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永昌縣第一高級中學2024-2025-2高一期中試卷歷史考生注意:1.本試卷分選擇題和非選擇題兩部分。滿分100分,考試時間75分鐘。2.考生作答時,請將答案答在答題卡上。選擇題每小題選出答案后,用2B鉛筆把答題卡上對應題目的答案標號涂黑:非選擇題請用直徑0.5毫米黑色墨水簽字筆在答題卡上各題的答題區域內作答,超出答題區域書寫的答案無效,在試題卷、草稿紙上作答無效。3.本卷命題范圍:部編版《中外歷史綱要(下)》第1至15課。的一、選擇題:本題共16小題,每小題3分,共48分。在每小題給出的四個選項中,只有一項是符合題目要求的。1.古巴比倫國王漢謨拉比曾自稱為“眾神之王”,并大肆宣揚其權力來自天神的賜予。漢漠拉比旨在A.宣揚“君權神授”思想B.鞏固自身專制統治C.強化思想文化的控制D.打擊奴隸階級反抗2.亞歷山大在遠征中,身先士卒地了解當地的文化,強行把自己代入當地的文化中,同時還把古希臘的文明因子嫁接到被他征服的各個地區。亞歷山大此舉旨在A.提高自身涵養B.促進文化交融C.強化帝國統治D.推廣希臘文化3.西歐中世紀的政體是政與教二元政治模式,王權與教權這兩個重要的政治因素在爭奪權力的過程中強調各自的權利。城市也在爭取自治的過程中,逐漸成長為一種不可忽視的力量,在中世紀西歐舉足輕重。由此可見,中世紀西歐A.城市借助君主的權勢崛起B.政治勢力的關系錯綜復雜C.城市爭取自治的過程曲折D.存在多種競爭性政治力量4.中古時期,印度建立了笈多帝國,奉行由婆羅門教演變而來的印度教,突厥人入侵后建立德里蘇丹國,以伊斯蘭教為國教;東亞的日本和朝鮮模仿中國建立了中央集權制度,而佛教也由中國傳入日本和朝鮮。這反映了各區域文明A.各自獨立發展B.相互武力攻伐C.發展極不平衡D,進行密切交流【高一期中·歷史第1頁(共6頁)】ZH250454A5.公元3一4世紀,阿克蘇姆建成了當時世界上最大的石碑雕刻作品群(部分遺跡如下圖所示),所有石碑都是由整塊的花崗巖雕成的,最重的超過520噸(已倒塌)。這些石碑的修建A.吸收了古埃及金字塔的技術B.標志著阿克蘇姆王國的鼎盛C.因阿拉伯帝國的入侵而中斷D.展現了東非古代文明的成就6.15世紀末16世紀初,迪亞士發現好望角,達·伽馬開辟通往印度的新航線,哥倫布“發現”美洲大陸,麥哲倫船隊完成環球航行。這些行為A.打破了世界相對孤立的狀態B.確立了歐洲世界霸主的地位C.引發了歐洲工業革命的到來D.推動了東方經濟的快速發展7.下圖所示事件北美洲南A.體現了資本原始積累的罪惡B.助推葡萄牙殖民帝國的建立C.緩和了西葡兩國之間的矛盾D.推動了歐洲商業革命的發生8.17世紀,一位英國哲學家在著作中寫道:“理性之光,照亮人類前行之路;真理探尋,不懼艱難險阻;思維之辯,開啟智慧之門;有此指引,世界漸趨明晰?!边@反映了該哲學家A.主張復古的思想B.推崇宗教的權威性C.忽視經驗的作用D.強調理性的重要性9.下圖是某學習小組研究歷史問題所用的材料。據此可知,法國共和制-17928.87(年份)君主立憲制-17911830(年份】若主制1789180418141852(年份)A.缺乏共和思想洗禮B.統治階級內部矛盾無法調和C.君主派的勢力被徹底根除D.共和制的確立具有曲折性【高一期中·歷史第2頁(共6頁)】ZH250454A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