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共16張PPT)國家出路的探索與列強侵略的加劇年 級:高一學 科:高中歷史(統編版)一、農民階級的抗爭——太平天國運動二、地主階級的探索——洋務運動三、中國軍民的捍衛——邊疆危機與甲午中日戰爭國家出路的探索與列強侵略的加劇加劇鴉片戰爭1840年1851年《南京條約》1842年金田起義1858年《璦琿條約》《天津條約》1856年1860年1864年天京陷落第二次鴉片戰爭《北京條約》一、農民階級的抗爭——太平天國運動太平天國運動思考1:太平天國運動產生的背景。外部原因:鴉片戰爭后,中國開始淪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根本原因:吏治腐敗,大肆搜刮人民直接原因:自然災害頻發,人民生活困難個人原因:洪秀全創立“拜上帝教”,發動群眾進行反清斗爭。主張一:有田同耕,有飯同食,有衣同穿,有錢同使,無處不均勻,無人不飽暖。主張二:新的社會經濟政策絕對平均的理想社會思考2:太平天國提出怎樣的方案?提倡發展資本主義工商業一、農民階級的抗爭——太平天國運動洪秀全寫了那么多的《幼學詩》、《天父詩》,宣揚了什么呢?一是君權神授。二是三綱五常 。……在這里,天國的尊卑體制比”清妖”的尊卑體制更多一點霸道和蠻氣。……小農向往的平等,但又常常造成不平等——陳旭麓《近代中國社會的新陳代謝》影響:太平天國沉重打擊了清王朝的統治,引起政治和權力結構的變化。思考3:太平天國運動失敗的原因及影響。直接原因:中外勢力的聯合絞殺根本原因:農民階級的歷史局限性一、農民階級的抗爭——太平天國運動地位:是近代中國規模最大的一次農民起義,代表了近代中國人民尋求國家出路的早期探索。鴉片戰爭1840年1851年《南京條約》1842年金田起義1858年《璦琿條約》《天津條約》1856年1860年1864年天京陷落第二次鴉片戰爭《北京條約》內憂外患二、地主階級的探索——洋務運動1:根據時間軸指出洋務運動的背景。清政府面臨內憂外患的局面,經過兩次鴉片戰爭,部分當權人物看到了歐美的船堅炮利。口號目的結果3、指導思想:“中體西用”如以中國之倫常、名教為原本,輔以諸國富強之術,不更善之善者哉?——馮桂芬《校邠廬抗議》2、從學習聚焦中找出洋務運動的口號、目的和結果探究一:為什么說洋務運動是中國早期現代化的嘗試?概念解析:近代化和現代化都源于英文單詞“modernization”,意味著從傳統社會向現代社會變遷的過程,主要標志包括經濟工業化和政治民主化。?思考:洋務運動主要體現了現代化的哪一方面?如何體現的?二、地主階級的探索——洋務運動江南制造總局炮房1865年,李鴻章購買了上海虹口“洋涇浜外國廠中機器之最大者”美商旗記鐵廠。他也將這座能夠修造輪船槍炮的工廠與原來丁日昌、韓殿甲主持的兩所炮局合并,成立江南制造總局。江南制造總局的主要產品:一是槍支。二是大炮。三是彈藥。四是鋼鐵。是當時國內最大的兵工廠。——李侃等《中國近代史》引進了資本主義國家的機器生產技術發展軍工業;二、地主階級的探索——洋務運動1878年8月,開平礦務局正式開辦。開平礦務局“雖系官督商辦”,但著重采取商辦企業經營方式,開辦后一面招股,一面鉆井。1878年只募股金20余萬兩,直到1882年才募足百萬兩。——李侃等《中國近代史》引進了西方新的商業經營形式(民用股份制企業的出現)洋務運動是中國早期現代化的嘗試!!二、地主階級的探索——洋務運動上海輪船招商局上海機器織布局開平煤礦②近代民用工業(求富)創辦新式學校:培養翻譯和軍事人才北洋艦隊③建立新式海軍江南機器制造總局福州船政局天津機器局①近代軍事工業(自強)性質:官辦內容:軍事工業性質:官督商辦內容:民用企業【圖識歷史】閱讀教材結合地圖,指出洋務運動的還有哪些內容京師同文館二、地主階級的探索——洋務運動洋務運動開啟了中國工業、軍事、教育上的近代化!甲午中日戰爭中國戰敗,宣告洋務運動的失敗“我辦了一輩子的事,練兵也,海軍也,都是紙糊的老虎,何嘗能放手辦理?如一間破屋,由裱糊匠東補西貼,居然成一凈室,雖明知為紙片糊裱,然究竟決定不了里面是何等材料。”——李鴻章在北洋水師全軍覆滅后感慨根本原因:只引進西方技術,沒有徹底變革封建制度其他原因:頑固勢力的阻擾;列強不希望中國真正富強二、地主階級的探索——洋務運動思考:地主階級為尋求國家出路的探索成功了嗎?為什么?失敗是必然的!!西北危機1864年,新疆內亂1865年,阿古柏入侵新疆1871年,俄國侵占伊犁1875—1878年,左宗棠收復新疆1881年,收回伊犁1884年,新疆建省,西北度過危機西南危機1883年12月,中法戰爭爆發1884年8月,馬尾海戰,福建水師幾乎全軍覆沒1885年3月,馮子材鎮南關大捷,法國內閣倒臺1885年6月,《越南條款》,承認法國占領越南三、中國軍民的捍衛——邊疆危機與甲午中日戰爭東南危機1884年,法軍進攻臺灣1885年,臺灣建省,強化管轄劉銘傳豐島1894.7.251894.9.15黃海海戰旅順威海衛1894.9.171894.111895.2.2甲午中日戰爭形勢示意圖平壤①根本原因:日本明治維新后,國力壯大,蓄謀侵略中國。②直接原因:朝鮮爆發農民起義,日本趁機入侵,故意挑起戰爭。危機升級——甲午中日戰爭閱讀教材,找出甲午中日戰爭爆發的原因,并結合地圖指出戰爭過程。鄧世昌遼東半島臺灣結果——北洋水師覆滅,清軍戰敗,簽訂《馬關條約》《馬關條約》部分內容示意圖朝鮮獨立割讓三地賠款兩億開放四口允許設廠傳統的宗藩體系進一步解體激化階級矛盾,使列強進一步控制中國的經濟命脈;列強侵略勢力深入到中國內地;列強侵略由商品輸出轉向資本輸出;進一步破壞中國的領土主權1、瓜分中國的前奏:三國干涉還遼——帝國主義爭奪在華利益2、瓜分的狂潮——劃定勢力范圍、強占租借地、搶奪路礦權、門戶開放等美國:“門戶開放”政策主要精神:利益均沾、機會平等內容:①承認各國在中國的勢力范圍和既得特權。②要求在各國租借地和勢力范圍內享有均等貿易機會。危機加深——瓜分中國的狂潮列強掀起瓜分中國的狂潮,中國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大大加深!!邊疆危機農民階級的抗爭地主階級的探索中國軍民的捍衛國家危機出路?失敗!先進的中國人繼續為挽救民族危機探尋出路!!國家出路的探索列強侵略的加劇本課小結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