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第1講 牛頓運動定律1.(2023·浙江6月選考2題)在足球運動中,足球入網如圖所示,則( )A.踢香蕉球時足球可視為質點B.足球在飛行和觸網時慣性不變C.足球在飛行時受到腳的作用力和重力D.觸網時足球對網的力大于網對足球的力2.(2025·河北保定一模)“天宮課堂”第四課于2023年9月21日15時45分開課,神舟十六號航天員景海鵬、朱楊柱、桂海潮在中國空間站夢天實驗艙面向全國青少年進行太空科普授課。在奇妙“乒乓球”實驗中,航天員朱楊柱用水袋做了一顆水球,桂海潮用白毛巾包好的球拍擊球,水球被彈開。對于該實驗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夢天實驗艙內,水球體積越小,其慣性越大B.擊球過程中,水球對“球拍”的作用力與“球拍”對水球的作用力是一對相互作用力C.擊球過程中,水球所受彈力是由于水球發生形變產生的D.夢天實驗艙內可進行牛頓第一定律的實驗驗證3.(2025·甘肅蘭州一模)在東漢王充所著的《論衡·狀留篇》中提到“是故湍瀨之流,沙石轉而大石不移。何者?大石重而沙石輕也。”從物理學的角度對文中所描述現象的解釋,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水沖沙石,沙石才能運動,因為力是產生運動的原因B.“沙石轉而大石不移”是因為物體運動狀態改變的難易程度與質量有關C.只有在水的持續沖力作用下沙石才能一直運動,是因為運動需要力來維持D.“大石不移”是因為大石受到的阻力大于水的沖力4.(2025·浙江杭州三模)2024年4月,杭州某中學舉辦春季運動會,圖中師生正在進行“60米毛毛蟲競速賽”。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正常完成比賽的隊伍運動路程一定大于60米B.“毛毛蟲”向前加速過程中,王老師對“毛毛蟲”的力大于“毛毛蟲”對王老師的力C.比賽中,可以把“毛毛蟲”看作質點D.比賽開始前,“毛毛蟲”靜止時,所有人對“毛毛蟲”的作用力傾斜向前方5.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牛頓認為力不是維持物體運動的原因B.牛頓第一定律、牛頓第二定律都可以通過實驗來驗證C.國際單位制中,kg、m、N是三個基本單位D.根據加速度定義式a=,加速度a由速度變化量Δv和所用時間Δt共同決定6.神舟十八號在返回地面的過程中打開降落傘后,在大氣層中經歷了豎直向下的減速運動。在豎直向下減速運動過程中,若返回艙所受的空氣阻力隨速度的減小而減小,則加速度大小( )A.一直減小 B.一直增大C.先增大后減小 D.先減小后增大7.〔多選〕如圖,凹形槽車靜止在水平直軌道上,位于光滑槽底的水平輕彈簧一端連接右側槽壁,另一端連接質量m=1 kg的物體,物體靜止時,彈簧對物體的壓力N0=2 N。現使槽車與物體一起以a=2 m/s2 的加速度沿軌道運動,用F彈表示彈簧的彈力大小,用N壁表示物體對左側槽壁的壓力大小,下列判斷正確的是( )A.若a的方向向左,則F彈=2 NB.若a的方向向右,則F彈=2 NC.若a的方向向左,則N壁=4 ND.若a的方向向右,則N壁=08.(2025·北京房山區二模)在地鐵運行過程中,某人把一根細繩的下端綁著一支圓珠筆,細繩的上端用電工膠布臨時固定在地鐵的豎直扶手上。他用手機拍攝了當時情景的照片,如圖所示,拍攝方向跟地鐵前進方向垂直,細繩與豎直方向夾角為θ,重力加速度為g。根據以上信息,可以確定( )A.地鐵運行方向B.地鐵運行加速度方向C.圓珠筆的質量D.地鐵運行加速度大小為gsin θ9.(2025·湖南長沙預測)雜技是一種技能、體能、娛樂性很強的表演活動。如圖所示為雜技“頂竿”表演,一人A站在地上,肩上扛一質量為M的豎直竹竿,當竿上一質量為m的人B以加速度a加速下滑時,竿對人A的壓力大小為(已知重力加速度為g)( )A.(M+m)g-ma B.(M+m)gC.(M+m)g+ma D.(M-m)g10.如圖,一不可伸長輕繩兩端各連接一質量為m的小球,初始時整個系統靜置于光滑水平桌面上,兩球間的距離等于繩長L。一大小為F的水平恒力作用在輕繩的中點,方向與兩球連線垂直。當兩球運動至二者相距L時,它們加速度的大小均為( )A. B.C. D.11.(2025·河南周口模擬)如圖為救援直升機在執行滅火任務時的情景。直升機沿水平方向勻速直線飛往水源地取水時,懸掛空水桶的懸索與豎直方向的夾角為37°;直升機取水后飛往火場滅火,沿水平方向以5 m/s2的加速度勻加速直線飛行時,懸掛水桶的懸索與豎直方向的夾角也為37°。若空氣阻力大小不變,空桶質量為400 kg,忽略懸索的質量,則此時水桶中水的質量為(sin 37°=0.6,cos 37°=0.8,重力加速度g取10 m/s2)( )A.260 kg B.500 kgC.800 kg D.1 000 kg12.(2025·四川綿陽期末)如圖為用索道運輸貨物的情景,已知傾斜的索道與水平方向的夾角為37°,質量為m的貨物與車廂地板之間的動摩擦因數為0.3。當載重車廂沿索道向上加速運動時,貨物與車廂仍然保持相對靜止狀態,貨物對車廂水平地板的正壓力為其重力的1.15倍,連接索道與車廂的桿始終沿豎直方向,重力加速度為g,sin 37°=0.6,cos 37°=0.8,那么這時貨物對車廂地板的摩擦力大小為( )A.0.35mg B.0.3mgC.0.23mg D.0.2mg第1講 牛頓運動定律1.B 在研究如何踢出“香蕉球”時,需要考慮踢在足球上的位置與角度,此時足球不可以視為質點,A錯誤;質量是慣性大小的唯一量度,足球在飛行和觸網時質量不變,慣性不變,B正確;足球在飛行時,已經脫離腳,所以不受腳的作用力,C錯誤;足球對網的力與網對足球的力是一對相互作用力,大小相等,D錯誤。2.B 夢天實驗艙內,水球體積越小,水球質量越小,其慣性越小,故A項錯誤;擊球過程中,水球對“球拍”的作用力與“球拍”對水球的作用力是一對作用力與反作用力,故B項正確;擊球過程中,水球所受彈力是由于球拍發生形變產生的,故C項錯誤;牛頓第一定律是理想情況,不可以通過實驗直接驗證,故D項錯誤。3.B 水沖沙石,沙石才能運動,是因為力是改變物體運動狀態的原因,故A錯誤;物體總有保持原有運動狀態的性質即為慣性,其大小只與質量有關,質量越大慣性越大,力是改變物體運動狀態的原因,重的大石由于質量太大,慣性太大,所以運動狀態不容易被水流改變,故B正確;物體的運動不需要力來維持,如沙石不受力的作用時,可以保持勻速直線運動狀態,故C錯誤;“大石不移”是因為水的沖力等于大石受到的阻力,大石所受的合外力為零,故D錯誤。4.A 路程為運動物體實際運動軌跡的長度,所以正常完成比賽的隊伍運動路程最小為60米與隊伍的長度之和,故A正確;“毛毛蟲”向前加速過程中,根據牛頓第三定律可得,王老師對“毛毛蟲”的力等于“毛毛蟲”對王老師的力,故B錯誤;當物體的形狀、大小對所研究的問題沒有影響或者影響很小,可以忽略不計時,可以將物體看成質點,但比賽中,“毛毛蟲”的長度相對隊伍的運動路程不可忽略,所以不能把“毛毛蟲”看作質點,故C錯誤;比賽開始前,“毛毛蟲”靜止時,其所受重力與所有人對“毛毛蟲”的作用力等大反向,所以所有人對“毛毛蟲”的作用力豎直向上,故D錯誤。5.A 牛頓認為力是改變物體運動狀態的原因,而不是維持物體運動的原因,A正確;牛頓第二定律可以通過實驗來驗證,牛頓第一定律不可以通過實驗來驗證,B錯誤;國際單位制中,kg、m是基本單位,N是導出單位,C錯誤;加速度a與Δv和Δt無關,它由合力F和質量m共同決定,D錯誤。6.A 由牛頓第二定律可知,返回艙豎直向下減速運動過程滿足f-mg=ma,得加速度大小a=,由題意可知返回艙所受的空氣阻力f隨速度的減小而減小,則加速度大小a一直減小,A正確,B、C、D錯誤。7.AB 若整體的加速度向左,物體的加速度也向左,設左側槽壁對物體恰好沒有作用力,根據牛頓第二定律,有N0=ma0得a0==2 m/s2,滿足題干要求,即槽車和物體一起向左以加速度大小為2 m/s2運動時,彈簧彈力為2 N,槽壁對物體沒有支持力,A正確,C錯誤;同理,若a的方向向右,設左側槽壁對物體的作用力大小為N壁,彈簧長度不變,所以彈簧的彈力為2 N,根據牛頓第二定律,有N壁-N0=ma得N壁=N0+ma=4 N,槽壁對物體的彈力為4 N,B正確,D錯誤。8.B 圓珠筆受繩子拉力方向沿繩子向上,受重力方向豎直向下,則圓珠筆所受的合力水平向左,由牛頓第二定律知,地鐵運行加速度方向向左,但無法確定地鐵的運行方向,故A錯誤,B正確;圓珠筆受力如圖。根據牛頓第二定律得mgtan θ=ma,所以地鐵運動加速度大小為a=gtan θ,無法計算圓珠筆的質量,故C、D錯誤。9.A 以B為研究對象,根據牛頓第二定律有mg-Ff=ma,再以竹竿為研究對象,由平衡條件有FN=Mg+Ff'=Mg+Ff=(M+m)g-ma,根據牛頓第三定律可知,竿對人A的壓力大小為(M+m)g-ma,故A正確。10.A 當兩球運動至二者相距L時,二者連線與輕繩之間夾角的余弦值cos θ=0.6。設此時輕繩中拉力大小為F1,對輕繩的中點受力分析得F-2F1sin θ=0,解得F1=。對質量為m的小球,由牛頓第二定律有F1=ma,解得a=,選項A正確。11.C 直升機懸掛空桶勻速飛往水源地取水時,空桶受力平衡,有T1sin 37°-f=0,T1cos 37°-mg=0,解得f=3 000 N,直升機加速返回時,由牛頓第二定律,可得T2sin 37°-f=(m+M)a,T2cos 37°-(m+M)g=0,聯立解得此時水桶中水的質量為M=800 kg,故C正確。12.D 將a沿水平和豎直兩個方向分解,對貨物受力分析如圖所示。水平方向有Ff=max,豎直方向有FN-mg=may,根據牛頓第三定律可知FN=1.15mg,又=,聯立解得Ff=0.2mg,故D正確。3 / 3第1講 牛頓運動定律牛頓第一定律1.內容:一切物體總保持 狀態或 狀態,除非作用在它上面的力迫使它改變這種狀態。2. 意義:指出了力不是維持物體 的原因,而是改變 的原因;指出了一切物體都具有慣性。3.伽利略理想實驗是牛頓第一定律的基礎。4.慣性(1)定義:物體保持勻速直線運動狀態或靜止狀態的性質。(2)三大特征①慣性是物體的 屬性,與物體是否受力及運動狀態 。②質量是慣性大小的量度,質量大的物體慣性 ,質量小的物體慣性 。③當物體不受力或所受合外力為零時,慣性表現為保持原來的運動狀態;當物體所受合外力不為零時,慣性表現為改變物體運動狀態的難易程度。牛頓第二定律1.內容:物體加速度的大小跟它受到的作用力成 、跟它的質量成 ,加速度的方向跟作用力的方向 。2.表達式:F= 。3.適用范圍(1)牛頓第二定律只適用于慣性參考系,即相對于地面 或 的參考系。(2)牛頓第二定律只適用于 物體(相對于分子、原子等)、 運動(遠小于光速)的情況。4.力學單位制(1)單位制: 單位和 單位一起組成了單位制。(2)基本單位:基本物理量的單位。國際單位制中基本物理量共七個,其中力學有三個,是 、 、 ,單位分別是 、 、 。(3)導出單位:由基本物理量根據 推導出來的其他物理量的單位。牛頓第三定律1.作用力和反作用力:兩個物體之間的作用總是 的。當一個物體對另一個物體施加了力,后一個物體一定同時對前一個物體也施加了力。物體間相互作用的這一對力,通常叫作作用力和反作用力。2.內容:兩個物體之間的作用力和反作用力總是大小 ,方向 ,作用在 。3.表達式: 。4.意義:建立了相互作用的物體之間的聯系,體現了作用力與反作用力的相互依賴關系。1.牛頓第一定律指出,當物體受到的合外力為零時,物體將處于靜止狀態。( )2.運動的物體慣性大,靜止的物體慣性小。( )3.一定質量的物體所受合外力越大,加速度越大。( )4.千克、秒、米、庫侖、安培均為國際單位制的基本單位。( )5.人走在松軟土地上下陷時,人對地面的壓力大于地面對人的支持力。( )1.〔多選〕(人教版必修第一冊·第四章第1節“練習與應用”T1改編)下列對牛頓第一定律和慣性的分析正確的是( )A.飛機投彈時,如果當目標在飛機的正下方時投下炸彈,則能擊中目標B.地球自西向東自轉,人向上跳起來后,還會落到原地C.安全帶的作用是防止汽車剎車時人由于具有慣性仍向前運動而發生危險D.向上拋出的物體,在空中繼續向上運動時,肯定受到了向上的作用力2.〔多選〕(人教版必修第一冊·第三章第3節“拓展學習”改編)用計算機輔助實驗系統(DIS)做驗證牛頓第三定律的實驗,把兩個測力探頭的掛鉤鉤在一起,向相反方向拉動,觀察顯示器屏幕上出現的結果(如圖所示),分析兩個力傳感器的相互作用隨著時間變化的曲線,以下結論正確的是( )A.作用力與反作用力同時產生B.作用力與反作用力作用在同一物體上C.作用力與反作用力大小相等D.作用力與反作用力的合力為零3.(人教版必修第一冊P98“練習與應用”T6改編)如圖所示,有一輛滿載西瓜的汽車在水平路面向左沿直線做勻加速運動,加速度大小為a,其中一質量為m的西瓜A受到其他西瓜對它的作用力的合力為F,則關于F的大小和方向的判斷正確的是( )A.F的大小為mB.F的大小為maC.F的方向向右偏上D.F的方向水平向左考點一 對牛頓第一定律的理解1.牛頓第一定律的意義(1)提出慣性的概念:牛頓第一定律指出一切物體都具有慣性,慣性是物體的一種固有屬性。(2)揭示力與運動的關系:力是改變物體運動狀態的原因,而不是維持物體運動狀態的原因。2.牛頓第一定律與牛頓第二定律的關系牛頓第一定律和牛頓第二定律是相互獨立的。(1)牛頓第一定律告訴我們改變運動狀態需要力,力是如何改變物體運動狀態的問題則由牛頓第二定律來回答。(2)牛頓第一定律是經過科學抽象、歸納推理總結出來的,而牛頓第二定律是一條實驗定律。【練1】 伽利略曾用如圖所示的“理想實驗”來研究力與運動的關系,則下列符合實驗事實的是( )A.小球由靜止開始釋放,“沖”上對接的斜面B.沒有摩擦,小球上升到原來釋放時的高度C.減小斜面的傾角θ,小球仍然達到原來的高度D.繼續減小斜面的傾角θ,最后使它成水平面,小球沿水平面永遠運動下去【練2】 某同學為了取出如圖所示羽毛球筒中的羽毛球,一手拿著球筒的中部,另一手用力擊打羽毛球筒的上端,則( )A.此同學無法取出羽毛球B.羽毛球會從筒的下端出來C.羽毛球筒向下運動過程中,羽毛球受到向上的摩擦力才會從上端出來D.該同學是在利用羽毛球的慣性考點二 牛頓第二定律的理解與應用牛頓第二定律的性質根據牛頓第二定律,下列敘述正確的是( )A.物體加速度的大小跟它的質量和速度大小的乘積成反比B.物體所受合力必須達到一定值時,才能使物體產生加速度C.物體加速度的大小與所受作用力中任一個的大小成正比D.當物體質量改變但其所受合力的水平分力不變時,物體的水平加速度大小與其質量成反比嘗試解答有兩個材質相同的木塊,質量分別為m、,先將質量為m的木塊放于粗糙水平面上,若用大小為F的水平恒力推木塊,其加速度為a;再將質量為的木塊放于同一粗糙的水平面上,若仍用大小為F的水平恒力推它,它的加速度為a',則( )A.a'=a B.a'<2aC.a'>2a D.a'=2a嘗試解答合力、速度、加速度間的關系1.在質量一定時,物體的加速度由合力決定。合力大小決定加速度大小,合力方向決定加速度方向。合力恒定,加速度恒定;合力變化,加速度變化。2.做直線運動的物體,只要速度和加速度方向相同,速度就增大;只要速度和加速度方向相反,速度就減小。關于速度、加速度和合力之間的關系,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 )A.做勻變速直線運動的物體,它所受合力是恒定不變的B.做勻變速直線運動的物體,它的速度、加速度、合力三者總是在同一方向上C.物體受到的合力增大時,物體的運動速度一定加快D.物體所受合力為零時,一定處于靜止狀態嘗試解答單位制的理解1.關于國際單位制的基本單位的兩個誤區警示(1)國際單位制中七個基本量除了有對應的七個基本單位外,分別還有其他單位。比如基本量長度的單位除了基本單位“m”以外,還有“dm”“ cm”“mm”等,但這些單位不是國際單位制單位。(2)用一個字母表示的單位也可能是導出單位,比如“N”“J”等。2.單位制的應用比較物理 量的大小 比較某個物理量不同值的大小時,必須先把它們的單位統一,再根據數值比較大小簡化計算 過程 在解計算題時,已知量均采用國際單位制,計算過程中不用寫出各個量的單位,只要在式子末尾寫出所求量的國際單位即可推導物理 量的單位 物理關系式在確定各物理量之間的關系時,同時也確定了各物理量的單位之間的關系,所以我們可以根據物理量之間的關系推導出物理量的單位判斷關系 式的對錯 正確關系式等號左、右的單位應該相同,若等號左、右的單位不同,則該關系式一定是錯誤的汽車在高速行駛時會受到空氣阻力的影響,已知空氣阻力f=cρSv2,其中c為空氣阻力系數,ρ為空氣密度,S為物體迎風面積,v為物體與空氣的相對運動速度,則空氣阻力系數c的國際單位是( )A.常數,沒有單位 B.C. D.嘗試解答考點三 牛頓第三定律的理解與應用1.作用力與反作用力的“六同、三異、二無關”(1)“六同”:①大小相同;②性質相同;③作用在同一條直線上;④同時產生;⑤同時變化;⑥同時消失。(2)“三異”:①方向不同;②受力物體不同;③產生效果不同。(3)“二無關”:①與物體的運動狀態無關;②與是否和另外物體相互作用無關。2.一對平衡力和一對作用力與反作用力的比較一對平衡力 一對作用力與反作用力相同點 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同一條直線上不同點 作用對象 同一個物體 兩個相互作用的不同物體作用時間 不一定同時產生、同時變化、同時消失 一定同時產生、同時變化、同時消失力的性質 不一定相同 一定相同作用效果 可相互抵消 不可抵消 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起重機用鋼索加速吊起貨物時,鋼索對貨物的力大于貨物對鋼索的力B.子彈能射入木塊是因為子彈對木塊的力大于木塊對子彈的阻力C.大人與小孩相撞時,大人對小孩的撞擊力大于小孩對大人的撞擊力D.將圖釘按入木板,圖釘對木板的力和木板對圖釘的力大小是相等的嘗試解答(2025·浙江模擬預測)阻力傘是一種短跑運動訓練工具。如圖所示,某段訓練過程中,連接阻力傘的輕繩始終處于水平狀態,已知阻力傘重力為G,輕繩對阻力傘的拉力為FT,空氣對阻力傘的作用力為F,則( )A.FT=FB.地面對人的摩擦力大小等于FTC.人對輕繩的拉力與阻力傘對輕繩的拉力大小相等D.人對輕繩的拉力與輕繩對人的拉力是一對平衡力嘗試解答用牛頓第三定律轉換研究對象 轉換研究對象是解決力學問題時經常采用的解題策略,當物體的某個力不容易求時,可根據作用力和反作用力的關系,先求它的反作用力,如求壓力時,可先求支持力,在許多問題中,牛頓第三定律起到轉換研究對象的重要作用。一個箱子放在水平地面上,箱內有一固定的豎直桿,在桿上套著一個環,箱與桿的總質量為M,環的質量為m,如圖所示。已知環沿桿勻加速下滑時,環與桿間的摩擦力大小為f,則此時箱對地面的壓力大小為( )A.Mg+f B.Mg-fC.Mg+mg D.Mg-mg嘗試解答某學校在維修某宿舍樓時,工人采用如圖所示的升降裝置進行外墻裝修,一根不可伸縮的細繩跨過定滑輪,一端掛一吊椅,另一端被坐在吊椅上的人拉住,靜止在水平地面上。設人的質量為m=65 kg,吊椅的質量為M=15 kg,不計定滑輪與繩子間的摩擦以及細繩和滑輪的質量,重力加速度取g=10 m/s2。當人用恒力拉繩子,在最初的時間t=1 s內人與吊椅一起勻加速上升了h=0.5 m的高度,求:(1)人豎直向下拉繩的力的大小;(2)人對吊椅壓力的大小。嘗試解答第1講 牛頓運動定律【立足“四層”·夯基礎】基礎知識梳理知識點11.勻速直線運動 靜止 2.運動狀態 物體運動狀態4.(2)①固有 無關 ②大 小知識點21.正比 反比 相同 2.ma 3.(1)靜止 勻速直線運動(2)宏觀 低速 4.(1)基本 導出 (2)長度 質量 時間米 千克 秒 (3)物理關系知識點31.相互 2.相等 相反 同一條直線上 3.F=-F'易錯易混辨析1.× 2.× 3.√ 4.× 5.×雙基落實筑牢1.BC 飛機投下的炸彈由于慣性做平拋運動,所以目標在正下方時投彈不能擊中,A錯誤;地球自西向東自轉,人向上跳起后,由于慣性人也跟地球一起從西向東運動,故人仍落到原地,B正確;緊急剎車時,汽車停止運動,人由于慣性仍向前運動,容易撞傷,所以系著的安全帶對人起到保護作用,C正確;向上拋出的物體,由于慣性,在空中繼續向上運動,而不是受到向上的作用力,D錯誤。2.AC 作用力與反作用力總是大小相等,方向相反,分別作用在相互作用的兩個物體上,同時產生、同時消失,故A、C正確,B錯誤;作用力與反作用力作用在兩個物體上,不能求合力,故D錯誤。3.A 由題意可得,質量為m的西瓜A所受總合外力向左,又因為又受豎直向下的重力,可得與其他西瓜對它的作用力的合力F之間的關系如圖所示,由三角形知識以及牛頓第二定律可得F===m,由圖還可得F的方向向左偏上,故A正確,B、C、D錯誤。【著眼“四翼”·探考點】考點一【練1】 A 小球由靜止開始釋放,“沖”上對接的斜面,這是實驗事實,故A正確;因為生活中沒有無摩擦的軌道,所以小球上升到原來釋放時的高度為推理,而不是實驗事實,故B錯誤;減小斜面的傾角θ,小球仍然達到原來的高度,是在B項基礎上的進一步推理,而不是實驗事實,故C錯誤;繼續減小斜面的傾角θ,最后使它成水平面,小球沿水平面永遠運動下去,是在C項的基礎上繼續推理得出的結論,而不是實驗事實,故D錯誤。【練2】 D 羽毛球筒被手擊打后迅速向下運動,而羽毛球具有慣性要保持原來的靜止狀態,所以會從筒的上端出來,羽毛球筒受到羽毛球對它向上的摩擦力,而羽毛球受到筒對它向下的摩擦力,故D正確,A、B、C錯誤。考點二【例1】 D 根據牛頓第二定律a=可知,物體的加速度與速度無關,選項A錯誤;即使合力很小,也能使物體產生加速度,選項B錯誤;物體加速度的大小與物體所受的合力成正比,選項C錯誤;當物體質量改變但其所受合力的水平分力不變時,根據牛頓第二定律 F=ma可知,物體的水平加速度大小與其質量成反比,選項D正確。【例2】 C 設兩個木塊與粗糙水平面間的動摩擦因數均為μ,根據牛頓第二定律可知,對質量為m的木塊,有F-μmg=ma,解得a=-μg,對質量為的木塊,有F-μg=a',解得a'=-μg,由以上綜合得a'=-μg>2a=-2μg,故C正確。【例3】 A 做勻變速直線運動的物體,加速度恒定不變,由牛頓第二定律知,它所受合力是恒定不變的,且加速度與合力方向相同,與速度方向在同一直線上,不一定在同一方向上,故A正確,B錯誤;物體受到的合力增大時,加速度一定增大,物體的運動速度變化一定加快,而速度不一定加快,故C錯誤;物體所受合力為零時,物體的加速度一定等于零,速度不一定為零,故D錯誤。【例4】 A 由f=cρSv2,可得c=,等式右邊的單位為=1,即c為常數,沒有單位,故B、C、D錯誤,A正確。考點三【例5】 D 對A,鋼索對貨物的力與貨物對鋼索的力是一對作用力與反作用力,總是大小相等,A錯誤;對B,子彈對木塊的力與木塊對子彈的阻力是一對作用力與反作用力,總是大小相等,B錯誤;對C,大人對小孩的撞擊力與小孩對大人的撞擊力是一對作用力與反作用力,總是大小相等,C錯誤;對D,將圖釘按入木板, 圖釘對木板的力和木板對圖釘的力是一對作用力與反作用力,總是大小相等,D正確。【例6】 C 阻力傘受重力G、輕繩對阻力傘的拉力為FT,空氣對阻力傘的作用力為F,三力平衡,如圖,由圖可得,拉力不等于空氣對阻力傘的力,故A錯誤;人的運動狀態未知,則地面對人的摩擦力大小不一定等于FT,故B錯誤;輕繩上的拉力相等,即人對輕繩的拉力與阻力傘對輕繩的拉力大小相等,故C正確;人對輕繩的拉力與輕繩對人的拉力是一對相互作用力,故D錯誤。【聚焦“素養”·提能力】【典例1】 A 環在豎直方向上受重力及桿給它的豎直向上的摩擦力f,受力情況如圖甲所示,根據牛頓第三定律,環應給桿一個豎直向下的摩擦力f',故箱子與桿整體豎直方向上受重力Mg、地面對它的支持力N及環給它的摩擦力f',受力情況如圖乙所示,由于箱子處于平衡狀態,可得N=f'+Mg=f+Mg。根據牛頓第三定律,箱子對地面的壓力大小等于地面對箱子的支持力大小,即N'=Mg+f,故A正確。【典例2】 (1)440 N (2)275 N解析:(1)設人與吊椅一起上升高度h的過程中加速度為a,有h=at2解得a=1 m/s2設人受到繩向上的拉力為F,把人和吊椅作為整體為研究對象,由牛頓第二定律知2F-(m+M)g=(m+M)a解得F=440 N由牛頓第三定律知,人豎直向下拉繩的力大小為F'=440 N。(2)設吊椅對人的支持力為FN,則有F+FN-mg=ma解得FN=275 N由牛頓第三定律知,人對吊椅壓力的大小為275 N。6 / 6(共75張PPT)第1講 牛頓運動定律高中總復習·物理目 錄01立足”四層”·夯基礎02著眼“四翼”·探考點03聚焦“素養”·提能力04培養“思維”·重落實概念 公式 定理立足“四層”·夯基礎牛頓第一定律1. 內容:一切物體總保持 狀態或 狀態,除非作用在它上面的力迫使它改變這種狀態。2. 意義:指出了力不是維持物體 的原因,而是改變 的原因;指出了一切物體都具有慣性。3. 伽利略理想實驗是牛頓第一定律的基礎。勻速直線運動 靜止 運動狀態 物體運動狀態 4. 慣性(1)定義:物體保持勻速直線運動狀態或靜止狀態的性質。(2)三大特征①慣性是物體的 屬性,與物體是否受力及運動狀態 。②質量是慣性大小的量度,質量大的物體慣性 ,質量小的物體慣性 。③當物體不受力或所受合外力為零時,慣性表現為保持原來的運動狀態;當物體所受合外力不為零時,慣性表現為改變物體運動狀態的難易程度。固有 無關 大 小 牛頓第二定律1. 內容:物體加速度的大小跟它受到的作用力成 、跟它的質量成 ,加速度的方向跟作用力的方向 。2. 表達式:F= 。3. 適用范圍(1)牛頓第二定律只適用于慣性參考系,即相對于地面 或 的參考系。(2)牛頓第二定律只適用于 物體(相對于分子、原子等)、 運動(遠小于光速)的情況。正比 反比 相同 ma 靜止 勻速直線運動 宏觀 低速 4. 力學單位制(1)單位制: 單位和 單位一起組成了單位制。(2)基本單位:基本物理量的單位。國際單位制中基本物理量共七個,其中力學有三個,是 、 、 ,單位分別是 、 、 。(3)導出單位:由基本物理量根據 推導出來的其他物理量的單位。基本 導出 長度 質量 時間 米 千克 秒 物理關系 牛頓第三定律1. 作用力和反作用力:兩個物體之間的作用總是 的。當一個物體對另一個物體施加了力,后一個物體一定同時對前一個物體也施加了力。物體間相互作用的這一對力,通常叫作作用力和反作用力。2. 內容:兩個物體之間的作用力和反作用力總是大小 ,方向 ,作用在 。3. 表達式: 。4. 意義:建立了相互作用的物體之間的聯系,體現了作用力與反作用力的相互依賴關系。相互 相等 相反 同一條直線上 F=-F' 1. 牛頓第一定律指出,當物體受到的合外力為零時,物體將處于靜止狀態。 ( × )2. 運動的物體慣性大,靜止的物體慣性小。 ( × )3. 一定質量的物體所受合外力越大,加速度越大。 ( √ )4. 千克、秒、米、庫侖、安培均為國際單位制的基本單位。 ( × )5. 人走在松軟土地上下陷時,人對地面的壓力大于地面對人的支持力。( × )××√××1. 〔多選〕(人教版必修第一冊·第四章第1節“練習與應用”T1改編)下列對牛頓第一定律和慣性的分析正確的是( )A. 飛機投彈時,如果當目標在飛機的正下方時投下炸彈,則能擊中目標B. 地球自西向東自轉,人向上跳起來后,還會落到原地C. 安全帶的作用是防止汽車剎車時人由于具有慣性仍向前運動而發生危險D. 向上拋出的物體,在空中繼續向上運動時,肯定受到了向上的作用力√√解析: 飛機投下的炸彈由于慣性做平拋運動,所以目標在正下方時投彈不能擊中,A錯誤;地球自西向東自轉,人向上跳起后,由于慣性人也跟地球一起從西向東運動,故人仍落到原地,B正確;緊急剎車時,汽車停止運動,人由于慣性仍向前運動,容易撞傷,所以系著的安全帶對人起到保護作用,C正確;向上拋出的物體,由于慣性,在空中繼續向上運動,而不是受到向上的作用力,D錯誤。2. 〔多選〕(人教版必修第一冊·第三章第3節“拓展學習”改編)用計算機輔助實驗系統(DIS)做驗證牛頓第三定律的實驗,把兩個測力探頭的掛鉤鉤在一起,向相反方向拉動,觀察顯示器屏幕上出現的結果(如圖所示),分析兩個力傳感器的相互作用隨著時間變化的曲線,以下結論正確的是( )A. 作用力與反作用力同時產生B. 作用力與反作用力作用在同一物體上C. 作用力與反作用力大小相等D. 作用力與反作用力的合力為零√√解析: 作用力與反作用力總是大小相等,方向相反,分別作用在相互作用的兩個物體上,同時產生、同時消失,故A、C正確,B錯誤;作用力與反作用力作用在兩個物體上,不能求合力,故D錯誤。3. (人教版必修第一冊P98“練習與應用”T6改編)如圖所示,有一輛滿載西瓜的汽車在水平路面向左沿直線做勻加速運動,加速度大小為a,其中一質量為m的西瓜A受到其他西瓜對它的作用力的合力為F,則關于F的大小和方向的判斷正確的是( )A. F的大小為mB. F的大小為maC. F的方向向右偏上D. F的方向水平向左√解析: 由題意可得,質量為m的西瓜A所受總合外力向左,又因為又受豎直向下的重力,可得與其他西瓜對它的作用力的合力F之間的關系如圖所示,由三角形知識以及牛頓第二定律可得F===m,由圖還可得F的方向向左偏上,故A正確,B、C、D錯誤。題型 規律 方法著眼“四翼”·探考點考點一 對牛頓第一定律的理解1. 牛頓第一定律的意義(1)提出慣性的概念:牛頓第一定律指出一切物體都具有慣性,慣性是物體的一種固有屬性。(2)揭示力與運動的關系:力是改變物體運動狀態的原因,而不是維持物體運動狀態的原因。2. 牛頓第一定律與牛頓第二定律的關系牛頓第一定律和牛頓第二定律是相互獨立的。(1)牛頓第一定律告訴我們改變運動狀態需要力,力是如何改變物體運動狀態的問題則由牛頓第二定律來回答。(2)牛頓第一定律是經過科學抽象、歸納推理總結出來的,而牛頓第二定律是一條實驗定律。【練1】 伽利略曾用如圖所示的“理想實驗”來研究力與運動的關系,則下列符合實驗事實的是( )A. 小球由靜止開始釋放,“沖”上對接的斜面B. 沒有摩擦,小球上升到原來釋放時的高度C. 減小斜面的傾角θ,小球仍然達到原來的高度D. 繼續減小斜面的傾角θ,最后使它成水平面,小球沿水平面永遠運動下去√解析: 小球由靜止開始釋放,“沖”上對接的斜面,這是實驗事實,故A正確;因為生活中沒有無摩擦的軌道,所以小球上升到原來釋放時的高度為推理,而不是實驗事實,故B錯誤;減小斜面的傾角θ,小球仍然達到原來的高度,是在B項基礎上的進一步推理,而不是實驗事實,故C錯誤;繼續減小斜面的傾角θ,最后使它成水平面,小球沿水平面永遠運動下去,是在C項的基礎上繼續推理得出的結論,而不是實驗事實,故D錯誤。【練2】 某同學為了取出如圖所示羽毛球筒中的羽毛球,一手拿著球筒的中部,另一手用力擊打羽毛球筒的上端,則( )A. 此同學無法取出羽毛球B. 羽毛球會從筒的下端出來C. 羽毛球筒向下運動過程中,羽毛球受到向上的摩擦力才會從上端出來D. 該同學是在利用羽毛球的慣性√解析: 羽毛球筒被手擊打后迅速向下運動,而羽毛球具有慣性要保持原來的靜止狀態,所以會從筒的上端出來,羽毛球筒受到羽毛球對它向上的摩擦力,而羽毛球受到筒對它向下的摩擦力,故D正確,A、B、C錯誤。考點二 牛頓第二定律的理解與應用牛頓第二定律的性質根據牛頓第二定律,下列敘述正確的是( )A. 物體加速度的大小跟它的質量和速度大小的乘積成反比B. 物體所受合力必須達到一定值時,才能使物體產生加速度C. 物體加速度的大小與所受作用力中任一個的大小成正比D. 當物體質量改變但其所受合力的水平分力不變時,物體的水平加速度大小與其質量成反比√解析:根據牛頓第二定律a=可知,物體的加速度與速度無關,選項A錯誤;即使合力很小,也能使物體產生加速度,選項B錯誤;物體加速度的大小與物體所受的合力成正比,選項C錯誤;當物體質量改變但其所受合力的水平分力不變時,根據牛頓第二定律 F=ma可知,物體的水平加速度大小與其質量成反比,選項D正確。有兩個材質相同的木塊,質量分別為m、,先將質量為m的木塊放于粗糙水平面上,若用大小為F的水平恒力推木塊,其加速度為a;再將質量為的木塊放于同一粗糙的水平面上,若仍用大小為F的水平恒力推它,它的加速度為a',則( )A. a'=a B. a'<2aC. a'>2a D. a'=2a√解析:設兩個木塊與粗糙水平面間的動摩擦因數均為μ,根據牛頓第二定律可知,對質量為m的木塊,有F-μmg=ma,解得a=-μg,對質量為的木塊,有F-μg=a',解得a'=-μg,由以上綜合得a'=-μg>2a=-2μg,故C正確。合力、速度、加速度間的關系1. 在質量一定時,物體的加速度由合力決定。合力大小決定加速度大小,合力方向決定加速度方向。合力恒定,加速度恒定;合力變化,加速度變化。2. 做直線運動的物體,只要速度和加速度方向相同,速度就增大;只要速度和加速度方向相反,速度就減小。關于速度、加速度和合力之間的關系,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 )A. 做勻變速直線運動的物體,它所受合力是恒定不變的B. 做勻變速直線運動的物體,它的速度、加速度、合力三者總是在同一方向上C. 物體受到的合力增大時,物體的運動速度一定加快D. 物體所受合力為零時,一定處于靜止狀態√解析:做勻變速直線運動的物體,加速度恒定不變,由牛頓第二定律知,它所受合力是恒定不變的,且加速度與合力方向相同,與速度方向在同一直線上,不一定在同一方向上,故A正確,B錯誤;物體受到的合力增大時,加速度一定增大,物體的運動速度變化一定加快,而速度不一定加快,故C錯誤;物體所受合力為零時,物體的加速度一定等于零,速度不一定為零,故D錯誤。單位制的理解1. 關于國際單位制的基本單位的兩個誤區警示(1)國際單位制中七個基本量除了有對應的七個基本單位外,分別還有其他單位。比如基本量長度的單位除了基本單位“m”以外,還有“dm”“ cm”“mm”等,但這些單位不是國際單位制單位。(2)用一個字母表示的單位也可能是導出單位,比如“N”“J”等。2. 單位制的應用比較物理 量的大小 比較某個物理量不同值的大小時,必須先把它們的單位統一,再根據數值比較大小簡化計算 過程 在解計算題時,已知量均采用國際單位制,計算過程中不用寫出各個量的單位,只要在式子末尾寫出所求量的國際單位即可推導物理 量的單位 物理關系式在確定各物理量之間的關系時,同時也確定了各物理量的單位之間的關系,所以我們可以根據物理量之間的關系推導出物理量的單位判斷關系 式的對錯 正確關系式等號左、右的單位應該相同,若等號左、右的單位不同,則該關系式一定是錯誤的汽車在高速行駛時會受到空氣阻力的影響,已知空氣阻力f=cρSv2,其中c為空氣阻力系數,ρ為空氣密度,S為物體迎風面積,v為物體與空氣的相對運動速度,則空氣阻力系數c的國際單位是( )A. 常數,沒有單位 B.C. D.答案:A解析:由f=cρSv2,可得c=,等式右邊的單位為=1,即c為常數,沒有單位,故B、C、D錯誤,A正確。 橡皮筋也像彈簧一樣,在彈性限度內,伸長量x與彈力F成正比,即F=kx,k的值與橡皮筋未受到拉力時的長度L、橫截面積S有關,理論與實踐都表明k=Y,其中Y是一個由材料決定的常數,材料學上稱之為楊氏模量。在國際單位制中,楊氏模量Y的單位應該是( )A. N B. mC. N/m D. Pa解析: 根據k=Y,可得Y=,則Y的單位是==Pa,故D正確。√考點三 牛頓第三定律的理解與應用1. 作用力與反作用力的“六同、三異、二無關”(1)“六同”:①大小相同;②性質相同;③作用在同一條直線上;④同時產生;⑤同時變化;⑥同時消失。(2)“三異”:①方向不同;②受力物體不同;③產生效果不同。(3)“二無關”:①與物體的運動狀態無關;②與是否和另外物體相互作用無關。2. 一對平衡力和一對作用力與反作用力的比較一對平衡力 一對作用力與反作用力相同點 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同一條直線上不同點 作用對象 同一個物體 兩個相互作用的不同物體作用時間 不一定同時產生、同時變化、同時消失 一定同時產生、同時變化、同時消失力的性質 不一定相同 一定相同作用效果 可相互抵消 不可抵消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 起重機用鋼索加速吊起貨物時,鋼索對貨物的力大于貨物對鋼索的力B. 子彈能射入木塊是因為子彈對木塊的力大于木塊對子彈的阻力C. 大人與小孩相撞時,大人對小孩的撞擊力大于小孩對大人的撞擊力D. 將圖釘按入木板,圖釘對木板的力和木板對圖釘的力大小是相等的√解析:對A,鋼索對貨物的力與貨物對鋼索的力是一對作用力與反作用力,總是大小相等,A錯誤;對B,子彈對木塊的力與木塊對子彈的阻力是一對作用力與反作用力,總是大小相等,B錯誤;對C,大人對小孩的撞擊力與小孩對大人的撞擊力是一對作用力與反作用力,總是大小相等,C錯誤;對D,將圖釘按入木板, 圖釘對木板的力和木板對圖釘的力是一對作用力與反作用力,總是大小相等,D正確。(2025·浙江模擬預測)阻力傘是一種短跑運動訓練工具。如圖所示,某段訓練過程中,連接阻力傘的輕繩始終處于水平狀態,已知阻力傘重力為G,輕繩對阻力傘的拉力為FT,空氣對阻力傘的作用力為F,則( )A. FT=FB. 地面對人的摩擦力大小等于FTC. 人對輕繩的拉力與阻力傘對輕繩的拉力大小相等D. 人對輕繩的拉力與輕繩對人的拉力是一對平衡力√解析:阻力傘受重力G、輕繩對阻力傘的拉力為FT,空氣對阻力傘的作用力為F,三力平衡,如圖,由圖可得,拉力不等于空氣對阻力傘的力,故A錯誤;人的運動狀態未知,則地面對人的摩擦力大小不一定等于FT,故B錯誤;輕繩上的拉力相等,即人對輕繩的拉力與阻力傘對輕繩的拉力大小相等,故C正確;人對輕繩的拉力與輕繩對人的拉力是一對相互作用力,故D錯誤。 〔多選〕如圖所示,用水平力F把一個物體緊壓在豎直墻壁上使其靜止,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 )A. 水平力F跟墻壁對物體的彈力是一對作用力與反作用力B. 物體的重力跟墻壁對物體的靜摩擦力是一對平衡力C. 水平力F與物體對墻壁的壓力是一對作用力與反作用力D. 物體對墻壁的壓力與墻壁對物體的彈力是一對作用力與反作用力√√解析: 水平力F跟墻壁對物體的彈力作用在同一物體上,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且作用在同一條直線上,是一對平衡力,A錯誤;物體在豎直方向上受豎直向下的重力以及墻壁對物體豎直向上的靜摩擦力的作用,因物體處于靜止狀態,故這兩個力是一對平衡力,B正確;水平力F作用在物體上,而物體對墻壁的壓力作用在墻壁上,這兩個力不是一對平衡力,也不是一對相互作用力,C錯誤;物體對墻壁的壓力與墻壁對物體的彈力是兩個物體間的一對相互作用力,是一對作用力與反作用力,D正確。現實 科技 應用聚焦“素養”·提能力用牛頓第三定律轉換研究對象 轉換研究對象是解決力學問題時經常采用的解題策略,當物體的某個力不容易求時,可根據作用力和反作用力的關系,先求它的反作用力,如求壓力時,可先求支持力,在許多問題中,牛頓第三定律起到轉換研究對象的重要作用。一個箱子放在水平地面上,箱內有一固定的豎直桿,在桿上套著一個環,箱與桿的總質量為M,環的質量為m,如圖所示。已知環沿桿勻加速下滑時,環與桿間的摩擦力大小為f,則此時箱對地面的壓力大小為( )A. Mg+f B. Mg-fC. Mg+mg D. Mg-mg√解析:環在豎直方向上受重力及桿給它的豎直向上的摩擦力f,受力情況如圖甲所示,根據牛頓第三定律,環應給桿一個豎直向下的摩擦力f',故箱子與桿整體豎直方向上受重力Mg、地面對它的支持力N及環給它的摩擦力f',受力情況如圖乙所示,由于箱子處于平衡狀態,可得N=f'+Mg=f+Mg。根據牛頓第三定律,箱子對地面的壓力大小等于地面對箱子的支持力大小,即N'=Mg+f,故A正確。某學校在維修某宿舍樓時,工人采用如圖所示的升降裝置進行外墻裝修,一根不可伸縮的細繩跨過定滑輪,一端掛一吊椅,另一端被坐在吊椅上的人拉住,靜止在水平地面上。設人的質量為m=65 kg,吊椅的質量為M=15kg,不計定滑輪與繩子間的摩擦以及細繩和滑輪的質量,重力加速度取g=10 m/s2。當人用恒力拉繩子,在最初的時間t=1 s內人與吊椅一起勻加速上升了h=0.5 m的高度,求:(1)人豎直向下拉繩的力的大小;答案: 440 N 解得a=1 m/s2設人受到繩向上的拉力為F,把人和吊椅作為整體為研究對象,由牛頓第二定律知2F-(m+M)g=(m+M)a解得F=440 N由牛頓第三定律知,人豎直向下拉繩的力大小為F'=440 N。解析:(1)設人與吊椅一起上升高度h的過程中加速度為a,有h=at2(2)人對吊椅壓力的大小。答案: 275 N解析: 設吊椅對人的支持力為FN,則有F+FN-mg=ma解得FN=275 N由牛頓第三定律知,人對吊椅壓力的大小為275 N。培養“思維”·重落實夯基 提能 升華1. (2023·浙江6月選考2題)在足球運動中,足球入網如圖所示,則( )A. 踢香蕉球時足球可視為質點B. 足球在飛行和觸網時慣性不變C. 足球在飛行時受到腳的作用力和重力D. 觸網時足球對網的力大于網對足球的力123456789101112√解析: 在研究如何踢出“香蕉球”時,需要考慮踢在足球上的位置與角度,此時足球不可以視為質點,A錯誤;質量是慣性大小的唯一量度,足球在飛行和觸網時質量不變,慣性不變,B正確;足球在飛行時,已經脫離腳,所以不受腳的作用力,C錯誤;足球對網的力與網對足球的力是一對相互作用力,大小相等,D錯誤。1234567891011122. (2025·河北保定一模)“天宮課堂”第四課于2023年9月21日15時45分開課,神舟十六號航天員景海鵬、朱楊柱、桂海潮在中國空間站夢天實驗艙面向全國青少年進行太空科普授課。在奇妙“乒乓球”實驗中,航天員朱楊柱用水袋做了一顆水球,桂海潮用白毛巾包好的球拍擊球,水球被彈開。對于該實驗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 夢天實驗艙內,水球體積越小,其慣性越大B. 擊球過程中,水球對“球拍”的作用力與“球拍”對水球的作用力是一對相互作用力C. 擊球過程中,水球所受彈力是由于水球發生形變產生的D. 夢天實驗艙內可進行牛頓第一定律的實驗驗證√123456789101112解析: 夢天實驗艙內,水球體積越小,水球質量越小,其慣性越小,故A項錯誤;擊球過程中,水球對“球拍”的作用力與“球拍”對水球的作用力是一對作用力與反作用力,故B項正確;擊球過程中,水球所受彈力是由于球拍發生形變產生的,故C項錯誤;牛頓第一定律是理想情況,不可以通過實驗直接驗證,故D項錯誤。1234567891011123. (2025·甘肅蘭州一模)在東漢王充所著的《論衡·狀留篇》中提到“是故湍瀨之流,沙石轉而大石不移。何者?大石重而沙石輕也。”從物理學的角度對文中所描述現象的解釋,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 水沖沙石,沙石才能運動,因為力是產生運動的原因B. “沙石轉而大石不移”是因為物體運動狀態改變的難易程度與質量有關C. 只有在水的持續沖力作用下沙石才能一直運動,是因為運動需要力來維持D. “大石不移”是因為大石受到的阻力大于水的沖力√123456789101112解析: 水沖沙石,沙石才能運動,是因為力是改變物體運動狀態的原因,故A錯誤;物體總有保持原有運動狀態的性質即為慣性,其大小只與質量有關,質量越大慣性越大,力是改變物體運動狀態的原因,重的大石由于質量太大,慣性太大,所以運動狀態不容易被水流改變,故B正確;物體的運動不需要力來維持,如沙石不受力的作用時,可以保持勻速直線運動狀態,故C錯誤;“大石不移”是因為水的沖力等于大石受到的阻力,大石所受的合外力為零,故D錯誤。1234567891011124. (2025·浙江杭州三模)2024年4月,杭州某中學舉辦春季運動會,圖中師生正在進行“60米毛毛蟲競速賽”。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 正常完成比賽的隊伍運動路程一定大于60米B. “毛毛蟲”向前加速過程中,王老師對“毛毛蟲”的力大于“毛毛蟲”對王老師的力C. 比賽中,可以把“毛毛蟲”看作質點D. 比賽開始前,“毛毛蟲”靜止時,所有人對“毛毛蟲”的作用力傾斜向前方√123456789101112解析: 路程為運動物體實際運動軌跡的長度,所以正常完成比賽的隊伍運動路程最小為60米與隊伍的長度之和,故A正確;“毛毛蟲”向前加速過程中,根據牛頓第三定律可得,王老師對“毛毛蟲”的力等于“毛毛蟲”對王老師的力,故B錯誤;當物體的形狀、大小對所研究的問題沒有影響或者影響很小,可以忽略不計時,可以將物體看成質點,但比賽中,“毛毛蟲”的長度相對隊伍的運動路程不可忽略,所以不能把“毛毛蟲”看作質點,故C錯誤;比賽開始前,“毛毛蟲”靜止時,其所受重力與所有人對“毛毛蟲”的作用力等大反向,所以所有人對“毛毛蟲”的作用力豎直向上,故D錯誤。1234567891011125. 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 牛頓認為力不是維持物體運動的原因B. 牛頓第一定律、牛頓第二定律都可以通過實驗來驗證C. 國際單位制中,kg、m、N是三個基本單位D. 根據加速度定義式a=,加速度a由速度變化量Δv和所用時間Δt共同決定√123456789101112解析: 牛頓認為力是改變物體運動狀態的原因,而不是維持物體運動的原因,A正確;牛頓第二定律可以通過實驗來驗證,牛頓第一定律不可以通過實驗來驗證,B錯誤;國際單位制中,kg、m是基本單位,N是導出單位,C錯誤;加速度a與Δv和Δt無關,它由合力F和質量m共同決定,D錯誤。1234567891011126. 神舟十八號在返回地面的過程中打開降落傘后,在大氣層中經歷了豎直向下的減速運動。在豎直向下減速運動過程中,若返回艙所受的空氣阻力隨速度的減小而減小,則加速度大小( )A. 一直減小 B. 一直增大C. 先增大后減小 D. 先減小后增大解析: 由牛頓第二定律可知,返回艙豎直向下減速運動過程滿足f-mg=ma,得加速度大小a=,由題意可知返回艙所受的空氣阻力f隨速度的減小而減小,則加速度大小a一直減小,A正確,B、C、D錯誤。√1234567891011127. 〔多選〕如圖,凹形槽車靜止在水平直軌道上,位于光滑槽底的水平輕彈簧一端連接右側槽壁,另一端連接質量m=1 kg的物體,物體靜止時,彈簧對物體的壓力N0=2 N。現使槽車與物體一起以a=2 m/s2 的加速度沿軌道運動,用F彈表示彈簧的彈力大小,用N壁表示物體對左側槽壁的壓力大小,下列判斷正確的是( )A. 若a的方向向左,則F彈=2 NB. 若a的方向向右,則F彈=2 NC. 若a的方向向左,則N壁=4 ND. 若a的方向向右,則N壁=0√√123456789101112解析: 若整體的加速度向左,物體的加速度也向左,設左側槽壁對物體恰好沒有作用力,根據牛頓第二定律,有N0=ma0得a0==2 m/s2,滿足題干要求,即槽車和物體一起向左以加速度大小為2 m/s2運動時,彈簧彈力為2 N,槽壁對物體沒有支持力,A正確,C錯誤;同理,若a的方向向右,設左側槽壁對物體的作用力大小為N壁,彈簧長度不變,所以彈簧的彈力為2 N,根據牛頓第二定律,有N壁-N0=ma得N壁=N0+ma=4 N,槽壁對物體的彈力為4 N,B正確,D錯誤。1234567891011128. (2025·北京房山區二模)在地鐵運行過程中,某人把一根細繩的下端綁著一支圓珠筆,細繩的上端用電工膠布臨時固定在地鐵的豎直扶手上。他用手機拍攝了當時情景的照片,如圖所示,拍攝方向跟地鐵前進方向垂直,細繩與豎直方向夾角為θ,重力加速度為g。根據以上信息,可以確定( )A. 地鐵運行方向B. 地鐵運行加速度方向C. 圓珠筆的質量D. 地鐵運行加速度大小為gsin θ√123456789101112解析: 圓珠筆受繩子拉力方向沿繩子向上,受重力方向豎直向下,則圓珠筆所受的合力水平向左,由牛頓第二定律知,地鐵運行加速度方向向左,但無法確定地鐵的運行方向,故A錯誤,B正確;圓珠筆受力如圖。根據牛頓第二定律得mgtan θ=ma,所以地鐵運動加速度大小為a=gtan θ,無法計算圓珠筆的質量,故C、D錯誤。1234567891011129. (2025·湖南長沙預測)雜技是一種技能、體能、娛樂性很強的表演活動。如圖所示為雜技“頂竿”表演,一人A站在地上,肩上扛一質量為M的豎直竹竿,當竿上一質量為m的人B以加速度a加速下滑時,竿對人A的壓力大小為(已知重力加速度為g)( )A. (M+m)g-ma B. (M+m)gC. (M+m)g+ma D. (M-m)g√123456789101112解析: 以B為研究對象,根據牛頓第二定律有mg-Ff=ma,再以竹竿為研究對象,由平衡條件有FN=Mg+Ff'=Mg+Ff=(M+m)g-ma,根據牛頓第三定律可知,竿對人A的壓力大小為(M+m)g-ma,故A正確。12345678910111210. 如圖,一不可伸長輕繩兩端各連接一質量為m的小球,初始時整個系統靜置于光滑水平桌面上,兩球間的距離等于繩長L。一大小為F的水平恒力作用在輕繩的中點,方向與兩球連線垂直。當兩球運動至二者相距L時,它們加速度的大小均為( )A. B.C. D.√123456789101112解析: 當兩球運動至二者相距L時,二者連線與輕繩之間夾角的余弦值cos θ=0.6。設此時輕繩中拉力大小為F1,對輕繩的中點受力分析得F-2F1sin θ=0,解得F1=。對質量為m的小球,由牛頓第二定律有F1=ma,解得a=,選項A正確。12345678910111211. (2025·河南周口模擬)如圖為救援直升機在執行滅火任務時的情景。直升機沿水平方向勻速直線飛往水源地取水時,懸掛空水桶的懸索與豎直方向的夾角為37°;直升機取水后飛往火場滅火,沿水平方向以5 m/s2的加速度勻加速直線飛行時,懸掛水桶的懸索與豎直方向的夾角也為37°。若空氣阻力大小不變,空桶質量為400 kg,忽略懸索的質量,則此時水桶中水的質量為(sin 37°=0.6,cos 37°=0.8,重力加速度g取10 m/s2)( )A. 260 kg B. 500 kgC. 800 kg D. 1 000 kg√123456789101112解析: 直升機懸掛空桶勻速飛往水源地取水時,空桶受力平衡,有T1sin 37°-f=0,T1cos 37°-mg=0,解得f=3 000 N,直升機加速返回時,由牛頓第二定律,可得T2sin 37°-f=(m+M)a,T2cos 37°-(m+M)g=0,聯立解得此時水桶中水的質量為M=800 kg,故C正確。12345678910111212. (2025·四川綿陽期末)如圖為用索道運輸貨物的情景,已知傾斜的索道與水平方向的夾角為37°,質量為m的貨物與車廂地板之間的動摩擦因數為0.3。當載重車廂沿索道向上加速運動時,貨物與車廂仍然保持相對靜止狀態,貨物對車廂水平地板的正壓力為其重力的1.15倍,連接索道與車廂的桿始終沿豎直方向,重力加速度為g,sin 37°=0.6,cos 37°=0.8,那么這時貨物對車廂地板的摩擦力大小為( )A. 0.35mg B. 0.3mgC. 0.23mg D. 0.2mg√123456789101112解析: 將a沿水平和豎直兩個方向分解,對貨物受力分析如圖所示。水平方向有Ff=max,豎直方向有FN-mg=may,根據牛頓第三定律可知FN=1.15mg,又=,聯立解得Ff=0.2mg,故D正確。123456789101112THANKS演示完畢 感謝觀看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列表 第1講 牛頓運動定律 練習(含解析).docx 第1講 牛頓運動定律.docx 第1講 牛頓運動定律.pptx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