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高二年級階段性診斷考試歷史本試卷滿分100分,考試用時75分鐘。注意事項:1、答題前,考生務必將自己的姓名、考生號、考場號、座位號填寫在答題卡上。2.回答選擇題時,選出每小題答案后,用鉛筆把答題卡上對應題目的答案標號涂的黑。如需改動,用橡皮擦干凈后,再選涂其他答案標號。回答非選擇題時,將答案寫在答題卡上。寫在本試卷上無效。3.考試結束后,將本試卷和答題卡一并交回。4.本試卷主要考試內容:選擇性必修1、2十選擇性必修3前兩單元。一、選擇題:本大題共16小題,每小題3分,共48分。在每小題所給的四個選項中,只有一項是如最符合題目要求的。1.學界對先秦時期的“貝”是否具有貨幣職能存在爭議。下列選項中,最能支持“先秦時期的啟製‘貝具備貨幣屬性”的是A,婦好墓棺槨核心區出土了6880枚海貝B.西周銘文有“貝五十朋,公命亢買玉”的記載區C.商代墓葬的貝幣多穿孔成串,十貝為朋D.殷墟遺址中貝幣與玉作為禮器被置于祭壇上敬2.漢初,禮義的作用重新得到重視,但這一時期的禮義觀卻仍受到法家財利思想的影響。到漢武帝時期,義利“兩養”觀的重要性不斷被提及。漢昭帝時期,賢良文學們反對“言利”,主張推郝鴼行貴德賤利、重義輕財的政策。這種變化主要緣于密A漢承秦制的歷史傳承B.政府的重農抑商政策C.社會主流思想的演變D.秦朝速亡的歷史教訓3.《千金方》將佛教慈悲思想轉化為“仁者愛人”的具體實踐。其“不得問其貴賤貧富”的診療準則,源自《孟子》“老吾老以及人之老”的推恩思想。《千金方》還融合了道教慈善思想,如反對“殺生求生”的用藥原則,主張尊重生命的倫理思想。《千金方》中的上述思想折射出當時A.中醫治療與教化合一B.儒學地位受到挑戰C.醫理推動佛教中國化Dk“三教合流”的趨勢4.范仲淹曾批判西昆派“仰不主平規諫,俯不主乎勸誡”。他還明確指出:“國之文章,應于風化,豁風華厚薄,見平文章.”在此,范仲淹主張A文章應具有社會教化功能B.文學改良應與政治改革同步C文章創作應展現出獨立性凡變法運動推動文學創作進步才公【高二歷史第1頁(共6頁)】5.南潯鎮是“輯里湖絲”原產地。明末清初當地形成絲商集團,對內通過運河連接太湖流域蠶桑區,建立“農戶一絲行一織坊”三級收購網絡;對外經廣州將生絲銷往歐洲。這可用于說明當時南潯鎮A.成為區域商貿樞紐B.手工工場生產協作緊密C基礎設施建設完善丑農村自然經濟趨于解體6.表1所示變化反映了表1“乾隆末年至鴉片廣州一口通商,關稅稅率大體為進口稅率16%,出口稅率4%,海關由中國人自己戰爭前掌管第二次鴉片戰爭進一步明確了“值百抽五”的關稅標準;明確規定了鴉片進口關稅稅率;海關長期把后至清朝滅亡持在外國人手中A.中國開始喪失關稅主權B.列強在華取得片面最惠國待遇C.中國“五口通商”具有深遠影響D.近代中國國際地位下降7.圖1所示是青島市檔案館藏1912年德英雙語版《壹島指南》的封面。該書通過介紹青島自然與人文景觀旅游服務與設施、醫療資源、文化娛樂商品供繪情況來吸歐洲游客。該指南可直接用于研究Tsingtau圖1A英國在華租借地的城市規劃B.青島作為通商口岸的開放歷程C德國殖民滲透下的城市建設D.日本殖民統治山東時期的特點8.張伯苓于1934年在南開學校建校30周年紀念會上正式宣布“允公允能,日新月異”為南開的統一校訓,這一校訓影響了一代又一代的南開學子。該校訓體現了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內涵中的A.天下為公與自強不息B.以人為本與崇德尚賢C.天人合一與道法自然D.厚德載物與家國情懷【高二歷史第2頁(共6頁)】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