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行,景教、襖教、拜火教也在唐朝得到尊重。外國人還可以通過科舉考試在唐朝入仕為官。據韓愈記載,“嶺之南,其州七千…外國之貨日至,珠、香、象、犀、玳瑁、稀世之珍,溢于中國,不可勝用”。唐朝在廣州設置了管理對外貿易機構一市舶司,并在長安、楊州等地為來華經商的波斯、阿拉伯僑民設立“蕃坊”特區,這些區域逐漸發展為繁華商業區。一摘編自李慶新《唐代廣州貿易與嶺南經濟社會變遷》(1)根據材料并結合所學知識,概括日本人“留唐”交流的特征。(6分)(2)根據材料,概括唐朝時期對外交流密切的原因。結合所學知識,指出唐朝與日本文化交流的具體表現。(9分)19.歐洲中世紀自治城市的興起開啟了現代文明。閱讀材料,完成要求。(12分)材料一中世紀商業的興起,是城市能夠在封建莊園制度的環境中復蘇的關鍵,使得商人的力量日益壯大起來,正是他們領導斗爭,城市才從封建領主那里爭取到了自治權。古典城市文明的傳統主要體現在中世紀城市的政治與社會制度之中,在意大利的城市中反映的最為明顯,由選舉產生的市政長官被稱為“執政官”,這個稱號本來是羅馬國家最高行政長官的名稱。11世紀后期起,意大利城市普遍開始設置執政官,它不僅是一個官職,而且還是完全意義上的自我統治的象征。二摘編自黃洋《歐洲中世紀城市的興起與市民社會的形成》材料二城市得天獨厚的地緣優勢,使得它成為手工業和商業中心,大量的人口、資金從四面八方涌入到城市。中世紀時,萬人規模的城市已經有很多,比較著名的如14世紀時倫敦和科隆的人口約有4萬人,被認為是大城市;巴黎的人口約有8萬,意大利的威尼斯、米蘭、那不勒斯等人口超過5萬。大城市人口的密集使城市的經濟更為繁榮,而廣大農村不可能提供大學所需的經濟需求。因此,中世紀西歐的大學一般都位于經濟比較發達、交通比較便利的城市中。摘編自魏麗《論西歐中世紀大學與城市的關系》(1)根據材料,概括中世紀西歐城市自治的主要原因。(6分)(2)根據材料并結合所學知識,分析中世紀西歐的自治城市對歷史發展的影響。(6分)20.閱讀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2分)材料中國共產黨成立百年來,一直把解決農民的土地問題作為黨在農村的中心工作和主要任務,并根據不同時期的具體情況,制定和實施了不同的土地政策,積累了豐富的經驗。時間土地政策內容概述1930年“打土豪,分田地”沒收地主的土地,分配給無地或少地的農民,以實現“耕者有其田”地主富農誠租誠息以改善農民的生活,農民交租交息以照顧地主富農1942年務“減租減息”0的利益1947年《中國土地法大綱》廢除封建土地制度,實行“耕者有其田”的土地制度1950年《中華人民共和國土地改革法》廢除地主階級封建剝削的土地所有制,實行農民土地所有制1953年“農業合作化”土地人股、統一經營,成立農業生產合作社1978年開始推行“家庭聯產承包貴任制”在土地公有制基礎上的,實行“包產到戶”“包干到戶”摘編自劉雅妤《中國共產黨百年農村土地政策的歷史演進》臺?中國共產黨土地政策的變化體現了中國共產黨的多種執政理念,結合中國近現代史相關史實,圍繞中國共產黨的執政理念,自擬題目,加以闡釋說明。(要求:史論結合,論證充分,邏輯清晰,語言流暢。)”的得引年歷史第4頁(共4頁)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