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歷史卷一、選擇題:(每小題只有一個選項,每小題2分,共計34分)15.1993年和1995年,中美聯合考古隊在江西萬年縣大源盆地不僅發現了1.2萬年前人工栽培稻的植硅石遺存,還發掘出2萬年前的夾粗砂圜底陶罐。據此可知1.2萬年前的江西萬年縣A.存在一定生產生活活動B.成為當時制陶中心C,早期國家的特征很明顯D水稻栽培技術成熟16.陜西省寶雞市很多地名大有內涵,如禮村、處禮村、有禮村、禮包務村等。這些與“禮”字有關的村名的出現A.反映了商周王畿的擴展B源于戰爭的破壞C.體現了君主專制的強化D.根植于傳統文化17.漢武帝時期,政府對商人征收重稅,以法令的形式嚴格限制商業發展,對鹽鐵等行業實行國家壟斷的“禁榷”制度,還剝奪了商人對土地的占有權。這一做法A.促進了社會公平B.增加了政府收入C.壟斷了商業貿易D.減輕了人民負擔18.古典小說《隋唐演義》描述了隋唐之際英雄輩出、俠義勇武的傳奇故事:歷史檔案表明,隋唐時期民眾普遍喜愛戶外運動,如蹴鞠、摔跤、拔河等十分流行。可見,隋唐時期A.儒家思想遭遇沖擊B.階級矛盾尖銳C.社會風氣自由開放D,民族關系融洽19.“書手”,是指專職于抄寫書籍的人員。唐代是“書手”職業最盛行時期,而到宋代,“書手”職業迅速衰落,直至消失。“書手”職業衰落緣于A.科舉制度的發達B.書法藝術的進步C.商業經濟的繁榮D.印刷技術的發展20.順治時期,清朝承明制而設內閣。康熙時期,南書房秉承皇帝旨意起草詔令。雍正帝時設立軍機處,南書房權力漸被削弱,內閣實際權力亦大幅下降。這說明清禮A.內閣制度缺陷明顯B.君主專制得到強化C.行政效能大為提高D.中樞機構逐漸消亡21,《京報》是明清時期刊載上諭、大臣奏章的新聞文抄。第一次鴉片戰爭期間,道光皇帝特下諭旨:為英人遞送《京報》之人,即系漢奸無疑。第二次鴉片戰爭結束后,恭親王奕 派人將《京報》交由聯軍派發。這一變化反映了A,清政府淪為列強統治中國的工具B.清廷放松對大眾傳媒的控制C.西方列強掌握了中國的經濟命脈D.西方列強對中國侵略的深入初三道德與法治、歷史(合卷)第7頁(共12頁)22.福州船政局成立后,技術人員和工人按技術高低分別領取不等量的工資,工人的月薪為十多兩至二三十兩不等,少數技術高超的歸國留學人員,月薪高達130余兩。可見福州船政局A.照搬了資本主義雇傭模式B,船舶制造技術實現了近代化C.對技術人才的重視和認可D,管理模式帶有濃厚封建色彩23.如表為1933年國內民族企業基礎工業發展情況表(部分)。據表可知,當時行業電力工業鐵鋼石油酸類產量631165千瓦606000噸25000噸91000噸5000噸民用供電為主,工現代化鐵廠僅8家,其大規模煉鋼廠僅漢現代制酸企備注業供電極少中3家處于停工狀態陽鐵廠業僅7家*注:電力工業為1936年數據。A.中國基礎工業發展較為滯后B.基礎工業地理分布不均D.國民政府對民族企業的打壓D.民族企業技術水平較高24.陜甘寧邊區時期,曾開展田徑、射擊、越障礙、籃球、體操等體育比賽,并且120師“戰斗籃球隊”、抗大總校等多次與國民黨軍隊競技比賽。這說明,陜甘寧邊區體有()A.擴大了國共合作的范圍B.鞏固了抗日民族統一戰線D推動了競技體育生活化D.實現了體育強國的中國夢25.下圖是1953年創作的年畫《為了建設偉大的祖國,參加選舉去》,畫面是工人們拿到自己的選票,準備去投票現場。該年畫展示了此時期A.工人對新政權的政治認同B,工人開展工業建設的場景篇了建設停大的相國.參加避理去!C.社會主義民主法制的確立題25圖D.生產關系變革帶來的變化26.下表是2017年中共十九大報告中關于中國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目標的規劃。它體現了時間主要內容2017-2020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決勝期2020~2035基本實現社會主義現代化2035~2050把我國建設成富強民主文明和諧美麗的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A.社會主義理論體系的完善B.中國融入世界的進程C.中國綜合國力居世界之首D.世界殖民體系的瓦解初三道德與法治、歷史(合卷)第8頁(共12頁)二模參考答案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A D B C D B D C A B25 26 27 28 29 30 31A A A D C D D 32(1):它見證了人類近代科學知識的進步;彰顯了法國大革命和工業革命的成就;象征了巴黎人民勇于創造、打破傳統的精神;滿足了近代以來人們的審美需要和休閑娛樂的需要。(從近代科學、工業革命、法國大革命、民族精神、創新精神和審美等任二角度回答,敘述要有內容,照抄材料酌情扣分。任答2點,共4分。) (2):中山陵的“警鐘”造型,將現代建造技術和中國傳統理念結合起來(傳統與現代結合,給2分),體現了對傳統文化的創新,用于喚醒國民意識。(危機意識、民族意識也可給2分) 孟買火車站站的“哥特風格+印度傳統”(英國設計,結合印度傳統、只要體現“英印結合”即可給2分),體現了文化嫁接,滿足英國殖民統治者的需要。 (任選其一,設計特點2分,政治訴求2分) (3)參考答案舉例: A.歷史:象征權力的龍紋;“漢并天下”瓦當體現漢朝大一統(建筑元素+含義 即可給分) B.人民英雄紀念碑是近代中國人民英勇抗爭的縮影;金字塔是王權的象征(建筑+含義 即可給分) C.科學:3D打印技術、預制化技術、智能化技術、物聯網技術、無人機技術等(21世紀以來的技術即可給分) D.藝術:帕特農神廟——廊柱式建筑;圣 索菲亞大教堂——拜占庭風格;佛羅倫薩大教堂——人文主義風格(建筑+風格即可給分,如故宮——體現對稱和諧(中央集權) (符合情境,舉例正確即可給分,任選三項每空2分,共6分。) (4)作用:歷史建筑本身本身就是文明的見證者;同時,歷史建筑又能反映文明的相互交融與影響,建筑是文化交流的媒介;最后,作為歷史遺產的建筑文物,為文明的傳承提供了物質基礎;為研究歷史提供了第一手資料;反映了時代(社會)的變遷;反映了時代(經濟)的發展水平;反映了時代的審美(2分,一點2分) 33.(1):變化:傳統小農經濟解體、糧食生產被卷入全球化市場。(小農經濟解體、被迫卷入全球市場,任一點均可給2分) 原因:列強經濟侵略加速農業市場化;外來糧食作物的流通(引進);特殊環境下政府政策的調整。(任兩點,4分。) (“西方列強入侵、抗日戰爭的爆發、國際國內局勢變動”,學生結合材料答題也可給分。) (2):措施:進行農業政策改革;進行技術革新;進行糧食生產運動;改革管理體制;擴大生產規模;墾荒運動;加入國際組織(融入全球化)。(以上任答3點,6分) 論點:糧食安全是維護社會穩定和促進國家發展的基礎 糧食安全是全人類的共同利益和共同價值(論證有難度) 糧食政策的制定要基于國情 其他觀點:圍繞著糧食問題的啟示是什么都可以。典型錯誤:論點表達不清晰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列表 2025年5月深圳市高級中學初三二模歷史試卷.pdf 2025年5月深圳市高級中學初三二模歷史試卷答案(講評版).pdf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