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牡丹江二中2024一2025學年度第二學期高二學年期中考試歷史考生注意:1.本試卷分第I卷(選擇題)和第Ⅱ卷(非選擇題)兩部分。滿分100分,考試時間75分鐘2.答題前,考生務必將密封線內項目填寫清楚。考生作答時,請將答案答在答題卡上。必須在題號所指示的答題區域作答,超出答題區域書寫的答案無效,在試題卷、草稿紙上作答無效。3.本試卷主要命題范圍:部編版中外歷史綱要(上)(下),選擇性必修①②③(1一7課)。第I卷(選擇題共48分)》一、選擇題(本題共16小題,每小題3分,共48分。在每小題給出的四個選項中,只有一個選項是符合題目要求的)1.“踏著串串悠長的駝鈴聲,一支支駝隊馱著造紙術、冶鐵術、灌溉術去了。穿過大漠茫茫的風沙,一支支駝隊馱著皮毛、琥珀、苜蓿、蠶豆、石榴、黃瓜來了。”這一現象的出現得益于A.絲綢之路的開辟B.西域人對絲織品的追捧C.漢朝科技的進步D.中外農業生產水平提升2.唐德宗時期,幸相楊炎建議取消租庸調和一切雜稅、雜役,每年分夏、秋兩季納稅,這個方案“惟以資產為宗,不以丁身為本”。這一新的賦稅制度為A.租調制B.一條鞭法C.攤丁入畝D.兩稅法3.司馬光寫道:“今介甫為政,盡變更祖宗舊法…使上自朝廷,下及田野,內起京師,外周四海,士、吏、兵、農、工、商、僧、道無一人得襲故而守常者,紛紛擾擾,莫安其居。”可見王安石變法A.實現了富國強兵的目的B.獲得司馬光的大力支持C,引起了社會各階層不安D.徹底改變宋代政治體制4.清王朝重視少數民族的教育問題,在云貴川等民族聚居區興辦“義學”和“社學”,在川藏地區明確規定“夷民子女”必須要在規定年齡入學,并對學生進行補貼。清王朝這些措施A.加強了中央集權B.有利于增強政權的向心力C.體現了因俗而治D.旨在實現境內民族間平等5《天津條約》規定:“大清皇上特簡(選擇)內閣大學士尚書中一員,與大英欽差大臣文移、會晤各等事務,商辦儀式皆照平儀相待…嗣后各式公文,無論京外,內敘大英國官民,自不得提書夷字。”這表明A.中國外交走向近代化B.規定旨在適應洋務運動的需要C.清政府放棄華夷觀念D.中國被卷入資本主義世界市場6.1933年7月,《申報月刊》發表“中國現代化問題號”特輯,有觀點認為:結合民族文化傳統、考慮近代中國“落后挨打”的民族心理記憶,走一條非全盤照搬西方資本主義的中國式現代化道【高二期中·歷史第1頁(共6頁)】10166B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