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共25張PPT)情景導入人體通過消化系統吸收的營養物質,是怎樣運送到各個器官、組織和細胞的呢 17世紀,英國醫生哈維(W.Harvey) 開展了大量解剖學觀察和實驗研究。他根據心臟容納的血液量和心率,計算出1小時由心臟流出的血液約為245千克,由此判斷,血液在體內是循環流動的。哈維還通過手臂靜脈壓迫實驗證明,血液是從靜脈流回心臟的。此外,他還發現血液循環的動力來自心臟。后來,人們才逐漸弄清楚人體內的物質是怎樣通過血液循環運輸的。哈維的手臂靜脈壓迫實驗示意圖(部分)AA: 上臂肘部被綁住的位置;B 、C 、D:靜脈上的隆起。小資料通過循環系統運輸營養物質。血液血管心臟你知道血液是器官還是組織嗎?結締組織第一節 流動的組織——血液人教版 生物 七年級 下冊 課件通過本節學習,你將知道:1、血液的組成及其各成分的功能;2、輸血與獻血。第四單元 人體生理與健康(一)第四章 人體內物質的運輸情景導入當我們體檢或去醫院看病時,常常需要抽血做血常規檢查。為什么失血過多會導致死亡?常規檢查可以作為判斷是否健康、診斷疾病的重要依據呢?對失血過多的患者,為什么要及時輸血而不僅僅是輸液?這些都與血液的組成成分和功能有關。1血液的組成及其各成分的功能①將一定量的人的血液放入裝有抗凝劑(阻止血液凝固的試劑) 的試管中,用離心機離心一段時間后,可以觀察到血液有明顯的分層現象(右圖)。②下圖是某人的血常規檢驗報告單。請重點閱讀“中文名稱”“結果”和“參考值”這三列。1血液的組成及其各成分的功能閱讀 P104“分析·討論”,完成“討論”部分的問題。(不分層) (分層)血液分層圖資料分析·討論:血液的組成血液是由血漿和血細胞組成的,能夠完成物質運輸等功能。從血液的組成和結構特點來看,血液在人體的結構層次中屬于組織層次,因此稱為“流動的組織”。3、為什么把血液稱為“流動的組織”?1血液的組成及其各成分的功能血液分層圖1、上述試管中的血液分成了幾層?為什么會出現這種分層現象?質量不同三層2、綜合上面的資料,你認為血液可能是由哪幾個部分組成的?血常規檢驗報告單上所列的各種細胞分別位于哪一層?血細胞血漿血液紅細胞白細胞血小板約55%<1%約45%分析·討論:血液的組成1血液的組成及其各成分的功能﹡血漿1、成分:2、功能:①運載血細胞;②運輸營養物質和廢物。水血漿蛋白(與凝血、抵御疾病相關)營養物質(葡萄糖、氨基酸、無機鹽等)代謝廢物(二氧化碳、尿素等)約3%約7%約90%搶救大面積燒傷病人時,是輸入鮮血還是血漿?小資料燒傷病人血液中的水分大量滲出,血液濃度上升,黏度變大。所以在搶救時,應給病人輸血漿,如果輸入鮮血,血液黏度較大,心臟負擔大,反而威脅生命。1血液的組成及其各成分的功能觀察·思考:人血的永久涂片將人血的永久涂片放在顯微鏡下觀察,對照下圖,識別不同的血細胞。顯微鏡下的血細胞紅細胞白細胞血小板數量最多體積最大體積最小點擊播放視頻為什么很難看見血小板?血小板數量少,體積小,普通的光學顯微鏡難以觀察。1血液的組成及其各成分的功能閱讀 P106 -107 ,找到紅細胞、白細胞、血小板的形態結構特點、功能及壽命,完成下表。血細胞 紅細胞 白細胞 血小板數量/體積形狀有無細胞核主要功能異常現象紅細胞富含血紅蛋白,所以紅細胞呈紅色,血紅蛋白含鐵,它在氧濃度高的地方容易與氧結合,在氧濃度低的地方又容易與氧分離,所以紅細胞有運輸氧的功能。紅細胞也能運輸部分二氧化碳。小資料數量 形態 結構 壽命1血液的組成及其各成分的功能﹡血細胞——紅細胞最多兩面凹的圓盤狀成熟紅細胞沒有細胞核120天左右運輸氧和部分二氧化碳肺泡周圍的毛細血管組織細胞周圍的毛細血管1、特點:2、功能:點擊播放視頻1血液的組成及其各成分的功能﹡血細胞——紅細胞無細胞核,降低了紅細胞自身的代謝,減少對氧氣的消耗。3、思考:①成熟的紅細胞無細胞核與它的功能有何關系呢?②紅細胞呈兩面凹的圓盤狀與它的功能有何關系呢?擴大了紅細胞的表面積,有利于紅細胞與血漿進行物質交換(比如氧氣的交換)。結構與功能相適應表面積?兩面凹的圓盤狀普通的圓盤狀VS如果體內的紅細胞或血紅蛋白低于正常值,會造成什么影響?如何防治呢?1血液的組成及其各成分的功能鏈接生活思 考影響供氧,進而影響能量的供應,導致頭暈、乏力、困倦等貧血的癥狀。應多吃含蛋白質和鐵的食物,如豬肝、牛、羊肉等。小資料冬季煤氣中毒事件屢次發生,你可知煤氣中毒的原因?含碳物質燃燒不完全時的產物經呼吸道吸入引起中毒。中毒原因:一氧化碳與血紅蛋白的親合力比氧與血紅蛋白的親合力高200~300倍,所以一氧化碳極易與血紅蛋白結合,使血紅蛋白喪失攜氧的能力和作用,造成組織窒息。數量 形態 結構1血液的組成及其各成分的功能﹡血細胞——白細胞最少最大,可變形有細胞核吞噬病菌1、特點:2、功能:點擊播放視頻3、思考:白細胞作為抵御病毒、細菌的衛士,是不是越多越好呢?不是。如果體內白細胞高于正常值,很可能是由于身體有了炎癥。傷口的膿液是白細胞與細菌戰斗后,大量細菌和白細胞的尸體。小資料數量 形態 結構1血液的組成及其各成分的功能﹡血細胞——血小板最少最小,形狀不規則無細胞核止血和凝血1、特點:2、功能:點擊播放視頻3、思考:如果血液中血小板過少,會有什么危害?越多越好嗎?過少:可能會異常出血(如流血不止)過多:易引起血栓(如腦血栓)血細胞 紅細胞 白細胞 血小板數量/體積形狀有無細胞核主要功能異常現象1血液的組成及其各成分的功能數量最多數量較少、體積較大體積最小呈兩面凹的圓餅狀一般呈球形形狀不規則無細胞核有細胞核無細胞核紅細胞富含血紅蛋白,具有運輸氧的功能包圍、吞噬病菌,具有防御和保護作用具有止血和加速凝血的作用紅細胞或血紅蛋白過少,可能為貧血白細胞過多,可能有致病菌感染血小板過少,可能造成凝血困難血液不僅具有運輸作用,還具有防御和保護作用。2輸血與獻血2輸血與獻血血量:成年人體內的血量大致相當于本人體重的7%~8%。短時期內恢復頭暈、眼前發黑、出冷汗出現生命危險,需要輸血少量失血超過800-1000毫升超過1200-1500毫升體內血量的穩定,對于維持人體生命活動的正常進行具有重要意義。為了保證輸血的安全性,輸血前必須要做什么呢?2輸血與獻血—— 輸血前要鑒定血型人類有多種類型的血型系統,最常見的為ABO血型系統:A型 B型 AB型 O型如果輸入異型血,有可能發生紅細胞凝集和溶血反應。因此輸血時要以輸同型血為原則。舉例:含有A型凝集原的紅細胞與抗A凝集素相遇或者含有B型凝集原的紅細胞與抗B凝集素相遇時,就會凝集成團,阻礙血液循環。注意:大量輸血時,仍需實行同型輸血。輸血關系表 血型 A B AB O可接受可輸給A、OB、OAB、A、B、OOA、ABB、ABABO、A、B、AB﹡輸血2輸血與獻血獻血者年齡:18—55周歲健康的公民不影響健康的獻血量: 200 — 400ml/次實行無償獻血制度:1998年起①體重:男≥50千克 女≥45千克②近視600度以上不能獻血血漿補充的最快。﹡獻血—— 倡導無償獻血近視600度以上屬于高度近視,這類人群通常眼軸較長,視網膜相對更脆弱。獻血時血壓會有輕微波動,可能增加視網膜脫離、眼底出血等風險,威脅視力健康。因此,為避免潛在眼部并發癥,一般不建議近視600度以上者獻血。小資料作為一名健康公民,每個人都應當積極參加無償獻血活動,為挽救他人的生命奉獻愛心。2輸血與獻血知識拓展紅細胞的壽命約120天,白細胞的壽命約7-14天,血小板的壽命約7-9天。體內的血細胞隨著時間而衰老死亡,你不必擔心,在骨髓和臍帶血中的造血干細胞,能分化為紅細胞、白細胞和血小板。利用臍帶血中的造血干細胞,可以治療白血病、淋巴瘤、地中海貧血等疾病。通過醫學檢查、配型,骨髓移植還能治療白血病。造血干細胞骨髓臍帶血造血干細胞血小板白細胞紅細胞點擊播放視頻3課堂總結及應用3課堂總結及應用思維導圖流動的組織——血液組成輸血與獻血血漿血細胞紅細胞白細胞血小板運載血細胞,運輸養料和廢物運輸氧氣運輸保護防御以輸同型血為原則吞噬病菌,防御保護促進止血和加速凝血功能3課堂總結及應用課堂練習1、警察在刑事案件現場的血跡中提取嫌犯的DNA,可鎖定嫌疑人。DNA主要存在于細胞核中,下列具有細胞核的血細胞是( )A.白細胞 B.血漿 C.血小板 D.成熟的紅細胞2、周老師從黑龍江到西藏工作,半年后體檢時發現,其血液中有一種成分顯著增加。增加的成分最可可能是( )A.白細胞 B.紅細胞 C.血小板 D.血漿3、下列不屬于血漿成分的是( )A.水 B.血漿蛋白 C.血紅蛋白 D.葡萄糖、氨基酸、無機鹽ABC3課堂總結及應用課堂練習4、有關人體內血液的敘述,不正確的一項是( )A.血液由血漿和血細胞組成B.血漿具有運輸氧氣和部分二氧化碳的功能C.紅細胞呈兩面中央凹陷的圓餅狀,成熟的紅細胞沒有細胞核D.在光學顯微鏡下,不容易觀察的血細胞是血小板5、如果將人體想象成一個分工明確的細胞社會,則在血液中與病菌搏斗的“戰士”、氧氣“快遞員”、血管“修補匠”分別是( )A.血小板、淋巴細胞、白細胞 B.白細胞、血漿、造血干細胞C.白細胞、紅細胞、血小板 D.紅細胞、血小板、血漿BC謝謝觀看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