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中小學教育資源及組卷應用平臺統編版語文一下第四單元《端午粽》第一課時教學設計教材分析《端午粽》是統編教材一年級下冊第四單元的課文,本單元以“家人”為主題,編排了《靜夜思》《夜色》《端午粽》三篇課文。《端午粽》是一篇散文體裁的課文,它以兒童的口吻向我們介紹了粽子的食材、味道和花樣,字里行間蘊含著外婆濃濃的親情、鄰居間濃濃的鄉情以及端午節的文化情懷。通過學習本篇課文,同學們能夠傳承優秀傳統節日、發揚愛國主義精神。 教學目標1.認識“端、粽”等生字和偏旁米字旁,會寫“節、米”等字。2.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讀好長句子。3.能說出紅棗粽的樣子、味道等,初步了解端午節包粽子、吃粽子的習俗及來歷。教學重難點1.積累“青青的箬竹葉、白白的糯米、紅紅的棗、又黏又甜”等描寫粽子的詞語。2.了解包粽子從外到里的順序,讀好課文中的長句子。教學過程課前游戲:唱《春節童謠》,聊傳統節日。一、趣談節日,導入新課1.剛剛有小朋友提到了端午節(板貼:端午),知道它的習俗嗎?2.包粽子、吃粽子就是端午節的一大習俗。所以粽子還有個好聽的名字,叫“端午粽”。(一)隨文識字1.“讀音”:讀好課題里的兩個生字——“端”“粽”。(拿詞卡指名拼讀)。2.“知義”:“粽”字里有個新偏旁,誰認識?——(米字旁)。想想你吃過的粽子,說說“粽”字為什么是米字旁呢?拓展:生活中你還知道哪些米字旁的字?3.“觀形”:看,當“米”做偏旁時,它的哪一筆發生了變化?(二)板書課題老師寫“粽”,學生再讀課題。二、初讀課文,感知內容過渡:今天黃老師就要帶著小朋友們一起走進端午節。去看一看、嘗一嘗這端午粽!三、聚焦第一自然段,感受外婆的愛(一)聯系生活,初感外婆的愛1.學習反饋,標段落:全文一共是4個自然段。標錯了沒關系,及時修正。2.課文回顧,引“外婆”:小朋友們,這端午粽是誰包的?(外婆)3.勾連生活,談“外婆”:你們去外婆家過節的時候,外婆會怎么做呀?小結:是啊!外婆就是這樣早早地準備好,盼著我們回去。讀好第一自然段。(二)學習“總”“盼”,再品外婆的愛“總”的下面是個心:每年到了端午節,外婆的心里總是想著我們、念著我們。“盼”也是我們要認的生字,你有什么好辦法記住它?(設計意圖:一年級的學生對于書本中人物情感的理解是難點,需要老師挖掘他們生活中真實的情感體驗,啟發引導,從而理解人物內心的情感。)四、聚焦第二自然段,讀好長句子過渡:我們現在一起去外婆家看看她包的粽子是什么樣子的吧!讀讀第二自然段,看看對粽子的介紹。出示學習提示:(一)第一句聚焦“色”——粽子好看1.讀好長句子方法一:停一停(1)勾連舊知,讀好長句子①上學期在《雨點兒》一課中已經學過讀好長句子的方法了:遇到長句子,標點停一停。②用上學過的方法,指名讀好第一句。小結:關注了標點,讀好了停頓。這樣長句子也不怕了!(板貼:停一停)2.讀好長句子方法二:連一連(1)讀好詞語:外婆的端午粽是用什么包的?(箬竹葉、糯米、棗)(2)讀好短語:①新鮮的箬竹葉顏色是怎樣的?在了解“箬竹葉”一詞的基礎上指導朗讀:青青的箬竹葉。②箬竹葉就像一件綠衣裳,包住了中間——白白的糯米。指導朗讀:白白的糯米。③白白糯米中間是——紅紅的棗。指導朗讀:紅紅的棗。(3)讀好長句:現在咱們把這些短語放到句子中,像這樣的長句子誰來挑戰?小結:短語是一個整體,它們藏到了句子中也要連貫地讀。(板貼:連一連)外婆包的粽子顏色好看(板書:好看),小朋友讀得也好聽。3.感知包粽子的順序孩子們,我們介紹外婆包的粽子時,它的外面是用——包著的?里面裹著——?中間還有——?現在大家都知道這么好看的端午粽,課文是按照什么順序介紹的了吧?(外面——里面——中間)4.拓展練說:生活中可不止紅棗粽一種哦!外婆還包了很多不同的粽子!(出示圖片)請你像剛剛這樣,從外面到里面再到中間,選一種粽子,幫外婆介紹一下吧!同桌互相說一說。(設計意圖:第二自然段的條理十分清晰,可以很好地引導學生通過梳理關鍵詞,清晰、有條理地介紹事物。由讀詞到讀短語再到讀好長句子,最后拓展練說,說一句完整的話。整個教學過程學生從“理解——積累——梳理——運用”,學生在掌握知識的同時,形成了技能,提升了思維。)(二)第二句聚焦“香”——粽子好聞過渡:粽子包好了,外婆趕緊煮,現在粽子馬上要出鍋了!誰想來掀開這鍋蓋?1.掀開鍋蓋你聞到了什么?——一股清香(板畫)2.粽子可是越煮越香呢!加上動作一起讀第二句。(三)第三句聚焦“味”——粽子好吃過渡:孩子們看著這一大鍋粽子,聞著著清香,此刻的你最想做什么?(吃粽子)1.趕緊去嘗嘗它的味道,嘗起來怎么樣?(出示第三句),讀好“又黏又甜”。2.隨文識“甜”:“甜”字的右邊,就像嘴巴里含著好吃的東西都舍不得咽下去。3.拓展練說:紅棗粽又黏又甜,如果我們吃的是鮮肉粽呢?味道怎么樣?豆沙粽呢?小結:外婆包的粽子真是又好聞,又好吃呀!(板書:好聞、好吃)再讀長句子:帶著端午節的美好回憶,把第二自然段連起來好好讀一讀。注意讀好長句子的小秘訣。(設計意圖:基于低段學生以具體形象思維為主,采用用實物演示、聯系生活、運用詞語等多種手段來理解詞語,積累詞語。在理解到位的基礎上以“色、香、味”為線索,通過多感官體驗與分層次朗讀、練說,引導學生深入感知文本語言,落實單元語文要素。)五、書寫“米、節”(一)生提醒,寫端正學生提醒“米、節”關鍵筆畫的位置,引導學生把字寫端正。(二)師范寫,寫規范現在看黃老師寫,注意黃老師寫字的筆順,咱們把字寫規范。(三)出示書寫評價要求:寫規范、寫端正、寫整潔。(四)學生書寫、評價。(設計意圖:基于一年級學生年齡特點,本環節讓學生說字的關鍵筆畫的位置旨在讓他們明白“寫端正”的意思,教師范寫再強調筆順,旨在讓學生明白“寫規范”的意思,讓抽象的寫字要求變得具體易懂。)六、板書21世紀教育網(www.21cnjy.com)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