存在異源染色體,所以同源染色體聯會配對時,可能會出現聯會紊亂無法形成正常配子,故F1的育性低于親本,C正確;由題干信息可知,六倍體小麥和四倍體小麥能夠進行有性雜交獲得F1,說明二者有親緣關系,D正確。
3.C 與二倍體植株相比,多倍體植株常常是莖稈粗壯,葉片、果實和種子都比較大,糖類和蛋白質等營養物質的含量都有所增加,A正確;栽培馬鈴薯為同源四倍體,育性偏低,選用塊莖繁殖可解決馬鈴薯同源四倍體育性偏低問題,利用塊莖繁殖后代的方式為營養生殖,其優點是能保持優良性狀,B正確;Gggg個體經減數第一次分裂(減數分裂Ⅰ后期,同源染色體分離)產生的次級精母細胞中含有0個或2個G基因,C錯誤;若同源染色體兩兩聯會,則GGgg個體經減數分裂產生的配子的種類及比例為GG∶Gg∶gg=1∶4∶1,由于只有存在G基因才能產生直鏈淀粉,因此GGgg個體自交,子代中產直鏈淀粉的個體占1-1/6×1/6=35/36,D正確。
4.C 甲是具有許多優良性狀的純合品種水稻,但不抗稻瘟病(rr),乙品種水稻抗稻瘟病(RR),兩者雜交,子代為優良性狀的雜合子,以及抗稻瘟病(Rr),若讓其不斷自交,每代均選取抗稻瘟病植株,則得到的子代為抗稻瘟病植株,但其他性狀不一定是優良性狀的純合子,①錯誤;將甲與乙雜交,F1與甲回交,F2中的抗稻瘟病植株與甲再次回交,依次重復多代,可得到其他許多優良性狀的純合品種水稻,但抗稻瘟病植株可能為純合子或雜合子,再將選取的抗稻瘟病植株自交多代,每代均選取抗稻瘟病植株,可得到抗稻瘟病并保留自身優良性狀的純合新品種,②正確;將甲與乙雜交,取F1的花藥離體培養獲得單倍體,再誘導染色體數目加倍為純合二倍體,從中只選取抗稻瘟病植株,不能保證其他性狀優良純合,③錯誤;甲是具有許多優良性狀的純合品種水稻,向甲轉入抗稻瘟病基因,則抗稻瘟病性狀相當于雜合,篩選轉入成功的抗稻瘟病植株自交多代,每代均選取抗稻瘟病植株,可獲得所需新品種,④正確。綜上所述,②④正確。
5.C 據圖可知,燕麥起源于燕麥屬,分別進化產生A/D基因組的祖先和C基因組的不同種生物,后經過雜交和染色體加倍形成,AACCDD含有六個染色體組,是同一祖先的異源六倍體,A錯誤;由AA和CCDD連續多代雜交后得到的是ACD,需要經過染色體數目加倍才可形成AACCDD的燕麥,B錯誤;燕麥多倍化過程中,發生的變異類型主要是染色體數目變異,該變異類型屬于可遺傳變異,C正確;據圖可知,燕麥中A和D基因組由同一種祖先即A/D基因組祖先進化而來,而C基因組來源于另一分支,故A和D基因組同源性大,D和C同源性小,D錯誤。
6.B 果蠅體內存在兩條Ⅱ號染色體,一條發生倒位,另一條沒有發生倒位,發生倒位的染色體在間期進行DNA復制時,產生的另一條姐妹染色單體的相應區段也是倒位區段,兩條姐妹染色單體上探針識別的區段都位于著絲粒的兩側,而不發生倒位的另一條染色體的姐妹染色單體上探針識別的區段都位于著絲粒同一側,B符合題意。
真題重組練
 (1)√ (2)√ (3)√ (4)× 提示:相同。
11 / 11(共96張PPT)
第33講 染色體變異
高中總復習·生物
舉例說明染色體結構和數目的變異都可能導致生物性狀的改變甚至死亡。
課程標準
1. 破考點·抓必備
2. 研真題·扣教材
3. 驗收效·提能力
目錄
Contents
01
破考點·抓必備
梳理歸納, 鞏固基本知識
考點一 染色體數目變異
1. 染色體變異的概念和類型
(1)概念:生物體的體細胞或生殖細胞內染色體數目或結構的變化。
(2)類型:染色體數目的變異和染色體結構的變異。
2. 染色體數目變異的類型及實例
3. 染色體組分析(根據果蠅染色體組成圖歸納)
(1)如圖中雄果蠅體細胞染色體中的一個染色體組可表示為

Ⅱ、Ⅲ、
Ⅳ、X或Ⅱ、Ⅲ、Ⅳ、Y 
(2)組成特點
①形態上:細胞中的 ,在形態上各不相同。
一套非同源染色體 
②功能上:控制生物生長、發育、遺傳和變異的 ,在功能
上各不相同。
提醒 染色體組與基因組:對于二倍體來說,染色體組是二倍體生物配子中
的染色體。基因組:對于有性染色體的生物(二倍體),其基因組為常染
色體/2+兩條不同的性染色體;對于無性染色體的生物,其基因組與染色
體組相同。
一套染色體 
4. 單倍體、二倍體和多倍體
項目 單倍體 二倍體 多倍體
概念 體細胞中染色體數目
與本物種 染色體數目相同的個體 體細胞中含有兩個染色體組的個體 體細胞中含有三個或三
個以上染色體組的個體
發育起
點 (通常是)受精卵 (通常是)受精卵
植株特
點 ①植株弱小; ②高度不育 正常可育 ①莖稈粗壯;
②葉片、果實和種子較大;
③營養物質含量豐富
配子 
配子
項目 單倍體 二倍體 多倍體
體細胞染色體組數 ≥1 2 ≥3
舉例 蜜蜂的雄蜂 幾乎全部的動物
和過半數的高等
植物 香蕉(三倍體);馬鈴
薯(四倍體);八倍體
小黑麥
②單倍體不同于單體。
③二倍體、多倍體不一定來自受精卵,如植物組織培養得到的二倍體、多
倍體。
提醒 ①單倍體不一定只含1個染色體組,可能含同源染色體,可能含等位
基因,也可能可育并產生后代,如馬鈴薯(四倍體)產生的單倍體。
【教材拾遺】 (必修2 P88相關信息)(1)被子植物中,約有33%的物種
是多倍體。例如,普通小麥、棉、煙草、菊、水仙等都是多倍體。
(2)秋水仙素(C22H25O6N)是從百合科植物秋水仙的種子和球莖中提取
出來的一種植物堿。它是白色或淡黃色的粉末或針狀結晶,有劇毒,使用
時應當特別注意。
5. 低溫誘導植物細胞染色體數目的變化
(1)實驗原理
用低溫處理植物的分生組織細胞,能夠 的形成,以致影響
細胞有絲分裂中染色體被拉向兩極,導致細胞不能分裂成兩個子細胞,植
物細胞的染色體數目發生變化。
抑制紡錘體 
(2)實驗步驟
(3)實驗現象:視野中既有正常的二倍體細胞,也有染色體數目發生改
變的細胞。
(4)實驗中的試劑及其作用
提醒 秋水仙素與低溫誘導染色體數目的方法在原理上相似之處是都能誘導
染色體數目加倍,都與抑制紡錘體的形成有關,著絲粒分裂后沒有紡錘絲
的牽引作用,因此不能將染色體拉向細胞的兩極,導致細胞中的染色體數
目加倍。
(5)實驗成功關鍵點
1. (必修2 P87正文)生物體的體細胞或生殖細胞內染色體數目或結構的
變化,稱為染色體變異。 ( √ )
2. (必修2 P88正文)秋水仙素處理萌發的種子或幼苗可使細胞內染色體
數目加倍。 ( √ )
3. (必修2 P88正文)多倍體莖稈粗壯,葉片、果實和種子都比較大,結
實率高。 ( × )
提示:多倍體的結實率通常較低。


×
4. (必修2 P88正文)單倍體個體都一定沒有等位基因和同源染色體。
( × )
提示:單倍體體細胞中也并非都只有一個染色體組,也并非都一定沒有等
位基因和同源染色體。如由多倍體的配子發育成的個體,若含偶數個染色
體組,則形成的單倍體含有同源染色體和等位基因。
5. (必修2 P88正文)二倍體生物的單倍體都是高度不育的。 ( × )
提示:蜂王是二倍體,其卵細胞發育成的雄蜂是單倍體,可育。
6. (必修2 P89正文)卡諾氏液可使組織細胞互相分離開。 ( × )
提示:使用卡諾氏液的目的是固定細胞形態;解離液使組織細胞彼此
分離開。
×
×
×
1. 如圖是四種不同生物體細胞的染色體組成情況,有關敘述正確的是(  )
A. 圖a含有2個染色體組,圖b含有3個染色體組
B. 由圖b細胞組成的個體是三倍體
C. 圖c有3個染色體組,每個染色體組有2條染色體
D. 由圖d細胞組成的個體可能是由配子發育而來的

解析: 圖a著絲粒分裂,染色體數目暫時加倍,處于有絲分裂后期,含有4個染色體組,A錯誤。圖b中含有3個染色體組,若由受精卵發育而來,則是三倍體;若由配子直接發育而來,則是單倍體,B錯誤。圖c有2個染色體組,每個染色體組有3條染色體,C錯誤。圖d細胞只有一個染色體組,由圖d細胞組成的個體可能是由配子發育而來的,D正確。
題后歸納
“三法”判定染色體組
(1)根據染色體形態判定
細胞內形態、大小相同的染色體有幾條,則含有幾個染色體組。
(2)根據基因型判定
在細胞或生物體的基因型中,控制同一性狀的基因(包括同一字母的大、
小寫)出現幾次,則含有幾個染色體組。
(3)根據染色體數和染色體的形態數推算
染色體組數=染色體數/染色體形態數。如果蠅體細胞中有8條染色體,分
為4種形態,則染色體組數為2組。
2. 下列關于單倍體、二倍體和多倍體的敘述,不正確的是(  )
A. 二倍體生物一定是由受精卵直接發育而來的
B. 單倍體生物體細胞中不一定只含有一個染色體組
C. 采用花藥離體培養的方法得到的個體是單倍體
D. 三倍體無子西瓜體細胞含有三個染色體組

解析:  二倍體生物也可以由含2個染色體組的體細胞經組織培養發育而
來,A錯誤;單倍體生物體細胞中,含有本物種配子染色體組數,但不一
定只含有一個染色體組,也可能含有多個染色體組,B正確;采用花藥離
體培養的方法得到的個體與本物種配子中的染色體數目相同,都是單倍
體,C正確;二倍體西瓜幼苗用秋水仙素處理后,可以得到四倍體植株,
接受普通二倍體西瓜的正常花粉,形成的受精卵含有三個染色體組,由受
精卵發育成的三倍體無子西瓜體細胞中含有三個染色體組,D正確。
3. (2025·河北石家莊調研)低溫誘導植物(洋蔥根尖)細胞染色體數目變化的實驗中,下列相關敘述錯誤的是(  )
A. 在低倍鏡視野中既有正常的二倍體細胞,也有染色體數目發生改變的
細胞
B. 洋蔥根尖在冰箱的低溫室內誘導48~72 h,可抑制細胞分裂中染色體的
著絲粒分裂
C. 用卡諾氏液固定細胞的形態,用醋酸洋紅液對染色體染色
D. 低溫處理洋蔥根尖分生組織細胞,作用的時期是細胞有絲分裂前期

解析: 低溫能夠抑制紡錘體的形成,但不影響著絲粒分裂,B錯誤;給染色體染色使用的是甲紫溶液或醋酸洋紅液等堿性染料,C正確;低溫處理洋蔥根尖分生組織細胞,作用的時期是細胞有絲分裂前期,D正確。
考點二 染色體結構變異
1. 染色體結構變異的原因:受各種因素影響(如:各種射線、代謝失調
等),染色體的斷裂以及斷裂后片段不正常的重新連接。
2. 類型及實例
3. 染色體結構變異的結果:染色體結構的改變,會使排列在染色體上的基
因 或 發生改變,導致性狀的變異。
4. 染色體結構變異對生物性狀的影響:大多數染色體結構變異對生物體是
不利的,有的甚至會導致生物體死亡。
提醒 基因突變和染色體變異中的“缺失或增加”對生物性狀的影響不一
樣。DNA分子上若干基因的缺失或重復(增加),屬于染色體結構變異,
會改變基因的數量,不改變基因的結構,一般對生物性狀影響較大;DNA
分子上某個基因內部堿基的缺失或增添(增加),會改變基因的結構,不
改變基因的數量和位置,屬于基因突變。與染色體變異相比,基因突變對
生物性狀的影響相對較小。
數目 
排列順序 
1. (必修2 P90圖5-7)染色體上某個基因的丟失屬于基因突變。
( × )
提示:基因突變不改變基因的數目,染色體上某個基因的丟失屬于染色體
變異。
2. (必修2 P90圖5-7)染色體片段的缺失和重復必然導致基因種類的變
化。 ( × )
提示:染色體片段缺失,基因種類可能減少,染色體片段重復,基因的種
類并沒有變化。
×
×
3. (必修2 P90圖5-7)染色體易位不改變基因數量,一般不會對個體性
狀產生影響。 ( × )
4. (必修2 P90圖5-7)染色體的倒位在光學顯微鏡下一般不能觀察到。
( × )
5. (必修2 P90正文)兩條染色體相互交換片段引起的變異都屬于染色體
結構變異。 ( × )
×
×
×
1. (2025·保定高一月考)在某些外界條件作用下,圖a中某對同源染色體
發生了變異(如圖b),則該種變異屬于(  )
A. 基因突變 B. 染色體數目變異
C. 缺失 D. 重復
解析:  分析題圖可知,與圖a相比,圖b中下面的一條染色體上的基因3
和基因4缺失,因此屬于染色體結構變異中的缺失。

2. (2025·山東兗州檢測)甲~丁表示細胞中不同的變異類型,甲中英文
字母表示染色體片段。下列敘述正確的是(  )
A. 甲~丁的變異類型都會引起染色體上基因數量的變化
B. 甲~丁的變異類型都可能出現在根尖分生區細胞的分裂過程中
C. 若乙為精原細胞,則它一定不能產生正常的配子
D. 圖中所示的變異類型中甲、乙、丁可用光學顯微鏡觀察檢驗

解析:  甲、丁的變異會引起染色體上基因數目或排列順序發生改變,
乙、丙的變異不會導致染色體上基因數量的變化,A錯誤;根尖分生區細
胞有絲分裂活動旺盛,丙細胞的變異類型(互換)不可能發生在有絲分裂
的過程中,B錯誤;若乙為精原細胞,則其經減數分裂過程可能會產生正
常的配子,C錯誤;甲、乙、丁表示的均為染色體變異,能在光學顯微鏡
下觀察到,而丙表示的基因重組無法在光學顯微鏡下觀察到,D正確。
歸納總結
染色體結構變異、基因突變和基因重組的比較
(1)染色體結構變異與基因突變的區別
(2)易位與互換的區別
3. (2025·南昌模擬)正常的水稻體細胞染色體數為2n=24。現有一種三體水稻,細胞中7號染色體有三條。該水稻細胞及其產生的配子類型如圖所示(6、7為染色體標號;A為抗病基因,a為易感病基因;①~④為四種配子類型)。已知染色體數異常的配子(①③)中雄配子不能參與受精作用,雌配子能參與受精作用。
以下說法正確的是(  )
A. 形成配子①的次級精母細胞中染色體數一直為13
B. 正常情況下,配子②④可由同一個初級精母細胞分裂而來
C. 以該三體抗病水稻作父本,與易感病水稻(aa)雜交,子代中抗病∶感
病=5∶1
D. 以該三體抗病水稻作母本,與易感病水稻(aa)雜交,子代抗病個體中
三體植株占3/5

解析: 在減數分裂中,形成配子①的次級精母細胞中染色體數為13或26(減數分裂Ⅱ后期),A錯誤。正常情況下,該個體產生的配子種類有A、Aa、AA、a共四種,配子④含有的基因應為A,但與配子②由同一個初級精母細胞產生的配子的基因型應為AA,故配子②④不能由同一個初級精母細胞分裂而來,B錯誤。該三體抗病水稻作父本,與易感病水稻(aa)雜交,由于染色體數異常的配子(①③)中雄配子不能參與受精作用,則三體抗病水稻產生的雄配子類型及比例為A∶a=2∶1,子代中抗病∶易感病=2∶1,C錯誤。以該三體抗病水稻作母本,與易感病水稻(aa)雜交,由于染色體數異常的雌配子能參與受精作用,而該三體產生的雌配子類型及比例為A∶Aa∶AA∶a=2∶2∶1∶1,故子代抗病個體中三體植株占3/5,D正確。
方法技巧
幾種常考變異類型產生配子的分析方法
考點三 生物育種的原理和應用
1. 雜交育種(以培育顯性純合子植物品種為例)
2. 誘變育種
3. 單倍體育種
②單倍體育種一般應用于二倍體植物,四倍體植物通過單倍體育種形成的
個體不一定是純合子。
【教材拾遺】 (必修2 P89與社會的聯系)單倍體育種能明顯縮短育種年
限的原因是用單倍體育種方法培育得到的植株,不但能夠正常生殖,而且
每對染色體上成對的基因都是純合的,自交后代不會發生性狀分離,因此
明顯縮短了育種年限。
提醒 ①單倍體育種包括花藥離體培養和秋水仙素處理兩個過程。
4. 多倍體育種
②用秋水仙素處理幼苗后,分生組織分裂產生的莖、葉、花的染色體數目
加倍,而未經處理部分(如根部細胞)的染色體數目不變。
③三倍體西瓜無子的原因:三倍體西瓜植株在減數分裂過程中,由于染色
體聯會紊亂,一般不能產生正常配子。
④用秋水仙素處理植株使染色體數目加倍,若操作對象是單倍體植株,屬
于單倍體育種;若操作對象為正常植株,則屬于多倍體育種。不能看到
“染色體數目加倍”就認為是多倍體育種。
⑤單倍體育種和多倍體育種都需用秋水仙素處理,使染色體數目加倍。單
倍體育種在幼苗期處理,多倍體育種在種子萌發期或幼苗期處理。
提醒 ①兩次傳粉
1. (必修2 P81正文)誘變育種可通過改變基因的堿基序列達到育種目
的。 ( √ )
2. (必修2 P83相關信息)利用物理等因素處理生物,可以提高突變率,
創造人類需要的生物新品種。 ( √ )
3. (必修2 P84與社會的聯系)人工雜交選育優質金魚的原理是基因重
組。 ( √ )
4. (必修2 P13、P83正文)誘變育種和雜交育種均可形成新基因。
( × )



×
5. (必修2 P89與社會的聯系)單倍體育種中,通過花藥(或花粉)離體
培養所得的植株均為純合的二倍體。 ( × )
提示:通過花藥離體培養所得的植株均為單倍體。
6. (必修2 P91拓展應用)二倍體水稻和四倍體水稻雜交,可獲得三倍
體,稻穗和籽粒變小。 ( × )
提示:二倍體水稻和四倍體水稻雜交,可獲得三倍體,三倍體不可育,一
般不能得到籽粒。
×
×
1. (2025·廣東惠州調研)博羅航天育種示范基地借助航天育種農產品及
博羅縣眾多的優新農產品,致力于打造廣東地區獨特的集航天育種高科技
生態觀光農業、休閑度假、科普教育、餐飲娛樂等功能于一體的現代生態
農業旅游新的觀光點。下列說法錯誤的是(  )
A. 太空特殊環境下可能誘導發生染色體變異
B. 太空特殊環境下可能誘導發生基因突變
C. 航天育種技術能快速培育農作物優良新品種
D. 目的性強,能按照人們的意愿獲得人們預期的新品種

解析: 太空特殊環境作用下,輻射或微重力等環境因素導致的可遺傳
變異,有基因突變、染色體變異等多種類型,A、B正確;太空特殊環境作
用下,大大提高變異的頻率,生物可成為一種新的品種,故航天育種技術
能快速培育農作物優良新品種,C正確;太空環境誘導下產生的突變是不
定向的,因此未必能按照人們的意愿獲得人們預期的新品種,D錯誤。
2. 如圖為生產實踐中的幾種育種方法的示意圖,請據圖分析回答下列
問題。
(1)圖中①→②→③所示的育種方法是 ,其優點是
,②過程常用的方法是 。
單倍體育種
能明顯
縮短育種年限
花藥離體培養
解析:圖中①過程表示雜交,②過程表示花藥離體培養,③過程表示誘導
染色體數目加倍,④過程表示自交,⑤過程表示射線誘變處理,⑦過程表
示誘導染色體數目加倍。(1)圖中①→②→③所示的育種方法是單倍體
育種,其優點是能明顯縮短育種年限。
(2)⑤過程用射線處理的目的是使DNA分子中發生
,從而引起DNA中基因堿基序列的改變,以獲得新基因、
新性狀。
解析:⑤過程用射線處理的目的是使DNA分子中發生堿基的替換、增添或缺失,從而引起基因堿基序列的改變,即發生基因突變。
堿基的替換、增
添或缺失 
(3)⑦過程的常用試劑是 ,該試劑可抑制 的形
成,最終使細胞中染色體的數目加倍。
解析:⑦過程的常用試劑是秋水仙素,該試劑的作用原理是抑制細胞有絲分裂前期紡錘體的形成,從而使細胞中染色體數目加倍。
秋水仙素
紡錘體
(4)若親本基因型為AAbb、aaBB,為了獲得隱性純合子(aabb),最簡
便的育種方法是 ,該育種方法的原理是 。
解析:若親本基因型為AAbb、aaBB,為了獲得aabb,最簡便的育種方法是雜交育種,雜交育種原理是基因重組。
雜交育種
基因重組
02
研真題·扣教材
探究分析, 培養核心技能
1. (2024·浙江6月選考2題)野生型果蠅的復眼為橢圓形,當果蠅X染色體
上的16A片段發生重復時,形成棒狀的復眼(棒眼),如圖所示。棒眼果
蠅X染色體的這種變化屬于(  )
A. 基因突變 B. 基因重組
C. 染色體結構變異D. 染色體數目變異
解析: 染色體結構的變異主要有缺失、重復、倒位、易位四種類型,
果蠅X染色體上的16A片段發生重復時,復眼會由正常的橢圓形變成“棒
眼”,該變異屬于染色體結構變異中的重復,C正確,A、B、D錯誤。

溯源教材
(1)DNA分子中發生堿基的替換、增添或缺失,而引起的基因堿基序列
的改變,為基因突變。 (見必修2 P81正文)
(2)基因重組是控制不同性狀的基因的重新組合。 (見必修2 P84
正文)
(3)染色體增加某一片段引起變異屬于染色體結構變異中的重復。 
(見必修2 P90圖5-7)
(4)生物體的體細胞或生殖細胞內染色體數目的變化,稱為染色體數目
變異。 (見必修2 P87正文)
2. (2024·北京高考7題)有性雜交可培育出綜合性狀優于雙親的后代,是
植物育種的重要手段。六倍體小麥和四倍體小麥有性雜交獲得F1。F1花粉
母細胞減數分裂時染色體的顯微照片如圖。據圖判斷,錯誤的是(  )
A. F1體細胞中有21條染色體
B. F1含有不成對的染色體
C. F1植株的育性低于親本
D. 兩個親本有親緣關系

解析: 通過顯微照片可知,該細胞包括14個四分體,7條單個染色體,
由于每個四分體是1對同源染色體,所以14個四分體是28條染色體,再加
上7條單個染色體,該細胞共有35條染色體。圖為F1花粉母細胞減數分裂時
染色體顯微照片,由圖中含有四分體可知,該細胞正處于減數分裂Ⅰ,此時
染色體數目應與F1體細胞中染色體數目相同,故F1體細胞中染色體數目是
35條,A錯誤;由于六倍體小麥減數分裂產生的配子有3個染色體組,四倍
體小麥減數分裂產生的配子有2個染色體組,因此受精作用后形成的F1體細
胞中有5個染色體組,F1花粉母細胞減數分裂時,會出現來自六倍體小麥的
染色體無法正常聯會配對形成四分體的情況,從而出現部分染色體以單個
染色體的形式存在的情況,B正確;
F1體細胞中存在異源染色體,所以同源染色體聯會配對時,可能會出現聯
會紊亂無法形成正常配子,故F1的育性低于親本,C正確;由題干信息可
知,六倍體小麥和四倍體小麥能夠進行有性雜交獲得F1,說明二者有親緣
關系,D正確。
3. (2024·黑吉遼高考15題)栽培馬鈴薯為同源四倍體,育性偏低。GBSS
基因(顯隱性基因分別表示為G和g)在直鏈淀粉合成中起重要作用,只有
存在G基因才能產生直鏈淀粉。不考慮突變和染色體互換,下列敘述錯誤
的是(  )
A. 相比二倍體馬鈴薯,四倍體馬鈴薯的莖稈粗壯,塊莖更大
B. 選用塊莖繁殖可解決馬鈴薯同源四倍體育性偏低問題,并保持優良性狀
C. Gggg個體產生的次級精母細胞中均含有1個或2個G基因
D. 若同源染色體兩兩聯會,GGgg個體自交,子代中產直鏈淀粉的個體占
35/36

解析: 與二倍體植株相比,多倍體植株常常是莖稈粗壯,葉片、果
實和種子都比較大,糖類和蛋白質等營養物質的含量都有所增加,A正
確;栽培馬鈴薯為同源四倍體,育性偏低,選用塊莖繁殖可解決馬鈴
薯同源四倍體育性偏低問題,利用塊莖繁殖后代的方式為營養生殖,
其優點是能保持優良性狀,B正確;Gggg個體經減數第一次分裂(減
數分裂Ⅰ后期,同源染色體分離)產生的次級精母細胞中含有0個或2個
G基因,C錯誤;若同源染色體兩兩聯會,則GGgg個體經減數分裂產
生的配子的種類及比例為GG∶Gg∶gg=1∶4∶1,由于只有存在G基
因才能產生直鏈淀粉,因此GGgg個體自交,子代中產直鏈淀粉的個體
占1-1/6×1/6=35/36,D正確。
4. (2024·安徽高考10題)甲是具有許多優良性狀的純合品種水稻,但不
抗稻瘟病(rr),乙品種水稻抗稻瘟病(RR)。育種工作者欲將甲培育成
抗稻瘟病并保留自身優良性狀的純合新品種,設計了下列育種方案,合理
的是(  )
①將甲與乙雜交,再自交多代,每代均選取抗稻瘟病植株 ②將甲與乙雜
交,F1與甲回交,選F2中的抗稻瘟病植株與甲再次回交,依次重復多代;
再將選取的抗稻瘟病植株自交多代,每代均選取抗稻瘟病植株 ③將甲與
乙雜交,取F1的花藥離體培養獲得單倍體,再誘導染色體數目加倍為二倍
體,從中選取抗稻瘟病植株 ④向甲轉入抗稻瘟病基因,篩選轉入成功的
抗稻瘟病植株自交多代,每代均選取抗稻瘟病植株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

解析: 甲是具有許多優良性狀的純合品種水稻,但不抗稻瘟病(rr),
乙品種水稻抗稻瘟病(RR),兩者雜交,子代為優良性狀的雜合子,以及
抗稻瘟病(Rr),若讓其不斷自交,每代均選取抗稻瘟病植株,則得到的
子代為抗稻瘟病植株,但其他性狀不一定是優良性狀的純合子,①錯誤;
將甲與乙雜交,F1與甲回交,F2中的抗稻瘟病植株與甲再次回交,依次重
復多代,可得到其他許多優良性狀的純合品種水稻,但抗稻瘟病植株可能
為純合子或雜合子,再將選取的抗稻瘟病植株自交多代,每代均選取抗稻
瘟病植株,可得到抗稻瘟病并保留自身優良性狀的純合新品種,②正確;
將甲與乙雜交,取F1的花藥離體培養獲得單倍體,再誘導染色體數目加倍
為純合二倍體,從中只選取抗稻瘟病植株,不能保證其他性狀優良純合,
③錯誤;甲是具有許多優良性狀的純合品種水稻,向甲轉入抗稻瘟病基因,
則抗稻瘟病性狀相當于雜合,篩選轉入成功的抗稻瘟病植株自交多代,每
代均選取抗稻瘟病植株,可獲得所需新品種,④正確。綜上所述,②④正確。
5. (2023·江蘇高考10題)2022年我國科學家發布燕麥基因組,揭示了燕麥的起源與進化,燕麥進化模式如圖所示。下列相關敘述正確的是(  )
A. 燕麥是起源于同一祖先的同源六倍體
B. 燕麥是由AA和CCDD連續多代雜交形成的
C. 燕麥多倍化過程說明染色體數量的變異是可遺傳的
D. 燕麥中A和D基因組同源性小,D和C同源性大

解析: 據圖可知,燕麥起源于燕麥屬,分別進化產生A/D基因組的祖先
和C基因組的不同種生物,后經過雜交和染色體加倍形成,AACCDD含有
六個染色體組,是同一祖先的異源六倍體,A錯誤;由AA和CCDD連續多
代雜交后得到的是ACD,需要經過染色體數目加倍才可形成AACCDD的燕
麥,B錯誤;燕麥多倍化過程中,發生的變異類型主要是染色體數目變
異,該變異類型屬于可遺傳變異,C正確;據圖可知,燕麥中A和D基因組
由同一種祖先即A/D基因組祖先進化而來,而C基因組來源于另一分支,故
A和D基因組同源性大,D和C同源性小,D錯誤。
6. (2023·湖北高考16題)DNA探針是能與目的DNA配對的帶有標記的一
段核苷酸序列,可檢測識別區間的任意片段,并形成雜交信號。某探針可
以檢測果蠅Ⅱ號染色體上特定DNA區間。某果蠅的Ⅱ號染色體中的一條染
色體部分區段發生倒位,如圖所示。用上述探針檢測細胞有絲分裂中期的
染色體(染色體上“-”表示雜交信號),結果正確的是(  )

解析: 果蠅體內存在兩條Ⅱ號染色體,一條發生倒位,另一條沒有發生
倒位,發生倒位的染色體在間期進行DNA復制時,產生的另一條姐妹染色
單體的相應區段也是倒位區段,兩條姐妹染色單體上探針識別的區段都位
于著絲粒的兩側,而不發生倒位的另一條染色體的姐妹染色單體上探針識
別的區段都位于著絲粒同一側,B符合題意。
(1)用白菜型油菜未受精的卵細胞發育形成的植株作為育種材料,能縮
短育種年限。 (2021·廣東高考) ( √ )
(2)秋水仙素處理由白菜型油菜未受精的卵細胞發育形成的植株幼苗可
以培育出純合植株。 (2021·廣東高考) ( √ )
(3)Y染色體去除,獲得XO胚胎干細胞的過程發生了染色體數目變異。 
(2023·海南高考) ( √ )
(4)雄蜂精子中染色體數目是其體細胞的一半。 (2022·北京高考)
( × )
提示:相同。



×
03
驗收效·提能力
跟蹤訓練,檢驗學習效果
一、選擇題
1. (2025·山東青島模擬)下列有關低溫誘導洋蔥細胞染色體數目的變化
實驗的說法,正確的是(  )
A. 為使組織中的細胞相互分離,應選用卡諾氏液處理洋蔥組織切片
B. 卡諾氏液處理后,需要用體積分數為95%的酒精進行沖洗
C. 將洋蔥根尖制成裝片后進行低溫處理,然后在高倍鏡下觀察染色體變化
D. 低溫處理洋蔥根尖后,會引起成熟區細胞染色體數目的變化
1
2
3
4
5
6
7
8
9
10

解析: 為使組織中的細胞相互分離,應選用解離液處理洋蔥組織切
片,A錯誤;卡諾氏液處理后,需要用體積分數為95%的酒精進行2次沖
洗,B正確;將洋蔥根尖低溫處理后制成裝片,然后在高倍鏡下觀察染色
體變化,C錯誤;根尖成熟區細胞不進行有絲分裂,故低溫處理洋蔥根尖
后,不會引起成熟區細胞染色體數目的變化,D錯誤。
1
2
3
4
5
6
7
8
9
10
2. (2025·山東濟南期中)如圖是野生祖先種和栽培品種香蕉的染色體核
型圖,下列相關敘述正確的是(  )
A. 栽培品種和野生祖先種體細胞中每個染色體組都含11條染色體
B. 栽培品種和野生祖先種都是香蕉,不存在生殖隔離
C. 用秋水仙素處理野生祖先種的幼苗可以直接獲得栽培品種香蕉
D. 栽培品種香蕉可正常進行減數分裂,形成的配子含有11條染色體

1
2
3
4
5
6
7
8
9
10
解析: 栽培品種的體細胞中含3個染色體組,野生祖先種的體細胞中含
2個染色體組,兩者每個染色體組都含11條染色體,A正確;栽培品種和野
生祖先種不能雜交產生后代,存在生殖隔離,屬于不同的物種,B錯誤;
用秋水仙素處理野生祖先種的幼苗,染色體加倍,成為四倍體,不能直接
獲得三倍體栽培品種香蕉,C錯誤;栽培品種香蕉為三倍體,減數分裂時
聯會紊亂,一般不能形成正常的配子,D錯誤。
1
2
3
4
5
6
7
8
9
10
3. (2025·廣東汕頭高三質檢)普通牡蠣(2n=20)在產生配子之前,性
腺的發育會消耗體內儲存的營養物質導致品質下降。用適宜濃度的6-
DMAP誘導普通牡蠣處于減數分裂Ⅱ的次級卵母細胞,抑制其減數分裂Ⅱ產
生的極體釋放,再與普通牡蠣的精子結合獲得三倍體牡蠣,可避免牡蠣繁
殖期間品質下降的問題。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 三倍體牡蠣是不同于二倍體牡蠣的新物種
B. 三倍體牡蠣培育過程涉及染色體數目變異
C. 三倍體牡蠣減數分裂時能形成15個四分體
D. 抑制普通牡蠣受精卵的第一次卵裂也可獲得三倍體牡蠣

1
2
3
4
5
6
7
8
9
10
解析: 三倍體牡蠣不能進行減數分裂產生正常配子,是不育的個體,
不能算一個物種,A錯誤;三倍體牡蠣有三個染色體組,二倍體牡蠣只有
兩個染色體組,因此三倍體牡蠣培育過程涉及染色體數目變異,B正確;
三倍體牡蠣由于染色體無法正常配對,不能形成15個四分體,C錯誤;抑
制普通牡蠣受精卵的第一次卵裂會使染色體數目加倍,結果形成四倍體,
D錯誤。
1
2
3
4
5
6
7
8
9
10
4. (2025·平頂山市一中質檢)下列是對a~h所示的生物體細胞中各含有
幾個染色體組的敘述,正確的是(  )
A. 細胞中含有一個染色體組的是圖d、g,對應個體一定是由雄配子發育
而來的單倍體
B. 細胞中含有兩個染色體組的是圖f、h,對應個體是二倍體
C. 細胞中含有三個染色體組的是圖a、b,對應個體不一定是三倍體
D. 細胞中含有四個染色體組的是圖c、f,對應個體是四倍體

1
2
3
4
5
6
7
8
9
10
解析: 細胞中含有一個染色體組的是圖d、g,對應個體也可能是由雌
配子發育而來的,A錯誤;細胞中含有兩個染色體組的是圖c、h,對應個
體可能是二倍體,B錯誤;細胞中含有三個染色體組的是圖a、b,對應個
體如果是由受精卵發育形成的,則為三倍體,如果是由配子直接發育形成
的,則為單倍體,C正確;細胞中含有四個染色體組的是圖e、f,對應個體
不一定是四倍體,D錯誤。
1
2
3
4
5
6
7
8
9
10
5. (2025·山東濟寧高三期末)某大豆突變株表現為黃葉,其基因組成為
rr。為進行R/r基因的染色體定位,用該突變株作父本,與不同的三體(2N
+1)綠葉純合體植株雜交,選擇F1中的三體與黃葉植株雜交得F2,下表為
部分研究結果。以下敘述錯誤的是(  )
母本 F2表型及數量 黃葉 綠葉
9-三體 21 110
10-三體 115 120
A. F1中三體的概率是1/2
B. 可用顯微觀察法初步鑒定三體
C. 突變株基因r位于10號染色體上
D. 三體綠葉純合體的基因型為RRR或RR

1
2
3
4
5
6
7
8
9
10
解析: 假設R/r基因位于9號染色體上,用該突變株(rr)作父本,與三
體綠葉純合體植株(RRR)雜交,F1基因型為1/2Rr、1/2RRr,選擇F1中的
三體(RRr)與黃葉植株(rr)雜交得F2,F2為Rr∶Rrr∶RRr∶rr=
2∶2∶1∶1,即綠葉∶黃葉=5∶1,根據題表分析,該突變株與9-三體綠
葉純合體植株雜交,F2中綠葉∶黃葉≈5∶1,該突變株與10-三體綠葉純合
體植株雜交,F2中綠葉∶黃葉≈1∶1,所以R/r基因位于9號染色體上,A正
確,C錯誤;三體屬于染色體數目變異,可用顯微觀察法初步鑒定三體,B
正確;若R/r基因位于與形成三體有關的染色體上,則三體綠葉純合體的基
因型為RRR,若R/r基因位于與形成三體無關的染色體上,則三體綠葉純合
體的基因型為RR,D正確。
1
2
3
4
5
6
7
8
9
10
6. (2024·山東泰安模擬)如圖為四個精細胞示意圖,下列有關分析不正
確的是(  )
A. ①配子出現的原因是染色體結構變異中的易位
B. ③配子出現的原因是發生了染色體缺失
C. ④配子出現的原因是非同源染色體片段易位
D. ①②③④四個精細胞可能由同一個精原細胞產生

1
2
3
4
5
6
7
8
9
10
解析: 據圖分析,①配子中右側的染色體d部分來自非同源染色體,屬
于染色體結構變異中的易位,A正確;③配子異常,是發生了染色體缺失
所致,B正確;④配子出現的原因是同源染色體的非姐妹染色單體的互
換,C錯誤;從圖中基因及染色體的關系來看,Ab基因在同一條染色體
上,aB基因在另一條與之同源的染色體上,而D,d基因位于另一對同源染
色體上,①②③④可能來自同一個精原細胞,D 正確。
1
2
3
4
5
6
7
8
9
10
7. (2025·哈師大附中質檢)某家畜群體中存在的染色體變異類型如圖所
示,體細胞中含有一條重接染色體的個體稱為重接雜合子,同時含有兩條
的則是重接純合子。下列說法錯誤的是(  )
A. 上述過程發生了染色體數目變異
B. 上述過程發生了染色體結構變異
C. 重接純合子減數分裂能產生正常配子
D. 重接雜合子減數分裂能產生正常配子

1
2
3
4
5
6
7
8
9
10
解析: 題圖所示過程發生了染色體變異,由于脫離的殘片最終會丟
失,因此細胞中的染色體數目減少,A正確;題圖所示過程中發生了染色
體結構變異,非同源染色體進行了連接,相當于易位,B正確;重接純合
子的細胞中染色體數目比正常細胞少兩條,產生的配子中少一條染色體,
C錯誤;重接雜合子含有13號、17號以及二者重接染色體,減數分裂時13
號、17號染色體可移向細胞同一極,產生正常配子,D正確。
1
2
3
4
5
6
7
8
9
10
8. (2025·山東濟南期中)某二倍體動物體細胞中某兩對染色體上部分基
因及位置關系如圖甲。①~⑥是發生變異后的細胞染色體模式圖,下列有
關說法錯誤的是(  )
A. ①和②變異類型相同,發生于減數分裂Ⅰ的后期
B. 甲→⑤過程可通過自交或單倍體育種來實現
C. ③屬于染色體結構變異,會發生染色體片段的斷裂
D. 具有④或⑥的染色體組合的受精卵可能發育成個體

1
2
3
4
5
6
7
8
9
10
解析: 由圖可知,①表示同源染色體上非姐妹染色體單體間的互換,屬于基因重組,發生在減數分裂Ⅰ前期;②為非同源染色體間部分片段交換引起的易位,屬于染色體結構變異,可以發生在任何時期,A錯誤;甲→⑤的過程可通過自交或單倍體育種來實現,B正確;③表示染色體上的基因位置顛倒,屬于染色體結構變異中的倒位,會發生染色體片段的斷裂和重接,C正確;④⑥的變異方式為染色體數目變異,具有④或⑥的染色體組合的受精卵理論上可以進行有絲分裂,有能夠發育成個體的可能性,D正確。
1
2
3
4
5
6
7
8
9
10
9. (2025·湖南衡陽模擬)太空育種也稱空間誘變育種,就是將農作物種
子或試管種苗送到太空,利用太空特殊的、地面無法模擬的環境(微重力、強輻射和高真空等)的誘變作用,使種子產生變異,再返回地面選育
新種子、新材料,培育新品種的作物育種新技術。下列敘述不正確的是
(  )
A. 微重力、強輻射等環境可引起太空種子的定向變異
B. 以種子或種苗作為誘變對象的原因是種子或種苗細胞分裂旺盛,易發生
基因突變
C. 太空育種與其他育種方式相結合能培育更多的新品種
D. 若經太空育種的種子發生了基因突變,則萌發后的植株表型不一定改變

1
2
3
4
5
6
7
8
9
10
解析: 微重力、強輻射等環境引起太空種子的變異是不定向的,A錯誤;基因突變主要發生于細胞分裂前的間期,種子和種苗細胞分裂旺盛,更容易發生基因突變,B正確;太空育種的原理是基因突變,屬于誘變育種,選育出符合要求的品種后,可結合雜交育種、單倍體育種等育種方式,培育更多的新品種,C正確;若太空種子發生了基因突變,由于密碼子具有簡并等原因,萌發后的植株表型不一定改變,D正確。
1
2
3
4
5
6
7
8
9
10
二、非選擇題
10. (2025·湖南高三長沙一中校聯考)正常玉米的葉色有深綠和淺綠兩
種,玉米葉色的遺傳受到細胞核中基因A和a的控制,基因A可控制葉綠素
的合成,基因a不能控制葉綠素的合成。請據此回答下列問題:
(1)基因A和a稱為一對 基因,這對基因的根本區別是

解析:基因A和a控制一對相對性狀,稱為一對等位基因,基因A和a的根本區別是不同基因中脫氧核苷酸(或堿基)的排列順序不同。
等位
脫氧核
苷酸(或堿基)的排列順序不同
1
2
3
4
5
6
7
8
9
10
(2)研究人員發現,淺綠色玉米自交,F1成熟植株的表型及比例為深綠
色∶淺綠色=1∶2。F1成熟植株隨機交配,F2成熟植株中淺綠色占 。
1/2
解析:淺綠色玉米自交,F1成熟植株的表型及比例為深綠色∶淺綠色=1∶2,原因為深綠色玉米的基因型為AA,淺綠色玉米的基因型為Aa;Aa自交,F1中AA∶Aa∶aa=1∶2∶1;由于基因a不能控制葉綠素的合成,F1中的aa缺乏葉綠素在幼苗時期就死亡,故F1成熟植株中深綠色∶淺綠色=1∶2,即AA=1/3,Aa=2/3,產生A配子的概率為2/3,產生a配子的概率為1/3,F1成熟植株隨機交配,則F2中基因型AA=4/9,Aa=4/9,aa=1/9,其中aa缺乏葉綠素在幼苗時期就死亡,故F2成熟植株中AA∶Aa=1∶1,即淺綠色占1/2。
1
2
3
4
5
6
7
8
9
10
(3)在種植深綠色玉米植株的時候,發現一株淺綠色玉米植株。為確定
該變異是由基因突變(圖1)造成的,還是由染色體片段缺失(圖2)造成
的(已知染色體片段缺失的花粉不育),研究人員用深綠色玉米植株和該
淺綠色玉米植株為親本,完成如下雜交實驗:
1
2
3
4
5
6
7
8
9
10
實驗方案:①親本選擇:選擇深綠色玉米植株與該淺綠色玉米植株分別作
為 進行雜交。②分析比較子代成熟后的表型及比例
結果及結論:如果子代的表型及比例為 ,則該
淺綠色植株是由基因突變造成的;如果子代的表型及比例為
,則該淺綠色植株是染色體片段缺失造成的。
母本、父本
深綠色∶淺綠色=1∶1
全為深綠

1
2
3
4
5
6
7
8
9
10
解析:已知具有染色體片段缺失(缺失A基因所在染色體片段)的花粉不育,所以選擇該淺綠色玉米植株(基因型為Aa或AO)作為父本,深綠色
玉米植株(基因型為AA)作母本進行雜交,分析比較子代的表型及比例。如果該變異是由基因突變(圖1)造成的,則淺綠色植株可以產生A和a兩種配子,深綠色植株產生A一種配子,后代為AA∶ Aa=1∶1,即子代的表型及比例為深綠色∶淺綠色=1∶1;如果該變異是由染色體片段缺失(圖2)造成的,則淺綠色植株只產生A一種配子,與深綠色植株雜交,后代全為深綠色。
1
2
3
4
5
6
7
8
9
10
謝謝觀看!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列表

<pre id="tfb94"><li id="tfb94"></li></pre>

<bdo id="tfb94"><rt id="tfb94"></rt></bdo>
  • <menu id="tfb94"><dl id="tfb94"></dl></menu><i id="tfb94"><acronym id="tfb94"><sub id="tfb94"></sub></acronym></i>

    1. 主站蜘蛛池模板: 麻城市| 浦北县| 郁南县| 衡阳市| 大关县| 岳阳市| 锦屏县| 嵩明县| 甘南县| 定西市| 阿坝县| 元谋县| 陆河县| 诸暨市| 玉环县| 松溪县| 桦甸市| 邯郸县| 喜德县| 宁都县| 广河县| 扬中市| 福安市| 阳谷县| 扶沟县| 正镶白旗| 云和县| 乌拉特前旗| 阿拉尔市| 驻马店市| 建昌县| 高州市| 城固县| 吴桥县| 铁岭县| 肃南| 宣化县| 宝兴县| 贵溪市| 三穗县| 通许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