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哈三中2024一2025學年度下學期高二學年期中考試歷史試卷第一部分選擇題(共48分)一,選擇題(本大題共16小題,每題3分,共48分。在每小題給出的四個選項中,只有一項是符合題目要求的)1.湖南省常德市李家崗遺址發現了距今8000多年的“古稻田”遺跡,出土大量陶器和小型打制石器,還發現了環壕、墓葬及古水系等文化與生態景觀的聚落要素。這可以說明()A.長江中游是重要農業起源地B.早期國家初步發展C.中華文明多元一體格局形成D.區域文明交流頻繁2.據專家考證,四五千年前,良渚文化、大汶口文化、龍山文化、陶寺文化等已有原始文字,尤其陶寺陶器上的朱書文字已與殷墟甲骨文屬于同一系統,從甲骨文、金文發展演變到現在的漢字,之間沒有任何缺環。這可以用以說明中華早期文明()A.突出文化領域的統一性B.體現多樣性和創新性C.彰顯區域交流的實用性D.具有本土性和連續性3.表1是北匈奴西遷后的北方民族遷徙情況。這些活動都()從漠北貝加爾湖地區向南、向西遷徙,一部分進入東漢障塞內,還有一丁零各部部分進入準格爾盆地以北地區烏桓從烏桓山經上谷、漁陽等郡,又進一步遷入雁門、太原等障塞內鮮卑從烏桓東部南下、西進,占據了蒙古高原的大部分地區拓跋鮮卑從大鮮卑山遷到陰山北麓的“匈奴敵地”表1A.傳播了先進的生產方式B.促進了不同文化的互動C.建立了地域遼闊的政權D.拉大了南北經濟的差距4.元代在遼、金、宋三朝史書的編撰問題上摒棄了以遼、金為“邊夷”,以宋為“正統”的觀念,確立了“三國各與正統,各系其年號”的原則。此外,元代還編纂了《大元一統志》,開創了我國方志以一統命名的先例。這些舉措()A.緩解了社會階級矛盾B.踐行了民族平等的政策C.有利于構筑政治認同D.主動漢化推動民族交融5.明清時期,番薯已經成為南方地區人們信仰中的組成部分,經常會有民眾建造各自廟宇對其進行供奉,至今仍然可以在福建地區見到“先薯祠”“先薯亭”等。由此可以看出()A.糧食問題得以解決B.番薯已成為主要農作物C.農耕文明影響深遠D.中外經濟文化交流頻繁6.在新文化運動中,胡適強調:“爭你自己的自由就是爭國家的自由,爭你自己的權利就是爭國家的權利。因為自由平等的國家不是一群奴才建造出來的。”胡適意在說明A.民主與平等是新文化運動的核心B.爭取個人權利是實現民主的前提C.封建正統思想地位遭受巨大沖擊D.自由平等國家的建立是歷史必然7.解放戰爭時期,中國共產黨秉持藝術人員需要理論聯系實際的理念,派出文藝骨干向東北民間藝人學習“二人轉”,并共同研討、加工、整理“二人轉”,發掘其為人民大眾服務的巨大能量。這一舉措()A.促進了民間藝術的融合B.賦予傳統文化以時代精神C.為新中國文藝繁榮奠基D.體現工農民主專政的特點8.康熙年間,桐城兩家人在宅基地糾紛中各退三尺,六尺巷從此美名遠揚,但此后在戰火中逐漸被拆毀。近年來,桐城市堅持和發展新時代“楓橋經驗”,弘揚六尺巷“和為貴”的優秀傳統文化,形成了“新時代六尺巷工作法”。這主要表明()A.中華文化推動基層治理創新B.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博大精深C.文化強國戰略得到貫徹落實D.文化遺產是全人類共同財富9.在古希臘神話與《荷馬史詩》中,宙斯雖是眾神之父、宇宙的主宰,卻無法行使專制暴君的特權,女神可以拒絕他的求愛,普羅米修斯可以違背他的禁令偷盜天火傳給人類,埃斯庫羅斯更是讓普羅米修斯發出“宙斯的主權不打倒,我的苦難就沒有止境”的呼喊。這些反映了古希臘文化()A.神人同形同性的特點B.具有悲劇性和宏偉性C.深受地理環境的影響D.追求人文和理性精神10.西歐神學家托馬斯·阿奎那(1225一1274)認為:從本質上看,貿易總含有某種惡劣的性質,但當一個人使用他從貿易中求得的適度的利潤來維持他的家族或幫助窮人時,或者當他不是為了利潤而是作為他的勞動報酬賺取利潤時,貿易就變成合法的了。該言論()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