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共22張PPT)第17課 外交事業的發展第五單元 國防建設與外交成就自主先學1中國在什么時候恢復了在聯合國的合法席位?2中美兩國的關系開始走向正常化的標志是什么?3中日正式建立外交關系是在哪一年?4改革開放的新時期,我國形成了怎樣的外交格局?1971年,第26屆聯合國大會1972年中美簽署《聯合公報》1972年全方位、多層次、立體化一、中國恢復聯合國的合法席位聯合國總部思考:為什么是“恢復”而不是“加入”聯合國?聯合國1. 中國是聯合國創始會員國之一,也是聯合國安理會常任理事國之一2.在美國等操縱下,蔣介石集團占據中國在聯合國的席位。一、中國恢復聯合國的合法席位聯合國總部喬的笑1971年10月第26屆聯合國大會意義:中國外交的重大勝利一、中國恢復聯合國的合法席位中國積極參與國際事務,作為聯合國安理會常任理事國之一,發揮了重要作用中國與聯合國中國是聯合國維和行動第二大資金來源國和出兵大國推動南南合作糧食援助中國助力可持續發展一、中國恢復聯合國的合法席位中國積極參與國際事務,作為聯合國安理會常任理事國之一,發揮了重要作用中國助力全球抗疫中國恢復聯合國合法席位的原因材料三:毛澤東后來對此評論:“中國恢復在聯合國的合法席位,是非洲黑人兄弟把我們抬進去的。”材料一:1950—1953年,抗美援朝戰爭的勝利,捍衛了中國的國家安全,極大地提高了中國的國際地位。材料二:一五計劃改變中國工業落后的面貌,向社會主義工業化邁進1964年我國第一顆原子彈爆炸成功1967年我國第一顆氫彈爆炸成功1970年東方紅一號發射成功1968年南京長江大橋落成1.中國綜合國力增強,國際地位提高根本原因2.亞非拉等發展中國家的支持材料四:1969-1970年美國經濟陷入衰退。西歐開始背離美國,蘇聯對抗美國,第三世界反對美國,美國在國際社會中時常陷入孤立狀態,美國主宰世界的時代搖搖欲墜。3.美國霸權的衰落二、中美建交1.中美關系的變化①新中國成立時:②20世紀70年代:20世紀70年代美國對中國的態度發生了什么變化?為什么?材料 如果沒有中國這個擁有7億多人民的國家出力量,要建立穩定和持久的國際秩序是不可設想的。 ——尼克松政治上:敵視、孤立軍事上:包圍、威脅經濟上:封鎖、禁運從敵對孤立到承認中國在國際事務中的作用(中美關系開始走向正常化)二、中美建交材料一 1971年7月,尼克松重申他的意見,認為現在已有五個世界實力中心—西歐、日本、中國、蘇聯和美國,在本世紀的 三分之一時間里,這五只力量將成為決定未來的中心。 ——保羅肯尼迪《大國的興衰》材料二 “在這個世紀,實行過去失敗了的任何政策都是不行的,遏制已經過時。” ——尼克松《不戰而勝》材料三 20世紀60、70年代美蘇爭霸中出現了蘇攻美守的局面,迫使美國不得不謀求對華關系的改善,聯合中國對付蘇聯。——保羅肯尼迪《大國的興衰》材料四 中蘇關系自50年代末急劇惡化,蘇聯不斷向中國施壓,兩國之間的邊境沖突不斷,1969年3月還爆發了小規模的珍寶島戰爭。——《外交案例2》吳建民中國國際地位的提高美國遏制中國政策的失敗美蘇爭霸中,美國處于守勢20世紀70年代中美關系正常化的原因中蘇關系惡化國際形勢的變化二、中美建交20世紀70年代中美關系正常化的主要因素美國方面①中國國際地位的不斷提高;②孤立中國的政策失敗;③陷入越南戰爭的泥潭;④實力下降,在與蘇聯爭霸中處于守勢地位。中國方面①中蘇關系惡化,可牽制蘇聯對中國的威脅;②有助于解決臺灣問題,實現中國統一;③可改善國際地位。國家利益共同要求的結果①“小球”、“大球”各指什么?②“小球轉動大球”是什么意思?“小球轉動打大球”二、中美建交中美正式建交“乒乓外交”基辛格秘密訪華基辛格秘密訪華中美《聯合公報》中美關系建交的過程尼克松訪華中美《建交公報》中美建交關鍵:美國承認只有一個中國,臺灣是中國領土的一部分,承認中華人民共和國是中國的唯一合法政府(1)如何理解尼克松所說的“一個時代結束,另一個時代開始”?(2)中美關系開始正常化的標志是什么?兩國正式建立外交關系又是哪一年?二、中美建交材料一 周恩來:“你的手伸過世界最遼闊的海洋來和我握手——25年沒有交往了啊!”尼克松:“我感到很榮幸,終于來到了你們偉大的國家。”材料二 “當我們的手握在一起時,一個時代結束了,另一個時代開始了。”——尼克松歷史性的握手(學法P92)中美結束長期敵對狀態,開始走向關系正常化二、中美建交外交訓練·結果分析:中美關系正常化對于世界、對于中國有何意義?中美關系正常化(1972)對于世界、對于中國有何意義?許多國家與中國建立外交關系,出現了與中國建交的高潮1949--1979與我國新建交國家數目統計圖毛澤東:“……中美關系正常化是一把鑰匙。這個問題解決了,其他的問題就迎刃而解了。”——《中國外交歷程》新中國走向世界舞臺三、中日建交1972年,日本首相田中角榮訪華,中日正式建立外交關系。在動蕩的世界形勢下,應該迅速實現同中華人民共和國的邦交正常化,強有力地展開和平外交。——田中角榮《中日聯合聲明》日本方面痛感日本國過去由于戰爭給中國人民造成的重大損害的責任,表示深刻的反省。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宣布:為了中日兩國人民的友好,放棄對日本國的戰爭賠償要求。四、全方位外交1.時間:2.外交政策:3.外交原則:改革開放后獨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和平共處五項原則4.外交理念:(1)同各國發展友好合作關系周邊國家發展中國家中美關系中蘇關系歐盟國家中日關系睦鄰友好關系政治經濟合作積極發展關系穩定發展逐步實現正常化中國已與世界上180多個國家建交4.外交理念:(2)積極參與全球外交積極發展全球伙伴關系,推進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積極拓展多邊外交,加強與聯合國的合作廣泛參與多邊經濟、社會領域的活動5.外交布局:積極參與湄公河禁毒行動中國向摩爾多瓦提供援助安置烏克蘭難民中國中國援助柬婦女界物資全方位、多層次、立體化【易錯易混】對外開放特點:全方位、多層次、寬領域外交布局:全方位、多層次、立體化5.外交布局:全方位、多層次、立體化6.外交成就:(1)截止2019年9月,中國已與世界上180個國家建交,參加了100多個政府間國際組織的工作世界貿易組織聯合國亞太經濟合作組織上海合作組織你知道變些圖標代表哪些國際組織么?6.外交成就:(2)中國舉辦重要國際會議,加強國際合作2019年北京“一帶一路”高峰論壇2014年北京APEC領導人非正式會議2016年杭州G20第12次峰會2014年上海亞信峰會2017年廈門金磚國家領導人第九次會晤絲綢之路經濟帶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7.影響:中國的國際地位不斷提高,成為維護和促進世界和平、穩定與發展的堅定力量,在國際事務中發揮著日益重要的作用喪權辱國《辛丑條約》“你們沒有資格居高臨下同中國說話”落后就要挨打弱國無外交尊嚴來自實力課堂總結外交事業的發展和平共處五項基本原則20世紀50年代新中國外交新形象萬隆會議提出“求同存異”方針20世紀70年代新中國外交新突破1971:恢復在聯合國合法席位1972:中日建交,中美關系走向正常化1979:中美建交改革開放后新中國外交新進展形成全方位、多層次、立體化外交布局艱難起錨長風破浪海納百川課堂總結新中國外交取得成就的原因?1.綜合國力增強,國際地位提高2.我國始終奉行獨立自主的外交政策,堅持和平共處五項原則3.外交家們的努力4.和平與發展成為世界發展趨勢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