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字幕精品无码一区二区,成全视频在线播放观看方法,大伊人青草狠狠久久,亚洲一区影音先锋色资源

安徽省合肥市示范中學2025屆高三下學期5月質量檢測 歷史試題(含答案)

資源下載
  1. 二一教育資源

安徽省合肥市示范中學2025屆高三下學期5月質量檢測 歷史試題(含答案)

資源簡介

2025屆高三年級5月教學質量檢測
歷史
(考試時間:75分鐘 滿分:100分)
注意事項:
1.答卷前,務必將自己的姓名和座位號填寫在答題卡和試卷上。
2.回答選擇題時,選出每小題答案后,用鉛筆把答題卡上對應題目的答案標號涂黑。如需改動,務必擦凈后再選涂其他答案標號?;卮鸱沁x擇題時,將答案寫在答題卡上。寫在本試卷上無效。
3.考試結束后,將本試卷和答題卡一并交回。
一、選擇題:本題共16小題,每小題3分,共48分。在每小題給出的四個選項中,只有一項是符合題目要求的。
1.表1是學者整理的安徽亳州尉遲寺遺址出土器物分類表。這體現了
表1
炊煮器 鼎、甑、箅子、陶支腳
盛食器 豆、碗、盆、盤、缽、杯
儲存器 甕、罐、鬻、壺
生產工具(部分可為武器) 刀、鏟、斧、鉞、錛、鑿、磨石、陶拍、紡輪、針、錐、墜形器、魚鉤鏃、矛
裝飾、信仰器 玉石骨飾物、鳥形“神器”、陶刻符號
A.手工業生產技術成熟 B.社會分工的專業完備
C.早期先民的生活狀態 D.共同的文化信仰出現
2.孔子認為,“殷因于夏禮,所損益,可知也;周因于殷禮,所損益,可知也。其或繼周者,雖百世,可知也?!痹诰帉憽妒酚洝窌r,司馬遷“網羅天下放失舊聞,略考其行事,綜其終始,稽其成敗興壞之紀?!庇纱丝梢姡叩墓残允?br/>A.追求歷史真實 B.倡導學術創新
C.弘揚王道正統 D.探尋歷史規律
3.據記載,唐朝時期,李生欠官錢數萬貫,其舅給予他一根拄杖,讓他“將此于波斯店取錢”。貧困潦倒的杜子春在長安遇一拄杖老人,老人讓他次日到西市波斯邸等候。杜子春依時前往,“老人果與錢三百萬”。據此可知,當時
A.信貸業務已經發展至匯兌
B.波斯邸具有一定金融功能
C.拄杖是財富與地位的象征
D.胡商壟斷了長安商業貿易
4.元朝大儒吳澄感嘆:“自古一統之世,車必同軌、書必同文、行必同倫。今則器用各有宜,不必同軌也;文字各有制,不必同文也;國土各有俗,不必同倫也”。這反映元朝
A.中央與地方關系較松散 B.不同地區文化割裂嚴重
C.社會治理注重因地制宜 D.各民族間交往交流頻繁
5.戲曲《琵琶記》中,書生蔡伯喈考取狀元,官拜議郎,當朝宰相也欲招他為婿。蔡伯喈因已有妻室、雙親年邁,一再辭婚辭官。明太祖朱元璋極為推崇《琵琶記》,認為“《琵琶記》如山珍海錯,富貴家不可無?!敝煸暗挠靡馐?br/>A.削弱宰相權力 B.維護傳統倫理
C.繁榮戲曲藝術 D.籠絡士人階層
6.清朝規定,直隸及各省需進行氣候尤其是雨雪的測量與記錄,并逐級上呈朝廷。這些記錄大致可分為兩類:一類是逐日的晴雨記載,稱作“晴雨錄”;一類是時逢雨雪的奏報,稱為“雨雪分寸”。這反映出
A.統治者重視社會生產的發展
B.清朝氣候監測制度完善細致
C.朝廷對社會的控制趨于強化
D.奏折制度擴大決策信息來源
7.1839年,兩廣總督鄧廷楨在詞作中對世情描述道:“膏膩銅盤,枉猜繡榻閑眠。九微夜爇星星火,誤瑤窗、多少華年。更那堪,一道銀潢,長貸天錢?!毕铝性娋淠芘c其相互印證的是
A.莫奈西方鴉片何,中華受毒害人多
B.若使年華虛度了,此生何處覓青春
C.畫舫笙歌遍狹斜,紅羊燈勝廣陵花
D.哭聲殷天民居漂,峨峨高塔浸及腰
8.表2是甲午戰爭后出口商品分類比重統計,類別有四種:農產品、礦產品、手工半制成品和成品、機制半成品和成品。其中,機制半成品和成品應是
表2(單位:%)
年份 分類
甲 乙 丙 丁
1893 / 15.6 2.6 81.8
1903 0.4 26.8 22.7 50.1
1910 0.7 39.1 18.7 41.4
1920 0.9 36.4 20.6 39.4
(注:“/”表示低于0.05,不納入統計)
A.甲 B.乙 C.丙 D.丁
9.1898年4月22日,山東應試舉人孔廣謇、孟昭武等聯名上書都察院,揭露德國侵略者闖入墨縣文廟,損壞孔子圣像的行為??涤袨?、梁啟超等人寫了一封公開信《請聯名上書查辦圣像被毀公啟》,送到各省在京會館,請應試舉子們簽名,發動了第二次公車上書。此舉
A.打擊了列強勢力 B.緩和了階級矛盾
C.積蓄了變法力量 D.解放了民眾思想
10.圖1是創作于1940年的版畫《剪斷敵人的運輸線》。它可用于研究
圖1
A.新四軍貫徹游擊戰略 B.抗日民族統一戰線正式建立
C.臺兒莊戰役取得勝利 D.日軍的“囚籠”政策被打破
11.20世紀60年代初,中國多地農村自發搞起“包產到戶”,最突出的典型是安徽省委在全省范圍內的試驗。中共中央農村工作部部長鄧子恢積極支持和主張在農村廣泛推行生產責任制,劉少奇、陳云、鄧小平也表示贊成。這
A.加速了農業合作化運動進程 B.促進了國民經濟的調整和發展
C.助力了一五計劃目標的實現 D.拉開了農村經濟體制改革序幕
12.古埃及神話中,神靈瑪阿特的職能是維持宇宙平衡與社會秩序。一些古埃及浮雕畫面顯示,國王將敵人踐踏在腳下,敵人的最終消滅與國王的勝利形成鮮明對比。這些敵人被視為違背瑪阿特、引起混亂和邪惡的代表。由此可見,古代埃及
A.正義觀念受到推崇 B.對外戰爭異常頻繁
C.受古希臘文化影響 D.法老統治頗為穩固
13.中古時期,英國商業集市一度繁榮。14世紀中期以后,英國有數百個集市消失,英格蘭王室和領主們也不再熱衷于開設集市。這一變化是因為英國
A.商業貿易逐漸衰落 B.城市經濟地位提高
C.商品價格持續上漲 D.圈地運動廣泛開展
14.15世紀意大利著名的教育學家維多利洛主張建立環境恬靜優美的“自然學?!?,讓老師安心地教、學生安靜地學。他還認為德育是最重要的,其目的是發展學生的自由個性。這表明
A.全面發展教育理念開始形成 B.工業化發展催生環保教育觀
C.人文主義精神融入教育領域 D.教育思想徹底擺脫神學束縛
15.19世紀后期,全球有大量地理學會如雨后春筍般涌現。1873年至1884年間,法國相繼成立了26個地理學會,在阿爾及利亞也成立3個地理學會。1873年荷蘭也成立了地理學會,其成員積極在印度、蘇門答臘等地區展開科考活動。此時地理學會的發展
A.推動了全球航路的開辟 B.說明了地理學科的成熟
C.促進世界市場初步形成 D.適應了帝國主義的需要
16.20世紀70年代,英法等國出現大量嘲笑和奚落政治領導人的電視節目,諷刺作家和政治喜劇演員成為智慧英雄。同時,用驚世駭俗的外表和舉止表達對社會不滿的朋克搖滾也成為流行音樂市場的新寵。這折射出此時西歐
A.政治局勢動蕩 B.傳統藝術衰落
C.文化領域失控 D.經濟陷入困境
二、非選擇題:本題共3小題,共52分。
17.閱讀材料,完成下列要求。(25分)
材料一
鴉片戰爭后,近代中國在現代化道路的探索上,先后拿出了“器物”圖強方案、“改良”圖強方案、“西化”圖強方案和“自主”圖強方案等主要圖強方案。在一定程度上,“器物”圖強方案和“改良”圖強方案可歸結為“改良”圖強方案,其突出特征是不打破古代中國的傳統社會結構、傳統政治制度和傳統思想道德體系,但能意識到工業化、現代化發展的巨大力量;“西化”圖強方案和“自主”圍強方案可以歸結為“革命”圖強方案,其突出特征是徹底推翻古代中國的封建君主專制制度,猛烈沖擊傳統思想道德體系,深度變革中國傳統生產方式和社會結構。
-摘編自戴木才《近代中國探尋現代化道路的歷史進路》
材料二
18世紀中期開始,普魯士等邦君主在啟蒙思想的影響之下,推行開明專制,開啟了德國的政治現代化。1871年,普魯士貴族通過三次王朝戰爭,實現了德國人對統一的現代德意志民族國家的期盼。德意志帝國現代化成就突出,政治上議會化和民主化趨勢持續加強;經濟上,在19世紀30年代以后通過實施兩次工業革命緊密銜接的戰略,一躍成為歐洲頭號工業強國。學者形容此時的德國“所有階級的人們似乎都表現出普遍的滿足感”。
一戰后,西方戰勝國迫使德國放棄君主立憲制,實行西方的“議會民主制”。納粹德國卻將德國引入了極端歧途,最終使德國和整個歐洲再次陷于災難。二戰后,聯邦德國拒絕復制英美的現代化模式,建立了與美英所代表的“盤格魯-撒克遜模式”不同的“萊茵模式”,成就了當代德國的發展和繁榮。
-摘編自邢來順《德國現代化道路的獨特性及其歷史反思》
(1)根據材料一并結合所學知識,概述“西化”圖強方案和“自主”圖強方案的歷史實踐。(9分)
(2)根據材料二并結合所學知識,分析近代中國與德國現代化道路的不同之處。(9分)
(3)根據材料一、二并結合所學知識,談談對現代化道路的認識。(7分)
18.閱讀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5分)
材料
宋代,閱讀之風盛行。據記載,宋太祖提倡“使其讀經書,欲其知為治之道也”。宋太宗認為書籍是“教化之原,治亂之本”。宋真宗更是留下了“書中自有黃金屋,書中自有顏如玉”的典故。上行下效,士大夫們也紛紛以閱讀為重,平民百姓甚至女性群體也投身閱讀?!白鴦t讀經史,臥則讀小說,上廁則閱小辭”,是人們閱讀生活的寫照。不僅如此,宋代讀書人還熱衷進行集會活動,例如研磨交流、創作賞析、商榷填詞、贈書借書等。為滿足廣大讀者群體的閱讀需求,宋代書商遵循“市場規律”,優先售賣科舉考試用書、經典著作、醫書、農書、志怪等書籍。文人們則總結了大量閱讀方法。朱熹作為集大成者,總結了閱讀的“兩心三到”,即“為學讀書,須是耐心,細意去理會,切不可粗心”,“讀書有三到,謂心到、眼到、口到”。
--摘編自華小琴、郎杰斌《文化自信視閾下宋代群體閱讀意識、閱讀行為與閱讀文化探究》
(1)根據材料并結合所學知識,概括宋代“閱讀之風”的特點并簡析其成因。(10分)
(2)根據材料并結合所學知識,闡述宋代“閱讀之風”的啟示。(5分)
19.閱讀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2分)
材料
有學者認為,全球化可分為“東方全球化”(500-1830年)和“西方全球化”(1830-2000年)兩大階段。這兩大階段又可進一步細分為四個階段:第一階段,原始全球化(500-1450年)。這一階段中,1100年以前,中東、北非為主導。第二階段,早期全球化(1450/1492-1830年),由中國主導,但西方開始興起。第三階段,現代全球化(1830-2000年),由歐美主導,日本和中國復興。第四階段,后現代全球化(2000-?),中國和印度上升,歐美地位下降。
--摘編自李友東《20世紀以來世界歷史分期問題探討》
選取材料某個階段或整體,對材料中的觀點提出自己的看法,并加以闡述。(要求:看法具體明確,史論結合,論據充分,表達清晰。)
2025屆高三年級5月教學質量檢測
歷史試題參考答案及評分標準
一、選擇題:本題共16小題,每小題3分,共48分。在每小題給出的四個選項中,只有一項是符合題目要求的。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C D B C B A A C C D B A B C D D
1.【解析】從出土器物分類來看,有炊煮器、盛食器、儲存器等與生活飲食相關的,還有生產工具以及裝飾、信仰器等,這些能較為全面地反映早期先民的生活、生產及精神層面的狀態,C項正確。僅從這些器物不能看出手工業生產技術成熟,材料也未涉及技術細節,A項錯誤。材料雖體現了不同器物分類,但不能表明社會分工專業完備,“完備”一詞過于絕對,B項錯誤。材料中提到裝飾、信仰器,但不能就此得出共同文化信仰出現,“共同”缺乏依據,D項錯誤。
【答案】C
2.【解析】孔子認為殷繼承夏禮、周繼承殷禮,雖有損益但有規律可循,后代也可依此知曉未來;司馬遷編寫《史記》時梳理歷史事件,考察成敗興壞之紀,二者都在探尋歷史發展的規律,D項正確。材料中孔子言論未體現追求歷史真實,A項錯誤。兩人言論均未涉及學術創新,B項錯誤。王道正統在材料中沒有相關體現,且正統觀念是漢武帝尊崇儒學后的產物,C項錯誤。
【答案】D
3.【解析】李生憑借其舅給予的拄杖能在波斯店取錢,杜子春能在長安西市波斯邸從老人處獲得三百萬錢,這表明波斯邸可以進行資金的支取等活動,具有一定金融功能,B項正確。材料僅體現資金存取,未體現唐朝信貸業務發展到匯兌,結合所學知識也可知“飛錢”是唐朝信貸業務發展到匯兌的典型表現,A項錯誤。材料中拄杖只是取錢的憑證,用以表明持有者身份,不能得出是財富與地位象征,C項錯誤。胡商壟斷長安商業貿易這一說話過于絕對化,D項錯誤。
【答案】B
4.【解析】元代在車軌、文字、風俗等方面并未強求一致,而是“器用各有宜”“文字各有制”“國土各有俗”,這充分體現出元代在社會治理上尊重不同地區、民族的特點,因俗而治,C項正確。材料中沒有體現出中央對地方控制力度的加強,不能得出中央集權制度空前強化的結論,A項錯誤。材料強調的是尊重差異,并非不同地區文化割裂嚴重,B項錯誤。材料重點在說明治理方式,未提及各民族間交往交流頻繁,D項錯誤。
【答案】C
5.【解析】《琵琶記》里蔡伯喈因為已有妻室、雙親年邁為由辭婚辭官,體現出對夫妻情義與孝道的堅守。朱元璋推崇此劇,是看中其中蘊含的倫理道德,想以此加強社會倫理教化,穩固社會秩序,B 項正確。材料中戲曲內容及朱元璋的行為與削弱宰相權力無關,A項錯誤。繁榮戲曲藝術并非朱元璋推崇該劇的核心目的,其意在利用戲曲進行教化,C項錯誤。朱元璋此舉無法籠絡士人,D項錯誤。
【答案】B
6.【解析】古代農業受氣候影響大,清朝各直省對雨雪等氣候進行測量記錄并上報朝廷,目的是更好地了解農業生產相關的氣候條件,反映出統治者重視農業生產發展,A項正確。材料僅呈現了氣候測量記錄的兩種類型,不能就此得出氣候監測制度完善細致的結論,B項錯誤。氣候測量記錄不能反映朝廷對社會的控制,C項錯誤。材料未提及奏折制度,D項錯誤。
【答案】A
7.【解析】“膏膩銅盤”指鴉片煙膏沾染銅制煙具,描繪了吸食鴉片場景?!熬盼⒁範k星星火”描述點燃煙燈吸食鴉片的行為?!罢`瑤窗、多少華年”強調鴉片使人虛度青春、家破人亡。“銀潢”喻白銀外流如天河傾瀉。“長貸天錢”控訴鴉片貿易導致中國白銀大量外流,經濟瀕臨崩潰。A 項既點明鴉片流入中國,又強調了鴉片的危害,與材料主旨高度吻合,正確?!叭羰鼓耆A虛度了,此生何處覓青春”強調珍惜時光,B項錯誤。“畫舫笙歌遍狹斜,紅羊燈勝廣陵花”反映的是城市繁華夜景、商品經濟活躍,C項錯誤?!翱蘼曇筇烀窬悠攵敫咚把泵枋鲎匀粸暮τ绊懨裆珼項錯誤。
【答案】A
8.【解析】第一行數據,1893年民族資本主義已經產生并有所發展,故相關數據不可能低到忽略不計,從而排除甲。鴉片戰爭以前,中國就大量輸出茶葉、絲綢等農產品和手工制品。開放通商口岸后,中國被卷入資本主義世界市場,農產品和手工制品一定比重更高。而此時中國機械化生產才起步,比重比前兩者要低,這就初步鎖定了丙。再看數據走勢,數據涵蓋了民族資本主義初步發展和黃金時期,民族資本主義發展一直呈現上升趨勢,而丙這列數據正是持續增加的,這就進一步確定了是丙。
【答案】C
9.【解析】康梁通過公開信號召各省舉人簽名,本質是借助傳統士大夫對孔子圣像被毀的憤慨,將具體事件上升為政治動員。此舉旨在團結更多知識分子加入維新陣營,形成輿論聲勢,為后續的變法運動積累人力和輿論支持,C項正確;公車上書無法打擊列強勢力,A項錯誤。材料與階級矛盾無直接聯系,B項錯誤。題干中的活動主要影響的是應試舉人,而不是廣大民眾,D項錯誤。
【答案】C
10.【解析】根據所學知識,1940年百團大戰爆發,破襲日軍華北交通線,打破敵人的“囚籠”。而平漢鐵路正是華北交通線的組成部分之一,因此D項正確。平漢鐵路在華北地區,此地活躍的是八路軍,而非新四軍,A項錯誤。抗日民族統一戰線于1937年9月正式建立,B項錯誤。臺兒莊大捷發生于1938年,C項錯誤。
【答案】D
11.【解析】20世紀60年代初,中共中央針對“大躍進”和人民公社化運動造成的經濟困難,提出八字方針調整國民經濟的比例。題干中的“包產到戶”通過生產責任制調動農民積極性,提高了糧食產量,屬于國民經濟調整的具體措施,符合當時中央政策方向,B項正確。農業合作化運動1956年已基本完成,A項錯誤?!耙晃濉庇媱潓嵤┯?953--1957年,C項錯誤。農村經濟體制改革發生于1978年,D項錯誤。
【答案】B
12.【解析】在古埃及神話中,瑪阿特維持宇宙平衡與社會秩序。浮雕畫面中,國王戰勝敵人,且敵人被視為違背瑪阿特的敵人。這體現出對正義的追求,說明正義觀念受到推崇,A項正確。材料僅通過國王戰役浮雕畫面體現正義觀念,未提及對外戰爭頻率,無法得出對外戰爭異常頻繁的結論,B項錯誤。材料未涉及古希臘文化,C項錯誤。材料中,國王代表正義戰勝敵人,不足以說明法老統治較為穩固,D項錯誤。
【答案】A
13.【解析】根據所學知識可知,中古晚期,城市不斷發展,城市商業逐漸繁榮,導致傳統商業集市的重要性下降,其中一部分集市甚至走向消失,領主們也不再熱衷開設集市,B項正確。14世紀中期以后,英國商業貿易發展迅速,A項錯誤。商品價格飛速上漲是價格革命的表現,主要發生于16-17世紀,C項錯誤。圈地運動主要發生于16-17世紀,D項錯誤。
【答案】B
14.【解析】維多利洛生活在15世紀意大利,正值文藝復興時期。他的教育理論強調“自然學?!薄鞍l展自由個性”“重視德育與體育”,體現了對人本身的重視和尊重,反映出人文主義精神的影響,C項正確。“全面發展”通常指德智體美勞的完整體系,維多利洛雖重視德育和體育,但未系統提及智育、美育等其他方面,且“開始形成”表述不準確,A項錯誤。工業化始于18世紀英國工業革命,與材料沒有直接聯系,B項錯誤。文藝復興時期教育仍保留宗教內容,“全面發展”夸大事實,在材料信息中也無從體現,D項錯誤。
【答案】C
15.【解析】根據所學知識可知,19世紀末,帝國主義國家加緊瓜分世界,需要地理學者通過探險、科考等活動繪制殖民地圖、調查資源分布。地理學會的廣泛成立無疑順應了這一歷史需要。法國在阿爾及利亞成立地理學會,更是凸顯其對北非的控制意圖,因此D項正確。新航路開辟發生于15-16世紀,而題干現象集中于19世紀后期,A項錯誤。地理學會激增直接服務于殖民需求,而非學科自身發展演進,B項錯誤。世界市場初步形成于16世紀,C項錯誤。
【答案】D
16.【解析】根據所學知識,20世紀70年代歐洲遭遇“滯脹”危機,經濟增速放緩。因此民眾通過諷刺政治、追捧反叛文化(如朋克搖滾)表達對現狀的不滿,D項正確。此時西歐政局相對穩定,未出現大規模動蕩,諷刺節目更多是言論自由的體現,而非政局混亂的結果。A項錯誤。朋克搖滾的興起確實挑戰了傳統藝術形式,但題干信息并不能反映傳統藝術的式微,B項錯誤。諷刺節目和朋克搖滾的流行體現了文化多元與批判性增強,但這是特定歷史條件下的社會反應,而非文化管理失控,C項錯誤。
【答案】D
二、非選擇題:本題共3小題,共52分。
17.【答案】
(1)“西化”圖強方案:革命派領袖孫中山提出三民主義,主張徹底推翻封建帝制,建立西式資產階級共和國。辛亥革命推翻了君主專制,建立了民主共和制;在思想文化領域引入西方自由民主理念;經濟上鼓勵資本主義工商業發展,推動了近代中國現代化的發展,但最終并未完成反帝反封建的歷史任務。(4分,其他答案言之成理也可)
“自主”圖強方案:受俄國十月革命啟發,先進的中國人通過新文化運動、五四運動廣泛傳播馬克思主義。中國共產黨成立后,把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同中國具體實際、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相結合,逐漸摸索了一條獨特的中國式革命道路和現代化發展之路,領導中國人民取得新民主主義革命的勝利,帶領中國走向獨立和富強。(5分,其他答案言之成理也可)
(2)開啟背景:中國是在列強入侵后被動開啟,德國則是上層精英主動推動。
探索過程:中國經歷了從器物層面到制度層面再到文化層面的過程,而德國與之相反。
領導力量:中國領導力量更加多樣,先后經歷了地主階級、民族資產階級和無產階級的領導。而德國則是地主階級和資產階級。
遭受挫折的原因:中國是國內外反動勢力的強大,德國則是軍國主義的毒害。
結果:中國最終選擇了馬克思主義,建立了社會主義現代化模式,德國則是延續資本主義現代化模式。
(1點3分,3點9分,其他答案言之成理也可)
(3)現代化道路探索是漫長曲折的過程;現代化道路具有多樣性;強有力的領導核心是現代化成功的關鍵;思想解放與民眾覺醒是現代化的重要動力;獨立自主與和平發展是現代化的必要保障;中國要堅持符合本國國情的現代化道路。(1點2分,4點7分,其他答案言之成理也可)
18.【答案】
(1)特點:閱讀群體廣泛;閱讀場景多樣;閱讀活動豐富;書籍市場化;注重閱讀方法。(1點2分,任答2點得4分)
成因:統治者崇尚文治;科舉制度發展;商品經濟發展;儒學復興;印刷術進步。(1點2分,任答3點得6分)
(2)啟示:政府要加強政策引導,營造“全民閱讀”的社會氛圍;要重視教育對閱讀的推動作用;文化產業發展要遵循市場規律,滿足民眾文化需求;個人應注重閱讀方法,提高閱讀質量;要傳承和發展中華優秀傳統閱讀文化。(1點2分,任答3點得5分,其他答案言之成理也可)
19.【答案】
看法:國際格局變化是影響全球化進程的重要因素。(2分)
闡述:1100年以前,以阿拉伯帝國為代表的中東、北非地區連接歐亞非,掌控著重要的貿易通道,推動了原始全球化的發展。早期全球化時期,中國憑借強大的經濟實力,商品遠銷海外,影響著東亞、東南亞甚至更遠地區的貿易格局。新航路開辟后,西方走上殖民擴張道路,加速了全球化進程,也給殖民地半殖民人民帶來了深重災難?,F代全球化階段,歐美憑借兩次工業革命主導全球化進程,在全球范圍內進行商品輸出、資本輸出和劃分勢力范圍,建立了資本主義世界體系。在此體系下,少數資本主義國家剝削全球絕大多數國家與地區,構成了人類社會極為不平等的狀態。二戰后,世界殖民體系瓦解,中國國際地位不斷提高,沖擊了兩極格局,也深刻影響了全球化進程。2000年后,進入后現代全球化階段,中國和印度等新興國家崛起,國際格局多極化趨勢加強,歐美地位相對下降,全球化朝著更加多元、均衡的方向發展。(8分)
由此可見,不同時期國際格局的變化深刻影響著全球化的發展進程與方向。百年未有之大變局下,多極世界需要各國共同構建,推動全球化向著公平正義的方向進一步發展。(2分)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pre id="tfb94"><li id="tfb94"></li></pre>

<bdo id="tfb94"><rt id="tfb94"></rt></bdo>
  • <menu id="tfb94"><dl id="tfb94"></dl></menu><i id="tfb94"><acronym id="tfb94"><sub id="tfb94"></sub></acronym></i>

    1. 主站蜘蛛池模板: 梁河县| 崇义县| 合山市| 肃南| 嘉禾县| 易门县| 沙河市| 颍上县| 宣城市| 通化市| 凌源市| 定边县| 个旧市| 平顶山市| 安达市| 湘西| 洛宁县| 临夏县| 阳朔县| 囊谦县| 报价| 高唐县| 大渡口区| 保亭| 固安县| 高唐县| 保山市| 横山县| 阿瓦提县| 公主岭市| 鹿邑县| 蓝山县| 津南区| 泾川县| 石门县| 苏尼特左旗| 大新县| 三穗县| 麦盖提县| 阳谷县| 信宜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