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2024~2025學年度高二第二學期期中考試歷史全卷滿分100分,考試時間75分鐘。注意事項:】.答題前,先將自己的姓名、準考證號填寫在試卷和答題卡上·并將條形碼粘貼在答題卡上的指定位置。2.請按題號順序在答題卡上各題日的答題區城內作答,寫在試卷、草稿紙和答題卡上的非答題區城均無效。3.選擇題用2B鉛筆在答題卡上把所迭答案的標號涂黑:非逃擇題用黑色簽字筆在答題月上作答:字體工整,筆連清燒。4.考試結束后,請將試卷和答題卡一并上交。5.本卷主要考查內容:選擇性必修3。一、選擇題:本大題共16小題,每小題3分,共48分。每小題只有一個選項是符合題目要求的。1,下圖為不同時期的人們對孔子和儒家認可程度的變化曲線圖。造成從甲處到乙處變化的主要原因是◆認可程度甲春秋拳漢三國兩晉,來明清時期南北朝隋唐A.封建統治者采取順其自然的治國之道B.需家學者對諸子思想的繼承與發展C.儒學迎合了封建君主專制統治的需要D.科舉制規定以儒家經典為研習內容2.利瑪竇及其他早期傳教士在向中國人傳播西方文明的同時,也對中國固有的文化成就表示了極大的尊敬。他們認為孔子所開創的道德哲學在一定意義上可以彌補歐洲文化的不足。這反映了中國傳統文化A.兼收并蓄B.開創了人類文明的先河C.領先世界D.豐富了世界文化的內涵3.兩河流域的一個重要傳統,是國王登基后一般會頒布法典。在《漢謨拉比法典》之前,西亞地區已經有過多次頒布法典的行動,如埃什嫩那國王仰拉拉馬的法典、伊新國王李必特的法典。這些法律的頒布從根本上是為了A.樹立公平正義形象B.維護統治者的權威C.宜揚君權神授思想D.保障平民正當權利【高二歷史第1頁(共6頁)】25423B4.10世紀前,東正教已在基輔羅斯傳播。隨者東正教的傳人,十字架平面與半球形穹頂的拜占庭風格的教堂建筑在基輔羅斯地區廣泛建立,民間建筑也仿照這一風格。但“在北方,為了抵御惡劣的天氣,厚厚的墻壁、小窗戶和陡峭的屋頂也特別流行”。這說明基輔羅斯A.引進并改造外來文化B.保持文化的地域特色C.與歐洲國家關系密切D.宗教文化的遺產豐厚5.早期印歐人以游牧為生逐水草而居,其中很多人從未聽聞美索不達米亞,然而在漫長遷徙途中,卻采用了芙索不達米亞的車輪和金屬冶煉技術,從歐洲到印度乃至更遠地區皆是如此。這反映出A.古代文明傳播以技術交流為主要形式B.印歐人遷徙旨在獲取先進的生產技術C.文明傳播具有跨越地域與認知的特性D.美素不達米亞文化主導早期文明走向6.學者分析阿根廷主流媒體1999一2005年期間發表的有關移民問題的報道,發現只有拉美人和華人被稱為“移民”,而歐洲人和美國人被稱為“執行官”“專業人士”“企業家”。這A.折射出殖民統治的印跡B.導致了國家內部文化沖突嚴重C.表明精英移民更受歡迎D.說明移民階層差異由稱呼決定7.如圖是洛陽博物館特展“絲路印記”的代表藏品唐代《三彩引胡俑》。這可論證唐代A.政府嚴格管理對外貿易B.陸上絲綢之路的運行C來華經商的外國人眾多D.社會主流思想的演變8.《伊利汗中國科技珍寶書》是13一14世紀統治波斯地區(今伊朗)的伊利汗國宰相拉施特主偏的中醫藥學著作,主體部分是宋朝一些醫學家對《王叔和脈決》的點評,還翻譯了《素問《難經議甲乙經》《病源》等醫書的段落。該書的史學價值是A.研究中伊文化交流史B.證明中醫學在絲路沿線廣泛流傳C.論證波斯的醫學起源D.論證絲綢之路是中醫藥傳播之路9.日本古墳時代(250一592年),中日服飾文化交流出現了第-次高潮,日本人在服飾的制作技術、樣式、面料上或向中國學習,或直接從中國輸人。飛鳥、奈良時代,隨著大規模遣唐使的回國,日本服飾出現了“唐風化”現象。這反映出A.日本傳統服飾基本定型B.中日服飾文化交流互鑒C.日本服飾深受中國影響D.日本服飾已經全盤中化【高二歷史第2頁(共6頁)】25423B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