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共29張PPT)沖刺2025中考熱點專題熱點專題01:哈爾濱亞冬會與冰雪經濟01備考指南02熱點精選03知識背景04熱點精練05情景模擬01備考指南新課程標準的學業水平考試命題原則中明確要求,“堅持素養立意,強化育人導向。命題要有助于考查學生在真實情境與任務中,運用綜合思維、區域認知觀察和感悟地理環境,以及發現、認識、分析和評價人地關系問題的能力,彰顯地理學科在培養學生的家國情懷、全球視野、人與自然和諧共生觀念等方面的價值。”備考指南以“熱點地理問題”為載體,為學生創造新的問題情境,可以培養學生的遷移應用能力,在分析解決問題過程中厘清知識點之間的內在聯系,構建完善的知識網絡,并提升學生的綜合思維能力。備考時應有意識地將現實生活、生產發展、時事熱點中的重大地理現象與地理學科知識聯系在一起。采用熱點材料作為情境,學生入情進境,在真實的案例和情境中生成地理知識和能力,避免了機械記憶和刷題,又引導學生關心國家建設偉大成就和重大發展戰略,使學生形成家國情懷和全球視野。02熱點精選哈爾濱再燃冰雪激情:第九屆亞冬會盛大啟幕2025年2月7日晚,第九屆亞洲冬季運動會(簡稱“亞冬會”)在“冰城”哈爾濱盛大開幕。這是繼1996年后,哈爾濱時隔29年再度與亞冬會相遇。這座因冰雪聞名世界的城市,以一場融合傳統與現代的開幕式,向全亞洲展現了“東方小巴黎”的獨特魅力。03知識背景因冰雪旅游出圈的“爾濱”,又將迎來冰雪游的新一輪契機。文化和旅游部資源開發司負責人宋奇慧說,自去年冬天以來,哈爾濱冰雪旅游帶動了當地餐飲、住宿、娛樂、購物等相關產業的發展。2023年至2024年冰雪季,哈爾濱共接待游客8700多萬人次,同比增長300%,實現旅游收入1248億元,同比增長500%。持續高漲的冰雪消費熱,正帶動著“冰雪+商業”“冰雪+產業”快速發展,“冰雪+”釋放出無盡潛力與強大動能。21世紀教育網獨家資源冰雪經濟是以冰雪資源為核心,通過冰雪旅游、冰雪文化、冰雪體育、冰雪教育、冰雪裝備制造等相關產業,形成的綜合性經濟體系。這種經濟模式主要在寒冷地區得到發展,尤其是在冬季具有豐富冰雪資源的地區。冰雪經濟冰雪經濟的構成主要包括以下幾個方面:1. 冰雪旅游:利用冰雪景觀、冰雪活動等吸引游客,包括滑雪、滑冰、冰雕、雪景觀光等。2. 冰雪文化:通過冰雪節、冰雪藝術、冰雪文學等文化活動,傳播冰雪文化,提升地區文化影響力。3. 冰雪體育:發展冰雪運動,如滑雪、冰球、速度滑冰等,舉辦冰雪體育賽事,培養冰雪運動人才。4. 冰雪教育:開展冰雪知識教育、冰雪技能培訓等,提高公眾對冰雪運動的認知和參與度。5. 冰雪裝備制造:生產和銷售冰雪運動裝備、冰雪旅游設施等,形成產業鏈。6. 冰雪科技:運用現代科技手段,如人工造雪、冰雪保鮮技術等,提升冰雪經濟的質量和效益。①氣候條件適宜:哈爾濱緯度高,冬季寒冷漫長(平均氣溫-15℃至-20℃),降雪量大且積雪期長(約4-5個月),天然冰雪資源豐富,為冰雪經濟提供了自然基礎。②冬季運動場地豐富:松花江流經哈爾濱,冬季江面結冰厚度大,便于采冰;周邊平原地區地勢平坦,適合建設大型冰雪景區(如冰雪大世界、太陽島雪博會);③政策支持:國家出臺一系列政策支持冰雪產業的發展,例如2024年11月,《關于以冰雪運動高質量發展激發冰雪經濟活力的若干意見》印發,提出到2027年,冰雪經濟總規模達到1.2萬億元;到2030年,冰雪經濟總規模達到1.5萬億元。哈爾濱發展冰雪經濟的有利條件④交通條件便利:哈爾濱是東北地區重要交通樞紐,鐵路、航空網絡發達,便于吸引國內外游客(如南方游客體驗冰雪文化)。⑤臨近客源市場:哈爾濱臨近京津,在國際上鄰近俄羅斯、韓國等國家,具有國際冰雪旅游市場潛力。⑥冬奧會和文化傳統資源吸引力強:東北地區冰雪文化歷史悠久,冰燈、雪雕等民間藝術為冰雪旅游注入文化內涵,同時哈爾濱積極利用冬奧會、亞冬會等契機推動冰雪運動普及,帶動滑雪場、冰上運動場館建設。哈爾濱發展冰雪經濟的有利條件經濟效益:增加就業機會(景區服務、冰雪運動教練等);促進GDP增長,2023年哈爾濱冰雪季旅游收入超百億元;推動基礎設施建設(如高鐵、滑雪場升級)。社會效益:提升城市知名度,打造“冰城”國際形象;增強居民冬季活動參與度,改善冬季經濟“貓冬”現象。環境挑戰:冰雪資源依賴氣候穩定性,全球變暖可能導致積雪期縮短;景區開發需注意生態保護(如采冰對河流生態的影響)。哈爾濱發展冰雪經濟的影響04考點精練【典例】第九屆亞洲冬季運動會(亞冬會)于2025年2月7日至2月14日在黑龍江省哈爾濱市完美舉辦。這是繼2022年北京冬奧會后中國舉辦的又一重大國際綜合性冰雪盛會,也是哈爾濱繼1996年承辦第三屆亞冬會之后,再次承辦亞冬會。黑龍江省積極布局新興產業,又一次迎來冰雪經濟的發展良機。據此完成下面小題。1.黑龍江省舉辦第九屆亞冬會的優勢條件有( )①礦產資源豐富 ②冰雪資源豐富 ③雪期長、雪質好 ④冰雪運動設施完善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解析】1.礦產資源主要用于工業生產等領域,對舉辦冰雪賽事沒有直接的推動作用,①錯誤。黑龍江省地處我國東北地區,冬季氣候寒冷,冰雪資源豐富,為舉辦亞冬會提供了天然的物質基礎,②正確。黑龍江省冬季漫長,雪期長,且雪質優良,適合開展各類冰雪運動項目,③正確。哈爾濱曾在1996年承辦過第三屆亞冬會,具備一定的冰雪運動設施基礎,且隨著冰雪運動的發展,不斷完善相關設施,能夠滿足賽事需求,④正確。故選D。D04考點精練2.黑龍江省發展冰雪經濟可采取的合理措施有( )①加大宣傳力度,打造冰雪品牌 ②開發冰雪項目,發展冰雪旅游③推動技術創新,發展冰雪裝備制造業 ④自然保護區內,大規模修建滑雪賽道A.①②④B.①②③C.②③④D.①③④【解析】2.通過多種渠道宣傳黑龍江省的冰雪特色,打造具有影響力的冰雪品牌,能夠吸引更多游客和投資,促進冰雪經濟發展,①正確。豐富多樣的冰雪項目可以滿足不同游客的需求,吸引更多人前來體驗冰雪旅游,帶動當地餐飲、住宿等相關產業發展,②正確。技術創新有助于提高冰雪裝備的質量和性能,滿足市場需求,同時也能提升產業競爭力,促進冰雪經濟多元化發展,③正確。自然保護區的設立目的是保護生態環境和生物多樣性,大規模修建滑雪賽道會破壞生態環境,不符合可持續發展理念,④錯誤。故選B。21世紀教育網獨家資源B04考點精練3.繼冬奧會之后,我國再次舉辦大型國際冰雪賽事的意義不包括( )A.促進舉辦地經濟發展B.保護環境,維護生物多樣性C.推動冰雪運動的普及和發展D.提升中國冰雪運動的知名度21世紀教育網獨家資源【解析】3.舉辦大型國際冰雪賽事,會吸引大量游客、運動員、媒體等人員,帶動舉辦地的旅游、餐飲、住宿、交通等相關產業發展,從而促進舉辦地經濟發展,A不符合題意。舉辦賽事通常會對環境有一定壓力,很難直接起到保護環境、維護生物多樣性的作用,雖然在賽事籌備過程中可能會采取一些環保措施,但從整體賽事舉辦對環境的影響來看,該項不直接屬于舉辦大型國際冰雪賽事的意義,B符合題意。舉辦此類賽事能夠讓更多人關注冰雪運動,激發民眾參與冰雪運動的熱情,推動冰雪運動在我國的普及和發展,C不符合題意。國際賽事的舉辦,通過全球媒體的報道,能讓世界更好地了解中國的冰雪運動水平和發展情況,提升中國冰雪運動的知名度,D不符合題意。故選B。B【典例】閱讀圖文材料,完成下列問題。材料一 中國哈爾濱市獲得2025年第九屆亞洲冬季運動會(以下簡稱為亞冬會)舉辦權,這也將是哈爾濱第二次承辦亞冬會。亞冬會是亞洲最大的冬季綜合性運動會,其運動項目分為冰上和雪上兩大類。圖1為黑龍江省簡圖,圖2為亞布力滑雪場位置圖。材料二 哈爾濱市東南方向約193千米的亞布力滑雪場是我國目前最大的滑雪場,地處長白山系。亞布力滑雪旅游景區目前擁有滑雪道50條,總長度90千米,其中高山競技雪道最大落差900米。這里冬季平均氣溫-13.3℃,積雪期為170天,滑雪期近150天,積雪最深可達1米以上。(1)分析哈爾濱承辦亞冬會的優勢條件。(2)簡述繼冬奧會之后,我國再次舉辦大型國際冰雪賽事的意義。【答案】(1)豐富的冰雪資源;適宜的氣候條件;豐富的辦賽經驗;完善的基礎設施;獨特的城市魅力以及經濟發展機遇;等等。(2)推動冰雪運動的普及與發展;提升國際形象與影響力;促進冰雪產業發展;加強國際交流與合作;促進全民健身以及傳承與弘揚冰雪文化;等等。材料三 為響應國家“全民運動”的號召,哈爾濱松花江冰雪嘉年華項目以“快樂冰雪·逐夢亞冬”為主題,開設了互動娛樂體驗項目超40個;繼續保留了深受全國游客喜愛的明星項目“歡樂雪滑梯”和“超級冰滑梯”;同時也將繼續打造第四屆斯大林創意雪雕園,將樹木、冰雪與體育有機結合,創作豐富多樣的趣味雪雕景觀。(3)國家高山滑雪中心位于北京延慶區西北部,該滑雪中心不僅承辦了2022年冬奧會的高山滑雪比賽,也是中國唯一符合奧運標準的高山滑雪場,其比黑龍江省亞布力滑雪場的市場潛力更大,請簡述其原因。(4)請為哈爾濱冰雪經濟的持續發展建言獻策。【答案】(3)國家高山滑雪中心擁有優越的地理位置;靠近北京、天津等大城市,經濟發展水平高,消費市場廣闊;國家政策支持;基礎設施完善;有更高的知名度和品牌效應。(4)深化品牌建設;創新冰雪旅游產品;提升服務質量;加強冰雪產業鏈建設;等等。2023年9月,習近平總書記在黑龍江考察時指出,要大力發展特色文化旅游。黑龍江、吉林依托得天獨厚的地理優勢和豐富的冰雪資源,加快構建“冰雪+”現代化產業體系,把發展冰雪經濟作為新增長點。2024年1月5日,第40屆中國·哈爾濱國際冰雪節盛大啟幕,黑土地迎來高光時刻。根據材料,完成下面小題。1.東北發展“冰雪經濟”得天獨厚的優勢是( )A.礦產資源豐富B.交通十分發達C.緯度高雪期長D.商品豐富廉價2.黑龍江省提出,到2030年,構建起“冰雪+”多元化產業協同發展格局,下列產業可能為“冰雪+”多元化產業的是( )①冰雪運動②冰雪文化③冰雪裝備④冰雪旅游⑤冰雪農業A.①②③④B.①②③⑤C.①②④⑤D.②③④⑤CA05情景模擬第九屆亞洲冬季運動會于2025年2月在黑龍江省哈爾濱市舉行。這是哈爾濱繼1996年承辦第三屆亞冬會之后,再次承辦亞冬會。黑龍江省又一次迎來冰雪經濟的發展良機。據此完成下面小題。3.黑龍江省舉辦第九屆亞冬會的優勢條件有( )①冰雪資源豐富②礦產資源豐富③雪期長、雪質好④冰雪運動設施完善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4.黑龍江省發展冰雪經濟可采取的合理措施有( )①加大宣傳力度,打造冰雪品牌②推動技術創新,發展冰雪裝備制造業③開發冰雪項目,發展冰雪旅游④自然保護區內,大規模修建滑雪賽道A.①②④B.①②③C.②③④D.①③④CB第9屆亞冬會于2025年2月7日在哈爾濱國際會展體育中心開幕,圖示意亞布力滑雪場位置圖。據此,完成下面小題。5.哈爾濱發展冰雪運動的有利自然條件是( )A.降水集中在冬季,積雪深厚B.夏季氣溫較低,旅游不易中暑C.基礎設施完善,接待能力強D.冬季寒冷漫長,冰雪不易融化6.在哈爾濱數百公里之外的亞布力滑雪場舉辦雪上項目比賽的主要影響因素為( )A.氣候B.緯度C.地形D.經濟7.哈爾濱實現“冰天雪地也是金山銀山”的合理措施有( )①發展冰雪裝備制造產業 ②人工降雪,打造全年雪景③打造冰雪文化演藝項目 ④利用耕地建設冰雪游樂園21世紀教育網獨家資源A.①②B.①③C.②③D.③④DCB8.【冰雪經濟,熱力無限】閱讀圖文材料,完成下列問題。材料一:第九屆亞冬會于2025年2月7日在哈爾濱國際會展體育中心開幕,高山滑雪、越野滑雪等雪上項目比賽在哈爾濱市東南195公里處山區舉行,當地的亞布力滑雪場是中國最大、功能最全的綜合性滑雪場。材料二:2023年12月11日,國家統計局發布《國家統計局關于2023年糧食產量數據的公告》。數據顯示,2023年吉林省糧食喜獲豐收,再創歷史新高,總產量達到837.3億斤。材料三:下圖為亞布力滑雪場的位置圖(圖1),東北三省雪期和最大積雪厚度分布圖(圖2)和雪鄉景觀圖(圖3)。(1)和咸陽相比,哈爾濱緯度較 ,冬季氣候特點 ,因此雪期長,冰雪資源豐富。(2)五常大米是哈爾濱市五常市特產,中國國家地理標志產品。結合所學知識分析當地種植的五常大米品質好的原因。 。(任答兩點)【答案】(1) 高 寒冷而漫長(2)五常市緯度高,氣溫較低,水稻生長期長;冬季寒冷漫長,病蟲害少;位于東北平原,以黑土為主,黑土肥沃,化肥使用量少;晝夜溫差大,營養物質積累多等。(3)哈爾濱“雪鄉”景區榮獲“冬季最美旅游目的地”的美稱,請你分析東北地區傳統民居特點與當地自然環境的關系。 。(任答兩點)(4)近年,哈爾濱冰雪旅游季火出了圈。請你為哈爾濱冰雪旅游業寫一條宣傳標語。 。【答案】(3)東北地區傳統民居具有房頂坡度大,墻體厚、窗戶小等特點。這種特點與當地自然環境的關系是:屋頂坡度大可以避免雨水、雪在屋頂積存;墻體厚,窗小有利于防寒保溫。(4)冰城雪韻,魅力哈爾濱;哈爾濱的冰雪,世界的冰雪;哈爾濱,冰雪的故鄉;冰雪世界,哈爾濱等你來;哈爾濱,讓冰雪點燃你的激情等。9.為振興東北經濟,黑龍江省積極布局新興產業,構建新發展格局。圖1為黑龍江省雪期和雪厚分布示意圖,圖2為大豆加工流程示意圖。閱讀圖文材料,回答下列問題。【從“冷資源”到“熱產業”】黑龍江省被譽為“冰雪之冠”。北京冬奧會上,中國代表團獲得的9枚金牌中有4枚來自該省。借助冬奧之風,黑龍江省迎來冰雪經濟的發展良機。(1)讀圖1,從地形和氣候兩個角度分析黑龍江省發展冰雪經濟的優勢自然條件。(2)黑龍江省發展冰雪經濟可采取的合理措施有( )①加大宣傳力度,打造冰雪品牌②開發冰雪項目,發展冰雪旅游③自然保護區內,大規模修建滑雪賽道④推動技術創新,發展冰雪裝備制造業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答案】(1)冬季氣溫低;河流結冰期長;雪期長;積雪厚;多山地。(2)B【從“大豆”到“金豆”】黑龍江省作為我國大豆主產區之一,積極發展大豆深加工產業,如圖2所示。(3)讀圖2,生產沼氣的原料主要是 和牲畜糞便等,廢棄物的再利用有利于減輕污染,獲得生態環境效益。此外,在“大豆”變“金豆”的過程中,還產生了眾多額外的附加值產品,請你舉例說明 。(至少兩點)(4)目前山東省已掌握大豆深加工高端技術,為促進“大豆”變“金豆”,有人認為黑龍江省應和山東省加強合作,你是否贊同這種觀點?說出理由。【答案】(3) 秸稈 大豆油、醬油(4)贊同。理由:通過區域合作,發揮山東省的技術優勢和黑龍江省的原料優勢,實現優勢互補,互惠互利;自主研發資金投入較多,區域聯合可節省開支;區際聯系有利于促進區域經濟發展。 【從“伐木取材”到“生態建設”】“青山不墨千秋畫,綠水無弦萬古琴”。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為了青山常在,黑龍江省積極探索從“伐木取材”到“生態建設”的轉型之路。首先,黑龍江省在采伐方式上進行了重大調整,主要有實施封山育林、嚴禁采伐等措施,加強天然林的保護。其次,在發展策略上,黑龍江省逐漸放棄了傳統的粗放式發展模式,大力發展木材加工產業,提高木材的附加值,同時積極擴大與林業發達國家的交流與合作,學習借鑒先進的林業發展經驗和技術。最后,在法律和政策層面,黑龍江省加強了對林業生態的保護和管理,通過依法治林,加強管護力度,確保造林成果的取得。(5)結合材料,說明黑龍江省在“生態建設”轉型之路上做出了哪些具體措施?(5)實施封山育林、嚴禁采伐等措施,加強天然林的保護,大力發展木材加工產業,提高木材的附加值,依法治林,加強管護力度。Thanks!https://www.21cnjy.com/recruitment/home/fine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