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2024—2025學年度下學期第二次限時性作業(yè)七年級歷史學科考試時間:60分鐘 試卷滿分:70分※考生注意:請在答題卡各題目規(guī)定答題區(qū)域內作答,答在本試卷上無效。一、單項選擇題(本題包括15道小題,每小題2分,共30分。下列各題的備選答案中,只有一個選項符合題意。)1.研究歷史的第一手資料是指直接來源于歷史事件或時期的原始材料,未經(jīng)后人加工或解讀,具有最高的真實性和可靠性。以下選項屬于研究隋朝歷史的第一手資料是2.“直到隋唐時期,統(tǒng)治者們才摸索出一套防止富室貴族壟斷權力的官僚制度。”材料中的“官僚制度”是A.禪讓制 B.世襲制 C.郡縣制 D.科舉制3.對比分析是學習歷史的重要方法之一。在唐玄宗統(tǒng)治前期社會出現(xiàn)的“開元盛世”與唐太宗統(tǒng)治時期的“貞觀之治”相比較,最明顯的不同是A.國家進入鼎盛時期 B.國家政治清明穩(wěn)定C.國家軍事力量強大 D.社會經(jīng)濟繁榮發(fā)展4.唐朝中期以后,朝廷權利衰微,地方節(jié)度使擁兵自重,威脅中央政府安全。這種局面形成于 ( )以后。A.黃巾起義 B.安史之亂C.貞觀之治 D.朱溫降唐5.歷史解釋是以史料為依據(jù),客觀地認識和評判歷史的態(tài)度和方法,下列選項屬于歷史解釋的是A.玄奘西行前往天竺求取佛經(jīng)B.鑒真為中日兩國文化交流做出貢獻C.阿倍仲麻呂憑借卓越才華考中進士D.崔致遠在留唐期間編撰《桂苑筆耕集》20卷6.歷史推論離不開對史實的正確解讀。下列史實與推論之間的邏輯關系正確的是選項 史實 推論A 敦煌莫高窟出土《金剛經(jīng)》 世界上現(xiàn)存最早的活字印刷品B 天文學家僧一行 世界上實測緯線第一人C 醫(yī)藥學家孫思邈 被人們尊稱為“醫(yī)圣”D 唐朝政府組織編寫《唐本草》 世界上第一部由國家編訂藥典7.唐憲宗迎接佛骨到宮中供奉,韓愈上表反對,主張將佛骨“投諸水火,永絕根本,斷天下之疑,絕萬代之惑”。這表明A.韓愈興辦儒學 B.韓愈獨斷大事C.韓愈抨擊佛教 D.韓愈剛愎自用8.樊錦詩在《我心歸處是敦煌》中寫到“從未名湖到莫高窟,守住前輩的火,開辟明天的路”。莫高窟在詩人心中地位如此崇高,原因是A.莫高窟是聞名世界藝術寶庫 B.莫高窟在唐朝開采規(guī)模最大C.莫高窟是宣揚佛教場所 D.莫高窟開鑿于隋唐時期9.《宋史》記載“將士相與謀曰:主上幼弱,吾輩出死力破敵,誰則知之,不如先立點檢(指趙匡胤)為天子,然后北征。……黃袍已加身矣”。這段史料敘述的是A.杯酒釋兵權 B.攻滅南唐C.消滅北漢 D.陳橋兵變10.北宋初年,為了穩(wěn)固政權安定社會秩序,杜絕武將飛揚跋扈和兵變政移發(fā)生,朝廷制定的方針是A.重農抑商 B.約法三章C.崇文抑武 D.輕徭薄賦11.假如讓你拍攝一部以元世祖忽必烈為題材的電視劇,下列可能出現(xiàn)的場景是A.忽必烈召開大會,舉行建立蒙古政權儀式B.忽必烈?guī)ьI軍隊,西征到多瑙河流域C.忽必烈與大臣討論設立行省制度等問題D.忽必烈率軍攻打高句麗12.史料記載元朝疆域“北逾陰山,西極流沙,東盡遼東,南越海表”,這表明A.元朝經(jīng)濟實力強盛 B.元朝疆域狹小C.元朝軍事力量強大 D.元朝疆域遼闊13.北宋時期,官窯、哥窯、汝窯、定窯、鈞窯五大瓷窯燒制的瓷器各具特色。南宋時,江南地區(qū)成為我國制瓷中心。這說明A.宋代是我國瓷器發(fā)展史上輝煌時期 B.宋代瓷器以燒制青花瓷為主C.宋代是瓷器燒制開始階段 D.宋代瓷器制造分工明確14.宋太宗設置勸農使,并且將“農桑墾殖,野無曠土”等定為考核官吏政績的主要內容,各級官吏都要注重發(fā)展農業(yè)。這段史料說明A.廣大農民辛勤勞作 B.統(tǒng)治者重視農業(yè)發(fā)展C.統(tǒng)治者減輕農業(yè)賦稅 D.統(tǒng)治者重視官員選拔15.北宋都城東京汴梁,坊、市不分,取消夜禁,南食、北食、川飯、胡餅,各地風味難以盡述,酒樓菜肴、食店小吃異彩紛呈。這反映了北宋A.農業(yè)產(chǎn)量較高 B.社會安定和諧C.城市經(jīng)濟繁榮 D.海外貿易發(fā)達二、非選擇題(本題包括3小題, 16題15分, 17題15分, 18題10分, 共40分)16.七年二班歷史興趣小組開展以“10-12世紀中華民族關系發(fā)展”為主題的板報設計活動。請你協(xié)助組長,完成相應的內容。 (15分)人物篇文化篇 材料一:阿保機建立政權后,發(fā)展生產(chǎn),創(chuàng)制文字,國力不斷增強。 材料二:元昊仿效唐宋制度,定立官制、軍制和法律,鼓勵墾荒,發(fā) 展農牧經(jīng)濟,還創(chuàng)立了_A_文字。 材料三:金太祖模仿中原王朝制度,改革女真部落體制,頒行_B_文字,發(fā)展生產(chǎn),勢力迅速壯大。 —上述材料摘自《中國歷史》七年級下冊教材交往篇 1005年,北宋與遼議和 1044年,北宋西夏訂立和約 1141 年,宋金和議請回答:(1)請你寫出阿保機和元昊入選人物篇的理由是什么 (4分)人們崇敬和懷念岳飛的原因是什么 (2分)(2)將文化篇中A、B兩處填寫完整。 (2分) 材料一中阿保機創(chuàng)制了什么文字 (1分)材料三中金太祖是人物篇中哪位人物 (1分)(3)交往篇中“北宋與遼議和”時締結了什么盟約 (1分)寫出1044年北宋西夏訂立和約與1141年宋金和議的主要內容分別是什么 (4分)17.閱讀材料,回答問題(15分)材料一:宋初大臣趙普提出:“稍奪其權,制其錢谷,收其精兵,則天下自安矣。 ”材料二:1069年,宋神宗任用王安石主持變法,……變法涉及經(jīng)濟、軍事和教育等領域。材料三:元世祖在漢族人士的幫助下,參照中原歷代王朝的統(tǒng)治方式,逐步確立了中央集權制度,加強對邊疆地區(qū)的直接管轄。——上述材料均摘自《中國歷史》七年級下冊教材請回答:(1)請你寫出材料一中趙普說的“權”、 “錢谷”、 “兵”指的是什么 (3分)趙匡胤對此采取了哪些措施 (3分)(2)材料二中的“變法”在經(jīng)濟和軍事領域分別采取了什么措施 (4分)(3)材料三中元世祖確立“中央集權制度”采取了什么措施 (5分)18.我國是一個統(tǒng)一多民族國家,各民族共同締造中華民族歷史。閱讀下列材料,回答相關問題。(10分)【唐風洋溢撫四方】A唐穆宗長慶年間,唐蕃訂立友好盟約,刻立唐蕃會盟碑。B 唐玄宗冊封骨力裴羅為①。C唐玄宗冊封大祚榮為②。D 唐玄宗冊封皮邏閣為 ③ 。【宋邊和議謀發(fā)展】E北宋與遼、西夏并立,相互之間的商業(yè)往來一直進行。金統(tǒng)治中原地區(qū)后,受中原文化的影響,統(tǒng)治者提倡儒學。【元地遼闊促交融】F元朝時期,生活在黃河流域契丹人和女真人,與漢族沒有什么差別G來自中亞、西亞的人移居中國,形成新的民族④ 。請回答:(1)請把材料中數(shù)字符號內容補充完整。① ② ③ ④ (4分)(2)請以“中華民族的歷史由各民族共同締造”為觀點,從上述材料中選取兩件史實加以論證。 (要求:觀點明確,史論結合,條例清晰,表述規(guī)范。)(6分)2024—2025學年度下學期第 二 次限時性作業(yè)七年級歷史參考答案一、單項選擇題(本題15小題,每小題2分,共30分。)題號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答案 B D A B B D C A D C C D A B C二、非選擇題(本題3小題,16題15分,17題15分,18題10分,共40分)16.(15分)(1) 阿保機統(tǒng)一契丹各部,建立契丹政權,改國號為遼;(2分)黨項首領元昊建立西夏政權(2分);數(shù)百年來,人們一直傳頌岳飛抗金的事跡,是因為岳飛的精忠報國精神深深打動一代又一代人,在抗金斗爭中他帶領軍隊紀律嚴明,作戰(zhàn)勇敢,是抗金力量的中堅,岳飛和岳家軍抗擊金兵,為南方創(chuàng)造了相對安寧的生產(chǎn)生活環(huán)境,讓南方人免受戰(zhàn)爭災難,保護了人們的生命財產(chǎn)(意思相近得2分)(2) 西夏文 (1分)女真文(1分) 契丹文(1分) 阿骨打(1分)(3) 澶淵之盟 (1分) 元昊向宋稱臣,宋給西夏錢物,稱為“歲賜”(2分);南宋向金稱臣,并送錢物,雙方以淮水至大散關一線劃定分界線,以北為金統(tǒng)治區(qū),以南為宋統(tǒng)治區(qū)。(2分)17.(15分)(1)“權” 是地方節(jié)度使的行政權力 (1分)“錢谷”是地方的財權(1分) “兵”是指節(jié)度使的兵權(1分)措施:針對“權”:宋太祖委派文臣擔任地方州縣長官(1分)針對“錢谷”:取消節(jié)度使收稅的權力,后設轉運使,把地方財賦收歸中央(1分);針對“兵權”:采取杯酒釋兵權的方法解除高級將領的軍權,任用文臣管理軍務,經(jīng)常調換將領,定期換防,切斷將領與士兵同地方的聯(lián)系。(答出一點即可1分)(2)經(jīng)濟方面:青苗法 募役法 方田均稅法(3分)軍事方面:保甲法(1分)(3)在中央設置中書省 樞密院 御史臺 宣政院(4分)在地方設置行中書省(1分)18.(10分)(1)“懷仁可汗” 渤海郡王 云南王 回族(4分)(2) 參考示例:論點:中華民族的歷史由各民族共同締造 (6分)事例:唐玄宗冊封大祚榮 西夏的發(fā)展論證:中華民族是由56個民族共同締造的民族共同體,每一個民族在不同的階段推動歷史發(fā)展,促進社會的進步。例如,唐玄宗冊封靺鞨族首領大祚榮為渤海郡王,以渤海為號,開發(fā)了東北地區(qū),使得統(tǒng)一多民族國家得到進一步發(fā)展鞏固;唐朝時,黨項人與中原文化接觸漸多,社會生產(chǎn)有所發(fā)展,1038年首領元昊建立西夏政權,促進了西部地區(qū)農牧經(jīng)濟的發(fā)展。總而言之:中華民族歷史悠久,是由我國境內的各個民族共同締造。評分標準:本題最終得分由“材料運用與論述”和“答題規(guī)范”兩部分構成。水平等級 材料運用與論述 得分4 選擇兩個史實,能夠做到史論結合,邏輯清晰。 63 選擇兩個史實,其中一個史實論證充分,史論結合,邏輯清晰;另一個史實論證不充分或不夠典型,邏輯基本清晰。 5-42 選擇兩個史實,論證均不充分或不夠典型,邏輯不夠清晰;僅選擇一個史實,能夠做到史論結合,邏輯基本清晰。 3-21 僅選擇一個史實,論證不充分、不夠典型;或未選擇史實,論證不充分、不典型;或論證與觀點無關;或之寫出史實而未作論證。 1答題規(guī)范:作答需要有觀點、論述和總結三部分,缺少觀點或者總結扣1分,觀點和總結都缺扣1分。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