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字幕精品无码一区二区,成全视频在线播放观看方法,大伊人青草狠狠久久,亚洲一区影音先锋色资源

安徽省六安第一中學2025屆高三下學期五一假期作業 歷史試題(含答案)

資源下載
  1. 二一教育資源

安徽省六安第一中學2025屆高三下學期五一假期作業 歷史試題(含答案)

資源簡介

六安一中2025屆高三年級第二學期五一假期作業
歷史試卷
一、單項選擇題(每題3分,計48分)
1.下表為“中華文明探源工程”嘗試提出的文明起源的“中國方案”,其中可以用來實證“階級和等級分化的制度化”的考古證據是()
一 生產力高度發展,剩余食物積累,人口顯著增加,社會分工明確
二 階級和等級分化的制度化
三 出現都邑性城市
四 區域聚落等級化發展,呈現城鄉差別
五 文化發展
六 形成“中國相互作用圈”或“最初的中國”
A.玉器和復雜符號系統 B.制玉、髹漆、絲織和高等級陶器
C.隨葬品豐富的“王墓” D.宮殿、儀式場所等大型公共設施
2.漢朝的“給戶”因其所“給”場所、對象的不同而稱呼有所不同,如漢武帝用以“奉祠”嵩山的三百戶稱為“祠戶”,還有“陵戶”“廟戶”等。“給戶”所任事務與其他被征發的吏民一樣,都屬于徭役。據此可知,“給戶”()
A.推動了社會階層流動加快 B.有利于增加國家財政收入
C.體現了國家對人口的控制 D.屬于土地分配制度的延伸
3.南朝,江南民間樂舞不再是帶有異域特征的“吳聲歌曲”,而正式成為朝廷認可的樂府“清商曲”。對此瑯琊王氏王僧虔斥責其“節數雖會,慮乖(偏離)雅體”,認為“士有等差,無故不可去禮。樂有攸序,長幼不可共聞”。這折射出當時()
A.南北經濟的易位 B.綱常倫理的衰落
C.民族交融的發展 D.士庶文化的沖突
4.北宋名相寇準曾施壓皇帝親臨澶州前線,并在澶淵之盟簽訂的過程中發揮了決定性作用。時人范仲淹稱他“能左右天子,不動如山,天下謂之大忠”,這體現了()
A.壓制相權提高皇權的緊迫性 B.士人忠君觀念內涵的擴展
C.守內虛外難以應對外部壓力 D.銳意進取的朝野政治氛圍
5.嘉靖十年,陜西各州縣遭遇疫病,兵部尚書唐龍巡視陜西,他主張通過當地惠民局來醫治患者,將養濟院作為賑粥的場所,所用糧食則從官辦預備倉里支取。鄉紳、富民等積極參與者被朝廷旌表義民、冠帶榮身。據此可知,當時()
A.社會救濟體系完善 B.政府主導疫病救治
C.疫情引發社會動蕩 D.民間醫療力量強大
6.1912年初,南京臨時政府《對外宣言書》首先在官方文書中正式使用了“中華民族”這一概念。1912年3月頒布的《中華民國臨時約法》規定,“中華民國由中華人民組織之”“中華民國人民一律平等,無種族、階級、宗教之區別”。這表明當時()
A.民族共同體意識日益清晰 B.三民主義已成普遍的共識
C.現代民族主義的開始形成 D.民族平等理念走向了成熟
7.下圖為1942年7月發表在晉察冀軍區政治部主辦的《晉察冀畫報》創刊號封面的照片《塞上風云》。照片將長城的雄壯與八路軍的威嚴氣勢相呼應。晉察冀軍區政治部意在()
A.宣傳八路軍百團大戰的戰績 B.展示中國共產黨人的民族擔當
C.促進全國抗日救亡運動發展 D.呼吁民眾參加保衛長城的斗爭
8.新中國成立初期,出現了以《一針一線為集體》《選好棉花賣給國家》《把余糧賣給國家》等為代表的新年畫,這些新年畫在沿襲民間傳統年畫形式的基礎上,融入新元素,該做法旨在()
A.宣傳“四個現代化”目標 B.推動公私合營的落實
C.構建社會主義意識形態 D.借助新形式拉動消費
9.下圖是1961年以來中、美、日、韓人均蔬菜消耗量變化。據聯合國糧農組織的統計,在2017年時,中國人的人均蔬菜消耗量就已經高居全球第一了。我國蔬菜不僅產量高而且種類豐富。對于這一成就,認識正確的是()
A.黨和政府高度重視民生 B.我國蔬菜單位面積產量高于世界
C.中西飲食結構差異較大 D.主因是推行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
10.公元前6世紀印度的《佛本生經》中,有許多關于人民起義的故事:波羅痆斯的王曾想殺死一個救過他的好人,被各階級的人一致推翻,擁立“好人”為國王;行惡政的國王被民眾推翻......這些故事的流傳反映了當時印度()
A.歷史記載宗教色彩濃厚 B.正處在“希臘化時代”
C.種姓制度束縛社會發展 D.平民擁有一定政治力量
11.公元5世紀末,東哥特人在亞平寧半島建立東哥特王國。與其他日耳曼人所建立的國家不同,它一直沒有把自己當成一個獨立的族群國家。東哥特人認同東哥特王國是拜占庭帝國的屬國,仍然奉拜占庭皇帝為元首,其國王狄奧多尼克也認同自己是拜占庭皇帝之下的國王。這一認識()
A.加劇了中古西歐的分裂 B.有助于傳承歐洲古典文化
C.激化了日耳曼人的矛盾 D.促進了東正教文明的擴展
12.19世紀初,一位南美革命者在書信中寫道:“歐洲的雄獅為爭奪王冠自相撕咬,美洲的雄鷹得以展翅高飛。”這反映了()
A.君主專制制度成為眾矢之的 B.拿破侖戰爭削弱西葡的勢力
C.民族自決原則得到廣泛傳播 D.西葡殖民壓迫引發社會矛盾
13.下圖是一張19世紀上半葉英國工會會員證。該會員證可用于研究,當時英國()
A.工人運動受到科學理論指導 B.政府公共服務強化盈利優勢
C.民間力量介入社會保障工作 D.工業部門間相互依存度加深
14.國際聯盟將戰敗國殖民地分為三類:第一類包括原屬奧斯曼帝國的阿拉伯領土,其暫由受委任國給予“行政之指導及援助,至其能自立之時為止”。第二類包括德國在中非的前殖民地,由受委任國“負地方行政之責”。第三類包括德國過去在西南非洲的殖民地和在太平洋上的島嶼屬地,受委任國可將它們作為本國領土的一部分。該規定()
A.試圖掩蓋殖民侵略行為 B.體現了民族自決的原則
C.實現了殖民地民族獨立 D.保障了國際和平與安全
15.有學者指出,高度集中的管理體制能夠鼓起勞動者干勁,擴大生產規模,推動蘇聯工業化,因而蘇聯模式是現實且合乎理性的。但是,當科技成為第一生產力以后,蘇聯模式就不再具有合理性。該學者意在強調()
A.蘇聯工業化道路的局限 B.計劃經濟體制的合理性
C.生產關系需要適時調整 D.蘇聯模式忽視科技發展
16.2015年,聯合國氣候變化大會通過《巴黎協定》,確立了“共同但有區別的責任”原則,要求發達國家承擔更多減排義務,同時尊重發展中國家的發展需求,并為氣候脆弱國家提供資金技術支持。該協定()
A.推動了應對氣候變化的國際合作制度化
B.實現了清潔能源技術的全球平等轉讓
C.標志著全球經濟可持續發展模式的確立
D.消除了發達國家與發展中國家的分歧
二、非選擇題
17.閱讀材料,完成下列要求。(25分)
材料一
表1乾隆時期部分省各災種被及的比重(%)一覽表
省份 直隸 江蘇 山東 甘肅 四川 福建 廣西
水災 17.6 15.2 12.9 4.2 1.9 1.7 0.7
旱災 23.1 6.7 12.0 14.8 0 2.2 0.3
雹災 14.5 3.7 5.6 41.6 1.1 0 0
凍災 1.8 \ 8.0 30.1 1.2 \ \
瘟疫 5.2 25.9 22.4 5.2 \ \ \
地震 \ 0.9 \ 28.8 13.5 7.2 \
總次數 18.7 11.3 12.1 10.3 1.3 2.0 0.5
-摘編自張祥穩《清代乾隆時期自然災害與荒政研究》
材料二
1931年水災被時人稱之為“百年不遇”的罕見之災,災區達16省之多,其中以湖北、安徽等省最重。水災的消息,最先通過報刊的登載而廣為傳布。鑒于水災危害之重,國民政府打破常規特設“救濟水災委員會”全權主持救災事宜,“并廣聘中外人士,共董其事”。水災期間,各地民間慈善救災組織紛紛成立,將募集的賑災款物分發散放。同時,海外華人組織也積極捐獻財物,支持祖國。國內的大銀行業、大公司以其雄厚的經濟實力于賑災籌募往往出手頗巨。
水災次年,霍亂流行達300余城市,死亡3萬人以上,政府除向政府機關征調大量的公務和技術人員,還向社會征求志愿工作之醫師及護士,分赴各災區防疫,國際聯合會衛,生部和各友邦國家也先后派遣專家、醫師前來中國參與醫療防疫救治。
-摘編自孫語圣《民國時期自然災害救治社會化研究一以1931年大水災為重點的考察》
材料三
《國家綜合防災減災規劃(2011-2015)》的主要內容:加快自然災害監測預警體系建設,完善自然災害監測網絡,加強氣象、水文、地震等自然災害的監測站網建設。加強防災減災社會動員能力建設......充分發揮社會組織、基層自治組織和公眾在災害防御、緊急救援等方面的作用。以綜合防災減災能力建設為重點內容,總攬國家防災減災全局,立足解決防災減災綜合問題,注重跨部門、跨災種、跨區域的防災減災能力建設。自然災害發生12小時之內,受災群眾基本生活得到初步救助。
-摘編自呼喚《新中國災害管理思想演變研究》
(1)根據材料一并結合所學知識,概括乾隆年間災荒的特點并分析受災嚴重的原因。(10分)
(2)根據材料二并結合所學知識,闡述民國時期救災舉措的變化及背景。(9分)
(3)根據材料三并結合所學知識,概括新中國防災減災的理念。(6分)
18.閱讀材料,完成下列要求。(5分)
材料
近代以來,拿破侖戰爭作為歐洲歷史上第一次大規模戰爭,促進了歐美和平運動的發展815年,第一個和平協會在紐約成立,1889年召開了第一屆國際議員大會和世界和平大會。1895年,諾貝爾和平獎設立,成為對那些為和平作出貢獻人們的最高獎勵1911年,美國企業家安德魯·卡內基設立了卡內基和平基金會,主要用于資助戰爭與和平方面的研究。1907年到1912年,第二國際通過的“修正案”明確提出,各國工人階級及其代表“應盡一切努力盡速制止戰爭”。 1899年和1907年兩次海牙和平會議通過了限制戰爭的公約,但在一戰前狂熱的民族主義和軍國主義宣傳面前,和平的呼聲十分微弱。大戰結束后,建立了凡爾賽一華盛頓體系,它的裁軍要求以及建立國際聯盟來維持世界和平的主張,仍可視為戰后對限制戰爭的一種實際安排。1928年8月,美英法等國簽訂《非戰公約》。一戰后形成的不分是非反對一切戰爭的和平運動,為綏靖政策的形成和順利實施奠定了思想與社會基礎,成為鼓勵法西斯國家發動二戰的重要因素。
-摘編自徐藍《第一次世界大戰與歐美和平運動的發展》
(1)根據材料并結合所學知識,概括一戰前后和平運動的特點并分析其影響。10分)
(2)根據材料并結合所學知識,談談你對戰爭與和平的認識。5(分)
19.閱讀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2分)
材料
隨著全球化的進程,近代中國走過的路與這個世界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系。從以中國為主體的中外關系出發,在多維的觀察視角下,呈現出多樣化的情景。
視角 主題 內容
時間的意義 歷史節點或階段的機遇把握 從歷史機遇把握去觀察,以后見之明復盤近代中外關系的時間線,至少有兩個時間段極可注意,一為洋務運動,一為抗日戰爭。如何發揮有利,克服不利,在關鍵時間做正確的事,對國家、對民族、對為政者都是至關重要的。
空間的分合 地方動蕩向國家統一的發展 近代以來,面對內外困局與地方動蕩,中華民族歷發展的內在趨勢始終是統一性。在民族精神的指引下有著深厚歷史積淀的大一統追求,克服內外各種阻不斷壯大。大一統的國家狀態和有力的國家治理對中國近代發展和轉型及民族復興有著重大意義。
-摘編自汪朝光《近代中國與世界關系的多維審視》
上述材料是該學者研究近代中外關系的部分視角。根據材料并結合所學知識,自選一個研究近代中外關系的視角,提煉一個主題,并加以闡釋。(要求:所選視角不與材料重復,主題明確、史論結合、邏輯清晰)(2分)
六安一中2025屆高三年級第二學期五一假期作業
歷史試卷參考答案
選擇題
題號 1 2 3 4 5 6 7 8 9 10
答案 C C D B B A B C D D
題號 11 12 13 14 15 16
答案 B B C A C A
1.【答案】C【解析】階級和等級分化的制度化體現為社會成員地位差異的固定化,考古學中墓葬的規格和隨葬品差異是直接證據,商周時期“王墓”隨葬大量青銅器、玉器等珍貴物品,而普通墓葬簡陋,直接反映墓主生前地位差異,印證等級固化,故選C項;玉器和符號系統更多體現文化信仰或精神層面,如良渚玉琮象征神權,屬“文化發展”而非等級分化,排除 A項;制玉、絲織等技術屬手工業分工,反映“生產力發展”和“社會分工”,如二里頭陶器作坊遺址,無法直接證明階級固化,排除B項;宮殿和儀式場所如二里頭大型夯土建筑,反映都邑性城市特征和政治權力集中,對應第三點,但未直接體現個體等級差異,排除D項。
2.【答案】C【解析】題干提到漢朝“給戶”因承擔不同事務(如奉祠、守陵)而有不同名稱,且其性質屬于徭役,徭役是國家強制征發民眾承擔勞役,直接體現皇權對人口的控制和調配,故選C 項;社會階層流動通常指身份地位的變化,而“給戶”是強制服役,未涉及身份提升或流動,排除A項;國家財政收入主要來自賦稅而非勞役,且題干未提及“給戶"創造經濟收益,排除 B項;土地分配制度涉及土地所有權或使用權分配,而“給戶”是人口征發,與土地無關,排除 D項。
3.【答案】D【解析】南朝江南樂舞成為朝廷認可的樂府“清商曲”,王僧虔以“士有等差”“樂有攸序”斥責其“慮乖雅體”,體現士階層對樂舞等級規范的堅持,與民間樂舞變化產生沖突,反映出士庶文化的沖突,故選D項;南北經濟易位始于中晚唐,南朝時江南經濟尚未超越北方,排除A 項;王僧虔強調“士有等差”“長幼不可共聞”,是對綱常倫理強調,并非綱常倫理衰落,排除 B 項;材料中清商曲的";雅化”;屬于漢文化內部整合,不能體現胡漢民族交融特征,排除C項。
4.【答案】B【解析】范仲淹稱寇準“能左右天子,不動如山,天下謂之大忠”,將左右天子使其做出利于國家決策也視為忠的體現,說明士人忠君觀念內涵在擴展,不僅是傳統單純的忠誠侍奉,還涵蓋了為國家發展促使君主作出正確行動方面,故選B項;寇準施壓皇帝親臨前線并促成澶淵之盟,主要體現的是寇準的忠誠和擔當,而非相權與皇權的矛盾,排除A項;澶淵之盟結果是北宋獲得了一定和平,不能證明守內虛外難以應對外部壓力,排除C項;北宋自太宗后期趨于保守,澶淵之盟后更轉向內政,寇準主戰屬少數案例,無法體現朝野整體進取氛圍,排除D項。
5.【答案】B【解析】唐龍作為兵部尚書,代表朝廷巡視陜西并主導疫病救治措施,如使用官辦的惠民局、養濟院及預備倉等官方機構資源,朝廷還通過旌表義民的方式引導民間力量輔助,體現了明代政府主導社會救濟和疫病救治,故選B項;僅從一次疫病救治的措施不能得出社會救濟體系完善,且當時社會救濟體系并不完善,排除A項;材料僅聚焦于救濟手段,未描述疫情導致流民、暴動等動蕩現象,排除C項;材料體現的是官方舉措,強調的是政府主導,并非突出民間醫療力量強大,排除D項。
6.【答案】A【解析】1912年初南京臨時政府在官方文書中使用“中華民族”概念,《中華民國臨時約法》規定人民一律平等、無種族等區別,這表明當時對民族共同體的認識進一步清晰,通過這些舉措構建起統一的民族身份認知,民族共同體意識日益清晰,故選A項;材料僅提及相關規定,無法得出三民主義已成普遍的共識,且不符合史實,排除B項;現代民族主義開始形成于晚清時期,不是1912年,時間不符,排除C項;《臨時約法》雖提出民族平等理念,但民族平等理念遠未走向成熟,排除D項。
7.【答案】B【解析】據材料“1942年7月”“將長城的雄壯與八路軍的威嚴氣勢相呼應”可知,此時處于抗日戰爭的相持階段,作品意在展現八路軍英勇無畏的抗日形象,對外展示中國共產黨人的民族擔當,故選B項;百團大戰發生于1940年,與題干時間1942年不符,排除A項;全國抗日救亡運動在此之前已經廣泛開展,該照片主要是展示八路軍的形象和擔當,而非主要為促進救亡運動發展,排除C項;長城保衛戰發生在1933年,排除D項。
8.【答案】C【解析】新中國成立初期,通過新年畫這種民眾喜聞樂見的傳統形式,融入如“為集體”、“賣給國家”的新元素,意在向民眾傳達社會主義集體主義、家國情懷等思想,構建社會主義意識形態,故選C項;“四個現代化”目標提出于20世紀60年代,與新中國成立初期時間不符,排除A項;公私合營是對資本主義工商業的改造,而材料強調民眾支持國家、集體,并非對工商業改造,排除B項;材料強調新年畫宣傳新思想,并非為拉動消費,排除D項。
9.【答案】A【解析】新中國成立后,黨和政府始終把人民利益放在首位,高度重視民生,積極發展農業生產,致力于提升人民生活水平,所以蔬菜產量和消耗量得以提高,人均蔬菜消耗量高居全球第一,體現對民生的重視,故選A項;僅從人均消耗量高,無法推導單位面積產量比世界高,排除B項;材料僅提及人均蔬菜消耗量,未詳述中西飲食結構差異,排除C項;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1978年才推行,不能解釋1961年開始的人均蔬菜消耗量變化,排除D項。
10.【答案】D【解析】《佛本生經》故事中,各階級一致推翻想作惡的王,擁立好人,這表明當時印度民眾對國王行為有一定評判和反抗能力,反映出平民能夠憑借集體力量影響政治,擁有一定政治力量,故選D項;材料僅展現人民起義故事,未突出宗教色彩,排除A項;“希臘化時代”指亞歷山大東征后使希臘文化廣泛傳播的時期,公元前6世紀印度未受此影響,排除B項;材料中“各階級一致推翻”體現跨階層聯合,不能反映種姓束縛,排除C項。
11.【答案】B【解析】東哥特人雖在亞平寧半島建立王國,但認同是拜占庭帝國屬國,奉拜占庭皇帝為元首,這種認同促進了東哥特文化和古典的拜占庭文化交流融合,有助于傳承歐洲古典文化,故選B項;中古西歐分裂加劇多因蠻族獨立建國、封建割據,東哥特依附拜占庭反而維系一定統一性,排除A項;東哥特以屬國自居,緩和與拜占庭及日耳曼族群關系,未激化矛盾,排除C項;東哥特信奉阿里烏派,與拜占庭東正教沖突,且材料未提宗教傳播,排除D項。
12.【答案】B【解析】題目中”;歐洲的雄獅為爭奪王冠自相撕咬”;指向拿破侖戰爭(1803-1815年)期間歐洲列強陷入混戰,尤其是法國入侵西班牙(1808年)導致西班牙本土政權瓦解,葡萄牙王室流亡巴西,兩國對美洲殖民地的控制力大幅下降,從而為南美獨立運動(如玻利瓦爾領導的革命)創造了歷史機遇,印證”;美洲的雄鷹得以展翅高飛”,故選B項;君主專制制度在19世紀初雖受沖擊,但材料未涉及美洲革命者對君主制本身的批判,且南美獨立后仍有君主制嘗試(如巴西帝國),排除A項;民族自決原則在19世紀初尚未形成系統性理論,其廣泛傳播要等到一戰后威爾遜提出“;十四點原則”,排除C項;西葡殖民壓迫雖是獨立運動的根本原因,但材料側重強調歐洲內部戰爭削弱殖民統治的外因,而非直接控訴殖民壓迫,排除D項。
13.【答案】C【解析】題干中的工會會員證顯示工會為會員提供意外保險、退休收入等保障,這些福利由工人自發組織的工會提供,而非政府主導,體現了民間團體在社會救濟中的作用,19世紀上半葉,英國工業革命導致工人處境惡化,政府尚未建立現代社會保障體系,工會等民間組織通過互助方式彌補缺口,故選C項;馬克思主義誕生于19世紀中期(1848年《共產黨宣言》發表),而題干時間范圍是“19世紀上半葉”,并不能說明工人運動受到科學理論指導,排除A項;材料中的保障由工會而非政府提供,與政府公共服務無關,且“盈利優勢”在材料中無體現,排除 B 項;造船場景僅反映工會成員的職業屬性,未涉及不同工業部門間的協作或依存關系,排除D項。
14.【答案】A【解析】國際聯盟對戰敗國殖民地分類委任統治,看似給予不同程度指引與幫助,實際是列強通過新形式掌控殖民地,將殖民侵略美化為委任管理,試圖掩蓋殖民侵略行為,故選A項;民族自決原則強調各民族自主決定政治命運,但材料中殖民地仍被外部勢力控制,未體現自主權,排除B項;委任統治并未實現殖民地獨立,反而強化了列強控制,如西南非洲被南非吞并,排除C項;該制度加劇了列強矛盾,如日本托管太平洋島嶼為二戰埋下隱患,未能保障和平,排除D 項。
15.【答案】C【解析】該學者指出蘇聯模式在特定時期合乎理性,適應當時生產力發展,但科技成為第一生產力后不再具有合理性,這表明生產關系要與生產力相適應,需適時調整,故選C項;學者不僅提到工業化局限,還論及不同階段蘇聯模式合理性變化,只強調工業化道路局限不準確,排除A項;計劃經濟體制合理性只是論述一部分,未涵蓋隨生產力變化的狀況,表述片面,排除B項;蘇聯模式并非忽視科技發展,而是其僵化體制難以適應科技作為新生產力的要求,排除D 項。
16.【答案】A【解析】《巴黎協定》確立“共同但有區別的責任”原則,明確發達國家承擔更多減排義務、助力發展中國家,為國際應對氣候變化合作提供準則和制度框架,推動合作走上制度化道路,故選A項;實現清潔能源技術全球平等轉讓,在現實中受多種因素限制難以達成,排除B項;全球經濟可持續發展模式仍在探索與構建中,《巴黎協定》不足以標志此模式確立,排除項;發達國家與發展中國家在利益訴求等方面差異長期存在,《巴黎協定》無法消除分歧,排除D項。
二、非選擇題
17.【答案】
(1)特點:自然災害種類繁多,以水、旱、雹災為主;災害發生頻繁;(4分)
原因:吏治腐敗;地方治理能力弱;人地矛盾突出、生態環境的嚴重破壞。(6分)
(2)變化:從依靠政府到廣泛動員社會力量;從立足國內到國內國際力量共同參與。(4分)
背景:近代經濟和新興社會力量的成長;政府的政策引導;大眾傳媒的發展;全球化的發展。(任答三點,5分)
鼓勵全民參與;綜合減災;強調救援時效性;防災和救災相結合;加速推進救災防災科技創新研究。(任答三點,6分)
18【答案】(1)特點:受拿破侖戰爭影響;形成世界規模;工人階級成為基本力量;政府與民間廣泛參與;建立專門機構與協調機制;通過國際會議制定公約;逐漸走向綏靖化。(6分,任答3點即可)
影響:有利于傳播和平思想;為二戰后維護和平的國際機制的建立提供借鑒;未能阻止一戰和二戰的爆發。(4分,任答兩點即可)
(3)認識:維護和平,共同發展;既要反對戰爭,也要敢于反擊不義戰爭;建立維護和平的有效國際機制;注重區域合作和國際組織的作用。(5分,任答兩點4分,三點5分)
19【答案】(12分)
示例:視角:經濟的爭奪。(2分)
主題:對外依附與經濟自強交織。(2分)
鴉片戰爭后,伴隨著列強的經濟侵略,中國被卷入資本主義世界市場,成為列強的原料產地和商品市場。甲午中日戰爭以后,《馬關條約》簽訂,列強侵華進入資本輸出為主的階段,列強通過辦銀行、修鐵路等形式控制中國的經濟命脈。抗戰時期,日本“以戰養戰”掠奪中國的資源,損害中國的經濟利益。面對危機,中國積極抗爭,不斷爭取經濟的自主地位。19世紀60年代興起的洋務運動,創辦軍事工業和民用工業,在一定程度上抵御了列強的經濟侵略。19世紀70年代,鄭觀應等人提出與列強進行“商戰”體現了經濟自強的訴求。 19世紀末20世紀初,張謇等人提倡“實業救國”,康有為、梁啟超主張發展資本主義,孫中山獎勵實業、發展交通,這些活動推動了中國民族工業的發展。20世紀初的保路運動,南京國民政府統治時期的改訂新約運動,都展現了對經濟主權的維護和抗爭。(8分)
【解析】
首先選取一個視角,據材料“時間的意義”“空間的分合”并結合所學可得出,如:經濟的爭奪。然后據材料“歷史節點或階段的機遇把握“地方動蕩向國家統一的發展”并結合所學可得出主題,如:對外依附與經濟自強交織。結合所學展開闡述,可從背景、內容、影響等角度作答,如:據材料“一為洋務運動”“一為抗日戰爭”并結合所學可得出,鴉片戰爭后,伴隨著列強的經濟侵略,中國被卷入資本主義世界市場,成為列強的原料產地和商品市場。甲午中日戰爭以后,《馬關條約》簽訂,列強侵華進入資本輸出為主的階段,列強通過辦銀行、修鐵路等形式控制中國的經濟命脈。抗戰時期,日本“以戰養戰”掠奪中國的資源,損害中國的經濟利益。面對危機,中國積極抗爭,不斷爭取經濟的自主地位。19世紀60年代興起的洋務運動,創辦軍事工業和民用工業,在一定程度上抵御了列強的經濟侵略。19世紀70年代,鄭觀應等人提出與列強進行“商戰”體現了經濟自強的訴求。 19世紀末20世紀初,張謇等人提倡“實業救國”,康有為、梁啟超主張發展資本主義,孫中山獎勵實業、發展交通,這些活動推動了中國民族工業的發展。20世紀初的保路運動,南京國民政府統治時期的改訂新約運動,都展現了對經濟主權的維護和抗爭。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pre id="tfb94"><li id="tfb94"></li></pre>

<bdo id="tfb94"><rt id="tfb94"></rt></bdo>
  • <menu id="tfb94"><dl id="tfb94"></dl></menu><i id="tfb94"><acronym id="tfb94"><sub id="tfb94"></sub></acronym></i>

    1. 主站蜘蛛池模板: 奇台县| 江北区| 中牟县| 靖西县| 云林县| 浑源县| 宁阳县| 阿合奇县| 铜山县| 云安县| 固始县| 嘉祥县| 无为县| 白沙| 改则县| 米易县| 邳州市| 麻江县| 如皋市| 遵义县| 华容县| 黔西县| 晋城| 额尔古纳市| 海兴县| 育儿| 古浪县| 会理县| 剑川县| 丰都县| 松阳县| 乾安县| 盖州市| 灵山县| 二连浩特市| 平泉县| 澄江县| 彭阳县| 任丘市| 临猗县| 京山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