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北京市育英中學2024-2025學年八年級(下)期中物理試卷一、單選題:本大題共15小題,共30分。1.在國際單位制中,壓強的單位是( )A. 帕斯卡 B. 牛頓 C. 千克 D. 米秒2.如圖所示的四個實例中,目的是為了增大摩擦的是( )A. 行李箱下安裝輪子 B. 旅游鞋底有凹凸的花紋C. 給汽車的機械零件間加潤滑油 D. 磁懸浮列車行駛時車身不接觸鐵軌3.下列的四種措施中,為了增大壓強的是( )A. 鐵軌鋪在枕木上 B. 切蛋器裝有很細的鋼絲C. 書包帶做的很寬 D. 大型平板車裝有很多車輪4.關于運動和力,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 )A. 靜止在桌面的課本一定受到平衡力的作用B. 從樹上飄落的樹葉對地球沒有引力的作用C. 汽車受到的合力為零時,一定保持靜止狀態D. 小剛乘電梯勻速下降的過程中,他受到的支持力小于重力5.在如圖所示的事例中,利用連通器原理工作的是( )A. 用吸管吸飲料 B. 用水封堵“回水管”C. 用微小壓強計測壓強 D. 用注射器吸取藥液6.如圖所示,小華用繩子拉著裝滿沙土的小車前進,此時小車所受拉力的施力物體是( )A. 小華 B. 沙土C. 地面 D. 繩子7.甲、乙兩同學沿同一直線推一輛靜止在光滑地面上的小車,甲用的力向左推,乙用的力向右推,則小車受到推力的合力的大小和方向是( )A. ,向右 B. ,向左 C. ,向左 D. ,向右8.如圖所示是一種利用不同果汁調配而成的飲料。調配靜置一段時間后不同顏色的果汁界面分明,這主要是由于不同顏色的果汁具有不同的( )A. 質量 B. 體積C. 密度 D. 溫度9.如圖所示現象中,屬于利用慣性現象的是( )A. 緊急剎車時,乘客向前傾倒B. 搬運重物時,在重物下面墊上滾木C. 蘋果從樹上掉下來,速度越來越快D. 將錘柄在物體上撞擊幾下,松動的錘頭就緊套在錘柄上10.一輛汽車在平直公路上勻速前進時,下列幾對力中屬于平衡力的是( )A. 汽車的牽引力和汽車的重力 B. 汽車受到的重力和地面對汽車的支持力C. 汽車的重力和汽車對地面的壓力 D. 汽車對地面的壓力和地面對汽車的支持力11.下列有關質量和密度的說法,正確的是( )A. 質量是指物體內所含物質的多少,物體的溫度升高,則質量變大B. 根據 可知,同種物質制成的實心物體,體積越大,則質量越大C. 根據可知,同種物質制成的實心物體,質量越大,則密度越大D. 把一個正方體木塊鋸成體積相同的兩個塊,每個木塊的密度是原來的一半12.人用水平方向的力推物體,使物體在粗糙程度相同的水平面上做勻速直線運動,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 若撤去推力,物體會立刻停止運動B. 若撤去推力,物體的運動狀態會發生改變C. 若撤去推力,物體在繼續運動過程中所受摩擦力會減小D. 若增大推力,物體所受摩擦力也將增大,物體仍做勻速直線運動13.正方體金屬塊置于水平桌面上,如果沿如圖所示的虛線豎直切去一半,剩下一半跟原來相比,下列選項正確的是( )A. 壓力減半,壓強減半 B. 壓力不變,壓強減半C. 壓力不變,壓強不變 D. 壓力減半,壓強不變14.一未裝滿液體的密閉杯子,先正立放在水平桌面上,如圖甲所示,然后反過來倒立在水平桌面上,如圖乙所示。在先后兩次不同的放置方法中,液體對下底的壓強分別是和,杯子對水平桌面的壓力分別是和,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 )A. , B. ,C. , D. ,15.如圖甲所示,小陶子在“探究滑動摩擦力的影響因素”后,對實驗進行了改進,并做了進一步的研究。他將木塊疊放在足夠長的木板上,一彈簧測力計將木塊固定在左邊墻壁上。現在用水平向右的力把長木板從右端抽出來,在內木塊下表面始終在長木板上,力與時間的關系圖像如圖乙所示,長木板的速度與時間的關系圖像如圖丙所示,且內彈簧測力計的示數為,則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 )A. 內,木塊受到的摩擦力始終為靜摩擦力B. 內,長木板所受合力為C. 內,地面對長木板的滑動摩擦力大小為D. 內,長木板做減速直線運動,彈簧測力計的示數變大二、多選題:本大題共5小題,共10分。16.如圖所示,物體運動狀態沒有發生改變的是( )A. 彎道上沿曲線滑行的運動員B. 空中勻速直線下落的降落傘C. 吊在天花板下靜止的電燈D. 路上加速行駛的小汽車17.踢足球是廣大青少年喜愛的運動,下列與踢球有關的說法正確的是( )A. 踢球時,腳對球施加了力,球對腳也施加了力的作用B. 只要腳對球施加的力大小相同,其作用效果一定相同C. 踢出去的球在空中運動的過程中,沒有受到任何力的作用D. 守門員使球停下來的過程中,力改變了球的運動狀態18.奶奶做飯時,小明在旁邊仔細觀察,聯想到許多物理知識,下列敘述中正確的有( )A. 潑水時,盆留在手中,水受到慣性作用飛了出去B. 把雞蛋向碗邊一磕,雞蛋就破了,是利用了力的相互作用C. 餃子上捏出了漂亮的花邊,是力改變了物體的形狀D. 靜止在水平桌面上的電飯鍋受到的重力和桌面對它的支持力是一對平衡力19.如圖所示是實心正方體物體甲、乙的質量與體積的關系圖像。下列判斷中正確的是( )A. 甲物體的密度隨質量的增大而增大B. 當乙物體的體積為時,它的質量為C. 若甲、乙兩個物體的質量相等,則甲的體積較大D. 若甲、乙兩個物體的體積相等,則甲的質量較大20.如圖甲所示,小車在水平方向受到兩個拉力和的作用。拉力和的大小隨時間變化的圖象如圖乙和丙,小車的運動狀態隨時間變化的圖象如圖丁,根據圖象,下列分析正確的是( )A. 時,小車受到的摩擦力大小是,摩擦力的方向水平向左B. 時,小車受到的摩擦力大小是,摩擦力方向水平向右C. 在到這個時間段,若桌面變得絕對光滑,小車將做勻速直線運動D. 時,小車受到的合力大小是,合力方向水平向右三、填空題:本大題共2小題,共4分。21.如圖所示的彈簧測力計的示數是 。22.如圖所示,把重物放在平直的塑料板上,塑料板變彎曲,這個現象說明:力可以產生的作用效果之一是使物體發生______。四、作圖題:本大題共1小題,共2分。23.如圖所示物體被吊在天花板上,畫出該物體受重力的示意圖。五、實驗探究題:本大題共6小題,共34分。24.在探究壓力的作用效果與哪些因素有關時,某同學作了如圖所示的三個實驗:通過觀察三次實驗時泡沫塑料______,顯示壓力作用的效果。比較______兩圖所示實驗,說明受力面積相同時,壓力越大,壓力作用效果越明顯;比較、兩圖所示實驗,說明______。25.如圖是“探究影響液體內部壓強大小的因素”的實驗裝置。壓強計上的形管______選填“屬于”或“不屬于”連通器;比較圖中的乙和丙圖,可得出的結論是:______;該實驗中用到的科學實驗方法是:______寫一種即可;比較圖中______兩圖,可以得到液體的壓強與液體密度有關;同組同學玲玲在做實驗時,保持圖乙中探頭的位置不變,并向容器內加入適量的濃鹽水,她發現形管兩側液面的高度差變大了,于是得出了“在同一深度,液體的密度越大,其內部的壓強越大”的結論。老師說她的操作不科學,原因是______。26.小明利用如圖所示的裝置探究同一直線上二力合成的規律時,首先將皮筋的端固定,再用兩個測力計沿相同方向拉端,使端到達某一點并記錄下該點的位置,然后在表格中記錄下兩個拉力、的大小與方向。再用一個測力計拉皮筋端,仍將端拉伸到點,記錄下此時拉力的大小與方向。實驗中用一個測力計拉皮筋時,仍要將皮筋端拉伸到點再讀數,這樣做的目的是使兩次______相同。通過該實驗可知與、的大小關系是______。用字母表示27.在探究“二力平衡的條件”實驗中,小剛用木塊進行實驗如圖甲所示,小華則用小車進行實驗如圖乙。木塊和小車均在水平桌面保持靜止。你認為甲、乙兩個設計中,______選填“甲”或“乙”更科學,理由是:______;在甲、乙實驗中,將木塊或小車旋轉一定角度,松手后,都能發現它們又恢復到原來的位置。這說明:兩個力必須作用在______上,物體才能平衡;小明又設計了如圖丙所示的實驗,兩小車均靜止,當他用剪刀將兩小車間的連接線剪斷時,發現兩小車不會繼續保持靜止。這個實驗可以驗證:互相平衡的兩個力必須作用在______。28.曉紅的媽媽買了一個小吊墜。曉紅想知道吊墜是什么材質的,她利用天平和量筒測量小吊墜的密度進行鑒定。她將天平放在水平桌面上,撥動游碼至標尺左端零刻度線處,此時指針偏向分度盤中線左側,她應該將平衡螺母向______選填“左”或“右”移動,直至天平平衡;將解去掛繩的小吊墜放在左盤,往右盤加減砝碼,當最后放入的最小的砝碼時,發現指針指在分度盤中線的右側,則她下一步的操作應該是______。天平再次平衡后,砝碼和游碼的位置如圖甲所示,則該小吊墜的質量為______;先向量筒中加入的水,再將小吊墜輕放入量筒中,水面如圖乙所示,則小吊墜的體積為______。將測得的密度和表格中數據進行對比,小吊墜可能是______制作而成的。材質 翡翠 和田玉 玻璃 有機玻璃密度 約 約29.如圖所示是小明“探究影響滑動摩擦力大小的因素”的實驗。銅塊和木塊的大小和形狀完全相同。在實驗前,小明提出了以下幾種猜想:猜想一:滑動摩擦力大小與壓力大小有關猜想二:滑動摩擦力大小與物體間接觸面粗糙程度有關猜想三:滑動摩擦力大小與物體間接觸面積大小有關實驗時彈簧測力計水平拉著物體沿水平方向做______運動。比較甲、乙兩圖,可得到的結論是______。圖乙、丙中銅塊和木塊疊在一起的目的是使______相同,比較乙、丙兩圖可得出滑動摩擦力的大小與接觸面粗糙程度的關系。為便于準確測量滑動摩擦力大小,小王設計了另一種方案:木塊與彈簧測力計相連,彈簧測力計水平固定,通過細繩水平拉動木板,如圖,小明和小王的方案中,你認為更合理、更易于操作的是______的方案,理由是:______。理由說出一種即可六、計算題:本大題共4小題,共16分。30.如圖所示,使一個薄鋼條下端固定,分別用不同的力去推它,使其發生如圖中的形變,如果力的大小是,那么能說明力的作用效果跟力的方向有關的圖是圖______和圖______。選填、、和字母31.在研究運動和力的關系時,小明和同學們做如圖所示的實驗。他們使同一輛小車從同一斜面的同一高度由靜止開始滑下,接著在不同材料的水平表面上繼續運動。觀察到小車在毛巾面上運動的距離最短,在木板面上運動的距離最長,實驗現象表明:每次實驗讓小車從同一高度開始運動,這是為了讓小車在斜面底端具有相同的______。通過分析實驗現象可知:水平表面對小車的阻力越______,小車在平面上運動的距離越遠。32.一個長方體金屬塊質量是,若將此金屬塊放在水平地面上,其與地面接觸的面積。求:此金屬塊對地面的壓力是多少?此金屬塊對地面的壓強是多少?33.如圖所示為一個電熱水壺,放置在水平桌面上.壺身和底座的總重是,底座與水平桌面的接觸面積為,在水壺內裝入重的水后,水的深度為取,求:水對壺底的壓強;水壺對水平桌面的壓力.水壺對水平桌面的壓強.七、綜合題:本大題共1小題,共4分。34.閱讀下面的短文,回答問題。“天問一號”火星著陸年月日,由中國航天科技集團研制的火星探測器天問一號,經歷十個月太空旅行后,攜帶其著陸巡視器成功著陸火星烏托邦平原。“天問一號”探測器總重約,由軌道器、著陸器和巡視器組成,著巡組合體主要包括進入艙和“祝融號”火星車。“祝融號”火星車重,攜帶有地形相機、多光譜相機、次表層探測雷達、磁強計以及成分探測儀等臺科學有效載荷。從進入火星大氣到著陸火星表面是整個火星著陸過程中最為驚險的時刻。天問一號火星著陸分為氣動減速、傘系減速、動力減速、懸停避障與緩速下降幾個階段,歷時大約。由于當時火星距離地球超過億公里,天問一號發出的訊號約才能傳到地球,因此科學家無法作出實時監察或操控,天問一號必須完全依靠自身計算機獨立完成著陸全過程。日凌晨時,軌道器首先與著巡組合體分離,軌道器將繼續繞火星飛行,為著陸器和地球提供中繼通信。經過后,在約的高度,著巡組合體以的進入角和的速度進入火星大氣。火星大氣的密度不到地球大氣密度的百分之一,這意味著大氣對探測器的減速效果會很不好。雖然大氣稀薄,但快速的降落摩擦還是會產生極強的氣動加熱效應,這將直接導致探測器表面的溫度升高至。經過的氣動減速后,降落傘打開,探測器進一步充分減速,大約后,隔熱盾拋離,速度降為。到了距離火星表面時,降落傘和氣動外罩一同被拋離,并啟動反推火箭進行減速。到了高度為時,著巡組合體懸停在空中如圖所示,它所攜帶的雷達和光學相機會尋找合適的降落點。最終,天問一號于時分穩穩地降落于烏托邦平原位置處。所攜帶的“祝融號”成為人類史上第六臺探索火星表面的火星車。意大利的行星科學家奧羅西表示:“祝融號火星車著陸成功,意味著中國只用一次任務就實現了美國耗費數十年歷經多次任務實現的目標,這是巨大的飛躍”。請根據上述材料,回答下列問題:“天問一號”火星著陸分為氣動減速、傘系減速、______、懸停避障與緩速下降幾個階段。在距離火星表面約的高度,著巡組合體懸停空中,此時,其所受合力______。選填“為零”或“不為零”在距離火星表面約的高度,“天問一號”著巡組合體進入火星大氣,經過氣動減速、傘系減速后,探測器被充分減速。請簡要分析探測器能夠通過上述兩種方式實現減速的原因______。答案和解析1.【答案】 【解析】、帕斯卡是壓強的國際單位,故A正確;B、牛頓是力的單位,故B錯誤;C、千克是質量的單位,故C錯誤;D、米秒是速度的單位,故D錯誤。故選:。2.【答案】 【解析】A、行李箱安裝滾動的輪子是通過將滑動摩擦變為滾動摩擦的方法來減小摩擦的,不符合題意;B、旅游鞋底有凹凸的花紋是通過增大接觸面的粗糙程度來增大摩擦力的,符合題意;C、給汽車的機械零件間加潤滑油是通過減小接觸面的粗糙程度來減小摩擦力的,不符合題意;D、磁懸浮列車懸浮行駛是通過使接觸面脫離接觸來減小摩擦力的,不符合題意。故選:。3.【答案】 【解析】A、鐵軌鋪在枕木上,是在壓力一定時,通過增大受力面積來減小壓強;故A不合題意;B、切蛋器裝有很細的鋼絲,是在壓力一定時,通過減小受力面積來增大壓強;故B符合題意;C、書包帶做的很寬,是在壓力一定時,通過增大受力面積來減小壓強;故C不合題意;D、大型平板車裝有很多車輪,是在壓力一定時,通過增大受力面積來減小壓強;故D不合題意。故選:。4.【答案】 【解析】A、靜止在桌面的課本,其運動狀態不變,則一定受到平衡力的作用,故A正確;B、從樹上飄落的樹葉會受到重力的作用,即受到地球的吸引力,由于物體間力的作用是相互的,所以樹葉對地球一定有引力的作用,故B錯誤;C、汽車受到的合力為零時,汽車可能保持靜止狀態,也可能保持勻速直線運動狀態,故C錯誤;D、小剛乘電梯勻速下降的過程中,處于平衡狀態,他受到的支持力和重力是一對平衡力,大小相等,故D錯誤。故選:。5.【答案】 【解析】、用吸管吸飲料、用注射器吸取藥液,利用的是大氣壓,故AD錯誤;B、用水封堵“回水管”是利用連通器的原理工作的,故B正確;C、液體壓強計測形管的左端封閉、右端開口,不屬于連通器,故C錯誤。故選:。6.【答案】 【解析】小華用繩子拉著裝滿沙土的小車前進,此時小車所受拉力的施力物體是繩子,小車是受力物體。故選:。7.【答案】 【解析】由題知,二力方向相反,并且水平向左的力大小為,水平向右的力大小為;所以合力大小為,方向向左。故選:。8.【答案】 【解析】由題意可知,果汁是由幾種不同的飲料調配而成的,由于飲料的濃度、成份不同,所以密度不同,經過調配后,不同顏色的飲料界面分明,密度最大的在最下層,密度最小的在最上面。飲料的分層與質量、體積和溫度無關。故選:。9.【答案】 【解析】、緊急剎車時,車輛停止運動,乘客由于慣性保持原來的運動狀態,所以向前傾倒,這是慣性現象,但不是利用慣性;故A不符合題意;B、搬運重物時,在重物下墊上滾木是為了變滑動為滾動以減小摩擦的;故B不符合題意;C、蘋果從樹上落下來,速度越來越大,是因為受到重力的作用,重力改變了蘋果的運動狀態,故C不符合題意;D、錘頭和錘柄一起向下運動,錘柄碰到物體變為靜止,錘頭由于慣性保持原來向下的運動狀態,所以錘頭就緊套在錘柄上,這是慣性的利用;故D符合題意.故選D.10.【答案】 【解析】A、汽車的牽引力和汽車的重力,不在一條直線上,不是一對平衡力,故A錯誤;B、汽車受到的重力和地面對汽車的支持力,符合二力平衡的條件,是一對平衡力,故B正確;C、汽車的重力和汽車對地面的壓力,方向相同,作用在不同物體上,不是一對平衡力,故C錯誤;D、汽車對地面的壓力和地面對汽車的支持力,作用在不同物體上,不是一對平衡力,故D錯誤。故選:。11.【答案】 【解析】、物理上,質量指物體所含物質的多少;質量是物質的一種屬性,只與所含物質的多少有關,與物體的位置、狀態、形狀、溫度無關。故A錯誤。B、同種物質的實心物體,其密度不變,由可知,體積越大,質量越大,故B正確。C、同種物質組成的物體,密度與質量無關,故C錯誤。D、同種物質在相同狀態下其密度是定值,正方體木塊密度不變。故選:。12.【答案】 【解析】、若撤去推力,物體由于具有慣性仍然會向前運動,故A錯誤;B、若撤去推力,物體由于受到摩擦力而做減速運動,則物體的運動狀態會發生改變,故B正確;C、滑動摩擦力大小跟壓力大小和接觸面粗糙程度有關;若撤去推力,物體在繼續運動過程中壓力大小和接觸面的粗糙程度不變,則物體所受摩擦力大小不變,故C錯誤;D、若增大推力,因壓力大小和接觸面的粗糙程度不變,則物體所受摩擦力大小不變,此時推力大于摩擦力,物體將做加速運動,故D錯誤。故選:。13.【答案】 【解析】正方體金屬塊置于水平桌面上,其對桌面的壓力是由其重力產生的,所以對桌面的壓力,沿豎直方向見圖中虛線截去一半,其重力減半,對桌面的壓力減半,受力面積也減小了一半,根據壓強公式可知,所以對桌面的壓強不變。故ABC錯誤,D正確。故選:。14.【答案】 【解析】甲、乙兩次放置時,液體的密度不變,深度變小,由可知液體對容器底的壓強變小,即:;因物體對水平面的壓力和自身的重力相等,所以甲、乙兩次放置時,液體、杯子的總重力不變,兩次對桌面的壓力相等。即;故B正確、ACD錯誤。故選:。15.【答案】 【解析】、由圖丙可知,內與之間發生了沒有相對滑動,木塊相對木板來說,木塊處于靜止狀態,則木塊受到水平向左的靜摩擦力;在內與之間發生了相對滑動,木塊相對木板來說,木塊是向左運動的,則木塊受到的滑動摩擦力的方向是水平向右的,故A錯誤;、內,受到水平向左的拉力、水平向右的對的摩擦力的作用,這兩個力是一對平衡力,大小相等,故A受到的摩擦力為,由于物體間力的作用是相互的,所以對的摩擦力也為;由圖丙可知,內,做勻速運動,受到水平向右的拉力、水平向左的對的摩擦力以及地面對水平向左的摩擦力,由于對的壓力不變,接觸面的粗糙程度不變,則對的摩擦力的大小仍為,則此時拉力的大小為,所以地面對長木板的滑動摩擦力大小為,故C正確;由圖丙可知,內,做加速運動,由于對的壓力不變,接觸面的粗糙程度不變,則對的摩擦力的大小仍為,則此時拉力的大小為,所以受到的合力為,故B錯誤;D、內,木塊做減速直線運動,此時處于靜止狀態,受到的合力為,由于滑動摩擦力的大小與壓力大小和接觸面的粗糙程度有關,壓力和接觸面的粗糙程度都沒有發生變化,所以對的滑動摩擦力不變,彈簧測力計的示數不變,故D錯誤。故選:。16.【答案】 【解析】、彎道上沿曲線滑行的運動員,速度和方向時刻在變,即運動狀態發生改變,不符合題意;B、空中勻速直線下落的降落傘,速度和方向都不變,即運動狀態不發生改變,符合題意;C、吊在天花板下的靜止電燈,由于處于靜止狀態,速度的大小和方向都不變,即運動狀態不變,符合題意;D、路上加速行駛的小車,速度和方向都改變,即運動狀態發生改變,不符合題意.故選BC.17.【答案】 【解析】、因為力的作用是相互的,所以腳踢球時,腳對球施加力的同時足球對腳也施加了力,故A正確;B、力的大小、方向和作用點都影響力的作用效果,故B錯誤;C、踢出去的球在空中運動的過程中,受到重力的作用,故C錯誤;D、守門員使球停下來的過程中,力改變了球的運動狀態,故D正確。故選:。18.【答案】 【解析】、往地上潑水時,盆雖然留在手中,但是水卻由于慣性而飛了出去,而不是受到慣性作用,故A選項錯誤;B、把雞蛋向碗邊用力撞,力的作用是相互的,碗也會給雞蛋一個同樣大小的作用力,所以雞蛋破了,故B選項的說法正確;C、力的作用效果包括,力可以改變物體的形狀,力可以改變物體的運動狀態,餃子上的花邊是由于力改變物體的形狀形成的,故C選項正確;D、電飯鍋受到的重力和桌面對它的支持力是作用在同一直線上的兩個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所以是一對平衡力,故D選項正確。故選:。19.【答案】 【解析】、物質的密度是物質本身的一種性質,與物質的種類、狀態、溫度有關,與物體的質量和體積無關,故A錯誤;B、由圖可知,乙的密度,體積為的乙的質量,故B正確;C、由圖可知,甲的密度,,,根據密度公式得,若甲、乙兩個物體的質量相等,則甲的體積較小,故C錯誤;D、根據密度公式得,若甲、乙兩個物體的體積相等,則甲的質量較大,故D正確。故選:。20.【答案】 【解析】由圖丁可知,時,小車的速度為,處于靜止狀態,受力平衡,小車受到的合力為,水平方向上受到向左的拉力和向右的拉力、靜摩擦力的共同作用;由圖可知,此時的,,則靜摩擦力為:,方向與的方向相同,水平向右,故A錯誤;B.由圖像可知,小車做勻速直線運動,處于平衡狀態;由圖可知,此時,,則滾動摩擦力,方向與的方向相同,水平向右;當時,大于,小車向左運動,小車對桌面的壓力不變,接觸面的粗糙程度不變,則受到的滾動摩擦力不變,仍然為,摩擦力方向水平向右,故B正確;C.在到這個時間段,若桌面變得絕對光滑,則小車不會受到摩擦力的作用,由于此時的兩個拉力不同,受力不平衡,所以小車做變速運動,故C錯誤;D.時,由圖可知,此時的,,小車向左運動,小車對桌面的壓力不變,接觸面的粗糙程度不變,則受到的摩擦力不變,為,方向向右,此時合力大小為,方向水平向右,故D正確。故選:。21.【答案】 【解析】由圖可知,彈簧測力計的量程為,分度值為,示數為。故答案為:。22.【答案】形變 【解析】由于壓力的原因,塑料板的形狀發生了改變-----變彎了,也就是:在壓力的作用下塑料板發生了形變。故答案為:形變。23.【答案】過物體的重心,畫一豎直向下的線段,標出箭頭,記為,如下圖所示: 【解析】用一根帶箭頭的線段來表示力的三要素,線段的長短表示力的大小,箭頭表示力的方向,線段的起點或終點表示力的作用點,這種表示方法叫力的示意圖;重力是由于地球吸引而產生的力,作用點在物體的幾何中心,方向是豎直向下的。24.【答案】被壓下的深淺程度 壓力相同時,受力面積越小,壓力作用效果越明顯 【解析】力的作用效果之一是使物體發生形變,力越大,力的作用效果越明顯,物體的形變就越大。實驗時,小桌是壓在泡沫塑料上,通過泡沫塑料的被壓下的深淺程度或形變程度來表示壓力作用效果的。研究壓力作用效果大小跟壓力大小的關系時,保持受力面積不變,改變壓力的大小,觀察泡沫的凹陷深淺和壓力大小的關系,實驗說明受力面積一定時,壓力越大,壓力的作用效果越大。研究壓力作用效果大小跟受力面積大小的關系時,保持壓力大小不變,改變受力面積的大小,觀察泡沫的凹陷深淺和受力面積大小的關系,實驗說明壓力一定時,受力面積越小,壓力的作用效果越大。故答案:被壓下的深淺程度、、壓力相同時,受力面積越小,壓力的作用效果越明顯。25.【答案】不屬于; 同種液體中,深度越深,壓強越大; 控制變量法; 丙、丁; 沒有控制液體的密度不變 【解析】連通器是兩端開口、底部連接的容器,而形管上端一端封閉,一端開口,故不是連通器;比較圖乙和圖丙,在同種液體中,深度不同,形管的液面高度差不同,液體壓強不同,故可以得到液體壓強大小與深度有關。且探頭在丙的深度更大,形管兩側液面高度差更大,說明探頭所受的壓強更大,由此可得:同種液體中,深度越深,壓強越大;液體壓強與液體的深度和密度有關,研究與其中一個因素的關系時,要控制另外一個因素不變,運用控制變量法;要探究壓強與液體密度的關系,應使探頭深度相同,液體密度不同,所以應選擇丙、丁兩圖,可以得到液體的壓強與液體密度有關;在探究液體壓強與液體密度是否有關時,控制探頭所處的深度相同。加入鹽水后,燒杯中液體的密度增大,深度也會增大。但因探頭的保持位置不變,則探頭在鹽水中的深度相較于在清水中的深度會增大,所以此時得出的實驗結論是不可靠的。故答案為:不屬于;同種液體中,深度越深,壓強越大;控制變量法;丙、丁;26.【答案】作用效果; 【解析】實驗時,用兩個測力計沿相同方向拉端,使皮筋端拉伸到點讀數,用一個測力計拉皮筋時,仍要將皮筋端拉伸到點再讀數,這樣做的目的是使的作用效果,與和共同作用的效果相同。通過該實驗可知,的作用效果與和共同作用的效果相同,則。故答案為:作用效果;。如果一個力產生的作用效果跟幾個力共同產生的作用效果相同,這個力就叫做那幾個力的合力,組成合力的每一個力叫做分力,這里利用的物理學方法叫等效替代法,據此分析回答。本題為探究同一直線上二力合成的實驗題目,知道用等效替代法研究力的合成是本題的解題關鍵。27.【答案】乙;乙中小車與桌面間屬于滾動摩擦,比滑動摩擦小; 同一直線; 同一物體 【解析】為了減小摩擦力對該實驗的影響,故乙裝置更合理,小車與桌面間屬于滾動摩擦,比滑動摩擦小得多;小車轉過一個角度,小車兩端的拉力就不在一條直線上,小車就會轉動,說明了兩個力必須在同一直線上,物體才能平衡;當小卡片靜止后,他用剪刀把小卡片從中間剪開,發現兩側鉤碼落下,說明相互平衡的二個力必須作用在同一物體上。故答案為:乙;乙中小車與桌面間屬于滾動摩擦,比滑動摩擦小;同一直線;同一物體。28.【答案】右 把的最小的砝碼拿走,并向右移游碼,使天平平衡 和田玉 【解析】正確使用天平:應先把天平放在水平桌面上,然后將游碼移到標尺左端零刻度線位置上,此時指針偏向分度盤中線左側,應將平衡螺母向右調,才能使天平平衡;天平平衡后,把小吊墜放在左盤,用鑷子向右盤加減砝碼,當把砝碼盒中最小的砝碼放入右盤后,發現指針偏向分度盤的右側,接下來正確的操作步驟是把天平右盤的最小的砝碼拿走,并向右移游碼,使天平平衡;由圖乙知,標尺的分度值為,所以吊墜的質量為;由圖丙知,水和吊墜的體積為,所以吊墜的體積為:;小吊墜的密度為;,和表格中數據進行對比,發現小吊墜可能是和田玉制作而成的。故答案為:右;把的最小的砝碼拿走,并向右移游碼,使天平平衡;;;和田玉。29.【答案】勻速直線;在接觸面粗糙程度一定時,壓力越大,滑動摩擦力越大;壓力;小王;無論長木板是否做勻速直線運動,木塊都處于靜止狀態即平衡狀態,這時拉力等于摩擦力,而且無論拉木板速度多少,摩擦力都一樣,不改變摩擦力大小,所以更易于操作。【解析】用彈簧測力計拉著物體做勻速直線運動時,拉力和摩擦力是一對平衡力,由二力平衡可知,測力計的示數等于滑動摩擦力的大小;比較甲、乙兩圖,接觸面的粗糙程度相同,壓力不同,且壓力越大,測力計的示數越大,摩擦力越大,可得到的結論是:在接觸面粗糙程度一定時,壓力越大,滑動摩擦力越大;圖乙、丙中銅塊和木塊疊在一起的目的是使物體間的壓力相同,木塊和銅塊表面粗糙程度的不同,通過比較乙、丙兩圖中彈簧測力計示數的不同,且接觸面越粗糙,摩擦力示數越大,即摩擦力越大,可得壓力相同,接觸面越粗糙,滑動摩擦力越大;小王的方案中,無論長木板是否做勻速直線運動,木塊都處于靜止狀態即平衡狀態,這時拉力等于摩擦力,而且無論拉木板速度多少,摩擦力都一樣,不改變摩擦力大小,所以更易于操作。30.【答案】 【解析】圖和圖的實驗中,力的作用點相同都在頂端、大小相同,而力的方向向左,向右不同;根據控制變量的思想,兩圖是探究力的作用效果跟力的方向有關;故答案為:;。力的三要素有:力的大小、方向、作用點,它們都影響力的作用效果;要探究力的作用效果跟力的方向有關,就應該控制力的作用點、大小相同,而力的方向不同。此題考查控制變量法在探究影響力的作用效果的因素,要認真分析四圖中的異同條件。31.【答案】速度 小 【解析】每次實驗讓小車從同一高度開始運動,這是為了讓小車在斜面底端具有相同的速度。根據實驗現象可知,水平表面對小車的阻力越小,小車在平面上運動的距離越遠。故答案為:速度;小。32.【解析】金屬塊的重力:,金屬塊對水平地面的壓力:;金屬塊對地面的壓強:。答:此金屬塊對地面的壓力是;此金屬塊對地面的壓強為。33.【解析】水對壺底的壓強:;水壺對水平桌面的壓力,,水壺對水平桌面的壓強.答:水對壺底的壓強為;水壺對水平桌面的壓力為.水壺對水平桌面的壓強為. 34.【解析】天問一號火星著陸分為氣動減速、傘系減速、動力減速、懸停避障與緩速下降幾個階段;在距離火星表面約的高度,著巡組合體懸停空中,處于靜止狀態,其所受合力為零;在探測器下降過程中,由于克服空氣阻力做功,使它大量的機械能轉化為其他形式的能,因此其動能減少,速度減小。故答案為:動力減速;為零;在探測器下降過程中,由于克服空氣阻力做功,使它大量的機械能轉化為其他形式的能,因此其動能減少,速度減小。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