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主題七 認識國家發展差異 5 探索巴西(第二課時) 導入 巴西球員 前鋒 ? 內馬爾混血種人 守門員 ? 阿利森 白種人 中場 ? 庫蒂尼奧 白種人 中場 ? 保利尼奧 黑種人 后衛 ? 蒂亞戈混血種人 巴西人種復雜 學習目標 一、生產活動——農業 原料? 哪個國家咖啡產量最多? 巴西 “咖啡王國” 一、生產活動——農業 思考:(結合課本88頁文字及右圖) 1、巴西主要種植什么作物?有哪些? 2、巴西的農業區主要分布在哪里? 3、從自然、社會經濟兩方面來分析巴西發展農業的優勢。 一、生產活動——農業 1、熱帶經濟作物,其中,咖啡、甘蔗、柑橘產量居世界首位。 1、目前,巴西大量出口玉米和大豆,尚未開發耕地多,有望成為“21世紀的世界糧倉”。 巴西人種植甘蔗,再將其加工成乙醇,代替汽油作為機動車燃料。 一、生產活動——農業 2、東部沿海地區和亞馬孫沿岸平原。 3、自然:氣:熱帶草原和亞熱帶季風氣候為主、水熱條件好;地:地形平坦;水:靠近河流、水源充足; 社會:市:城市密集、人口眾多、市場廣闊;勞:人口眾多,勞動力充足;交:靠近海洋、沿岸多港口、海運便利; 一、生產活動——工業 思考:(結合課本89頁文字及右圖) 1、巴西哪些礦產資源豐富嗎? 2、巴西工業分布有什么特點?你能找出并說出誰是巴西最大的工業城市嗎? 3、巴西工業的發展有什么變化? 4、從自然、社會經濟兩方面來分析巴西發展工業的優勢 一、生產活動——工業 1、鈮礦產量占世界總產量的90%以上;鐵礦產量居世界第二位;石油探明儲量居南美洲第二位。 2、巴西約3/4的重工業主要集中在東南部沿海地區。 鈮在鋼鐵工業、超導材料工業、航空航天工業、原子能工業、電子工業和醫療等方面都有重要用途。 巴西第一城市——圣保羅:金融、商業和制造業中心。 第二大城市和最大海港——里約熱內盧:31屆奧運會舉辦地 一、生產活動——工業 單一產品出口也成為巴西經濟發展的障礙。 巴西的工業體系是在第二次世界大戰后逐漸發展起來的,包括采礦、鋼鐵、石油、飛機制造化工、汽車和造船等部門。 民用支線飛機制造業和生物燃料產業在世界上處于領先水平。 一、生產活動——工業 4、自然: (三地)地:地形平坦; (三源)水:靠近河流、水源充足; 資源:礦產資源豐富 4、社會:市:城市密集、人口眾多、市場廣闊;勞:人口眾多,勞動力充足;交:靠近海洋、沿岸多港口、海運便利; 二、居民與生活——人口 思考: (1)巴西人口數量特征? (2)巴西人口分布特征,并分析原因。 二、居民與生活——人口 1、是南美洲人口最多的國家,約占南美洲人口總數的一半。 2、大部分巴西人生活在大西洋沿岸,內陸地區則人口稀少。人口主要分布在東南沿海地區,那里有巴西著名的城市里約熱內盧和圣保羅。 2、自然因素:氣候適宜、地形平坦、水源充足 社會因素:工農業發達、城市密集、交通便利。 二、居民與生活——種族 巴西人種復雜,以白色人種和混血人種為主。 “種族大熔爐” 巴西16世紀成為葡萄牙殖民地,19 世紀獨立。葡萄牙語是巴西的官方語言。 二、居民與生活——文化 足球、舞蹈、音樂 二、居民與生活——經濟 巴西的人均 GDP 高,但貧富差距極大,占總人口1%的富人擁有的財富已經接近國家總財富的一半。巴西的大學人學率剛超過 50%(2020 年)。 小結 巴西 生產活動 熱帶經濟作物、“咖啡王國”、“21世紀的世界糧倉” 農業 工業 居民與生活 人口 礦產資源豐富、集中在東部沿海地區 第一城市——圣保羅、第二大城市和最大海港——里約熱內盧 南美洲人口最多的國家,主要分布在東南沿海地區。 分布:東部沿海地區和亞馬孫沿岸平原 農業區位因素:氣候、地形、水源、市場、勞動力、交通 歷程:單一產品出口——工業體系 工業區位因素:地形、水源、資源、市場、勞動力、交通 種族 文化 經濟 人種復雜,以白色人種和混血人種為主。(“種族大熔爐”) 足球、舞蹈、音樂 人均 GDP 高,但貧富差距極大。 鞏固提升 A A C 1.關于巴西經濟的敘述,錯誤的是( ?。? A.煤、石油儲量豐富,全國90%的電力靠煤炭發電 B.巴西在南美洲是工業比較發達的國家 C.巴西主要工業部門有:鋼鐵、汽車、飛機制造、造船等 D.全國大部分工業集中分布在東南部沿海地區 2.巴西的人口90%居住在( ?。? A.東南沿海 B.北部地區 C.西部地區 D.中部地區 3.下列關于巴西農業概況說法正確的是( ) A.主要種植亞熱帶經濟作物 B.小麥、玉米、大豆產量是世界首位 C.被譽為“咖啡王國” D.巴西可耕地少 作業 1960年巴西政府將首都從里約熱內盧遷到巴西高原上的 新城市——巴西利亞。巴西為什么要將首都遷到巴西利亞? “謝謝觀看 Thanks ”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