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第12課 資本主義世界殖民體系的形成 題組一 拉丁美洲的殖民地化1.[2024·甘肅蘭州期中] 1502年,西班牙加速使印第安人“基督教化”。總督向每個村子派遣一位教士擔任管理者和保護者。教士們在“消滅異教”的口號下,燒死反抗的印第安人,燒毀印第安人的文字書籍。這些做法 ( )A.使美洲經濟畸形發展B.加速了美國的殖民地化C.致使勞動力嚴重缺乏D.導致土著文明遭到毀壞2.[2024·內蒙古鄂爾多斯期中] 西班牙規定西屬殖民地不能擅自與別國有任何的經濟往來,西班牙國內的商人想要到殖民地去,必須得到西班牙王室設立的“貿易署”的許可。這表明西班牙政府 ( )A.在殖民地實行貿易壟斷政策B.剝奪了商人的合法權利C.注重調節殖民地的貿易糾紛D.重視發展殖民地的經濟 題組二 亞洲淪為殖民地半殖民地3.[2024·黑龍江哈爾濱月考] 16世紀,一個歐洲國家將巴西變成殖民地,并在非洲沿岸、印度果阿、馬六甲和中國澳門等地建立了幾十個殖民據點和商站。這個國家是 ( )A.葡萄牙 B.西班牙 C.意大利 D.菲律賓4.英國人在印度阿薩姆建立了直接統治,并多次調整阿薩姆的行政建制。對于印度東北地區的諸山區部落,英國推行征服與控制、武力威懾以及實施隔離等政策。英國的這些舉措( )A.維護了印度邊疆地區的穩定B.加強了對印度的殖民統治C.以民族分化政策分而治之D.建立起完善的行政制度 題組三 西方列強瓜分非洲5.18世紀末,英、法等國競相成立“非洲內地考察協會”“科學調查學會”“地理學會”等70多個組織,以“科學探險”的名義,深入非洲內陸。19世紀,美國也插足非洲,實際控制了利比里亞。歐美國家的這些舉措主要是為了 ( )A.三角貿易 B.瓜分非洲C.爭奪世界霸權 D.鎮壓非洲抗爭6.[2024·江蘇泰州期中] 1884年,英、法、德等國在柏林召開會議,經過激烈討價還價,達成協議:任何國家在非洲占領新的領土,必須通知其他國家,占領方為有效;各國可以先在地圖上劃定彼此的勢力范圍,然后再去占領。這次會議 ( )A.標志著資本主義世界殖民體系最終形成B.加速了列強瓜分非洲的進程C.開啟帝國主義殖民掠奪非洲的歷史D.徹底解決了列強在非洲的矛盾 題組四 世界殖民體系的形成7.下圖是某位同學課堂筆記的一部分。據此推斷,這節課的主題可能是 ( ) 一、亞洲的絕大多數地區已經淪為殖民地或半殖民地 1.…… 2.…… 二、非洲的絕大部分地區淪為殖民地 1.…… 2.…… 三、獨立的拉丁美洲國家實際成為依附于歐美國家的半殖民地 ……A.亞非拉民族的獨立運動B.資本主義世界殖民體系最終形成C.資本主義世界市場形成D.世界由分散孤立到開始連成整體8.[2024·山東濟寧期中] 下表反映出19世紀末20世紀初的世界形勢是 ( )亞洲 20世紀初,亞洲一半以上的土地淪為歐美列強的殖民地,其余部分除日本外成為半殖民地非洲 19世紀晚期,帝國主義國家幾乎將整個非洲瓜分完畢,非洲絕大部分地區淪為殖民地拉丁美洲 19世紀晚期,除原有的殖民地外,其他宣布獨立的國家,實際上成為依附于英、美等國的半殖民地A.資本原始積累的加速B.列強之間矛盾的激化C.世界殖民體系的形成D.各國經濟聯系的加強9.[2024·江蘇鹽城期中] 下圖是題為《撕圖裂土》的漫畫,畫中右側的男子代表英國,左側的男子代表法國,中間為非洲地圖。該漫畫反映了( )A.“地圖上作業”的原則B.世界殖民體系最終形成C.列強瓜分非洲的矛盾D.非洲民族意識尚未覺醒10.世界各地區成為一個有機的整體,固然是人類歷史上一個巨大的進步,但是這個進步也是與帝國主義列強對于世界上其余地區、國家的宰割、奴役密切地聯系在一起的。這說明世界各國聯系的加強( )A.激化了帝國主義列強的矛盾B.促進了東西文明之間的交流C.阻礙了資本主義殖民體系的形成D.助推了資本主義優勢地位的確立 易錯點1 不能正確認識工業革命與殖民擴張之間的關系11.據統計,至1876年,西方列強僅占領了非洲土地的10.8%。但到1900年時,他們已經占領了整個非洲的90.4%。這一變化源于 ( )A.工業革命的縱深發展B.交通通信工具迅速發展C.西方列強矛盾的消除D.歐美國家軍事力量增強 易錯點2 對世界殖民體系的概念理解不到位12.[2024·云南師大附中月考] 下圖從總體上看,主要揭示了 ( )A.資本主義殖民掠奪的開始B.資本主義發展進入帝國主義階段C.資本主義世界體系的形成D.資本主義制度在世界范圍內確立13.(12分)閱讀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 資本主義世界殖民體系形成的過程第一階段 第二階段 第三階段時間 15世紀至18世紀60年代 18世紀60年代至19世紀中期 19世紀中期至20世紀初主要國家 西、葡、荷、英、法等國 英、俄、法、美等國 英、法、美、德、俄、日等國主要活動 掠奪金銀,販賣黑奴,建立商站,欺詐性貿易 商品傾銷,掠奪原料 資本輸出,劃分勢力范圍,掀起瓜分世界的狂潮擴張地區 亞洲、美洲、非洲沿海地區及島嶼 亞洲、非洲、拉丁美洲、大洋洲等廣大地區 全世界范圍提取材料信息,圍繞“資本主義世界殖民體系”擬定一個論題,并結合所學知識予以闡述。(要求:論題明確、史論結合、邏輯清晰。)(12分)第六單元 世界殖民體系與亞非拉民族獨立運動第12課 資本主義世界殖民體系的形成1.D [解析] 西班牙的文化侵略與殖民擴張相伴而生,西班牙迫使被殖民的印第安人改信基督教,將被殖民地區強行納入基督教文化圈中,同時破壞印第安人的文字書籍,這使印第安人的土著文明遭到毀壞,D項正確;西班牙的殖民地主要在拉丁美洲,且材料也未涉及經濟發展方面的信息,排除A項;當時美國尚未成立,排除B項;材料主要強調西班牙的殖民侵略對印第安文明的破壞,而非人口數量大規模減少,無法體現勞動力嚴重缺乏,排除C項。2.A [解析] 西班牙政府控制殖民地的貿易經濟,在殖民地實行貿易壟斷政策,以維護宗主國的利益,A項正確;由材料無法得出西班牙政府剝奪商人合法權利的信息,排除B項;材料未涉及西班牙政府調節殖民地貿易糾紛的相關內容,排除C項;由材料無法得出西班牙重視發展殖民地經濟的結論,排除D項。3.A [解析] 16世紀,葡萄牙把巴西變為殖民地,它最初在亞洲的殖民活動是建立商站,A項正確。4.B [解析] 根據材料可知,英國對印度不同地區采取不同的統治措施,有利于加強殖民統治,B項正確;材料反映的是英國對印度不同地區的殖民統治政策不同,不僅僅是對邊疆地區采取殖民統治措施,也并非為了維護印度邊疆地區的穩定,排除A項;材料中英國舉措針對的是印度不同地區,而非不同民族,沒有體現民族分化,排除C項;“建立起完善的行政制度”表述不符合史實,排除D項。5.B [解析] 英、法等國競相成立“非洲內地考察協會”“科學調查學會”“地理學會”等70多個組織,以“科學探險”的名義深入非洲內陸是為了進一步了解非洲內陸的情況,為瓜分非洲作準備,B項正確。進行三角貿易并不需要深入非洲內陸,排除A項;歐美國家的這些舉措是為了瓜分非洲,并不是為了爭奪世界霸權,排除C項;深入探索非洲內陸和鎮壓非洲抗爭之間沒有必然聯系,排除D項。6.B [解析] 柏林會議之后,列強瓜分非洲的速度大大加快,B項正確;19世紀末20世紀初,世界殖民體系最終形成,排除A項;從15世紀開始,歐洲殖民者就侵入非洲,排除C項;柏林會議并未徹底解決列強在非洲的矛盾,排除D項。7.B [解析] 由材料信息可知,亞洲、非洲、拉丁美洲大部分地區都淪為殖民地或半殖民地,說明資本主義國家在世界范圍內建立起了殖民統治,世界基本被瓜分完畢,資本主義世界殖民體系最終形成,B項正確。材料強調資本主義世界殖民體系的最終形成,沒有體現亞非拉民族的獨立運動,排除A項;材料沒有提及與世界市場相關的內容,排除C項;新航路的開辟推動世界由分散孤立開始連成整體,排除D項。8.C [解析] 材料反映了從19世紀末至20世紀初,世界大部分地區淪為歐美列強的殖民地,即使是宣布獨立的國家,也受列強控制,反映了世界殖民體系的形成,C項正確;列強的資本原始積累在18世紀末19世紀初陸續完成,排除A項;材料主旨為世界殖民體系的形成,列強爭奪殖民地導致矛盾激化與材料主旨不符,排除B項;材料反映了世界殖民體系的形成,未體現經濟聯系的信息,排除D項。9.C [解析] 代表英國和法國的男子撕扯非洲地圖,實際上體現了英法對于非洲的瓜分和占領,說明英法是在爭奪非洲,體現了列強瓜分非洲的矛盾,C項正確;漫畫反映的是列強瓜分非洲的矛盾,并不是“地圖上作業”的原則,排除A項;僅根據英法對非洲的爭奪,并不能說明世界殖民體系最終形成和非洲民族意識尚未覺醒,排除B、D兩項。10.D [解析] 世界連為一個整體,是人類歷史的進步,但是這個進步是與帝國主義列強對世界的控制與奴役聯系在一起的,說明世界聯系的加強促進資本主義世界市場的形成,有利于資本主義優勢地位的確立,D項正確;材料描述的是帝國主義列強對世界的控制,沒有體現列強的矛盾,也沒有體現東西方之間文明的交流,排除A、B項;世界各國聯系的加強,促進了世界殖民體系的形成,排除C項。11.A [解析] 在第二次工業革命的推動下,各主要資本主義國家向帝國主義階段過渡,掀起瓜分世界的狂潮,A項正確;交通通信工具發展是列強能加強殖民擴張的原因之一,但不是根本原因,排除B項;西方列強間的矛盾并不會消除,排除C項;軍事力量的增強是原因之一,但不是根本原因,排除D項。12.C [解析] 17—19世紀,歐美國家的資產階級相繼進行了不同規模、不同形式的革命或改革,英國、美國、法國等國家確立了資本主義制度。兩次工業革命后,資本主義國家憑借強大的經濟和軍事實力,在拉丁美洲、亞洲和非洲等地開展殖民擴張,輸出商品和掠奪原材料,進行資本輸出,把越來越多的地區納入資本主義世界市場之中。20世紀初,世界基本被瓜分完畢,亞非拉絕大多數國家和地區被迫卷入資本主義世界經濟體系。因此圖示主要揭示了資本主義世界體系的形成,C項正確。“資本主義殖民掠奪”僅僅反映圖片部分信息,排除A項;資本主義發展進入帝國主義階段主要與第二次工業革命、壟斷組織產生、世界殖民體系建立等有關,圖示無法體現這些信息,排除B項;資本主義制度確立僅僅反映圖示部分信息,排除D項。13.示例:論題:資本主義經濟的開放性和擴張性推動了世界殖民體系的形成。闡述:15世紀末,西歐國家的商品經濟和資本主義日益發展,伴隨著新航路的開辟,西歐國家率先踏上了對外殖民擴張道路,它們在亞洲、美洲、非洲沿海地區及島嶼掠奪金銀、販賣黑奴、建立商站、開展欺詐性貿易,推動了早期殖民體系的形成。18世紀60年代至19世紀中期,隨著工業革命的興起和擴展,歐美資本主義工業國家亟須尋找商品市場和原料產地,它們擴大對外殖民擴張范圍,通過武力侵略,簽訂不平等條約,進行商品傾銷,使亞非拉許多國家和地區淪為殖民地或半殖民地,把它們變成自己的經濟附庸,進一步推動了世界殖民體系的形成。19世紀中后期,伴隨著第二次工業革命浪潮,資本主義開始向帝國主義過渡,西方列強掀起了瓜分世界的狂潮,把亞洲和非洲的廣大地區變成了它們的殖民地或半殖民地。到20世紀初,資本主義列強已經奴役和控制了世界上絕大部分土地和人口,資本主義世界殖民體系最終形成。總之,世界殖民體系的形成是資本主義擴張的結果,它是建立在列強侵略、奴役亞非拉人民基礎上的極其不合理、不平等的體系。[解析] 首先,閱讀材料,圍繞“資本主義世界殖民體系”擬定論題,如由材料“掠奪金銀,販賣黑奴,建立商站,欺詐性貿易”“商品傾銷,掠奪原料”“資本輸出,劃分勢力范圍,掀起瓜分世界的狂潮”可得出論題:資本主義經濟的開放性和擴張性推動了世界殖民體系的形成。其次,結合近代世界殖民體系形成的史實和表中信息分析闡述。最后,從世界殖民體系形成的原因和影響等角度,進行總結升華。選擇其他角度言之有理亦可得分。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