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20242025學年度第二學期期中聯考高一歷史本試卷滿分100分,考試用時60分鐘。一、選擇題(共30題,每題2分,滿分60分)1.古代兩河流域居民通過觀察牲羊內臟占卜,通稱為臟卜。臟卜內容包羅萬象,數量眾多,僅古巴比倫時期的出土占卜文獻中就有88%屬于臟卜卜辭。其中對“臟卜卜辭”史料價值的敘述最確切的是A.卜辭都是由象形文字書寫而留存后世B.從中可透視古代兩河流域的人神關系C.可佐證古代兩河流域法律神授的史料D.研究古代兩河流域社會的第一手史料2.上古西亞地區的跨區域貿易,溝通了兩河流域、伊朗高原、印度河流域、中亞地區、安納托利亞、東地中海沿岸以及埃及和希臘世界。在絲綢之路開辟之后,西亞地區的貿易逐漸被納入溝通東西方的世界貿易體系之中。據此可知,西亞地區的貿易發展推動了A.物質文明的擴展B.東西文化的碰撞C.隔絕狀態的打破D.貿易體系的完善3.12、13世紀,西歐社會上層的教俗封建主群體一直宜稱他們有租稅、勞役、審判等的權利:主教和男爵也通過伸張權利來對抗國王。同時,社會下層的教士們,同樣以自己的權利對抗主教;農奴也紛紛想方設法從領主那里獲得自由的權利。這反映出當時西歐A.政治結構發生巨變B.教會失去統治地位C.社會轉型不斷推進D.實現民眾信教自由4.恩格斯在《自然辯證法》中指出:“王權依靠市民摧毀了封建貴族的權力,建立了巨大的、實質上以民族為基礎的君主國,現代的歐洲國家和現代的資本主義社會就是在這種君主國里發展起來。”有利于這種“君主國產生的是①宗教改革運動強化了世俗權力②打擊封建領主擴大了國王領地③建立維也納體系維護歐洲均勢④頻繁的戰爭強化了國王的權力A.①②④B.①②③c.②③D.③④5.大化五年(649年),孝德天皇召集群臣盟哲“天覆地載,帝道唯一”,并建立“置八省百官”的中央機構和地方行政機構(國、郡、里)。材料中這項改革措施的作用是A.編訂律令法典,建立起法律體系B.莊園經濟形成,調動農民生產積極性C.改革行政制度,加強了中央集權D.武士集州形成,促進了日本進步發展6.某學習小組圍繞研究主題“古代美洲文明”進行資料搜集。他們可選擇的內容有①班圖人的煉鐵遺址②瑪雅波南帕克神廟壁畫③印加馬丘比丘城遺址④阿茲特克人的浮動園地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7.14一16世紀,遠洋航行在葡萄牙等西歐國家頗為流行。貴族們希望通過海上征服戰爭建功立業,贏得君主歡心,從而獲取俸祿、封地和職位;商人們希望開拓新的商路和市場,獲得發財致富的機會;普通民眾則希望獲取新的土地。據此可知,在當時葡萄牙等西歐國家A.資本原始積累的途徑多元化B.海外擴張成為社會共識C.階層間流動受到了嚴格限制D.開始利用海洋獲取權益8.16一18世紀,因為擁有殖民地帶來的金銀財富,西班牙人滿世界撒幣。有人這樣描述:“讓倫敦滿意地生產纖維吧,讓荷蘭滿意地生產條紋吧,讓西印度群島滿意地生產海貍皮和馱馬吧,讓米蘭滿意地生產織棉吧.馬德里是所有議會的女王,整個世界服侍她,而她無需為任何人服務。”這種狀況產生的影響是A.西班牙帝國主導著世界經濟和貿易B.西班牙在新的產業革命中逐漸落伍C.資本輸出鞏固了西班牙的霸主地位D.跨大西洋的歐美統一市場開始形成9.歐洲人開始海外擴張后,股份公司以其有限責任,為投資提供了媒介,使歐洲大批資本用于海外冒險事業。東方商人因自身及其合伙人的資力有限,沒有一個最終能成功地與東印度以及現存的哈得孫灣公司相競爭。據此可知當時A.貿易規模擴大引發價格革命B.經營方式變革改變世界貿易格局C.東方失去與西方競爭的優勢D.殖民擴張以資本輸出為主要形式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