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中小學教育資源及組卷應用平臺一年級下冊《動物兒歌》(第一課時)教學設計及反思教材分析《動物兒歌》是一年級下冊第五單元(識字單元)的第一篇課文,在一、二年級六個識字單元中,它處于第四個識字單元的第一篇課文,承擔的是“認識形聲字及其構字規律”的學習任務。《動物兒歌》運用學生熟悉的小動物名稱及其生活習性帶出生字。本課要求認識的生字中,除了會意字“食”、象形字“網”,其他都是形聲字,6種小動物的名字都是蟲字旁,這可以讓學生利用形聲字的特點,有效識記生字。教學目標1.借助漢語拼音、課文插圖和生活經驗,認識“蜻、蜓”等13個生字;會寫“造、運”,認識形聲字的構字特點并運用這一特點識字。2.通過師生合作讀、同桌合作讀等方式,正確、流利、有節奏地朗讀兒歌。3.圈畫了解小動物的生活習性。教學重難點借助漢語拼音、課文插圖和生活經驗,認識“蜻、蜓”等13個生字;會寫“造、運”,認識形聲字的構字特點,并運用這一特點識字。教學過程課前游戲:1.漢字找茬:從許多相似的字中找出與眾不同的一個字,激發學生學習漢字的興趣。2.介紹老師姓氏“蕢”,復習識字方法“借助偏旁”。一、情境導入,揭示課題小朋友們,你們已經學習了這么多識字方法了,真了不起。今天我們還要繼續探秘識字王國,爭當小小探秘家,前往《動物兒歌》《古對今》《操場上》《人之初》這四站,看看還能學到哪些識字好方法。1. 出示評價要想暢游識字王國,學習小伙伴還有一個小提醒,請聽。讓我們趕快打開大門去探秘吧!課文讀正確☆識字有方法☆課文讀明白☆生字我會寫☆2.揭示課題請生讀課題:《動物兒歌》相機正音:物指導新偏旁:牛字旁【設計意圖】這一環節承接課前游戲和談話,以“暢游識字王國”這一情境導入本單元。借助四個識字王國暢游手冊上的四個評價維度助推學生開啟本課學習,順勢揭示課題,隨文識字“物”以及“物”這個生字包含的新偏旁“牛字旁”。二、朗讀課文,學習生字1.學生自由讀課文并獨立圈畫2.指名學生把兒歌讀正確(1)評價中相機正音:后鼻音“藏、糧、房、網”、翹舌音“捉、食”(2)齊讀課文(3)獎勵識字王國暢游手冊的第一顆五角星:課文讀正確3.交流反饋小動物的名字,出示課堂作業本,帶拼音認讀,學習形聲字造字規律。(1)同桌互讀(2)發現規律:都有蟲字旁(3)出示青、廷、馬、義。重點講解“青——蜻”。生字變魔術,加上蟲字旁,引導學生發現:“蜻”的“蟲字旁”表示意思,“青”表示讀音。小結:這樣的字就叫形聲字。(4)玩識字大轉盤搭檔合作,轉動轉盤認認形聲字(5)利用形聲字規律,拓展形聲字相關詞語。(蚊子、蜈蚣、小蝦)4.獎勵識字王國暢游手冊的第二顆五角星:識字有方法【設計意圖】這一環節圍繞“形聲字構字規律”環環相扣,層層遞進。主要學習形聲字的構字規律,首先借助課堂作業本發現“蟲字旁”形旁表義,接著對比“青——蜻”發現聲旁表音,歸納小結這樣的字就叫形聲字。再借助識字大轉盤這一具體化的工具,合作中鞏固形聲字造字規律,最后拓展形聲字相關詞語。三、學習兒歌,隨文識字1.【扶學】:蜻蜓半空展翅飛,蝴蝶花間捉迷藏。(1)發現結構學生交流這兩句小動物的本領和活動地點,引導發現:它們都是在說“誰+在哪里+干什么”(2)隨文識字做動作、看插圖理解展翅飛聯系生活、展開想象理解捉迷藏隨文識字:“捉、迷、藏”,引導發現它們都能用形聲字造字規律來認讀。相機正音、指導朗讀:捉迷藏,從翹舌音到平舌音,有變化。(3)小結學法:做動作、看插圖、會想象2.【合學】蚯蚓土里造宮殿,螞蟻地上運食糧。蝌蚪池中游得歡,蜘蛛房前結網忙。學生反饋:(1)借助動作、聯系生活學習“蚯蚓土里造宮殿,螞蟻地上運食糧”(2)隨文識字:“食、糧”。提示:糧的米字旁提示意思,良字提示讀音,這也是一個形聲字。(3)借助動作、想象學習“蝌蚪池中游得歡,蜘蛛房前結網忙”隨文識字:“網”。出示字理,拓展詞語。隨文識字:“房”,指導新偏旁——戶字頭,戶字頭的字往往和房屋有關,方提示讀音,這也是一個形聲字3.完成課后習題第二題、課題作業本連線題4.配樂全班齊讀。5.獎勵識字王國暢游手冊的第三顆五角星:課文讀明白【設計意圖】這一環節主要是隨小動物的習性,帶出本課要學習的生字新詞,隨文識字,識字中鞏固形聲字這一概念。借助課堂作業本、課后習題幫助學生積累“誰+干什么”的四字詞語。四、指導書寫,回扣情境1.觀察“造、運”發現同偏旁:走之底2.學習書寫新筆畫:橫折折撇教師范寫,學生書空強調橫要短,折撇要流暢3.同桌互說筆順,發現規律“造、運”都是先寫里面的字再寫外面走之底4.教師示范書寫,學生觀察并書空5.學生書寫,展示評價規范:書寫筆順正確端正:結構位置端正整潔:不用橡皮擦臟6.獎勵識字王國暢游手冊的第四顆五角星:生字我會寫小結:小朋友們,這節課我們不僅讀好了兒歌,寫好了生字,還學會了用形聲字的規律來認字。集齊了四顆小星星,獲得暢游識字王國的金鑰匙。【設計意圖】這一環節采用對比寫字的方法,認識走之底的新筆畫——橫折折撇,發現走之底的字都是先寫里面后寫外面。板書設計教學反思一、照面助讀,明晰種類,于體驗中深度感知初讀《動物兒歌》這一課文本時,課文中的助讀系統很少,只有課后習題、三個新偏旁和一個要會寫的新筆畫。可是翻開課堂作業本,卻發現了指向形聲字造字規律的一題,還有聯結課后習題第二題的積累新詞一題。這些無一不在指導教師備課時需要注意什么,可以教些什么,可以說這也是教材給我們“天然”的養分。二、結合助讀,設計教學,于聯結中深度理解基于教材助讀系統的提示,在本節課的教學重難點——形聲字教學中,我先出示課堂作業本,其中第三題將所有蟲子旁的生字放在一起,引導學生發現它們都是形聲字,繼而學會用形聲字構字規律來學習生字。隨著課文的深入學習,出示《動物兒歌》課后第二題讀一讀、記一記小動物的本領,引導學生有感情朗讀,在朗讀中積累生字新詞,鞏固形聲字。再用課堂作業本上第四題連線這一題來鞏固小動物們的本領,回扣復習課后習題第二題中的四字詞語。這樣一來,學生對于小動物的習性就有了深入地理解。三、巧用助讀,緊密聯系音形義,于具身化中深度積累1.借力插圖,圖像記憶對于低年段的孩子,豐富多彩的圖畫對于他們更具吸引力,課文的插圖為學生創設了想象識字的空間。2.聯想想象,具身感悟《動物兒歌》一課在學會借助形聲字構字規律后,我拿出具體的識字大轉盤,讓學生合作轉一轉、讀一讀,對形聲字有具體切身的感悟。這樣他們再來拓展理解“蚊子、蜈蚣、小蝦”就水到渠成了。3.對比生字,發現規律對比“青”和“蜻”這兩個讀音相同,字形不同的生字,發現左邊的蟲字旁表示意思,右邊的“青”提示讀音。老師扶學“蜻”,借助生字卡片、ppt動畫切換,學生自然而然發現了形聲字的構字規律。于是再利用這一規律識記“蜓、螞、蟻”就水到渠成了。21世紀教育網(www.21cnjy.com)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