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七年級第二學期學習評價10.貞視初年,高僧玄奘西行前往天竺取經。玄奘西行之路的起點是(A.廣州B.洛陽C.成都D.長安歷史1山.中醫藥學是中華民族優秀文化的瑰寶,對世界醫藥學的發展作出了巨大的貢獻。世界上第(2)一部由國家編定頒布的藥典是(A.《齊民要術》B.《千金方》C.《唐本草》D.《本草綱目》浦分:100分12.中國被稱為“詩的國度”。唐詩內容既涉及政治、經濟、宗教,又涉及親情、友誼、愛情、懷古、題號成績山水、田網、邊塞等。這主要說明唐詩的特點是(得分A.詩人眾多B.題材豐富C.通俗易懂D.結構嚴謹3.萊學者這樣評價中國古代一位帝王:“燁火燃,五十年,陳橋騷站披燕冕。拔流冕,定江山,杯灑之間銷兵權…”該學者評價的是(一、單項選擇題。(本大題共20小題,每小題3分,共60分。在每小題給出的四個選項中,只有A.秦始皇B.府文帝C.唐太宗D.宋太祖一項是最符合題目要求的)14.在北宋樞密院存在的167年中,樞密院正職共73人。共中,文職出身者54人,武職出身者【.央視《百家講壇》主講人蒙受博士說:“隋朝之所以興盛有四個原因,第一,是統一;第二,是制18人,共他出身者1人。這反映了北宋(度;第三,是工程;第四,是國際秩序。”隋朝統一的標志是(A.科舉取土B.強千弱枝C.崇文抑武D.分化事權A,隋文帝滅掉陳朝B.楊堅奪取北周政權15.古代學者魏源指出:“從古啼王未聞有能前知者,其智如神,千古獨遼太祖一人而已。”“遼C.隋煬帝營建東都D.隋煬帝被叛軍殺死太想”是指遼政權的建立若(2.《大運河之歌》是一部講述大運河故事的紀錄片,其中提到了隋朝大運河。那么,隋朝大運河A趙匡胤B.耶律阿保機C.忽必烈D.元吳的中心是(16.建立西夏政權的少數民族是(A.大興B.洛陽C.源郡D.余杭郡A.黨項挨B.契丹族C.藏族D.鮮單族3.唐朝前期,先后出現了被譽為“貞戲之治”和“開元盛世”的升平時期。這一時期(17.下列史實與阿骨打無關的是(A.設置了進士科B.完善了三省六部制A.統一女直各部B.定國號為大金C.須行女真文字D.滅亡西夏C.創立了皇帝制D.開通了大運河18.抓關鍵詞是學習歷史重要的方法之一。與“1127年”“趙構”“臨安”這些關鍵詞相關的歷史4.某電影公司準備拍攝一部歷史紀錄片,根據右面幾集的名稱,可以事件是(給該紀錄片命名為(第一集:《帝后共掌朝政了A.陳橋兵變B.臥城大捷C.渲州之戰D,南宋建立第二集:《明堂獨白問攻19.書籍《千年風云第一人》以豐富、翔實的資料展示了“千年風云第一人”成吉思汗的傳奇A.《隋場帝傳》B.《一代女皇}第三朵:《凝流這拔人才》生。下列各項活動風于成吉思汗“傳奇一生”的是(C.《貞觀長歌》D.《隋廬洛陽》A.統一蒙古草原B.改國號為元5.據史料記我,中國古代某農業生產工具“如紡車,以細竹為之,車骨之未,縛以竹筒,旋轉時低C.滅亡南宋,統一全國D.建立契丹政權則舍水,高則瀉水”。該農業生產工具為(20.臺灣是中國的臺灣,解決臺灣問題是中國人自己的事。歷史上中央政府首次在臺灣地區正式建立的行政機構是(A.樞密院B.宣慰使司都元帥府C.澎湖巡檢司D.北庭都元帥府二、材料解析題。(第21題10分,第22題10分,第23題12分,共32分)》21.(10分)閱讀下列材料,回答問題。A.骨相B.樓車C.筒車D.曲轅犁材料一:《全球通史》中寫道:“這一制度,中國非行了一千三百余年;他們通過考試,品評人線6.唐代詩人白居易在《登觀音臺望城》中如此描述長安城:百千家似固棋局,十二街如種萊畦。才的優劣,為政府杭構現各文官。從詩句可以了解到唐朝長安城(材料二:場帝遂恣荒淫。登基之動,即建洛陽,每月役丁二百萬人。導洛至河及淮,文引沁A.游客如云B.規劃井然有序C.農業發達D.商業繁菜水達河,北通逐那丁男不充,以婦人兼役,而死者大半。7.唐高宗時,唐朝滅西突厥汗國,中央政權完全統一西域。后來唐朝設置的管轄西域的天山南材料三:641年,文成公主在唐送親使江夏王李道宗和吐幕近親專使祿東贊的伴隨下,出長北地區的機構是(安前往吐暮,這支隊伍,除了攜帶著平盛的嫁妝外,還帶有大量的書籍、樂器、紹帛和糧食種子及一批文士、樂師和農技人員等…漢族的碾磨、紡織、陶器、造紙、釀酒等工藝陸續傳到①西域都護府②安西都護府③北庭都護府④后突厥汗國吐落…A.①②B.②3③C.①④D.③④(1)材料一中的“這一制度"指什么?(1分)這一制度創立的標志是什么?(2分)8.回紇是居住在漠北的游牧部落。唐玄宗冊封回紇首領骨力裴羅為(A.“天可汗B.“懷仁可汗”C.“渤海郡王”D.“云南王”靠9.唐朝時日本派出的遊唐使有十幾批,最多的一批超過500人。其中,日本遣唐使團中杰出的留學生是(A.阿倍仲麻呂B.崔致遠C.大祚柴D.松贊干布七年歷史(210020209射1頁】七年級歷史(2)1C020209(第2頁)七年級歷史一、單項選擇題1. A 2. B 3. D 4. B 5. C 6. B 7. B 8. B 9. A 10. D2. C 12. B 13. D 14. C 15. B 16. A 17. C 18. D 19. A 20. C二、材料解析題21 題(1)科舉制;隋煬帝設進士科。(2)史實:建洛陽、開通大運河;原因:隋煬帝的暴政。(3)松贊干布;意義:促進漢藏友好,傳播中原技術,推動吐蕃發展。22 題(1)趨勢:急劇下降;事件:安史之亂。(2)事件:黃巢起義;影響:沉重打擊唐朝統治,加速其瓦解。(3)建立者:朱溫;意義:標志唐朝滅亡,五代十國時期開始。23 題(1)盟約:澶淵之盟;影響:遼宋和平,利于經濟文化交流。(2)事件:靖康之變;帝王:宋徽宗、宋欽宗。(3)分界線:淮水至大散關一線;局面:南北對峙。三、綜合感悟題題目:元朝統一——多民族國家的新發展元朝結束長期分裂,實現大一統。政治上,設行省制加強中央集權,鞏固國家統一;民族方面,形成新民族回族,推動民族交融;疆域上,遠超漢唐,設澎湖巡檢司、北庭都元帥府等,首次對臺灣、西域等實施有效管轄。元朝的統一,促進了各民族經濟文化交流,奠定了現代中國版圖基礎,是中國統一多民族國家發展的重要里程碑。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列表 七年級歷史.pdf 七年級歷史參考答案.docx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