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開考前秘密 試卷類型:A2025 年初中學業水平考試(考試時間:60 分鐘 總分 100 分)注意事項:1.本試題分第Ⅰ卷和第Ⅱ卷兩部分。第Ⅰ卷為選擇題,50 分;第Ⅱ卷為非選擇題,50 分;共 100 分。2.答卷前務必將自己的姓名、座號和準考證號按要求填寫在答題卡及試卷的相應位置。3.第Ⅰ卷每題選出答案后,都必須用 2B 鉛筆把答題卡上對應題目的答案標號(ABCD)涂黑,如需改動,必須先用橡皮擦干凈,再改涂其它答案。4.第Ⅱ卷必需用 0.5 毫米黑色簽字筆書寫到答題卡題號所指示的答題區域,不得超出預留范圍。5.切記不要直接在試卷上答題。第Ⅰ卷(選擇題共 50 分)一、選擇題:本大題共 25 小題,每小題 2 分,共 50 分。在每小題所列出的四個選項中, 只有一項是符合題意的。1.傳說炎帝教民開墾耕種,制作陶器,還制作樂器琴瑟。相傳黃帝已能建造宮室以避寒暑,制作衣裳,制造船只。而考古學者在河南、陜西、山西、甘肅、浙江等地發掘出距今 8000—6000 年的獨木舟、骨笛、蠶繭和絲織品等。這些發現說明遠古傳說( )A. 都是真實的 B. 蘊含著一些可靠的歷史信息C. 完全不可信 D. 可以印證考古發現的真實性2. 春秋初期,列國對吳國以蠻夷視之;直到春秋晚期,晉國開始拉攏吳國抗楚,吳國才真正進入中原人的視野,列國也逐漸承認其諸夏的身份。這表明,春秋爭霸戰爭( )A. 導致了政局動蕩 B. 造就了文化繁榮 C. 推動了民族認同 D. 削弱了周王威信3.在山西大同北魏貴族墓葬中出土的漆屏風,繪制有包括帝舜、周太姜、晉文公、漢成帝等人物故事,其畫風與《女史箴圖》有共通之處。這反映了( )A. 鮮卑族的農業生產水平 B. 魏晉時期商品經濟的繁榮C. 魏晉南北朝政權的并立 D. 漢文化對北魏社會的影響4. 唐太宗指出:“農時甚要,不可暫失?!碧菩趶娬{:“農事傷則饑之本也,女紅(紡織)害則寒之原也?!彼麄兌紡娬{( )A. 民貴君輕 B. 輕徭薄賦 C. 以農為本 D. 重農抑商八年級歷史試題 第 1頁 (共 8頁)5.下圖是宋元時期政治形勢示意圖,其中①②③分別代表( )A. 遼、金、元 B. 金、元、遼 C. 元、遼、金 D. 遼、元、金6. 戚繼光《止止堂集·凱歌》如下:“萬人一心兮太山可撼,惟忠與義兮氣沖斗牛。主將親我兮勝如父母,干犯軍法兮身不自由。號令明兮賞罰信,赴水火兮敢遲留?上報天子兮下救黔首,殺盡倭奴兮覓個封侯?!边@首軍歌表現了( )A. 為民請命,不畏權貴的凜然正氣 B. 勇于鉆研,頑強進取的擔當精神C. 廉潔自律,厚以待人的寬仁品質 D. 同仇敵愾,誓死衛國的堅強意志7.閱讀分析下列思維導圖,提煉出一個最恰當的主題是( )A. 近代化早期探索 B. 近代追求獨立民主的過程C. 近代邊疆危機 D. 列強掀起瓜分中國狂潮8.近代以來,報紙成為信息傳播的新媒介。同學們在查找歷史資料時發現 1895 年 5 月15 日的《申報》上刊登了以下內容:“一律預備與倭人決一死戰,不愿將全臺歸于倭人,眾志成城,有死無二?!睋耍瑢W們可以開展的討論話題是( )A.《南京條約》簽訂后,臺灣人民進行三元里抗英斗爭B.《北京條約》簽訂后,清政府割讓大片領土給俄國C.《馬關條約》簽訂后,臺灣人民群情激憤地進行抗日D.《辛丑條約》簽訂后,中國人民民族意識開始覺醒9.2025 年是中國近代民主革命的先驅——孫中山先生逝世 100 周年。下列事跡與孫中山直接相關的是( )A.洋務運動的地方代表之一 B.成立興中會與闡發三民主義C.與梁啟超等進行戊戌變法 D.領導廣州國民政府進行北伐10. 有學者這樣評價他:“一個在科舉道路上累遭挫折的舊式讀書人,年逾不惑才幸而取中狀元,但他卻視官爵如過眼云煙,轉而以全部精力創辦新式實業?!彼牵?)A. 魏源 B. 張之洞 C. 張謇 D. 詹天佑11.1948 年,在考察了經過土改的解放區后,學者韓丁指出,中國革命創造了一整套新的詞匯,其中最重要的就是“翻身”。這里的“翻身”強調了( )A. 農民成為土地的主人 B. 封建土地制度已經徹底廢除C. 中國實現了民族獨立 D. 國民黨反動統治的覆滅12.阿爾巴尼亞《人民之聲報》曾發表社論稱:中華人民共和國的成立,不僅對中國人民是最偉大的勝利,而且對全體愛好和平的人類來說也是最偉大的勝利。材料旨在說明新中國的成立( )八年級歷史試題 第 2頁 (共 8頁)A. 開辟了中國歷史的新紀元 B. 使中國成為獨立自主的國家C. 標志中國人民成為國家的主人 D. 壯大了世界和平民主的力量13. 右圖是某解放軍戰士的日記(部分)。該戰士默默無聞地為人民做了大量好事,毛主席曾為他題詞,號召全國人民向他學習,其服務人民、助人為樂的精神教育和影響了幾代中國人,這名解放軍戰士是( )A. 黃繼光 B. 邱少云C. 焦裕祿 D. 雷鋒14.1962 年 4 月中國人民銀行發行了第三套人民幣,該套人民幣主題思想極為鮮明,其正面與背面選取的圖案如下表所示。以下最符合該套人民幣主題的是( )面額 正面圖案 背面圖案1元 女拖拉機手 放牧2元 車床工人 石油礦井5元 煉鋼工人 露天煤礦10 元 人民代表走出大會堂 天安門A. 社會主義工業化起步 B. 社會主義建設全面開展C. 經濟體制改革的推進 D.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建設15. 某歷史學習小組在進行主題復習時搜集了下面一組圖片。據此判斷復習的主題是( )準備下潛的核潛艇 殲-20 戰機 中國的導彈部隊A. 外交事業的發展 B. 新中國工業化進程 C. 現代的社會生活 D. 人民軍隊的現代化16.中國航天人乘“神舟”造“天宮”搭“鵲橋”,引“北斗”導航,護“嫦娥”奔月,送“悟空”探暗,這些大國重器的命名,是浩瀚太空中的中國式浪漫。由此可以看出( )A. 神話傳說預言航天發展 B. 東西方文化的融合交流C. 中國綜合國力世界領先 D. 科技發展彰顯文化自信17.伯里克利在擔任雅典首席將軍期間,向擔任公職和參加政治活動的公民發放工資,同時又增加了富裕公民承擔公共捐獻的義務,諸如戰船捐、使團捐及合唱捐等。這種政策( )A. 使得雅典民主政治確立起來 B. 致力于防范富人壟斷政治權力C. 推動了雅典民主政治的發展 D. 著眼于縮小公民間的貧富差距18.中國的造紙術、指南針、火藥等重大發明和印度的棉花、食糖等都是由阿拉伯人傳入歐洲的。這說明阿拉伯人( )A. 創造了獨特的阿拉伯文化 B. 擔當了溝通東西方文化的角色C. 壟斷了亞歐之間的商貿 D. 善于學習其他民族的優秀文化八年級歷史試題 第 3頁 (共 8頁)19. 漫畫是通往歷史的另一扇窗戶。下圖呈現的歷史事件標志著( )注解:此圖為《再見,巴士底獄》(創作時期:1789 年),畫面以正在拆除中的巴士底為背景。A. 法國大革命開始 B. 《人權宣言》頒布C. 法蘭西第一共和國成立 D. 拿破侖帝國建立20.“拿破侖是偉大的,因為他高于革命,制止了革命名義的濫用,保留了一切正確的東西,諸如公民平等、言論出版自由,正是因此才獲得了政權?!边@一觀點表明拿破侖( )A. 捍衛了法國大革命成果 B. 推翻法國封建專制制度C. 逐步建立了君主立憲制 D. 領導推翻英國殖民統治21.1819 年,玻利瓦爾在委內瑞拉國會上說:“委內瑞拉一直是、仍然是、也必須永遠是共和國。它的基礎是人民主權、分權、公民自由和取消奴隸制,以及廢除君主制和特權階級?!边@表明他深受 ( )A. 啟蒙思想和美國獨立戰爭的影響 B. 《共產黨宣言》和巴黎公社的影響C. 十月革命和蘇維埃政權建立的影響 D. 印度的非暴力不合作運動的影響22.電爐取代煤爐或氣爐,機械電冰箱取代冰盒;電動洗衣機、電熨斗、真空吸塵器的使用大大減輕了繁重的家庭勞動;19 世紀 60 年代冷藏車的發明,優化了食物保鮮技術。這體現了第二次工業革命( )A. 促進了人們思想解放 B. 擴大了社會貧富差距C. 改變了生產生活方式 D. 造成了生態環境污染23.繪制歷史示意圖有助于認識歷史。右面示意圖呈現的是( )A. 三國同盟和三國協約B. 法西斯同盟和反法西斯同盟C. 北約組織和華約組織D. 資本主義陣營和社會主義陣營24.1930 年,印度甘地號召向“食鹽進軍”,帶領民眾到丹迪海邊自取海水制鹽,反對英國殖民當局壟斷食鹽生產。與材料相關的歷史事件是( )A. 印度民族大起義 B. 華夫脫運動 C. 非暴力不合作運動 D. 不結盟運動25.1992 年 6 月,在聯合國環境與發展大會上,與會各國簽署《聯合國氣候變化框架公約》,明確了發達國家應承擔率先減排和向發展中國家提供資金、技術支持的義務。由此可知,環境問題的解決( )A. 主要是聯合國的責任 B. 完全依賴于發達國家C. 消除了國家間的矛盾 D. 需要全世界共同努力八年級歷史試題 第 4頁 (共 8頁)第Ⅱ卷(非選擇題共 50 分)二、非選擇題:本大題共 4 小題,第 26 題 12 分,第 27 題 12 分,第 28 題 14 分,第 29 題 12 分,共 50 分。26.(12 分)漢字是中華文化的基石,也是傳承中華文明的重要載體。閱讀材料,回答問題。材料一中原文化殷創始,觀此勝于讀古書。一片甲骨驚世界,蕞爾一邑震寰宇。——郭沫若刻有文字的甲骨(1)結合所學知識,當代歷史學家郭沫若說“一片甲骨驚世界”主要是因為什么?(2分)除此之外,甲骨文的發現還為哪些方面的研究提供了依據?(2 分)材料二《蘭亭集序》(摹本·局部) 文字的演變甲骨文:象形性強,結構不固定。秦始皇統一六國 行書是中國書法五大書體之金文:線條粗壯圓潤,結構穩定。后,推行“書同文” 一,書寫流暢。因其“不楷不 小篆:線條圓潤均勻,象形性減弱。政策,以秦國的小 草”的包容性,成為最廣泛使 隸書:筆畫方正,對稱結構明顯。篆作為標準字體, 用的書體之一,既能滿足快速 楷書:結構方正,筆畫平直,易寫并允許民間使用 記錄的需求,又充分展現中國 易認。簡體:是現行通用規范漢字,字形更簡便的隸書。 書法的韻律之美。簡化,有利于提高書寫效率。(2)結合所學知識,材料二中“書同文”政策產生了什么深遠影響?(2 分)《蘭亭集序》的歷史地位如何?(2 分)據材料二,結合所學,試從實用性和藝術性的角度分析中國漢字的演變趨勢。(2 分)材料三 漢字不僅是中國燦爛文化的結晶,它還為周邊國家所使用,如日本、朝鮮、越南等國在歷史上曾長期使用漢字,日本利用漢字的偏旁部首創制了日文,現在仍夾用漢字。我國很多少數民族仿照漢字創造了本民族文字,如契丹文、女真文、西夏文等,且漢字被多個民族共同使用,成為大范圍社會交際和文化溝通的橋梁。——摘編自李濱英《中華漢字對周邊少數民族創制文字的影響》(3)依據材料三,說說漢字傳播的歷史影響。(2 分)八年級歷史試題 第 5頁 (共 8頁)27. (12 分)尋找紅色記憶,踏尋革命足跡,當今的中國彰顯大國風范,展現大國擔當。閱讀下料,回答問題。材料一 以下是同學們搜集到的人民英雄紀念碑的三幅浮雕圖片。①《虎門銷煙》 ②《五四運動》 ③《勝利渡長江》(1)請從上述浮雕中任選一個,結合所學史實簡要解說浮雕內容。(2 分)材料二 下圖為中共領導的農村根據地和抗日根據地示意圖。(2)結合所學知識,分別指出圖 1 和圖 2 中,中共中央所在地名稱。(2 分)簡述從圖 1 到圖 2,中國革命發生的變化以及敵后抗日根據地的作用。(4 分)材料三 中國智慧展現大國擔當,識圖完成問題。(3)識讀上面四幅圖片,結合所學知識,選擇任意兩幅圖片,就“中國方案,大國擔當”為主題進行簡要介紹。(4分)八年級歷史試題 第 6頁 (共 8頁)28.(14 分) 某班同學開展了主題為“小視角·大時代”的探究性學習,請你參與完成。探究一 橋“見”中國力量①瀘定橋 ②盧溝橋 ③武漢長江大橋 ④珠港澳大橋(1)依據探究一,從①至④中任選一座橋,寫出其記錄的歷史事件以及反映的時代背景。(2 分)探究二 鹽“顯”時代變遷材料一 漢武帝時期,政府選 材料二 共和國鹽業大事記(部分)拔任命了一批鹽商成為鹽務官。漢 20 世紀 50 年代,中央財政部成立了具有行政管武帝時期的鹽業生產、運輸和銷售 理和生產經營雙重職能的鹽務總局,負責全國鹽的生都由政府包辦,屬于國營官辦,百 產和運輸的計劃管理。姓不得私自煮鹽。漢朝對鹽的國家 20 世紀 80 年代國家經貿委成立中國鹽業總公專賣從制度上拉開了君主專制時 司。為適應經濟體制改革的需要,撤銷鹽務總局,成期鹽業國家壟斷的帷幕,對中國歷 立中國鹽業協會。史影響極其深遠。 2011 年,取消食鹽專營,實行食鹽市場化。2016——摘編自李曉巧《中國古代 年 5 月,國務院公布《鹽業體制改革方案》,放開所如何管控鹽(上)》 有鹽產品價格,取消食鹽準運證。(2)根據材料一,指出漢武帝對鹽業的治理措施。(2 分)結合所學,說出這些措施的實施所產生的影響。(2 分)(3)根據材料二并結合所學,概括新中國成立后鹽業管理體制的變化。(2 分)并指出 20 世紀 80 年代以來我國鹽業管理體制變化的時代背景。(2 分)探究三 路“遇”文明碰撞15—18 世紀,由于各種現實動機與航海技術的不斷進步,亞洲和歐洲的航海家發起了大規模的航?;顒?,近年來學術界將這一現象稱為“大航海時代”。——摘編自許倬云《歷史大脈絡》(4)探究三“大航海時代”反映了兩種文明碰撞的方式,既有友好往來,也有航海探險后的殖民擴張,依據材料各舉出一實例(2 分),并分別簡要概括其影響。(2 分)八年級歷史試題 第 7頁 (共 8頁)29.(12 分)2025 年是中國人民抗日戰爭,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 80 周年。某班歷史探究小組繪制了一份“第二次世界大戰中的世界與中國”的大事年表(部分)。請你一起參與完成。(1)根據世界史發展進程,指出揭開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序幕的事件以及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結束的標志性事件分別是什么?(4 分)(2)根據材料,從“團結合作”“中國貢獻”中選取一個角度,圍繞“世界反法西斯戰爭的勝利”提出觀點,并在材料中選取對應的兩個或兩個以上的史實,加以論述。(要求:觀點正確,史論結合,邏輯清楚,有總結提升。8分)八年級歷史試題 第 8頁 (共 8頁)報告查詢:登錄或掃描二維碼下載App(用戶名和初始密碼均為準考證號)2025年初中學業水平模擬考試歷史學科試題答題卡 作用: (2分)(3)姓名: 班級: 準考證號考場/座位號: ( 4分) [0] [0] [0] [0] [0] [0] [0] [0]注意事項1.答題前請將姓名、班級、考場、準考證號填寫清楚。 [1] [1] [1] [1] [1] [1] [1] [1]2.客觀題答題,必須使用2B鉛筆填涂,修改時用橡皮擦干凈。 [2] [2] [2] [2] [2] [2] [2] [2]3.主觀題答題,必須使用黑色簽字筆書寫。 [3] [3] [3] [3] [3] [3] [3] [3][4] [4] [4] [4] [4] [4] [4] [4] 28.(1) 4.必須在題號對應的答題區域內作答,超出答題區域書寫無效。5.保持答卷清潔、完整。 [5] [5] [5] [5] [5] [5] [5] [5][6] [6] [6] [6] [6] [6] [6] [6] (2分)正確填涂 缺考標記 [7] [7] [7] [7] [7] [7] [7] [7][8] [8] [8] [8] [8] [8] [8] [8] (2)措施: (2分)[9] [9] [9] [9] [9] [9] [9] [9]影響: ( 2分)單選題(3)變化: (2分)1 [A] [B] [C] [D] 6 [A] [B] [C] [D] 11 [A] [B] [C] [D] 16 [A] [B] [C] [D] 21 [A] [B] [C] [D]2 [A] [B] [C] [D] 7 [A] [B] [C] [D] 12 [A] [B] [C] [D] 17 [A] [B] [C] [D] 22 [A] [B] [C] [D] 時代背景: ( 2分)3 [A] [B] [C] [D] 8 [A] [B] [C] [D] 13 [A] [B] [C] [D] 18 [A] [B] [C] [D] 23 [A] [B] [C] [D]4 [A] [B] [C] [D] 9 [A] [B] [C] [D] 14 [A] [B] [C] [D] 19 [A] [B] [C] [D] 24 [A] [B] [C] [D] (4)舉例: ( 2分)5 [A] [B] [C] [D] 10 [A] [B] [C] [D] 15 [A] [B] [C] [D] 20 [A] [B] [C] [D] 25 [A] [B] [C] [D]影響:解答題( 2分)26. (1) (2分)(2分)29. (1) (2分) (2分)(2)影響: (2分)(2)觀點: ( 2分)地位: (2分) 趨勢:論述:( 2分 )(3) ( 2分)27. ( 1)( 2分)(2)所在地: (2分) 變化:(2分) (6分)2025 年初中學業水平模擬考試歷史試題參考答案及評分標準一、選擇題:本大題共 25 小題,每小題 2 分,共 50 分。在每小題所列出的四個選項中, 只有一項是符合題意的。1-5:BCDCA 6-10:DCCBC 11-15:ADDBD 16-20:DCBAA 21-25:ACACD二、非選擇題:本大題共 4 小題,第 26 題 12 分,第 27 題 12 分,第 28 題 14分,第 29 題 12 分,共 50 分。26.(12 分)(1)原因:甲骨文是我國已發現的古代文字中年代最早、體系較為完整的成熟文字;(2 分)為我們提供了研究商朝社會歷史的第一手資料,還對漢字的起源和發展提供了直接的依據。(2分)(2)影響:文字的統一,使政令能夠在全國各地順利推行,也使不同地域的人們能夠順暢溝通,有利于文化的交流與發展;(2分)歷史地位:天下第一行書;(2分)趨勢:由繁到簡,符號性增強,結構定型化。(意思行進即可,2 分)(3)推動周邊國家文字的創制;促進了少數民族文字的創制;促進了少數民族和周邊國家文化的發展;促進了統一多民族國家的鞏固。(答出兩點即可,2分)27.(12 分)(1)《虎門銷煙》:1839 年,林則徐將收繳的鴉片在虎門海灘當眾銷毀,它是中國人民禁煙斗爭的偉大勝利,顯示了中華民族反抗外來侵略的堅強意志;《五四運動》:1919 年 5 月 4 日,巴黎和會上外交的失敗,北平的愛國學生在天安門發動游行示威,引發成廣大人民群眾參加的徹底反帝反封建的偉大愛國革命運動,它推動了中國社會進步,是中國舊民主主義革命走向新民主主義革命的轉折點;《勝利渡長江》:1949 年 4 月,人民解放軍百萬雄師兵分三路,橫渡長江,占領南京,結束了國民黨在大陸的統治。 (任選一副浮雕,簡介正確即可,2 分)(2)名稱:瑞金;延安;(2 分)變化:革命任務發生轉變;革命力量進行聯合;斗爭區域更加廣泛;(答出一點即可,2 分)作用:牽制日軍,配合正面戰場作戰;打破了敵人的經濟封鎖,為抗戰提供了物質保障;是敵后游擊戰堅持并取得最后勝利的基地。(答出一點即可,2 分)(3)圖一:鄧小平從維護祖國和中華民族根本利益出發,提出了“一國兩制”的偉大構想,成功地收回了香港和澳門,標志著中國人民洗雪了百年國恥,在完成祖國大業的道路上邁出了重要一步;圖二:1953 年底,周恩來在接見印度代表團時,首次提出和平共處五項原則,作為處理兩國關系的原則。和平共處五項原則被世界上越來越多的國家接受,成為處理國與國之間關系的基本準則;圖三:“一帶一路”倡議,借用古代絲綢之路的歷史符號,積極發展與沿線國家的經濟合作伙伴關系,有利于促進沿線國家和地區的經濟發展,體現了中國與世界其他各國攜手建設持久和平,共同繁榮的和諧世界的美好愿景;圖四:中國維護部隊維護世界和平,向世界展現了中國熱愛和平、積極參與聯合國八年級歷史答案 第 1 頁 (共 2 頁)事務的負責任大國形象,積極維護世界和平與穩定。(任選兩幅圖片,符合題意即可,4分)28.(14 分)(1)①瀘定橋,是中國工農紅軍長征中的一場戰役,發生于 1935 年 5月,中央紅軍部隊在四川省中西部強渡大渡河成功,是紅軍長征中具有戰略意義的重大勝利之一;②盧溝橋。七七事變(盧溝橋事變),日本開啟全面侵華,中華民族全民族抗戰開始;③武漢長江大橋。一五計劃期間修建,1957 年順利建成通車,實現了“一橋飛架南北,天塹變通途”的美好愿景;④港珠澳大橋。中央政府深化內地和港澳地區交流合作,深入推進粵港澳大灣區建設,修建港珠澳大橋,加強區域合作,展現國家實力和科技水平。(任選其一即可,2 分)(2)措施:在全國設立鹽務官,統歸國家管理;國家壟斷鹽業,對食鹽進行國營、專賣。(2 分)影響:使國家財政狀況得到改善;為漢武帝其他政策的推行奠定了經濟基礎;拉開了中國古代國家對鹽業進行壟斷的帷幕;有利于鞏固大一統王朝。(2 分)(3)變化:從國家計劃管理到依靠市場調節;從國家專營到企業經營。(答出任意一點即可,2分)時代背景:改革開放后,我國進行經濟體制改革,建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實行政企分開。(2分)(4)舉例:鄭和下西洋,新航路開辟(或哥倫布發現美洲);(2 分)影響:發展了海上絲綢之路,增進了中國與亞非國家和地區的相互了解和友好往來。(1分)世界開始連成一個整體,世界觀念逐步確立。(2 分)29.(12 分)(1)1931 年 9 月 18 日,日本發動九一八事變;(2分)1945 年 9 月 2日,日本正式簽署投降書。(2分)(2)觀點 1:團結協作反對侵略,才能贏得世界反法西斯戰爭的勝利。(2 分)論述:1942 年 1 月,《聯合國家宣言》簽署,標志著世界反法西斯同盟正式形成,從此各國團結協作,為贏得第二次世界大戰的勝利奠定了基礎; 1944 年 6 月,美、英等盟國軍隊成功登陸法國諾曼底,開辟了歐洲第二戰場,使德國陷入東西兩個戰場的夾擊之中。結論:只有世界各國人民團結協作,共同反對侵略,才能贏得和平。(6分)觀點 2:中國抗日戰爭是世界反法西斯戰爭的重要組成部分,為世界反法西斯戰爭的勝利做出了重大貢獻。(2分)論述:九一八事變揭開了世界反法西斯戰爭的序幕。七七事變后,在抗日民族統一戰線的旗幟下,中國軍民在臺兒莊戰役、百團大戰等戰役中沉重打擊了日本侵略軍。中國戰場牽制日軍兵力最多,付出了巨大的民族犧牲,是世界反法西斯戰爭的重要組成部分,有力地配合了世界反法西斯戰爭的勝利進程。1942 年,美、中等 26 國簽署了《聯合國家宣言》,中國成為世界反法西斯聯盟的重要成員國。中國與其他反法西斯國家相互配合、相互支持,保障了世界反法西斯戰爭的勝利。結論:綜上所述,中國戰場是世界反法西斯戰爭的東方主戰場,為世界反法西斯戰爭的勝利做出了巨大貢獻。(6分)八年級歷史答案 第 2 頁 (共 2 頁)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列表 2025年初中學業水平模擬考試歷史學科參考答案.pdf 2025年初中學業水平模擬考試歷史試題.pdf 2025年初中學業水平模擬考試歷史試題答題卡.pdf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