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八年歷史試卷(本試卷共19小題滿分70分歷史和道德與法治考試時長共90分鐘)第一部分選擇題(共30分)本部分共包括15小題,每小題2分。下列每小題只有一個最符合題目要求的選項。1.開國大典上54門禮炮齊鳴28響,代表著中國共產黨領導人民經過28年艱苦卓絕的斗爭,終于取得了新民主主義革命的偉大勝利。這“28年”的起止時間是A.1911-1939年B.1919-1947年C.1921-1949年D.1949-1977年2.下面三幅圖片反映的歷史事件共同作用是無籍等命漆祝克拉克在停戰協定上等字拔除地主地界碑A.鞏固了新生政權B.改變了社會性質C.實現了大陸統一D.廢除了封建制度3.下面是長津湖戰役中“冰雕連”一位戰士寫下的絕命詩。詩中體現的時代精神是“我愛親人和祖國,更愛我的榮譽。我是一名光榮的志愿軍戰士,冰雪啊,我絕不屈服于你,哪怕是凍死,我也要高傲的聳立在我的陣地上。”A.保家衛國,舍生忘死B.艱苦創業,百折不撓C.立黨為公,執政為民D.勇于改革,不斷進取4.某同學整理的課堂筆記內容為:①建成武漢、包頭鋼鐵基地②成功合成結晶牛胰島素③建成大慶油田、勝利油田等。據此判斷,該同學記錄的內容屬于A,第一個五年計劃時期B.全面建設社會主義時期C.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新時期D.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新時代八年歷史第1頁共8頁5.下圖反映的是新中國在20世紀五六十年代的農業經濟發展狀況,圖中C點到D點這一變化的主要原因是發展狀況A1952]19601965年份1957A.農業社會主義改造B.土地改革C.農村經濟體制改革D.實施“調整、鞏固、充實、提高”的八字方針6.學習歷史要會區分歷史事實與歷史結論。歷史事實是指客觀存在的歷史人物或事件,歷史結論是關于史實的基本判斷和基本觀點。下列表述屬于歷史結論的是A.1984年,我國頒布實施《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族區域自治法》B.上海浦東開發區的建立推動了整個長江流域的經濟發展C.科學發展觀在中共十八大上被確立為中國共產黨的指導思想D.1980年,撤銷“文化大革命”中強加給劉少奇的種種罪名7.下圖反映的是新中國歷史上一次非常重要的會議,與該會議相關的史實是人心代表步入第一全N人心代表人會第·次會議會場A,通過《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共同綱領》B.分析了當時國內的主要矛盾C.討論籌備新中國的問題D.通過了《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8.“在共和國建設的歷史記錄中,遼寧留下了濃重的筆墨。作為全國的重工業基地,為鞏固共和國的經濟基礎和加強共和國的國防建設作出了歷史性貢獻。”以下成就能印證材料說法的是A.武漢長江大橋建成B,中國第一輛解放牌汽車誕生C.中國第一架噴氣式殲擊機試制成功D.第一顆人造地球衛星發射成功八年歷史第2頁共8頁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