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PAGE課時跟蹤訓練(一) 分子動理論的基本內容A級—雙基達標1.阿伏加德羅常數所表示的是( )A.1 g物質內所含的分子數B.1 kg物質內所含的分子數C.單位體積的物質內所含的分子數D.1 mol任何物質內所含的分子數解析:選D 根據阿伏加德羅常數的定義可知D選項正確。2.如圖所示,兩個接觸面平滑的鉛柱壓緊后懸掛起來,下面的鉛柱不脫落,主要原因是( )A.鉛分子做無規則熱運動B.鉛柱受到大氣壓力作用C.鉛柱間存在萬有引力作用D.鉛柱間存在分子引力作用解析:選D 擠壓后的鉛分子之間的距離可以達到分子之間存在相互作用力的距離范圍,故不脫落的主要原因是分子之間的引力大于斥力,合力表現為引力,故D正確,A、B、C錯誤。3.[多選]關于液體和固體,以下說法正確的是( )A.液體分子間的相互作用比固體分子間的相互作用強B.液體分子同固體分子一樣,也是密集在一起的C.液體分子的熱運動沒有長期固定的平衡位置D.液體的擴散比固體的擴散快解析:選BCD 液體具有一定的體積,是液體分子密集在一起的緣故,但液體分子間的相互作用不像固體分子那樣強,B正確,A錯誤;液體具有流動性的原因是液體分子熱運動的平衡位置不固定,液體分子可以在液體中移動,也正是因為液體分子在液體里移動比固體容易,所以其擴散比固體的擴散快,C、D正確。4.放在房間一端的香水,打開瓶塞后,位于房間另一端的人將( )A.立即嗅到香味,因為分子熱運動速率很大,穿過房間所需時間極短B.過一會兒才能嗅到香味,因為分子熱運動速率不大,穿過房間需要一段時間C.過一會兒才能嗅到香味,因為分子熱運動速率雖然很大,但由于是無規則運動,且與空氣分子不斷碰撞,要嗅到香味必須經過一段時間D.過一會兒才能嗅到香味,因為分子熱運動速率不大,且必須有足夠多的香水分子,才能引起嗅覺解析:選C 分子熱運動是無規則的,分子熱運動速率雖然很大(約幾百米每秒),但無規則運動過程中與其他分子不斷碰撞,使分子沿迂回曲折路線運動,要嗅到香味必須經過一段時間,C正確。5.[多選]關于布朗運動的激烈程度,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 )A.固體微粒越大,瞬間與固體微粒相碰撞的液體分子數目越多,布朗運動越顯著B.固體微粒越小,瞬間與固體微粒相碰撞的液體分子數目越少,布朗運動越顯著C.液體的溫度越高,單位時間內與固體微粒相碰撞的液體分子數目越多,布朗運動越顯著D.液體的溫度越高,單位時間內與固體微粒相碰撞的液體分子數目越少,布朗運動越顯著解析:選BC 固體微粒越小,表面積越小,同一時刻撞擊固體微粒的液體分子數越少,沖力越不平衡,合力越大,布朗運動越激烈,故A錯誤,B正確;液體的溫度越高,液體分子運動越激烈,單位時間內與固體微粒相碰撞的液體分子數目越多,布朗運動是由于液體分子的撞擊形成的,布朗運動就越顯著,故C正確,D錯誤。6.已知在標準狀況下,1 mol氫氣的體積為22.4 L,氫氣分子間距約為( )A.10-9 m B.10-10 mC.10-11 m D.10-8 m解析:選A 在標準狀況下,1 mol氫氣的體積為22.4 L,則每個氫氣分子占據的體積ΔV== m3≈3.72×10-26 m3。把氫氣分子視為立方體,則占據體積的邊長:L== m≈3.3×10-9 m。故A正確。7.(2024·廣州高二檢測)“綠氫”是指利用可再生能源分解水得到的氫氣,其碳排放可以達到凈零,是純正的綠色新能源。已知標準狀況下任何氣體的摩爾體積都為22.4 L/mol,氫氣摩爾質量為2 g/mol,阿伏加德羅常數為6.02×1023 mol-1。合理選擇以上所給數據,可求得1 kg氫氣所含的分子數量為( )A.3.01×1025個 B.3.01×1026個C.2.24×1025個 D.2.24×1026個解析:選B 1 kg氫氣物質的量為n==500 mol,1 kg氫氣所含的分子數量為N=500 mol×6.02×1023mol-1=3.01×1026個,故選B。8.[多選]當鋼絲被拉伸時,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分子間只有引力作用B.分子間的引力和斥力都減小C.分子間引力比斥力減小得慢D.分子力為零時,引力和斥力同時為零解析:選BC 鋼絲拉伸,分子間距離增大,分子間的引力、斥力都減小,但引力比斥力減小得慢,分子力表現為引力,所以B、C正確,A、D錯誤。9.PM2.5是指大氣中直徑小于或等于2.5 μm的顆粒物,它能較長時間懸浮在空氣中,其在空氣中的含量(濃度)越高,就代表空氣污染越嚴重,PM2.5也是形成霧霾天氣的主因。北京曾經出現嚴重霧霾,PM2.5指標數高達300 μg/m3。已知該顆粒物的平均摩爾質量為40 g/mol,試估算該地區1 m3空氣中含有這種顆粒物的數目。(阿伏加德羅常數取6.0×1023 mol-1,結果保留1位有效數字)解析:根據密度公式求出1 m3的空氣中PM2.5的顆粒物的質量m=ρV=300 μg,物質的量為n== mol,總數目為N=nNA=×6.0×1023個≈5×1018個。答案:5×1018個B級—選考提能10.(2024·東莞高二檢測)(多選)我國研制出了一種超輕氣凝膠,它的彈性和吸油能力令人驚喜,這種被稱為“全碳氣凝膠”的固態材料密度僅是空氣密度的。設氣凝膠的密度為ρ(單位為kg/m3),摩爾質量為M(單位為kg/mol),阿伏加德羅常數為NA,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1 kg氣凝膠所含的分子數N=B.1 m3氣凝膠所含的分子數N=C.每個氣凝膠分子的體積V0=D.每個氣凝膠分子的直徑d=解析:選ABC 1 kg氣凝膠的摩爾數為n=,則1 kg氣凝膠所含有的分子數為N=nNA=,A正確;1 m3氣凝膠的摩爾數為n=,則1 m3氣凝膠所含有的分子數為N=nNA=,B正確;1 mol氣凝膠中包含NA個分子,故每個氣凝膠分子的體積為V0=,C正確;設每個氣凝膠分子的直徑為d,則有V0=πd3,解得d=,D錯誤。11.已知地球表面空氣的總質量為m,空氣的平均摩爾質量為M,阿伏加德羅常數為NA,若把地球表面的空氣全部液化且均勻分布在地球表面,則地球的半徑將增加 ΔR,為估算ΔR,除上述已知量之外,還需要下列哪一組物理量( )A.地球半徑RB.液體密度ρC.地球半徑R,空氣分子的平均體積V0D.液體密度ρ,空氣分子的平均體積V0解析:選C 若把空氣全部液化且均勻分布在地球表面時,形成一個更大的球體,液化后的空氣形成球殼的體積:V=π(R+ΔR)3-πR3,又:V=NAV0,聯立可求ΔR的值,故C正確。12.如圖所示,科學家在銅表面將48個鐵原子排成圓圈,形成半徑為7.13 nm的“原子圍欄”,相鄰鐵原子間有間隙。估算鐵原子平均間隙的大小,結果保留一位有效數字。(已知鐵的密度是7.8×103 kg/m3,摩爾質量是5.6×10-2 kg/mol,阿伏加德羅常數NA=6.02×1023 mol-1)解析:一個鐵原子的體積V=,又V=π3,所以鐵原子的直徑D=,圍欄中相鄰鐵原子的平均間隙l=-D,代入數據解得l=6×10-10 m。答案:6×10-10 m21世紀教育網(www.21cnjy.com)(共47張PPT)項目 擴散現象 布朗運動不同點 擴散現象是兩種不同的物質相互接觸時而彼此進入對方的現象。②擴散快慢除和溫度有關外,還受到“已進入對方”的分子濃度的限制,當進入對方的分子濃度較低時,擴散現象較為顯著,當進入對方的分子濃度較高時,擴散現象不明顯,但擴散不會停止。 布朗運動是懸浮在液體或氣體中的微粒所做的無規則運動,而不是液體或氣體分子的運動。②布朗運動的激烈程度與液體(或氣體)分子撞擊的不平衡性有關,微粒越小,溫度越高,布朗運動越明顯。③布朗運動永不停息。相同點 產生的根本原因相同,都是分子永不停息地做無規則運動的反映。②它們都隨溫度的升高而表現得更激烈。比較項目 布朗運動 分子的熱運動不同點 研究對象 懸浮于液體(或氣體)中的微粒 分子觀察難易程度 可以在顯微鏡下看到,肉眼看不到 一般顯微鏡下看不到相同點 無規則;②永不停息;③溫度越高越激烈聯系 周圍液體(或氣體)分子的熱運動是布朗運動產生的原因,布朗運動反映了分子的熱運動物態 分子特點 宏觀表現固態 ①分子間的距離小②作用力明顯③分子只能在平衡位置附近做無規則的振動 ①體積一定②形狀一定液態 ①分子間距離小②平衡位置不固定③可以在較大范圍做無規則運動 ①有一定體積②無固定形狀氣態 ①分子間距離較大②分子力極為微小,可忽略③分子可以自由運動 ①無體積②無形狀③充滿整個容器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列表 人教版高中物理選擇性必修第三冊第一章分子動理論第1節分子動理論的基本內容課件.ppt 人教版高中物理選擇性必修第三冊課時練習(一)分子動理論的基本內容含答案.doc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