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PAGE課時跟蹤訓練(十) 液體A級—雙基達標1.[多選]關于液晶,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有( )A.液晶是一種液態的晶體B.液晶分子的空間排列是穩定的,具有各向異性C.液晶的光學性質隨溫度的變化而變化D.液晶的光學性質隨外加電壓的變化而變化解析:選CD 液晶的微觀結構介于晶體和液體之間,雖然液晶分子在特定方向排列比較整齊,具有各向異性,但分子的排列是不穩定的,A、B錯誤;外界條件的微小 變化都會引起液晶分子排列的變化,從而改變液晶的某些性質,溫度、壓力、外加電壓等因素變化時,都會改變液晶的光學性質,C、D正確。2.下列屬于液晶分子示意圖的是( )解析:選B 液晶是像液體一樣可以流動,又具有某些晶體結構特征的一類物質,所以液晶的光學性質與某些晶體相似,具有各向異性,液晶可以流動,所以和固態分子排列不相同,但液晶不可以像液體一樣任意流動,所以和液態分子排列也不相同,綜上分析可知B正確,A、C、D錯誤。3.洗滌劑能除去衣服上的污垢,其原因是( )A.降低了水的表面張力,使水和洗滌劑容易進入被洗物質的纖維和附著的污垢粒子之間B.增加了水的表面張力,使水和洗滌劑容易進入被洗物質的纖維和附著的污垢粒子之間C.洗滌劑分子的吸引力將污垢粒子吸入水中D.洗滌劑的分子斥力將污垢粒子推離衣物表面解析:選A 洗滌劑能除去衣服上的污垢,一個重要原因是洗滌劑內有能夠降低水的表面張力、浸潤油污的物質,故選項A正確。4.關于液體的表面張力現象,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液體表面層的分子分布比內部密B.液體有使其體積收縮到最小的趨勢C.液體表面層分子之間只有引力而無斥力D.液體表面層的張力有使其表面積收縮到最小的趨勢解析:選D 液體表面層的分子分布比內部稀疏,分子間距離大于r0,分子間作用力引力大于斥力,表面張力有使液體表面積收縮到最小的趨勢,故D正確。5.[多選]下列現象中與毛細現象有關的是( )A.磚塊吸水B.毛巾的一只角浸入水中,水會沿毛巾上升,使毛巾濕潤C.洗凈的衣服在太陽下被曬干D.鋼筆從墨水瓶里把墨水吸入筆中解析:選AB 磚塊、毛巾、棉花、木材、粉筆等物體內部有許多細小的管道,可起到毛細管的作用,水會在這些細小的管道中上升,A、B正確;洗凈的衣服在太陽下被曬干,這是蒸發現象,C錯誤;鋼筆是靠大氣壓強把墨水吸入筆中的,故D錯誤。6.[多選]下列有關現象的敘述正確的是( )A.由于液體表面張力的作用,葉片上的小露珠呈現球形B.液體與大氣相接觸時,表面層分子的作用表現為相互吸引C.生產雨傘時,應選擇容易被水浸潤的傘布,以便更好地防水D.液晶具有液體的流動性,同時具有晶體的各向異性特征解析:選ABD 葉片上的小露珠呈現球形是由于液體表面張力的作用,選項A正確;液體與大氣相接觸時,表面層分子比較稀疏,分子間的距離大于分子平衡時的間距,故分子的作用表現為相互吸引,選項B正確;生產雨傘時,應選擇與水不浸潤的傘布,以便更好地防水,選項C錯誤;液晶具有液體的流動性,同時具有晶體的各向異性特征,選項D正確。7.如圖所示,金屬框上陰影部分表示肥皂膜。它被棉線分割成a、b兩部分。若將肥皂膜的a部分用熱針刺破,棉線的形狀是下圖中的( )解析:選D 表面張力的作用效果是使液面收縮,a部分破裂后,b部分面積將縮小且使棉線彎曲呈弧形,故選項D正確,A、B、C錯誤。8.關于液體的表面張力,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 )A.液體的表面張力是液體各部分之間的相互吸引力B.液體表面層分子的分布比內部稀疏,分子力表現為零C.不論是水還是水銀,表面張力都會使表面收縮D.表面張力的方向與液面垂直解析:選C 液體的表面層分子要比內部稀疏些,分子間的距離較內部分子間的距離大,表面層分子間表現為引力,故A、B錯誤;液體的表面張力總使液面具有收縮的趨勢,C正確;液體表面張力的方向總是與液面相切,總是與液面分界線相垂直,D錯誤。9.[多選]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 )A.只有浸潤液體才能產生毛細現象B.液體表面張力的方向總是與液面相切C.晶體熔化時,吸收的熱量用來增加晶體的分子勢能D.氣體的內能是分子熱運動的平均動能與分子間勢能之和解析:選BC 浸潤液體和不浸潤液體在細管中都會產生毛細現象,故A錯誤;表面張力使液體表面有收縮的趨勢,它的方向跟液面相切,故B正確;在晶體熔化過程中,吸收的熱量全部用來增加晶體的分子勢能,故C正確;對于氣體,分子間距遠大于平衡距離,分子力忽略不計,故分子勢能為零,故氣體內能是分子熱運動的平均動能之和,故D錯誤。10.[多選]以下說法中正確的是( )A.因為水銀滴在玻璃板上將成橢球狀,所以說水銀是一種不浸潤液體B.液體對固體是否發生浸潤現象,是由液體和固體兩者的性質共同決定的C.在圍繞地球飛行的人造衛星中,由于一切物體都處于完全失重狀態,所以一個固定著的容器中裝有浸潤其器壁的液體時,必須用蓋子蓋緊,否則容器中的液體一定會沿器壁流散D.當A液體和B固體接觸時,發生浸潤現象還是發生不浸潤現象,關鍵取決于B固體分子對附著層A液體分子的吸引力比液體內部的分子對附著層分子吸引力大些還是小些解析:選BCD 水銀不浸潤玻璃,但可能浸潤其他固體,所以A錯,B正確。在處于完全失重狀態的人造衛星上,如果液體浸潤其器壁,液體和器壁的附著層就會擴張,沿著器壁流散,故必須蓋緊蓋子,C正確。D選項正確說明了發生浸潤和不浸潤現象的微觀原理。B級—選考提能11.[多選]水對玻璃是浸潤液體而水銀對玻璃是不浸潤液體,它們在毛細管中將產生上升或下降的現象,現把不同粗細的三根毛細管分別插入水和水銀中,如圖所示,正確的現象應是( )解析:選AD 浸潤液體在細管中上升或不浸潤液體在細管中下降的現象為毛細現象,管子越細,現象越明顯,A、D正確,B、C錯誤。12.[多選]下列說法不正確的是( )A.在處于失重狀態的宇宙飛船中,一大滴水銀會成球狀,是因為液體內分子間有相互吸引力B.將玻璃管道裂口放在火上燒,它的尖端就變圓,是因為熔化的玻璃在表面張力的作用下,表面要收縮到最小的緣故C.漂浮在熱菜湯表面上的油滴,從上面觀察是圓形的,是因為油滴液體呈各向同性的緣故D.當兩薄玻璃板間夾有一層水膜時,在垂直于玻璃板的方向很難將玻璃板拉開。這是由于水膜具有表面張力的緣故解析:選ACD A、C兩項是液體表面張力原因,故A、C均錯誤,B項正確;在垂直于玻璃板方向很難將夾有水膜的玻璃板拉開是因為大氣壓的作用,D錯誤。13.在天平的左盤掛一根鐵絲,右盤放一砝碼,且鐵絲浸入液體中,此時天平平衡,如圖所示,現將左端液體下移使鐵絲剛剛露出液面,則( )A.天平仍然平衡B.由于鐵絲離開水面沾上液體,重量增加而使天平平衡被破壞,左端下降C.由于鐵絲剛離開液面,和液面間生成一液膜,此液膜的表面張力使天平左端下降D.以上說法都不對解析:選C 鐵絲在剛離開液面時,和液面之間形成一液膜,膜中分子密度小,分子稀疏,分子力表現為引力,對鐵絲產生向下的拉力作用,使天平左端下降,C正確。14.如圖所示,在培養器內注入清水,讓兩根細木桿相互平行地浮在水面上,再在細木桿之間輕輕地滴入幾滴酒精,細木桿會“自動”散開,請解釋這一現象。解析:漂浮在水面上的細木桿,原來兩邊受到大小相等、方向相反的表面張力作用,細木桿處于平衡狀態,滴入酒精后,水的純凈度減小,內側的表面張力減小,內側比外側的表面張力小,細木桿就散開了。答案:見解析21世紀教育網(www.21cnjy.com)(共38張PPT)21世織紀教痘2訂世看,27G2@P液晶分子液晶玻璃玻璃透明電極透明電極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列表 人教版高中物理選擇性必修第三冊第二章氣體、固體和液體第5節液體課件.ppt 人教版高中物理選擇性必修第三冊課時練習(十)液體含答案.doc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