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2025年初三中考適應性考試試卷歷史2025.05(滿分50分,時長50分鐘)注意事項:1.本試卷有2大題,共28小題,滿分50分,考試用時50分鐘。2.答題前,考生務必將自己的姓名、考點名稱、考場號、座位號、考試號用0.5毫米黑色墨水簽字筆填寫在答題卡的相應位置上,并用2B鉛筆填涂考試號。3.答選擇題必須用2B鉛筆把答題卡上對應題目的答案標號涂黑,如需改動,請用橡皮擦干凈后,再選涂其他答案;答非選擇題必須用0.5毫米黑色墨水簽字筆寫在答題卡指定的位置上,不在答題區域內的答案一律無效;不得用其它筆答題。4.考生答題均答在答題卡上,答在試卷和草稿紙上無效。一、單項選擇題:共24題,每題1分,共24分。每題只有一個選項最符合題意。1.公元前641年,梁國統治者強迫民眾修城、挖護城河,引起了“民潰”,秦國乘機滅掉它。春秋戰國之際,群眾首領跖帶領幾千人,所向無敵,給各國統治者以沉重打擊。上述材料可用來研究A.階級斗爭的作用B.社會形態的更替C.社會存在的影響D.傳統文化的傳承2.漢武帝時規定:諸侯王死后,除嫡長子繼承王位外,其他子弟也可分得王國的一部分土地成為列侯,侯國由皇帝立號封授,直接隸屬于所在郡。此舉的直接目的是A.“封建親戚,以藩屏周”B,“眾建諸侯而少其力”C.“罷黜百家,尊崇儒術”D.“國家分行省以治外”3.中華歷史,波瀾壯闊,每一個時期都留下了深刻的印記。據朝代更迭的相關知識,下圖中①②分別是東魏十六國+②西魏·北周漢東魏→北齊隋蜀⊙東晉一宋→齊+梁+陳A.秦朝、西漢B.成漢、前秦C.西晉、北魏D.西涼、后秦4.被列人世界文化遺產名錄的京杭大運河已成為中華文明的標識之一。以下材料出自揚州的中國大運河博物館,最適合置于彎道可以降低澳閘通過閘門流速、節制運道水量,起閉的配合、潮水的結合自然地形的人節制調蓄等,具有引工做彎可以達到“三潮、蓄水、節水、輸水揚州運河三灣彎抵一閘”的效果。祺閘過船示意圖的功能。A.第一展廳:運河滄桑,王朝基業B.第二展廳:天工慧光,中華勛業C.第三展廳:融通九州,社稷鴻業D.第四展廳:澤被天下,萬民生業初三歷史第1頁(共8頁)1/85.對比唐、宋經濟分布圖,從整體看,我國糧食主要產區4典唐朝經濟分布圖宋代經濟分布圖A南移B.北移C.東移D.西移6.在東非肯尼亞的帕泰島上,生活著一個叫“法茂人”的族群,意為“從大海里死里逃生的人”。根據基因分析,法茂人的父系基因與江蘇海州(今連云港)明代衛所駐軍高度吻合,而母系基因則源自非洲班圖人和阿拉伯人。由此可推測,與該族群的形成可能相關的是A.張騫出使西域B.西漢開辟海上絲綢之路C.鄭和七下西洋D.明朝東南沿海倭寇之患7.“在1860年的八里橋之戰中,隨著僧格林沁的鐵騎全軍覆沒,清王朝的最后一絲希望也破滅了。次日,咸豐帝前往避暑山莊,授權恭親王奕訴與洋人議和。”下列照片可以用作研究上述內容的八里橋戰役發生之地恭親王奕訴(1860年費利斯·比托攝)(1860年費利斯·比托攝)A.一手史料B.二手史料C.文獻史料D.口述史料8.陳旭麓在《近代中國社會的新陳代謝》中說:“‘五四’時期,各色各樣的‘主義’蜂擁而入中國,它們展示了當時世界的各種主要思潮,為中華民族提供了一個比較與選擇的機會。”由此可知五四運動是一場偉大的A.思想啟蒙運動B.愛國革命運動C.社會革命運動D.政治改良運動9,右圖選自《中國新聞漫畫》,圖中的大渡河水波浪洶涌,兩岸峭壁聳立,紅軍戰士在彌漫的硝煙中拼死戰斗。漫畫生動刻畫了紅軍A.開天辟地、敢為人先的首創精神B類勇頑強、舍生忘死的革命精神C.自力更生、艱苦奮斗的創業精神D.不懈奮斗、務求實效的實干風貌漫畫《瀘定橋》初三歷史第2頁(共8頁)2/8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