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共36張PPT)回顧“神舟五號”飛天全過程課前導入“神舟五號”載人飛船是“神舟”號系列飛船之一,簡稱“神五”,是中國載人航天工程發射的第五艘飛船,也是中華人民共和國發射的第一艘載人航天飛船。飛船搭載航天員楊利偉于北京時間2003年10月15日在酒泉發射中心發射,次日返回,降落于四子王旗著陸場。它的成功發射與返回,標志著中國成為世界上繼俄羅斯和美國之后,第三個把人送入太空的國家。今天,我們就來學習我國第一位進入太空的宇航員——楊利偉的《太空一日》,了解一下載人飛船升空、運行并返回的過程。課前導入太空一日——作者:楊利偉1.熟讀課文,把握課文內容,積累字詞句。 (重點)2.了解“神舟五號”飛船升空、遨游太空、回歸地球的不凡過程。(難點)3.學習航天人的科學精神,激發民族自豪感和愛國熱情。(素養)課后作業學習目標楊利偉楊利偉,1965年生于遼寧綏中。中國載人飛船工程首飛航天員。2003年10月15日,乘坐“神舟五號”載人飛船進入太空,成為中國進入太空的第一人。同年11月被授予“航天英雄”榮譽稱號,并頒獲“航天功勛”獎章。2004年“感動中國十大人物”之一。作者簡介北京時間2003年10月15日9時,楊利偉乘“神舟五號”載人飛船,從位于戈壁深處的酒泉衛星發射中心起飛,開始了這次預定環繞地球14圈的太空之旅。10月16日6時許,他按預定計劃于內蒙古中部一處草原著陸。之后,“航天英雄”楊利偉耗時兩年親自撰寫了個人傳記《天地九重》。該書是中國第一本真實記錄太空航天員生活的著作。這本書由20萬字和150張珍貴圖片組成。本文就是節選自這本書。背景資料我國四大發射基地:神舟系列飛船發射時間與乘組一覽表編號發射時間返回時間發射地點乘組神舟一號神舟二號神舟三號神舟四號神舟五號神舟六號1999.11.20 06:301999.11.21 03:41神舟七號神舟八號神舟九號神舟十號2001.01.10 01:002002.03.25 22:152002.12.30 00:402003.10.15 09:002005.10.12 09:002008.09.25 21:102011.11.01 05:582012.06.16 18:372016.10.17 07:302001.01.16 19:222002.04.01 16:542003.01.05 19:162003.10.16 06:282005.10.17 04:322008.09.28 17:372011.11.17 19:32神舟十一號2012.06.29 10:032013.06.26 08:072013.06.11 17:382016.11.18 13:33甘肅酒泉衛星發射中心無人飛船無人飛船搭載模擬人搭載模擬人楊利偉費俊龍、聶海勝翟志剛、劉伯明、景海鵬搭載模擬人景海鵬、劉旺、劉洋聶海勝、張曉光、王亞平景海鵬、陳冬請給下列標紅字注音,并大聲朗讀下列詞語。húchìkuòkànnǐáojǐnchóuzhuóhè zīxiánkuòzáoyúfǔjūn弧( ) 熾熱( ) 輪廓( ) 俯瞰( )模擬( ) 遨游( ) 嚴謹( ) 稠密( )燒灼( ) 赫茲( ) 舷窗( ) 輪廓( )確鑿( ) 無虞( ) 五臟六腑( )千鈞重負( ) 耐人尋味( ) 驚心動魄( )nàipò字詞清單請根據釋義寫出課文中相應的詞語。(1)比喻沉重的負擔。( )(2)意味深長,值得仔細體會琢磨。( )(3)一眼就能看清楚。( )(4)形容使人感受很深,震動很大。( )(5)指處理事情得心應手,從容不迫。( )(6)比喻把主要事物和次要事物或事物的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弄顛倒了。文中指顛倒。( )千鈞重負耐人尋味一目了然驚心動魄應付自如本末倒置字詞清單課后作業快速瀏覽課文,概述每部分的主要內容,并借助各部分的小標題,把握文章的主要內容。太空一日1.起飛時的生死考驗2.太空中的真實所見3.飛船上的聲音探究4.返回途中的驚險際遇整體感知“我以為自己要犧牲了”第一部分:起飛時的生死考驗。“我看到了什么”第二部分:太空中的真實所見。“神秘的敲擊聲”第三部分:飛船上的聲音探究。“歸途如此驚心動魄”第四部分:返回途中的驚險遭遇。整體感知文章采用小標題的形式,將全文分為四個部分,有什么好處?答題思路:(1)掌握小標題的常見作用,主要有:①便于從多個方面或多個角度來表達主題,使行文結構清晰;②能幫助讀者更快更準確地了解文章內容;③能讓讀者在閱讀全文后有更為深刻的印象。(2)結合文章內容具體分析。考點分析小標題的作用整體感知我以為自己要犧牲了我看到了什么神秘的敲擊聲歸途如此驚心動魄升空所見所聞落地內容前后對照,縱橫對照,升空落地對照,描寫抒情對照,使文章具有很強的表現力。寫法時 間 順 序細節上的橫向描寫作用:使文章結構清晰,層次分明;有助于讀者迅速了解全文內容;激發讀者的閱讀興趣。小標題之間的關系與作用。我們看到的太空一日,是怎樣的一日?請同學們用一個詞語來概括意外次數 意外 心理或舉動第一次第二次第三次第四次第五次太空一日,充滿緊張和意外。快速瀏覽課文,楊利偉遇到了哪些意外狀況?他相應地又有怎樣的心理活動或舉動?次 數 意 外 心理活動或舉動第一次 共振疊加,五臟六腑似乎都要碎了 非常痛苦,以為要犧牲了,頑強忍受 第二次 產生“本末倒置”的錯覺,倒著飛很難受,嚴重時還可能誘發空間運動病 靠意志克服,最終得以適應第三次 出現神秘的敲擊聲 很緊張,邊聽邊看,冷靜觀察第四次 返程時舷窗出現裂紋 緊張、擔心,通過觀察判斷應該沒事第五次 拋傘、開傘時飛船晃動很大,折磨人 讓人不知道怎么回事,感到緊張,重視這個過程太空一日,充滿緊張和意外。快速瀏覽課文,楊利偉遇到了哪些意外狀況?他相應地又有怎樣的心理活動或舉動?10月15日9時整——10月16日6時23分(21小時23分)意外伴隨的一日沉著冷靜不怕犧牲意志堅強認真嚴謹熱愛航天關愛后輩楊利偉在文中說“對航天員最基本的要求是嚴謹”。試著在文中找一些例子,體會航天員嚴謹、科學的態度。那種共振持續26秒鐘后,慢慢減輕。從載人飛船上看到的地球,并非呈現球狀,而只是一段弧。因為地球的半徑有6000多公里,而飛船的飛行軌道距離地面的高度是343公里左右。我曾俯瞰我們的首都北京,白天它是燕山山脈邊的一片灰白,分辨不清,夜晚則呈現一片紅暈……用準確的數字記錄自己感受不適的時間,體現了航天員嚴謹、科學的態度。客觀地記述太空所見地球形狀,用準確的數字解釋原因,體現了航天員實事求是的科學態度。客觀地描述,是科學態度的體現。精研細讀但是,我沒有看到長城。我幾次努力尋找長城,但是沒有結果。 “神舟六號”和“神舟七號”飛行時,我曾叮囑航天員們仔細看看,但他們也沒看到長城。……我詢問過國際上的很多航天員,沒有誰能拿出確鑿證據說看到了什么。即使是大城市,在夜晚看到時也只是淡淡的紅色。不僅自己觀察,還叮囑后來上太空的航天員仔細觀察,并詢問國際上的很多航天員是否能看到單體建筑物。表現了作者客觀的科學態度。精研細讀回到地面后,人們對這個神秘的聲音做過許多猜測。技術人員想弄清它到底來自哪里,就用各種辦法模擬它,拿著錄音讓我一次又一次地聽,我卻總是覺得不像。對航天員的最基本要求是嚴謹,不是當時的聲音,我就不能簽字,所以就讓我反復聽,斷斷續續聽了一年多。但是直到現在也沒有確認,那個神秘的聲音也沒有在我耳邊準確地再現過。反復聽錄音辨認,持續一年多的時間,仍然不確認、不簽字。表現了楊利偉作為航天員科學嚴謹、實事求是的態度。精研細讀在太空中,我還看到類似棉絮狀的物體從舷窗外飄過,小的如米粒,大的如指甲蓋,聽不到什么聲音,也感覺不到這些東西的任何撞擊。不知道那些是什么,我認為也許是灰塵,高空可能并不那么純凈,會有一些雜質,也可能是太空垃圾。細致的觀察,詳盡的描述,體現了嚴謹的科學態度。連用幾個表示猜測的詞語,體現了楊利偉作為航天員科學嚴謹的工作態度。精研細讀這篇文章展現了我國宇航員首次太空飛行的一些經歷,言語中流露出了濃濃的中國情。請結合具體語句體會其中蘊涵的情感。課后作業體會情感①就這一下,指揮大廳有人大聲喊道:“快看啊,他眨眼了,利偉還活著!”所有的人都鼓掌歡呼起來。楊利偉熬過了艱難的26秒共振階段,讓人們松了一口氣,發射現場緊張的氣氛得以緩解,因此才會有人“大聲喊”,才有所有人的鼓掌歡呼。從語言和動作描寫中讓人感受到指揮大廳中緊張的氣氛以及大家對楊利偉的關切之情。體會情感②我曾俯瞰我們的首都北京,白天它是燕山山脈邊的一片灰白,分辨不清,夜晚則呈現一片紅暈,那里有我的戰友和親人。通過景色描寫,表達了“我”對祖國的無限熱愛及對戰友和親人的想念之情。體會情感③過了幾分鐘,我隱約聽到外面喊叫的聲音,手電的光束從舷窗上模糊地透進來。我知道:他們找到飛船了,外邊來人了!心理描寫,表達了“我”順利完成第一次太空飛行任務并成功著陸后的激動心情,平安著陸,回到祖國,喜不自禁。體會情感結合文章內容,說說我們從楊利偉身上可以看到哪些優秀品質。①對航天事業的熱愛太空探險存在太多的未知和意外,面對這些,楊利偉毫不退縮,堅持、出色地完成了任務。從出發到歸來,楊利偉遇到了諸多的意外,但他并沒有慌亂,而是及時匯報飛船狀況,記錄所見所聞,這份膽識和沉著讓人佩服。②膽識過人,沉著冷靜問題探究③關心后輩,樂于傳授經驗楊利偉將自己遇到的飛船產生共振現象、神秘的敲擊聲和返程開傘時飛船的晃蕩過程都跟后來的航天員仔細講過,以消除他們的緊張心理。努力尋找長城,客觀地說“沒有看到長城”;特地俯瞰首都北京,表達對祖國和親人的愛。④嚴謹務實的科學態度及對祖國的熱愛問題探究本文主要寫了中國第一艘載人航天飛船“神舟五號”成功升天、遨游太空、勝利歸來的過程。中國第一位進入太空的航天員楊利偉對他“太空一日”的過程進行了真實而生動的敘述,展現了楊利偉沉著果斷、不怕犧牲、勇于克服困難的精神品質,說明了航天員工作的危險性、艱巨性,抒發了作者熱愛航天事業、熱愛祖國的感情以及勝利返航的自豪之情。主旨探究太空一日火箭起飛:出現共振,感到痛苦——危險所見景象:地球的形狀,地球上的景致,類似棉絮狀的物體——激動返航過程:驚心動魄——驚慌、踏實神秘聲音:克服困難,無法確認的聲音——頑強,嚴謹身為航天員的自豪對航天事業的熱愛板書設計今年是我國航天事業創建65周年。“東方紅衛星”發射、“神舟飛天”、“嫦娥奔月”、火星探測器升空……65年來,一代代航天人自強不息、持續奮斗,走出了一條中國特色的航天發展道路,造就了一支素質優良技術精湛的人才隊伍,積淀了深厚博大的航天精神和文化。拓展延伸“兩彈一星”精神、載人航天精神、探月精神、新時代北斗精神……習近平總書記在不同場合頻頻提及的航天精神,猶如璀璨的星辰,激勵著一代代中國人不斷奮進、筑夢太空。拓展延伸大鵬一日同風起,扶搖直上九萬里。在走向太空的道路上,中國航天人的腳步越來越穩、越來越快、越來越遠!拓展延伸飛天夢是強國夢的重要組成部分。青少年要敢于有夢。從西游記到凡爾納科幻小說,飛船、潛艇今天不都有了嗎 有夢想,還要腳踏實地,好好讀書,才能夢想成真。拓展延伸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