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初三年級歷史學科綜合練習分值:60分一、選擇題·(每小題1分,共25分,每小題只有一個正確選項)1.老子認為“圣人無常心,以百姓心為心”,孔子提出“節用而愛人,使民以時”。二者都主張A.無為而治B.重農抑商C.儒道一家D.以民為本2.西晉時,洛陽貴族官僚爭用胡床、方凳等西北各族的家具。對這一現象解讀最準確的是A漢族的習俗影響了內遷各族B.洛陽貴族官僚生活簡樸C.內遷各族的文化習俗影響了漢族D.洛陽貴族官僚盲目攀比3.有學者認為:“大批中下層地主階級士子以及自耕農出身的讀書人,由科舉考試入仕途,參與和草握各級政權。”該學者意在強調科舉制A擴大了政權的統治基礎B.造成了人們思想僵化C.杜絕了藩鎮割據的現象D.強化了世家大族壟斷4.1292年,元朝在澎湖設立了巡檢司,隸屬晉江縣,主要負責巡邏和查緝罪犯。澎湖巡檢司的設立,說明了元朝A.民族交融為一家B.完成了全國統一C.加強對邊疆管轄D.推行了行省制度5。《資治通鑒》說曹操統治北方能“化亂為治”,,而《三國演議》·說曹操是“亂世之奸雄”。以下關于史書與歷史小說的評論,正確的是A史書通常以歷史小說為依據B.歷史小說與史書內容基本是一致的C.歷史小說的人物經過了藝術加工D.史書帶有強烈的個人感彩6.19世紀60年代,李鴻章與一批官僚開始“察吏、整軍、籌餉、輯夷”各事,清史稿》將他看作“中興之臣”。與“中興之臣”評價相符的是A領導禁煙運動B.倡導自強求富C簽訂.《馬關條約》D發起公車上書7.有西方學者在分析第二次鴉片戰爭爆發原因時說:“歐洲人褐望中國做出便大的讓步以實現其貿易擴張。”據此判斷,第二次鴉片戰爭的根本原因是A通過洗劫圓明園獲取更多財富B.廣東水師搜查商船“亞羅號”C.進一步打開中國市場,擴大侵略權益D:法國天主教神甫馬賴被處死8.歷史學家章開沅曾說:“1895年,中國有3個人各自做出一生最重要的選擇:康有為選擇了變法,孫中山選擇了革命,張賽選擇了實業與教育。”這三個人的共同目標是A.推翻清政府的統治B.實現君主立憲制C.建立民主共和國D.挽救中華民族危亡9.1928年,《中國的紅色政權為什么能夠存在》中提到“所謂割據,必須是武裝的…在四周白色政權中間的紅色割據,利用山險是必要的。”這一論述的核心思想是A.建立農村革命根據地B.聯合農民階級抗日C.堅持蘇俄城市中心論D.建立革命統一戰線10.“雄師南下,越黃泛,鐵騎飲馬長江濱;壯舉誰為者,劉鄧常勝軍。”材料描寫的事件A粉碎了國民黨軍隊的全面進攻B.揭開了解放軍戰略進攻的序幕C.打返了敵人對山東解放區的重點進攻D.發起了渡江戰役,占領了南京11.近代中國人創辦的第一個也是規模最大的文化出版機構是A新華書店B.開明書店C.中華書局D.商務印書館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