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共33張PPT)中考一輪復習 教材同步復習第十單元 常見的酸、堿、鹽課時2 常見的鹽思維導圖·構體系知識精講·夯基礎真題分點·明趨勢思維導圖·構體系1.鹽的概念:指一類組成里含有__________(或__________)和酸根離子的化合物。知識精講·夯基礎生活中常見的鹽(近5年5考)知識點1金屬離子銨根離子【歸納總結】酸、堿、鹽的比較類別 在水溶液中的特點 舉例酸 陽離子都為______ HCl、H2SO4堿 陰離子都為________ NaOH、Ca(OH)2鹽 陽離子含有金屬離子或銨根離子 Na2CO3、NH4ClH+OH-2.常見鹽的物理性質及用途名稱 (化學式) 氯化鈉 (NaCl) 碳酸鈉 (Na2CO3) 碳酸氫鈉 (NaHCO3) 碳酸鈣(CaCO3)俗稱或 主要 成分 食鹽的主要成分 俗稱______、蘇打 俗稱________ 石灰石、大理石的主要成分溶解性 易溶于水(水溶液呈中性) 易溶于水(水溶液呈____性) 能溶于水(水溶液呈堿性) 不溶于水純堿小蘇打堿用途 ①配制生理鹽水;②選種;③作工業原料;④曾作融雪劑;⑤作調味品,腌漬食物 廣泛用于玻璃、造紙、紡織等行業及洗滌劑的生產 ①制作發酵粉;②治療胃酸過多癥 ①石灰石或大理石作建筑材料;②作補鈣劑;③在實驗室中常用石灰石或大理石制取CO2【備考補充】侯德榜發明了“聯合制堿法”(又稱侯氏制堿法),制堿原理為NH3+H2O+CO2+NaClNH4Cl+NaHCO3↓、2NaHCO3 Na2CO3+H2O+CO2↑。3.鹽的化學性質(1)化學通性(鹽四條)化學性質 舉例 化學方程式 現象與金屬反應(可溶性鹽+金屬→新鹽+新金屬,置換反應) 硝酸銀溶液與銅反應: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銅表面有銀白色固體析出,溶液由____色變為____色2AgNO3+Cu===== Cu(NO3)2+2Ag無藍化學性質 舉例 化學方程式 現象與酸反應(鹽+酸→新鹽+新酸,復分解反應) 碳酸鈉與稀鹽酸反應: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有______產生碳酸氫鈉與稀鹽酸反應: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AgNO3+Cu===== Cu(NO3)2+2AgNa2CO3+2HCl ===== 2NaCl+H2O+CO2↑氣泡化學性質 舉例 化學方程式 現象與堿反應(可溶性鹽+可溶性堿→新堿+新鹽,復分解反應) 硫酸銅溶液與氫氧化鈣溶液反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有__________產生CuSO4+Ca(OH)2 ===== Cu(OH)2↓+CaSO4藍色沉淀化學性質 舉例 化學方程式 現象與鹽反應(可溶性鹽1+可溶性鹽2→新鹽1+新鹽2,復分解反應) 碳酸鈉溶液與氯化鈣溶液反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有__________產生Na2CO3+CaCl2 ===== CaCO3↓+2NaCl白色沉淀(2)化學特性①碳酸氫鈉加熱易分解,化學方程式為2NaHCO3 Na2CO3+H2O+CO2↑。②碳酸鈣在高溫下能夠分解,化學方程式為CaCO3 CaO+CO2↑(用于工業上制取CO2)。判斷下列說法的正誤。1.鹽中一定含有金屬元素。 ( )2.純堿屬于堿。 ( )3.鹽溶液的pH都等于7。 ( )4.氯化鈉溶液中存在自由移動的離子,能導電;蔗糖溶液中不存在自由移動的離子,不能導電。 ( )易錯易混×××√5.侯氏制堿法中的“堿”是指小蘇打。 ( )6.用純堿溶液洗去鐵制品表面的鐵銹。 ( )7.碳酸鹽與酸反應能放出氣體,則與酸反應放出氣體的物質一定是碳酸鹽。 ( )×××1.發生的條件:兩種化合物互相交換成分,有______或有______或有____生成。2.常見復分解反應的類型:①酸+堿;②酸+鹽;③酸+金屬氧化物;④可溶性堿+可溶性鹽;⑤可溶性鹽1+可溶性鹽2。復分解反應(近5年3考)知識點2沉淀氣體水3.應用——物質(離子)共存(1)物質共存的條件:物質(即所含離子)之間不會反應生成沉淀或氣體或水。(2)常見不能共存的離子對【巧學巧記】鹽的溶解性記憶口訣:鉀鈉硝銨溶水快,硫酸鹽中鋇不溶;氯化物中銀不溶,碳酸鹽溶鉀鈉銨。(3)物質共存的隱含條件①pH<7的溶液或酸性溶液:溶液中一定存在H+。②pH>7的溶液或堿性溶液:溶液中一定存在OH-。③無色溶液:溶液中不存在C(顯____色)、Fe(顯______色)、Fe(顯____色)等。藍淺綠黃判斷下列說法的正誤。1.復分解反應有沉淀或有氣體或有水生成,則有沉淀或有氣體或有水生成的反應一定是復分解反應。 ( )2.MgCl2、NaCl、KCl可在能使無色酚酞溶液變紅的溶液中共存。( )易錯易混××1.常見化肥的化學成分及主要作用化肥(近5年5考)知識點3分類 化學成分 主要作用____肥 尿素[CO(NH2)2]、氯化銨(NH4Cl)、硝酸鈉(NaNO3)等 可以促進____________________,使葉色濃綠,提高植物蛋白質含量氮植物莖、葉生長茂盛分類 化學成分 主要作用____肥 磷酸鈣[Ca3(PO4)2]等 可以促進作物生長,還可以增強作物的____________能力____肥 硫酸鉀(K2SO4)、氯化鉀(KCl)等 可以保證各種代謝過程順利進行、促進植物生長、增強__________________能力復合肥 磷酸二氫銨(NH4H2PO4)、硝酸鉀(KNO3)等 能同時均勻地供給作物幾種養分磷抗寒、抗旱鉀抗病蟲害和抗倒伏【巧學巧記】化肥的作用:鉀抗倒伏磷抗旱(寒),葉色發黃要用氮。2.施用化肥和農藥的利與弊(1)利:提高農作物產量,解決了部分地區糧食短缺的問題。(2)弊:不合理的施用化肥會造成土壤退化,以及土壤、水和大氣環境的污染。判斷下列說法的正誤。1.復合肥是指含有N、P、K三種營養元素的化肥。 ( )2.目前,施用化肥和農藥是提高農作物產量的重要手段,不能禁止施用,應合理施用。 ( )易錯易混×√1.判斷說法是否正確:向某固體中加入稀鹽酸,有氣體產生,則該固體一定是Na2CO3。 ( )2.(4)氯化鈉在生活中的用途有____________________(寫1點)。真題分點·明趨勢常見的鹽(近5年5考)命題點1×作調味品(合理即可)3.我國化學家侯德榜發明的侯氏制堿法,開創了世界制堿工業的新紀元。制堿工藝中的關鍵反應為NaCl+CO2+NH3+H2O ===== NaHCO3↓+NH4Cl。室溫(20 ℃)下,某興趣小組在實驗室利用如圖裝置模擬該反應。已知:①20 ℃時,幾種鹽的溶解度如表:②氨氣極易溶于飽和食鹽水,形成的溶液呈堿性。物質 NaCl NaHCO3 NH4Cl溶解度/g 36.0 9.6 37.2(1)為配制飽和食鹽水,應向100 g水中至少加入______ g NaCl固體。(2)儀器a的名稱是______,裝置D的作用是__________。(3)裝置A制取的CO2中會混有HCl,用飽和NaHCO3溶液吸收HCl的化學方程式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為使CO2在裝置C中能充分吸收,可采取的措施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6.0試管產生氨氣NaHCO3+HCl ===== NaCl +H2O +CO2↑向裝置C中通入NH3后,再通入CO2(合理即可)充分反應后,裝置C中有晶體析出。為分析晶體產生的原因,興趣小組繼續開展探究。查閱資料:一定條件下,可溶性物質的溶解存在限度,當相應離子濃度過大時,可溶性物質會部分結晶析出。(5)裝置C中析出的晶體主要成分是NaHCO3而不是NH4Cl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6)裝置C中的物質過濾后得到的濾液在工業上稱為母液。侯氏制堿法通過向母液中加入食鹽,使NH4Cl結晶析出,析出晶體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反應生成的NaHCO3質量較大,且在20 ℃時,NaHCO3溶解度較小(合理即可)母液中含有大量N和少量Na+,加入NaCl,溶液中Cl-濃度增大,使NH4Cl結晶析出(合理即可)4.判斷如下勞動項目所涉及的化學知識是否正確:( )化肥(近5年5考)命題點2×勞動項目 化學知識給校園中的花草施用草木灰(含K2CO3) K2CO3屬于復合肥料5.(2)經調查發現,長期過量施用一些氮肥是土壤呈酸性的原因之一。請寫出一種氮肥的化學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NH4Cl(或NaNO3,合理即可)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