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字幕精品无码一区二区,成全视频在线播放观看方法,大伊人青草狠狠久久,亚洲一区影音先锋色资源

四川省內江市威遠中學校2024-2025學年七年級下學期期中考試歷史試題(含答案)

資源下載
  1. 二一教育資源

四川省內江市威遠中學校2024-2025學年七年級下學期期中考試歷史試題(含答案)

資源簡介

威遠中學校七年級下學期半期學情調研
歷史試題
第Ⅰ卷(選擇題 共48分)
一、選擇題(本題共24個小題,每小題2分,共48分,每小題給出的四個選項中,只有一項符合題意)
1.“隋朝在中華帝國的正午時分高調登場,卻匆忙謝幕,在中國歷史上宛如曇花般的存在”。這反映了隋王朝的特點是
A.經濟繁榮 B.政權并立 C.短暫繁榮 D.崇尚節儉
2.下表格材料共同說明了唐朝
A.政治的腐敗 B.經濟的發展 C.興盛的原因 D.中外的交流
3.唐太宗曾對大臣說:“為君之道,必須先存百姓,若損百姓以奉其身,猶割股以啖腹,腹飽而身斃。”為此他( )
A.減省刑法,并在經濟上減輕人民的負擔 B.增加科舉考試科目,鼓勵士人報考
C.進一步完善三省六部制,明確中央機構的職權及決策權 D.吸取隋亡教訓,勤于政事
4.右面是《649-760年唐朝人口統計表》,對此解讀不正確的是
A.649-755年唐朝人口數呈上升趨勢
B.唐太宗時期唐朝人口數量達到最多
C.盛世局面的出現有利于唐朝人口增長
D.755-760年人口銳減是因為安史之亂
5.唐詩內容豐富,風格多樣,具有鮮明的時代特色。下列詩句反映中外交往的是(  )
A.劍外忽傳薊北,初聞涕淚滿衣裳 B.憶昔開元全盛日,小邑猶藏萬家室
C.日本晁卿辭帝都,征帆一片繞蓬壺 D.故人西辭黃鶴樓,煙花三月下揚州
6.公元907年,朱溫建立了后梁政權,唐朝至此滅亡。公元907年是
A.公元9世紀初期 B.公元9世紀后期
C.公元10世紀初期 D.公元10世紀后期
7.右圖形勢出現的主要歷史根源是
A.藩鎮割據
B.重文輕武
C.黃巢起義
D.宦官專權
8.唐都長安約有百萬人口,其中有來自中亞、波斯、大食、新羅等地的商人、使節、留學生數千人。很多外商在西市開設貨棧,買賣貨物。這反映出()
A.唐朝政治制度完備 B.長安城布局嚴整對稱 C.唐朝民族關系和睦 D.長安是國際性大都市
9.“烽火燃,五十年,陳橋驛站披旒冕。披旒冕,定江山,杯酒之間銷兵權。”所描繪的古代帝王是
A.隋文帝 B.唐玄宗 C.宋太宗 D.宋太祖
10.唐人陳陶在《隴西行》中說:“自從貴主(指文成公主)和親后,一半胡風似漢家。”這說明文成公主入藏( )
A.使吐蕃統一了青藏高原 B.促進了民族交流與交融
C.加強了唐對吐蕃的管轄 D.使唐蕃訂立了友好盟約
11歷史漫畫詼諧幽默,耐人尋味,往往能形象地反映一定的政治內涵。下圖漫畫反映出宋朝的政治特點是
外戚專權 B.藩鎮割據
C.武將專權 D.崇文抑武
12.《文獻通考》記載: “王安石變法后,熙寧(宋神宗)十年,國家財政收入與治平(宋英宗)時相比增長了4倍……中央積蓄的錢粟,數十百巨萬,作為戶部的經費,可以支二十年之用”。此史料反映了王安石變法
A.加強對人民的控制 B.加劇土地兼并 C.增加國家財政收入 D.增強軍事力量
13.某同學制作有關遼和西夏知識點的表格,其中①②③依次填寫的內容應是
政權 建立民族 建立者 都城 建立時間
遼 ① ③ 上京 10世紀初
西夏 ② 元昊 興慶 11世紀前期
A.黨項、契丹、完顏阿骨打 B.契丹、黨項、耶律阿保機
C.蒙古、契丹、耶律阿保機 D.契丹、黨項、完顏阿骨打
14.宋遼、宋夏和議后在邊界開設“榷場”,官府和商人在此進行商品交換,互通有無。北宋每年從榷場購買數萬只羊;有一年遼發生旱災,購買了北宋官倉兩萬石粟。這說明榷場的設立
A.擴大了宋朝統治區域 B.推動了海外貿易發展
C.改變了政權并立局面 D.加強了宋遼經濟聯系
15.示意圖能夠化繁為簡,幫助我們快速梳理和掌握紛繁蕪雜的歷史知識。如圖示意圖符合歷史史實的是( )
A. B. C. D.
16.“考之前代,北方奄有中夏,必行漢法,可以長久。故后魏、遼、金能用漢法,歷年最多……”此史料認為遼、金民族政權能夠長期與宋朝并存的理由是
A.中原王朝的軟弱 B.主動學習中原文化
C.游牧民族英勇善戰 D.宋朝重文輕武
17.南宋詩人林升在《題臨安邸》中寫道: “山外青山樓外樓,西湖歌舞幾時休。暖風熏得游人醉,直把杭州作汴州。”詩人的意圖是
A.贊美杭州的繁華 B.諷刺金朝統治者醉生夢死
C.詠嘆了西湖秀色 D.諷刺南宋統治者偏安江南
18.關鍵詞檢索是歷史學習的重要方法。某同學在歷史學習中搜索了下列關鍵詞,據此判斷,該同學學習的是
精忠報國 靖康恥 郾城大戰 “莫須有”
A.蒙古滅金 B.金滅北宋 C.岳飛抗金 D.澶州之戰
19.下列中國歷史上的政權,按照建立時間的先后排序,正確的一項是()
A.北宋一西夏一遼一金 B.遼一北宋一西夏一金
C.西夏一遼一南宋一元 D.南宋一西夏一金一元
20.在蒙古族的歷史文獻《蒙古秘史》中,對12世紀的蒙古草原有這樣的描述: “有星的天旋轉著,眾百姓反了,不進自己的臥內,互相搶掠財物。”改變這一局面的人物是
A.鐵木真 B.完顏阿骨打 C.忽必烈 D.耶律阿保機
21.觀察宋元時期的政權更替圖,可知這一時期的階段特征是
A.民族關系發展 B.社會變化 C.從并立到統一 D.繁榮與開放
22.北宋范仲淹的“先天下之憂而憂,后天下之樂而樂”;南宋文天祥的“人生自古誰無死,留取丹心照汗青”,體現了中國古代知識分子
A.具有家國情懷 B.主張和而不同 C.崇尚天人合一 D.重視以人為本
23.以下圖片所反映的歷史主題是元朝
A.政治制度完善 B.民族關系和諧 C.管轄邊疆地區 D.從建立到統一
24.“將錄取的重心落到了“才”上而非“門第”上,從而將全國精英吸收到了國家管理網絡中,最大限度地擴大了統治的基礎。”這句話評價的是()
A.禪讓制 B.分封制 C.科舉制 D.郡縣制
第II卷(非選擇題 共52分)
25.閱讀材料,回答問題。(26分)
材料一:
材料二:唐太宗曾對大臣說:“為君之道,必須先存百姓……”他還經常引用古人的話:“舟所以比人君,水所以比黎庶,水能載舟,亦能覆舟”
材料三:貞觀銅牙弩,開元錦獸張。 -杜甫《復愁十二首》節選
材料四:吾宋制治,有知州,有通判,有轉運使,以大系小,絲牽繩聯,總合于上。雖其地在萬里外,方數千里,擁兵百萬,而天子一呼于殿陛間,三尺豎子,馳傳捧詔,召而歸之京師,則解印趨走,唯恐不及。
——蘇洵《嘉祐集》卷1《審勢》
(1)據所學知識,寫出圖一所示大運河開鑿的朝代和A、B、C所代表的三個地名。(8分)
(2)唐朝時期,農具的創新極大地促進了農業生產的發展,請寫出圖二所示的兩種新農具。(4分)
(3)根據材料并結合所學知識:材料二體現了唐太宗什么樣的治國思想?唐太宗曾把誰比喻為可以“知得失”的一面鏡子?(4分)
(4)閱讀材料三,按時序分別寫出該詩提到的兩個唐朝盛世的名稱和當時在位的皇帝。(8分)
(5)根據材料三,宋代在地方設置的監督機構是什么?(2分)
閱讀材料,回答問題。(16分)
圖一 圖二
材料二 (他)進入中原,建立元朝,為加強對地方的控制,以中書省分駐地方……以便直接處理政務……這是秦漢以來郡縣制的一大發展,是我國省制的開端,在我國行政區劃和地方政治制度史上占有很重要的地位。
——《中國政治制度史》
(1)寫出圖一二中A、B所代表的政權名稱及建立該政權的人物。(8分)
(2)A政權與遼簽訂了什么盟約后雙方保持了長久和平局面?B政權與金議和后雙方以哪條線作為分界線?(4分)
(3)材料四中元朝“為加強對地方的控制”創立了什么制度?在邊疆地區,元朝統治者為加強對西南地區的管理,在中央設置了專門機構。請寫出這個機構的名稱(4分)
27、閱讀材料,回答問題。(10分)
材料一
唐朝時,日本對中華文化更加向往,于630年派出第一批遣唐使,在此后200多年中,共派出遣唐使近20次。在返日留唐學生的策劃下,646年日本實行“大化改新”,以“中華化”為最高理想。 ——普通高中教科書教師教學用書《歷史》選擇性必修3 他是揚州大明寺的高僧,接受日本僧人的邀請東渡日本,前五次都因種種原因沒有成功,辛勞過度而雙目失明。但他矢志不渝,繼續進行第六次東渡,終于在754年抵達日本。他在日本傳授佛經…… ——義務教育教科書《中國歷史》七年級下冊
材料二 周邊各國以中華文明為榜樣,向隋唐派遣使者和留學生,積極學習并吸收中華文明的成果。中華典章制度、思想文學、生活方式和文化的觀念形態深刻滲入日本、朝鮮和越南,最終以中華文明為基礎、以漢字為表征形成了東亞文化圈。
——摘編自袁行霈等主編《中華文明史》第三卷答疑
材料三
文成公主 松贊干布
(1)依據材料一,寫出唐朝時中日文化交流的史事(4分)。
(2)根據材料二并結合所學指出“東亞文化圈”的特點(2分)。
(3)指出材料三反映的唐朝處理民族關系的方式,并說明該事件的作用(4分)
歷史參考答案
一、選擇題(每小題只有一個正確答案,每小題2分,共計48分)
1-5CCABC 6-10CADDB 11-15DCBDB 16-20BDCBA 21-24CACC
二、非選擇題(本大題2小題,共52分)
25.(26分)
(1)隋朝;涿郡(或北京)、余杭(或杭州)、洛陽。(8分)
(2)筒車、曲轅犁。(4分)
(3)以民為本,關注百姓(意思相近即可);魏征。(4分)
(4)貞觀之治,唐太宗(或李世民);開元盛世,唐玄宗(或李隆基)。(8分)
(5)通判(2分)
26(16分)
(1)北宋,趙匡胤(或宋太祖);南宋,趙構(或宋高宗)(8分)
(2)澶淵之盟;淮水至大散關(4分)
(3)制度:行省制度。機構:宣政院。
27(10分)
(1)史事:遣唐使來中國學習唐朝先進的制度和文化;鑒真東渡日本傳授中國文化。(4分)
(2)特點:以中華文明為基礎、以漢字為表征的東亞文化圈。(2分)
(3)方式:和親(2分)
作用:促進了唐朝與少數民族的友好往來,促進了少數民族地區經濟和社會的發展,維護了邊疆穩定。(2分)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pre id="tfb94"><li id="tfb94"></li></pre>

<bdo id="tfb94"><rt id="tfb94"></rt></bdo>
  • <menu id="tfb94"><dl id="tfb94"></dl></menu><i id="tfb94"><acronym id="tfb94"><sub id="tfb94"></sub></acronym></i>

    1. 主站蜘蛛池模板: 明光市| 富民县| 南康市| 吉木乃县| 龙里县| 贡觉县| 海林市| 女性| 盈江县| 应城市| 常熟市| 阿图什市| 沁水县| 宜宾县| 江源县| 巍山| 江孜县| 孙吴县| 固镇县| 祁连县| 遂昌县| 辰溪县| 蓝田县| 瑞丽市| 巴东县| 太康县| 肇源县| 玉山县| 运城市| 囊谦县| 南阳市| 昌吉市| 仁化县| 绥滨县| 乐都县| 通渭县| 油尖旺区| 湘西| 土默特右旗| 旬阳县| 德江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