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第1講 運動的描述北京時間2024年4月25日20時59分,搭載神舟十八號載人飛船的長征二號F遙十八運載火箭在酒泉衛星發射中心點火發射,約10分鐘后,神舟十八號載人飛船與火箭成功分離,進入預定軌道。 (1)請你創設兩個問題,一個問題飛船可以視為質點,一個問題飛船不能視為質點。你來選擇兩個不同的參考系,讓飛船分別是運動的和靜止的。 (2)發射過程飛船的位移和路程相同嗎 大小相等嗎 該過程飛船的平均速度和平均速率如何計算 (3)材料中數字分別是時間還是時刻 要估算飛船發射過程的平均加速度,還需要知道哪些信息 1.(2024·廣東廣州月考)(多選)如圖所示為某賽車賽道簡圖,賽車從A點出發,每隔相同時間依次記錄一個位置,即B、C、D、E、F。已知最大距離AB=AC=6 km,最小距離AF=2 km,BC段賽道的長度等于CD段賽道的長度。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 AB段與AC段的位移相同[B] AB段的平均速度大小是AF段的15倍[C] BC段與CD段的平均速率相等[D] CD段中間時刻的速度等于CD段的平均速度2.2023年7月12日9時00分,朱雀二號遙二液氧甲烷運載火箭在我國酒泉衛星發射中心發射成功,火箭進入預定軌道飛行,試驗任務取得成功。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 火箭的速度越大,加速度越大[B] 火箭的速度變化越大,加速度越大[C] 火箭的速度變化越快,加速度越大[D] 火箭的加速度方向總是與速度的方向相同考點一 質點 參考系 位移 路程[例1] 【質點】 在下列研究中可將運動員視為質點的是( )[A] 研究跳水運動員的入水動作[B] 研究體操運動員的空中轉體姿態[C] 研究運動員在百米比賽中的平均速度[D] 研究攀巖運動員通過某個攀巖支點的動作[拓展] 【參考系】 跳水運動員入水過程,選水面為參考系,運動員是運動的還是靜止的 2024年7月31日,我國運動員在巴黎奧運會女子雙人10米臺決賽中配合默契,動作如同“復制粘貼”,得分一路領先,以359.10分強勢摘金,在跳水過程中,若將兩名運動員看成質點,選其中一名運動員為參考系,則另一名運動員是運動的還是靜止的 [例2] 【位移和路程】 如圖所示,某人沿著傾角為45°的樓梯從一樓A位置走到了二樓B位置,如果樓梯間的寬度為L,則人的位移大小和路程分別為( )[A] 2L,L[B] 2L,(1+2)L[C] L,2L[D] L,(1+2)L對質點、參考系、位移的理解質點不同于幾何“點” 質點無大小但有質量,實際物體能否看成質點是由研究的問題決定的,而不是依據物體自身大小和形狀來判斷的參考系的“兩性” (1)任意性:參考系的選取原則上是任意的,但是為了研究方便通常選地面為參考系。 (2)同一性:比較不同物體的運動必須選同一參考系區別位移和路程的兩個關鍵點 (1)決定因素不同:位移由初、末位置決定,路程由實際的運動路徑決定。 (2)運算法則不同:位移應用平行四邊形定則運算,路程應用代數運算考點二 速度 平均速度 瞬時速度1.平均速度和瞬時速度的區別與聯系區 別 平均速度是過程量,表示物體在某段時間或某段位移內運動的平均快慢程度瞬時速度是狀態量,表示物體在某一時刻或某一位置運動的快慢聯 系 瞬時速度是運動時間Δt→0時的平均速度。公式v=中,當Δt→0時,v近似為瞬時速度2.平均速度與平均速率的比較(1)平均速度是位移與時間之比,平均速率是路程與時間之比。(2)一般情況下,平均速率大于平均速度的大小,只有在單向直線運動中,平均速率才等于平均速度的大小。3.兩個平均速度公式的使用條件v=是平均速度的定義式,適用于所有的運動,求解平均速度要找準“位移”和發生這段位移所用的“時間”;而v=只適用于勻變速直線運動。[例3] 【平均速度和瞬時速度的理解】 平潭海峽公鐵兩用大橋全長16.34 km,該大橋所處的平潭海峽是世界三大風暴海域之一,以“風大、浪高、水深、涌急”著稱。為保證安全起見,環境風速超過20 m/s 時,列車通過該橋的運行速度不能超過300 km/h,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 題目中“全長16.34 km”指的是位移大小[B] “風速超過20 m/s”“不能超過300 km/h”中所指的速度均為瞬時速度[C] “風速超過20 m/s”指的是平均速度,“不能超過300 km/h”指的是瞬時速度[D] 假設某火車通過該大橋所用時間為0.08 h,則平均速度約為204 km/h[例4] 【平均速度和瞬時速度的計算】 (2024·四川成都期中)(多選)運動員進行“折返跑”訓練,從A點沿直線跑到B點,又從B點沿原路返回A點,A、B兩點直線距離為50 m,總用時20 s,下列對運動員在整個運動過程中的描述正確的是( )[A] 位移大小為100 m[B] 路程為100 m[C] 平均速度大小為5 m/s[D] 平均速率為5 m/s考點三 加速度1.速度、速度變化量和加速度的對比 比較 項目 速度 速度變化量 加速度物理 意義 描述物體運動快慢和方向的物理量 描述物體速度變化的物理量,是過程量 描述物體速度變化快慢的物理量定義式 v= Δv=v-v0 a==決定 因素 在任一時刻的速度v的大小由v0、a、Δt決定 由Δv=aΔt知,Δv由a與Δt決定 由a=知,a由F、m決定方向 與位移方向相同 與加速度方向相同 由F的方向決定,而與v0、v的方向無關,與Δv同向2.對加速度大小和方向的進一步理解[例5] 【加速度的理解】 下列幾種運動中,實際不可能存在的是( )[A] 物體的速率不變,但加速度不為零[B] 物體的速度越來越小,加速度越來越大[C] 物體的加速度越來越小,速度越來越大[D] 物體的加速度不變(不為零),速度也保持不變[例6] 【加速度的計算】 在蹦床比賽過程中,某運動員從高處自由落下,以大小為8 m/s的豎直速度著網,與網作用后,沿著豎直方向以大小為10 m/s的速度彈回,已知運動員與網接觸的時間Δt=1.0 s,那么運動員在與網接觸的這段時間內加速度的大小和方向分別為( )[A] 2.0 m/s2,豎直向下[B] 8.0 m/s2,豎直向上[C] 10.0 m/s2,豎直向下[D] 18.0 m/s2,豎直向上(滿分:60分)對點1.質點 參考系 位移 路程1.(4分)(2024·湖北孝昌三模)如圖所示是我國某型號空中加油機給兩架戰機同時加油的瞬間,則( )[A] 研究加油問題時,加油機可視為質點[B] 加油過程中,加油機的慣性越來越大[C] 以加油機為參考系,兩架戰機是運動的[D] 以某架戰機為參考系,加油機和另一架戰機都是靜止的2.(4分)如圖所示,橋式起重機主要由可移動“橋架”“小車”和固定“軌道”三部分組成。在某次作業中橋架沿軌道單向移動了8 m,小車在橋架上單向移動了6 m。該次作業中小車相對地面的位移大小為( )[A] 6 m [B] 8 m[C] 10 m [D] 14 m3.(4分)(2024·福建莆田模擬)2023年5月28日上午10時32分,國產大飛機C919迎來商業首飛,標志著中國具備了自主研制大型客機的能力。某次該大飛機在機場直跑道由靜止開始加速,用時30 s經過2 100 m起飛,又經過20 s達到離地高度400 m 處。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 10時32分和30 s都是指時刻[B] 大飛機在直跑道上的平均速度為70 m/s[C] 大飛機離地起飛時的瞬時速度為70 m/s[D] 大飛機開始運動50 s內的位移是2 500 m4.(4分)(2024·吉林長春模擬)如圖,齊齊哈爾到長春的直線距離約為400 km。某旅客乘高鐵從齊齊哈爾出發經哈爾濱到達長春,總里程約為525 km,用時為2.5 h。則在整個行程中該旅客( )[A] 位移大小約為525 km,平均速度大小約為160 km/h[B] 位移大小約為400 km,平均速度大小約為160 km/h[C] 位移大小約為525 km,平均速度大小約為210 km/h[D] 位移大小約為400 km,平均速度大小約為210 km/h5.(4分)(2024·河北張家口模擬)如圖為太極練功場示意圖,半徑為R的圓形場地由“陽魚(白色)”和“陰魚(深色)”構成,O點為場地圓心。其內部由兩個圓心分別為O1和O2的半圓弧分隔。某人從A點出發沿“陽魚”和“陰魚”分界線走到B點,用時為t,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 t指的是走到B點的時刻[B] 此人的位移為πR[C] 此人的平均速度為[D] 此人的平均速率為6.(4分)某些汽車品牌會在尾部標明車輛啟動加速度,例如55 TFSI(如圖),其啟動加速度約為0.55g,即5.5 m/s2,如果一輛純電動汽車從0加速到100 km/h需要1.9 s,那么它的尾部該標寫的數字約為( )[A] 100 [B] 120 [C] 150 [D] 1807.(6分)(多選)一物體做勻變速直線運動,某時刻速度大小為5 m/s,1 s后速度大小變為8 m/s,則關于該物體的加速度的說法可能正確的是( )[A] 加速度的大小為3 m/s2,方向與初速度的方向相反[B] 加速度的大小為3 m/s2,方向與初速度的方向相同[C] 加速度的大小為13 m/s2,方向與初速度的方向相反[D] 加速度的大小為13 m/s2,方向與初速度的方向相同8.(4分)如圖所示,為了測量氣墊導軌上滑塊的加速度,滑塊上安裝了寬度為d=0.5 cm的遮光板。滑塊向右做勻加速直線運動,依次通過兩個光電門A和B。光電門上的黑點處有極細的激光束,從遮光板擋住光束時開始計時,不擋光束時停止計時。現記錄了遮光板通過第一個光電門所用的時間為Δt1=0.050 s,通過第二個光電門所用的時間為Δt2=0.010 s,滑塊從A到B經歷的時間為Δt3=0.50 s,則滑塊的加速度大小應為( )[A] 0.67 m/s2 [B] 0.74 m/s2[C] 0.80 m/s2 [D] 1.20 m/s9.(4分)(2024·浙江杭州階段練習)火箭發射時,速度能在10 s內由0增加到100 m/s;汽車以30 m/s的速度行駛,急剎車時能在2.5 s內停下來,規定初速度的方向為正方向,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 10 s內火箭的速度變化量為10 m/s[B] 2.5 s內汽車的速度變化量為-30 m/s[C] 火箭的速度變化比汽車的快[D] 火箭的加速度比汽車的加速度大10.(6分)(2024·陜西渭南質檢)(多選)一段高速公路上限速120 km/h,為監控車輛是否超速,設置了一些“電子警察”系統,其工作原理如圖所示:路面下,距離L埋設兩個傳感器線圈A和B,當有車輛經過線圈正上方時,傳感器能向數據采集器發出一個電信號;若有一輛汽車(在本題中可看作質點)經過該路段,兩傳感器先后向數據采集器發送信號,時間間隔為Δt,經微型計算機處理后得出該車的速度。若超速,則計算機將控制架設在路面上方的照相機C對汽車拍照,留下違法證據。根據以上信息,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 計算汽車速度的表達式v=[B] 計算汽車速度的表達式v=[C] 若L=8 m,Δt=0.2 s,照相機將會拍照[D] 若L=8 m,Δt=0.3 s,照相機將會拍照11.(16分)(2024·江蘇連云港月考)如圖所示是用運動傳感器測小車速度的示意圖,這個系統由A、B兩個小盒組成,A盒裝有紅外線發射器和超聲波發射器,B盒裝有紅外線接收器和超聲波接收器,A盒被固定在向右勻速運動的小車上,測量時A向B同時發射一個紅外線脈沖和一個超聲波脈沖,B盒接收到紅外線脈沖時開始計時,接收到超聲波脈沖時停止計時,若兩者的時間差為t1,空氣中的聲速為v0。(紅外線的傳播時間可以忽略)(1)求開始計時時A與B之間的距離x1;(2)經過Δt時間后,A再次同時發射一個紅外線脈沖和一個超聲波脈沖,此次B接收的時間差為t2,求A兩次發射過程中,小車運動的距離Δx及小車運動的速度v的大小。第1講 運動的描述(解析版)1.(2024·廣東廣州月考)(多選)如圖所示為某賽車賽道簡圖,賽車從A點出發,每隔相同時間依次記錄一個位置,即B、C、D、E、F。已知最大距離AB=AC=6 km,最小距離AF=2 km,BC段賽道的長度等于CD段賽道的長度。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 AB段與AC段的位移相同[B] AB段的平均速度大小是AF段的15倍[C] BC段與CD段的平均速率相等[D] CD段中間時刻的速度等于CD段的平均速度【答案】 BC2.2023年7月12日9時00分,朱雀二號遙二液氧甲烷運載火箭在我國酒泉衛星發射中心發射成功,火箭進入預定軌道飛行,試驗任務取得成功。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 火箭的速度越大,加速度越大[B] 火箭的速度變化越大,加速度越大[C] 火箭的速度變化越快,加速度越大[D] 火箭的加速度方向總是與速度的方向相同【答案】 C考點一 質點 參考系 位移 路程[例1] 【質點】 在下列研究中可將運動員視為質點的是( )[A] 研究跳水運動員的入水動作[B] 研究體操運動員的空中轉體姿態[C] 研究運動員在百米比賽中的平均速度[D] 研究攀巖運動員通過某個攀巖支點的動作【答案】 C【解析】 研究跳水運動員的入水動作時,運動員的形狀和大小對所研究問題的影響不能忽略,此時運動員不能視為質點,故A錯誤;研究體操運動員的空中轉體姿態時,運動員的形狀和大小對所研究問題的影響不能忽略,此時運動員不能視為質點,故B錯誤;研究運動員在百米比賽中的平均速度時,運動員的形狀和大小對所研究問題的影響能夠忽略,此時運動員能視為質點,故C正確;研究攀巖運動員通過某個攀巖支點的動作時,運動員的形狀和大小對所研究問題的影響不能忽略,此時運動員不能視為質點,故D錯誤。[拓展] 【參考系】 跳水運動員入水過程,選水面為參考系,運動員是運動的還是靜止的 2024年7月31日,我國運動員在巴黎奧運會女子雙人10米臺決賽中配合默契,動作如同“復制粘貼”,得分一路領先,以359.10分強勢摘金,在跳水過程中,若將兩名運動員看成質點,選其中一名運動員為參考系,則另一名運動員是運動的還是靜止的 【答案】 運動的 靜止的[例2] 【位移和路程】 如圖所示,某人沿著傾角為45°的樓梯從一樓A位置走到了二樓B位置,如果樓梯間的寬度為L,則人的位移大小和路程分別為( )[A] 2L,L[B] 2L,(1+2)L[C] L,2L[D] L,(1+2)L【答案】 D【解析】 根據幾何關系可知,由A到B的位移大小為=L,路程為L+2=(1+2)L。對質點、參考系、位移的理解質點不同于幾何“點” 質點無大小但有質量,實際物體能否看成質點是由研究的問題決定的,而不是依據物體自身大小和形狀來判斷的參考系的“兩性” (1)任意性:參考系的選取原則上是任意的,但是為了研究方便通常選地面為參考系。 (2)同一性:比較不同物體的運動必須選同一參考系區別位移和路程的兩個關鍵點 (1)決定因素不同:位移由初、末位置決定,路程由實際的運動路徑決定。 (2)運算法則不同:位移應用平行四邊形定則運算,路程應用代數運算考點二 速度 平均速度 瞬時速度1.平均速度和瞬時速度的區別與聯系區 別 平均速度是過程量,表示物體在某段時間或某段位移內運動的平均快慢程度瞬時速度是狀態量,表示物體在某一時刻或某一位置運動的快慢聯 系 瞬時速度是運動時間Δt→0時的平均速度。公式v=中,當Δt→0時,v近似為瞬時速度2.平均速度與平均速率的比較(1)平均速度是位移與時間之比,平均速率是路程與時間之比。(2)一般情況下,平均速率大于平均速度的大小,只有在單向直線運動中,平均速率才等于平均速度的大小。3.兩個平均速度公式的使用條件v=是平均速度的定義式,適用于所有的運動,求解平均速度要找準“位移”和發生這段位移所用的“時間”;而v=只適用于勻變速直線運動。[例3] 【平均速度和瞬時速度的理解】 平潭海峽公鐵兩用大橋全長16.34 km,該大橋所處的平潭海峽是世界三大風暴海域之一,以“風大、浪高、水深、涌急”著稱。為保證安全起見,環境風速超過20 m/s 時,列車通過該橋的運行速度不能超過300 km/h,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 題目中“全長16.34 km”指的是位移大小[B] “風速超過20 m/s”“不能超過300 km/h”中所指的速度均為瞬時速度[C] “風速超過20 m/s”指的是平均速度,“不能超過300 km/h”指的是瞬時速度[D] 假設某火車通過該大橋所用時間為0.08 h,則平均速度約為204 km/h【答案】 B【解析】 題目中“全長16.34 km”指的是該大橋的長度,指路程大小,A錯誤;“風速超過20 m/s”“不能超過300 km/h”中均指的是某一時刻的速度,均為瞬時速度,B正確,C錯誤;由于不清楚題目中所述的通過大橋的位移,所以無法計算平均速度,D錯誤。[例4] 【平均速度和瞬時速度的計算】 (2024·四川成都期中)(多選)運動員進行“折返跑”訓練,從A點沿直線跑到B點,又從B點沿原路返回A點,A、B兩點直線距離為50 m,總用時20 s,下列對運動員在整個運動過程中的描述正確的是( )[A] 位移大小為100 m[B] 路程為100 m[C] 平均速度大小為5 m/s[D] 平均速率為5 m/s【答案】 BD【解析】 由于初、末位置都在A點,所以運動員在整個運動過程中的位移大小為0,則平均速度大小為==0,故A、C錯誤;運動員在整個運動過程中的路程為s=50 m+50 m=100 m,則平均速率為v== m/s=5 m/s,故B、D正確。考點三 加速度1.速度、速度變化量和加速度的對比 比較 項目 速度 速度變化量 加速度物理 意義 描述物體運動快慢和方向的物理量 描述物體速度變化的物理量,是過程量 描述物體速度變化快慢的物理量定義式 v= Δv=v-v0 a==決定 因素 在任一時刻的速度v的大小由v0、a、Δt決定 由Δv=aΔt知,Δv由a與Δt決定 由a=知,a由F、m決定方向 與位移方向相同 與加速度方向相同 由F的方向決定,而與v0、v的方向無關,與Δv同向2.對加速度大小和方向的進一步理解[例5] 【加速度的理解】 下列幾種運動中,實際不可能存在的是( )[A] 物體的速率不變,但加速度不為零[B] 物體的速度越來越小,加速度越來越大[C] 物體的加速度越來越小,速度越來越大[D] 物體的加速度不變(不為零),速度也保持不變【答案】 D【解析】 物體的速率不變,但加速度不為零是可能的,例如勻速圓周運動,故A可能,不符合題意;若物體做加速度增大的減速運動,則加速度越來越大,速度越來越小,故B可能,不符合題意;若物體做加速度減小的加速運動,則加速度越來越小,速度越來越大,故C可能,不符合題意;若加速度不為零,則速度一定發生變化,故D不可能,符合題意。[例6] 【加速度的計算】 在蹦床比賽過程中,某運動員從高處自由落下,以大小為8 m/s的豎直速度著網,與網作用后,沿著豎直方向以大小為10 m/s的速度彈回,已知運動員與網接觸的時間Δt=1.0 s,那么運動員在與網接觸的這段時間內加速度的大小和方向分別為( )[A] 2.0 m/s2,豎直向下[B] 8.0 m/s2,豎直向上[C] 10.0 m/s2,豎直向下[D] 18.0 m/s2,豎直向上【答案】 D【解析】 規定豎直向下為正方向,v1方向與正方向相同,v2方向與正方向相反,根據加速度定義式得a== m/s2=-18 m/s2,負號表示與正方向相反,即加速度方向豎直向上。(滿分:60分)對點1.質點 參考系 位移 路程1.(4分)(2024·湖北孝昌三模)如圖所示是我國某型號空中加油機給兩架戰機同時加油的瞬間,則( )[A] 研究加油問題時,加油機可視為質點[B] 加油過程中,加油機的慣性越來越大[C] 以加油機為參考系,兩架戰機是運動的[D] 以某架戰機為參考系,加油機和另一架戰機都是靜止的【答案】 D【解析】 研究加油問題時,加油機的形狀和大小對所研究的問題的影響不能忽略,因此研究加油問題時,加油機不能視為質點,A錯誤;物體的慣性大小由質量決定,加油過程中,加油機的質量減小,則其慣性減小,B錯誤;為了確保安全,加油過程中,加油機和另外兩架戰機三者的相對位置需要保持不變,則以加油機為參考系,兩架戰機是靜止的,以某架戰機為參考系,加油機和另一架戰機也都是靜止的,C錯誤,D正確。2.(4分)如圖所示,橋式起重機主要由可移動“橋架”“小車”和固定“軌道”三部分組成。在某次作業中橋架沿軌道單向移動了8 m,小車在橋架上單向移動了6 m。該次作業中小車相對地面的位移大小為( )[A] 6 m [B] 8 m[C] 10 m [D] 14 m【答案】 C【解析】 該次作業中小車相對地面的位移大小為x== m=10 m。對點2.速度 平均速度 瞬時速度3.(4分)(2024·福建莆田模擬)2023年5月28日上午10時32分,國產大飛機C919迎來商業首飛,標志著中國具備了自主研制大型客機的能力。某次該大飛機在機場直跑道由靜止開始加速,用時30 s經過2 100 m起飛,又經過20 s達到離地高度400 m 處。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 10時32分和30 s都是指時刻[B] 大飛機在直跑道上的平均速度為70 m/s[C] 大飛機離地起飛時的瞬時速度為70 m/s[D] 大飛機開始運動50 s內的位移是2 500 m【答案】 B【解析】 10時32分指的是時刻,30 s指的是時間間隔,故A錯誤;大飛機在直跑道上的平均速度v== m/s=70 m/s,故B正確;根據題意無法求出大飛機離地起飛時的瞬時速度,故C錯誤;大飛機開始運動50 s內的運行軌跡不是單方向的直線運動,故位移x′≠2 100 m+400 m=2 500 m,故D錯誤。4.(4分)(2024·吉林長春模擬)如圖,齊齊哈爾到長春的直線距離約為400 km。某旅客乘高鐵從齊齊哈爾出發經哈爾濱到達長春,總里程約為525 km,用時為2.5 h。則在整個行程中該旅客( )[A] 位移大小約為525 km,平均速度大小約為160 km/h[B] 位移大小約為400 km,平均速度大小約為160 km/h[C] 位移大小約為525 km,平均速度大小約為210 km/h[D] 位移大小約為400 km,平均速度大小約為210 km/h【答案】 B【解析】 位移是起點到終點的有向線段,則在整個行程中該旅客位移大小約為400 km,平均速度大小約為v== km/h=160 km/h。故選B。5.(4分)(2024·河北張家口模擬)如圖為太極練功場示意圖,半徑為R的圓形場地由“陽魚(白色)”和“陰魚(深色)”構成,O點為場地圓心。其內部由兩個圓心分別為O1和O2的半圓弧分隔。某人從A點出發沿“陽魚”和“陰魚”分界線走到B點,用時為t,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 t指的是走到B點的時刻[B] 此人的位移為πR[C] 此人的平均速度為[D] 此人的平均速率為【答案】 C【解析】 t指的是此人從A點走到B點的時間間隔,為時間,A錯誤;位移大小指的是從初位置指向末位置的有向線段的長度,則此人的位移為2R,B錯誤;此人的平均速度為v==,C正確;此人的路程為πR,則平均速率v′=,D錯誤。對點3.加速度6.(4分)某些汽車品牌會在尾部標明車輛啟動加速度,例如55 TFSI(如圖),其啟動加速度約為0.55g,即5.5 m/s2,如果一輛純電動汽車從0加速到100 km/h需要1.9 s,那么它的尾部該標寫的數字約為( )[A] 100 [B] 120 [C] 150 [D] 180【答案】 C【解析】 加速度大小為a== m/s2≈15 m/s2,尾部該標寫的數字約為150。7.(6分)(多選)一物體做勻變速直線運動,某時刻速度大小為5 m/s,1 s后速度大小變為8 m/s,則關于該物體的加速度的說法可能正確的是( )[A] 加速度的大小為3 m/s2,方向與初速度的方向相反[B] 加速度的大小為3 m/s2,方向與初速度的方向相同[C] 加速度的大小為13 m/s2,方向與初速度的方向相反[D] 加速度的大小為13 m/s2,方向與初速度的方向相同【答案】 BC【解析】 以初速度的方向為正方向,若初、末速度方向相同,加速度a== m/s2=3 m/s2,A錯誤,B正確;若初、末速度方向相反,加速度a== m/s2=-13 m/s2,負號表示加速度方向與初速度的方向相反,C正確,D錯誤。8.(4分)如圖所示,為了測量氣墊導軌上滑塊的加速度,滑塊上安裝了寬度為d=0.5 cm的遮光板。滑塊向右做勻加速直線運動,依次通過兩個光電門A和B。光電門上的黑點處有極細的激光束,從遮光板擋住光束時開始計時,不擋光束時停止計時。現記錄了遮光板通過第一個光電門所用的時間為Δt1=0.050 s,通過第二個光電門所用的時間為Δt2=0.010 s,滑塊從A到B經歷的時間為Δt3=0.50 s,則滑塊的加速度大小應為( )[A] 0.67 m/s2 [B] 0.74 m/s2[C] 0.80 m/s2 [D] 1.20 m/s2【答案】 C【解析】 遮光板通過第一個光電門的速度大小為v1== m/s=0.1 m/s,遮光板通過第二個光電門的速度大小為v2== m/s=0.5 m/s,因此滑塊的加速度大小為a== m/s2=0.80 m/s2,C正確。9.(4分)(2024·浙江杭州階段練習)火箭發射時,速度能在10 s內由0增加到100 m/s;汽車以30 m/s的速度行駛,急剎車時能在2.5 s內停下來,規定初速度的方向為正方向,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 10 s內火箭的速度變化量為10 m/s[B] 2.5 s內汽車的速度變化量為-30 m/s[C] 火箭的速度變化比汽車的快[D] 火箭的加速度比汽車的加速度大【答案】 B【解析】 10 s內火箭的速度變化量為Δv1=v1-v01=100 m/s-0=100 m/s,故A錯誤;2.5 s內汽車的速度變化量為Δv2=v2-v02=0-30 m/s=-30 m/s,故B正確;火箭的加速度大小為a1== m/s2=10 m/s2,汽車的加速度大小為a=||= m/s2=12 m/s2,則火箭的加速度比汽車的加速度小,所以火箭的速度變化比汽車的慢,故C、D錯誤。10.(6分)(2024·陜西渭南質檢)(多選)一段高速公路上限速120 km/h,為監控車輛是否超速,設置了一些“電子警察”系統,其工作原理如圖所示:路面下,距離L埋設兩個傳感器線圈A和B,當有車輛經過線圈正上方時,傳感器能向數據采集器發出一個電信號;若有一輛汽車(在本題中可看作質點)經過該路段,兩傳感器先后向數據采集器發送信號,時間間隔為Δt,經微型計算機處理后得出該車的速度。若超速,則計算機將控制架設在路面上方的照相機C對汽車拍照,留下違法證據。根據以上信息,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 計算汽車速度的表達式v=[B] 計算汽車速度的表達式v=[C] 若L=8 m,Δt=0.2 s,照相機將會拍照[D] 若L=8 m,Δt=0.3 s,照相機將會拍照【答案】 AC【解析】 計算汽車速度的原理是利用短時間內的平均速度來代替瞬時速度,故汽車速度的表達式為v=,A正確,B錯誤;若L=8 m,Δt=0.2 s,則汽車的速度v==40 m/s=144 km/h>120 km/h,超速,照相機將會拍照,C正確;若L=8 m,Δt=0.3 s,則汽車的速度v==96 km/h<120 km/h,未超速,照相機不會拍照,D錯誤。11.(16分)(2024·江蘇連云港月考)如圖所示是用運動傳感器測小車速度的示意圖,這個系統由A、B兩個小盒組成,A盒裝有紅外線發射器和超聲波發射器,B盒裝有紅外線接收器和超聲波接收器,A盒被固定在向右勻速運動的小車上,測量時A向B同時發射一個紅外線脈沖和一個超聲波脈沖,B盒接收到紅外線脈沖時開始計時,接收到超聲波脈沖時停止計時,若兩者的時間差為t1,空氣中的聲速為v0。(紅外線的傳播時間可以忽略)(1)求開始計時時A與B之間的距離x1;(2)經過Δt時間后,A再次同時發射一個紅外線脈沖和一個超聲波脈沖,此次B接收的時間差為t2,求A兩次發射過程中,小車運動的距離Δx及小車運動的速度v的大小。【答案】 (1)v0t1 (2)v0(t2-t1) 【解析】 (1)依題意,由于紅外線的傳播時間可以忽略,可得開始計時時A、B間的距離為x1=v0t1。(2)進行第二次測量時,A、B間的距離為x2=v0t2,則小車運動的距離Δx=x2-x1=v0(t2-t1),A兩次發射脈沖的時間間隔為Δt,即為小車運動Δx所用的時間,則小車運動的速度為v=,解得v=。(共52張PPT)高中總復習·物理第1講 運動的描述情境導思北京時間2024年4月25日20時59分,搭載神舟十八號載人飛船的長征二號F遙十八運載火箭在酒泉衛星發射中心點火發射,約10分鐘后,神舟十八號載人飛船與火箭成功分離,進入預定軌道。(1)請你創設兩個問題,一個問題飛船可以視為質點,一個問題飛船不能視為質點。你來選擇兩個不同的參考系,讓飛船分別是運動的和靜止的。(2)發射過程飛船的位移和路程相同嗎 大小相等嗎 該過程飛船的平均速度和平均速率如何計算 (3)材料中數字分別是時間還是時刻 要估算飛船發射過程的平均加速度,還需要知道哪些信息 知識構建小題試做1.(2024·廣東廣州月考)(多選)如圖所示為某賽車賽道簡圖,賽車從A點出發,每隔相同時間依次記錄一個位置,即B、C、D、E、F。已知最大距離AB=AC=6 km,最小距離AF=2 km,BC段賽道的長度等于CD段賽道的長度。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 AB段與AC段的位移相同[B] AB段的平均速度大小是AF段的15倍[C] BC段與CD段的平均速率相等[D] CD段中間時刻的速度等于CD段的平均速度BC小題試做2.2023年7月12日9時00分,朱雀二號遙二液氧甲烷運載火箭在我國酒泉衛星發射中心發射成功,火箭進入預定軌道飛行,試驗任務取得成功。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 火箭的速度越大,加速度越大[B] 火箭的速度變化越大,加速度越大[C] 火箭的速度變化越快,加速度越大[D] 火箭的加速度方向總是與速度的方向相同C高中總復習·物理考點一質點 參考系 位移 路程[例1] 【質點】 在下列研究中可將運動員視為質點的是( )[A] 研究跳水運動員的入水動作[B] 研究體操運動員的空中轉體姿態[C] 研究運動員在百米比賽中的平均速度[D] 研究攀巖運動員通過某個攀巖支點的動作C【解析】 研究跳水運動員的入水動作時,運動員的形狀和大小對所研究問題的影響不能忽略,此時運動員不能視為質點,故A錯誤;研究體操運動員的空中轉體姿態時,運動員的形狀和大小對所研究問題的影響不能忽略,此時運動員不能視為質點,故B錯誤;研究運動員在百米比賽中的平均速度時,運動員的形狀和大小對所研究問題的影響能夠忽略,此時運動員能視為質點,故C正確;研究攀巖運動員通過某個攀巖支點的動作時,運動員的形狀和大小對所研究問題的影響不能忽略,此時運動員不能視為質點,故D錯誤。[拓展] 【參考系】 跳水運動員入水過程,選水面為參考系,運動員是運動的還是靜止的 2024年7月31日,我國運動員在巴黎奧運會女子雙人10米臺決賽中配合默契,動作如同“復制粘貼”,得分一路領先,以359.10分強勢摘金,在跳水過程中,若將兩名運動員看成質點,選其中一名運動員為參考系,則另一名運動員是運動的還是靜止的 【答案】 運動的 靜止的[例2] 【位移和路程】 如圖所示,某人沿著傾角為45°的樓梯從一樓A位置走到了二樓B位置,如果樓梯間的寬度為L,則人的位移大小和路程分別為( )D方法點撥對質點、參考系、位移的理解質點不同于幾何“點” 質點無大小但有質量,實際物體能否看成質點是由研究的問題決定的,而不是依據物體自身大小和形狀來判斷的參考系的“兩性” (1)任意性:參考系的選取原則上是任意的,但是為了研究方便通常選地面為參考系。(2)同一性:比較不同物體的運動必須選同一參考系區別位移和路程的兩個關鍵點 (1)決定因素不同:位移由初、末位置決定,路程由實際的運動路徑決定。(2)運算法則不同:位移應用平行四邊形定則運算,路程應用代數運算高中總復習·物理考點二速度 平均速度 瞬時速度1.平均速度和瞬時速度的區別與聯系2.平均速度與平均速率的比較(1)平均速度是位移與時間之比,平均速率是路程與時間之比。(2)一般情況下,平均速率大于平均速度的大小,只有在單向直線運動中,平均速率才等于平均速度的大小。3.兩個平均速度公式的使用條件[例3] 【平均速度和瞬時速度的理解】 平潭海峽公鐵兩用大橋全長16.34 km,該大橋所處的平潭海峽是世界三大風暴海域之一,以“風大、浪高、水深、涌急”著稱。為保證安全起見,環境風速超過20 m/s 時,列車通過該橋的運行速度不能超過300 km/h,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 題目中“全長16.34 km”指的是位移大小[B] “風速超過20 m/s”“不能超過300 km/h”中所指的速度均為瞬時速度[C] “風速超過20 m/s”指的是平均速度,“不能超過300 km/h”指的是瞬時速度[D] 假設某火車通過該大橋所用時間為0.08 h,則平均速度約為204 km/hB【解析】 題目中“全長16.34 km”指的是該大橋的長度,指路程大小,A錯誤;“風速超過20 m/s”“不能超過300 km/h”中均指的是某一時刻的速度,均為瞬時速度,B正確,C錯誤;由于不清楚題目中所述的通過大橋的位移,所以無法計算平均速度,D錯誤。[例4] 【平均速度和瞬時速度的計算】 (2024·四川成都期中)(多選)運動員進行“折返跑”訓練,從A點沿直線跑到B點,又從B點沿原路返回A點,A、B兩點直線距離為50 m,總用時20 s,下列對運動員在整個運動過程中的描述正確的是( )[A] 位移大小為100 m[B] 路程為100 m[C] 平均速度大小為5 m/s[D] 平均速率為5 m/sBD高中總復習·物理考點三加速度1.速度、速度變化量和加速度的對比2.對加速度大小和方向的進一步理解[例5] 【加速度的理解】 下列幾種運動中,實際不可能存在的是( )[A] 物體的速率不變,但加速度不為零[B] 物體的速度越來越小,加速度越來越大[C] 物體的加速度越來越小,速度越來越大[D] 物體的加速度不變(不為零),速度也保持不變D【解析】 物體的速率不變,但加速度不為零是可能的,例如勻速圓周運動,故A可能,不符合題意;若物體做加速度增大的減速運動,則加速度越來越大,速度越來越小,故B可能,不符合題意;若物體做加速度減小的加速運動,則加速度越來越小,速度越來越大,故C可能,不符合題意;若加速度不為零,則速度一定發生變化,故D不可能,符合題意。[例6] 【加速度的計算】 在蹦床比賽過程中,某運動員從高處自由落下,以大小為8 m/s的豎直速度著網,與網作用后,沿著豎直方向以大小為10 m/s的速度彈回,已知運動員與網接觸的時間Δt=1.0 s,那么運動員在與網接觸的這段時間內加速度的大小和方向分別為( )[A] 2.0 m/s2,豎直向下[B] 8.0 m/s2,豎直向上[C] 10.0 m/s2,豎直向下[D] 18.0 m/s2,豎直向上D高中總復習·物理(滿分:60分)課時鞏固基礎對點練對點1.質點 參考系 位移 路程1.(4分)(2024·湖北孝昌三模)如圖所示是我國某型號空中加油機給兩架戰機同時加油的瞬間,則( )[A] 研究加油問題時,加油機可視為質點[B] 加油過程中,加油機的慣性越來越大[C] 以加油機為參考系,兩架戰機是運動的[D] 以某架戰機為參考系,加油機和另一架戰機都是靜止的D【解析】 研究加油問題時,加油機的形狀和大小對所研究的問題的影響不能忽略,因此研究加油問題時,加油機不能視為質點,A錯誤;物體的慣性大小由質量決定,加油過程中,加油機的質量減小,則其慣性減小,B錯誤;為了確保安全,加油過程中,加油機和另外兩架戰機三者的相對位置需要保持不變,則以加油機為參考系,兩架戰機是靜止的,以某架戰機為參考系,加油機和另一架戰機也都是靜止的,C錯誤,D正確。2.(4分)如圖所示,橋式起重機主要由可移動“橋架”“小車”和固定“軌道”三部分組成。在某次作業中橋架沿軌道單向移動了8 m,小車在橋架上單向移動了6 m。該次作業中小車相對地面的位移大小為( )[A] 6 m [B] 8 m[C] 10 m [D] 14 mC對點2.速度 平均速度 瞬時速度3.(4分)(2024·福建莆田模擬)2023年5月28日上午10時32分,國產大飛機C919迎來商業首飛,標志著中國具備了自主研制大型客機的能力。某次該大飛機在機場直跑道由靜止開始加速,用時30 s經過2 100 m起飛,又經過20 s達到離地高度400 m 處。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 10時32分和30 s都是指時刻[B] 大飛機在直跑道上的平均速度為70 m/s[C] 大飛機離地起飛時的瞬時速度為70 m/s[D] 大飛機開始運動50 s內的位移是2 500 mB4.(4分)(2024·吉林長春模擬)如圖,齊齊哈爾到長春的直線距離約為400 km。某旅客乘高鐵從齊齊哈爾出發經哈爾濱到達長春,總里程約為525 km,用時為2.5 h。則在整個行程中該旅客( )[A] 位移大小約為525 km,平均速度大小約為160 km/h[B] 位移大小約為400 km,平均速度大小約為160 km/h[C] 位移大小約為525 km,平均速度大小約為210 km/h[D] 位移大小約為400 km,平均速度大小約為210 km/hB5.(4分)(2024·河北張家口模擬)如圖為太極練功場示意圖,半徑為R的圓形場地由“陽魚(白色)”和“陰魚(深色)”構成,O點為場地圓心。其內部由兩個圓心分別為O1和O2的半圓弧分隔。某人從A點出發沿“陽魚”和“陰魚”分界線走到B點,用時為t,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C對點3.加速度6.(4分)某些汽車品牌會在尾部標明車輛啟動加速度,例如55 TFSI(如圖),其啟動加速度約為0.55g,即5.5 m/s2,如果一輛純電動汽車從0加速到100 km/h需要1.9 s,那么它的尾部該標寫的數字約為( )[A] 100 [B] 120 [C] 150 [D] 180C7.(6分)(多選)一物體做勻變速直線運動,某時刻速度大小為5 m/s,1 s后速度大小變為8 m/s,則關于該物體的加速度的說法可能正確的是( )[A] 加速度的大小為3 m/s2,方向與初速度的方向相反[B] 加速度的大小為3 m/s2,方向與初速度的方向相同[C] 加速度的大小為13 m/s2,方向與初速度的方向相反[D] 加速度的大小為13 m/s2,方向與初速度的方向相同BC8.(4分)如圖所示,為了測量氣墊導軌上滑塊的加速度,滑塊上安裝了寬度為d=0.5 cm的遮光板。滑塊向右做勻加速直線運動,依次通過兩個光電門A和B。光電門上的黑點處有極細的激光束,從遮光板擋住光束時開始計時,不擋光束時停止計時。現記錄了遮光板通過第一個光電門所用的時間為Δt1=0.050 s,通過第二個光電門所用的時間為Δt2=0.010 s,滑塊從A到B經歷的時間為Δt3=0.50 s,則滑塊的加速度大小應為( )[A] 0.67 m/s2 [B] 0.74 m/s2[C] 0.80 m/s2 [D] 1.20 m/s2C9.(4分)(2024·浙江杭州階段練習)火箭發射時,速度能在10 s內由0增加到100 m/s;汽車以30 m/s的速度行駛,急剎車時能在2.5 s內停下來,規定初速度的方向為正方向,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 10 s內火箭的速度變化量為10 m/s[B] 2.5 s內汽車的速度變化量為-30 m/s[C] 火箭的速度變化比汽車的快[D] 火箭的加速度比汽車的加速度大綜合提升練B10.(6分)(2024·陜西渭南質檢)(多選)一段高速公路上限速120 km/h,為監控車輛是否超速,設置了一些“電子警察”系統,其工作原理如圖所示:路面下,距離L埋設兩個傳感器線圈A和B,當有車輛經過線圈正上方時,傳感器能向數據采集器發出一個電信號;若有一輛汽車(在本題中可看作質點)經過該路段,兩傳感器先后向數據采集器發送信號,時間間隔為Δt,經微型計算機處理后得出該車的速度。若超速,則計算機將控制架設在路面上方的照相機C對汽車拍照,留下違法證據。根據以上信息,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C11.(16分)(2024·江蘇連云港月考)如圖所示是用運動傳感器測小車速度的示意圖,這個系統由A、B兩個小盒組成,A盒裝有紅外線發射器和超聲波發射器,B盒裝有紅外線接收器和超聲波接收器,A盒被固定在向右勻速運動的小車上,測量時A向B同時發射一個紅外線脈沖和一個超聲波脈沖,B盒接收到紅外線脈沖時開始計時,接收到超聲波脈沖時停止計時,若兩者的時間差為t1,空氣中的聲速為v0。(紅外線的傳播時間可以忽略)(1)求開始計時時A與B之間的距離x1;【答案】 (1)v0t1【解析】 (1)依題意,由于紅外線的傳播時間可以忽略,可得開始計時時A、B間的距離為x1=v0t1。(2)經過Δt時間后,A再次同時發射一個紅外線脈沖和一個超聲波脈沖,此次B接收的時間差為t2,求A兩次發射過程中,小車運動的距離Δx及小車運動的速度v的大小。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列表 第一章 第1講 運動的描述.docx 第一章 第1講 運動的描述.pptx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