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字幕精品无码一区二区,成全视频在线播放观看方法,大伊人青草狠狠久久,亚洲一区影音先锋色资源

第九單元 第52講 生態工程(課件 學案 練習,共3份)2026屆高中生物學一輪復習

資源下載
  1. 二一教育資源

第九單元 第52講 生態工程(課件 學案 練習,共3份)2026屆高中生物學一輪復習

資源簡介

第52講 生態工程
一、選擇題
1.(2025·云南昆明開學考)下列有關生態工程原理的說法錯誤的是(  )
A.濕地生態工程中,降低水體污染物增加溶氧量可改善水生生物的生存環境,有利于該系統的自生
B.傳統農業中將稻麥秸稈喂牛未體現循環原理
C.西北地區防護林建設中主要種植本地樹種、避免過度放牧,體現了協調原理
D.在進行林業工程建設時,允許農民適度砍伐體現了整體原理
2.(2025·廣東佛山模擬)城市高架橋橋底空間光照和降水相對較少,汽車尾氣污染較重,管理維護頻率低,常為城市管理的“灰色地帶”。佛山市積極貫徹綠色發展理念,對橋底空間進行改造,將“橋下灰”轉變為了“生態綠”。在改造過程中,相關措施與原理不相匹配的是( ?。?br/>A.選擇不同類型的植物搭配種植并合理布設,符合自生原理
B.選擇種植生長緩慢、長久不落葉、生長周期長的植物,符合循環原理
C.選擇種植耐陰、耐熱、耐旱、抗污染能力強的植物,符合協調原理
D.設置雨水收集系統用于植物澆灌,增設民眾游樂設施,符合整體原理
3.(2025·河南鄭州模擬)近年來,全國各地都在積極探索“農牧結合、生態循環”發展路徑,打通禽畜糞肥還田利用“最后一公里”,推動傳統農業向綠色種養循環農業模式轉變。某地結合當地實際形成了“?!<S—蚯蚓—蚯蚓肥—水稻、牧草、花卉,牧草喂?!钡妊h產業鏈,使資源能夠高效循環利用。下列敘述正確的是(  )
A.蚯蚓肥可為水稻提供有機營養物質和能量
B.禽畜糞肥還田體現了生態工程的循環原理
C.牛糞飼養蚯蚓過程中牛同化量的一部分流入蚯蚓
D.綠色種養循環農業模式使得能量可高效、循環利用
4.(2025·山東菏澤一模)菏澤市對萬福河濕地公園進行一體化保護和修復,退耕還濕,改善水質,根據地形地貌,分段規劃,建成經濟林帶、觀賞林帶、油葵帶、荷花帶等濕地長廊。下列說法錯誤的是( ?。?br/>A.濕地修復中,應選擇具有不同生態位的凈化能力強的多種水生植物
B.分段建成經濟林帶、觀賞林帶、油葵帶、荷花帶,體現了群落的水平結構
C.人類對受到嚴重破壞而退化的生態系統進行修復時,主要利用群落演替理論
D.適當引入本地植物可增加物種多樣性,該設計主要體現生態工程的循環原理
5.(2025·湖南岳陽模擬)我國目前面臨的生態危機,已經不單純是環境污染問題,而是與人口激增、環境與資源破壞、能源短缺等問題結合在一起的“并發癥”。解決這些問題,不但要重視對生態環境的保護,更要注重與經濟、社會效益的結合,需要生態工程發揮作用,下列有關表述正確的是(  )
A.農村綜合發展型生態工程實現了物質和能量的循環利用
B.在某礦區廢棄地進行公園化建設時,需要在覆蓋土壤后,盡量多地移植各種綠色植物
C.生態工程的原理都是一樣的,所以各地在實施農村綜合發展型生態工程可按相同的模式建設
D.在濕地生態修復工程中,建立緩沖帶主要是為了減少人類的干擾
6.(2025·遼寧沈陽模擬)為了推進鄉村振興,科技人員在某村引進赤松茸,推廣“稻菇輪作”露地栽培模式,如下圖所示,相關敘述不正確的是(  )
A.當地農田生態系統中引進的赤松茸屬于分解者,可以實現該生態系統中能量的多級利用
B.該模式沿襲了“無廢棄物農業”的傳統,菌糠和秸稈由廢棄物變為了生產原料
C.該模式充分利用了水稻秸稈中的能量,提高了能量傳遞效率
D.該模式既讓土地休養生息,又增加了生態效益和經濟效益,遵循了生態工程中的循環原理和整體原理
7.(2025·沈陽二中摸底)我國華北某地建立了種植業與養殖業密切結合的生態農業示范區,模式圖如下圖。下列對此生態工程的說法錯誤的是( ?。?br/>A.用沼氣代替傳統煤炭能源滿足村民的需求實現了能源的潔凈和可再生
B.對種養廢棄物的飼料化、肥料化和能源化的利用實現了能量的多途徑利用和良性循環
C.因地制宜地選擇種植和養殖的生物種類需考慮農畜產品的社會需求量
D.同時實現防治環境污染、增加農民收入、促進產業發展遵循了生態工程的整體原理
8.(2025·鞍山模擬)科研人員利用甲、乙兩種本地沉水植物進行了某湖泊“水華”現象的相關修復實驗,測量水樣中總氮、總磷和葉綠素a的含量變化,結果見下表。下列說法錯誤的是(  )
項目 總氮/ (mg·L-1) 總磷/ (mg·L-1) 葉綠素a/ (mg·L-1)
對照水樣 1.73 0.07 22
甲 1.25 0.051 3
乙 1.41 0.039 12
A.甲、乙植物減弱“水華”現象體現了生物多樣性的間接價值
B.選擇本地物種進行生態修復體現了生態工程建設的協調原理
C.該湖泊中總氮的含量對浮游藻類生長的影響更大
D.葉綠素a含量越多,說明生產者越多,湖泊的自我調節能力越強
9.(2025·山東模擬)如圖為一個生態庭院的模式圖,關于該生態工程的分析,正確的是( ?。?br/>A.該示意圖中的所有生物均參與了食物鏈和食物網的構建
B.該生態工程提高了能量利用率和能量傳遞效率
C.該生態工程遵循了循環原理,實現了“無廢物”的生態理念
D.該生態工程能實現物質的良好循環,不需要物質的輸入
二、非選擇題
10.(2025·湖南長沙模擬)長沙某鄉鎮建設生態農業工程,發展糧、桑、漁、畜產業,其生態農業模式如圖所示?;卮鹣铝袉栴}:
(1)上圖中流入該池塘生態系統的能量包括                              
       ?。辉撋鷳B系統把池塘、農田、桑園等有機地組合在一起,優化了系統結構,遵循生態工程的    原理。
(2)與桑樹單種相比,“桑園養雞”的模式能提高經濟效益和生態效益,原因是                              
                                 。
(3)土壤的肥力是種植業的基礎,該生態工程有利于提高土壤的肥力,據圖說出依據是            
                               。
(4)本地某果園使用除草劑清除果園的雜草,同時給果樹施用化肥,對環境有一定污染。林業工作者建議在林下種植大豆,請簡要說明設計依據:                               。
第52講 生態工程
1.B 自生原理是指通過有效選擇生物組分并合理布設,有助于生態系統維持自生能力,濕地生態工程中,降低水體污染物增加溶氧量可改善水生生物的生存環境,有利于生態系統的自生,A正確;循環原理是指在生態工程中促進系統的物質遷移與轉化,既保證各個環節的物質遷移順暢,也保證主要物質或元素的轉化率較高,傳統農業中將稻麥秸稈喂牛體現了循環原理,B錯誤;協調原理是指處理好生物與環境、生物與生物的協調與平衡,需要考慮環境容納量,西北地區防護林建設中主要種植本地樹種、避免過度放牧,體現了協調原理,C正確;整體原理是指進行生態工程建設時,不僅要考慮自然生態系統的規律,更要考慮經濟和社會等系統的影響力,在進行林業工程建設時,允許農民適度砍伐體現了整體原理,D正確。
2.B 遵循自生原理,需要在生態工程中有效選擇生物組分并合理布設,A相匹配;循環是指在生態工程中促進系統的物質遷移與轉化,既保證各個環節的物質遷移順暢,也保證主要物質或元素的轉化率較高,故選擇種植生長緩慢、長久不落葉、生長周期長的植物,不符合循環原理,B不相匹配;協調原理是指生物與環境、生物與生物之間要協調與適應,選擇種植耐陰、耐熱、耐旱、抗污染能力強的植物,符合協調原理,C相匹配;整體原理是指遵從自然生態系統的規律,各組分之間要有適當的比例,考慮經濟和社會等系統的影響力,故設置雨水收集系統用于植物澆灌,增設民眾游樂設施,符合整體原理,D相匹配。
3.B 蚯蚓肥主要是蚯蚓的糞便,主要為水稻提供無機物,不能提供能量和有機營養物質(植物根細胞不能吸收有機物),A錯誤;禽畜糞肥還田實現了物質循環利用,體現了生態工程的循環原理,B正確;牛糞中的能量不屬于牛同化的能量,屬于上一個營養級(生產者)同化量的一部分,C錯誤;綠色種養循環農業模式實現了物質循環利用、能量多級利用,但能量不能循環利用,D錯誤。
4.D 在濕地修復過程中,選擇凈化能力較強的多種水生植物,還要考慮各自的生態位差異,及它們的種間關系,A正確;不同的區域分段建成經濟林帶、觀賞林帶、油葵帶、荷花帶,體現了群落的水平結構,B正確;人類對受到嚴重破壞而退化的生態系統進行修復時,使該地發生次生演替,增加物種數目,主要利用的是群落演替理論,C正確;適當引入本地植物可增加物種多樣性,體現該生態工程的原理為自生原理,D錯誤。
5.D 農村綜合發展型生態工程實現了物質的循環利用,能量的多級利用,能量不能循環利用,A錯誤;在某礦區廢棄地進行公園化建設時,由于礦區廢棄地土壤條件貧瘠,要選擇適應能力強的植被,即需考慮植被與土壤之間的協調,B錯誤;農村綜合發展型生態工程建設時,各地應根據當地的實際條件,因地制宜,不可按相同的模式建設,C錯誤;在濕地生態修復工程中,建立緩沖帶主要是為了減少人類的干擾,使濕地依靠自然演替等機制恢復其生態功能,D正確。
6.C 當地農田生態系統中引進的赤松茸是異養生物,屬于真菌,是分解者,可以實現該生態系統中能量的多級利用,A正確;該模式沿襲了“無廢棄物農業”的傳統,遵循循環原理,菌糠和秸稈由廢棄物變為了生產原料,實現了物質的循環利用,B正確;該模式充分利用了秸稈中的能量,從而提高能量的利用率,但不能提高能量的傳遞效率,C錯誤;該模式既讓土地休養生息,在確保土地的肥力的同時又增加了生態效益和經濟效益,D正確。
7.B 用沼氣滿足村民的需求實現清潔能源代替傳統煤炭能源,減少了廢物的產生,該生態工程建設中遵循了循環原理,A正確;以飼料化、肥料化和能源化來提升種養廢棄物的利用率,實現了無廢棄物工程,遵循了循環原理,但能量不能循環,B錯誤;因地制宜的選擇種植和養殖的生物種類并實現種養平衡,更加關注了生物的適應性,這體現了生態工程的協調原理,C正確;同時實現防治環境污染、增加農民收入、促進產業發展遵循了生態工程的整體原理,D正確。
8.D 甲、乙植物減弱“水華”現象是生態價值的表現,體現了生物多樣性的間接價值,A正確;選擇本地物種進行生態修復體現了生態工程建設的協調原理,可避免外來物種的入侵,B正確;葉綠素a含量代表的是浮游藻類變化情況,對比表格總磷含量,種植兩種沉水植物后總氮降低得更多,由此可見氮的含量對浮游藻類生長的影響更大,C正確;葉綠素a含量越多,說明浮游藻類大量繁殖,“水華”現象更加嚴重,湖泊自我調節能力越弱,D錯誤。
9.C 食物鏈和食物網包含生產者和消費者,不包含分解者,所以示意圖中的分解者不參與食物鏈和食物網的構建,A錯誤;能量傳遞效率不能提高,B錯誤;該生態工程遵循了循環原理,實現了“無廢物”的生態理念,C正確;該生態工程能實現物質的良好循環,但是有產品的輸出,所以也需要物質的輸入,D錯誤。
10.(1)生產者固定的太陽能和沼渣、沼液、蠶沙中有機物含有的化學能 整體?。?)①雞是一種養殖產品,可提高經濟效益;②雞捕食桑園害蟲,能減輕蟲害,提高生態系統穩定性?。?)河泥和沼液中的有機物被微生物分解后產生的氮、磷等無機鹽和CO2有利于農作物和桑樹進行光合作用?。?)通過競爭減少雜草數量,同時為果樹提供氮肥,減少除草劑和化肥使用
解析:(1)該池塘生態系統有各種植物,是該系統的生產者。沼氣池往池塘排放沼渣、沼液,沼渣和沼液中含有各種有機物,所以流入該池塘生態系統的能量包括生產者固定的太陽能和沼渣、沼液、蠶沙中有機物含有的化學能。自然生態系統的各組分之間有適當的比例,不同組分之間構成有序的結構,人為通過改變和優化結構,達到改善系統功能的目的,這就是生態工程的整體原理。該生態系統把池塘、農田、桑園等有機地組合在一起,優化了系統的結構,遵循了整體原理。(2)①桑園養雞模式獲得了雞、雞蛋產品,比單種桑樹收獲的經濟效益高;②桑園養雞模式中,雞吃害蟲,減輕蟲害,桑園生物更多樣,營養結構更復雜,提高了生態系統穩定性,提高了生態效益。(3)植物從土壤中吸收各種無機鹽,土壤的肥力以其中無機鹽的含量為衡量標準。該生態系統河泥和沼液中含有豐富的有機物,這些有機物被微生物分解后,產生含氮、含磷等無機鹽和CO2,這些無機鹽和CO2都有利于農作物和桑樹進行光合作用。(4)要減輕生產過程對環境的污染,就要減少農藥化肥的使用,需要依靠生物自身之間關系來抑制雜草的數量,同時果樹能獲得足夠的肥料。在林下種植大豆,大豆生長比雜草高,在對光的競爭中占優勢,雜草生長被抑制,減少除草劑的使用。同時,大豆中的根瘤菌有固氮能力,可以為果樹提供氮肥,減少化肥的使用。
2 / 3第52講 生態工程
課程標準
1.舉例說明根據生態學基本原理、采用系統工程的方法和技術,達到資源多層次和循環利用的目的,使特定區域中的人和自然環境均受益。
2.形成“環境保護需要從我做起”的意識。
考點一 生態工程的原理
生態工程的基本原理
(1)關注生態工程建設
(2)生態工程所遵循的基本原理
提醒 生態工程基本原理的判斷方法
①強調物質循環、廢物利用、減輕環境污染→循環原理。
②體現物種多,營養關系復雜;涉及結構、功能、系統組分的比例關系→自生原理。
③強調生物與環境的協調與平衡,涉及環境承載力→協調原理。
④涉及自然、經濟和社會,如林業生態工程建設→整體原理。
1.(選擇性必修2 P99正文)生態工程以生態系統的自組織、自我調節功能為基礎,遵循著整體、協調、循環、自生等生態學基本原理。( ?。?br/>2.(選擇性必修2 P100正文)蚯蚓分解處理技術可實現固體廢物的減量化和資源化,該生態工程設計突出體現了循環原理。( ?。?br/>3.(選擇性必修2 P99正文)由生物組分而產生的自組織、自我優化、自我調節、自我更新和維持就是系統的自生。( ?。?br/>4.(選擇性必修2 P100圖4-12)“無廢棄物農業”充分體現了生態系統的協調原理。( ?。?br/>5.(選擇性必修2 P99正文)我國西北地區土地沙化和鹽漬化非常嚴重,主要原因是超載放牧,導致草地退化。這主要違背了生態工程的自生原理。( ?。?br/>6.(選擇性必修2 P103概念檢測)建立園林既能改善生態環境,又能提高社會和經濟效益,體現了生態工程的整體原理。( ?。?br/>1.(2024·廣東深圳調研)“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為加大對已被破壞生態環境的保護與治理力度,下列有關生態工程的原理和實例中,分析不正確的是( ?。?br/>選項 有關實例 相關的生態工程原理
A 桑基魚塘 遵循協調原理
B 前面造林,后面砍林 違背整體原理
C 在我國西北地區種植楊樹,發現許多楊樹長得很弱小 違背自生原理
D 沼氣工程建設 遵循循環原理
2.(2025·遼寧沈陽模擬)如圖為某地區設計的生態工程示意圖。下列說法錯誤的是( ?。?br/>A.圖中遵循的生態工程基本原理是循環原理
B.在玉米田中套種大豆并引入食蟲鳥,可提高抵抗力穩定性
C.該生態工程實現了能量的循環,使“廢物”資源化
D.遵循自然規律,兼顧生態和經濟效益,是整體原理的體現
題后歸納
常見生態工程實例所涉及的原理
①無廢棄物農業——遵循循環原理。
②在人工林中增加植被層次——遵循自生原理。
③太湖水體富營養化引起大面積水華——違背自生原理和協調原理。
④前面造林,后面砍樹——違背整體原理。
⑤草原確定合理載畜量,不能過度放牧——遵循協調原理。
⑥單一人工林與天然混合林相比穩定性低,易爆發蟲害——違背自生原理。
⑦濕地的破壞,水體的污染——違背自生原理。
⑧引種時考慮是否適應環境——遵循協調原理。
⑨在進行林業生態工程建設時,既號召農民種樹又要考慮農民生活問題——遵循整體原理。
考點二 生態工程的實例
1.生態工程實例分析
類型 問題 對策 主要原理 實例
農村綜合發展型生態工程 資源有限、人多地少、產出不足 建立農村綜合發展型生態工程、實現物質的多級循環利用、保證在資源有限的條件下有較多產出 循環、 整體 北京郊區某村以沼氣工程為中心的物質多級循環利用工程
濕地生態恢復工程 濕地面積的縮小和破壞 控制污染、動植物物種引進、建立緩沖帶等 自生、協 調、整體 廈門筼筜 湖生態恢 復工程
礦區廢棄地的生態恢復工程 礦區生態環境的破壞 修復土地、恢復       、 整體 赤峰市元 寶山礦區 生態恢復 工程
2.生態工程的發展前景
(1)我國生態工程建設目前存在的問題
①缺乏定量化模型的指導,難以像“精確農業”那樣設計出標準化、易操作的生態工程樣板。
②有些設計缺乏高科技含量,生態系統的調控尚缺乏及時準確的監測技術的支持,缺乏理論性指導等。
(2)原因剖析
我國面臨的生態危機已經不單是環境污染問題,而是與人口問題、環境與資源破壞、能源短缺等問題結合在一起的“并發癥”。
(3)解決思路
不但要重視對生態環境的保護,更要注重與經濟、社會效益的結合,需要生態工程發揮作用。
(4)發展前景
我國黨和政府高度重視生態文明建設,把美麗中國作為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的重要目標,對生態文明建設提出了一系列新思想、新目標、新要求和新部署,為建設美麗中國提供了指導方針和行動指南。
1.(選擇性必修2 P104正文)建立農村綜合發展型生態工程的目標是實現經濟效益最大化。(  )
2.(選擇性必修2 P106正文)濕地的恢復除利用生物工程手段外,還要依靠自然演替機制恢復其生態功能。( ?。?br/>3.(選擇性必修2 P107正文)恢復礦區生態環境的關鍵在于植被恢復,以及植被恢復所必需的土壤微生物群落的重建。( ?。?br/>4.(選擇性必修2 P107正文)對已被破壞的生態環境進行修復、重建也是生態工程建設的主要任務。( ?。?br/>1.(2025·遼寧阜新模擬)“海綿城市”是一種城市生態工程模式,是指城市能夠像海綿一樣,在適應環境變化和應對自然災害等方面具有良好的“彈性”,如下雨時吸水、蓄水、滲水、凈水,需要時將蓄存的水釋放并加以利用。下列敘述錯誤的是( ?。?br/>A.建設“海綿城市”時,植物的引種要遵循協調原理
B.該生態模式的構建,有利于提高城市生態系統的自我調節能力
C.建設“海綿城市”可擴大公共產品有效投資,體現了整體原理
D.“海綿城市”建設中,處理生活垃圾應采用物理方法而不是生物方法
2.(2024·湖南益陽質檢)下圖是一種新型的“稻魚共生”復合耕作體系,它通過水稻栽培技術、水產養殖技術的對接與集成創新,大大降低了水稻病蟲草害和污染,有利于農業可持續發展,實現養魚無水質憂患,種稻不施肥而正常生長的生態共生效應。下列有關復合耕作體系的描述錯誤的是( ?。?br/>A.利用群落的空間結構可實現生態和經濟效益雙贏
B.實現了物質和能量的循環利用
C.有利于可持續發展的原因是物質分層分級利用
D.構建時考慮生物與環境、生物與生物的關系體現了協調原理
1.(2023·湖南高考13題)黨的二十大報告指出:我們要推進美麗中國建設,堅持山水林田湖草沙一體化保護和系統治理,統籌產業結構調整、污染治理、生態保護,應對氣候變化,協同推進降碳、減污、擴綠、增長,推進生態優先、節約集約、綠色低碳發展。下列敘述錯誤的是( ?。?br/>A.一體化保護有利于提高生態系統的抵抗力穩定性
B.一體化保護體現了生態系統的整體性和系統性
C.一體化保護和系統治理有助于協調生態足跡與生態承載力的關系
D.運用自生原理可以從根本上達到一體化保護和系統治理
溯源教材
(1)提高生態系統的穩定性,一方面要控制對生態系統的干擾程度,一方面應給予相應的物質、能量的投入。(見選擇性必修2 P76正文)
(2)全球生態足跡增長超過生態承載力的增長,地球已進入生態超載狀態。(見選擇性必修2 P84思考·討論)
(3)由生物組分產生的自組織、自我優化、自我調節、自我更新和維持就是系統的自生。(見選擇性必修2 P99正文)
2.(2024·海南高考6題)發展生態農業有助于鄉村振興。某鄉村因地制宜實施了“春夏種稻、冬閑種薯、薯糠喂牛、糞尿肥田”的生態農業模式,提高了當地的經濟收入,減少了環境污染。下列有關該生態農業模式的敘述,錯誤的是( ?。?br/>A.該模式的農田生態系統能自我優化、自我調節、自我更新
B.可保持土壤肥力,改善土壤結構
C.可減少化肥使用和水體富營養化
D.既遵循了自然規律,又考慮了經濟和社會因素
3.(2021·遼寧高考11題改編)遼河流域是遼寧省重要的生態屏障和經濟地帶。為恢復遼河某段“水體——河岸帶”的生物群落,研究人員選擇遼河流域常見的植物進行栽種。植物種類、分布及葉片或莖的橫切面見下圖。下列有關敘述錯誤的是(  )
注:右側為對應植物葉片或莖的橫切面示意圖,空白處表示氣腔。
A.丙與丁的分布體現了群落的垂直結構
B.四種植物都有發達的氣腔,利于根系的呼吸,體現出生物對環境的適應
C.不同位置上植物種類的選擇,遵循了協調原理
D.生態恢復工程使該生態系統的營養結構更復雜,抵抗力穩定性增強
4.(2022·遼寧高考22題)碳達峰和碳中和目標的提出是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的時代要求,增加碳存儲是實現碳中和的重要舉措。被海洋捕獲的碳稱為藍碳,濱海濕地是海岸帶藍碳生態系統的主體?;卮鹣铝袉栴}:
(1)碳存儲離不開碳循環。生態系統碳循環是指組成生物體的碳元素在      和      之間循環往復的過程。
(2)濱海濕地單位面積的碳埋藏速率是陸地生態系統的15倍,主要原因是濕地中飽和水環境使土壤微生物處于          條件,導致土壤有機質分解速率      。
(3)為促進受損濕地的次生演替,提高濕地藍碳儲量,遼寧省實施“退養還濕”生態修復工程(如圖1)。該工程應遵循     ?。ù鸪鰞牲c即可)生態學基本原理,根據物種在濕地群落中的      差異,適時補種適宜的物種,以加快群落演替速度。
養殖圩光灘翅堿蓬階段蘆葦階段
圖1
(4)測定鹽沼濕地不同植物群落的碳儲量,發現翅堿蓬階段為180.5 kg·hm-2、蘆葦階段為3 367.2 kg·hm-2,說明在      的不同階段,鹽沼濕地植被的碳儲量差異很大。
(5)圖2是鹽沼濕地中兩種主要植物翅堿蓬、蘆葦的示意圖。據圖分析可知,對促進海岸灘涂淤積,增加鹽沼濕地面積貢獻度高的植物是      ,原因是                            。
?。?)移栽適應當地環境的植物遵循了生態工程的協調原理。 (2024·湖南高考)( ?。?br/>(2)應用無土栽培技術,種植的生態浮床植物可吸收水體營養和富集重金屬。 (2022·江蘇高考)( ?。?br/>(3)某自然保護區為保護灰鶴,保護區內應當禁止人類的生產活動。(2021·遼寧高考)( ?。?br/>第52講 生態工程
【破考點·抓必備】
考點一
知識梳理夯基
?。?)已被破壞的生態環境 經濟效益和生態效益 可持續 (2) 轉化率  平衡  改善系統功能  經濟和社會
概念檢測
1.√ 2.√ 3.√ 4.× 5.√ 6.√
典題演練應用
1.C ?;~塘強調生態系統內部的協調與平衡,遵循協調原理,A正確;前面造林,后面砍林,這違背了整體原理,B正確;在我國西北地區種植楊樹,發現許多楊樹長得很弱小,違背協調原理,C錯誤;沼氣工程建設遵循循環原理,D正確。
2.C 循環原理要求在生態工程中促進系統的物質遷移與轉化,既保證各個環節的物質遷移順暢,也保證主要物質或元素的轉化率較高,圖中農業生產過程體現了生態工程的循環原理,A正確;在農田中套種大豆并引入食蟲鳥,可增加該生態系統的物種多樣性,增加食物鏈和食物網的復雜程度,提高抵抗力穩定性,B正確;在生態系統中,能量是單向流動的,不能循環,C錯誤;整體原理是指進行生態工程建設時,不僅要考慮自然生態系統的規律,更要考慮經濟和社會等系統的影響力,該生態系統遵循自然規律,兼顧生態和經濟效益,體現了整體原理,D正確。
考點二
知識梳理夯基
1.植被 協調
概念檢測
1.× 2.√ 3.√ 4.√
典題演練應用
1.D 建設“海綿城市”時,生物與環境、生物與生物的協調與適應是需要考慮的問題,因此植物的引種要遵循協調原理;該生態模式的構建,能形成綠色生態基礎設施,有利于提高城市生態系統的自我調節能力;建設“海綿城市”可擴大公共產品有效投資,考慮了自然、經濟、社會的整體影響,體現了整體原理;“海綿城市”建設中,處理生活垃圾應采用生物方法而不是物理方法,因為生物方法不產生二次污染,處理產物可以作為資源利用。
2.B 該復合系統上層種水稻,下層養魚,降低了水稻病蟲草害,減少農藥成本投入和農藥對環境的污染。魚的糞便、水稻的枯枝敗葉被微生物分解成無機鹽,溶解于水體又供水稻吸收利用,減少了肥料成本的投入。同時收獲的魚還能有經濟效益,所以“稻魚共生”復合耕作體系利用群落的空間結構中的垂直結構,實現生態和經濟效益雙贏,A正確;“稻魚共生”復合耕作體系可通過水體中微生物、水稻等生產者、魚類等消費者實現物質的循環利用,但能量無法循環利用,B錯誤;“稻—魚”生態種養模式,利用“稻—魚”之間良性共生的關系,實現物質分層、分級利用,促進物質循環,有利于農業可持續發展,C正確;在進行生態工程建設時,生物與環境、生物與生物的協調與適應也是需要考慮的問題,這些關系體現了協調原理,D正確。
【研真題·扣教材】
1.D 生態系統的組分越多,食物鏈、食物網越復雜,自我調節能力就越強,抵抗力穩定性就越高,所以一體化保護有利于提高生態系統的抵抗力穩定性,A正確;生態工程是指人類應用生態學和系統學等學科的基本原理和方法,促進人類社會與自然環境和諧發展的系統工程技術或綜合工藝過程,且幾乎每個復雜的生態工程建設都以整體觀為指導,所以一體化保護體現了生態系統的整體性和系統性,B正確;生態足跡又稱生態占用,指在現有技術條件下,維持某一人口單位生存所需的生產資源和吸納廢物的土地及水域面積,生態承載力代表了地球提供資源的能力,一體化保護和系統治理有助于協調生態足跡與生態承載力的關系,C正確;綜合運用自生、整體、協調、循環等生態學基本原理可以從根本上達到一體化保護和系統治理,僅運用自生原理很難達到,D錯誤。
2.D 該模式的農田生態系統中薯糠喂牛,糞尿肥田,可以為農作物提供無機鹽,實現自我優化、自我調節、自我更新,A正確;使用糞尿肥田,培育了土壤微生物,微生物分解糞便可提供無機鹽給作物,可保持土壤肥力,改善土壤結構,B正確;糞尿肥田可減少化肥使用,從而不容易導致過多的氮、磷排入水體,導致水體富營養化,C正確;該生態農業模式,沒有體現對社會因素的考慮,D錯誤。
3.A 丙與丁的分布是由地形的起伏導致的,體現了群落的水平結構,A錯誤;四種植物生活在“水體——河岸帶”,都有發達的氣腔,利于根系的呼吸,體現出生物對環境的適應,B正確;不同位置上植物種類的選擇,充分利用了環境資源,遵循了協調原理,C正確;生態恢復工程使該生態系統的營養結構更復雜,自我調節能力更強,抵抗力穩定性增強,D正確。
4.(1)生物群落 無機環境?。?)無氧(缺氧) 慢 (3)自生、整體 生態位 (4)群落演替(次生演替)?。?)蘆葦 與翅堿蓬相比,蘆葦的根系發達,利于在灘涂環境下立地扎根,快速蔓延
解析:(1)生態系統碳循環是指組成生物體的碳元素在生物群落和無機(非生物)環境之間循環往復的過程。(2)由于濕地大部分時間處于靜水水淹狀態,即濕地中飽和水環境使土壤微生物處于無氧條件,導致土壤有機質分解速率慢,所以濱海濕地單位面積的碳埋藏速率是陸地生態系統的15倍。(3)在濕地修復過程中,應遵循自生、整體等生態學基本原理,選擇污染物凈化能力較強的多種水生植物,還需要考慮這些植物各自的生態位差異,以及它們之間的種間關系,適時補種適宜的物種,以加快群落演替速度。(4)濕地發生的演替是次生演替,測定鹽沼濕地不同植物群落的碳儲量,發現翅堿蓬階段為180.5 kg·hm-2、蘆葦階段為3 367.2 kg·hm-2,說明在次生演替(群落演替)的不同階段,鹽沼濕地植被的碳儲量差異很大。(5)分析圖2可知,與翅堿蓬相比,蘆葦的根系發達,利于在灘涂環境下立地扎根,快速蔓延,所以是增加鹽沼濕地面積貢獻度高的植物。
真題重組練
 (1)√ (2)√
(3)× 提示:保護灰鶴關鍵是要處理好人與自然的相互關系,并不意味著禁止開發和利用,禁止人類活動。
6 / 6(共65張PPT)
第52講 生態工程
高中總復習·生物
課程標準
1. 舉例說明根據生態學基本原理、采用系統工程的方法和技術,達到資源
多層次和循環利用的目的,使特定區域中的人和自然環境均受益。
2. 形成“環境保護需要從我做起”的意識。
1. 破考點·抓必備
2. 研真題·扣教材
3. 驗收效·提能力
目錄
Contents
01
破考點·抓必備
梳理歸納, 鞏固基本知識
考點一 生態工程的原理
生態工程的基本原理
(1)關注生態工程建設
(2)生態工程所遵循的基本原理
①強調物質循環、廢物利用、減輕環境污染→循環原理。
②體現物種多,營養關系復雜;涉及結構、功能、系統組分的比例關系→
自生原理。
③強調生物與環境的協調與平衡,涉及環境承載力→協調原理。
④涉及自然、經濟和社會,如林業生態工程建設→整體原理。
提醒 生態工程基本原理的判斷方法
1. (選擇性必修2 P99正文)生態工程以生態系統的自組織、自我調節功
能為基礎,遵循著整體、協調、循環、自生等生態學基本原理。
( √?。?br/>2. (選擇性必修2 P100正文)蚯蚓分解處理技術可實現固體廢物的減量化
和資源化,該生態工程設計突出體現了循環原理。 ( √?。?br/>3. (選擇性必修2 P99正文)由生物組分而產生的自組織、自我優化、自
我調節、自我更新和維持就是系統的自生。 ( √?。?br/>4. (選擇性必修2 P100圖4-12)“無廢棄物農業”充分體現了生態系統
的協調原理。 ( ×?。?br/>√


×
5. (選擇性必修2 P99正文)我國西北地區土地沙化和鹽漬化非常嚴重,
主要原因是超載放牧,導致草地退化。這主要違背了生態工程的自生原
理。 ( √?。?br/>6. (選擇性必修2 P103概念檢測)建立園林既能改善生態環境,又能提高
社會和經濟效益,體現了生態工程的整體原理。 ( √?。?br/>√

1. (2024·廣東深圳調研)“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為加大對已被破
壞生態環境的保護與治理力度,下列有關生態工程的原理和實例中,分析
不正確的是( ?。?br/>選項 有關實例 相關的生態工程原理
A 桑基魚塘 遵循協調原理
B 前面造林,后面砍林 違背整體原理
C 在我國西北地區種植楊樹,發現許多楊樹長得很弱小 違背自生原理
D 沼氣工程建設 遵循循環原理

解析: ?;~塘強調生態系統內部的協調與平衡,遵循協調原理,A正
確;前面造林,后面砍林,這違背了整體原理,B正確;在我國西北地區
種植楊樹,發現許多楊樹長得很弱小,違背協調原理,C錯誤;沼氣工程
建設遵循循環原理,D正確。
2. (2025·遼寧沈陽模擬)如圖為某地區設計的生態工程示意圖。下列說法錯誤的是(  )
A. 圖中遵循的生態工程基本原理是循環原理
B. 在玉米田中套種大豆并引入食蟲鳥,可提高抵抗力穩定性
C. 該生態工程實現了能量的循環,使“廢物”資源化
D. 遵循自然規律,兼顧生態和經濟效益,是整體原理的體現

解析: 循環原理要求在生態工程中促進系統的物質遷移與轉化,既保
證各個環節的物質遷移順暢,也保證主要物質或元素的轉化率較高,圖中
農業生產過程體現了生態工程的循環原理,A正確;在農田中套種大豆并
引入食蟲鳥,可增加該生態系統的物種多樣性,增加食物鏈和食物網的復
雜程度,提高抵抗力穩定性,B正確;在生態系統中,能量是單向流動
的,不能循環,C錯誤;整體原理是指進行生態工程建設時,不僅要考慮
自然生態系統的規律,更要考慮經濟和社會等系統的影響力,該生態系統
遵循自然規律,兼顧生態和經濟效益,體現了整體原理,D正確。
題后歸納
常見生態工程實例所涉及的原理
①無廢棄物農業——遵循循環原理。
②在人工林中增加植被層次——遵循自生原理。
③太湖水體富營養化引起大面積水華——違背自生原理和協調原理。
④前面造林,后面砍樹——違背整體原理。
⑤草原確定合理載畜量,不能過度放牧——遵循協調原理。
⑧引種時考慮是否適應環境——遵循協調原理。
⑨在進行林業生態工程建設時,既號召農民種樹又要考慮農民生活問題—
—遵循整體原理。
⑥單一人工林與天然混合林相比穩定性低,易爆發蟲害——違背自生
原理。
⑦濕地的破壞,水體的污染——違背自生原理。
考點二 生態工程的實例
1. 生態工程實例分析
類型 問題 對策 主要原
理 實例
農村綜
合發展
型生態
工程 資源有
限、人多
地少、產
出不足 建立農村綜合發展型生態
工程、實現物質的多級循
環利用、保證在資源有限
的條件下有較多產出 循環、 整體 北京郊區某村以
沼氣工程為中心
的物質多級循環
利用工程
類型 問題 對策 主要原理 實例
濕地生
態恢復
工程 濕地面積
的縮小和
破壞 控制污染、動植物物種引
進、建立緩沖帶等 自生、協 調、整體 廈門筼筜湖生態恢復工程
礦區廢
棄地的
生態恢
復工程 礦區生態
環境的破
壞 修復土地、恢復 、 整體 赤峰市元寶山礦區生態恢復工程
植被 
協調
2. 生態工程的發展前景
(1)我國生態工程建設目前存在的問題
①缺乏定量化模型的指導,難以像“精確農業”那樣設計出標準化、易操
作的生態工程樣板。
②有些設計缺乏高科技含量,生態系統的調控尚缺乏及時準確的監測技術
的支持,缺乏理論性指導等。
(2)原因剖析
我國面臨的生態危機已經不單是環境污染問題,而是與人口問題、環境與
資源破壞、能源短缺等問題結合在一起的“并發癥”。
(3)解決思路
不但要重視對生態環境的保護,更要注重與經濟、社會效益的結合,需要
生態工程發揮作用。
(4)發展前景
我國黨和政府高度重視生態文明建設,把美麗中國作為建設社會主義現代
化強國的重要目標,對生態文明建設提出了一系列新思想、新目標、新要
求和新部署,為建設美麗中國提供了指導方針和行動指南。
1. (選擇性必修2 P104正文)建立農村綜合發展型生態工程的目標是實現
經濟效益最大化。 ( ×?。?br/>2. (選擇性必修2 P106正文)濕地的恢復除利用生物工程手段外,還要依
靠自然演替機制恢復其生態功能。 ( √ )
3. (選擇性必修2 P107正文)恢復礦區生態環境的關鍵在于植被恢復,以
及植被恢復所必需的土壤微生物群落的重建。 ( √ )
4. (選擇性必修2 P107正文)對已被破壞的生態環境進行修復、重建也是
生態工程建設的主要任務。 ( √?。?br/>×



1. (2025·遼寧阜新模擬)“海綿城市”是一種城市生態工程模式,是指城市能夠像海綿一樣,在適應環境變化和應對自然災害等方面具有良好的“彈性”,如下雨時吸水、蓄水、滲水、凈水,需要時將蓄存的水釋放并加以利用。下列敘述錯誤的是( ?。?br/>A. 建設“海綿城市”時,植物的引種要遵循協調原理
B. 該生態模式的構建,有利于提高城市生態系統的自我調節能力
C. 建設“海綿城市”可擴大公共產品有效投資,體現了整體原理
D. “海綿城市”建設中,處理生活垃圾應采用物理方法而不是生物方法

解析: 建設“海綿城市”時,生物與環境、生物與生物的協調與適應是需要考慮的問題,因此植物的引種要遵循協調原理;該生態模式的構建,能形成綠色生態基礎設施,有利于提高城市生態系統的自我調節能力;建設“海綿城市”可擴大公共產品有效投資,考慮了自然、經濟、社會的整體影響,體現了整體原理;“海綿城市”建設中,處理生活垃圾應采用生物方法而不是物理方法,因為生物方法不產生二次污染,處理產物可以作為資源利用。
2. (2024·湖南益陽質檢)如圖是一種新型的
“稻魚共生”復合耕作體系,它通過水稻栽
培技術、水產養殖技術的對接與集成創新,
大大降低了水稻病蟲草害和污染,有利于農
業可持續發展,實現養魚無水質憂患,種
稻不施肥而正常生長的生態共生效應。下列有關復合耕作體系的描述錯誤
的是( ?。?br/>A. 利用群落的空間結構可實現生態和經濟效益雙贏
B. 實現了物質和能量的循環利用
C. 有利于可持續發展的原因是物質分層分級利用
D. 構建時考慮生物與環境、生物與生物的關系體現了協調原理

解析: 該復合系統上層種水稻,下層養魚,降低了水稻病蟲草害,減
少農藥成本投入和農藥對環境的污染。魚的糞便、水稻的枯枝敗葉被微生
物分解成無機鹽,溶解于水體又供水稻吸收利用,減少了肥料成本的投
入。同時收獲的魚還能有經濟效益,所以“稻魚共生”復合耕作體系利用
群落的空間結構中的垂直結構,實現生態和經濟效益雙贏,A正確;“稻
魚共生”復合耕作體系可通過水體中微生物、水稻等生產者、魚類等消費
者實現物質的循環利用,但能量無法循環利用,B錯誤;“稻—魚”生態
種養模式,利用“稻—魚”之間良性共生的關系,實現物質分層、分級利
用,促進物質循環,有利于農業可持續發展,C正確;在進行生態工程建
設時,生物與環境、生物與生物的協調與適應也是需要考慮的問題,這些
關系體現了協調原理,D正確。
02
研真題·扣教材
探究分析, 培養核心技能
  
1. (2023·湖南高考13題)黨的二十大報告指出:我們要推進美麗中國建
設,堅持山水林田湖草沙一體化保護和系統治理,統籌產業結構調整、污
染治理、生態保護,應對氣候變化,協同推進降碳、減污、擴綠、增長,
推進生態優先、節約集約、綠色低碳發展。下列敘述錯誤的是( ?。?br/>A. 一體化保護有利于提高生態系統的抵抗力穩定性
B. 一體化保護體現了生態系統的整體性和系統性
C. 一體化保護和系統治理有助于協調生態足跡與生態承載力的關系
D. 運用自生原理可以從根本上達到一體化保護和系統治理

解析: 生態系統的組分越多,食物鏈、食物網越復雜,自我調節能力
就越強,抵抗力穩定性就越高,所以一體化保護有利于提高生態系統的抵
抗力穩定性,A正確;生態工程是指人類應用生態學和系統學等學科的基
本原理和方法,促進人類社會與自然環境和諧發展的系統工程技術或綜合
工藝過程,且幾乎每個復雜的生態工程建設都以整體觀為指導,所以一體
化保護體現了生態系統的整體性和系統性,B正確;生態足跡又稱生態占
用,指在現有技術條件下,維持某一人口單位生存所需的生產資源和吸納
廢物的土地及水域面積,生態承載力代表了地球提供資源的能力,一體化
保護和系統治理有助于協調生態足跡與生態承載力的關系,C正確;綜合
運用自生、整體、協調、循環等生態學基本原理可以從根本上達到一體化
保護和系統治理,僅運用自生原理很難達到,D錯誤。
溯源教材
(1)提高生態系統的穩定性,一方面要控制對生態系統的干擾程度,一
方面應給予相應的物質、能量的投入?!。ㄒ娺x擇性必修2 P76正文)
(2)全球生態足跡增長超過生態承載力的增長,地球已進入生態超載狀
態?!。ㄒ娺x擇性必修2 P84思考·討論)
(3)由生物組分產生的自組織、自我優化、自我調節、自我更新和維持
就是系統的自生?!。ㄒ娺x擇性必修2 P99正文)
2. (2024·海南高考6題)發展生態農業有助于鄉村振興。某鄉村因地制宜
實施了“春夏種稻、冬閑種薯、薯糠喂牛、糞尿肥田”的生態農業模式,
提高了當地的經濟收入,減少了環境污染。下列有關該生態農業模式的敘
述,錯誤的是(  )
A. 該模式的農田生態系統能自我優化、自我調節、自我更新
B. 可保持土壤肥力,改善土壤結構
C. 可減少化肥使用和水體富營養化
D. 既遵循了自然規律,又考慮了經濟和社會因素

解析: 該模式的農田生態系統中薯糠喂牛,糞尿肥田,可以為農作物
提供無機鹽,實現自我優化、自我調節、自我更新,A正確;使用糞尿肥
田,培育了土壤微生物,微生物分解糞便可提供無機鹽給作物,可保持土
壤肥力,改善土壤結構,B正確;糞尿肥田可減少化肥使用,從而不容易
導致過多的氮、磷排入水體,導致水體富營養化,C正確;該生態農業模
式,沒有體現對社會因素的考慮,D錯誤。
3. (2021·遼寧高考11題改編)遼河流域是
遼寧省重要的生態屏障和經濟地帶。為恢
復遼河某段“水體——河岸帶”的生物群
落,研究人員選擇遼河流域常見的植物進行栽種。植物種類、分布及葉片或莖的橫切面見如圖。下列有關敘述錯誤的是(  )
注:右側為對應植物葉片或莖的橫切面示意圖,空白處表示氣腔。
A. 丙與丁的分布體現了群落的垂直結構
B. 四種植物都有發達的氣腔,利于根系的呼吸,體現出生物對環境的適應
C. 不同位置上植物種類的選擇,遵循了協調原理
D. 生態恢復工程使該生態系統的營養結構更復雜,抵抗力穩定性增強

解析: 丙與丁的分布是由地形的起伏導致的,體現了群落的水平結
構,A錯誤;四種植物生活在“水體——河岸帶”,都有發達的氣腔,利
于根系的呼吸,體現出生物對環境的適應,B正確;不同位置上植物種類
的選擇,充分利用了環境資源,遵循了協調原理,C正確;生態恢復工程
使該生態系統的營養結構更復雜,自我調節能力更強,抵抗力穩定性增
強,D正確。
4. (2022·遼寧高考22題)碳達峰和碳中和目標的提出是構建人類命運共
同體的時代要求,增加碳存儲是實現碳中和的重要舉措。被海洋捕獲的碳
稱為藍碳,濱海濕地是海岸帶藍碳生態系統的主體?;卮鹣铝袉栴}:
(1)碳存儲離不開碳循環。生態系統碳循環是指組成生物體的碳元素
在 和 之間循環往復的過程。
解析:生態系統碳循環是指組成生物體的碳元
素在生物群落和無機(非生物)環境之間循環往復的過程。
生物群落
無機環境
(2)濱海濕地單位面積的碳埋藏速率是陸地生態系統的15倍,主要原因
是濕地中飽和水環境使土壤微生物處于 條件,導致土壤
有機質分解速率 。
解析:由于濕地大部分時間處于靜水水淹狀態,即濕地中飽和水環境使土壤微生物處于無氧條件,導致土壤有機質分解速率慢,所以濱海濕地單位面積的碳埋藏速率是陸地生態系統的15倍。
無氧(缺氧)

(3)為促進受損濕地的次生演替,提高濕地藍碳儲量,遼寧省實施“退
養還濕”生態修復工程(如圖1)。該工程應遵循 (答出
兩點即可)生態學基本原理,根據物種在濕地群落中的 差異,
適時補種適宜的物種,以加快群落演替速度。
養殖圩 光灘 翅堿蓬階段 蘆葦階段
圖1
自生、整體
生態位
解析:在濕地修復過程中,應遵循自生、整體等生態學基本原理,選擇污染物凈化能力較強的多種水生植物,還需要考慮這些植物各自的生態位差異,以及它們之間的種間關系,適時補種適宜的物種,以加快群落演替速度。
(4)測定鹽沼濕地不同植物群落的碳儲量,發現翅堿蓬階段為180.5
kg·hm-2、蘆葦階段為3 367.2 kg·hm-2,說明在
的不同階段,鹽沼濕地植被的碳儲量差異很大。
解析:濕地發生的演替是次生演替,測定鹽沼濕地不同植物群落的碳儲量,發現翅堿蓬階段為180.5 kg·hm-2、蘆葦階段為3 367.2 kg·hm-2,說明在次生演替(群落演替)的不同階段,鹽沼濕地植被的碳儲量差異很大。
群落演替(次生演
替)
(5)圖2是鹽沼濕地中兩種主要植物翅堿蓬、蘆葦的示意圖。據圖分析可
知,對促進海岸灘涂淤積,增加鹽沼濕地面積貢獻度高的植物是
,原因是

解析:分析圖2可知,與翅堿蓬相比,蘆葦的
根系發達,利于在灘涂環境下立地扎根,快速蔓
延,所以是增加鹽沼濕地面積貢獻度高的植物。


與翅堿蓬相比,蘆葦的根系發達,利于在灘涂環境下立地
扎根,快速蔓延
(1)移栽適應當地環境的植物遵循了生態工程的協調原理。?。?024·湖
南高考) ( √ )
(2)應用無土栽培技術,種植的生態浮床植物可吸收水體營養和富集重
金屬?!。?022·江蘇高考) ( √?。?br/>(3)某自然保護區為保護灰鶴,保護區內應當禁止人類的生產活動?!?br/>(2021·遼寧高考) ( ×?。?br/>提示:保護灰鶴關鍵是要處理好人與自然的相互關系,并不意味著禁止開
發和利用,禁止人類活動。


×
03
驗收效·提能力
跟蹤訓練,檢驗學習效果
一、選擇題
1. (2025·云南昆明開學考)下列有關生態工程原理的說法錯誤的是( ?。?br/>A. 濕地生態工程中,降低水體污染物增加溶氧量可改善水生生物的生存
環境,有利于該系統的自生
B. 傳統農業中將稻麥秸稈喂牛未體現循環原理
C. 西北地區防護林建設中主要種植本地樹種、避免過度放牧,體現了協調
原理
D. 在進行林業工程建設時,允許農民適度砍伐體現了整體原理
1
2
3
4
5
6
7
8
9
10

解析: 自生原理是指通過有效選擇生物組分并合理布設,有助于生態
系統維持自生能力,濕地生態工程中,降低水體污染物增加溶氧量可改善
水生生物的生存環境,有利于生態系統的自生,A正確;循環原理是指在
生態工程中促進系統的物質遷移與轉化,既保證各個環節的物質遷移順
暢,也保證主要物質或元素的轉化率較高,傳統農業中將稻麥秸稈喂牛體
現了循環原理,B錯誤;協調原理是指處理好生物與環境、生物與生物的
協調與平衡,需要考慮環境容納量,西北地區防護林建設中主要種植本地
樹種、避免過度放牧,體現了協調原理,C正確;整體原理是指進行生態
工程建設時,不僅要考慮自然生態系統的規律,更要考慮經濟和社會等系
統的影響力,在進行林業工程建設時,允許農民適度砍伐體現了整體原
理,D正確。
1
2
3
4
5
6
7
8
9
10
2. (2025·廣東佛山模擬)城市高架橋橋底空間光照和降水相對較少,汽
車尾氣污染較重,管理維護頻率低,常為城市管理的“灰色地帶”。佛山
市積極貫徹綠色發展理念,對橋底空間進行改造,將“橋下灰”轉變為了
“生態綠”。在改造過程中,相關措施與原理不相匹配的是( ?。?br/>A. 選擇不同類型的植物搭配種植并合理布設,符合自生原理
B. 選擇種植生長緩慢、長久不落葉、生長周期長的植物,符合循環原理
C. 選擇種植耐陰、耐熱、耐旱、抗污染能力強的植物,符合協調原理
D. 設置雨水收集系統用于植物澆灌,增設民眾游樂設施,符合整體原理

1
2
3
4
5
6
7
8
9
10
解析: 遵循自生原理,需要在生態工程中有效選擇生物組分并合理布
設,A相匹配;循環是指在生態工程中促進系統的物質遷移與轉化,既保
證各個環節的物質遷移順暢,也保證主要物質或元素的轉化率較高,故選
擇種植生長緩慢、長久不落葉、生長周期長的植物,不符合循環原理,B
不相匹配;協調原理是指生物與環境、生物與生物之間要協調與適應,選
擇種植耐陰、耐熱、耐旱、抗污染能力強的植物,符合協調原理,C相匹
配;整體原理是指遵從自然生態系統的規律,各組分之間要有適當的比
例,考慮經濟和社會等系統的影響力,故設置雨水收集系統用于植物澆
灌,增設民眾游樂設施,符合整體原理,D相匹配。
1
2
3
4
5
6
7
8
9
10
3. (2025·河南鄭州模擬)近年來,全國各地都在積極探索“農牧結合、
生態循環”發展路徑,打通禽畜糞肥還田利用“最后一公里”,推動傳統
農業向綠色種養循環農業模式轉變。某地結合當地實際形成了“?!?br/>糞—蚯蚓—蚯蚓肥—水稻、牧草、花卉,牧草喂?!钡妊h產業鏈,使資
源能夠高效循環利用。下列敘述正確的是( ?。?br/>A. 蚯蚓肥可為水稻提供有機營養物質和能量
B. 禽畜糞肥還田體現了生態工程的循環原理
C. 牛糞飼養蚯蚓過程中牛同化量的一部分流入蚯蚓
D. 綠色種養循環農業模式使得能量可高效、循環利用

1
2
3
4
5
6
7
8
9
10
解析: 蚯蚓肥主要是蚯蚓的糞便,主要為水稻提供無機物,不能提供
能量和有機營養物質(植物根細胞不能吸收有機物),A錯誤;禽畜糞肥
還田實現了物質循環利用,體現了生態工程的循環原理,B正確;牛糞中
的能量不屬于牛同化的能量,屬于上一個營養級(生產者)同化量的一部
分,C錯誤;綠色種養循環農業模式實現了物質循環利用、能量多級利
用,但能量不能循環利用,D錯誤。
1
2
3
4
5
6
7
8
9
10
4. (2025·山東菏澤一模)菏澤市對萬福河濕地公園進行一體化保護和修
復,退耕還濕,改善水質,根據地形地貌,分段規劃,建成經濟林帶、觀
賞林帶、油葵帶、荷花帶等濕地長廊。下列說法錯誤的是( ?。?br/>A. 濕地修復中,應選擇具有不同生態位的凈化能力強的多種水生植物
B. 分段建成經濟林帶、觀賞林帶、油葵帶、荷花帶,體現了群落的水平結構
C. 人類對受到嚴重破壞而退化的生態系統進行修復時,主要利用群落演替理論
D. 適當引入本地植物可增加物種多樣性,該設計主要體現生態工程的循
環原理

1
2
3
4
5
6
7
8
9
10
解析: 在濕地修復過程中,選擇凈化能力較強的多種水生植物,還要
考慮各自的生態位差異,及它們的種間關系,A正確;不同的區域分段建
成經濟林帶、觀賞林帶、油葵帶、荷花帶,體現了群落的水平結構,B正
確;人類對受到嚴重破壞而退化的生態系統進行修復時,使該地發生次生
演替,增加物種數目,主要利用的是群落演替理論,C正確;適當引入本
地植物可增加物種多樣性,體現該生態工程的原理為自生原理,D錯誤。
1
2
3
4
5
6
7
8
9
10
5. (2025·湖南岳陽模擬)我國目前面臨的生態危機,已經不單純是環境
污染問題,而是與人口激增、環境與資源破壞、能源短缺等問題結合在一
起的“并發癥”。解決這些問題,不但要重視對生態環境的保護,更要注
重與經濟、社會效益的結合,需要生態工程發揮作用,下列有關表述正確
的是(  )
A. 農村綜合發展型生態工程實現了物質和能量的循環利用
B. 在某礦區廢棄地進行公園化建設時,需要在覆蓋土壤后,盡量多地移植
各種綠色植物
C. 生態工程的原理都是一樣的,所以各地在實施農村綜合發展型生態工程
可按相同的模式建設
D. 在濕地生態修復工程中,建立緩沖帶主要是為了減少人類的干擾

1
2
3
4
5
6
7
8
9
10
解析: 農村綜合發展型生態工程實現了物質的循環利用,能量的多級
利用,能量不能循環利用,A錯誤;在某礦區廢棄地進行公園化建設時,
由于礦區廢棄地土壤條件貧瘠,要選擇適應能力強的植被,即需考慮植被
與土壤之間的協調,B錯誤;農村綜合發展型生態工程建設時,各地應根
據當地的實際條件,因地制宜,不可按相同的模式建設,C錯誤;在濕地
生態修復工程中,建立緩沖帶主要是為了減少人類的干擾,使濕地依靠自
然演替等機制恢復其生態功能,D正確。
1
2
3
4
5
6
7
8
9
10
6. (2025·遼寧沈陽模擬)為了推進鄉村振興,科技人員在某村引進赤松茸,推廣“稻菇輪作”露地栽培模式,如圖所示,相關敘述不正確的是(  )
A. 當地農田生態系統中引進的赤松茸屬于分解者,可以實現該生態系統
中能量的多級利用
B. 該模式沿襲了“無廢棄物農業”的傳統,菌糠和秸稈由廢棄物變為了生
產原料
C. 該模式充分利用了水稻秸稈中的能量,提高了能量傳遞效率
D. 該模式既讓土地休養生息,又增加了生態效益和經濟效益,遵循了生
態工程中的循環原理和整體原理

1
2
3
4
5
6
7
8
9
10
解析: 當地農田生態系統中引進的赤松茸是異養生物,屬于真菌,是
分解者,可以實現該生態系統中能量的多級利用,A正確;該模式沿襲了
“無廢棄物農業”的傳統,遵循循環原理,菌糠和秸稈由廢棄物變為了生
產原料,實現了物質的循環利用,B正確;該模式充分利用了秸稈中的能
量,從而提高能量的利用率,但不能提高能量的傳遞效率,C錯誤;該模
式既讓土地休養生息,在確保土地的肥力的同時又增加了生態效益和經濟
效益,D正確。
1
2
3
4
5
6
7
8
9
10
7. (2025·沈陽二中摸底)我國華北某地建立了種植業與養殖業密切結合的生態農業示范區,模式圖如圖。下列對此生態工程的說法錯誤的是( ?。?br/>A. 用沼氣代替傳統煤炭能源滿足村民的需求
實現了能源的潔凈和可再生
B. 對種養廢棄物的飼料化、肥料化和能源化的利用實現了能量的多途徑利
用和良性循環
C. 因地制宜地選擇種植和養殖的生物種類需考慮農畜產品的社會需求量
D. 同時實現防治環境污染、增加農民收入、促進產業發展遵循了生態工
程的整體原理

1
2
3
4
5
6
7
8
9
10
解析: 用沼氣滿足村民的需求實現清潔能源代替傳統煤炭能源,減少
了廢物的產生,該生態工程建設中遵循了循環原理,A正確;以飼料化、
肥料化和能源化來提升種養廢棄物的利用率,實現了無廢棄物工程,遵循
了循環原理,但能量不能循環,B錯誤;因地制宜的選擇種植和養殖的生
物種類并實現種養平衡,更加關注了生物的適應性,這體現了生態工程的
協調原理,C正確;同時實現防治環境污染、增加農民收入、促進產業發
展遵循了生態工程的整體原理,D正確。
1
2
3
4
5
6
7
8
9
10
8. (2025·鞍山模擬)科研人員利用甲、乙兩種本地沉水植物進行了某湖
泊“水華”現象的相關修復實驗,測量水樣中總氮、總磷和葉綠素a的含量
變化,結果見下表。下列說法錯誤的是( ?。?br/>項目 總氮/(mg·L-1) 總磷/(mg·L-1) 葉綠素a/(mg·L-1)
對照水樣 1.73 0.07 22
甲 1.25 0.051 3
乙 1.41 0.039 12
A. 甲、乙植物減弱“水華”現象體現了生物多樣性的間接價值
B. 選擇本地物種進行生態修復體現了生態工程建設的協調原理
C. 該湖泊中總氮的含量對浮游藻類生長的影響更大
D. 葉綠素a含量越多,說明生產者越多,湖泊的自我調節能力越強

1
2
3
4
5
6
7
8
9
10
解析: 甲、乙植物減弱“水華”現象是生態價值的表現,體現了生物多樣性的間接價值,A正確;選擇本地物種進行生態修復體現了生態工程建設的協調原理,可避免外來物種的入侵,B正確;葉綠素a含量代表的是浮游藻類變化情況,對比表格總磷含量,種植兩種沉水植物后總氮降低得更多,由此可見氮的含量對浮游藻類生長的影響更大,C正確;葉綠素a含量越多,說明浮游藻類大量繁殖,“水華”現象更加嚴重,湖泊自我調節能力越弱,D錯誤。
1
2
3
4
5
6
7
8
9
10
9. (2025·山東模擬)如圖為一個生態庭院的模式圖,關于該生態工程的
分析,正確的是(  )
A. 該示意圖中的所有生物均參與了食物鏈和食物網的構建
B. 該生態工程提高了能量利用率和能量傳遞效率
C. 該生態工程遵循了循環原理,實現了“無廢物”的生態理念
D. 該生態工程能實現物質的良好循環,不需要物質的輸入

1
2
3
4
5
6
7
8
9
10
解析: 食物鏈和食物網包含生產者和消費者,不包含分解者,所以示意圖中的分解者不參與食物鏈和食物網的構建,A錯誤;能量傳遞效率不能提高,B錯誤;該生態工程遵循了循環原理,實現了“無廢物”的生態理念,C正確;該生態工程能實現物質的良好循環,但是有產品的輸出,所以也需要物質的輸入,D錯誤。
1
2
3
4
5
6
7
8
9
10
二、非選擇題
10. (2025·湖南長沙模擬)長沙某鄉鎮建設生態農業工程,發展糧、桑、
漁、畜產業,其生態農業模式如圖所示?;卮鹣铝袉栴}:
1
2
3
4
5
6
7
8
9
10
(1)上圖中流入該池塘生態系統的能量包括
;該生態系統把池塘、農
田、桑園等有機地組合在一起,優化了系統結構,遵循生態工程
的 原理。
生產者固定的太陽能和
沼渣、沼液、蠶沙中有機物含有的化學能
整體
1
2
3
4
5
6
7
8
9
10
解析: 該池塘生態系統有各種植物,是該系統的生產者。沼氣池往
池塘排放沼渣、沼液,沼渣和沼液中含有各種有機物,所以流入該池塘生
態系統的能量包括生產者固定的太陽能和沼渣、沼液、蠶沙中有機物含有
的化學能。自然生態系統的各組分之間有適當的比例,不同組分之間構成
有序的結構,人為通過改變和優化結構,達到改善系統功能的目的,這就
是生態工程的整體原理。該生態系統把池塘、農田、桑園等有機地組合在
一起,優化了系統的結構,遵循了整體原理。
1
2
3
4
5
6
7
8
9
10
(2)與桑樹單種相比,“桑園養雞”的模式能提高經濟效益和生態效
益,原因是
。
解析: ①桑園養雞模式獲得了雞、雞蛋產品,比單種桑樹收獲的經濟效益高;②桑園養雞模式中,雞吃害蟲,減輕蟲害,桑園生物更多樣,營養結構更復雜,提高了生態系統穩定性,提高了生態效益。
①雞是一種養殖產品,可提高經濟效益;②雞捕食桑園害
蟲,能減輕蟲害,提高生態系統穩定性
1
2
3
4
5
6
7
8
9
10
(3)土壤的肥力是種植業的基礎,該生態工程有利于提高土壤的肥力,
據圖說出依據是

解析: 植物從土壤中吸收各種無機鹽,土壤的肥力以其中無機鹽的
含量為衡量標準。該生態系統河泥和沼液中含有豐富的有機物,這些有機
物被微生物分解后,產生含氮、含磷等無機鹽和CO2,這些無機鹽和CO2都
有利于農作物和桑樹進行光合作用。
河泥和沼液中的有機物被微生物分解后產生的氮、磷等
無機鹽和CO2有利于農作物和桑樹進行光合作用
1
2
3
4
5
6
7
8
9
10
(4)本地某果園使用除草劑清除果園的雜草,同時給果樹施用化肥,對
環境有一定污染。林業工作者建議在林下種植大豆,請簡要說明設計依
據:
。
解析:要減輕生產過程對環境的污染,就要減少農藥化肥的使用,需要依靠生物自身之間關系來抑制雜草的數量,同時果樹能獲得足夠的肥料。在林下種植大豆,大豆生長比雜草高,在對光的競爭中占優勢,雜草生長被抑制,減少除草劑的使用。同時,大豆中的根瘤菌有固氮能力,可以為果樹提供氮肥,減少化肥的使用。
通過競爭減少雜草數量,同時為果樹提供氮肥,減少除草劑和化肥
使用
1
2
3
4
5
6
7
8
9
10
謝謝觀看!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列表

<pre id="tfb94"><li id="tfb94"></li></pre>

<bdo id="tfb94"><rt id="tfb94"></rt></bdo>
  • <menu id="tfb94"><dl id="tfb94"></dl></menu><i id="tfb94"><acronym id="tfb94"><sub id="tfb94"></sub></acronym></i>

    1. 主站蜘蛛池模板: 北安市| 镇康县| 乐陵市| 连江县| 水富县| 海南省| 临城县| 兴安盟| 定西市| 灵丘县| 亳州市| 仲巴县| 东宁县| 大竹县| 铁力市| 中江县| 涿鹿县| 宜春市| 安宁市| 临城县| 辽阳县| 启东市| 丹阳市| 盘锦市| 仙居县| 台北县| 广西| 吉木萨尔县| 延吉市| 全椒县| 甘德县| 万年县| 兰州市| 柳林县| 梁山县| 信宜市| 仪陇县| 怀柔区| 阿克苏市| 邵武市| 土默特右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