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絕密★啟用前2024一2025學年九年級第二次學業質量測試歷史注意事項:1.本試卷共6頁,分為選擇題和非選擇題,滿分50分,考試時間60分鐘。2.開卷考試,可查閱資料,但應獨立答題,禁止交流。3.本試卷上不要答題,請按答題卡上注意事項的要求直接把答案填寫在答題卡上。答在試卷上的答案無效。選擇題(共20小題,20分)盡下列每小題列出的四個選項中,只有一項是最符合題目要求的。1.早期人類在采集、符獵過程中,通過觀察動植物特性,逐漸發現部分植物、物具有級解病蝸痛的作用,形成“嘗百草”的醫藥探索模式。這有利于研究我國A.農耕文明的起源B.文化藝術的起源長C.中醫文化的起源D.政治制度的起源2.《王度記》載:“天子駕六,諸侯駕五,卿駕四,大夫三,土二,庶人一。”這體現出古代期A.畜牧事業的發展B.等級制度的森嚴C.禮儀制度的完善D.諸侯國實力減弱苦3.先秦時期,中國人就提出了“民惟邦本,本固邦寧”“民為貴,社稷次之,君為輕”;后世也有“為政之道,以順民心為本,以厚民生為本,以安而不擾為本”的主張。這些都體現了米A.鞏固統治的需要B.求真務實的原則C.追求統一的愿望D.以民為本的思想4.秦的統一,開啟了中國統一的多民族國家發展的歷程。此后,無論哪個民族人主中原,都以統一天下為己任,如南北朝時期都以中華正統自居,宋元時期遼宋夏金共奉“中國”之號。由此可見,秦的統一A.奠定了中華民族追求團結統一的內生動力B.影響后世政治制度的發展9C.結束分裂局面,符合歷史發展的客觀規律D.加強各地之間的經濟聯系5.唐朝在突厥故地設定襄都督府和云中都督府,由突厥貴族擔任都督;唐玄宗加封粟末靺鞨首領大祚榮為“渤海郡王”。這體現了A.對沿海地區實行有效管理B.多元文化共生發展的現象C.中外文化雙向交流的特點D.唐朝時的民族交往與交融2024一2025學年九年級第二次學業質量測試歷史第1頁(共6頁)CS掃描全能王3億人幕在用的掃貓APP6.一位同學分類梳理我國古代各方面的成就。其中①處應為第一類科舉制,①第二類戚繼光抗倭、鄭成功收復臺灣第三類北魏孝文帝改革、新民族回族形成A.駐藏大臣B.轉運使C.伊犁將軍D.行省制7.《本草綱目》中對石油的產地、性狀作了詳細記述;闡述采用嫁接技術,以改良果樹品種的方法:還已載契丹族用羊皮、羊骨占卜和寫字等習俗,蒙古族裹于牛皮內治療外傷的方法等。據材料可知A.《本草綱目》的內容豐富B.作者具有求真務實的態度C.《本草綱目》的影響深遠D.近代科學研究的分類方法8.太平天國控制長江中下游核心經濟區長達14年,導致清廷財政崩潰、八旗車體系瓦解,迫使清廷啟用漢族官僚(如曾國藩、李鴻章)組建地方武裝,形成“督撫專權”的政治格局。這表明太平天國A.動搖清朝統治根基B.打破傳統經濟秩序C.激發民族抗爭意識D.催生制度變革嘗試9.下面不同時期的刊物體現出近代中國詩務音倒勞報A.民族民權民生的探索B.變法圖強的革新精神C.愛國救亡的探索精神D.馬克思主義廣泛傳播10.紅軍在長征途中留下許多宣傳語:紅車保護窮人分田地!紅軍保護窮人翻身!紅軍真是窮人的救星!…這些宣傳語A.啟發了沿途民眾的思想絕悟B.說明紅軍動員群眾參與斗爭C.傳播了紅軍反蔣抗日的主張D.宣傳了紅軍民族團結的主張11.“亡國的條件我們決不能接受!中國的領土一寸也不能失守!…中國的人民一齊起來救中國,所有的黨派,快快聯合來奮斗!”這首歌曲的創作是為了A.鼓舞人們為爭取民族生存奔向人民解放戰場B.號召人民團結起來建立抗日民族統一戰線C.動員廣大工人、農民積極支援北伐戰爭D.說明人民的大力支持是解放戰爭勝利的條件2024一2025學年九年級第二次學業質量測試歷史第2頁(共6頁)CS掃描全能王3億人都在用的掃貓APP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