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準三角2024~2025學年第二學期期中調研檢測七年級歷史試題(閉卷)注意事項:1.你拿到的試卷滿分為100分,考試時間為60分鐘;2.試卷包括“試題卷”和“答題卡”兩部分;3.請務必在“答題卡”上答題,在“試題卷”上答題是無效的。一、單項選擇(本大題共15小題,每題3分,共45分)1.學習隋唐史后,四位同學作了主題演講,你認為能淮確概括這段歷史基本特征的是(A.文明初露曙光B.分裂走向統(tǒng)一C.繁榮與開放D.封建國家陷入危機2.隋唐時期,科舉制度下的考生可以自由報考,而且“取士不問家世”“一切以程文為去留”。材料主要體現(xiàn)出科舉制的特點是(A.注重門第家世B.取士方式多樣C.關注道德品質D.公開公平競爭3.史學家呂思勉說:“進士科是始于隋的,其初尚系試策,不知什么時候改試了詩賦,唐時,進士科雖亦兼試經(jīng)義及策,然所重的是詩斌。”這一變化導致了()A.隋朝短命而亡B.唐詩繁盛輝煌C.市民文化興起D.科學技術發(fā)展4.冊封是古代中央政權加強對邊疆少數(shù)民族地區(qū)管理的主要方式之一。被唐朝政府冊封為懷仁可汗的首領屬于()A.渤海國B.回紇C.云南D.吐蕃5.641年,文成公主人藏時,帶去了蔬菜種子、茶葉、絲綢、工藝品以及佛經(jīng)、醫(yī)藥、歷法、科學技術等方面的書籍。上述內容反映了文成公主人藏()A.加強了唐朝對西藏地區(qū)的管轄B.顯示了唐朝社會風氣比較開放C.促進了吐蕃經(jīng)濟和社會的發(fā)展D.為研究吐蕃社會發(fā)展提供資料6.表1列出了部分外國人在唐朝任官情況,這一材料可以用來研究唐朝()表1國家日本新羅印度波斯姓名晁衡崔致遠瞿曇羅駱元光官職秘書監(jiān)翰林學士太史節(jié)度使A發(fā)達的商業(yè)貿易B.兼容并包的風氣C.和睦的民族關系D.等級森嚴的社會七年級歷史試卷第1頁(共5頁)7、北宋禁軍的駐屯地點每隔幾年更調一次,而將領卻不隨之更動,使得“帥,帥無師”,其主要目的是()A.控制地方財政B.監(jiān)督地方知州C.提高文官地位D.防止武將專權8.圖1是《中國古代人口狀況示意圖》,可用于研究(公元2年珠江流城公元750年一珠江流城公元1078年2%3%長江流城23%長江流城36%35%黃河流城長江流城61%58%總人口總人口總人口約5900萬約5300萬約9000萬圖1A.經(jīng)濟重心南移B.絲綢之路開辟C.宋朝社會生活D.市民階層發(fā)展9.對表2解讀正確的是(表2960年1005年1038年1044年1125年1127年1140年141年宋遼訂立宋夏達南宋取得宋與金北宋建立西夏建立金滅遼金滅北宋澶淵之盟成和議郾城大捷簽訂和約A.各民族政權始終處于戰(zhàn)爭狀態(tài)B.北宋政權存在不超過一百年C.遼與南宋維持相對和平的局面D.各民族政權并立與力量消長10.畢仲游《西臺集》:“王荊公以興作之說歆動先帝,先帝信之而患財之不足也,乃散精苗,置市易,斂役錢,變鹽法;凡政之可以得民財者,無不用。”這說明王安石變法的重點在孔刊)A.分散宰相權力B.增加財政收入C.加強軍事實力D.加強皇權專制11.據(jù)學者統(tǒng)計“北宋一朝科舉考試共錄取文士60035人,平均每年約360人;武舉考試共錄取武士868人,平均每年約5人,”宋代還規(guī)定文武官員在任期間,文臣考核升遷的年限比武臣短。據(jù)此可知,宋代的國策是(A.崇文抑武B.休養(yǎng)生息C.重農抑商D.科教興國12.元朝統(tǒng)治者對邊疆地區(qū)的管轄的突出特點是()A.遷人內地B.大力開發(fā)C.因地制宜D.互助合作13.某同學閱讀了《忽必烈和他的世界帝國》一書,他想為這本書寫一句作品簡介,以可以入選的是()A.建大元,滅南宋,統(tǒng)一全國圖改革B。統(tǒng)蒙古,立政權,未滅西夏身先死C.統(tǒng)契丹,建政權,澶淵之盟結和平D.統(tǒng)女真,完統(tǒng)一,建立金朝滅北味七年級歷史試卷第2頁(共5頁)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