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荊楚聯盟”2025 年中考模擬(二)歷史參考答案一、選擇題(共 12 題,每題 2 分,共 24 分。在每題給出的四個選項中,只有一項符合題目要求)題號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答案 C B D A D C C B D A A D二、非選擇題(共 4 題,共 36 分)13. [輝煌的絲路](9 分)(1)路線信息:絲路的起點是長安;從長安往西,穿過河西走廊,翻過蔥嶺,經過安息,到達大秦;絲路經西域往中亞、西亞、歐洲。(3 分。答出一點 2 分,任意 2 點 3 分。其他表述意思相近或合理,酌情給分)(2)影響:絲綢之路是古代東西方交流的重要紐帶;它不僅是商貿通道,更是文化傳播和文明交融的橋梁;促進了經濟繁榮、文化創新和社會開放;展現了中華民族“兼容并蓄”的智慧。(4 分。答出一點 2 分,任意 2 點 4 分)(3)建議:加強沿線國家經濟合作,完善基礎設施,重現古代商路聯通歐亞的繁榮景象;尊重不同文化宗教差異,通過教育交流、旅游合作促進文明對話,避免歷史沖突重演;以平等互利為基礎,推動環保與科技合作,構建新時代“和平發展之路”,延續絲路互利共贏精神。(2 分。答出一點 2 分,其他表述意思相近或合理,酌情給分)14. [偉大的抗戰](9 分)(1)變化:增加了正面戰場的抗戰,華僑的支持,臺灣光復等方面。(3 分。答出一個方面 2 分,任意 2 方面 3 分。其他表述意思相近或合理,酌情給分)(2)意圖:中國戰場是世界反法西斯戰爭的東方主戰場;擴展“大抗戰”國際視野;展現世界反法西斯同盟的軍事成就。(3 分。答出一點 2 分,任意 2 點 3分。其他表述意思相近或合理,酌情給分)(3)原因:建立并維護抗日民族統一戰線、實現全民族抗戰;中國共產黨發揮了中流砥柱的作用;中國、美國和蘇聯等反法西斯國際合作,最終打敗了日本帝國主義。(3 分。答出一點 2 分,任意 2 點 3 分。其他表述意思相近或合理,酌情給分)15. [資本的時代](8 分)(1)影響:新航路開辟促進了資本主義經濟發展,加速歐洲封建社會崩潰,推動資產階級力量壯大;打破了地域隔閡,推動世界初步連成整體;通過東西方文化交流開闊歐洲視野,促進文明互動等。(4 分。答出一點 2 分,任意 2 點 4 分。其他表述意思相近或合理,酌情給分)(2)原因:國內外市場的建立,資本的原始積累;殖民制度的建立;民主政治的建立;科學技術和人才因素的支持等。(4 分。答出一點 2 分,任意 2 點 4 分。其他表述意思相近或合理,酌情給分)16. [多元的文明](10 分)評分標準觀點 論述觀點 準確 7~8 分 5~6 分 觀點明確,有新意或有思想深度,緊扣自己的觀點加以論述, 運用中外歷史史實加以論述,能夠做到史論結合,邏輯清晰 觀點明確,能夠圍繞觀點運用相關史實進行論述,但不夠充分 或不夠典型,基本做到史論結合,條理基本清楚(2 分) 3~4 分 觀點不夠明確,有論述或說明,但材料不充分,或史論結合不 充分1~2 分 沒有凝練出觀點,觀點、論述與材料無關空白卷 0 分示例:文明因交流而發展,因包容而繁榮。軸心時代各文明雖地理隔絕,但思想相通。古希臘哲學探討真理與倫理,孔子提出“仁”與“禮”,釋迦牟尼關注眾生解脫,三者均以理性思辨構建人文精神。中華文明在近代轉型中積極吸收外來文化,馬克思主義與中國實際結合,形成毛澤東思想,指導中國走向獨立富強。反思 20 世紀以來的世界歷史,當今世界不同文明更需互鑒互尊,加強對話交流,構建以合作共贏為核心的新型國際關系,共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綜上所述,不同文明間的交流應和而不同、相互包容、兼收并蓄,這有利于消除文明間的沖突,實現共同發展、共同繁榮。(“示例”只作評卷參考,不作為唯一標準答案)秘密★啟用前荊楚聯盟2025年初中學業水平考試歷史模擬試卷(二)(本試卷共4頁,滿分60分,考試用時60分鐘。)團★祝考試順利★注意事項:】答卷前,考生務必將自己的姓名、準考證號填寫在試卷和答題卡上,并將準考證號條碼粘貼在答題卡上指定位置。2,選擇題的作答:每小題選出答策后,用2B鉛筆把答題卡上對應題目的答案標號涂黑。在成卷、草稿紙和答題卡上的非答題區域均無效。3.非選擇題的作答:用黑色簽字筆直接答在答題卡上對應的答題區域內,寫在試卷、草稿紙和答題卡上的非答題區域均無效、作圖一律用2B鉛筆或黑色簽字筆。4.考試結束后,請將答題卡交回,試卷自行存留。一、選擇題(共12題,每題2分,共24分。在每題給出的四個選項中,只有一項符合題目要求)1.右圖是殷墟出土的甲骨文拓片,記載了“四方”的方位信息。這體現了A.仰韶文化的區位B.良渚文化的特征C.商朝歷史的依據D.周朝分封制實施2.魏晉南北朝時,隨著胡床、椅子、方凳等原北方少數民族的坐具被引入內地,漢人的跪坐禮俗逐漸變成垂腳高坐。這一轉變體現了A.漢族傳統禮俗消亡B.民族交融改變生活C.少數民族開始漢化D.政權分立導致混亂3.歸納總結是歷史學習的重要方法之一。根據以下思維導圖可推斷出的學習主題是開通大運河社會風氣A.文明起源的多元兼容并包B.商品經濟的發展長安成為國標性大都會隋唐玄關西行C.社會變革的加刷開元盛世鑒真東漫D.繁榮開放的時代4.秦漢實行三公九卿制,隋唐實行三省六部制,宋設樞密院和三司,元實行行省制度,明設內閣,清設立軍機處。這體現了中國古代A.政治制度的演變B.儒家思想的流變C.閉關鎖國的形成D.君主專制的削弱5.雖然中華民國的成立并沒有給人民帶來當家作主的現實,但民眾的心理發生了很大變化,意識到自己的政治地位提高了。這表明辛亥革命A.推翻了封建專制制度B.增強了資產階級力量C.提升了民眾救亡意識D.推動了民眾思想解放今技荊楚聯盟學業水平考試模擬卷(二)歷史試卷第1頁共4頁6.“雪皚皚,野茫茫,高原寒,炊斷糧。紅軍都是鋼鐵漢,千錘百煉不怕難。雪山低頭迎遠客,草毯泥氈扎營盤。風雨侵衣骨更硬,野菜充饑志越堅。官兵一致同甘苦,革命理想高于天。”這首歌反映了A.追求真理、民主進步的五四精神B.開天辟地、忠誠為民的紅船精神C.不畏艱險、克難奮進的長征精神D.自力更生、艱苦奮斗的延安精神7.下表為“八二憲法”第十五條修正為“九三憲法第七條的情況,這反映出我國“八二憲法”第十五條修正為“九三憲法”第七條情況憲法修正內容國家在社會主義公有制基礎上實行計劃經濟。國家通過經濟計1982年憲法劃的綜合第土五條原文平衡和市場調節的輔助作用,保證國民經濟按比例地協調發展禁止任何組織或者個人擾亂社會經濟秩序,破壞國家經濟計劃1993年憲法國家實行社會主義市場經濟修正案第七條國家加強經濟立法,完善宏觀調控國家依法禁止任何組織或者個人擾亂社會經濟秩序社會主義法律體系基本形成B.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基本形成法制建設保障經濟改革方向D.國家實行優先發展重工業的戰略8“中國代表團是來求團結的,不是來吵架的..我們并不要求各人放棄自己的見解,但會議應該尋找共同的基礎。”據此可知,周恩來在亞非會議上提出了A,互相尊重主權原則B.求同存異方針C.互不干涉內政原則D.平等互利原則9.亞歷山大及其繼承者們在其征服的東方土地上建立了300多座希臘式城市,這些城市建有希臘式劇場和體育場,定期巡回上演希臘的悲劇和喜劇。材料可以說明A,羅馬文明影響全世界B.希臘城邦制影響深遠C.雅典民主制達到高峰D.東征的文化傳播作用10.拉斐爾是文藝復興“美術三杰”之一,他擅長畫宗教題材的圣母像,畫中的圣母和圣子有母親的柔美、孩子的天真,反映了人間母子親情。這體現出文藝復興的核心思潮是A.人文主義B.反封建專制C.神權至上D.反宗教信仰11.美國歷史上《全國工業復興法》的中心是依靠國家和壟斷組織聯合的力量,對處于“自我毀滅性競爭”狀態的企業界進行一定程度的干預,以緩和階級矛盾,實現羅斯福恢復并提振經濟的意圖。材料體現羅斯福新政的特點是A.國家干預經濟B.實行計劃經濟C.推行國有政策D.整頓金融體系12.1992年6月,在聯合國環境與發展大會上,與會各國簽署《聯合國氣候變化框架公約》,明確了發達國家應承擔率先減排和向發展中國家提供資金、技術支持的義務。由此可知,環境問題的解決A.主要是聯合國的責任B.完全依賴于發達國家C.消除了國家間的矛盾D.需要全世界共同努力二、非選擇題(共4題,共36分)車對可荊楚聯盟學業水平考試模擬卷(二)歷史試卷第2頁共4頁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列表 湖北省荊楚聯盟2025年初中學業水平考試歷史模擬試卷(二).pdf 湖北省荊楚聯盟2025年初中學業水平考試歷史模擬試卷(二)答案.docx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