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字幕精品无码一区二区,成全视频在线播放观看方法,大伊人青草狠狠久久,亚洲一区影音先锋色资源

2026屆高中物理一輪復習 第十四章 實驗十七 測量玻璃的折射率(課件 學案 練習,共3份)

資源下載
  1. 二一教育資源

2026屆高中物理一輪復習 第十四章 實驗十七 測量玻璃的折射率(課件 學案 練習,共3份)

資源簡介

實驗十七 測量玻璃的折射率
1.在“測量玻璃的折射率”實驗中,某同學經正確操作后插好了4枚大頭針,如圖甲所示。
(1)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入射角越大,誤差越小
B.在白紙上放好玻璃磚后,用鉛筆貼著光學面畫出界面
C.實驗時既可用量角器,也可用圓規和直尺等工具進行測量
D.判斷像與大頭針是否在同一直線時,應該觀察大頭針的頭部
(2)請在圖甲中畫出完整的光路圖;
(3)對你畫出的光路圖進行測量和計算,求得該玻璃磚的折射率n=     (保留三位有效數字);
(4)為了觀測光在玻璃磚不同表面的折射現象,某同學做了兩次實驗,經正確操作后插好了8枚大頭針,如圖乙所示。圖乙中P1和P2是同一入射光線上的2枚大頭針,其對應出射光線上的2枚大頭針是P3和    (選填“A”或“B”)。
2.用圓弧狀玻璃磚做測量玻璃折射率的實驗時,先在白紙上放好圓弧狀玻璃磚,在玻璃磚的一側豎直插上兩枚大頭針P1、P2,然后在玻璃磚的另一側觀察,調整視線使P1的像被P2的像擋住,接著在眼睛所在的一側插兩枚大頭針P3和P4,使P3擋住P1和P2的像,P4擋住P3以及P1和P2的像,在紙上標出大頭針位置和圓弧狀玻璃磚輪廓,如圖甲所示,其中O為兩圓弧圓心,圖甲中已畫出經P1、P2點的入射光線。
(1)在圖甲上補畫出所需的光路。
(2)為了測出玻璃的折射率,需要測量入射角和折射角,請在圖甲中的AB分界面上標出這兩個角,分別用i和r表示。
(3)為了保證光線從弧面CD上射出,實驗過程中,光線在弧面AB的入射角應適當    (選填“小一些”“無所謂”或“大一些”)。
(4)多次改變入射角,測得幾組入射角和折射角,根據測得的入射角和折射角的正弦值,畫出了如圖乙所示的圖像,由圖像可知該玻璃的折射率n=    。
3.(2023·海南高考14題)用激光測玻璃磚折射率的實驗中,玻璃磚與屏P平行放置,從另一側用激光筆以一定角度照射,此時在屏上的S1處有激光點,移走玻璃磚,光點移到S2處,回答下列問題:
(1)請畫出激光束經玻璃折射后完整的光路圖;
(2)已經測出AB=l1,OA=l2,S1S2=l3,則折射率n=    (用l1、l2、l3表示);
(3)若改用寬ab更小的玻璃磚做實驗,則S1S2間的距離會    (填“變大”“變小”或“不變”)。
4.某同學用大頭針、三角板、量角器等器材測半圓形玻璃磚的折射率。開始玻璃磚的位置如圖中實線所示,使大頭針P1、P2與圓心O在同一直線上,該直線垂直于玻璃磚的直徑邊,然后使玻璃磚繞圓心O緩慢轉動,同時在玻璃磚直徑邊一側觀察P1、P2的像,且P2的像擋住P1的像。如此觀察,當玻璃磚轉到圖中虛線位置時,上述現象恰好消失。此時只需測量出        ,即可計算出玻璃磚的折射率。請用你的測量量表示出折射率n=    。
5.小明同學為探究光的折射定律設計了如圖所示的實驗裝置,在玻璃水槽中豎直放置的光屏由E和F兩個半圓形光屏組成,其豎直方向的直徑NOM為兩半圓屏的分界線,其中半圓形光屏F可繞直徑NOM在水平方向折轉。
(1)實驗時,先讓光屏E、F位于同一平面內,一束激光貼著光屏E沿半徑方向從空氣斜射入水中,在光屏F上    (選填“能”或“不能”)看到折射后的光束;小明將光屏F沿逆時針(俯視)方向折轉一定角度后,則在光屏F上    (選填“能”或“不能”)看到折射光線,這說明折射光線和入射光線    (選填“在”或“不在”)同一平面內;
(2)小明探究光從水射向空氣時,折射角與入射角的關系,測得的數據如下表所示。由表中數據可知,光從水斜射入空氣中時,折射角    (選填“大于”“等于”或“小于”)入射角。
入射角 22° 32° 41°
折射角 30° 45° 60°
6.(2025·廣東河源市開學考)某實驗小組欲測定一段圓柱形玻璃磚的折射率,其操作步驟如下:
a.將白紙固定在水平桌面上,將圓柱形玻璃磚豎直放在白紙上,用鉛筆準確描出玻璃磚底面圓的輪廓。
b.將底面圓圓周平分為60等份,并標上相應的數字,如圖甲所示,再將玻璃磚豎直放回圖甲中的底面圓輪廓上進行實驗。
c.用激光筆發出細束激光,沿平行于圓直徑OO'的方向入射,分別準確記錄入射點P和出射點Q在圓周上對應的讀數N1、N2。
d.改變入射點位置,重復步驟c。
(1)根據圓周上的讀數N1、N2可得,入射角i=    ,折射角r=        。(以弧度制表示)
(2)若經過多次測量,作出sin i-sin r的圖像如圖乙所示,則玻璃磚的折射率為n=    (結果保留三位有效數字)。
(3)在本實驗的操作過程中,若入射光線發生了如圖甲中虛線AB所示的偏離,則折射率的測量值將    (選填“偏大”或“偏小”)。
實驗十七 測量玻璃的折射率
1.(1)C (2)見解析圖a (3)1.54(1.45~1.62均可) (4)A
解析:(1)入射角大些,折射角也會大些,折射現象較明顯,角度的相對誤差會較小,但要注意并不是入射角越大越好,應適度,故A錯誤;為了防止弄臟玻璃磚,不能用鉛筆貼著光學面畫出界面,故B錯誤;實驗中需要測量角度時既可用量角器,也可用圓規和直尺等工具進行測量,故C正確;判斷像與針是否在同一直線時,應該觀察大頭針的整個部分,不能只觀察其頭部,故D錯誤。
(2)光路圖如圖a所示。
(3)由圖b可知,取小方格的邊長為單位長度,則sin i==0.804
sin r=≈0.521
n===1.54。
(4)光線經由P1P2射入后光路圖如圖c所示。
第一次折射時入射角大于折射角,第二次是從玻璃磚射向空氣,折射角要大于入射角,出射光線要遠離法線,由圖c可知經P3A的出射光線符合事實,而經P3B的出射光線靠近法線不符合事實,故對應的出射光線上的2枚大頭針是P3和A。
2.(1)、(2)見解析圖 (3)小一些 (4)1.5
解析:(1)、(2)連接P1、P2表示入射光線,連接P3、P4表示出射光線,連接兩光線與玻璃磚的交點,即為折射光線,測量的入射角i、折射角r及光路圖如圖所示。
(3)為防止光線在弧面CD發生全反射,光線在弧面AB的入射角應適當小一些。
(4)根據題圖乙得玻璃的折射率n==1.5。
3.(1)見解析圖 (2) (3)變小
解析:(1)根據題意畫出光路圖如圖所示。
(2)設在O點時,光線入射角為α、折射角為θ,根據折射定律有n=,由于射入玻璃磚的入射角等于射出玻璃磚的折射角,則S1S2=CB,根據幾何關系可知sin θ=,sin α=,聯立解得n=。
(3)若改用寬ab更小的玻璃磚做實驗,畫出光路圖如圖所示。
可看出S1S2間的距離變小。
4.玻璃磚直徑邊繞O點轉過的角度θ 
解析:由題意可知,當玻璃磚轉過某一角度θ時,剛好發生全反射,在直徑邊一側觀察不到P1、P2的像,作出如圖所示的光路圖,可知全反射臨界角為θ,則有n=。
5.(1)能 不能 在 (2)大于
解析:(1)先讓光屏E、F位于同一平面內,一束激光貼著光屏E從空氣斜射入水中,激光從光疏介質射入光密介質,在光屏F上能看到折射后的光束;當F屏沿逆時針(俯視)方向折轉一定的角度后,則呈現折射光線的F屏和呈現入射光線的E屏不在同一平面內,所以在F屏上不能看到折射光線,這說明折射光線和入射光線在同一平面內。
(2)分析表格數據可知,光從水斜射入空氣時,折射角大于入射角,且入射角增大時,折射角也增大。
6.(1)(或) - (2)1.50 (3)偏小
解析:(1)圓周上的刻度被平分為60等份,則每個刻度表示的弧度為=,根據圓周上的讀數可得,入射角i=
折射角r==-。
(2)sin i-sin r圖像的斜率表示玻璃磚的折射率,則有n===1.50。
(3)若入射光線發生如題圖甲中虛線AB所示的偏離,則入射角的測量值偏小,折射率的測量值偏小。
3 / 3實驗十七 測量玻璃的折射率
1.實驗原理
如圖所示,當光線AO以一定的入射角θ1穿過一塊兩面平行的玻璃磚時,通過    法找出跟入射光線AO對應的出射光線    ,從而畫出光從空氣射入玻璃后的折射光線    ,求出折射角θ2,再根據n=或n=,計算出玻璃的折射率。
2.實驗器材
木板、白紙、玻璃磚、大頭針、圖釘、量角器、直尺(刻度尺)、鉛筆。
3.實驗步驟
(1)用圖釘把   固定在木板上。
(2)在白紙上畫一條直線aa',并取aa'上的一點O為    點,作過O點的法線MM'。
(3)畫出線段AO作為    光線,并在AO上插上P1、P2兩個大頭針。
(4)在白紙上放上玻璃磚,使玻璃磚的一條長邊與直線aa'對齊,并畫出另一條長邊的對齊線bb'。
(5)眼睛在bb'的一側透過玻璃磚觀察兩個大頭針并調整視線方向,使P1的像被    的像擋住,然后在眼睛這一側插上大頭針P3,使P3擋住      的像,再插上P4,使P4擋住      的像和P3。
(6)移去玻璃磚,拔去大頭針,由大頭針P3、P4的針孔位置確定出射光線    及出射點   ,連接O、O'得到線段OO'。
(7)用量角器測量入射角θ1和折射角θ2,并查出其正弦值sin θ1和sin θ2。
(8)改變入射角,重復實驗。
4.數據分析
(1)計算法
用量角器測量入射角θ1和折射角θ2,并查出其正弦值sin θ1和sin θ2。根據n=,算出不同入射角時折射率n,并取其平均值。
(2)圖像法
改變入射角θ1,測出對應的折射角θ2,作sin θ1-sin θ2的圖像,由n=可知圖像應是過原點的直線,如圖甲所示,其    為折射率。
(3)“單位圓”法
以入射點O為圓心,以一定的長度R為半徑畫圓,如圖乙所示,sin θ1=,sin θ2=,OE=OE'=R,則n==     。只要用刻度尺量出EH、E'H'的長度就可以求出n。
5.誤差分析
本實驗誤差主要來源于入射光線、出射光線確定的準確性以及入射角和折射角的測量造成的偶然誤差。
6.注意事項
(1)實驗時,應盡可能將大頭針豎直插在紙上,且P1和P2之間、P3和P4之間、P2與O之間、P3與O'之間距離要    一些。
(2)入射角θ1不宜太大(接近90°),也不宜太小(接近0°)。
(3)操作時手不能觸摸玻璃磚的光潔   ,也不能把玻璃磚界面當尺子    。
(4)實驗過程中,玻璃磚與白紙的相對位置不能改變。
(5)玻璃磚應選用寬度較大的,宜在5 cm以上,若寬度太小,則測量誤差較大。
考點一 教材原型實驗
(2024·安徽高考11題)某實驗小組做“測量玻璃的折射率”及拓展探究實驗。
(1)為測量玻璃的折射率,按如圖所示進行實驗,以下表述正確的一項是    。(填正確答案標號)
A.用筆在白紙上沿著玻璃磚上邊和下邊分別畫出直線a和a'
B.在玻璃磚一側插上大頭針P1、P2,眼睛在另一側透過玻璃磚看兩個大頭針,使P2把P1擋住,這樣就可以確定入射光線和入射點O1。在眼睛這一側,插上大頭針P3,使它把P1、P2都擋住,再插上大頭針P4,使它把P1、P2、P3都擋住,這樣就可以確定出射光線和出射點O2
C.實驗時入射角θ1應盡量小一些,以減小實驗誤差
(2)為探究介質折射率與光的頻率的關系,分別用一束紅光和一束綠光從同一點入射到空氣與玻璃的分界面。保持相同的入射角,根據實驗結果作出光路圖,并標記紅光和綠光,如圖乙所示。此實驗初步表明:對于同一種介質,折射率與光的頻率有關,頻率大,折射率    (填“大”或“小”)
(3)為探究折射率與介質材料的關系,用同一束激光分別入射玻璃磚和某透明介質,如圖丙、丁所示。保持相同的入射角α1,測得折射角分別為α2、α3,則玻璃和該介質的折射率大小關系為n玻璃    n介質(填“>”或“<”)。此實驗初步表明:對于一定頻率的光,折射率與介質材料有關。
嘗試解答
某小組做測定玻璃的折射率實驗,所用器材有:玻璃磚,大頭針,刻度尺,圓規,筆,白紙。
(1)下列哪些措施能夠提高實驗準確程度    (選填選項前字母)。
A.選用兩光學表面間距大的玻璃磚
B.選用兩光學表面平行的玻璃磚
C.選用粗的大頭針完成實驗
D.插在玻璃磚同側的兩枚大頭針間的距離盡量大些
(2)該小組用同一套器材完成了四次實驗,記錄的玻璃磚界線和四個大頭針扎下的孔洞如圖所示,其中實驗操作正確的是    。
(3)該小組選取了操作正確的實驗記錄,在白紙上畫出光線的徑跡,以入射點O為圓心作圓,與入射光線、折射光線分別交于A、B兩點,再過A、B兩點作法線NN'的垂線,垂足分別為C、D兩點,如圖a所示,則玻璃磚的折射率n=   (用圖中線段的字母表示)。
(4)在用插針法測定玻璃磚折射率的實驗中,甲、乙兩位同學在紙上畫出的界面aa'、bb'與玻璃磚位置的關系分別如圖b中①、②所示,其中甲同學用的是矩形玻璃磚,乙同學用的是梯形玻璃磚。他們的其他操作均正確,且均以aa'、bb'為界面畫光路圖。則甲同學測得的折射率與真實值相比    (選填“偏大”“偏小”或“不變”);乙同學測得的折射率與真實值相比    (選填“偏大”“偏小”或“不變”)。
嘗試解答
考點二 創新拓展實驗
(2024·湖北高考11題)某同學利用激光測量半圓柱體玻璃磚的折射率,具體步驟如下:
①平鋪白紙,用鉛筆畫兩條互相垂直的直線AA'和BB',交點為O。將半圓柱體玻璃磚的平直邊緊貼AA',并使其圓心位于O點,畫出玻璃磚的半圓弧輪廓線,如圖a所示。
②將一細激光束沿CO方向以某一入射角射入玻璃磚,記錄折射光線與半圓弧的交點M。
③拿走玻璃磚,標記CO光線與半圓弧的交點P。
④分別過M、P作BB'的垂線MM'、PP',M'、P'是垂足,并用米尺分別測量MM'、PP'的長度x和y。
⑤改變入射角,重復步驟②③④,得到多組x和y的數據。根據這些數據作出y-x圖像,如圖b所示。
(1)關于該實驗,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單選,填標號)。
A.入射角越小,誤差越小
B.激光的平行度好,比用插針法測量更有利于減小誤差
C.選擇圓心O點作為入射點,是因為此處的折射現象最明顯
(2)根據y-x圖像,可得玻璃磚的折射率為    (保留三位有效數字)。
(3)若描畫的半圓弧輪廓線半徑略大于玻璃磚的實際半徑,則折射率的測量結果   (填“偏大”“偏小”或“不變”)。
嘗試解答
創新分析
1.實驗器材創新:利用激光測量半圓柱體玻璃磚的折射率。
2.數據處理創新:
(1)利用圓的幾何特性,將折射率的計算轉化為兩個邊長MM'=x和PP'=y比值計算,即折射率n==。
(2)在y-x圖像中,圖線斜率大小等于折射率n。
實驗十七 測量玻璃的折射率
【立足“四層”·夯基礎】
1.插針 O'B OO' 3.(1)白紙 (2)入射 (3)入射
(5)P2 P1、P2 P1、P2 (6)O'B O' 4.(2)斜率
(3) 6.(1)稍大 (3)光學面 畫界線
【著眼“四翼”·探考點】
考點一
【典例1】 (1)B (2)大 (3)>
解析:(1)在白紙上畫出一條直線a作為界面,把長方體玻璃磚放在白紙上,使它的一個長邊與a對齊。用直尺或者三角板輕靠在玻璃磚的另一長邊,按住直尺或三角板不動,將玻璃磚取下,畫出直線a'代表玻璃磚的另一邊,而不能用筆在白紙上沿著玻璃磚上邊和下邊分別畫出直線a和a',故A錯誤;在玻璃磚一側插上大頭針P1、P2,眼睛在另一側透過玻璃磚看兩個大頭針,使P2把P1擋住,這樣就可以確定入射光線和入射點O1。在眼睛這一側,插上大頭針P3,使它把P1、P2都擋住,再插上大頭針P4,使它把P1、P2、P3都擋住,這樣就可以確定出射光線和出射點O2,故B正確;實驗時入射角θ1應盡量大一些,但也不能太大(接近90°),以減小實驗誤差,故C錯誤。
(2)由圖乙可知,入射角相同,綠光的折射角小于紅光的折射角,根據光的折射定律n=
可知綠光的折射率大于紅光的折射率,又因為綠光的頻率大于紅光的頻率,所以頻率大,折射率大。
(3)根據折射定律可知,玻璃的折射率為n玻璃=
該介質的折射率為n介質=
其中α2<α3,所以n2>n3。
【典例2】 (1)AD (2)D (3) (4)偏小 不變
解析:(1)為了減小作圖誤差,應選用兩光學表面間距大的玻璃磚,A正確;根據折射定律可知,如果兩個光學面不平行,不影響入射角與折射角的值,所以對折射率的測定結果不產生影響,B錯誤;為了準確確定光路圖,應選用較細的大頭針來完成實驗,選用粗的大頭針完成實驗時,觀察時容易出現誤差,C錯誤;插在玻璃磚同側的大頭針之間的距離適當大些時,在相同的距離誤差情況下引起的角度誤差較小,D正確。
(2)由題圖可知,選用的玻璃磚兩光學表面平行,則入射光線應與出射光線平行,B、C錯誤;又光線在玻璃磚中與法線的夾角應小于光線在空氣中與法線的夾角,A錯誤,D正確。
(3)根據題圖a,由折射定律可知n===。
(4)如圖,甲同學測定折射率時,作出的折射光線如圖中虛線所示,實線表示實際光線,可見折射角偏大,則由折射定律n =可知,折射率n將偏小。用題圖b中的②測折射率時,只要操作正確,折射率的測量值與玻璃磚形狀無關,故乙同學測得的折射率與真實值相比不變。
考點二
【典例3】 (1)B (2)1.58(1.56~1.60均可) (3)不變
解析:(1)在本實驗中,為了減小測量誤差,入射角應適當大些,因為入射角越大,折射角也越大,則入射角和折射角的測量誤差都會減小,從而使折射率的測量誤差減小,A錯誤;與插針法相比,激光的平行度好,能更準確地確定入射光線和折射光線,從而更有利于減小實驗誤差,B正確,選擇圓心O點作為入射點,是因為便于計算,并不是因為此處的折射現象最明顯,C錯誤。
(2)設入射角為α、折射角為β、半圓弧輪廓線半徑(玻璃磚半徑)為R,則由幾何關系可知sin α==、sin β==,根據折射定律可得玻璃磚的折射率n==,結合題圖b可知y-x圖像的斜率為該玻璃磚的折射率,故該玻璃磚的折射率n==1.58。
(3)由(2)問分析可知折射率的表達式中沒有半圓弧輪廓線半徑R,所以輪廓線半徑的測量誤差對實驗結果沒有影響,即折射率的測量結果不變。
4 / 4(共54張PPT)
實驗十七 測量玻璃的折射率
高中總復習·物理
目 錄
01
立足”四層”·夯基礎
02
著眼“四翼”·探考點
03
培養“思維”·重落實
概念 公式 定理
立足“四層”·夯基礎
1. 實驗原理
如圖所示,當光線AO以一定的入射角θ1穿過一塊兩面平行的玻璃磚時,通
過 法找出跟入射光線AO對應的出射光線 ,從而畫出光從
空氣射入玻璃后的折射光線 ,求出折射角θ2,再根據n=或n
=,計算出玻璃的折射率。
插針 
O'B 
OO' 
2. 實驗器材
木板、白紙、玻璃磚、大頭針、圖釘、量角器、直尺
(刻度尺)、鉛筆。
3. 實驗步驟
(1)用圖釘把 固定在木板上。
(2)在白紙上畫一條直線aa',并取aa'上的一點O為 點,作過O點
的法線MM'。
(3)畫出線段AO作為 光線,并在AO上插上P1、P2兩個大頭針。
(4)在白紙上放上玻璃磚,使玻璃磚的一條長邊與直線aa'對齊,并畫出
另一條長邊的對齊線bb'。
(5)眼睛在bb'的一側透過玻璃磚觀察兩個大頭針并調整視線方向,使P1
的像被 的像擋住,然后在眼睛這一側插上大頭針P3,使P3擋
住 的像,再插上P4,使P4擋住 的像和P3。
白紙 
入射 
入射 
P2 
P1、P2 
P1、P2 
(6)移去玻璃磚,拔去大頭針,由大頭針P3、P4的針孔位置確定出射光
線 及出射點 ,連接O、O'得到線段OO'。
(7)用量角器測量入射角θ1和折射角θ2,并查出其正弦值sin θ1和sin θ2。
(8)改變入射角,重復實驗。
O'B 
O' 
4. 數據分析
(1)計算法
用量角器測量入射角θ1和折射角θ2,并查出其正弦值sin θ1和sin θ2。根據n
=,算出不同入射角時折射率n,并取其平均值。
(2)圖像法
改變入射角θ1,測出對應的折射角θ2,作sin θ1-sin θ2的圖像,由n=可
知圖像應是過原點的直線,如圖甲所示,其 為折射率。
(3)“單位圓”法
以入射點O為圓心,以一定的長度R為半徑畫圓,如圖乙所示,sin θ1=
,sin θ2=,OE=OE'=R,則n==   。只要用刻度尺量
出EH、E'H'的長度就可以求出n。
斜率 
 
5. 誤差分析
本實驗誤差主要來源于入射光線、出射光線確定的準確性以及入射角和折
射角的測量造成的偶然誤差。
6. 注意事項
(1)實驗時,應盡可能將大頭針豎直插在紙上,且P1和P2之間、P3和P4之
間、P2與O之間、P3與O'之間距離要 一些。
(2)入射角θ1不宜太大(接近90°),也不宜太小(接近0°)。
(3)操作時手不能觸摸玻璃磚的光潔 ,也不能把玻璃磚界面
當尺子 。
(4)實驗過程中,玻璃磚與白紙的相對位置不能改變。
(5)玻璃磚應選用寬度較大的,宜在5 cm以上,若寬度太小,則測量誤
差較大。
稍大 
光學面 
畫界線 
題型 規律 方法
著眼“四翼”·探考點
考點一 教材原型實驗
(2024·安徽高考11題)某實驗小組做“測量玻璃的折射率”及拓
展探究實驗。
(1)為測量玻璃的折射率,按如圖所示進行實驗,以下表述正確的一項
是 。(填正確答案標號)
A. 用筆在白紙上沿著玻璃磚上邊和下邊分別畫出直線a和a'
B. 在玻璃磚一側插上大頭針P1、P2,眼睛在另一側透過玻璃磚看兩個大頭
針,使P2把P1擋住,這樣就可以確定入射光線和入射點O1。在眼睛這一
側,插上大頭針P3,使它把P1、P2都擋住,再插上大頭針P4,使它把
P1、P2、P3都擋住,這樣就可以確定出射光線和出射點O2
C. 實驗時入射角θ1應盡量小一些,以減小實驗誤差
B 
解析: 在白紙上畫出一條直線a作為界面,把長方體玻璃磚放在白紙
上,使它的一個長邊與a對齊。用直尺或者三角板輕靠在玻璃磚的另一長
邊,按住直尺或三角板不動,將玻璃磚取下,畫出直線a'代表玻璃磚的另
一邊,而不能用筆在白紙上沿著玻璃磚上邊和下邊分別畫出直線a和a',故
A錯誤;在玻璃磚一側插上大頭針P1、P2,眼睛在另一側透過玻璃磚看兩
個大頭針,使P2把P1擋住,這樣就可以確定入射光線和入射點O1。在眼睛
這一側,插上大頭針P3,使它把P1、P2都擋住,再插上大頭針P4,使它把
P1、P2、P3都擋住,這樣就可以確定出射光線和出射點O2,故B正確;實
驗時入射角θ1應盡量大一些,但也不能太大(接近90°),以減小實驗誤
差,故C錯誤。
(2)為探究介質折射率與光的頻率的關系,分別用一束紅光和一束綠光
從同一點入射到空氣與玻璃的分界面。保持相同的入射角,根據實驗結果
作出光路圖,并標記紅光和綠光,如圖乙所示。此實驗初步表明:對于同
一種介質,折射率與光的頻率有關,頻率大,折射率 (填“大”或
“小”)
大 
解析: 由圖乙可知,入射角相同,綠光的折射角小于紅光的折射
角,根據光的折射定律n=
可知綠光的折射率大于紅光的折射率,又因為綠光的頻率大于紅光的頻
率,所以頻率大,折射率大。
(3)為探究折射率與介質材料的關系,用同一束激光分別入射玻璃磚和
某透明介質,如圖丙、丁所示。保持相同的入射角α1,測得折射角分別為
α2、α3,則玻璃和該介質的折射率大小關系為n玻璃 n介質(填
“>”或“<”)。此實驗初步表明:對于一定頻率的光,折射率與介質
材料有關。
解析: 根據折射定律可知,玻璃的折射率為
n玻璃=
該介質的折射率為n介質=
其中α2<α3,所以n2>n3。
> 
某小組做測定玻璃的折射率實驗,所用器材有:玻璃磚,大頭針,
刻度尺,圓規,筆,白紙。
(1)下列哪些措施能夠提高實驗準確程度 (選填選項前字母)。
A. 選用兩光學表面間距大的玻璃磚
B. 選用兩光學表面平行的玻璃磚
C. 選用粗的大頭針完成實驗
D. 插在玻璃磚同側的兩枚大頭針間的距離盡量大些
AD 
解析: 為了減小作圖誤差,應選用兩光學表面間距大的玻璃磚,A正
確;根據折射定律可知,如果兩個光學面不平行,不影響入射角與折射角
的值,所以對折射率的測定結果不產生影響,B錯誤;為了準確確定光路
圖,應選用較細的大頭針來完成實驗,選用粗的大頭針完成實驗時,觀察
時容易出現誤差,C錯誤;插在玻璃磚同側的大頭針之間的距離適當大些
時,在相同的距離誤差情況下引起的角度誤差較小,D正確。
(2)該小組用同一套器材完成了四次實驗,記錄的玻璃磚界線和四個大
頭針扎下的孔洞如圖所示,其中實驗操作正確的是 。
解析: 由題圖可知,選用的玻璃磚兩光學表面平行,則入射光線應
與出射光線平行,B、C錯誤;又光線在玻璃磚中與法線的夾角應小于光線
在空氣中與法線的夾角,A錯誤,D正確。
D 
(3)該小組選取了操作正確的實驗記錄,在白紙上畫出光線的徑跡,以入射點O為圓心作圓,與入射光線、折射光線分別交于A、B兩點,再過A、B兩點作法線NN'的垂線,垂足分別為C、D兩點,如圖a所示,則玻璃磚的折射率n=
(用圖中線段的字母表示)。
 
解析: 根據題圖a,由折射定律可知n===。
(4)在用插針法測定玻璃磚折射率的實驗中,甲、乙兩位同學在紙上畫
出的界面aa'、bb'與玻璃磚位置的關系分別如圖b中①、②所示,其中甲同
學用的是矩形玻璃磚,乙同學用的是梯形玻璃磚。他們的其他操作均正
確,且均以aa'、bb'為界面畫光路圖。則甲同學測得的折射率與真實值相
比 (選填“偏大”“偏小”或“不變”);乙同學測得的折射率
與真實值相比 (選填“偏大”“偏小”或“不變”)。
偏小 
不變 
解析: 如圖,甲同學測定折射率時,作出的折射光線
如圖中虛線所示,實線表示實際光線,可見折射角偏大,
則由折射定律n =可知,折射率n將偏小。用題圖b中
的②測折射率時,只要操作正確,折射率的測量值與玻璃磚形狀無關,故乙同學測得的折射率與真實值相比不變。
考點二 創新拓展實驗
(2024·湖北高考11題)某同學利用激光測量半圓柱體玻璃磚的折
射率,具體步驟如下:
①平鋪白紙,用鉛筆畫兩條互相垂直的直線AA'和BB',交點為O。將半圓
柱體玻璃磚的平直邊緊貼AA',并使其圓心位于O點,畫出玻璃磚的半圓弧
輪廓線,如圖a所示。
②將一細激光束沿CO方向以某一入射角射入玻璃磚,記錄折射光線與半圓
弧的交點M。
③拿走玻璃磚,標記CO光線與半圓弧的交點P。
④分別過M、P作BB'的垂線MM'、PP',M'、P'是垂足,并用米尺分別測量
MM'、PP'的長度x和y。
⑤改變入射角,重復步驟②③④,得到多組x和y的數據。根據這些數據作
出y-x圖像,如圖b所示。
(1)關于該實驗,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單選,填標號)。
A. 入射角越小,誤差越小
B. 激光的平行度好,比用插針法測量更有利于減小誤差
C. 選擇圓心O點作為入射點,是因為此處的折射現象最明顯
解析: 在本實驗中,為了減小測量誤差,入射角應適當大些,因為
入射角越大,折射角也越大,則入射角和折射角的測量誤差都會減小,從
而使折射率的測量誤差減小,A錯誤;與插針法相比,激光的平行度好,
能更準確地確定入射光線和折射光線,從而更有利于減小實驗誤差,B正
確,選擇圓心O點作為入射點,是因為便于計算,并不是因為此處的折射
現象最明顯,C錯誤。
B 
(2)根據y-x圖像,可得玻璃磚的折射率為
(保留三位有效數字)。
解析: 設入射角為α、折射角為β、半圓弧輪廓線半徑(玻璃磚半
徑)為R,則由幾何關系可知sin α==、sin β==,根據折射定律
可得玻璃磚的折射率n==,結合題圖b可知y-x圖像的斜率為該玻璃磚
的折射率,故該玻璃磚的折射率n==1.58。
1.58(1.56~1.60均可) 
(3)若描畫的半圓弧輪廓線半徑略大于玻璃磚的實際半徑,則折射率的
測量結果 (填“偏大”“偏小”或“不變”)。
解析: 由(2)問分析可知折射率的表達式中沒有半圓弧輪廓線半徑
R,所以輪廓線半徑的測量誤差對實驗結果沒有影響,即折射率的測量結
果不變。
不變 
創新分析
1. 實驗器材創新:利用激光測量半圓柱體玻璃磚的折射率。
2. 數據處理創新:
(1)利用圓的幾何特性,將折射率的計算轉化為兩個邊長MM'=x和PP'=
y比值計算,即折射率n==。
(2)在y-x圖像中,圖線斜率大小等于折射率n。
培養“思維”·重落實
夯基 提能 升華
1. 在“測量玻璃的折射率”實驗中,某同學經正確操作后插好了4枚大頭
針,如圖甲所示。
1
2
3
4
5
6
(1)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 入射角越大,誤差越小
B. 在白紙上放好玻璃磚后,用鉛筆貼著光學面畫出界面
C. 實驗時既可用量角器,也可用圓規和直尺等工具進行測量
D. 判斷像與大頭針是否在同一直線時,應該觀察大頭針的頭部
C 
解析: 入射角大些,折射角也會大些,折射現象較明顯,角度的相對誤差會較小,但要注意并不是入射角越大越好,應適度,故A錯誤;為了防止弄臟玻璃磚,不能用鉛筆貼著光學面畫出界面,故B錯誤;實驗中需要測量角度時既可用量角器,也可用圓規和直尺等工具進行測量,故C正確;判斷像與針是否在同一直線時,應該觀察大頭針的整個部分,不能只觀察其頭部,故D錯誤。
1
2
3
4
5
6
(2)請在圖甲中畫出完整的光路圖;
答案: 見解析圖a
解析:光路圖如圖a所示。
1
2
3
4
5
6
(3)對你畫出的光路圖進行測量和計算,求得該玻璃磚的折射率n
= (保留三位有效數字);
1.54(1.45~1.62均可) 
解析:由圖b可知,取小方格的邊長為單位長度,則
sin i==0.804
sin r=≈0.521
n===1.54。
1
2
3
4
5
6
(4)為了觀測光在玻璃磚不同表面的折射現象,某同學做了兩次實驗,
經正確操作后插好了8枚大頭針,如圖乙所示。圖乙中P1和P2是同一入射光
線上的2枚大頭針,其對應出射光線上的2枚大頭針是P3和 (選填
“A”或“B”)。
A 
解析:光線經由P1P2射入后光路圖如圖c所示。
第一次折射時入射角大于折射角,第二次是從玻璃
磚射向空氣,折射角要大于入射角,出射光線要遠
離法線,由圖c可知經P3A的出射光線符合事實,而
經P3B的出射光線靠近法線不符合事實,故對應的出
射光線上的2枚大頭針是P3和A。
1
2
3
4
5
6
2. 用圓弧狀玻璃磚做測量玻璃折射率的實驗時,先在白紙上放好圓弧狀玻
璃磚,在玻璃磚的一側豎直插上兩枚大頭針P1、P2,然后在玻璃磚的另一
側觀察,調整視線使P1的像被P2的像擋住,接著在眼睛所在的一側插兩枚
大頭針P3和P4,使P3擋住P1和P2的像,P4擋住P3以及P1和P2的像,在紙上
標出大頭針位置和圓弧狀玻璃磚輪廓,如圖甲所示,其中O為兩圓弧圓
心,圖甲中已畫出經P1、P2點的入射光線。
1
2
3
4
5
6
(1)在圖甲上補畫出所需的光路。
(2)為了測出玻璃的折射率,需要測量入射角和折射角,請在圖甲中的
AB分界面上標出這兩個角,分別用i和r表示。
1
2
3
4
5
6
答案: (1)、 (2)見解析圖
解析: (1)、 (2)連接P1、P2表示入射光線,連接P3、P4表示出射光線,連接兩光線與玻璃磚的交點,即為折射光線,測量的入射角i、折射角r及光路圖如圖所示。
1
2
3
4
5
6
(3)為了保證光線從弧面CD上射出,實驗過程中,光線在弧面AB的入射
角應適當 (選填“小一些”“無所謂”或“大一些”)。
解析: 為防止光線在弧面CD發生全反射,光線在弧面AB的入射角應
適當小一些。
小一些 
(4)多次改變入射角,測得幾組入射角和折射角,根據測得的入射角和
折射角的正弦值,畫出了如圖乙所示的圖像,由圖像可知該玻璃的折射率
n= 。
解析: 根據題圖乙得玻璃的折射率n==1.5。
1.5 
1
2
3
4
5
6
3. (2023·海南高考14題)用激光測玻璃磚折射率
的實驗中,玻璃磚與屏P平行放置,從另一側用激
光筆以一定角度照射,此時在屏上的S1處有激光
點,移走玻璃磚,光點移到S2處,回答下列問題:
(1)請畫出激光束經玻璃折射后完整的光路圖;
答案: 見解析圖
解析: 根據題意畫出光路圖如圖所示。
1
2
3
4
5
6
(2)已經測出AB=l1,OA=l2,S1S2=l3,則折射率n
= (用l1、l2、l3表示);
 
1
2
3
4
5
6
解析: 設在O點時,光線入射角為α、折射角為θ,根據折射定律有n
=,由于射入玻璃磚的入射角等于射出玻璃磚的折射角,則S1S2=
CB,根據幾何關系可知sin θ=,sin α=,聯立解
得n=。
1
2
3
4
5
6
(3)若改用寬ab更小的玻璃磚做實驗,則S1S2間的距離會 (填
“變大”“變小”或“不變”)。
解析: 若改用寬ab更小的玻璃磚做實驗,畫
出光路圖如圖所示。
可看出S1S2間的距離變小。
變小 
1
2
3
4
5
6
4. 某同學用大頭針、三角板、量角器等器材測半圓形玻璃
磚的折射率。開始玻璃磚的位置如圖中實線所示,使大頭
針P1、P2與圓心O在同一直線上,該直線垂直于玻璃磚的
直徑邊,然后使玻璃磚繞圓心O緩慢轉動,同時在玻璃磚
直徑邊一側觀察P1、P2的像,且P2的像擋住P1的像。如此
觀察,當玻璃磚轉到圖中虛線位置時,上述現象恰好消失。此時只需測量出 ,即可計算出玻璃磚的折射率。請
用你的測量量表示出折射率n= 。
玻璃磚直徑邊繞O點轉過的角度θ 
 
1
2
3
4
5
6
解析:由題意可知,當玻璃磚轉過某一角度θ時,剛好發生全反射,在直徑邊一側觀察不到P1、P2的像,作出如圖所示的光路圖,可知全反射臨界角為θ,則有n=。
1
2
3
4
5
6
5. 小明同學為探究光的折射定律設計了如圖所示的實驗裝置,在玻璃水槽
中豎直放置的光屏由E和F兩個半圓形光屏組成,其豎直方向的直徑NOM為
兩半圓屏的分界線,其中半圓形光屏F可繞直徑NOM在水平方向折轉。
(1)實驗時,先讓光屏E、F位于同一平面內,一束激光貼著光屏E沿半徑
方向從空氣斜射入水中,在光屏F上 (選填“能”或“不能”)看
到折射后的光束;小明將光屏F沿逆時針(俯視)方向折轉一定角度后,
則在光屏F上 (選填“能”或“不能”)看到折射光線,這說明
折射光線和入射光線 (選填“在”或“不在”)同一平面內;
能 
不能 
在 
1
2
3
4
5
6
解析: 先讓光屏E、F位于同一平面內,一束激光貼著光屏E從空氣斜射入水中,激光從光疏介質射入光密介質,在光屏F上能看到折射后的光束;當F屏沿逆時針(俯視)方向折轉一定的角度后,則呈現折射光線的F屏和呈現入射光線的E屏不在同一平面內,所以在F屏上不能看到折射光線,這說明折射光線和入射光線在同一平面內。
1
2
3
4
5
6
(2)小明探究光從水射向空氣時,折射角與入射角的關系,測得的數據
如下表所示。由表中數據可知,光從水斜射入空氣中時,折射角
(選填“大于”“等于”或“小于”)入射角。
入射角 22° 32° 41°
折射角 30° 45° 60°
解析: 分析表格數據可知,光從水斜射入空氣
時,折射角大于入射角,且入射角增大時,折射角
也增大。
大于 
1
2
3
4
5
6
6. (2025·廣東河源市開學考)某實驗小組欲測定一段圓柱形玻璃磚的折
射率,其操作步驟如下:
a.將白紙固定在水平桌面上,將圓柱形玻璃磚豎直放在白紙上,用鉛筆準
確描出玻璃磚底面圓的輪廓。
1
2
3
4
5
6
b.將底面圓圓周平分為60等份,并標上相應的數字,如圖甲所示,再將玻
璃磚豎直放回圖甲中的底面圓輪廓上進行實驗。
c.用激光筆發出細束激光,沿平行于圓直徑OO'的方向入射,分別準確記
錄入射點P和出射點Q在圓周上對應的讀數N1、N2。
d.改變入射點位置,重復步驟c。
1
2
3
4
5
6
(1)根據圓周上的讀數N1、N2可得,入射角i= ,折射角
r= 。(以弧度制表示)
解析: 圓周上的刻度被平分為60等份,則每個刻度表示的弧度為=
,根據圓周上的讀數可得,入射角i=
折射角r==-。
(或) 
- 
1
2
3
4
5
6
(2)若經過多次測量,作出sin i-sin r的圖像如圖乙所示,則玻璃磚的折射率為n= (結果保留三位有效數字)。
解析: sin i-sin r圖像的斜率表示玻璃磚的折射率,則有n===1.50。
1.50 
1
2
3
4
5
6
(3)在本實驗的操作過程中,若入射光線發生了如圖甲中虛線AB所示的
偏離,則折射率的測量值將 (選填“偏大”或“偏小”)。
解析: 若入射光線發生如題圖甲中虛線AB所示的偏離,則入射角的
測量值偏小,折射率的測量值偏小。
偏小 
1
2
3
4
5
6
THANKS
演示完畢 感謝觀看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列表

    <track id="r4fhd"></track>

    <pre id="r4fhd"><abbr id="r4fhd"><code id="r4fhd"></code></abbr></pre>
      <ul id="r4fhd"></ul>

        <menu id="r4fhd"></menu>
        1. 主站蜘蛛池模板: 阜阳市| 宁海县| 青神县| 岳池县| 鄂温| 信阳市| 彝良县| 永定县| 长春市| 剑阁县| 扎赉特旗| 东兴市| 咸阳市| 厦门市| 丽水市| 来安县| 武穴市| 阜平县| 得荣县| 青岛市| 和政县| 启东市| 阿克苏市| 怀集县| 瓦房店市| 罗江县| 莎车县| 山西省| 垣曲县| 乌拉特后旗| 巴里| 屯昌县| 界首市| 丘北县| 昭觉县| 台江县| 浦城县| 务川| 鹿邑县| 娱乐| 沂水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