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中小學教育資源及組卷應用平臺語文園地七教學目標:1.培養積累好詞好句的習慣,并學會運用。2.培養學生仿寫句段的能力。3.學寫尋物啟事,注意內容和格式。4.觀察字的結構,練習書寫。5.背誦經典句子。教學重點:培養學生仿寫句段的能力。教學難點:學寫尋物啟事,注意內容和格式。教學準備:積累本,ppt課時安排:兩課時教學過程:第一課時一、交流平臺1.導入:俗話說:“好記性不如爛筆頭,”說的是人的記性再好,也不如時常拿筆記錄你認為有用的東西。所以我們要學會經常從文章中摘錄有用的好詞佳句并積累下來。好詞和佳句是兩個概念。好詞就是優美的詞語,佳句就是對某種事物的描寫和表達生動準確的句子。積累詞語能更好地幫助以后寫作文,在腦海中形成一個詞語小倉庫,寫起文章就不愁詞句貧乏,還可以擴展知識面。咱們一起來看看課本上的小朋友積累了什么詞語,并怎樣運用的吧?【設計意圖:通過俗語引起學生的興趣,讓學生明白積累語言的重要性,并初步對好詞佳句有所了解,有助于學生積累好詞佳句時做好篩選。】2.生讀第一個句子,并說說“竊竊私語”的意思,同桌之間表演一下什么是竊竊私語。小組內點評運用是否恰當,再全班交流。3.拿出積累本,在本單元的語文學習中你積累了什么好詞佳句,和同學們一起交流吧。(小組內交流記錄的好詞佳句,并推選出積累最豐厚的同學進行全班交流。)4.你能運用你積累的好詞語寫個句子嗎?(學生口頭造句,同桌互相點評。)5. 下邊還有兩個句子,是根據第一個句子仿寫了第二個句子。(1)大家看看第二個句子模仿了第一個句子的哪些方面?(修辭手法)(2)出示句子:清晨,小鳥在枝頭放聲歌唱,梳理自己美麗的羽毛,迎接新的一天。你能仿寫嗎?生練習仿寫句子。【設計意圖:修辭手法從二年級就開始講解,一直貫穿于小學語文學習,隨時隨地練習擬人等修辭手法為學生的說話寫作打下基礎。】二、詞句段運用:1.過渡:交流平臺中我們聯系了句子的仿寫,現在我們來看看句段的仿寫。出示“語句段運用”要求。2.老師適當點撥。(要找出規律,明確仿寫什么。每次模仿解決一個問題,不要貪多。或學習一種組句成段的方式,或者學習某一片段比喻、擬人、夸張等修辭手段的運用。)3.小組討論交流寫什么。4.學生動筆練習。5.討論交流展評仿寫句段。【設計意圖:仿寫是寫作的起始階段,尤其是對于三年級學生來說學會仿寫進而有所感悟并逐漸有自己的收獲。讓學生明確仿寫的重要性,并初步了解怎樣仿寫。】三、本課小結主要學習了積累和仿寫,這對大家的語文學習有許多的好處,希望大家重視。第二課時一、尋物啟事1.復習導入上節課學習了積累和運用詞句段,今天我們首先來學習一種應用文體。大家知道,我們丟了東西都很著急,想快點找回自己丟失的物品,怎樣找回自己丟失的物品,并能夠讓見到你丟失物品的人聯系到你呢,這就需要用到“尋物啟事”。即便現在有多種信息發布平臺,尋物啟事的基本構成要素依然是我們要掌握的根本。2.同學們自己看課本例文,想一想尋物啟事要有哪些構成要素。3.小組交流討論尋物啟事的構成要素。4.全班交流尋物啟事的構成要素。(標題、時間、地點、物品名稱外觀、失主)5.假設你丟了自己的書包,請寫一則尋物啟事。學生練習。小組交流批改。全班展示。【設計意圖:作為應用文體,必須與學生的生活息息相關才能引起學生的興趣,以日常學校廣播為引領讓學生思考尋物啟事的構成要素,更容易讓學生學會運用。】二、書寫提示1.看看你的尋物啟事,對自己的字滿意嗎?想不想把字寫得更好一些。咱們接下來就進入書寫提示,再多學幾個把字寫漂亮的小妙招。2.根據泡泡提示觀察課本上的兩組字,說說你的發現。3.“光說不練假把式”咱們就把你的發現實踐一下。生練習寫字,師巡視指導。4.書寫展示,同學點評。三、日積月累:1.導語大家對成語都很熟悉了,一般是四個字的成語,今天我們來學習幾個八字成語。2.小組討論交流成語的意思,可借助工具書。3.全班討論交流,師適時點撥。4.成語意思大概明白了,咱們來看看這些句子可以用上哪個成語吧。(1)交朋友是很重要的,你周圍的人什么樣子你就容易變成什么樣子,這就是( )。(2)依我看這事用不著發愁,( )到時候自有對付的辦法。(3)當臥底的警員都是抱著( )的決心,深入犯罪組織內部探查。(4)任何事情不能別人說什么你就信什么,要知道( )。類似的成語還有很多,希望大家課下可以多積累成語,了解每個成語背后的故事,豐富自己的知識儲備。【設計意圖:本環節關鍵在理解之后的運用。成語離學生的生活越來越遠,并且三年級學生理解能力有限,成語意思了解后未必能準確運用,把成語放在相應的語境中,更有助于學生理解。】本課小結。板書設計:語文園地積累詞句 學寫尋物啟事21世紀教育網 www.21cnjy.com 精品試卷·第 2 頁 (共 2 頁)HYPERLINK "http://21世紀教育網(www.21cnjy.com)" 21世紀教育網(www.21cnjy.com)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