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10《綠》教學設計課題基本信息課題 《綠》學科 語文 年級 四年級 單元 第三單元版本 部編版 冊別 四年級下冊1.教學背景分析1.教材內容分析:《綠》是統編版語文四年級下冊第三單元的內容。全詩共五個小節。第一節借用 “綠色的墨水瓶倒翻了” 這一比喻,連用六個形容綠色的詞語,寫出了綠色的豐富和遼闊。第二節到第四節具體描繪了綠色的景象,如第二節寫了各種事物都是綠的,第三節通過相同句式的疊加,寫出了詩人對綠的直觀感覺,第四節將風、雨、陽光也視為綠色的,獨具匠心。最后兩節將所有的綠匯聚,把綠的和諧與生命活力表達得淋漓盡致。 2.學生情況分析:四年級學生已具備一定的語文學習基礎,大部分學生能較為熟練地掌握拼音,進行獨立識字和閱讀。在課堂上,約 70% 的學生能夠主動參與互動,積極回答問題,展現出較強的好奇心和探索欲。然而,仍有部分學生存在學習習慣欠佳的問題。 3.教學方式與教學手段:講授法、探究法、討論法、情景教學法。 4.信息技術(配套課件)準備:多媒體(PPT課件、網絡資源、人工智能等)2.學習目標與學習效果評價設計學習目標 評價內容與方式1.正確認讀 “擠、叉”2 個生字,規范書寫 “瓶、擠” 等 4 個生字,準確理解并運用 “墨水瓶、交叉、舞蹈、教練、指揮、按著” 等詞語。 2.有感情地朗讀課文,熟練背誦課文,深入體會為何所有的綠會按節拍飄動。 3.深切感受作者對 “綠” 色的贊美,對春天的謳歌。 4.初步學會根據需要收集資料,并掌握整理資料的基本方法。 1.交流生活日常的經驗和體會(他評+師評)。 2.評價探究學習過程(自評+互評+師評) 3.評價學習成果(自評+互評)3.學習重難點及突破方法學習重難點 突破方法學習重點:引導學生通過朗讀與感悟,體會作者對 “綠” 色的贊美以及對春天的熱愛之情。幫助學生清晰了解作者所描繪的 “綠” 的豐富內涵與多樣形態。 學習難點:讓學生在品讀課文過程中,深刻理解為何所有的綠會按節拍飄動,體會其中蘊含的獨特意境與情感。 1.開展合作探究。 2.進行討論實踐。 3.情景教學法。4.教學過程教學環節 師生活動 設計意圖 二次備課一、新課導入 (3分鐘) 一、談話導入,揭示課題 1.(課件出示春天圖)引導學生觀察并思考:這是一幅由各種綠色繪制而成的圖畫,大家知道畫中描繪的是什么季節嗎? 2.教師小結:我們剛從冰雪中走來,看到這生機勃勃的綠實在是賞心悅目。綠是春天的象征,也是希望的象征。詩人艾青就寫了一首詩《綠》,今天就讓我們跟著他一起走進春天綠意盎然的畫卷中。 板書課題:10 綠 ,全班齊讀課題。 3.簡要介紹作者艾青:原名蔣海澄,浙江金華人。《大堰河一我的保姆》發表后引起轟動,一舉成名。抗日戰爭爆發后,艾青在漢口、重慶等地投入抗日救亡運動,任《文藝陣地》編委、育才學校文學系主任等職。 以圖片導入新課,使學生興趣盎然地進入教學情境。二、探究新知 (25分鐘) 二、初讀課文,掃清障礙 1.學生自由朗讀課文,要求讀準字音,讀通句子,遇到生字詞多讀幾遍。 檢查生字詞學習情況。 (課件出示生字詞)指名認讀,正音。重點指導 “叉” 的讀音(chā),“擠” 的讀音(jǐ)。 2.理解詞語意思。通過聯系上下文、找近義詞反義詞、結合生活實際、直觀演示等方法理解詞語。如 “交叉”,可通過畫圖或用手指比劃幫助理解;“整齊”,引導學生聯系生活中排隊等場景理解;“重疊”,讓學生觀察書本堆疊的樣子理解。 3.生字書寫指導。重點指導 “瓶、擠”。“瓶”,左右結構,左邊 “并” 的最后一筆豎變成撇,右邊 “瓦” 的橫折彎鉤要寫得舒展;“擠”,左窄右寬,右邊的上面是 “文”,不是 “攵”,下面的 “刂” 豎要寫直。教師示范書寫,學生書空,然后在練習本上書寫,教師巡視指導,強調書寫姿勢和規范。 多種形式讀,激發學生學習興趣,讓學生更容易記憶生字詞。 生字詞書寫指導,強調書寫姿勢和規范,培養學生良好的書寫習慣三、鞏固應用 (9分鐘) 三、再讀課文,整體感知 1.指名分段朗讀課文,其他學生邊聽邊思考:這首詩主要寫了什么? 2.學生交流,教師引導總結:這首詩主要寫了春天到處都是綠色,各種綠聚集在一起的奇妙景象。 3.引導學生梳理詩歌結構。 默讀課文,思考每一小節寫了什么內容,給課文劃分段落。 學生交流,教師明確: 第一段(1 - 3 小節):寫到處都是 “綠”。 第二段(4 - 5 小節):具體介紹 “綠” 的靜態和動態。 引導學生自主思考,突出學生課堂主體地位。四、課堂小結 (3分鐘) 總結:這節課我們認識了生字詞,初步了解了詩歌內容,感受到了春天那無處不在的綠色。 回顧本課知識并升華總結。5.板書設計10.綠6.教學反思與改進在《綠》這篇課文的教學過程中,通過多種教學方法引導學生感受詩歌中綠色的魅力和作者對春天的贊美之情。在字詞教學中,運用直觀演示、聯系生活等方式,學生對生字詞掌握較好。但在引導學生理解詩歌中較抽象的語句,如 “刮的風是綠的,下的雨是綠的……” 時,部分學生理解起來仍有困難,今后應多創設情境,引導學生深入想象。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