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歷史參考答案1-5 BCCAB 6-10 BABBA 11-15 CCCBD16-20 DBAAD21.(10分)(1)方向:由北向南(2分)表現:為南方補充了勞動力資源,帶來先進生產技術和工具;促進江南地區的開發,為經濟重心南移奠定基礎:促進了民族交融:加速少數民族封建化進程;為隋唐時期開明的民族政策奠定基礎(任答3點給3分)(2)原因:人丁稅的調整(賦稅制度的改革;國家政策的調整);社會經濟恢復,國力增強,社會安定;高產作物的引進:統一多民族國家的鞏固和發展(任答2點給2分)消極:使人地矛盾加劇:造成自然環境破壞和生態惡化:帶來較大的社會壓力(任答1點給1分)積極:大量人口移居邊弧地區,促進邊疆地區的開發和發展(任答1點給1分)(3)主題:人口遷移與社會發展。(1分)22.(10分)(1)事件:①被迫成為通商口岸(1分)②五四運動中心轉移到上海(上海工人罷工商人罷市)(1分)③中共一大召開(1分)④上海浦東開發區建立(1分)(2)示例一:上海是中國革命的“紅色源頭”。(1分)1915年9月,陳獨秀在上海創辦《青年雜志》,正式吹響了新文化運動的號角。該運動動搖了封建道德禮教的統治地位,使中國人民接受了一次民主與科學的洗禮,為隨后爆發的五四運動起了思想宣傳和鋪墊的作用。1919年6月5日,上海工人罷工商人罷市,工人階級成為五四運動的主力,運動中心也由北京轉移到上海。五四運動促進了馬克思主義在中國的傳播,促進了馬克思主義同中國工人運動的結合,為中國共產黨成立做了思想上干部上的準備,為新的革命力量、革命文化、革命斗爭登上歷史舞臺創造了條件,是中國舊民主主義革命走向新民主主義革命的轉折點,是中國新民主主義革命的開端。1921年7月,中共一大在上海召開,中國共產黨誕生。這是中國歷史上開天辟地的大事變,自從有了中國共產黨,中國革命的面貌就煥然一新了。(任答2個方面給4分)綜上所述,上海在中國新民主主義革命史上具有極為重要的地位,是中國革命的“紅色源頭”。(1分)示例二:上海是中國從被迫開放到主動開放的見證者。(1分)1842年《南京條約》簽訂后,上海成為通商口岸,被迫卷入卷入資本主義世界體系,成為它們的原料產地和商品銷售市場,中國逐步淪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中共十一屆三中全會后,我國邁出了對外開放的步伐。1984年,開放上海等14個沿海城市,1990年,建立上海浦東開發區,我國對外開放進一步深化,在很短的時間內,浦東成為令世人矚目的國際經濟、金融和貿易中心之一,并極大地推動了長江三角洲和整個長江流域的經濟發展。(任答2個方面給4分)綜上所述,從被迫開放到引領開放,上海不僅是中國現代化的窗口,更是民族復興的生動寫照。(1分)示例三:上海是中國近代化進程的探索者和見證者。(論述略)示例四:上海是中國民族工業的重要中心。(論述略)23.(10分)(1)背景:社會矛盾尖銳:外國資本的壟斷:經濟危機的沖擊:民族資本的發展:卡德納斯當選為總統(任答3點給3分)(2)特點:發生地區廣泛:領導力量多樣:斗爭目標明確:斗爭方式多樣:指導思想多樣:斗爭成果顯著:參加者廣泛(任答3點給3分)道路模式:資產階級領導的民族民主運動:無產階級領導的新民主主義革命(2分)(3)影響:沉重打擊了帝國主義和殖民主義,動搖了世界殖民體系,成為影響國際秩序的重要因素:促進了第二次世界大戰后國際秩序的調整(2分)(1)據材料并結合所學知識,寫出①②③④對應的事件。(4分)的行代1機香S民要本融臺說金個一有京和的(2)綜合材料并結合所學知識,以上海大事記為主題,擬定一個觀點,并加以闡述。(要求:觀點明確,史論結合,條理清楚。)(6分)4片的外合育斗然物發地大的酒無.如促①也口40地面23.(10分)閱讀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墨西哥全國大地產的數目由1810年494個增加到1930年的15500個。大批失地的印第安農民不得不受雇于封建大莊園,他們所得工資日益減少,從而淪為債役農遭受莊園主奴役。1912年時美國資本壟斷著墨西哥78%礦場,72%治金業和68%的橡膠生產。1929年英美兩國投資占墨西哥石油工業總投資額的90%以上。進出口總額由1929年9.72億降為4.85億。但是在外國資本的刺激下,墨西哥的民族資本在輕工業、食品工業和加工工業中的投資額不斷增加。1934年10月卡德納斯當選為墨西哥總統,從此開始了他的改革。摘編自喻繼如《墨西哥卡德納斯改革初探》材料二兩次世界大戰之間亞非拉民族民主運動(部分)一覽表地區國家主要事件中國亞洲中國共產黨探索革命新道路,領導人民進行新民主主義革命。印度甘地領導國大黨進行“非暴力不合作”運動,打擊英國殖民統治。非洲埃及在華夫脫黨的領導下,埃及出現和平示威與武裝起義,英國被迫有條件地承認埃及獨立。拉丁美洲墨西哥卡德納斯改革鞏固資產階級革命成果。一摘編自部編版《世界歷史》九年級下冊(1)據材料一并結合所學知識,指出卡德納斯改革的背景。(3分)正者得時的招子因計興這只(2)據材料二,分析兩次世界大戰期間亞非拉民族民主運動的特點。3分)結合所學知識,概括這一時期民族解放運動的主要模式或道路。(2分)(③)綜合上述材料并結合所學知識,指出兩次世界大戰期間亞非拉民族民主運動對國際鐵序的影響。(2分)歷史部分(50分)一、單項選擇題:每小題只有一個選項最符合題意。本題共20小題,每小題1分,計20分。1,繪制思維導圖可以構建知識體系、提升思維能力和激發學習興趣。下列遺存符合對應思維導圖段的是①農業起源和發展→②食物來源穩定部分勞動力脫離曰生產力進一步發展土地從事其他行業④國家產生,遺入文明社會③階級分化、貧富分化白出現制余產品A,①安陽殷墟B.②河姆渡遺址C.③半坡遺址D.④周口店遺址2.右圖為中國古代某一歷史階段形勢圖(局部)。該時期A.諸侯定期朝覲進貢B.爭霸戰爭頻繁C.開始進入封建社會D.馳道連通全國3.西漢設西域都護府,唐朝先后設立安西都護府和北庭都護府。清朝設伊犁將軍。這些機構的設置A,標志西藏歸屬中央B.開發了西南邊陲C.鞏固了大一統政權D.強化了君主專制4,下表反映了北宋初期禁軍人數和軍隊總數的變化。這些變化給北宋帶來的影響是年代總兵數禁軍數占比湘軍數占比宋太祖開寶年間(968-975)37.83萬19.3萬51%18.53萬49%宋太宗至道年間(995-997)66.6萬35.8萬54%30.8萬46%宋真宗咸平年間(998-1003)100萬53萬53%47萬47%A,加重國家財政負擔B.大大提升軍隊戰斗能力C.改變重文輕武政策D.促使火藥開始用于軍事5.右圖為我國古代某一時期的部分行政區域圖。當時陰影區域的管理機構是A.宣政院B.中書省C.錦衣衛D.軍機處6.19世紀末,西方列強在中國搶奪利權,強租租借地,劃分勢力范圍,掀,河南江北起了瓜分中國的狂潮。在此背景下的先進中國人A,喊出自強求富口號B.謀求政治制度變革C,前往巴黎維護主權D.嘗試走俄國式道路7.右圖為刊登于1913年(兒童教育畫》的拼圖,它用啞鈴和球桿拼搭成五色旗和十八星旗。該圖隱喻的主題是A,強身健體鞏固革命成果B.袁世凱倒行逆施復辟帝制C.軍閥割據帶來黑暗統治D.新文化運動宣傳民主科學8.1926年11月底,湖南有54個縣建立農民協會組織,會員達107萬人:米到1927年1月,會員增加到200萬人。這-局面的出現A,開辟了中國革命新道路B.得益于北伐的勝利進軍C.促成國民革命運動興起D.改變了農村的階級結構9.19g97年7月至1938年10月,我國心所高校中有01所被麥年,教師和學生減員20%,財產損失360多萬元,更有一些損失無法估算。這體現了A,局部抗戰成效甚微B.侵華日軍對文化的摧殘C.不抵抗政策的破產D.民族矛盾成為主要矛盾九年級綜合Ⅱ第5頁共8頁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列表 2025年江蘇省鹽城市東臺市一模歷史試題 歷史參考答案.pdf 2025年江蘇省鹽城市東臺市一模歷史試題 歷史試題.docx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