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字幕精品无码一区二区,成全视频在线播放观看方法,大伊人青草狠狠久久,亚洲一区影音先锋色资源

【精品解析】考點沖刺16【光現象的辨析】—2025年中考物理考前素描40天終極沖刺寶典

資源下載
  1. 二一教育資源

【精品解析】考點沖刺16【光現象的辨析】—2025年中考物理考前素描40天終極沖刺寶典

資源簡介

考點沖刺16【光現象的辨析】—2025年中考物理考前素描40天終極沖刺寶典
一、選擇題
1.(廣東揭陽榕城2025年九年級物理科目期中試卷)下列有關光的現象中,正確的說法是
A.陽光下,微風吹拂的河面,波光粼粼,這里蘊含著光的反射
B.光與鏡面成30°角射在平面鏡上,則其反射角也是30°
C.人在照鏡子時,總是靠近鏡子去看,其原因是靠近時像會變大
D.平面鏡可以成實像
【答案】A
【知識點】光的反射定律;平面鏡成像的原理、特點
【解析】【解答】A.陽光下,微風吹拂的河面,波光粼粼,是光的反射造成的,故A正確;
B.光與鏡面成30°角射在平面鏡上,則入射角為60°,由反射定律可得,其反射角也是60°,故B錯誤;
C.平面鏡所成的像始終與物體等大,人在照鏡子時,靠近鏡子去看,可以增大視角,但像的大小不變,故C錯誤;
D.老年人通過放大鏡看書,看到的字的虛像,是利用凸透鏡能成放大正立的虛像,故D錯誤;
故選A。
【分析】(1)光從空氣射向水面,在水面上發生反射,使水波看起來波光粼粼;
(2)入射角是入射光線與法線的夾角,反射角是反射光線與法線的夾角。在反射現象中,反射角等于入射角;
(3)人在照鏡子時,總是靠近鏡子去看,其原因是靠近時平面鏡感覺像變大,這是視角問題;
(4)平面鏡成像的特點:像與物體大小相等,像和物到平面鏡的距離相等,像和物體的連線與鏡面垂直;平面鏡成的是虛像。
2.(2025·湖南模擬)下列現象中由于光的折射形成的是
A.樹下光斑 B.杯中“折”筆
C.墻上留影 D.水面倒影
【答案】B
【知識點】光的直線傳播及其應用;光的反射;光的折射現象及其應用
【解析】【解答】A、樹蔭下園形光斑是由于光沿直線傳播形成的,故A錯誤;
B、鉛筆在水面處彎曲,是由于光的折射形成的,故B正確;
C、手影是由于光沿直線傳播形成的,故C錯誤;
D、水中倒影,屬于平面鏡成像現象,是由于光的反射形成的,故D錯誤;
故選:B。
【分析】(1)光在同一均勻介質中沿直線傳播。光沿直線傳播的實例有:小孔成像、激光準直、影子、日食和月食等;
(2)光照在不同介質面上時,會發生反射現象,平面鏡成像就是具體應用:
(3)光從一種介質斜射入另一種介質時,光的傳播方向就會發生偏轉,即光的折射現象。
3.(2025·岳陽樓模擬)2024年2月9日晚,央視春晚長沙分會場以一枚煙花開啟,當煙花從江中升起綻放,再搭配“一江兩岸的燈光秀”成就了一幅絕美畫卷。下面說法正確的是
A.璀璨奪目的煙花不是光源
B.江水中的燈光倒影是由于光的折射形成的
C.煙花下人們的影子是由于光的反射形成的
D.遠處觀眾先看到煙花,后聽到煙花的爆炸聲
【答案】D
【知識點】光與光源;光的直線傳播及其應用;光的傳播速度與光年;光的反射;聲速
【解析】【解答】A. 璀璨奪目的煙花能自行發光,是光源,故A錯誤;
B. 江水中的燈光倒影是由于光的反射射形成的,故B錯誤;
C. 煙花下人們的影子是由于光的直線傳播形成的,故C錯誤;
D.光的傳播速度大于聲音的傳播速度,所以遠處觀眾先看到煙花,后聽到煙花的爆炸聲,故D正確。
故選D。
【分析】A.光源:能自行發光的物體;
B.光的反射: 光在傳播到不同介質表面時,被反射回原來介質中的現象,如水面出現岸上物體的倒影、平面鏡成像、玻璃等光滑物體反光都是光的反射形成的;
C.光在同種均勻的介質中沿直線傳播;
D.光的傳播速度大于聲音的傳播速度。
4.(2025·柳州模擬)2024年7月25日,柳州科技館的工作人員拍到飛過柳州夜空的中國空間站(如圖)。中國空間站本身不發光,我們能看到它,除了它體積較大和氣象條件較好外,主要因為
A.光的反射 B.光的折射 C.光的色散 D.平面鏡成像
【答案】A
【知識點】光的反射;光的折射規律;光的色散;平面鏡成像的原理、特點
【解析】【解答】我們能看見中國空間站時因為它反射的光線進入人眼,故A正確,BCD錯誤。
故選:A。
【分析】(1)反射定律的內容:反射光線、入射光線、法線在同一個平面內,反射光線與入射光線分居法線兩側,反射角等于入射角。
(2)光的折射定律:入射光線、法線、折射光線在同一平面內,折射光線和入射光線分別位于法線兩側,當光線從空氣斜射入其它透明介質時,折射角小于入射角。
(3)光的色散實驗中白光可分解為紅、橙、黃、綠、藍、靛、紫七種色光。
(4)平面鏡成像的特點是:像物大小相等、到平面鏡的距離相等、連線與鏡面垂直、左右互換,即像物關于平面鏡對稱,利用這一對稱性作出AB的像。
5.(廣東省深圳市龍華區第二實驗學校集團華仁校區2024-2025學年九年級下學期綜合素養考評試卷)下列光現象的成因,與射擊比賽“三點一線”的瞄準原理相同的是(  )
A.林中樹影 B.水中倒影 C.鏡中汽車 D.空中彩虹
【答案】A
【知識點】光的直線傳播及其應用;光的反射;光的折射規律
【解析】【解答】射擊比賽“三點一線”的瞄準原理是光的直線傳播。
A.林中的樹影是光的直線傳播現象,故A符合題意;
B.水中的倒影是平面鏡成像,水面相當于平面鏡,是光的反射形成的,故B不符合題意;
C.觀后鏡中的汽車是汽車在凸面鏡中成的像,是光的反射形成的,故C不符合題意;
D.空中的彩虹是光的色散形成的,其實質是光的折射現象,故D不符合題意。
故選:A。
【分析】 (1)光在同種均勻物質中沿直線傳播,在日常生活中,激光準直、小孔成像和影子的形成等都表明光在同一種均勻介質中是沿直線傳播的;
(2)當光照射到物體表面上時,有一部分光被反射回來,例如:平面鏡成像、水中倒影等;
(3)當光從一種介質斜射入另一種介質時,傳播方向會偏折,發生折射現象,如:看水里的魚比實際位置淺等。
6.(2024九下·中山模擬)如圖所示的光現象,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甲圖中,小孔成像成的是小孔的倒立的實像
B.乙圖中,用茶色的玻璃板做實驗是為了使蠟燭A的像更清晰
C.丙圖中,在漫反射現象中,反射角與入射角并不相等
D.丁圖中,把紙板F沿ON后折一定角度后,反射光線和入射光線、法線就不在同一平面上了
【答案】B
【知識點】光的直線傳播及其應用;光的反射定律;探究平面鏡成像的特點
【解析】【解答】A.小孔成像是物體的像,不是小孔的像,故A錯誤;
B.用茶色的玻璃板進行實驗,能使成像更清晰,以便確定像的位置,故B正確;
C.在漫反射現象中,反射角等于入射角,故C錯誤;
D.在探究光的反射定律實驗中,將紙板F沿ON后折一定角度,紙板F上不會出現反射光線,這一實驗能證明反射光線、入射光線和法線在同一平面上,故D錯誤。
故選B。
【分析】1、小孔成像的特點:小孔成像所成的是倒立的實像,像的形狀和 孔的形狀無關 和物的形狀有關,物距和像距會影響像的大小,物距變小像變大,像距變小,像變小。
2、反射分類:漫反射是投射在粗糙表面上的光向各個方向反射的現象 ,鏡面反射:指若反射面比較光滑,當平行入射的光線射到這個反射面時,仍會平行地向一個方向反射出來。
3、反射定律:反射角等于入射角,反射光線、入射光線、法線處于同一平面、在反射中光路是可逆的。
7.(2023·泰安)“海市蜃樓”在我國古書《史記》《夢溪筆談》中都有記載,下列光現象中與“海市蜃樓”形成原理相同的是(  )
A.樹木在水中的倒影 B.池水看起來比實際的淺
C.樹蔭下圓形的光斑 D.陽光下人的影子
【答案】B
【知識點】光的直線傳播及其應用;光的反射;光的折射現象及其應用
【解析】【解答】
A:樹木在水中的倒影是光的反射 A錯誤 不符合題意
B:池水看起來比實際的淺是光的折射 B正確 符合題意
C: 樹蔭下圓形的光斑是光的直線傳播 C錯誤 不符合題意
D:陽光下人的影子是光的直線傳播 D錯誤 不符合題意
故答案為:B
【分析】
A:樹木在水中的倒影是光的反射。
B:池水看起來比實際的淺是光的折射。而“海市蜃樓”也是光的折射。
C: 樹蔭下圓形的光斑是光的直線傳播。
D:陽光下人的影子是光的直線傳播。
8.(2024九下·衡陽月考)如圖所示用手機掃描二維碼,相當于給二維碼拍了一張照片。手機攝像頭相當 于凸透鏡,影像傳感器相當于光屏,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物體上的二維碼是光源
B.影像傳感器上成的是正立的實像
C.掃碼時二維碼要位于攝像頭二倍焦距以外
D.要使屏幕上二維碼的像變大,只需將二維碼遠離攝像頭
【答案】C
【知識點】光與光源;凸透鏡成像的應用
【解析】【解答】A、二維碼本身不發光,不是光源,故A錯誤;
BD、手機攝像頭相當于凸透鏡,是利用物體在2倍焦距以外,凸透鏡成倒立、縮小實像的原理工作的,所以,二維碼要位于攝像頭二倍焦距以外,故 B正確,D錯誤;
C、如果要讓像變大一些,因凸透鏡成實像時,物近像遠像變大,所以應減小物距,應將二維碼靠近凸透鏡,故C錯誤;
故選:B。
【分析】(1)根據自身能發光的物體稱為光源。
(2)手機攝像頭的鏡頭是凸透鏡,其是利用物體在2倍焦距以外,像成在另一側的1倍焦距和2倍焦距之間,成倒立縮小實像的原理工作的。凸透鏡成實像時,物近像遠像變大的特點。
9.(2016·濟寧)小希對下列光學成像實例進行了分析,判斷正確的是(  )
實例:①針孔照相機內所成的像;②潛望鏡中看到的景物的像;③放大鏡看到的物體的像;④幻燈機屏幕上所成的像;⑤照相機中所成的像.
A.反射成像的有②③⑤ B.折射成像的有①③⑤
C.屬于實像的是①④⑤ D.屬于虛像的是②③④
【答案】C
【知識點】光的反射;光的折射現象及其應用;凸透鏡成像的應用
【解析】【解答】解:①針孔照相機屬于小孔成像原理,因此成的是實像,它是光的直線傳播原理形成的;
②從潛望鏡中觀察景物,觀察到的是虛像,利用的是平面鏡成像原理,屬于光的反射現象;
③用放大鏡看物體,利用的是光的折射現象中成虛像的情況;
④看幻燈機屏幕上的像,是光的折射現象,成的是倒立放大的實像;
⑤照相機中所成的像是倒立縮小的實像, 是光的折射現象.
綜上所述,屬于實像的是①④⑤;屬于虛像的是②③;屬于折射成像的是③④⑤;屬于反射成像的是②.故只有選項C正確.
故選C.
【分析】根據實像和虛像的區別、不同點:(1)成因不同,實像是由實際光線會聚而成的,而虛像是由實際光線的反向延長線會聚而成的;(2)像的正倒不一樣,實像一般是倒立的,而虛像是正立的;來分析此題.
10.(2018·無錫模擬)下列關于光現象的說法中正確的是(  )
A.當人離平面鏡較近時,在鏡中不能看到自己的全身像,適當遠離平面鏡后就能在鏡中看到自己的全身像
B.如果甲同學從平面鏡中能看見乙同學的腳,則由光路可逆可知乙同學從平面鏡中也一定能看見甲同學的腳
C.因為人在岸邊看見的水中的魚的位置比魚的實際位置要淺,所以由光路可逆可知魚在水中看見的岸邊的人的頭頂位置比人的頭頂的實際位置要高
D.由于太陽光進入地球大氣層后,其傳播路徑會發生彎曲,所以用激光武器摧毀敵人的空間站時不能直接瞄準空間站發射激光,而應該偏低一些發射
【答案】C
【知識點】光反射的可逆性;光的折射規律;光折射的可逆性
【解析】【解答】A、要看到自己的全身像,得有兩個條件,-是鏡子的高度至少是身高的-半,二是鏡子要豎直掛在墻上,且上下邊緣分別在人的眼睛和頭頂、眼睛和腳的中間位置。與距離遠近無關,故本選項錯誤。A不符合題意;
B、甲乙兩同學身高未知,乙同學不一定能從平面鏡中看見甲同學的腳,B不符合題意;
C、由光的折射定律可知,人在岸邊看見的水中的魚的位置比魚的實際位置要淺,由于折射時光路是可逆的,所以魚在水中看見的岸邊的人的頭頂位置比人的頭頂的實際位置要高,C符合題意;
D、當武器瞄準空間站時,光線如圖所示,即看見的空間站位置S比實際位置S略高,但武器發射出的激光經過大氣層和大氣層的邊緣時也要發生折射,由
光路可逆原理知激光器應對準看到的空間站的像瞄準,D不符合題意 .
故答案為:C.
【分析】A、根據平面鏡的成像特點分析;
B、由于光路是可逆的,如果甲同學從平面鏡中能看見乙同學的腳,乙同學不一定能從平面鏡中看見甲同學的腳,但在乙同學的腳處一定能看到甲同學的眼;
C、從光的折射規律、光路的可逆的兩個方面分析解答;
D、激光傳播的方向性極好,傳播的路線一般不發生變化 .
11.下列連線中不正確的是(  )
A.能源及相應說法
B.物理現象及解釋
C.物態變化及對應實例
D.物理知識及應用
【答案】C
【知識點】液化及液化放熱;凝華及凝華放熱;光的色散;色光的三(基)原色和顏料的三原色;流體壓強與流速的關系
【解析】【解答】解:A、太陽能是可再生能源;石油和核能都是不可再生能源;核能的利用要用到鈾礦,鈾礦是從自然界直接獲取的能源,屬于一次能源;不符合題意.
B、大氣對陽光中的藍光散射較多,所以天空呈現藍色;彩色電視機的熒光屏上艷麗的畫面是由紅、綠、藍三種色光合成的;雨后的彩虹呈現七種顏色,屬于光的色散現象;不符合題意.
C、冬天窗戶玻璃上的“冰花”和樹枝上出現的“霧凇”都屬于凝華現象;冰棒冒“白氣”是空氣中的水蒸氣遇冷液化成的小液滴;符合題意.
D、超聲波有很強的穿透能力,可以為孕婦作常規檢查;紫外線可以穿透細菌的細胞膜達到快速殺菌的效果,可用于手術室消毒;根據流體壓強與流速的關系,飛機的機翼做成上凸下平的形狀便于產生向上的升力;不符合題意.
故選C.
【分析】本題是一道綜合性選擇題,在解題時應認真分析每一個選擇項,找準其對應的知識塊,然后再認真分析每一個知識點的對錯.
二、填空題
12.(2025九下·鶴山模擬)夏季,當你在河岸邊漫步時,有時候會看到“湖畔垂柳成蔭,水面倒影如鏡",也有時會看到“水下魚翔淺底”的美景,從物理學角度看“倒影和鏡”是由于光的   形成:你看到“水下魚翔淺底”的魚是由光的   形成的   像(選填“實”或“虛”)。
【答案】反射;折射;虛
【知識點】光的反射;光的折射現象及其應用
【解析】【解答】“倒影如鏡”指平靜的水面相當于平面鏡,景物在水中的倒影屬于平面鏡成像,是由于光的反射形成的。
看到“水下魚翔淺底”的魚反射的光從水中斜射入空氣中,發生折射后進入人的眼睛,人逆著折射光線看到的是魚的虛像。
【分析】1. 光遇到水面、玻璃以及其他許多物體的表面都會發生反射;
2.光的折射:光從一種介質斜射入另一種介質時,光的傳播方向會發生偏折,這種現象叫光的折射,如水池底變淺、水中筷子彎折、海市蜃樓等都是光的折射形成的。
13.(2025·廣東模擬)如圖甲所示,在深盤中盛一些水,盤邊斜放一個平面鏡,使鏡的下部浸入水中,讓一束陽光照射在水下的平面鏡上,并反射到白色光屏上,在光屏上可看到一條七彩光帶,產生這一現象的原因是白光中包含的不同顏色的光通過水面發生    (填“反射”或“折射”)時的偏折程度不同,同時也說明了太陽光是   (選填“單色光”或“復色光”),若從七彩光帶中選取紅、綠、藍三種色光照白紙上(圖乙),則中間相互重疊區域會出現   色。
【答案】折射;復色光;白
【知識點】光的折射現象及其應用;光的色散;色光的三(基)原色和顏料的三原色
【解析】【解答】 由于不同顏色的光的波長不同,通過三棱鏡的折射程度不同;
白光經三棱鏡后,光屏上自上而下出現了紅、橙、黃、綠、藍、靛、紫的色帶,即白光是復色光;
色光的三原色為紅、綠、藍;因此將紅、綠、藍三種色光照白紙上,中間相互重疊區域會出現白色;
故答案為:折射;復色光;白。
【分析】太陽光經過三棱鏡折射后可以分散成七種顏色的光;
白光是由七種顏色的色光組成是復色光;
紅、綠、藍三種色光 混合在一起出現白色。
14.(2025·廣州模擬)水池的池壁垂直于水平池底,水池上方支架(AB)裝有一激光器,水池中沒有水時,激光器發出的光線a正好射到池底和池壁的交點上,且與池底的夾角為45°,如圖甲所示。往池中注水,并待水面平靜時,如圖乙所示,激光被反射到池壁上,使池壁上出現一個光點S,同時池底也出現光點(圖中均沒有畫出)
(1)圖乙中,光點S位于池壁上6dm刻度處:它在水中的像S' 在   (選填“0”、“1”、“2”、“3”)的刻度處;
(2)在水面下降過程中,光點S從6dm平穩下降至3dm時,它在水中的像S' 在池壁   (選填“0”、“1”、“2”、“3”)刻度線處;打在池底的光斑(未畫出)會向   (選填“左”或“右”)移動。
【答案】(1)0
(2)0;右
【知識點】光的反射定律
【解析】【解答】(1)甲圖中,入射光照射到零刻度,圖乙中,反射光S點在水面上6dm處,距離水面3dm,像關于水面對稱,距離水面也是3dm,正好在0刻度處。
(2)當水面下降,反射點下降,S點下降,而S點的像和S點關于水面對稱,始終在0刻度處。水面下降時,光線與水面交點向右下方移動,入射角不變,折射角不變,折射光線向右平行移動,打在池底的光斑也會向右移動。
【分析】(1)光在反射時,反射角等于入射角;平面鏡成像時,像和物體關于平面鏡對稱,像和物體到平面鏡的距離相等;
(2)根據平面鏡成像特點,水面下降時,像和物體仍然對稱,判斷像的位置;發生折射時,入射點向右移動,則折射光線的光斑向右運動。
(1)由于甲圖中入射光照射到零刻度,且與池底的夾角為45°,加水反射后反射光與水面成45°,水面上下的三角形全等,因而水面到3dm處,則反射光在水面向上3dm,即6dm處;S點在6dm處,而像關于水面對稱,也正好在0刻度處。
(2)[1][2]當水面下降,反射點下降,S點下降,而其像始終在0刻度處。水面下降時,光線與水面交點向右下方移動,入射角不變,則折射角也不變,折射光線向右平行移動,因此打在池底的光斑也會向右移動。
15.(2025九下·順德模擬)
(1)2020年6月21日,我國多地都觀測到非常壯觀的“金邊日食”。產生“日食”是由于光   形成。據推測,“日全食”將在今年12月14日太平洋一帶出現。我們可用圖來分析,到時太平洋應該位于圖中的    區域(選填“A”、“B”、“C”或“D”)。
(2)   態、液態和氣態是物質常見的三種狀態,某物質通過放熱、吸熱在甲、乙、丙三種物態之間轉化,如圖所示。甲是   態,其中乙至丙是   (填物態變化名稱)過程。
【答案】(1)沿直線傳播;C
(2)固;液;凝華
【知識點】光的直線傳播及其應用;物態和物態變化
【解析】【解答】(1)“日食”是由于光沿直線傳播形成的;圖1中,當月球轉到太陽和地球中間并且三者在一條直線上時,月球擋住了太陽照射在地球上的光線,地球處在月球的影子里,這就形成了日食。圖中C區域的光全部被月球擋住,可出現日全食,B區域太陽射向地球的光部分被月球擋住,人們看到的是日偏食。
(2)固態、液態和氣態是物質常見的三種狀態;由圖2可知,丙吸熱可變為甲,而甲吸熱可變為乙,由此推斷,丙為固態,甲為液態,乙為氣態;從乙至丙是氣態直接變為固態,屬凝華現象。
【分析】(1)光在同一均勻介質中是沿直線傳播的,日食是光的直線傳播形成的;根據圖1可判斷出現“日全食”的區域;
(2)物質的三種狀態是固態、液態和氣態;六種物態變化過程中,放熱的有:凝固、液化、凝華;吸熱的有:熔化、汽化、升華,據此判斷。
16.(2025九下·順德模擬)如圖所示是微信啟動頁。這是我國發射的地球同步氣象衛星“風云四號”在地表高度36000km,利用紅外遙感技術拍攝合成的。寓意從“人類起源”到“華夏文明”的歷史發展。圖中人的影子是由于光的   形成的;光在真空中的傳播速度為   m/s ;以地面為參照物,“風云四號”衛星是   的。(最后一空選填“運動”或“靜止”)
【答案】直線傳播;3×108;靜止
【知識點】光的直線傳播及其應用;運動和靜止的相對性
【解析】【解答】人的影子是由于光的直線傳播形成的;光在真空中的傳播速度為3×108m/s;以地面為參照物,“風云四號”衛星相對于地面的位置沒有發生改變,“風云四號”衛星是靜止的。
【分析】 光在同種均勻物質中沿直線傳播,在日常生活中,激光準直、小孔成像和影子的形成等都表明光在同一種均勻介質中是沿直線傳播的;光在真空中的傳播速度最大,為3×108m/s;物體相對于參照物的位置變化了,物體就是運動的;物體相對于參照物的位置不變,物體就是靜止的。
17.(2024九下·南寧模擬)如圖是一種液面升降監測裝置的原理圖,光源S發出的一束激光以與水平面成35度角射向平靜的液面,則入射角為   度;激光經反射后射到液面上方標尺上的點,當液面上升時,光點將向   (選填“左”或“右”)移動。
【答案】55;左
【知識點】光的反射定律
【解析】【解答】光源S發出的一束激光與水平面成35°角射向平靜的液面,入射角是入射光與法線夾角,入射角為90°-35°=55°,激光經液面反射后射到液面上方水平標尺上的S'點,當液面上升時,入射點向左上方移動,入射角不變,反射角不變,反射光與原反射光平行向左移動,則光點S'將向左移動。
故答案為:55;左。
【分析】 (1)根據反射角和入射角的概念可確定入射角;
(2)根據光的反射定律,當液面發生變化時,由于入射角的大小不變,所以反射光線與原來的反射光線平行。作圖可知光點S的移動方向。
三、實驗探究題
18.在探究“光的反射規律”實驗時,小明把一塊平面鏡放在水平桌面上,再把硬紙板a、b豎直立在平面鏡上,具體操作如下:
(1)如圖甲所示,紙板上的虛線ON垂直于平面鏡,讓一束光貼著紙板沿AO入射到O點,使∠AON=30°,經平面鏡反射沿OB射出,∠BON=   度。改變光束AO入射的角度,使AO遠離ON,則∠BON將    (選填“變大”、“變小”或“不變”)。
(2)如圖乙所示,將圖甲中右側的紙板b沿著ON逆時針轉動一定角度,在紙板b上    (選填“能”或“不能”)觀察到反射光線。
(3)如圖丙所示,將紙板ab向后傾斜一定角度,讓光束貼著紙板沿AO入射到O點,在紙板b上    (選填“能”或“不能”)看到反射光線,反射光線與入射光線    (選填“在”或“不在”)同一平面內。
(4)在甲圖中,入射光線沿BO射到平面鏡,發現反射光線沿OA射出,這說明反射時    。
【答案】(1)30;變大
(2)不能
(3)不能;在
(4)光路是可逆的
【知識點】光的反射定律
【解析】【解答】(1)圖像中,入射角是∠AON=30°,反射角是∠BON,在反射時,反射角等于入射角,則反射角∠BON=30°;當AO遠離ON,入射∠AON變大,反射角等于入射角,∠BON也變大;
(2)根據圖乙,將紙板b以ON為軸,逆時針轉動一個角度,紙板不在同一平面內,反射光線和入射光線仍然在同一平面內,則紙板b上不能看到反射光;
(3)在圖丙中,將紙板ab傾斜一個角度,讓光束沿AO入射到O點,法線與鏡面始終垂直,反射光線在和法線相同的平面內,紙板上不能看到反射光線,則反射光線、入射光線、法線仍在同一平面內;
(4)若光線沿著BO入射,反射光線沿著OA反射,和之前路徑相同,方向相反,可知:反射時光路是可逆的。
故答案為:(1)30;變大;(2)不能;(3)不能;在;(4)光路是可逆的。
【分析】(1)入射光線和法線的夾角是入射角,反射時,反射角等于入射角;
(2)承接光線的紙板不在同一平面內,不能同時看到入射光線和反射光線;
(3)反射光線、入射光線和法線在同一平面內;
(4)在反射時,光路是可逆的。
19.(2024·濱州) 某小組在探究光的反射的實驗中
(1)在“探究光反射時的規律”實驗中,
①把平面鏡放在水平桌面上,再把一張紙板ENF豎直地立在平面鏡上,紙板上的直線ON   于鏡面,如圖甲所示。
②實驗時,使一束光EO與平面鏡夾角為射到O點,經平面鏡反射,沿另一個方向射出,此時,反射角大小為   。
③如圖乙所示,把紙板NOF繞ON向后折,在紙板上看不到反射光。這表明:在反射現象中,反射光線、入射光線和法線都在   內。
(2)在“探究平面鏡成像的特點”實驗中,
①用玻璃板代替平面鏡是為了便于確定像的   。
②如圖丙所示,把點燃的蠟燭A放在玻璃板前面,再拿一支外形相同但不點燃的蠟燭B豎立著在玻璃板后面移動,直到看上去它跟蠟燭A的像完全重合,說明平面鏡所成的像與物體大小相等,這種研究方法是物理學中常用的   (選填“控制變量法”或“等效替代法”)。
③將光屏放在蠟燭A的像的位置,直接觀察光屏,光屏上沒有呈現蠟燭A的像,說明平面鏡所成的像是   。
【答案】(1)垂直;50°;同一平面
(2)位置;等效替代法;虛像
【知識點】光的反射定律
【解析】【解答】探究光的反射的實驗中,
(1)①實驗時,平面鏡放在水平桌面上,把紙板豎直地立在平面鏡上,ON垂直于鏡面;
②實驗時,光線EO與平面鏡夾角為40°射到O點,入射角為90°-40°=50°,此時,反射角大小為50°;
③如圖乙,把紙板NOF繞ON向后折,左右紙板不在同一平面內,紙板上看不到反射光。可知:在反射現象中,反射光線、入射光線和法線都在同一平面內;
(2)探究平面鏡成像的特點時,
①實驗時,用玻璃板代替平面鏡,便于確定像的位置;
②如圖丙,利用不點燃的蠟燭B,和前面的蠟燭A的像完全重合,探究了平面鏡所成的像與物體大小相等,利用了等效替代法;
③將光屏放在像的位置,直接觀察光屏,光屏上沒有蠟燭A的像,平面鏡所成的像是虛像。
【分析】(1)探究光的反射時,反射角等于入射角;在反射時,反射光線、入射光線和法線都在同一平面內;
(2)探究平面鏡成像規律時,利用玻璃板后面的蠟燭代替前面蠟燭的像,是等效替代法;平面鏡成像是虛像。
20.(2024·中山模擬)小明用如圖甲所示裝置“探究光的反射規律”。
(1)表面粗糙的紙板應    立在水平平面鏡上,讓一束光緊貼紙板A射向鏡面上的O點,在紙板B上呈現出反射光束,以ON為軸,把紙板B向后翻折,紙板B上反射光束消失。由此可初步得出:反射光線、入射光線和法線    (填位置關系);
(2)當入射角減小時,反射角的太小變化情況是    ;
(3)紙板 A上的入射光束    (選填“能”或“不能”)在平面鏡中成像;
(4)小明接著用乙圖所示裝置“探究平面鏡成像的特點”。保持玻璃板與直尺垂直,取兩支蠟燭分別置于玻璃板前后兩側,進行觀察和調整。利用直尺可以方便測量像與物到平面鏡的    ,為比較像與物的大小關系,應選擇大小   (選填“相同”或“不同”) 的蠟燭A、B。
【答案】豎直;在同一平面內;減小;能;距離;相同
【知識點】光的反射定律;探究平面鏡成像的特點
【解析】【解答】(1)第1空,實驗前,應將紙板豎直放置于平面鏡 上,這樣反射光線才可以在硬紙板上呈現;
第2空,把紙板B向后翻折,紙板B上反射光束消失,則呈現反射光線的紙板B和呈現入射光線的紙板A不在同一平面內,所以在B板上不能看到反射光;但是此時反射光線的位置不發生變化;反射光線和入射光線仍然在同一平面內;
(2)根據光反射時,反射角等于入射角可知,當入射角減小,故反射角減小;
(3)平面鏡成像的原理是光的反射,故紙板A上的入射光束能在平面鏡中成像;
(4)第5空,利用直尺可以直接讀出像與物到平面鏡的距離大小。
第6空,為了比較像與物的大小關系,應選擇大小相同的蠟燭A、B,若B與A的像完全重合,說明像與物大小相等。
故答案為:(1)豎直;在同一平面內;(2)減小;(3)能;(4)距離;相同。
【分析】(1)(3)在“探究光的反射規律”的實驗中,表面粗糙的紙板應豎直立在水平平面鏡上;光反射時,反射光線、入射光線、法線都在同一個平面內;
(2)光反射時,反射角隨入射角的增大而增大,減小而減小;
(4)利用直尺是為了便于測量像與物到平面鏡的距離;選擇兩支外型相同的蠟燭是為了便于比較像與物的大小關系。
四、多選題
21.(2024·市北區模擬)下列關于物理概念的說法中,正確的是(  )
A.我們看見本身不發光的桌子,是因為桌子反射光
B.連通器里裝同種液體,在液體不流動時,各容器中的液面高度總是相同的
C.熱傳遞改變物體內能的實質是能量的轉化
D.有力作用在物體上,而且物體在這個力的方向移動了一段距離,這個力就做了功
【答案】A,B,D
【知識點】光的反射;熱傳遞改變物體內能;連通器原理及其應用;是否做功的判斷
【解析】【解答】A.我們看見本身不發光的桌子,是因為桌子反射的光線進入人眼,故A正確;
B. 連通器里裝同種液體,在液體不流動時,各容器中的液面高度總是相同的 ,故B正確;
C.熱傳遞的實質是能量的轉移,內能從高溫物體轉移到低溫物體,故C錯誤;
D.力作用在物體上,物體在這個力的方向移動了一段距離,力就做了功,故D正確。
故選ABD。
【分析】1、連通器:上端開口相通,或底部相通的容器叫連通器,在連通器的液體保持同一水平,壓強相等,應用:茶壺;回水彎管;船閘;
2、熱傳遞是熱量從溫度高的物體傳到溫度低的物體,或者從物體的高溫部分傳到低溫部分的過程;
3、功:物體受到了力,且沿著力的方向移動了距離。
22.(2024·欽州模擬)關于光現象,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雨后天空出現彩虹是由于光的反射形成的
B.在平靜的湖面上可以看到藍天白云是由于光的折射形成的
C.影子是光的直線傳播形成的
D.光從空氣射入水中,傳播速度變小
【答案】C,D
【知識點】光的直線傳播及其應用;光的傳播速度與光年;光的反射;光的色散
【解析】【解答】A.彩虹是光經過不同介質發生折射形成的,屬于光的色散現象,故A錯誤;
B.在平靜的湖面上,看到藍天白云是平面鏡成像,是光的反射現象,故B錯誤;
C.影子是物體遮擋光線,光照射不到形成陰影區域,是光的直線傳播現象,故C正確;
D.光在其它介質中的傳播速度小于在空氣中的速度,故光從空氣射入水中,傳播速度變小,故D正確。
故選CD。
【分析】彩虹是光的折射現象;平面鏡中看到的像是光的反射現象;影子是光沿直線傳播形成的;光速在空氣中大于水中的速度。
23.(2024·陽谷模擬)中華的古詩詞博大精深,意境優美,同時也蘊含了許多物理知識,下列關于光現象的詩句中說法正確的是(  )
A.“映日荷花別樣紅”。人看到了紅花是因為花反射了紅光
B.“風吹草低現牛羊”。人看到牛羊是因為光的折射
C.“霧雨當空飛彩虹”。彩虹的形成是因為光的色散
D.“人有悲歡離合,月有陰晴圓缺”。陰晴圓缺的月亮是自然光源
【答案】A,C
【知識點】光與光源;光的直線傳播及其應用;光的反射;光的色散
【解析】【解答】A、荷花是不透明的物體,在太陽光照射下,荷花只反射紅光,吸收其它顏色的光,所以看到荷花呈紅色,故A正確;
B、“風吹草低見牛羊”是由于光沿直線傳播而形成的,故B錯誤;
C、“霧雨當空飛彩虹”,是光的色散現象,故C正確;
D、月亮本身并不能發光,所以月亮不是光源,故D錯誤;
故答案為:AC。
【分析】不透明物體的顏色是由它反射的色光決定的;光在同種、均勻、透明介質中沿直線傳播,產生的現象有小孔成像、影子的形成、日食和月食等;光線在同種不均勻介質中傳播或者從一種介質斜射入另一種介質時,就會出現光的折射現象,例如水池底變淺、水中筷子變彎、海市蜃樓等都是光的折射形成的;月亮本身不能發光,它反射了太陽光。
24.(2024九下·濟南模擬)“賞中華詩詞、尋文化基因、品生活之美”,中華上下五千年,傳統文化博大精深,詩詞中的韻律朗朗上口、意境沁人心脾。下列詩詞中的物理知識解釋正確的是(  )
A.“雨打芭蕉云落葉,風吹楊柳花飛絮”中的“飛”是因為分子無規則運動
B.“群峰倒影山浮水,無山無水不入神”中的“倒影”是因光的折射形成的
C.“潭清疑水淺,荷動知魚散”中“荷動”是因為魚散去時對荷花施加了力的作用
D.“燕山雪花大如席,片片吹落軒轅臺”中的“雪花”是水蒸氣凝華形成的
【答案】C,D
【知識點】物質的三態;光的反射;力的作用效果;機械運動
【解析】【解答】A. “飛”是是柳絮的機械運動,故A錯誤;
B. “倒影”屬于平面鏡成像,是因光的反射形成的,故B錯誤;
C. “荷動”是因為魚散去時對荷花施加了力的作用,改變了荷花的運動狀態,故C正確;
D. “雪花”是空氣中的水蒸氣凝華形成的小冰晶,故D正確。
故選CD。
【分析】 分子無規則運動 屬于微觀現象, 楊柳花飛絮 屬于宏觀現象。
25.(2024·邢臺模擬) “影”是生活中常見的光現象,如做光學游戲的“手影”、留下美好記憶照片的“攝影”、幻燈機射到屏幕上的“投影”、湖岸景色在水中形成的“倒影”等,如圖,它們與物理知識對應關系正確的是(  )
A.手影—平面鏡成像
B.攝影—光的直線傳播
C.投影—凸透鏡成像
D.倒影—光的反射
【答案】C,D
【知識點】光的直線傳播及其應用;光的折射現象及其應用;凸透鏡成像的應用;平面鏡成像的原理、特點
【解析】【解答】A:手影是光的直線傳播形成的,不是平面鏡成像。故A 錯誤;
B :攝影是利用凸透鏡成像原理。故B 錯誤;
C :投影是利用凸透鏡將物體的像投在屏幕上,是凸透鏡成像。故C 正確;
D :倒影是光照射到水面上發生反射形成的,故D 正確。
綜上所述,本題選C、D。
【分析】 對生活中不同類型的“影”現象進行分析,明確它們各自形成的物理原理,強調對光的直線傳播、反射以及凸透鏡成像等物理知識在實際現象中的具體體現和應用,以準確理解和區分這些常見的光現象及其背后的物理機制。
26.2014年3月8日凌晨,馬來西亞航空MH370航班突然與地面失去聯系,機上載有中國人154名,生死不明,事發后,我國立即派出多艘艦艇和飛機前往出事海域進行搜素,并啟用紅外線遙感衛星進行搜素.下列有關飛機和艦艇的說法正確的是(  )
A.飛機能飛在空中,是應用空氣的浮力升空的
B.艦艇上的發動機將燃料燃燒釋放的內能轉化為機械能
C.艦艇上的聲吶系統是利用次聲波來發現海底的可疑目標的
D.紅外線遙感衛星能夠捕捉不同物體輻射的紅外線,物體的溫度越高輻射的紅外線就越強
【答案】B,D
【知識點】紅外線;能量的轉化或轉移;飛機的升力;超聲波與次聲波
【解析】【解答】A、飛機升空是利用了流體壓強和流速的關系,而不是利用浮力升空的,故A錯誤;
B、艦艇上的發動機屬于熱機的一種,工作時將燃料燃燒釋放的內能轉化為機械能,故B正確;
C、艦艇上的聲吶系統是利用超聲波來發現海底的可疑目標的,不是利用次聲波,故C錯誤;
D、紅外線遙感衛星能夠捕捉不同物體輻射的紅外線,物體的溫度越高輻射的紅外線就越強,故D正確.
故選BD.
【分析】(1)飛機升空是利用了流體壓強和流速的關系:流速大,壓強小;流速小,壓強大;
(2)判斷出燃料燃燒時消耗了哪種形式的能,進而又產生了哪種形式的能是解決該題的關鍵;
(3)聲吶是利用超聲波來工作的;
(4)紅外線遙感衛星是利用了紅外線,物體的溫度越高輻射的紅外線就越強.
五、計算題
27.(2017九下·大石橋期中)一束太陽光與水平方向成30°角,要使陽光照亮某一豎直井底部,則平面鏡應放置在與水平面成多少度角的位置?試完成光路圖.
【答案】解:過入射點作豎直向下的反射光線,因為入射光線和反射光線的夾角為入射角和反射角之和,而反射角等于入射角,所以作入射光線和反射光線夾角的平分線.如圖所示:
因為反射光線與水平面垂直,而入射光線與水平面成30°的角,所以入射角等于 =60°,則入射光線與平面鏡的夾角為90°﹣60°=30°,故平面鏡與水平方向的夾角為30°+30°=60°或180°﹣60°=120°.
答:該平面鏡與水平方向所成角的度數60°或120°.
【知識點】光的反射定律;作光的反射光路圖
【解析】【分析】先過入射點作出反射光線,然后作入射光線和反射光線的角平分線,即法線,再過入射點作垂直于法線的鏡面,最后根據角之間的關系求出鏡面與水平面的夾角.
28.(2024九下·南海模擬)閱讀短文,回答問題。
機器人的“眼睛”
機器人為了“看見”周圍的物體,需要有自己的“眼睛”,紅外傳感器就是掃地機器人的“眼睛”,它利用紅外線工作,紅外線是電磁波大家族的成員,如圖甲所示,紅外傳感器簡要結構原理如圖乙所示,紅外發射器中心線與接受透鏡主光軸之間的距離為d,紅外檢測器與接受透鏡之間的距離為f 。工作時,紅外發射器向前方發射一束紅外線,碰到障礙物后反射回來的紅外線通過透鏡中心,照射到紅外檢測器上的位置P偏離透鏡主光軸的距離稱為偏移值L,紅外傳感器就是根據偏移量L來探知紅外發射器與障礙物之間的距離D;為了避免與障礙物發生碰撞,當L增大到某一設定值L0時,機器人將停止靠近障礙物,同一款式的機器人L0保持不變。
(1)紅外線屬于   (選填“可見”或“不可見”)光,在真空中傳播的速度   (選填“大于”“小于”或“等于”)無線電波在真空中傳播的速度;
(2)掃地機器人的紅外發射器與墻壁之間的距離為2.5m,現以0.2m/s的速度沿垂直墻壁方向勻速向墻壁靠近,當紅外傳感器探測到與墻壁之間的距離為0.1m時,立即停止靠近,則掃地機器人的運動時間為   s;
(3)掃地機器人在工作過程中偏移量L逐漸變大,說明掃地機器人在   (選填“遠離”或“靠近”)障礙物。已知f=8cm,d=15cm,若某次探測時L=2cm,則此時紅外傳發射器與障礙物之間的距離為   cm;
(4)現用某款掃地機器人清掃臥室,為了增大清掃面積,可將f   。
【答案】不可見;等于;12;靠近;68;減小
【知識點】紅外線;速度公式及其應用
【解析】【解答】(1)由圖甲和題目分析可知,紅外線是不可見光,紅外線在真空中傳播的速度等于無線電波在真空中傳播的速度。
(2)掃地機器人的運動距離為2.4m,運動速度為0.2m/s,根據速度公式s=vt計算運動時間為

(3)根據三角形相似對應邊成比例可得;所以紅外傳發射器與障礙物之間的距離
;當L增大時,其余因素不變時,減小,D減小,因此掃地機器人在工作過程中偏移量L逐漸變大,說明掃地機器人在靠近障礙物。,,,則此時紅外傳發射器與障礙物之間的距離為;
(4)為了避免與障礙物發生碰撞,當L增大到某一設定值L0時,機器人將停止靠近障礙物,同時增大清掃面積,L0一定時,要減小D,根據推導公式可知,可以減小f。
綜上 第1空、不可見; 第2空、等于; 第3空、12; 第4空、靠近; 第5空、68; 第6空、減小。
【分析】1、紅外線:是頻率比紅光低的不可見光,常見用處有測溫、遙控電器
2、根據速度的公式計算分析,速度公式為v=s/t,根據題目中所給的信息,如已知速度時間求解路程,或者已知路程和時間求解速度,勻速運動的特點,在st曲線上為一條傾斜向上的直線,在vt曲線為一條水平直線。
29.(2023·香坊)如圖所示為一輛無人電動清掃車,空車質量為,它集激光雷達、攝像頭、超聲波雷達等傳感器于一體,可自主作業。取
(1)激光是一種電磁波,它在真空中的傳播速度為   ;車體所用的各種傳感器是將光信息、聲音信息及壓力信息等轉換成   信息的器件。
(2)空車停在水平地面上,地面總受力面積為,則車對地面的壓強為多少?
(3)車內蓄電池充滿電存儲的電能為,清掃車作業時電動機的平均功率為,則充滿電的蓄電池可供其清掃作業多長時間?
【答案】(1);電
(2)解:空車停在水平地面上,則對地面的壓力為:,總受力面積,則車對地面的壓強:;
答:車對地面的壓強為;
(3)解:已知存儲的電能,電動機的功率,所以充滿電的蓄電池可供其清掃作業時間。
答:充滿電的蓄電池可供其清掃作業。
【知識點】光的傳播速度與光年;壓強的大小及其計算;電功率的計算
【解析】【分析】(1)根據光的傳播速度解答。根據傳感器的用途解答;
(2)首先根據F=G=mg計算空車對地面的壓力,再根據計算空車對地面的壓強;
(3)根據公式計算清掃時間。
1 / 1考點沖刺16【光現象的辨析】—2025年中考物理考前素描40天終極沖刺寶典
一、選擇題
1.(廣東揭陽榕城2025年九年級物理科目期中試卷)下列有關光的現象中,正確的說法是
A.陽光下,微風吹拂的河面,波光粼粼,這里蘊含著光的反射
B.光與鏡面成30°角射在平面鏡上,則其反射角也是30°
C.人在照鏡子時,總是靠近鏡子去看,其原因是靠近時像會變大
D.平面鏡可以成實像
2.(2025·湖南模擬)下列現象中由于光的折射形成的是
A.樹下光斑 B.杯中“折”筆
C.墻上留影 D.水面倒影
3.(2025·岳陽樓模擬)2024年2月9日晚,央視春晚長沙分會場以一枚煙花開啟,當煙花從江中升起綻放,再搭配“一江兩岸的燈光秀”成就了一幅絕美畫卷。下面說法正確的是
A.璀璨奪目的煙花不是光源
B.江水中的燈光倒影是由于光的折射形成的
C.煙花下人們的影子是由于光的反射形成的
D.遠處觀眾先看到煙花,后聽到煙花的爆炸聲
4.(2025·柳州模擬)2024年7月25日,柳州科技館的工作人員拍到飛過柳州夜空的中國空間站(如圖)。中國空間站本身不發光,我們能看到它,除了它體積較大和氣象條件較好外,主要因為
A.光的反射 B.光的折射 C.光的色散 D.平面鏡成像
5.(廣東省深圳市龍華區第二實驗學校集團華仁校區2024-2025學年九年級下學期綜合素養考評試卷)下列光現象的成因,與射擊比賽“三點一線”的瞄準原理相同的是(  )
A.林中樹影 B.水中倒影 C.鏡中汽車 D.空中彩虹
6.(2024九下·中山模擬)如圖所示的光現象,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甲圖中,小孔成像成的是小孔的倒立的實像
B.乙圖中,用茶色的玻璃板做實驗是為了使蠟燭A的像更清晰
C.丙圖中,在漫反射現象中,反射角與入射角并不相等
D.丁圖中,把紙板F沿ON后折一定角度后,反射光線和入射光線、法線就不在同一平面上了
7.(2023·泰安)“海市蜃樓”在我國古書《史記》《夢溪筆談》中都有記載,下列光現象中與“海市蜃樓”形成原理相同的是(  )
A.樹木在水中的倒影 B.池水看起來比實際的淺
C.樹蔭下圓形的光斑 D.陽光下人的影子
8.(2024九下·衡陽月考)如圖所示用手機掃描二維碼,相當于給二維碼拍了一張照片。手機攝像頭相當 于凸透鏡,影像傳感器相當于光屏,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物體上的二維碼是光源
B.影像傳感器上成的是正立的實像
C.掃碼時二維碼要位于攝像頭二倍焦距以外
D.要使屏幕上二維碼的像變大,只需將二維碼遠離攝像頭
9.(2016·濟寧)小希對下列光學成像實例進行了分析,判斷正確的是(  )
實例:①針孔照相機內所成的像;②潛望鏡中看到的景物的像;③放大鏡看到的物體的像;④幻燈機屏幕上所成的像;⑤照相機中所成的像.
A.反射成像的有②③⑤ B.折射成像的有①③⑤
C.屬于實像的是①④⑤ D.屬于虛像的是②③④
10.(2018·無錫模擬)下列關于光現象的說法中正確的是(  )
A.當人離平面鏡較近時,在鏡中不能看到自己的全身像,適當遠離平面鏡后就能在鏡中看到自己的全身像
B.如果甲同學從平面鏡中能看見乙同學的腳,則由光路可逆可知乙同學從平面鏡中也一定能看見甲同學的腳
C.因為人在岸邊看見的水中的魚的位置比魚的實際位置要淺,所以由光路可逆可知魚在水中看見的岸邊的人的頭頂位置比人的頭頂的實際位置要高
D.由于太陽光進入地球大氣層后,其傳播路徑會發生彎曲,所以用激光武器摧毀敵人的空間站時不能直接瞄準空間站發射激光,而應該偏低一些發射
11.下列連線中不正確的是(  )
A.能源及相應說法
B.物理現象及解釋
C.物態變化及對應實例
D.物理知識及應用
二、填空題
12.(2025九下·鶴山模擬)夏季,當你在河岸邊漫步時,有時候會看到“湖畔垂柳成蔭,水面倒影如鏡",也有時會看到“水下魚翔淺底”的美景,從物理學角度看“倒影和鏡”是由于光的   形成:你看到“水下魚翔淺底”的魚是由光的   形成的   像(選填“實”或“虛”)。
13.(2025·廣東模擬)如圖甲所示,在深盤中盛一些水,盤邊斜放一個平面鏡,使鏡的下部浸入水中,讓一束陽光照射在水下的平面鏡上,并反射到白色光屏上,在光屏上可看到一條七彩光帶,產生這一現象的原因是白光中包含的不同顏色的光通過水面發生    (填“反射”或“折射”)時的偏折程度不同,同時也說明了太陽光是   (選填“單色光”或“復色光”),若從七彩光帶中選取紅、綠、藍三種色光照白紙上(圖乙),則中間相互重疊區域會出現   色。
14.(2025·廣州模擬)水池的池壁垂直于水平池底,水池上方支架(AB)裝有一激光器,水池中沒有水時,激光器發出的光線a正好射到池底和池壁的交點上,且與池底的夾角為45°,如圖甲所示。往池中注水,并待水面平靜時,如圖乙所示,激光被反射到池壁上,使池壁上出現一個光點S,同時池底也出現光點(圖中均沒有畫出)
(1)圖乙中,光點S位于池壁上6dm刻度處:它在水中的像S' 在   (選填“0”、“1”、“2”、“3”)的刻度處;
(2)在水面下降過程中,光點S從6dm平穩下降至3dm時,它在水中的像S' 在池壁   (選填“0”、“1”、“2”、“3”)刻度線處;打在池底的光斑(未畫出)會向   (選填“左”或“右”)移動。
15.(2025九下·順德模擬)
(1)2020年6月21日,我國多地都觀測到非常壯觀的“金邊日食”。產生“日食”是由于光   形成。據推測,“日全食”將在今年12月14日太平洋一帶出現。我們可用圖來分析,到時太平洋應該位于圖中的    區域(選填“A”、“B”、“C”或“D”)。
(2)   態、液態和氣態是物質常見的三種狀態,某物質通過放熱、吸熱在甲、乙、丙三種物態之間轉化,如圖所示。甲是   態,其中乙至丙是   (填物態變化名稱)過程。
16.(2025九下·順德模擬)如圖所示是微信啟動頁。這是我國發射的地球同步氣象衛星“風云四號”在地表高度36000km,利用紅外遙感技術拍攝合成的。寓意從“人類起源”到“華夏文明”的歷史發展。圖中人的影子是由于光的   形成的;光在真空中的傳播速度為   m/s ;以地面為參照物,“風云四號”衛星是   的。(最后一空選填“運動”或“靜止”)
17.(2024九下·南寧模擬)如圖是一種液面升降監測裝置的原理圖,光源S發出的一束激光以與水平面成35度角射向平靜的液面,則入射角為   度;激光經反射后射到液面上方標尺上的點,當液面上升時,光點將向   (選填“左”或“右”)移動。
三、實驗探究題
18.在探究“光的反射規律”實驗時,小明把一塊平面鏡放在水平桌面上,再把硬紙板a、b豎直立在平面鏡上,具體操作如下:
(1)如圖甲所示,紙板上的虛線ON垂直于平面鏡,讓一束光貼著紙板沿AO入射到O點,使∠AON=30°,經平面鏡反射沿OB射出,∠BON=   度。改變光束AO入射的角度,使AO遠離ON,則∠BON將    (選填“變大”、“變小”或“不變”)。
(2)如圖乙所示,將圖甲中右側的紙板b沿著ON逆時針轉動一定角度,在紙板b上    (選填“能”或“不能”)觀察到反射光線。
(3)如圖丙所示,將紙板ab向后傾斜一定角度,讓光束貼著紙板沿AO入射到O點,在紙板b上    (選填“能”或“不能”)看到反射光線,反射光線與入射光線    (選填“在”或“不在”)同一平面內。
(4)在甲圖中,入射光線沿BO射到平面鏡,發現反射光線沿OA射出,這說明反射時    。
19.(2024·濱州) 某小組在探究光的反射的實驗中
(1)在“探究光反射時的規律”實驗中,
①把平面鏡放在水平桌面上,再把一張紙板ENF豎直地立在平面鏡上,紙板上的直線ON   于鏡面,如圖甲所示。
②實驗時,使一束光EO與平面鏡夾角為射到O點,經平面鏡反射,沿另一個方向射出,此時,反射角大小為   。
③如圖乙所示,把紙板NOF繞ON向后折,在紙板上看不到反射光。這表明:在反射現象中,反射光線、入射光線和法線都在   內。
(2)在“探究平面鏡成像的特點”實驗中,
①用玻璃板代替平面鏡是為了便于確定像的   。
②如圖丙所示,把點燃的蠟燭A放在玻璃板前面,再拿一支外形相同但不點燃的蠟燭B豎立著在玻璃板后面移動,直到看上去它跟蠟燭A的像完全重合,說明平面鏡所成的像與物體大小相等,這種研究方法是物理學中常用的   (選填“控制變量法”或“等效替代法”)。
③將光屏放在蠟燭A的像的位置,直接觀察光屏,光屏上沒有呈現蠟燭A的像,說明平面鏡所成的像是   。
20.(2024·中山模擬)小明用如圖甲所示裝置“探究光的反射規律”。
(1)表面粗糙的紙板應    立在水平平面鏡上,讓一束光緊貼紙板A射向鏡面上的O點,在紙板B上呈現出反射光束,以ON為軸,把紙板B向后翻折,紙板B上反射光束消失。由此可初步得出:反射光線、入射光線和法線    (填位置關系);
(2)當入射角減小時,反射角的太小變化情況是    ;
(3)紙板 A上的入射光束    (選填“能”或“不能”)在平面鏡中成像;
(4)小明接著用乙圖所示裝置“探究平面鏡成像的特點”。保持玻璃板與直尺垂直,取兩支蠟燭分別置于玻璃板前后兩側,進行觀察和調整。利用直尺可以方便測量像與物到平面鏡的    ,為比較像與物的大小關系,應選擇大小   (選填“相同”或“不同”) 的蠟燭A、B。
四、多選題
21.(2024·市北區模擬)下列關于物理概念的說法中,正確的是(  )
A.我們看見本身不發光的桌子,是因為桌子反射光
B.連通器里裝同種液體,在液體不流動時,各容器中的液面高度總是相同的
C.熱傳遞改變物體內能的實質是能量的轉化
D.有力作用在物體上,而且物體在這個力的方向移動了一段距離,這個力就做了功
22.(2024·欽州模擬)關于光現象,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雨后天空出現彩虹是由于光的反射形成的
B.在平靜的湖面上可以看到藍天白云是由于光的折射形成的
C.影子是光的直線傳播形成的
D.光從空氣射入水中,傳播速度變小
23.(2024·陽谷模擬)中華的古詩詞博大精深,意境優美,同時也蘊含了許多物理知識,下列關于光現象的詩句中說法正確的是(  )
A.“映日荷花別樣紅”。人看到了紅花是因為花反射了紅光
B.“風吹草低現牛羊”。人看到牛羊是因為光的折射
C.“霧雨當空飛彩虹”。彩虹的形成是因為光的色散
D.“人有悲歡離合,月有陰晴圓缺”。陰晴圓缺的月亮是自然光源
24.(2024九下·濟南模擬)“賞中華詩詞、尋文化基因、品生活之美”,中華上下五千年,傳統文化博大精深,詩詞中的韻律朗朗上口、意境沁人心脾。下列詩詞中的物理知識解釋正確的是(  )
A.“雨打芭蕉云落葉,風吹楊柳花飛絮”中的“飛”是因為分子無規則運動
B.“群峰倒影山浮水,無山無水不入神”中的“倒影”是因光的折射形成的
C.“潭清疑水淺,荷動知魚散”中“荷動”是因為魚散去時對荷花施加了力的作用
D.“燕山雪花大如席,片片吹落軒轅臺”中的“雪花”是水蒸氣凝華形成的
25.(2024·邢臺模擬) “影”是生活中常見的光現象,如做光學游戲的“手影”、留下美好記憶照片的“攝影”、幻燈機射到屏幕上的“投影”、湖岸景色在水中形成的“倒影”等,如圖,它們與物理知識對應關系正確的是(  )
A.手影—平面鏡成像
B.攝影—光的直線傳播
C.投影—凸透鏡成像
D.倒影—光的反射
26.2014年3月8日凌晨,馬來西亞航空MH370航班突然與地面失去聯系,機上載有中國人154名,生死不明,事發后,我國立即派出多艘艦艇和飛機前往出事海域進行搜素,并啟用紅外線遙感衛星進行搜素.下列有關飛機和艦艇的說法正確的是(  )
A.飛機能飛在空中,是應用空氣的浮力升空的
B.艦艇上的發動機將燃料燃燒釋放的內能轉化為機械能
C.艦艇上的聲吶系統是利用次聲波來發現海底的可疑目標的
D.紅外線遙感衛星能夠捕捉不同物體輻射的紅外線,物體的溫度越高輻射的紅外線就越強
五、計算題
27.(2017九下·大石橋期中)一束太陽光與水平方向成30°角,要使陽光照亮某一豎直井底部,則平面鏡應放置在與水平面成多少度角的位置?試完成光路圖.
28.(2024九下·南海模擬)閱讀短文,回答問題。
機器人的“眼睛”
機器人為了“看見”周圍的物體,需要有自己的“眼睛”,紅外傳感器就是掃地機器人的“眼睛”,它利用紅外線工作,紅外線是電磁波大家族的成員,如圖甲所示,紅外傳感器簡要結構原理如圖乙所示,紅外發射器中心線與接受透鏡主光軸之間的距離為d,紅外檢測器與接受透鏡之間的距離為f 。工作時,紅外發射器向前方發射一束紅外線,碰到障礙物后反射回來的紅外線通過透鏡中心,照射到紅外檢測器上的位置P偏離透鏡主光軸的距離稱為偏移值L,紅外傳感器就是根據偏移量L來探知紅外發射器與障礙物之間的距離D;為了避免與障礙物發生碰撞,當L增大到某一設定值L0時,機器人將停止靠近障礙物,同一款式的機器人L0保持不變。
(1)紅外線屬于   (選填“可見”或“不可見”)光,在真空中傳播的速度   (選填“大于”“小于”或“等于”)無線電波在真空中傳播的速度;
(2)掃地機器人的紅外發射器與墻壁之間的距離為2.5m,現以0.2m/s的速度沿垂直墻壁方向勻速向墻壁靠近,當紅外傳感器探測到與墻壁之間的距離為0.1m時,立即停止靠近,則掃地機器人的運動時間為   s;
(3)掃地機器人在工作過程中偏移量L逐漸變大,說明掃地機器人在   (選填“遠離”或“靠近”)障礙物。已知f=8cm,d=15cm,若某次探測時L=2cm,則此時紅外傳發射器與障礙物之間的距離為   cm;
(4)現用某款掃地機器人清掃臥室,為了增大清掃面積,可將f   。
29.(2023·香坊)如圖所示為一輛無人電動清掃車,空車質量為,它集激光雷達、攝像頭、超聲波雷達等傳感器于一體,可自主作業。取
(1)激光是一種電磁波,它在真空中的傳播速度為   ;車體所用的各種傳感器是將光信息、聲音信息及壓力信息等轉換成   信息的器件。
(2)空車停在水平地面上,地面總受力面積為,則車對地面的壓強為多少?
(3)車內蓄電池充滿電存儲的電能為,清掃車作業時電動機的平均功率為,則充滿電的蓄電池可供其清掃作業多長時間?
答案解析部分
1.【答案】A
【知識點】光的反射定律;平面鏡成像的原理、特點
【解析】【解答】A.陽光下,微風吹拂的河面,波光粼粼,是光的反射造成的,故A正確;
B.光與鏡面成30°角射在平面鏡上,則入射角為60°,由反射定律可得,其反射角也是60°,故B錯誤;
C.平面鏡所成的像始終與物體等大,人在照鏡子時,靠近鏡子去看,可以增大視角,但像的大小不變,故C錯誤;
D.老年人通過放大鏡看書,看到的字的虛像,是利用凸透鏡能成放大正立的虛像,故D錯誤;
故選A。
【分析】(1)光從空氣射向水面,在水面上發生反射,使水波看起來波光粼粼;
(2)入射角是入射光線與法線的夾角,反射角是反射光線與法線的夾角。在反射現象中,反射角等于入射角;
(3)人在照鏡子時,總是靠近鏡子去看,其原因是靠近時平面鏡感覺像變大,這是視角問題;
(4)平面鏡成像的特點:像與物體大小相等,像和物到平面鏡的距離相等,像和物體的連線與鏡面垂直;平面鏡成的是虛像。
2.【答案】B
【知識點】光的直線傳播及其應用;光的反射;光的折射現象及其應用
【解析】【解答】A、樹蔭下園形光斑是由于光沿直線傳播形成的,故A錯誤;
B、鉛筆在水面處彎曲,是由于光的折射形成的,故B正確;
C、手影是由于光沿直線傳播形成的,故C錯誤;
D、水中倒影,屬于平面鏡成像現象,是由于光的反射形成的,故D錯誤;
故選:B。
【分析】(1)光在同一均勻介質中沿直線傳播。光沿直線傳播的實例有:小孔成像、激光準直、影子、日食和月食等;
(2)光照在不同介質面上時,會發生反射現象,平面鏡成像就是具體應用:
(3)光從一種介質斜射入另一種介質時,光的傳播方向就會發生偏轉,即光的折射現象。
3.【答案】D
【知識點】光與光源;光的直線傳播及其應用;光的傳播速度與光年;光的反射;聲速
【解析】【解答】A. 璀璨奪目的煙花能自行發光,是光源,故A錯誤;
B. 江水中的燈光倒影是由于光的反射射形成的,故B錯誤;
C. 煙花下人們的影子是由于光的直線傳播形成的,故C錯誤;
D.光的傳播速度大于聲音的傳播速度,所以遠處觀眾先看到煙花,后聽到煙花的爆炸聲,故D正確。
故選D。
【分析】A.光源:能自行發光的物體;
B.光的反射: 光在傳播到不同介質表面時,被反射回原來介質中的現象,如水面出現岸上物體的倒影、平面鏡成像、玻璃等光滑物體反光都是光的反射形成的;
C.光在同種均勻的介質中沿直線傳播;
D.光的傳播速度大于聲音的傳播速度。
4.【答案】A
【知識點】光的反射;光的折射規律;光的色散;平面鏡成像的原理、特點
【解析】【解答】我們能看見中國空間站時因為它反射的光線進入人眼,故A正確,BCD錯誤。
故選:A。
【分析】(1)反射定律的內容:反射光線、入射光線、法線在同一個平面內,反射光線與入射光線分居法線兩側,反射角等于入射角。
(2)光的折射定律:入射光線、法線、折射光線在同一平面內,折射光線和入射光線分別位于法線兩側,當光線從空氣斜射入其它透明介質時,折射角小于入射角。
(3)光的色散實驗中白光可分解為紅、橙、黃、綠、藍、靛、紫七種色光。
(4)平面鏡成像的特點是:像物大小相等、到平面鏡的距離相等、連線與鏡面垂直、左右互換,即像物關于平面鏡對稱,利用這一對稱性作出AB的像。
5.【答案】A
【知識點】光的直線傳播及其應用;光的反射;光的折射規律
【解析】【解答】射擊比賽“三點一線”的瞄準原理是光的直線傳播。
A.林中的樹影是光的直線傳播現象,故A符合題意;
B.水中的倒影是平面鏡成像,水面相當于平面鏡,是光的反射形成的,故B不符合題意;
C.觀后鏡中的汽車是汽車在凸面鏡中成的像,是光的反射形成的,故C不符合題意;
D.空中的彩虹是光的色散形成的,其實質是光的折射現象,故D不符合題意。
故選:A。
【分析】 (1)光在同種均勻物質中沿直線傳播,在日常生活中,激光準直、小孔成像和影子的形成等都表明光在同一種均勻介質中是沿直線傳播的;
(2)當光照射到物體表面上時,有一部分光被反射回來,例如:平面鏡成像、水中倒影等;
(3)當光從一種介質斜射入另一種介質時,傳播方向會偏折,發生折射現象,如:看水里的魚比實際位置淺等。
6.【答案】B
【知識點】光的直線傳播及其應用;光的反射定律;探究平面鏡成像的特點
【解析】【解答】A.小孔成像是物體的像,不是小孔的像,故A錯誤;
B.用茶色的玻璃板進行實驗,能使成像更清晰,以便確定像的位置,故B正確;
C.在漫反射現象中,反射角等于入射角,故C錯誤;
D.在探究光的反射定律實驗中,將紙板F沿ON后折一定角度,紙板F上不會出現反射光線,這一實驗能證明反射光線、入射光線和法線在同一平面上,故D錯誤。
故選B。
【分析】1、小孔成像的特點:小孔成像所成的是倒立的實像,像的形狀和 孔的形狀無關 和物的形狀有關,物距和像距會影響像的大小,物距變小像變大,像距變小,像變小。
2、反射分類:漫反射是投射在粗糙表面上的光向各個方向反射的現象 ,鏡面反射:指若反射面比較光滑,當平行入射的光線射到這個反射面時,仍會平行地向一個方向反射出來。
3、反射定律:反射角等于入射角,反射光線、入射光線、法線處于同一平面、在反射中光路是可逆的。
7.【答案】B
【知識點】光的直線傳播及其應用;光的反射;光的折射現象及其應用
【解析】【解答】
A:樹木在水中的倒影是光的反射 A錯誤 不符合題意
B:池水看起來比實際的淺是光的折射 B正確 符合題意
C: 樹蔭下圓形的光斑是光的直線傳播 C錯誤 不符合題意
D:陽光下人的影子是光的直線傳播 D錯誤 不符合題意
故答案為:B
【分析】
A:樹木在水中的倒影是光的反射。
B:池水看起來比實際的淺是光的折射。而“海市蜃樓”也是光的折射。
C: 樹蔭下圓形的光斑是光的直線傳播。
D:陽光下人的影子是光的直線傳播。
8.【答案】C
【知識點】光與光源;凸透鏡成像的應用
【解析】【解答】A、二維碼本身不發光,不是光源,故A錯誤;
BD、手機攝像頭相當于凸透鏡,是利用物體在2倍焦距以外,凸透鏡成倒立、縮小實像的原理工作的,所以,二維碼要位于攝像頭二倍焦距以外,故 B正確,D錯誤;
C、如果要讓像變大一些,因凸透鏡成實像時,物近像遠像變大,所以應減小物距,應將二維碼靠近凸透鏡,故C錯誤;
故選:B。
【分析】(1)根據自身能發光的物體稱為光源。
(2)手機攝像頭的鏡頭是凸透鏡,其是利用物體在2倍焦距以外,像成在另一側的1倍焦距和2倍焦距之間,成倒立縮小實像的原理工作的。凸透鏡成實像時,物近像遠像變大的特點。
9.【答案】C
【知識點】光的反射;光的折射現象及其應用;凸透鏡成像的應用
【解析】【解答】解:①針孔照相機屬于小孔成像原理,因此成的是實像,它是光的直線傳播原理形成的;
②從潛望鏡中觀察景物,觀察到的是虛像,利用的是平面鏡成像原理,屬于光的反射現象;
③用放大鏡看物體,利用的是光的折射現象中成虛像的情況;
④看幻燈機屏幕上的像,是光的折射現象,成的是倒立放大的實像;
⑤照相機中所成的像是倒立縮小的實像, 是光的折射現象.
綜上所述,屬于實像的是①④⑤;屬于虛像的是②③;屬于折射成像的是③④⑤;屬于反射成像的是②.故只有選項C正確.
故選C.
【分析】根據實像和虛像的區別、不同點:(1)成因不同,實像是由實際光線會聚而成的,而虛像是由實際光線的反向延長線會聚而成的;(2)像的正倒不一樣,實像一般是倒立的,而虛像是正立的;來分析此題.
10.【答案】C
【知識點】光反射的可逆性;光的折射規律;光折射的可逆性
【解析】【解答】A、要看到自己的全身像,得有兩個條件,-是鏡子的高度至少是身高的-半,二是鏡子要豎直掛在墻上,且上下邊緣分別在人的眼睛和頭頂、眼睛和腳的中間位置。與距離遠近無關,故本選項錯誤。A不符合題意;
B、甲乙兩同學身高未知,乙同學不一定能從平面鏡中看見甲同學的腳,B不符合題意;
C、由光的折射定律可知,人在岸邊看見的水中的魚的位置比魚的實際位置要淺,由于折射時光路是可逆的,所以魚在水中看見的岸邊的人的頭頂位置比人的頭頂的實際位置要高,C符合題意;
D、當武器瞄準空間站時,光線如圖所示,即看見的空間站位置S比實際位置S略高,但武器發射出的激光經過大氣層和大氣層的邊緣時也要發生折射,由
光路可逆原理知激光器應對準看到的空間站的像瞄準,D不符合題意 .
故答案為:C.
【分析】A、根據平面鏡的成像特點分析;
B、由于光路是可逆的,如果甲同學從平面鏡中能看見乙同學的腳,乙同學不一定能從平面鏡中看見甲同學的腳,但在乙同學的腳處一定能看到甲同學的眼;
C、從光的折射規律、光路的可逆的兩個方面分析解答;
D、激光傳播的方向性極好,傳播的路線一般不發生變化 .
11.【答案】C
【知識點】液化及液化放熱;凝華及凝華放熱;光的色散;色光的三(基)原色和顏料的三原色;流體壓強與流速的關系
【解析】【解答】解:A、太陽能是可再生能源;石油和核能都是不可再生能源;核能的利用要用到鈾礦,鈾礦是從自然界直接獲取的能源,屬于一次能源;不符合題意.
B、大氣對陽光中的藍光散射較多,所以天空呈現藍色;彩色電視機的熒光屏上艷麗的畫面是由紅、綠、藍三種色光合成的;雨后的彩虹呈現七種顏色,屬于光的色散現象;不符合題意.
C、冬天窗戶玻璃上的“冰花”和樹枝上出現的“霧凇”都屬于凝華現象;冰棒冒“白氣”是空氣中的水蒸氣遇冷液化成的小液滴;符合題意.
D、超聲波有很強的穿透能力,可以為孕婦作常規檢查;紫外線可以穿透細菌的細胞膜達到快速殺菌的效果,可用于手術室消毒;根據流體壓強與流速的關系,飛機的機翼做成上凸下平的形狀便于產生向上的升力;不符合題意.
故選C.
【分析】本題是一道綜合性選擇題,在解題時應認真分析每一個選擇項,找準其對應的知識塊,然后再認真分析每一個知識點的對錯.
12.【答案】反射;折射;虛
【知識點】光的反射;光的折射現象及其應用
【解析】【解答】“倒影如鏡”指平靜的水面相當于平面鏡,景物在水中的倒影屬于平面鏡成像,是由于光的反射形成的。
看到“水下魚翔淺底”的魚反射的光從水中斜射入空氣中,發生折射后進入人的眼睛,人逆著折射光線看到的是魚的虛像。
【分析】1. 光遇到水面、玻璃以及其他許多物體的表面都會發生反射;
2.光的折射:光從一種介質斜射入另一種介質時,光的傳播方向會發生偏折,這種現象叫光的折射,如水池底變淺、水中筷子彎折、海市蜃樓等都是光的折射形成的。
13.【答案】折射;復色光;白
【知識點】光的折射現象及其應用;光的色散;色光的三(基)原色和顏料的三原色
【解析】【解答】 由于不同顏色的光的波長不同,通過三棱鏡的折射程度不同;
白光經三棱鏡后,光屏上自上而下出現了紅、橙、黃、綠、藍、靛、紫的色帶,即白光是復色光;
色光的三原色為紅、綠、藍;因此將紅、綠、藍三種色光照白紙上,中間相互重疊區域會出現白色;
故答案為:折射;復色光;白。
【分析】太陽光經過三棱鏡折射后可以分散成七種顏色的光;
白光是由七種顏色的色光組成是復色光;
紅、綠、藍三種色光 混合在一起出現白色。
14.【答案】(1)0
(2)0;右
【知識點】光的反射定律
【解析】【解答】(1)甲圖中,入射光照射到零刻度,圖乙中,反射光S點在水面上6dm處,距離水面3dm,像關于水面對稱,距離水面也是3dm,正好在0刻度處。
(2)當水面下降,反射點下降,S點下降,而S點的像和S點關于水面對稱,始終在0刻度處。水面下降時,光線與水面交點向右下方移動,入射角不變,折射角不變,折射光線向右平行移動,打在池底的光斑也會向右移動。
【分析】(1)光在反射時,反射角等于入射角;平面鏡成像時,像和物體關于平面鏡對稱,像和物體到平面鏡的距離相等;
(2)根據平面鏡成像特點,水面下降時,像和物體仍然對稱,判斷像的位置;發生折射時,入射點向右移動,則折射光線的光斑向右運動。
(1)由于甲圖中入射光照射到零刻度,且與池底的夾角為45°,加水反射后反射光與水面成45°,水面上下的三角形全等,因而水面到3dm處,則反射光在水面向上3dm,即6dm處;S點在6dm處,而像關于水面對稱,也正好在0刻度處。
(2)[1][2]當水面下降,反射點下降,S點下降,而其像始終在0刻度處。水面下降時,光線與水面交點向右下方移動,入射角不變,則折射角也不變,折射光線向右平行移動,因此打在池底的光斑也會向右移動。
15.【答案】(1)沿直線傳播;C
(2)固;液;凝華
【知識點】光的直線傳播及其應用;物態和物態變化
【解析】【解答】(1)“日食”是由于光沿直線傳播形成的;圖1中,當月球轉到太陽和地球中間并且三者在一條直線上時,月球擋住了太陽照射在地球上的光線,地球處在月球的影子里,這就形成了日食。圖中C區域的光全部被月球擋住,可出現日全食,B區域太陽射向地球的光部分被月球擋住,人們看到的是日偏食。
(2)固態、液態和氣態是物質常見的三種狀態;由圖2可知,丙吸熱可變為甲,而甲吸熱可變為乙,由此推斷,丙為固態,甲為液態,乙為氣態;從乙至丙是氣態直接變為固態,屬凝華現象。
【分析】(1)光在同一均勻介質中是沿直線傳播的,日食是光的直線傳播形成的;根據圖1可判斷出現“日全食”的區域;
(2)物質的三種狀態是固態、液態和氣態;六種物態變化過程中,放熱的有:凝固、液化、凝華;吸熱的有:熔化、汽化、升華,據此判斷。
16.【答案】直線傳播;3×108;靜止
【知識點】光的直線傳播及其應用;運動和靜止的相對性
【解析】【解答】人的影子是由于光的直線傳播形成的;光在真空中的傳播速度為3×108m/s;以地面為參照物,“風云四號”衛星相對于地面的位置沒有發生改變,“風云四號”衛星是靜止的。
【分析】 光在同種均勻物質中沿直線傳播,在日常生活中,激光準直、小孔成像和影子的形成等都表明光在同一種均勻介質中是沿直線傳播的;光在真空中的傳播速度最大,為3×108m/s;物體相對于參照物的位置變化了,物體就是運動的;物體相對于參照物的位置不變,物體就是靜止的。
17.【答案】55;左
【知識點】光的反射定律
【解析】【解答】光源S發出的一束激光與水平面成35°角射向平靜的液面,入射角是入射光與法線夾角,入射角為90°-35°=55°,激光經液面反射后射到液面上方水平標尺上的S'點,當液面上升時,入射點向左上方移動,入射角不變,反射角不變,反射光與原反射光平行向左移動,則光點S'將向左移動。
故答案為:55;左。
【分析】 (1)根據反射角和入射角的概念可確定入射角;
(2)根據光的反射定律,當液面發生變化時,由于入射角的大小不變,所以反射光線與原來的反射光線平行。作圖可知光點S的移動方向。
18.【答案】(1)30;變大
(2)不能
(3)不能;在
(4)光路是可逆的
【知識點】光的反射定律
【解析】【解答】(1)圖像中,入射角是∠AON=30°,反射角是∠BON,在反射時,反射角等于入射角,則反射角∠BON=30°;當AO遠離ON,入射∠AON變大,反射角等于入射角,∠BON也變大;
(2)根據圖乙,將紙板b以ON為軸,逆時針轉動一個角度,紙板不在同一平面內,反射光線和入射光線仍然在同一平面內,則紙板b上不能看到反射光;
(3)在圖丙中,將紙板ab傾斜一個角度,讓光束沿AO入射到O點,法線與鏡面始終垂直,反射光線在和法線相同的平面內,紙板上不能看到反射光線,則反射光線、入射光線、法線仍在同一平面內;
(4)若光線沿著BO入射,反射光線沿著OA反射,和之前路徑相同,方向相反,可知:反射時光路是可逆的。
故答案為:(1)30;變大;(2)不能;(3)不能;在;(4)光路是可逆的。
【分析】(1)入射光線和法線的夾角是入射角,反射時,反射角等于入射角;
(2)承接光線的紙板不在同一平面內,不能同時看到入射光線和反射光線;
(3)反射光線、入射光線和法線在同一平面內;
(4)在反射時,光路是可逆的。
19.【答案】(1)垂直;50°;同一平面
(2)位置;等效替代法;虛像
【知識點】光的反射定律
【解析】【解答】探究光的反射的實驗中,
(1)①實驗時,平面鏡放在水平桌面上,把紙板豎直地立在平面鏡上,ON垂直于鏡面;
②實驗時,光線EO與平面鏡夾角為40°射到O點,入射角為90°-40°=50°,此時,反射角大小為50°;
③如圖乙,把紙板NOF繞ON向后折,左右紙板不在同一平面內,紙板上看不到反射光。可知:在反射現象中,反射光線、入射光線和法線都在同一平面內;
(2)探究平面鏡成像的特點時,
①實驗時,用玻璃板代替平面鏡,便于確定像的位置;
②如圖丙,利用不點燃的蠟燭B,和前面的蠟燭A的像完全重合,探究了平面鏡所成的像與物體大小相等,利用了等效替代法;
③將光屏放在像的位置,直接觀察光屏,光屏上沒有蠟燭A的像,平面鏡所成的像是虛像。
【分析】(1)探究光的反射時,反射角等于入射角;在反射時,反射光線、入射光線和法線都在同一平面內;
(2)探究平面鏡成像規律時,利用玻璃板后面的蠟燭代替前面蠟燭的像,是等效替代法;平面鏡成像是虛像。
20.【答案】豎直;在同一平面內;減小;能;距離;相同
【知識點】光的反射定律;探究平面鏡成像的特點
【解析】【解答】(1)第1空,實驗前,應將紙板豎直放置于平面鏡 上,這樣反射光線才可以在硬紙板上呈現;
第2空,把紙板B向后翻折,紙板B上反射光束消失,則呈現反射光線的紙板B和呈現入射光線的紙板A不在同一平面內,所以在B板上不能看到反射光;但是此時反射光線的位置不發生變化;反射光線和入射光線仍然在同一平面內;
(2)根據光反射時,反射角等于入射角可知,當入射角減小,故反射角減小;
(3)平面鏡成像的原理是光的反射,故紙板A上的入射光束能在平面鏡中成像;
(4)第5空,利用直尺可以直接讀出像與物到平面鏡的距離大小。
第6空,為了比較像與物的大小關系,應選擇大小相同的蠟燭A、B,若B與A的像完全重合,說明像與物大小相等。
故答案為:(1)豎直;在同一平面內;(2)減小;(3)能;(4)距離;相同。
【分析】(1)(3)在“探究光的反射規律”的實驗中,表面粗糙的紙板應豎直立在水平平面鏡上;光反射時,反射光線、入射光線、法線都在同一個平面內;
(2)光反射時,反射角隨入射角的增大而增大,減小而減小;
(4)利用直尺是為了便于測量像與物到平面鏡的距離;選擇兩支外型相同的蠟燭是為了便于比較像與物的大小關系。
21.【答案】A,B,D
【知識點】光的反射;熱傳遞改變物體內能;連通器原理及其應用;是否做功的判斷
【解析】【解答】A.我們看見本身不發光的桌子,是因為桌子反射的光線進入人眼,故A正確;
B. 連通器里裝同種液體,在液體不流動時,各容器中的液面高度總是相同的 ,故B正確;
C.熱傳遞的實質是能量的轉移,內能從高溫物體轉移到低溫物體,故C錯誤;
D.力作用在物體上,物體在這個力的方向移動了一段距離,力就做了功,故D正確。
故選ABD。
【分析】1、連通器:上端開口相通,或底部相通的容器叫連通器,在連通器的液體保持同一水平,壓強相等,應用:茶壺;回水彎管;船閘;
2、熱傳遞是熱量從溫度高的物體傳到溫度低的物體,或者從物體的高溫部分傳到低溫部分的過程;
3、功:物體受到了力,且沿著力的方向移動了距離。
22.【答案】C,D
【知識點】光的直線傳播及其應用;光的傳播速度與光年;光的反射;光的色散
【解析】【解答】A.彩虹是光經過不同介質發生折射形成的,屬于光的色散現象,故A錯誤;
B.在平靜的湖面上,看到藍天白云是平面鏡成像,是光的反射現象,故B錯誤;
C.影子是物體遮擋光線,光照射不到形成陰影區域,是光的直線傳播現象,故C正確;
D.光在其它介質中的傳播速度小于在空氣中的速度,故光從空氣射入水中,傳播速度變小,故D正確。
故選CD。
【分析】彩虹是光的折射現象;平面鏡中看到的像是光的反射現象;影子是光沿直線傳播形成的;光速在空氣中大于水中的速度。
23.【答案】A,C
【知識點】光與光源;光的直線傳播及其應用;光的反射;光的色散
【解析】【解答】A、荷花是不透明的物體,在太陽光照射下,荷花只反射紅光,吸收其它顏色的光,所以看到荷花呈紅色,故A正確;
B、“風吹草低見牛羊”是由于光沿直線傳播而形成的,故B錯誤;
C、“霧雨當空飛彩虹”,是光的色散現象,故C正確;
D、月亮本身并不能發光,所以月亮不是光源,故D錯誤;
故答案為:AC。
【分析】不透明物體的顏色是由它反射的色光決定的;光在同種、均勻、透明介質中沿直線傳播,產生的現象有小孔成像、影子的形成、日食和月食等;光線在同種不均勻介質中傳播或者從一種介質斜射入另一種介質時,就會出現光的折射現象,例如水池底變淺、水中筷子變彎、海市蜃樓等都是光的折射形成的;月亮本身不能發光,它反射了太陽光。
24.【答案】C,D
【知識點】物質的三態;光的反射;力的作用效果;機械運動
【解析】【解答】A. “飛”是是柳絮的機械運動,故A錯誤;
B. “倒影”屬于平面鏡成像,是因光的反射形成的,故B錯誤;
C. “荷動”是因為魚散去時對荷花施加了力的作用,改變了荷花的運動狀態,故C正確;
D. “雪花”是空氣中的水蒸氣凝華形成的小冰晶,故D正確。
故選CD。
【分析】 分子無規則運動 屬于微觀現象, 楊柳花飛絮 屬于宏觀現象。
25.【答案】C,D
【知識點】光的直線傳播及其應用;光的折射現象及其應用;凸透鏡成像的應用;平面鏡成像的原理、特點
【解析】【解答】A:手影是光的直線傳播形成的,不是平面鏡成像。故A 錯誤;
B :攝影是利用凸透鏡成像原理。故B 錯誤;
C :投影是利用凸透鏡將物體的像投在屏幕上,是凸透鏡成像。故C 正確;
D :倒影是光照射到水面上發生反射形成的,故D 正確。
綜上所述,本題選C、D。
【分析】 對生活中不同類型的“影”現象進行分析,明確它們各自形成的物理原理,強調對光的直線傳播、反射以及凸透鏡成像等物理知識在實際現象中的具體體現和應用,以準確理解和區分這些常見的光現象及其背后的物理機制。
26.【答案】B,D
【知識點】紅外線;能量的轉化或轉移;飛機的升力;超聲波與次聲波
【解析】【解答】A、飛機升空是利用了流體壓強和流速的關系,而不是利用浮力升空的,故A錯誤;
B、艦艇上的發動機屬于熱機的一種,工作時將燃料燃燒釋放的內能轉化為機械能,故B正確;
C、艦艇上的聲吶系統是利用超聲波來發現海底的可疑目標的,不是利用次聲波,故C錯誤;
D、紅外線遙感衛星能夠捕捉不同物體輻射的紅外線,物體的溫度越高輻射的紅外線就越強,故D正確.
故選BD.
【分析】(1)飛機升空是利用了流體壓強和流速的關系:流速大,壓強小;流速小,壓強大;
(2)判斷出燃料燃燒時消耗了哪種形式的能,進而又產生了哪種形式的能是解決該題的關鍵;
(3)聲吶是利用超聲波來工作的;
(4)紅外線遙感衛星是利用了紅外線,物體的溫度越高輻射的紅外線就越強.
27.【答案】解:過入射點作豎直向下的反射光線,因為入射光線和反射光線的夾角為入射角和反射角之和,而反射角等于入射角,所以作入射光線和反射光線夾角的平分線.如圖所示:
因為反射光線與水平面垂直,而入射光線與水平面成30°的角,所以入射角等于 =60°,則入射光線與平面鏡的夾角為90°﹣60°=30°,故平面鏡與水平方向的夾角為30°+30°=60°或180°﹣60°=120°.
答:該平面鏡與水平方向所成角的度數60°或120°.
【知識點】光的反射定律;作光的反射光路圖
【解析】【分析】先過入射點作出反射光線,然后作入射光線和反射光線的角平分線,即法線,再過入射點作垂直于法線的鏡面,最后根據角之間的關系求出鏡面與水平面的夾角.
28.【答案】不可見;等于;12;靠近;68;減小
【知識點】紅外線;速度公式及其應用
【解析】【解答】(1)由圖甲和題目分析可知,紅外線是不可見光,紅外線在真空中傳播的速度等于無線電波在真空中傳播的速度。
(2)掃地機器人的運動距離為2.4m,運動速度為0.2m/s,根據速度公式s=vt計算運動時間為

(3)根據三角形相似對應邊成比例可得;所以紅外傳發射器與障礙物之間的距離
;當L增大時,其余因素不變時,減小,D減小,因此掃地機器人在工作過程中偏移量L逐漸變大,說明掃地機器人在靠近障礙物。,,,則此時紅外傳發射器與障礙物之間的距離為;
(4)為了避免與障礙物發生碰撞,當L增大到某一設定值L0時,機器人將停止靠近障礙物,同時增大清掃面積,L0一定時,要減小D,根據推導公式可知,可以減小f。
綜上 第1空、不可見; 第2空、等于; 第3空、12; 第4空、靠近; 第5空、68; 第6空、減小。
【分析】1、紅外線:是頻率比紅光低的不可見光,常見用處有測溫、遙控電器
2、根據速度的公式計算分析,速度公式為v=s/t,根據題目中所給的信息,如已知速度時間求解路程,或者已知路程和時間求解速度,勻速運動的特點,在st曲線上為一條傾斜向上的直線,在vt曲線為一條水平直線。
29.【答案】(1);電
(2)解:空車停在水平地面上,則對地面的壓力為:,總受力面積,則車對地面的壓強:;
答:車對地面的壓強為;
(3)解:已知存儲的電能,電動機的功率,所以充滿電的蓄電池可供其清掃作業時間。
答:充滿電的蓄電池可供其清掃作業。
【知識點】光的傳播速度與光年;壓強的大小及其計算;電功率的計算
【解析】【分析】(1)根據光的傳播速度解答。根據傳感器的用途解答;
(2)首先根據F=G=mg計算空車對地面的壓力,再根據計算空車對地面的壓強;
(3)根據公式計算清掃時間。
1 / 1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列表

<pre id="tfb94"><li id="tfb94"></li></pre>

<bdo id="tfb94"><rt id="tfb94"></rt></bdo>
  • <menu id="tfb94"><dl id="tfb94"></dl></menu><i id="tfb94"><acronym id="tfb94"><sub id="tfb94"></sub></acronym></i>

    1. 主站蜘蛛池模板: 略阳县| 兴宁市| 沁源县| 昌吉市| 松溪县| 亚东县| 福建省| 上思县| 胶南市| 太仓市| 南皮县| 安宁市| 南城县| 阿勒泰市| 灌阳县| 乌审旗| 乾安县| 伊川县| 资阳市| 富川| 台南市| 临泽县| 陆河县| 汉源县| 郑州市| 土默特右旗| 邹城市| 平远县| 三河市| 肇庆市| 辉南县| 岑巩县| 界首市| 咸宁市| 普安县| 忻城县| 元江| 清水河县| 和龙市| 大石桥市| 武山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