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第二單元測評卷)第一部分 (選擇題 共 24 分)一、選擇題(本部分共 12 道試題 ,每題 2 分 ,計 24 分 。每道題只有一個選項符合 題意)1. 1873 年 , 比利時工匠格拉姆參加維 也納世博會 ,一次偶然的機會 ,他發明了電 動機 ,關于電能轉化為機械能的眾多技術馬 上被產品化并投入市場 。這之后 ,人類社會 進入 ( )A.“ 電氣時代 ” B.“鐵器時代 ”C.“信息時代 ” D.“蒸汽時代 ”2. 有這樣一段廣告詞:“ 一個蘋果讓牛 頓吸引了世界 , 一壺沸水讓瓦特轉動了世 界 ,一個元素讓愛迪生點燃了世界…… ”其 中“愛迪生點燃了世界”是指他 ( )A. 發現萬有引力定律B. 發明內燃機C. 研制成功耐用的白熾燈泡D. 改良蒸汽機3. 科學技術是第一生產力 ,它改變了世 界的面貌 ,改變了人們的生活 。某部 19 世 紀后期的電影中有如下情景 ,你認為其中不符合史實的是 ( )A. 男主角在世界上第一條汽車流水裝 配線旁等待試車B. 男主角駕車帶愛犬游巴黎C. 男女主角默默相視 , 旁邊茶幾上的電話嘀嘀直響D. 女主角在白熾燈下完成繪畫作品4. 某歷史學家認為“ 19 世紀 80 年代 , 世界交通領域里的一場革命源于一種新動 力的發明”。 以下使用這種“ 新動力”的交通工具是 ( )A. ①② B. ③④C. ①④ D. ②③5. (2024 ● 河北中考) 在法國、德國工 業革命中 ,政府提倡和獎勵科技發明 ,有計 劃地派遣技術人員去國外考察 ,引進先進的 機器設備 。政府還重視科研和教育工作 ,促 進了科技的繁榮、新發明的推廣和應用 ,為 工業革命提供了源源不斷的動力 。這反映 了促進法、德工業革命開展的重要條件是( )A. 政府的大力推動B. 蒸汽機的廣泛應用 C. 工人運動的發展D. 現代工廠制度建立6. 工業革命促進了交通運輸工具的發第二單元測評卷展 。下列交通工具出現的先后順序正確的是 ( )A. 飛 機-蒸 汽 機 車-汽 船- 汽車B. 汽 船-蒸 汽 機 車-汽 車- 飛機C. 汽 船-飛 機-蒸 汽 機 車- 汽車D. 蒸 汽 機 車-汽 船-汽 車- 飛機7. 為了適應工業化發展的需要 , 19 世 紀初 ,徳國建立由初等學校、中等學校、大學 組成的系統教育體系 。1802 年 ,法國通過 法律開設政府資助的中等學校 。可見 ,徳國和法國推廣大眾教育的主要原因是 ( )A. 人口增長的需要B. 社會人士的呼吁C. 提髙大眾文化水平D. 適應工業化發展需要8. 下圖是英國各行業就業人數占總就 業人數的比例變化數據表 ,這反映出工業革命加快了英國 ( )A. 農業的發展B. 戰勝封建主義 C. 城市化進程D. 確立對世界的統治9. 右圖是 1970 年英國發行的 1 英鎊紙 幣上的圖案 。牛頓身后是一根開花的蘋果樹枝 ,身邊的桌上是他手制的第一架望遠 鏡 。紙幣背面左半部分的主要圖案是各種 橢圓形的天體運行軌道 。鈔票上紀念牛頓的貢獻除望遠鏡外還有 ( )A. 進化論 B. 相對論C. 杠桿定律 D. 萬有引力定律10. (2024 ● 河南中考) 他主張一切動 植物并非來源于各種形式不同、永遠不變的 種類 ,現代世界上一切物種都是數百萬年來經過許多變化和改良的結果 。他是 ( )A. 牛頓 B. 達爾文C. 夏爾多內 D. 居里夫人11. 如 果 在 搜 索 引 擎 中 輸 入“ 俄 國 ” “《戰爭與和平》”“《復活》”等關鍵字 ,其指向的文學家應該是 ( )A. 莎士比亞 B. 列夫 . 托爾斯泰C. 貝多芬 D. 但丁12. 一位偉人就是一座豐碑 。下列組合不正確的是 ( )A. 貝多芬-《英雄交響曲》B. 但丁-《神曲》C. 達爾文-《物種起源》D. 牛頓-相對論第二部分 (非選擇題 共 36 分)二、非選擇題(共 3 道試題 ,計 36 分)13. ( 10 分) 陜西省某中學歷史興趣小 組開展“科技革命與人類生活”為主題的研究性學習 ,請你參與下列活動。 【問題研究】材料一 工業革命指的是機器大工業 代替工場手工業的技術革新過程 。18 世紀 60 年代開始于英國 ,19 世紀擴展到法、美、 德、俄等國 。第二次工業革命指的是工業革 命后 ,在新科技發明的基礎上 ,機器大工業 , 特別是重工業在國民經濟中取得優勢地位 的過程。(1)材料一中的兩次工業革命分別使 人類社會進入什么時代 (2 分)【論從史出】材料二 1948 年 12 月 23 日 ,美國人喬 治開汽車到芝加哥郵政大廈 ,給遠在紐約的 媽媽拍了一封電報 , 電文如下:親愛的媽媽:今晚我將乘坐 8 點起飛的民航客機回 家 ,與您共度圣誕佳節!您的兒子:喬治 1948 年 12 月 23 日(2)材料二的事件涉及哪一次工業革 命中的哪些新技術成果 (4 分)材料三 第二次工業革命前后的重大 發現與發明一覽表人物 發現與發明法拉第 1831 年 ,發現電磁感應現象西門子 1866 年 ,研制出發電機格拉姆 1870 年 ,發明電動機貝爾 1876 年 ,發明有線電話愛迪生 1879 年 ,研制成功耐用的白熾燈泡本茨 1885 年 ,發明三輪汽車馬可尼 19 世紀 90 年代發明無線電報萊特兄弟 1903 年 ,制造的飛機試飛成功(3)結合所學知識 ,分析美國進行第二 次工業革命的政治條件 。材料三中的“發現 與發明”對人們生產生活有何影響 (4 分)14. ( 11 分)在世界近代史上 ,許多著名 的文學大師和藝術巨匠 ,為人類文化寶庫增 添了 絢 麗 多 彩 的 瑰 寶 。 閱 讀 材 料 , 回 答 問題。材料一 他是 19 世紀俄國著名作家和 教育家 ,批判現實主義文學巨匠 ,也是世界 文學史上最杰出的作家之一 。他被列寧稱 為“ 俄國革命的鏡子 ”“ 一個天才的藝術 家”。第二單元測評卷(1)材料一中的“ 他”是誰 列寧為何 稱他為“俄國革命的鏡子” (4 分)(2)選作題: 以下兩個小題 ,請任選一 個作 答 。 ( 如 果 兩 個 都 答 , 按 第 ① 小 題 計分)材料二 ……靜觀的葵花看梵高死去/ 葵花 ,本是他遺失的耳朵/… …材料三 我的作品就是我的肉體和靈魂 ,為了它 ,我甘冒失去生命和理智的危險。 — 梵高①梵高為什么喜歡向 日葵 為什么說 他是“用生命作畫的人” (4 分)②結合所學知識 ,指出梵高作品的藝術 特點 。 請寫出他的其他作品 。 (任舉兩例即 可 ,4 分)材料四 他是德國歷史上最偉大的音 樂家 ,古典樂派的終結者和浪漫樂派的開拓 者 ,也是世界史上最偉大的音樂家之一。(3)材料四中的“ 他”是誰 試舉兩例 他的主要作品 。 (3 分)15. ( 15 分)科技是第一生產力 ,推動著 社會 的 發 展 。 閱 讀 下 列 材 料 , 完 成 相 關 問題 。材料一 18 世紀中葉 , 英國資產階級 革命完成 ,為資本主義經濟的發展創造了有 利的政治條件 ; 圈地運動、殖民掠奪 ,為產業 技術升級積累了充足的資本和勞動力資源。 在當時英國工業中 ,棉紡織業獲利尤為豐 厚 ,生產規模發展迅速 , 已出現相當發達的 手工工場 , 熟練工人也日漸增多 ,更易推廣 新技術 。從 18 世紀中期起 ,棉紡織業開始 使用機器。— 摘編自《工業革命開始于棉紡織業》(1)根據材料一指出 ,工業革命首先開 始于哪個國家 工業革命開始的標志是什 么 (4 分)材料二 18 世紀 60 年代\19 世紀 70 年代,人類歷史上先后發生了兩次工業革 命 。在動力方面 , 出現了改良蒸汽機\發電 機 \電動機\ 內燃機等,它們的應用創造了 巨 大的社會生產力 :在交通運輸方面,創制了 蒸汽輪船\蒸汽機車\汽車\飛機等 ;在通訊 方面,發明了電報\電話等 ,極大地改變了人 類的生產和生活方式 ;在經濟結構方面,重 工業取代輕紡工業,成為工業生產的主要成 分 ;在世界貿易方面,1870 年以后的30 多年 間 , 貿易額增長了約 3 倍。(2)根據材料二并結合所學知識指出 , 兩次工業革命分別把人類社會帶入了什么 時代 分別概括兩次工業革命的影響 。 ( 兩點即可 ,4 分)材料三 工業革命使工業化國家發生 了翻天覆地的變化 。人們既感受到從未有 過的歡欣,也體驗到很多新的傷痛……隨著 工業化和城市化的推進 ,一方面帶來了資源 和原料的大量需求和消耗 ,另一方面使得大 量廢棄物排向土壤\ 河流和大氣之中 , 最終 造成環境污染的大爆發 ,使世界環境污染危 機進一步加重。— 劉少康《環境與環境保護導論》(3)根據材料三指出 ,工業文明給人類 帶來了哪些社會問題 (4 分)(4)綜合上述材料和問題 ,談談給你帶 來的啟示 。 (3 分)答案與解析第二單元測評卷 參考答案1. A 【解析】格拉姆發明了電動機 ,解 決了電力的使用問題 。隨著發電機和電動 機的發明 , 電力成為一種新能源 ,人類社會 進入“ 電氣時代”。故選 A。2. C 【解析】依據題干信息“ 愛迪生點 燃了世界”,結合所學知識可知 ,1879 年 ,愛 迪生研制成功耐用的白熾燈泡 ,給世界帶來 了光明 。故選 C。3. A 【解析】解題的切入點是限制詞 “ 19 世紀后期”,1913 年 ,美國福特汽車公司 開始使用流水線生產汽車 ,發生在 20 世紀 初期 。因此 ,汽車流水裝配線不可能出現在 19 世紀后期的電影中 。故選 A。4. D 【解析】19 世紀 80 年代 ,德國人 本茨等人設計出內燃機 ; 內燃機使石油成為 新興燃料 。 以內燃機為動力 ,本茨在 1885 年試制汽車成功 。1903 年 ,美國萊特兄弟 制成的飛機試飛成功 。故選 D。5. A6. B 【解析】汽車發明于 19 世紀 80 年代 ,蒸汽機車發明于 1814 年 ,飛機發明于 1903 年 ,汽船發明于 1807 年 ,因此出現的先 后順序是汽船-蒸汽機車-汽車- 飛機 。故選 B。7. D 【解析】從材料可以看出 ,為了適 應工業化發展的需要 ,德國和法國最先推廣 大眾教育 。故選 D。8. C 【解析】由圖可看出 ,工業和服務 業人口占總就業人數的比例增長很快 ,農業 人口占的比例越來越少 ,這說明工業革命加快了城市化進程 。故選 C。9. D 【解析】依據材料“各種橢圓形的 天體運行軌道”并結合所學可知 ,是指萬有 引力定律 。故選 D。10. B11. B 【解析】依據所學知識可知 ,列 夫 ● 托爾斯泰是19 世紀中期俄國的批判現 實主義作家 ,創作了俄國文學史上的巨著 《戰爭與和平》《安娜 ● 卡列尼娜》《復活》 等 。莎士比亞是英國著名劇作家 ;貝多芬是 德國著名的作曲家 , 代表作是《命運交響 曲》;但丁是文藝復興時期的代表人物之一 , 代表作是《神曲》。故選 B。12. D 【解析】英國科學家牛頓是近代 自然科學的奠基人 ,牛頓的科學巨著《 自然 哲學的數學原理》系統闡述了運動的三大定 律和萬有引力定律 ,概括了物體機械運動的 基本規律 ,從而建立起經典力學的完整體 系-牛頓力學 。牛頓開創了物理學的一 個新時代 ,對后來人類科學的發展產生了重 大影響 ,被稱為“ 現代科學之父”。愛因斯 坦提出了相對論 。故選 D。13. (1)“蒸汽時代”“ 電氣時代”。(2) 第 二 次 工 業 革 命 ; 汽 車、電 報、 飛機。(3)條件:美國內戰后資本主義的統治 得到鞏固與加強。影響:人類社會進入“ 電 氣時代”,增強了人們的生產能力 ,極大地改 善了人們的生活(改變了人們的生活方式 , 擴大了人們的活動范圍 ,加強了人與人之間 的交流) 。14. (1)列夫 ● 托爾斯泰 。他的作品展 現了俄國社會現實 ,敢于揭露社會不公平現 象 ,通過他的作品 ,就可以了解俄國的歷史 ,因此 ,列寧稱他是“俄國革命的鏡子”。(2)①在梵高眼里 , 向 日葵是陽光和生 命活力的象征 ,是他情感之火的體現 ,是他 苦難生命的縮影 。梵高熱愛生活 ,執著于繪 畫創作 ,苦心修煉技藝 ,是一位用生命作畫 的藝 術 家 。所 以 稱 他 為“ 用 生 命 作 畫的 人”。②用色彩來提示人類精神世界的絢麗 , 用線條來勾畫人類內心情感的沖動 。《星 夜》《自畫像》《夜間的咖啡館》等 。(任舉兩 例即可)(3)貝多芬 。作品共有 9 部交響曲 ,其 中《英雄交響曲》(即《第三交響曲》)《命運 交響曲》(即《第五交響曲》)最杰出 ,還有許 多其他體裁的作品 , 如:《悲愴奏鳴曲》和 《月光奏鳴曲》等 。(任舉兩例即可)15. ( 1 ) 英 國 ?!?珍 妮 機 ”的 發 明 和 應用。(2)工業革命:“ 蒸汽時代”;第二次工 業革命:“ 電氣時代”。影響:創造了巨大的 社會生產力 ; 改變了人類的生產和生活方 式 ;促進了工業生產結構的巨大變化 ;促進 了世界市場的進一步發展 ,加強了世界各地 的聯系等 。(寫出兩點即可)(3)問題:資源短缺 ;環境污染。(4)啟示:科學技術是第一生產力 ; 在 發展經濟的同時要注重保護環境 ;科技是把 雙刃劍等 。(言之有理即可)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列表 第二單元 單元測試卷—2024-2025學年九年級下冊《歷史》(統編版).docx 第二單元 單元測試卷—2024-2025學年九年級下冊《歷史》(統編版)答案.docx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