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共25張PPT)一、國際格局的新變化三、社會主義的新變化四、民族主義的新變化第二次世界大戰后,整個世界發生了深刻變化,推動著人類歷史的發展進程。第八單元 20世紀下半葉世界的新變化二、資本主義的新變化單元主題20世紀下半葉世界的新變化探尋單元主題:閱讀單元導引、提煉單元主題。課標要求:通過了解第二次世界大戰后資本主義、社會主義與第三世界國家的變化,認識其發展中的成就與問題;通過了解冷戰時期的典型事件,認識冷戰的基本特征,理解冷戰的發生、發展與世界格局變化之間的相互影響。統編版|綱要下|第八單元◎二十世紀下半葉世界的新變化【課程標準】通過了解第二次世界大戰后資本主義國家的新變化,認識第二次世界大戰后資本主義國家發展中的成就與問題。19資本主義國家的新變化二、科學技術的新發展一、國家的宏觀調控三、社會結構的新變化四、“福利國家”與社會運動1929經濟大危機15001600170018001900全球航路開辟早期殖民擴張第一次工業革命第二次工業革命自 由 放 任 政 策國內經濟調整國際重建秩序1945二戰國家壟斷資本主義1933年19世紀晚期自 由 主 義重 商 主 義凱 恩 斯 主 義工場手工業工廠制度自由資本主義私人壟斷資本主義壟斷組織二戰后經濟恢復和發展國家干預經濟回顧:資本主義的發展歷程商業資本主義生產組織形式資本主義發展階段經濟政策經濟思想分 散 走 向 整 體貿易保護資本主義世界市場形成世界聯系冷戰兩極格局一、國家的宏觀調控 1、背景任務:閱讀材料,結合所學分析資本主義國家進行宏觀調控的背景歷史教訓:現實需要:理論基礎:實踐經驗:外部刺激:【材料一】1929—1933年,整個資本主義世界的工業產量下降了三分之一以上,貿易額減少了3/2。其中,美國工業產量下降超過40%,貿易額減少了70%。【材料二】凱恩斯主張政府必須放棄自由放任主義,利用政策、法規、計劃等手段對經濟運行狀態和經濟關系進行調節和干預。其理論核心:增加有效需求。這是對傳統資本主義經濟理論的一次革命。經濟大危機與二戰的慘痛教訓戰后經濟凋敝,急需恢復經濟,維護政權凱恩斯主義的宏觀調控理論興起,自由主義衰弱羅斯福新政國家干預經濟的成功實踐社會主義制度對資本主義的沖擊與影響二戰后的英國1、 背景1929-1933年經濟大危機第二次世界大戰外部刺激成功范例社會主義的沖擊與影響深刻反思理論支持羅斯福新政凱恩斯主義市場主導市場經濟為基礎+國家干預為核心【國家宏觀調控的背景——知識小結】一、國家的宏觀調控2、國內:國家干預經濟【材料一】美國聯邦政府在戰后對許多新興的工業部門、重大科研項目、現代化公共設施進行大量的投資。比如美國政府對發展原子能工業的投資,從1945年至1970年共計175億美元;對宇航工業的投資,從60年代末起每年投入50多億美元。【材料二】為了引導經濟發展,日本政府積極制定了一系列經濟計劃,如1955年的《經濟自立五年計劃》、1957年的《新長期經濟計劃》和1960年的《國民收入倍增計劃》等,引導全社會集中力量進行經濟建設,有效的推動了日本經濟的高速發展。①加大政府在公共事業領域的開支,增加就業、刺激需求②制訂經濟發展計劃,促進經濟協調發展③利用信貸、利率、稅收等經濟杠桿實施宏觀調控特點:以市場經濟為基礎,以強化國家干預為核心一、國家的宏觀調控積極影響:促進了生產力的發展,資本主義經濟發展在20世紀五六十年代進入第二個“黃金時期”消極影響:20世紀70年代,主要資本主義國家出現不同程度的“滯脹”現象滯漲:經濟停滯+通貨膨脹應對措施:各國再次實行調整,適當減少政府對經濟的干預,削減社會福利開支出現“混合經濟”(政府干預與市場相結合,國有制與私有制并存)國家的宏觀調控實質是資本主義生產關系的局部調整2、國內:國家干預經濟一、國家的宏觀調控3、國際:建立戰后資本主義世界經濟體系戰后資本主義世界經濟體系世界貨幣體系國際貿易體系以美元為中心以美國為中心布雷頓森林體系壹世界銀行(WB)關稅與貿易總協定(GATT)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影響:形成了以美元為中心的資本主義世界貨幣體系和以美國為主導的資本主義世界經濟體系一定程度上促進了國際貿易,穩定了國際金融為美國推行世界霸權提供了有利條件美元與黃金掛鉤各國貨幣與美元掛鉤并保持固定匯率(雙掛鉤一固定)世界貿易組織(WTO)一、國家的宏觀調控(1)理論支持:20世紀科學理論的重大突破,如相對論的提出和量子力學的發展,將人們對客觀世界的認識引向了微觀領域;系統論、信息論、控制論的問世;(2)社會條件:二戰期間,科學技術獲得一定發展。相對論的提出者愛因斯坦量子理論提出者普朗克1945年廣島原子彈爆炸原子能被用于戰爭1946年第一臺電子計算機誕生美國國防部用于彈道計算1、條件二、科學技術的新發展2、表現(1)原子能的開發利用;(2)電子計算機的發明和互聯網的建立;(3) 空間技術和海洋技術的迅速發展;(4) 各種新材料的出現;(5) 生物工程技術的突破等。原子能的開發利用美國拜倫核電站空間技術—嫦娥四號海洋技術—蛟龍號生物技術—克隆羊多莉各種新材料的出現防輻射銀離子孕婦裝電子計算機和互聯網二、科學技術的新發展3、影響原子能的開發利用電子計算機的發明和互聯網的建立空間技術和海洋技術的迅速發展各種新材料的出現生物工程技術的突破這些新的科技成果使社會發展進入信息時代,勞動方式日益自動化和智能化,極大地提高了社會生產力。二、科學技術的新發展(1)農業和工業的人口比重下降,服務業的人口比重增加。(2)“中間階層”的人數增加。2、表現:3、實質:經濟部門 年份 美國 聯邦德國 日本農業 1950 12.2 23.2 50.71990 2.8 5.1 7.2工業 1950 34.7 42.2 22.21990 25.8 40.5 33.6服務業 1950 48.9 32.4 26.61990 71.4 54.4 59.21、背景:二戰后美國、聯邦德國、日本就業人口分布變化(百分比)科學技術的新發展帶來社會生產力的提高。資本主義生產力發展帶來的經濟結構、社會結構變化。二、社會結構的新變化國家構建社會保障體系,加大社會服務開支。四、“福利國家”與社會運動 ——社會之變1.含義2.表現(一)福利國家3.評價材料七 社會有一張梯子和一張安全網,梯子用來供人們自己努力改善生活,安全網則用來防止人們跌入深淵”。——撒切爾夫人①積極:在緩和收入分配不平等、保持社會穩定方面起到了一定積極作用。②消極:增加國家財政負擔,降低人民生產積極性。四、“福利國家”與社會運動 ——社會之變材料六 “如果自由社會不能幫助眾多的窮人,就不能保全少數的富人。”——美國總統肯尼迪5.目的緩和社會矛盾,維護資產階級統治。思考:“福利國家”的建立能不能改變“資本主義必然滅亡的歷史命運”?(一)福利國家4.發展歷程20c60s日趨完備20c70s繼續發展20c80s縮小規模二戰后逐漸興起學生反戰運動婦女運動美國黑人民權運動(二)社會運動種族平等性別平等生命平等四、“福利國家”與社會運動 ——社會之變思考:為什么戰后西方社會運動頻繁興起?(二)社會運動戰后資本主義的改革只是社會改良,并未觸動造成社會不平等和貧困的資本主義生產資料私有制。主要代表 原因 結果美國黑人民權運動婦女運動學生運動 對黑人的歧視,種族隔離制度,剝奪黑人的選舉權等。民權法案,種族隔離和歧視政策為非法。長期對婦女的歧視;戰后婦女的作用越來越明顯婦女獲得選舉權和被選舉權,建立維護婦女權益的機構。反對美國侵略越南戰爭的運動四、“福利國家”與社會運動 ——社會之變表現 具體內容 國家調控新手段 科學技術新發展 科學理論技術應用社會結構新變化 福利國家新動向 社會運動新進展 國內:強化國家干預;國際:建立國際經濟組織相對論、量子力學、系統論、信息論等原子能、互聯網、空間技術等服務業人口比重上升“中間階層”人數增加黑人民權運動、婦女運動、學生反戰運動增加政府公共開支;改革社會保障制度變與不變材料八 無論哪一個社會形態,在它所能容納的全部生產力發揮出來以前,是決不會滅亡的;而新的更高的生產關系,在它的物質存在條件在舊社會的胞胎里成熟以前,是決不會出現的。——《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二卷》變化——統治的手段和方法不變——資本主義制度和目的五、資本主義變化的局限性 ——實質不變實質:在不觸動資本主義制度的前提下,對資本主義生產關系的局部調整。2.實質1.表現1.針對圖3所示問題,西方主要國家采取的措施( )A.適當減少對經濟的干預B.鞏固布雷頓森林體系C.緩和與蘇聯的關系D.恢復自由放任政策圖3 西方七國消費品價格增長率和失業率A“曲曲折折看拐點”2.對撫養未成年人的家庭進行資助的項目源于羅斯福新政時期,最初主要的救助對象是白人貧困家庭;20世紀60年代后接受救助的黑人貧困家庭大幅增加,1970年該項目的受益人中,黑人占了近一半。造成這一變化的原因可能是( )A.國家干預的減少 B.經濟危機日趨嚴重C.民權運動的高漲 D.移民問題愈演愈烈C課堂檢測3.1950年以后的20年里,大多數發達市場經濟國家持續的高增長率使經濟定期波動的特點大為改觀。西歐在1952年和1958年出現兩次衰退,但每次衰退的程度都很輕,衰退后都繼之以更高的增長率。這主要得益于( )A.“自由放任”政策推行 B.“福利國家”的規模縮小C.國家對經濟的宏觀調控 D.“新經濟”增長模式出現C本課小結國家調控新手段科學技術新發展社會結構新變化社會福利新改革社會運動新進程國家干預要和市場調節相結合,深化改革開放,完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加強國際協調重視科技創新,努力提高社會生產力大力發展第三產業(服務業)發展完善社會保障制度,共同富裕關注民生,公平高效解決社會問題資本主義國家中國【深度思考】戰后資本主義的新變化對我國的社會主義發展有何啟示?50—70初年代:黃金時期加強國家干預70年代初:經濟“滯脹”80年代:緩慢復蘇90年代:持續增長減少國家干預再次衰退【課后作業】重點問題探究:二戰后資本主義的發展變化示意圖【問題】閱讀二戰后資本主義的發展變化示意圖并結合所學,探究戰后資本主義發展出現黃金時期、“滯漲”、復蘇、持續增長的原因各是什么?影視觀賞推薦《阿甘正傳》《我們曾是戰士》《綠色貝雷帽》感謝大家觀看!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